CN113875519A -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5519A
CN113875519A CN202111251436.4A CN202111251436A CN113875519A CN 113875519 A CN113875519 A CN 113875519A CN 202111251436 A CN202111251436 A CN 202111251436A CN 113875519 A CN113875519 A CN 113875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heat
period
quality
watering
fertiliz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143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玉梅
郭卫卫
贺子涵
刘荫榆
李夕梅
王会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Qingdao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125143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5519A/zh
Priority to ZA2021/08812A priority patent/ZA202108812B/en
Publication of CN113875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5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21/00Methods of fertilising,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21/005Following a specific plan, e.g. pattern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5/00Watering gardens, fiel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中,耕作方式及肥水管理为:耕作方式:翻耕,中晚播,播量为15‑21万基本苗/亩;底肥:每亩施用尿素0‑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追肥:1‑3次,总追肥量30kg N/亩;浇水1‑3次,浇水量为20‑40方/亩/次。利用本发明所限定的小麦栽培方法进行小麦种植,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对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小麦是重要的粮食作物,提供了人类约20%的蛋白质和能量来源,世界范围内约有35%-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一直以来小麦为求增产而忽视了品质,致使小麦产业中供给与需求脱节,出现了普通小麦积压而优质小麦长期依赖进口,无法自给自足的现象,在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今天,小麦生产应在重视产品数量增长的基础上,迅速转入高产优质并重、提高效益的新阶段。
小麦品质既受品种本身遗传的制约,又受自然条件和栽培措施等生态环境因素的影响,是基因和生态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近年来有关小麦品质栽培研究的报道较多,但一般侧重于单项技术因素对营养品质的影响。而关于综合栽培技术对营养品质与加工品质的综合影响的报道还相对较少。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小麦的大田种植及田间管理:主要包括播前整地、撒施底肥、播种、根据不同生育期合理进行追肥和浇水、播后镇压、除草、去杂、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一系列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中,耕作方式及肥水管理为:
耕作方式:翻耕,中晚播,播量为15-21万基本苗/亩;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0-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1-3次,总追肥量30kg N/亩;
浇水1-3次,浇水量为20-40方/亩/次。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尿素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所述的追肥是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中的至少一个时期进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追肥为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2次;追肥量标准为15kg N/亩/次,具体的N肥可以选用尿素。
所述的浇水是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中的至少一个时期进行。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浇水为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浇水,共浇水2次,每次浇水量为4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上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适用于各种品种小麦,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采用的是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优点
利用本发明所限定的小麦栽培方法进行小麦种植,能够显著提高小麦的品质和产量。本发明研究不同栽培措施(耕作方式、播种方式等)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研究施肥(主要包括施肥时间、施肥种类、施肥量等)对小麦品质形成机理的影响,探索优质专用小麦品种最适肥料运筹制度;通过对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研究,探讨水肥耦合对小麦品质形成的影响,提出适合于优质专用小麦水肥耦合的管理模式。
