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652A -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652A
CN113873652A CN202110942801.XA CN202110942801A CN113873652A CN 113873652 A CN113873652 A CN 113873652A CN 202110942801 A CN202110942801 A CN 202110942801A CN 113873652 A CN113873652 A CN 1138736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q feedback
window size
contention window
random backoff
recei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4280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荣富
H.库拉帕蒂
D.拉斯森
S.发拉哈蒂
D.H.康
A.穆克赫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ublication of CN113873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65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3Physical mapp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41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collision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3Point-to-multi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0006Assessment of spectral gaps suitable for allocating digitally modulated signals, e.g. for carrier allocation in cognitive radi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 H04W74/0816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using carrier sensing, e.g. 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CSMA]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由设备(1200)执行的方法,并且还涉及设备(1200)。方法包括向通信装置传送(1101)包含子帧的突发串;从通信装置接收(1102)与子帧关联的HARQ值;以及基于接收的HARQ值,并且还基于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确定(1103)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设备(1200)配置成执行如上所述的方法步骤。

Description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 方法
技术领域
提出的实施例涉及在其中共享频谱的许可辅助接入系统中的信道接入。具体而言,它们涉及用于确定/适配在通信网络中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和第一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倡导被称为“许可辅助接入”(LAA)已被提议,来允许诸如用户设备(UE)或eNB基站的长期演进(LTE)装置也在未经许可的5 GHz无线电频谱中操作。未经许可的5 GHz频谱被用作对许可频谱的补充。相应地,装置使用主小区(PCell)在许可频谱中进行连接,并且使用载波聚合(CA)来使用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从未经许可的频谱中的另外传送容量中受益。为减少对于聚合许可和未经许可频谱所要求的改变,PCell中的LTE帧定时同时在SCell中被使用。
然而,规章要求在无事先信道感知的情况下可不允许在未经许可频谱中的传送。由于未经许可频谱必须与类似或非类似的无线技术的其它无线电共享,因此,应用了所谓的先听后说(LBT)方法。目前,未经许可5 GHz频谱主要由实现IEEE 802.11无线局域网(WLAN)标准的设备使用。此标准也称为“Wi-Fi”。
规章可视区域不同而进行变化。例如在欧洲,LBT规程是在由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制定的也被称为EN 301.893的所谓的协调欧洲标准(EN)规章的范围下。为使LAA在5GHz频谱中操作,LAA LBT规程应符合在EN 301.893中陈述的要求和最低行为。然而,需要另外的系统设计和步骤以确保采用EN 301.893 LBT规程的LAA和Wi-Fi的共存。
在下面,呈现了在LAA中牵涉到的技术的一般描述,其包含频谱在其中受许可的LTE和采用例如WiFi或WLAN的LBT规程的系统,以便理解本文中实施例的背景。
LTE在下行链路中使用OFDM(正交频分复用),并且在上行链路中使用单载波FDMA(频分多址)。基本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可被视为如图1中所示的时间频率网格,其中每个资源元素对应于在一个OFDM符号间隔期间的一个OFDM副载波。上行链路子帧具有与下行链路相同的副载波间距和与下行链路中的OFDM符号相同数量的时间域中的(单载波)SC-FDMA符号。OFDM符号也被示为包含循环前缀(CP)和15 kHz的副载波间间距。还指示了资源元素。
在时间域中,LTE下行链路传送被组织成10 ms的无线电帧,每个无线电帧由长度为T子帧 = 1 ms的10个相等大小子帧组成,如图2中所示。对于普通CP,一个子帧由14个OFDM符号组成。每个符号的持续期是大约71.4 μs。
此外,LTE中的资源分配根据资源块进行描述,其中,资源块对应于时间域中的一个时隙(0.5 ms)和频率域中的12个毗连副载波。在时间方向上一对两个相邻的资源块(1.0ms)被称为资源块对。资源块在频率域中从系统带宽的一端以0开始编号。
下行链路传送是动态地被调度的,即,在每个子帧中基站或eNB传送控制信息,通知有关在当前下行链路子帧中数据被传送到哪些终端(或UE)以及数据在哪些无线电下行链路资源块上被传送。此控制信令通常在每个子帧中的第一1、2、3或4个OFDM符号中被传送,并且数字n=1、2、3或4被称为控制格式指示符(CFI)。下行链路子帧还含有接收器已知并且用于例如控制信息的相干解调的公共参考符号。在图3中示出了带有作为控制(控制区域)的CFI=3个OFDM符号的下行链路系统。
图3中示出的参考符号称为小区特定参考符号(CRS),并且用于支持多个功能,包含用于某些传送模式的信道估计以及良好的时间和频率同步。
在LTE中,存在称为物理专用控制信道(PDCCH)和增强PDCCH(EPDCCH)的信道。
PDCCH/EPDCCH均被用于携带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诸如调度判定和功率控制命令。DCI包含:
- 下行链路调度指派,包含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资源指示、传输格式、混合-ARQ信息及与空间复用(如果可适用的话)有关的控制信息。下行链路调度指派还包含用于对被用来传送响应于下行链路调度指派的混合-ARQ确认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进行功率控制的命令。
- 上行链路调度准许,包含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资源指示、传输格式、和混合-ARQ有关的信息。上行链路调度准许也包含用于对PUSCH进行功率控制的命令。
- 用于终端(UE)集合的功率控制命令,作为对在调度指派/准许中包含的命令的补充。