本发明通过特定的耕作方式、肥料运筹以及浇水策略进行小麦种植,并测定收获小麦品质判定的18个指标,结合了多种影响小麦籽粒的影响因素,重复性好,提供了一个基于传统农民栽培方法的,提高小麦籽粒品质的配套栽培措施;并加以结合分析,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对于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术语,除非有另外说明,一般具有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数据进一步详细的描述本发明。以下实施例只是为了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供试材料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
肥料采用复合肥、尿素、磷肥(磷酸二氢钾)、钾肥(氧化钾);
青岛市胶州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位于胶州市北部,海拔高度在3-10米左右,处于南温带亚湿润气候大区鲁淮气候区内,为东亚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型,四季分明,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0℃,年降水量696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1%。年平均日照为257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58%。地表温度年平均地表温度14.8℃。土壤呈中性至微酸性,PH值7.1左右。该土类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体结构较好,表土质地砂壤至中壤,以轻壤为主。养分含量较高。大部分潮土土壤通透性和供肥保水性能良好,抗旱抗涝,适种各种作物,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81%。
大田种植及田间管理:包括播前整地、撒施底肥、播种、根据不同生育期合理进行追肥和浇水、播后镇压、除草、去杂、病虫害防治、收获、贮藏等一系列步骤。
收获籽粒品质的测定方法:
小麦收获后自然晒干,拣秕去杂。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仪(生产厂家:ThermoFisher Scienticfic Inc),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容重、硬度等。小麦近红外校准曲线由中国科学院提供建模并进行曲线校正,结果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
用实验室磨粉机(生产厂家:土耳其YUCEBAS)研磨收获的小麦籽粒济麦44,通过一次粗磨和两次心磨得到的面粉重量,与出粉重量加麸皮重量总和相比,得到小麦籽粒的出粉率。
用凯氏定氮仪(生产厂家:丹麦FOSS)测定小麦面粉中的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
用粉质拉伸一体机(生产厂家:土耳其YUCEBAS)测定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展性、延伸面积。
用粘度仪Viscometer(生产厂家:土耳其YUCEBAS)测定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小麦淀粉的粘度。
用作物考种分析仪(生产厂家:中国浙江托普云农科技有限公司)测定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等。
用自动面筋清洗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离心萃取仪)、面筋烘干仪(生产厂家:土耳其YUCEBAS)测定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并计算面筋指数(保留在面筋离心萃取仪筛板上的面筋质量与全部面筋质量的百分比)。
用微量法测定小麦全麦粉的SDS-沉降值。
实施例1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在种植过程中,耕作方式、肥料运筹以及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如下:
耕作方式:翻耕;播期播量:晚播处理、播量为21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2次;追肥量标准为15kg N/亩/次,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即尿素21.74kg/亩/次;追肥方式:沟施。
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浇水,共浇水2次,每次浇水量为4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小麦品种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种植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
对比例1
小麦栽培方法:
耕作方式为旋耕,播期播量采用适播处理、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21.74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三次;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3次;追肥量为10kg N/亩/次,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即尿素21.74kg/亩/次;追肥方式:撒施或沟施,具体是在返青期、拔节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抽穗期采用撒施方式。
浇水处理: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浇水,共浇水3次,每次浇水量为3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上述方法中采用的小麦品种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种植地位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区青岛农业大学科技示范园。
将实施例1和对比例1不同种植方法收获的小麦籽粒,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容重、硬度等。小麦近红外校准曲线由中国科学院提供建模并进行曲线校正,结果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
籽粒样品研磨后,计算得到小麦籽粒的出粉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面粉中的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用粉质拉伸一体机测定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展性、延伸面积;用粘度仪测定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小麦淀粉的粘度;用作物考种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等;用自动面筋清洗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离心萃取仪)、面筋烘干仪测定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并计算面筋指数(保留在面筋离心萃取仪筛板上的面筋质量与全部面筋质量的百分比);用SDS法测定小麦全麦粉的沉降值。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利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测定实施例1和对比例1的小麦籽粒品质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大区优化对照对比数据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41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51
注:表中a、b表示实施例1与对比例1两者在5%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由表1可知,在大规模种植下,分别设置了优化和对照各一亩的试验田,即实施例1处理(优化)处理下和对比例1(对照)处理下,在两个处理中各取三份材料收获并测定其籽粒品质,数据表明沉降值,干、湿面筋含量,N含量,千粒重,蛋白质含量,稳定、形成时间等18项小麦品质指标都显示优化处理下要高于对比处理,且具有显著差异;另外进行了实打测产,优化处理的产量也要明显高于对照处理的产量。说明在本发明的耕作方式、肥料运筹、浇水处理的栽培措施下,能够显著提高优质专用小麦籽粒品质,并集成了一种轻简化的栽培技术规程,同步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
实施例2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采取条播方式种植,行距0.5m,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共设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02亩。
耕作方式:分别设置翻耕和旋耕两个不同处理,每组处理又分别设置适播、中晚播、晚播三个不同播期梯度,每个处理设三次重复,具体耕作方式及播期播量处理如下:
T1:翻耕-适播处理(10月12日左右),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T2:翻耕-中晚播处理(10月19号左右),播量为:18万基本苗/亩。
T3:翻耕-晚期播种(10月27号左右),播量为:21万基本苗/亩。
T4:旋耕-适播处理(10月12日左右),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T5:旋耕-中晚播处理(10月19号左右),播量为:18万基本苗/亩。
T6:旋耕-晚期播种(10月27号左右),播量为:21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21.74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3次;追肥量为10kg N/亩/次,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即尿素21.74kg/亩/次;追肥方式:撒施或沟施,具体是在返青期、拔节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抽穗期采用撒施方式。
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浇水,共浇水三次,每次浇水量为3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上述不同处理组小麦籽粒收获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容重、硬度等。小麦近红外校准曲线由中国科学院提供建模并进行曲线校正,结果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
籽粒样品研磨后,计算得到小麦籽粒的出粉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面粉中的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用粉质拉伸一体机测定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展性、延伸面积;用粘度仪测定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小麦淀粉的粘度;用作物考种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等;用自动面筋清洗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离心萃取仪)、面筋烘干仪测定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并计算面筋指数(保留在面筋离心萃取仪筛板上的面筋质量与全部面筋质量的百分比);用SDS法测定小麦全麦粉的沉降值。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利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测定上述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的品质影响结果如表2所示:
表2耕作方式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61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71
由表2可知,在6种不同栽培措施处理下对18项小麦品质指标形成的影响,在T1翻耕-适播或在T3翻耕-晚播的情况下,对于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的效果最好;小麦籽粒容重之间差异较小,但是改变耕作方式和播期播量对于提高容重的效果远高于其他处理;T3翻耕-晚播更有利于提高小麦籽粒硬度以及对小麦籽粒出粉率有着明显的提高;T3翻耕-晚播处理对小麦干、湿面筋含量、面筋指数的提高也表现出最佳的影响效应;翻耕处理即土壤翻耕对于提高小麦籽粒N含量有着明显的提高,而播期对其影响较小,蛋白质含量同N含量一样,翻耕处理下含量明显高于旋耕处理,而播期上则表现出随着播期推迟略有降低的趋势;对于小麦沉降值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T3翻耕-晚播更有利于提高沉降值的品质指标;翻耕、旋耕和不同播期对于小麦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T3翻耕-晚播对面团稳定时间表现出最佳的处理,而面团的形成时间则更倾向于T5旋耕-中晚播处理,但与翻耕处理相比区别并不大;面团吸水率表现出T3翻耕-晚播最有利于品质的提高,差异较为显著,但面团最大抗延阻力则在旋耕处理下测量结果要更好;T3翻耕-晚播处理是小麦面粉最大糊化温度达最高的最优处理,差异较为显著;T5旋耕-中晚播处理要略高于T3翻耕-晚播处理下的小麦面团延伸面积测得的结果,翻耕处理下,中晚播更有利于小麦面团延展性的提高。