PDCCH/EPDCCH携带含有上面所列信息的群组之一的一个DCI消息。由于多个终端(UE)能够被同时调度,并且每个终端能够同时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二者上被调度,故可能在每个子帧内传送多个调度消息。每个调度消息在分离的PDCCH/EPDCCH资源上被传送,并且因此在每个小区中的每个子帧内通常存在多个同时PDCCH/EPDCCH传送。此外,为支持不同无线电信道条件,能够使用链路自适应,其中通过使资源使用适应PDCCH/EPDCCH来选择PDCCH/EPDCCH的编码率,以匹配无线电信道条件。
此外,在LTE系统中,网络借助于PDCCH通知UE下行链路数据传送。在子帧n中接收到PDCCH时,UE(图4中的接收器)被要求将对应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进行解码,并且被要求在随后子帧n+k中发送ACK/NACK反馈。这在图4中被示出。
来自UE的ACK/NACK反馈通知eNodeB或eNB(图4中的传送器)对应PDSCH是否被正确解码。在eNodeB检测到ACK反馈时,它能够继续将新数据块(新TX)发送到UE。在eNodeB检测到NACK时,将重新传送对应于原数据块的编码比特。在重新传送(reTX)是基于以前发送的编码比特的重复时,可说成是在跟踪组合HARQ协议中进行操作。当重新传送含有在以前传送尝试中未使用的编码比特时,可说成是在递增冗余HARQ协议中进行操作。
取决于UE是否在同时传送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ACK/NACK反馈由UE使用两种可能方案之一发送:
如果UE未在同时传送PUSCH,则经由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ACK/NACK反馈。
如果UE在同时传送PUSCH,则经由PUSCH发送ACK/NACK反馈。
LTE支持大于20 MHz的带宽。有关LTE Rel-10的一个重要要求是要确保与LTE发行版8(RL-8)的向后兼容性。这也应包含频谱兼容性。这将暗示,比20 MHz更宽的LTE Rel-10载波应表现为到LTE Rel-8终端的多个LTE载波。每个此类载波能够称为分量载波(CC)。具体而言,对于早期LTE Rel-10部署,能够预期与许多LTE遗留终端相比,将存在更少数量的具备LTE Rel-10能力的终端。
因此,有必要确保同样对于遗留终端的对宽载波的有效使用,即,可能实现这样的载波,其中在宽带LTE Rel-10载波的所有部分中能够调度遗留终端(Rele 8终端)。获得上述目的的直接方式将是借助于载波聚合(CA)。CA暗示,LTE Rel-10终端能够接收多个CC,其中CC具有或至少可能具有与Rel-8载波相同的结构。CA在图5中被示出。具备CA能力的UE被指派始终被激活的主小区(PCell)和可动态地被激活或失去激活的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Cell)。
聚合的分量载波(CC)的数量及单独CC的带宽可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是不同的。对称配置指其中在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中CC的数量相同的情况,而非对称配置指CC的数量不同的情况。重要的是要注意,小区中配置的CC的数量可与终端所看到的CC的数量不同:即使小区配置有相同数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CC,终端(例如,UE)也可例如支持比上行链路CC更多的下行链路CC。
另外,载波聚合的特征是执行跨载波调度的能力。此机制允许在一个CC上的(E)PDCCH借助于在(E)PDCCH消息的开始处插入的3比特载波指示符字段(CIF),调度在另一CC上的数据传送。对于在给定CC上的数据传送,UE预期在仅一个CC(相同CC或经由跨载波调度的不同CC)上的(E)PDCCH上接收调度消息;从(E)PDCCH到PDSCH的此映射也是半静态地配置的。
如前面所述,在LAA系统中执行频谱的共享,其中LTE在许可频谱进行操作且WLAN或WiFi在未经许可频谱进行操作。在下面,简要描述了WLAN或WiFi系统,并且具体是在WLAN系统中如何接入信道。
在WLAN的典型部署中,带有冲突避免的载波感知多址(CSMA/CA)被用于媒体接入。这意味着信道被感知以执行净空信道评估(CCA),并且仅在信道被宣布为闲置时才发起传送。在宣布信道为忙碌的情况中,则实质上推迟传送直到信道被认为是闲置的。在使用相同频率的几个接入点(AP)的范围重叠时,这意味着在能够检测到在相同频率上的去往或来自在该范围内的另一AP的传送的情况中,则与一个AP有关的所有传送可能被推迟。实际上,这意味着如果几个AP在范围内,则它们将必须在时间上共享信道,并且各个AP的吞吐量可被严重降低。在图6中示出了先听后说(LBT)机制或规程的一般图示。
在WLAN站A将数据帧传送到站B后,站B将回传ACK帧到站A,其中带有16 μs的延迟。此类ACK帧由站B在未执行LBT操作的情况下进行传送。为防止另一个站干扰此类ACK帧传送,在观察到信道被占用后,站在再次评估信道是否被占用之前将推迟持续34 μs的持续期(称为DIFS)。
因此,想要进行传送的站首先通过持续固定的持续期DIFS对媒体进行感知来执行CCA。如果媒体是闲置的,则该站假设它可取得媒体的所有权,并且开始帧交换序列。如果媒体忙碌,则站等待媒体转为闲置、推迟持续DIFS的时间、并且等待进一步的随机退避期。
为进一步阻止站持续占用信道并因此阻止其它站接入信道,要求在传送完成后想要再次传送的站执行随机退避。
PIFS用于获得对媒体的优先接入,并且比DIFS持续期更短。除其它情况外,它还能够被在PCF下操作的站所使用,以传送带有优先级的信标帧。在每个无争用期间(CFP)的标称开始处,AP将感知媒体。在确定媒体对于一个PIFS期间(通常为25 μs)是闲置时,AP将传送含有CF参数集元素和输送业务指示消息元素的信标帧。
应提及的是,在媒体变得可用时,多个WLAN站可准备就绪以进行传送,这能够导致冲突。为减少冲突,打算进行传送的站选择随机退避计数器,并且推迟该数量的时隙信道闲置时间。随机退避计数器是从[0,CW]的间隔之上的均匀分布抽取的随机整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的默认大小CWmin在IEEE规范中设置。注意,当存在许多的争用信道接入的站时,即使使用此随机退避协议,冲突仍可能发生。因此,为减少持续冲突,无论何时站检测到其的传送的冲突,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便被加倍,一直到限制Cwmax(其也被设置在IEEE规范中)。在站成功进行传送而无冲突时,它将其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重置回默认值CWmin。
还应提及的是,对于未利用Wi-Fi(WLAN)协议的装置,EN 301.893对基于负载的净空信道评估提供了以下要求和最低行为。
1) 在操作信道上进行传送或突发串传送前,设备(AP或UE)将使用“能量检测”执行CCA检查。设备将对于CCA观察时间的持续期(其将不少于20 μs)对操作信道进行观察。设备使用的CCA观察时间将由制造商声明。如果信道中的能量级别超过与在下面第5点中给出的功率级别相对应的阈值,则操作信道将被认为被占用。如果设备发现信道净空,则它可立即进行传送(参阅下面的第3点)。
2) 如果设备发现操作信道被占用,则它将不在该信道中传送。设备将执行扩展CCA检查,其中对于随机因数N乘以CCA观察时间的持续期来对操作信道进行观察。N定义净空闲置时隙的数量,从而产生在传送的发起之前需要被观察到的总闲置期间。N的值将在每次要求扩展CCA时在范围1…q中随机被选择,并且该值被存储在计数器中。q的值由制造商在4…32的范围中选择。此选择的值将由制造商声明。每次认为CCA时隙“未被占用”时,递减计数器。在计数器达到0时,设备可进行传送。
3) 设备利用操作信道的总时间为最大信道占用时间,其将小于(13/32) × qms,其中q如上面第2点中所定义,在那之后,装置将执行上面第2点中描述的扩展CCA。
4) 设备在正确接收打算送给该设备的分组时,能够跳过CCA,并且立即进行管理和控制帧(例如,ACK和块ACK帧)的传送。在设备未执行新CCA的情况下由设备进行的传送的连续序列将不超过最大信道占用时间。
注意:出于多播的目的,允许各个装置的ACK传送(与相同数据分组关联)按顺序进行。
5) 用于CCA的能量检测阈值将与传送器的最大传送功率(PH)成比例:对于23 dBme.i.r.p.传送器,CCA阈值级别(TL)将在到接收器的输入处等于或小于-73 dBm/MHz(假设0dBi接收天线)。对于其它传送功率级别,将使用公式TL = -73 dBm/MHz + 23 - PH(假设0dBi接收天线和以dBm e.i.r.p.规定的PH),来计算CCA阈值级别TL。