实施例3基肥配比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采取条播方式种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共设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02亩。
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为旋耕,播期播量采用适播处理(10月12日左右),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不同氮肥处理):N0(0kg N/亩)、N10(10kg N/亩)、N20(20kg N/亩),具体肥料配比用量见表3。
表3基施肥料配比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81
追肥: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3次;追肥量为10kg N/亩/次,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即尿素21.74kg/亩/次;追肥方式:撒施或沟施,具体是在返青期、拔节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抽穗期采用撒施方式。
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浇水,共浇水三次,每次浇水量为3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实施例4追肥次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采取条播方式种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共设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02亩。
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为旋耕,播期播量采用适播处理(10月12日左右),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21.74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不同追肥时间:Z1(返青期)、Z2(返青期+拔节期)、Z3(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追肥总量均为30kg N/亩;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具体情况如下表4。
表4追肥次数处理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82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91
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浇水,共浇水三次,每次浇水量为3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上述实施例3和实施例4不同处理组小麦籽粒收获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容重、硬度等。小麦近红外校准曲线由中国科学院提供建模并进行曲线校正,结果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
籽粒样品研磨后,计算得到小麦籽粒的出粉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面粉中的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用粉质拉伸一体机测定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展性、延伸面积;用粘度仪测定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小麦淀粉的粘度;用作物考种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等;用自动面筋清洗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离心萃取仪)、面筋烘干仪测定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并计算面筋指数(保留在面筋离心萃取仪筛板上的面筋质量与全部面筋质量的百分比);用SDS法测定小麦全麦粉的沉降值。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利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测定上述不同肥料运筹对小麦籽粒的品质影响结果如表5所示:
表5肥料运筹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092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101
由表5可知,在不同肥料运筹下对18项小麦品质指标形成的影响,增施氮肥作为底肥的情况下,且在返青、拔节期对小麦进行肥料追施对于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的效果最好;但不同肥料处理对小麦籽粒容重并没有显著的影响;施氮量增加、追肥两次利于提高小麦籽粒硬度;增施氮肥对小麦籽粒出粉率有着明显的提高,追肥次数两次是最优的处理,但是抽穗期追肥会降低小麦出粉率;同样增施氮肥会提高小麦干、湿面筋含量;追肥处理是为两次有利于干、湿面筋含量的提升,但是效果不显著;底肥施氮量为20kg/亩时小麦籽粒N含量、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最高,而追肥次数对小麦籽粒N含量和蛋白质含量影响较小,在小麦返青和拔节期各追肥一次为最优处理;对于小麦沉降值的影响,试验结果发现基施氮肥20kg/亩、追肥两次更有利于提高沉降值的品质指标,在胶东地区对基施底肥更为敏感;不同基肥配比和追肥次数对于小麦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基施氮肥量20kg/亩、在小麦返青、拔节期追施氮肥会提高小麦面团的稳定时间和形成时间,也对小麦面团的吸水率和最大抗延阻力有着显著提升;增加氮肥作为底肥施足是小麦面粉最大糊化温度达最高的最优处理,差异较为显著;在施氮量为20-30kg/亩,追肥2-3次时对小麦籽粒水分形成有利;不同氮肥含量作基肥以及不同追肥时期对小麦延伸面积影响不大,处理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随着氮肥增施以及在小麦返青和拔节期追肥下小麦面团延展性会略高于其他处理。
实施例5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采取条播方式种植,采取随机区组设计,试验共设18个小区,每个小区面积约0.02亩。
耕作方式:
耕作方式为旋耕,播期播量采用适播处理(10月12日左右),播量为15万基本苗/亩。
肥料运筹:
底肥(10kg N/亩):每亩施用尿素21.74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3次;追肥量为10kg N/亩/次,具体的N肥采用尿素,即尿素21.74kg/亩/次;追肥方式:撒施或沟施,具体是在返青期、拔节期采用沟施方式,在抽穗期采用撒施方式。
浇水量和浇水次数:
浇水次数设置3组:W1(返青期)、W2(返青期+拔节期)、W3(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具体如下表:
表6浇水次数处理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111
浇水量设置3组:W4(20方/亩)、W5(30方/亩)、W6(40方/亩),具体如下表:
表7浇水量处理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112
其他田间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小麦。
上述不同处理组小麦籽粒收获后,采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品质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水分、容重、硬度等。小麦近红外校准曲线由中国科学院提供建模并进行曲线校正,结果由系统软件自动分析。
籽粒样品研磨后,计算得到小麦籽粒的出粉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面粉中的总氮含量、蛋白质含量;用粉质拉伸一体机测定小麦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包括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最大抗延阻力、延展性、延伸面积;用粘度仪测定小麦面粉的糊化特性及小麦淀粉的粘度;用作物考种分析仪测定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等;用自动面筋清洗仪、面筋指数测定仪(面筋离心萃取仪)、面筋烘干仪测定小麦面粉的湿面筋、干面筋含量并计算面筋指数(保留在面筋离心萃取仪筛板上的面筋质量与全部面筋质量的百分比);用SDS法测定小麦全麦粉的沉降值。
采用Excel 2010对试验数据进行整理和作图,利用SPSS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
测定上述不同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对小麦籽粒的品质影响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浇水量和浇水次数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113
Figure BDA0003322632500000121
由表8可知,在不同浇水量和浇水次数的处理下对18项小麦品质指标形成的影响,在胶东地区,灌水量为40方/亩、分别在返青期和拔节期对小麦灌水一次,对于小麦籽粒的千粒重的效果最好;然而在胶东地区灌水可能抑制了小麦籽粒容重的增加;灌水30方/亩、灌水两次会提高小麦籽粒硬度;灌水量为30方/亩、灌水次数为两次对胶东地区的小麦出粉率影响最大;干面筋、湿面筋含量和面筋指数在灌水量30-40方/亩、在返青、拔节、抽穗期灌水会显示出最好的品质效应;小麦籽粒中N含量较高的处理为灌水40方/亩,灌水两次,且水量对籽粒N含量的提升效果要优于灌水次数,蛋白质含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40方/亩为最佳的水处理,随着灌水次数的增加蛋白质含量也有较明显的提升,灌水三次为最优的处理;对于灌水对小麦沉降值的影响,发现灌水40方/亩,在返青、拔节期灌水两次对于提升胶东地区小麦沉降值影响较大;灌水量、灌水时期对于小麦面团拉伸特性的影响:灌水量40方/亩,在返青、拔节期分别灌水一次会对胶东地区小麦面团稳定时间提升效果更好,小麦面团形成时间同稳定时间一致,都表现出相同的趋势;面团吸水率表现出灌水40方/亩、灌水三次是最优处理;但面团最大抗延阻力则在灌水两次、灌水30方/亩处理下测量结果要更好;胶东地区灌水40方/亩、灌水两次是小麦面粉最大糊化温度达最高的最优处理;小麦面团延伸面积、小麦面团延展性表现出灌水30-40方/亩,灌水次数在2-3次是对小麦品质提升最优的处理。
在实施例2-5中分别列举出单因素影响小麦籽粒品质的品质测定结果,通过主成分分析,最终确定了籽粒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延展性、沉降值、面筋指数为优质强筋因子,对第一主成分均呈正效应,故认为这些指标对小麦籽粒的品质最为重要,然后确定单因素下哪种处理是影响提高小麦品质的最适处理,根据上述确定的对小麦籽粒品质最重要的指标对实施例2-5的不同因素进行分析,最终获得耕作方式为翻耕、播期为晚播、播量为21万基本苗/亩;肥料运筹方面为:底肥为20kgN/亩,追肥次数两次;浇水处理方面:浇水量40方/亩,浇水次数两次,对于提高小麦籽粒品质是最优的。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耕作方式及肥水管理为:
耕作方式:翻耕,中晚播,播量为15-21万基本苗/亩;
底肥:每亩施用尿素0-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追肥:1-3次,总追肥量30kg N/亩;
浇水1-3次,浇水量为20-40方/亩/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肥的施用量为每亩施用尿素43.48kg、有机肥80kg、磷酸二氢钾10kg、氧化钾1.243k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肥是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中的至少一个时期进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追肥为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追肥,追肥次数共2次;追肥量标准为15kg N/亩/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水是在返青期、拔节期、抽穗期中的至少一个时期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浇水为分别在返青期、拔节期进行浇水,共浇水2次,每次浇水量为40方/亩;浇水方式为漫灌。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麦为优质强筋小麦品种济麦44。