在图7中描绘了在EN 301.893中LBT机制的示例。
关于LAA系统,一直到现在,由LTE使用的频谱专用于LTE。这具有的优点是LTE系统无需关心在相同频谱中与其它非3GPP无线电接入技术的共存,并且频谱效率能够被最大化。然而,分配到LTE的频谱有限,其不能满足来自应用/服务的对更大吞吐量的日益增大的需求。因此,在3GPP中已发起了关于扩展LTE来开发利用除许可频谱外的未经许可频谱的新研究项目。
采用对未经许可频谱的LAA,如图8中所示,UE连接到在许可频谱中操作的PCell和在未经许可频谱中操作的一个或多个SCell。在本申请中,我们将未经许可频谱中的Scell标示为LAA辅小区(LAA SCell)。LAA SCell可在仅DL模式中操作,或者采用UL和DL两种业务操作。此外,在将来情形中,LTE节点可在没有来自许可小区的协助下,在免许可信道中在独立模式中进行操作。未经许可频谱可根据定义由多个不同技术同时使用。因此,如上所述的LAA可与诸如IEEE 802.11(Wi-Fi或WLAN)的其它系统共存。
为与Wi-Fi(WLAN)系统公平共存,在SCell上的传送将符合LBT协议以便避免冲突和对进行中的传送造成严重干扰。这包含如下二者:在着手传送前执行LBT,以及限制单个传送突发串的最大持续期。单个传送突发串指由节点在成功信道争用后执行的传送。最大传送突发串持续期是国家特定的和/或地区特定的。例如,最大突发串持续期在日本为4 ms以及根据EN 301.893在欧洲为13 ms。在图9中示出了在使用载波聚合和LBT的LAA的上下文中的示例,其中带有针对受例如4 ms的最大允许传送持续期约束的在LAA SCell上传送突发串的持续期的不同示例。
带有固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诸如在ETSI EN 301.893中规定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基础LAA共存协议可处置带有少量或适中量争用信道接入的节点的网络。可需要另外的措施来处置当操作在相同信道上的网络中存在大量节点时的情况。
现有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协议基于在数据的突发串的传送后接收的单个ARQ反馈值(ACK/NACK)的接收。在LTE的情况中,遵循第一混合ARQ(HARQ)协议而不是简单ARQ协议。因此,在更高层的单个ARQ反馈值被生成之前,可需要基于HARQ反馈的多个重新传送。
此外,多个UE可在单个子帧中与eNB通信。另外,单个LAA传送可由多个子帧组成。此外,去往或来自单个UE的传送可具有多个HARQ反馈值。这是在例如传送是多码字传送时的情况。因此,存在多种方式,在其中对应于在成功信道争用后的单个传送突发串,可接收多个反馈值。现有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协议不适合处理HARQ反馈。
还应提及的是,LTE的特征是HARQ反馈仅在固定的预确定时间(例如,4ms,其对应于多个子帧)的延迟后才可用,而在其它系统中,假设在传送结束后的极短时间间隔之后反馈可用,并且此极短时间间隔可比在LTE中定义的上述延迟更短。这些系统未有效地处理类似LTE(其中反馈延迟要大得多)的系统。
发明内容
根据本文中的实施例的目的是要提供允许基于一个或多个HARQ反馈值,确定用于下一信道争用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方法和布置或第一通信装置。因此,实现了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适配/变化,从而允许即使在大量的装置或设备在争用信道接入时,在协同信道LAA与WiFi之间的公平共存操作。
因此,根据示范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有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或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布置,以用于在包括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的许可辅助接入系统中适配和/或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方法包括:传送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的至少一个突发串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的传送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即,信道由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成是自由的,能够传送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方法还包括:接收用于突发串中所述至少一个子帧的对应HARQ反馈值。HARQ反馈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装置被接收。方法还包括:基于每个接收的HARQ反馈值,并且还基于在执行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第一通信装置可用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值,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根据示范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有第一通信装置或在第一通信装置中的布置,以用于在包括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的许可辅助接入系统中适配和/或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第一通信装置包括:传送器模块或传送器电路,配置成传送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的至少一个突发串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在至少一个突发串的传送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即,信道由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成是自由的,能够传送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配置成接收用于突发串中至少一个子帧的对应HARQ反馈值的接收器模块或接收电路。HARQ反馈从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被接收。第一通信装置还包括配置成基于每个接收的HARQ反馈值,并且还基于在执行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第一通信装置可用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值,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或处理器。
与提出的实施例有关的优点是允许在协同信道LAA与WiFi之间的公平共存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已知LTE下行链路物理资源的图。
图2是示出已知LTE时间域结构的图。
图3示出在LTE中下行链路子帧的简化图。
图4示出在LTE中HARQ操作的示例。
图5示出在LTE中载波聚合的示例。
图6示出WiFi系统中的LBT规程。
图7示出EN 301.893中的LBT。
图8示出配置有一个PCell和一个LAA SCell的具备载波聚合能力的UE。
图9示出使用载波聚合和LBT,对未经许可频谱的LAA。