CN202111251436.4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Pending CN113875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436.4A CN1138755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ZA2021/08812A ZA202108812B (en) 2021-10-27 2021-11-09 Culture method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whea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1436.4A CN1138755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5519A true CN113875519A (zh) 2022-01-04

Family

ID=790136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1436.4A Pending CN113875519A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5519A (zh)
ZA (1) ZA202108812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1912A (zh) * 2022-03-01 2022-07-12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强筋小麦丰产提质增效协同的栽培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8612A (zh) * 2017-08-22 2017-10-24 陈小叶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9601284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河南农业大学 渍水条件下的豫南稻茬小麦丰产提质栽培方法
CN110463537A (zh) * 2019-09-27 2019-11-19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0574647A (zh) * 2019-10-22 2019-12-1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小麦抗逆性能的栽培方法
CN111937695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雨养区冬小麦晚播增产栽培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78612A (zh) * 2017-08-22 2017-10-24 陈小叶 一种小麦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9601284A (zh) * 2018-12-28 2019-04-12 河南农业大学 渍水条件下的豫南稻茬小麦丰产提质栽培方法
CN110463537A (zh) * 2019-09-27 2019-11-19 山东省烟台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一种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方法
CN110574647A (zh) * 2019-10-22 2019-12-17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一种提高小麦抗逆性能的栽培方法
CN111937695A (zh) * 2020-08-20 2020-11-17 宁夏农林科学院固原分院 雨养区冬小麦晚播增产栽培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31912A (zh) * 2022-03-01 2022-07-12 山东农业大学 一种强筋小麦丰产提质增效协同的栽培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ZA202108812B (en) 2022-05-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78341B2 (en) Method of drip irrigation under plastic film for rice cropping
Gebrekidan et al. Effects of mineral N and P fertilizers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flooded lowland rice on vertisols of Fogera Plain, Ethiopia
CN107750506B (zh) 一种有效提高烟叶质量的烟田土壤改良方法
CN102696380A (zh) 在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果园中套种牧草的方法
CN109315247B (zh) 一种利用紫云英和油菜活化土壤生产富硒水稻的方法
CN113229029B (zh) 一种提高坡耕地沃柑果园土壤质量及沃柑产量的方法
CN110214640A (zh) 一种干旱荒漠区牧草混播的栽培方法
CN105481505A (zh) 一种小麦种植专用有机肥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Kusvuran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nitrogen doses on herbage and seed yields of annual ryegrass (Lolium multiflorum cv. caramba)
CN101233805B (zh) 一种蓝茎冰草种子的生产方法
CN110959481A (zh) 麦田酸性土壤改良及小麦增产栽培方法
CN108157069B (zh) 一种高寒山区坡度大于15°的坡地阳面牧草种植方法
CN113875519A (zh) 一种提高小麦品质的栽培方法
CN113424675A (zh) 一种水稻秸秆秋季水耙浆还田的方法
CN114751776A (zh) 适用于低肥力农田化肥减施的混合真菌肥及应用方法
CN110024581B (zh) 一种确定西南丘陵旱地冬小麦-夏玉米最优蓄水保墒小麦水肥高效利用的方法
CN109618840B (zh) 一种沙荒地糖用型甜高粱的栽培方法
CN111373988A (zh) 一种将三叶草用于生态工程植物应用的方法
CN109699411A (zh) 一种利用宽垄沟播模式种植玉米的方法
CN108738496A (zh) 一种提高四川魔芋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13615522B (zh) 香葱高产高效低面源污染风险施肥管理技术
CN114938765B (zh) 一种高寒旱地青稞的栽培方法
CN110140502B (zh) 一种提高旱地玉米磷肥利用效率的方法
CN107285948A (zh) 促进植物生长的微生物肥料
Kumar et al.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maize (Zea mays) hybrids under different methods of planting in spring seas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