图10描绘了根据本文中的示范实施例,使用多个HARQ反馈值来用于在LBT规程期间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图11是示出根据提出的实施例,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主要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提出的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简要地进行描述,提供了用于在包括主小区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的许可辅助接入系统中适配和/或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第一通信装置和其中的方法的示范实施例。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网络节点,例如,服务于辅小区(SCell)和PCell的基站,或者第一通信装置可以是配置有一个主小区和至少一个SCell的用户设备(UE)。
本文中的实施例教导使用与LTE规范兼容的并且具有对其最小影响的参数、度量、信号和规程,来确定用于LAA SCell的可变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解决方案描述如下的实施例,通过这些实施例争用窗口大小能够基于一个或多个HARQ反馈值进行变化。实施例还描述了争用窗口大小可如何以此方式进行变化,同时计及能够潜在地比子帧或甚至传送突发串的长度更大的HARQ反馈延迟。
现在将描述对用于LBT协议的所提议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变化技术的描述。这通常可适用于DL和UL传送两者,可适用于FDD和TDD系统两者。在下面,能够从中抽取用于新LBT尝试的随机退避计数器的争用窗口被标示为CW,使得抽取的计数器落在[0,CW]内。默认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由CWmin来标示。
实施例针对例如在PDSCH或PUSCH上携带的数据(突发串)传送提出了LBT。数据传送的接收器配置成提供HARQ反馈到传送器以根据LTE规范指示是已成功(ACK)还是未成功(NACK)接收到数据。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由传送器(第一通信装置)基于HARQ反馈修改。修改基于在执行LBT操作以接入信道时可用的所接收的所有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由接收器意味着提供HARQ反馈到传送器装置(即,传送突发串的第一通信装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
如前面所述,传送突发串指由第一通信装置(UE或eNB)在成功信道争用后执行的传送。传送突发串可包含一个或多个子帧,其中每个子帧具有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UE或eNB)的传送。子帧的传送包含一个或多个码字,基于码字,一个或多个HARQ反馈被传送到第一通信装置。每个传送突发串之前是成功的LBT规程,其中第一通信装置确定信道是自由的,能够进行传送。
参照图10,图中示出了一种情形,其中示出使用多个HARQ反馈值来用于在LBT规程期间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如果特定子帧在至少(x+1)个子帧后出现,则假设用于在该子帧中进行传送的HARQ反馈值在第一通信装置可用,以便在LBT规程中对其进行使用。这包含对于反馈可用的时间x ms加上假设小于1 ms的用于处理延迟的间隙。例如,在LTE中,x可等于4 ms,并且因此在此情况中如果特定子帧在至少五个子帧后出现,则假设用于在该子帧中进行传送的HARQ反馈值由第一通信装置可用于在LBT规程中进行使用。
图10示出用于发生在开始于子帧号6、使用来自子帧0的HARQ反馈值的传送突发串的LBT规程(虚线)的争用窗口。在子帧0内,接收用于用户1(U1)的单个HARQ反馈,而多个HARQ反馈值被接收用于传送到用户2(U2)的多个码字。用于子帧1的HARQ反馈值在此示例中不可用,并且因此即使它们属于相同传送突发串,它们也不被使用。如所示出的,HARQ反馈值被用作到框1001的输入,框1001配置成确定用于下一LBT规程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出口1)。
图还示出用于下一传送突发串的LBT规程(点线),在此示例中该下一传送突发串使用可用于之前突发串传送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值以及用于随后突发串传送的HARQ反馈值。此处,反馈值跨越多个码字、用户、子帧和传送突发串。此处,用于之前传送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值和用于随后突发串传送的HARQ反馈值被用作到框1002的输入,以用于确定用于下一LBT规程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出口2)。
在下面,根据本文中的一些示范实施例,解释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多个HARQ值的组合。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多个HARQ值可被组合成单个反馈值。例如,如果接收的HARQ反馈值全部为NACK,则(有效)HARQ值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如果所有反馈值转而是ACK,则ACK的组合生成单个ACK值。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如果在所接收的HARQ值中间的单个HARQ值是NACK,则组合产生单个NACK值。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如果是NACK的接收的HARQ反馈值的部分超过某个阈值,则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此类阈值是设计参数。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如果是ACK的接收的HARQ反馈值的部分超过某个阈值,则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ACK。此类阈值也是设计参数。
应提及的是,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在被用于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前,可被排序到列表中。例如,按照如由用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的传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所确定的传送速率的降序,将对应于用于用户(UE)的多个码字和子帧中的多个用户(UE)的HARQ反馈值进行排序。可按时间发生顺序将用于不同子帧和用于不同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进行排序。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按照如由用于第一通信装置进行的传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所确定的传送速率的增序,将对应于用户(UE)的多个码字和子帧中的多个用户(UE)的HARQ反馈值进行排序。信噪比(SNR)值如果在传送器(第一通信装置)处可用,则也可被用于对列表中的HARQ值进行排序。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基于在多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的排序列表中仅应用到第一M个子帧的任何上述准则,将已根据上述示例排序的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进行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这包含这样的情况,其中M=1,使得被组合的有效HARQ反馈值与在列表中的第一HARQ反馈的值或有效反馈值相同。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多个HARQ反馈值可以不同方式用于分组的不同群组以便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如何变化。例如,对于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送中的码字、子帧中不同用户、不同子帧中的用户和不同传送突发串中的用户对应的HARQ反馈值,在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如何变化中,所述HARQ反馈值都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被使用。下面描述此实施例的一些示范实现。
(1)如前面所述,针对由第一通信装置传送到单个用户(UE)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用户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子帧内所有用户的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进一步组合以生成用于子帧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跨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如前面所述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如将要描述的,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2)在另一示例中,针对用于用户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首先被组合,并且随后,如在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按子帧中的用户的HARQ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生成每子帧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随后,如前面所述的,每子帧的单个值被进一步组合以生成每传送突发串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所列出的每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或有效值的随后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3)在上述示范实施例的变型中,在每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或有效值的列表中的HARQ反馈值可被组合,以生成用于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
(4)根据另一示例,如前面所述的,针对被传送到单个用户(UE)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可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用户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来自跨所有子帧和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用户(UE)的HARQ反馈值在列表中被排序而没有进行任何进一步组合,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确定大小算法的输入。
(5)在另一示例中,针对属于子帧中所有用户(UE)的所有码字的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形成如所述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子帧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跨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6)根据另一示例,如前面所述的,针对属于子帧中所有用户(UE)的所有码字和传送突发串中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被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传送突发串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所有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7)在另一示例中,针对属于子帧中的所有用户的所有码字、传送突发串中和跨多个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全部被组合以形成如所述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所生成的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此单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8)在另一示例中,所有可用HARQ值可在不进行任何组合或排序的情况下,被直接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如上面所提及的,HARQ反馈值被用作到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下面描述的是此类算法的示例。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如前面所述,在含有一个或多个子帧的传送突发串的开始处执行LBT操作时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被确定为过往的HARQ反馈值的排序列表的函数。标示为CW的窗口大小因此可根据以下方程,被视为是排序列表的HARQ反馈值HARQ2 、HARQ2、…、HARQK的函数:
Figure 485607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k是列表中最后一个HARQ反馈值的编号。
在第一非限制性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适配实施例中,无论何时接收到NACK反馈,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便可乘以二的因数,直到达到最大值Cwmax;并且无论何时接收到ACK反馈,其便被重置为CWmin。用于执行LBT的争用窗口的大小在此情况下可被表示为:
Figure 402748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乘法因数a为2,并且n标示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
根据示例,n被设置成:
n= floor((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N)
其中函数floor()返回不大于输入n的整数值。也就是说,平均对于每N个NACK反馈值,按乘法因数a增大窗口大小CW,其中N是可用于控制LBT算法的侵略性(aggressiveness)的参数。
在另一示例中,窗口大小CW可采用非指数函数的形式,例如:
CW = CWmin × g(n)
其中,g(n)可以是m阶多项式:
g(n) = cm nm + cm-1 nm-1 + … +_c1 n + c0
在另一示例中,对于接收的HARQ反馈值,既不执行排序也不执行组合。例如,在争用窗口大小确定/变化算法中完全相同地对待HARQ反馈值。也就是说,在如何处理HARQ值中不存在取决于所述值是否属于相同用户、多个用户、多个子帧等的差别。例如,用于第i个LBT操作的争用窗口CW(i) = f(HARQ ACK/NACK)能够被定义如下:
Figure 360647DEST_PATH_IMAGE003
,如果NACK_ratio < T0
Figure 755856DEST_PATH_IMAGE004
,如果NACK_ratio ≥ T0
其中乘法因数a为2,NACK_ratio =(HARQ NACK的数量)/(可用的未使用HARQ反馈值的总数),T0是范围能够从0到1的阈值,以及x是NACK_ratio的函数。下面给出了针对x的一个示范实现。
x=1,如果NACK_ratio ≥ T0
如下是针对x的另一示范实现。
x=0,如果T0 ≤ NACK_ratio < T1
x=1,如果T1 ≤ NACK_ratio < T2
x=m,如果Tm ≤ NACK_ratio ≤ 1
应提及的是,可为数据传送和为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保持和适配不同随机退避窗口大小。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的非限制性示例是发现参考信号(DRS)传送;主控信息块(MIB)和/或系统信息块(SIB)信号(由第一通信装置进行传送)。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可由第一通信装置固定用于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的随机退避窗口大小,而由第一通信装置基于任何上述实施例确定/适配用于数据传送的窗口大小。
在另一非限制性实施例中,可采用比用于数据传送的增长率更低的增长率,确定/适配用于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的随机退避窗口大小。作为非限制性示例,用于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的乘法因数被设置成比用于数据传送的乘法因数值更小的值。作为第二非限制性示例,采用多项式函数形式(如前面所述)适配用于管理和控制信息传送的随机退避窗口大小,而采用指数函数形式(如前面所述)适配用于数据传送的随机退避窗口大小。
图11是示出根据前面描述的实施例,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主要方法步骤的流程图。
如所示出的,方法包括:
(1101)传送包括至少一个子帧的至少一个突发串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的传送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即,信道由第一通信装置确定成是自由的,能够传送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
(1102)接收用于突发串的至少一个子帧的对应HARQ反馈值。HARQ反馈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装置被接收;以及
(1103)基于每个接收的HARQ反馈,并且还基于在执行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第一通信装置可用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值,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如前面所述,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方法还包括组合多个HARQ值。例如,方法包括:如果接收的HARQ反馈值全部为NACK,则组合(有效)HARQ值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如果所有反馈值转而是ACK,则方法包括组合ACK以生成单个ACK值。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如果在接收的HARQ值中间的单个HARQ值是NACK,则在单个NACK值中组合结果。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如果是NACK的接收的HARQ反馈值的部分超过某个阈值,则组合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此类阈值是设计参数。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如果是ACK的接收的HARQ反馈值的部分超过某个阈值,则组合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以形成单个ACK值。此类阈值也是设计参数。
应提及的是,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在被用于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前,可由第一通信装置将之排序到列表中。例如,方法包括按照如由用于HARQ反馈值的传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所确定的传送速率的降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HARQ反馈值对应于用于用户(UE)的多个码字和子帧中的多个用户(UE)。可由第一通信装置转而按时间发生顺序来对用于不同子帧和用于不同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进行排序。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方法包括按照如由用于HARQ反馈值的传送的调制和编码方案所确定的传送速率的升序进行排序,其中所述HARQ反馈值对应于用于用户(UE)的多个码字和子帧中的多个用户(UE)。信噪比值如果在传送器(第一通信装置)处可用,则也可用于在列表中对HARQ值进行排序。
在另一示范实施例中,基于在多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的排序列表中仅应用到第一M个子帧的任何上述准则,将已根据上述示例排序的多个HARQ反馈值或有效HARQ反馈值由第一通信装置进行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NACK。这包含这样的情况,其中M=1,使得被组合的有效HARQ反馈值与在列表中的第一HARQ反馈的值或有效反馈值相同。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多个HARQ反馈值可以不同方式用于分组的不同群组/被使用以便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如何变化。例如,对于与多输入多输出(MIMO)传送中的码字、子帧中不同用户、不同子帧中的用户以及不同传送突发串中的用户对应的HARQ反馈值,在确定争用窗口大小如何变化中,HARQ反馈值全部可以不同方式被使用。下面描述此实施例的一些示范实现。
(1)如前面所述,针对被传送到单个用户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被第一通信装置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用户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子帧内所有用户的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进一步组合以生成用于子帧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跨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如前面所述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如将要描述的,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2)在另一示例中,针对用于用户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首先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并且随后,如在上面实施例中所述的,按子帧中的用户的HARQ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生成每子帧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随后,如前面所述的,每子帧的单个值被进一步组合以生成每传送突发串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所列出的每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或有效值随后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3)在上述示范实施例的变型中,在每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或有效值的列表中的HARQ反馈值可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生成用于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
(4)根据另一示例,如前面所述的,针对被传送到单个用户(UE)的不同码字的HARQ反馈值可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用户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跨所有子帧和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用户(UE)的HARQ反馈值在列表中被排序而没有进行任何进一步组合,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确定大小算法的输入。
(5)在另一示例中,针对属于子帧中所有用户(UE)的所有码字的HARQ反馈值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形成如所述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子帧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跨所有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6)根据另一示例,如前面所述的,针对属于子帧中所有用户(UE)的所有码字和传送突发串中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形成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每传送突发串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用于所有传送突发串的HARQ反馈值按照时间发生顺序在列表中被排序,并且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7)在另一示例中,针对属于子帧中的所有用户的所有码字、传送突发串中和跨多个传送突发串的所有子帧的HARQ反馈值全部被第一通信装置所组合以形成如所述的单个有效HARQ反馈值,使得存在所生成的一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此单个HARQ反馈或有效HARQ反馈值被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8)在另一示例中,所有可用HARQ值可在不进行任何组合或排序的情况下,被第一通信装置直接用作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
如上面所提及的,HARQ反馈值被第一通信装置用作到第一通信装置的随机争用窗口大小确定算法的输入,以用于确定窗口大小CW。下面是由第一通信装置执行的用来确定CW的方法的示例。
根据一示范实施例,如前面所述,在含有一个或多个子帧的传送突发串的开始处执行LBT操作时的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被确定为过往的HARQ反馈值的排序列表的函数。窗口大小CW因此可根据以下方程,被视为是排序列表的HARQ反馈值HARQ2 、HARQ2、…、HARQK的函数f:
Figure 570228DEST_PATH_IMAGE005
其中k是列表中最后一个HARQ反馈值的编号。
在另一示例,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适配实施例中,无论何时接收到NACK反馈,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便可乘以二的因数,直到达到最大值Cwmax;并且无论何时接收到ACK反馈,其便被重置为CWmin。用于执行LBT的争用窗口的大小在此情况下可被表示为:
Figure 392691DEST_PATH_IMAGE002
其中乘法因数a为2,并且n标示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
根据示例,n被设置成:
n= floor((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N)
其中函数floor()返回不大于输入n的整数值。也就是说,平均对于每N个NACK反馈值,按乘法因数a增大窗口大小CW,其中N是能够用于控制LBT算法的侵略性的参数。
在另一示例中,窗口大小适配的函数形式可采用非指数函数的形式,例如:
CW = CWmin × g(n)
其中,g(n)可以是m阶多项式:
g(n) = cm nm + cm-1 nm-1 + … +_c1 n + c0
在另一示例中,对于接收的HARQ反馈值,第一通信装置既不执行排序也不执行组合。例如,在争用窗口大小确定/变化算法中完全相同地对待HARQ反馈值。也就是说,在如何处理HARQ值中不存在取决于所述值是否属于相同用户、多个用户、多个子帧等的差别。例如,用于第i个LBT操作的争用窗口CW(i) = f(HARQ ACK/NACK)能够被定义如下:
Figure 659724DEST_PATH_IMAGE003
,如果NACK_ratio < T0
Figure 796307DEST_PATH_IMAGE004
,如果NACK_ratio ≥ T0
其中乘法因数a为2,NACK_ratio =(HARQ NACK的数量)/(可用的未使用HARQ反馈值的总数),T0是范围能够从0到1的阈值,以及x是NACK_ratio的函数。下面给出了针对x的一个示范实现。
x=1,如果NACK_ratio ≥ T0
如下是针对x的另一示范实现。
x=0,如果T0 ≤ NACK_ratio < T1
x=1,如果T1 ≤ NACK_ratio < T2
x=m,如果Tm ≤ NACK_ratio ≤ 1
参照图12,示出有根据前面公开的实施例的第一通信装置1200的示范组件的框图。第一通信装置1200包括至少一个天线1210、传送器电路或传送器模块1220、接收器电路或接收器模块1230、处理器1240或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以及存储器1250。如所示出的,传送器电路和接收器电路可被包括在收发器电路或收发器模块1260中。
天线1210包含一个或多个天线,用来通过空中接口传送和/或接收射频(RF)信号。天线1210可例如接收来自收发器/传送器电路1260的RF信号,并且通过空中接口将RF信号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例如,UE或无线电网络节点,即无线电基站,例如eNodeB或eNB,并且通过空中接口接收来自例如无线电基站或UE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的RF信号,以及将RF信号提供到收发器电路1260。
处理模块/电路1240包含处理器、微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诸如此类。处理器1240控制第一通信装置1200及其组件的操作。存储器(电路或模块)1250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和/或另一类型的存储器以存储可由处理器1240使用的数据和指令。第一通信装置1200可包括图12中未示出的另外组件。
如前面所述,第一通信装置1200配置成借助于传送器电路/模块1230传送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的至少一个突发串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的传送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即,信道由第一通信装置1200确定成是自由的,能够传送所述至少一个突发串。接收器模块或接收电路1220配置成接收用于突发串中至少一个子帧的对应HARQ反馈值。HARQ反馈从所述至少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被接收。处理模块或处理电路或处理器1240配置成基于每个接收的HARQ反馈,并且还基于在执行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第一通信装置1200可用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存储器1250可包含由处理器1240可执行的指令,由此第一通信装置1200可操作以执行前面描述的方法步骤。还提供有包括计算机可读代码部件的计算机程序,所述代码部件在第一通信装置1200中例如借助于处理器1240运行时,促使第一通信装置执行上面描述的方法步骤,所述步骤包括:将包括一个或多个子帧的至少一个突发串传送到一个或多个第二通信装置来进行接收;接收用于突发串中至少一个子帧的对应HARQ反馈值;以及基于每个接收的HARQ反馈,并且还基于在执行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第一通信装置1200可用的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计算机可读代码部件当在第一通信装置中运行时,还促使第一通信装置1200借助于处理器1240如前面所述地组合接收的HARQ值,并且还借助于处理器1240如前面所述地确定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在本公开通篇中,词语“包括(comprise)”或“包括(comprising)”已按非限制性意义使用,即意味着“至少由…组成”。虽然在本文中可采用特定的术语,但它们只以通用和描述性意义被使用,而不是出于限制的目的。具体而言,应注意到的是,虽然来自3GPP LTE的术语已在本公开中被用于例示本发明,但这不应被视为将本发明的范围限于仅上面提及的系统。包括LTE-A(或LTE-高级)、UMTS、WiMax和WLAN的其它无线系统也可从开发利用本公开内所涵盖的想法中受益。
缩略词 解释
CCA 净空信道评估
DCF 分布式协调功能
DIFS DCF帧间间距
DL 下行链路
DRS 发现参考信号
eNB 演进NodeB,基站
LAA 许可辅助接入
LBT 先听后说
PDCCH 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
PIFS PCF帧间间距
PCell 主小区
PUSCH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
QoS 服务质量
SCell 辅小区
SIFS 短的帧间间距
UE 用户设备
UL     上行链路。

Claims (15)

1.一种由第一通信装置(1200)执行的用于适配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装置传送(1101)多个传输;
-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装置接收(1102)对应于所述多个传输的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值;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适配(1103)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传送(1101)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适配(1103)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基于所接收的HARQ反馈值,并且还基于在执行所述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用的任何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适配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包括:作为确定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中否定确认NACK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结果,增加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每当接收NACK反馈直至最大值CWmax时,按照以2为底数的指数函数适配(1103)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按照下式执行适配(1103)此处表示为CW的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CWmin是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的默认大小,乘法因数a为2,并且n表示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并且其中n是:
n=floor((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N)
其中所述函数floor()返回不大于所述函数的输入的整数值,即,平均对于每N个NACK反馈值,按所述乘法因数a增大所述窗口大小CW,其中N是可用于控制LBT算法的侵略性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适配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包括:作为确定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包括确认ACK的结果,将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重置为最小值CWmin。
8.一种包括第一通信装置(1200)的用于适配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的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处理器(1240)和存储器(1250),所述存储器(1250)含有所述处理器(1240)可执行的指令,由此所述设备可操作以:
-向至少一个第二通信装置传送多个传输;
-从所述第二通信装置接收多个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反馈值;以及
-基于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适配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传输之前是成功的先听后说LBT规程。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可操作以:基于所接收的HARQ反馈值,并且还基于在执行所述LBT规程以接入信道时在所述第一通信装置可用的任何以前未使用的HARQ反馈,适配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11.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可操作以:作为确定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中否定确认NACK的比例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的结果,增加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12.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可操作以:每当接收NACK反馈直至最大值CWmax时,按照以2为底数的指数函数适配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CW。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可操作以按照下式来执行适配此处表示为CW的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
Figure 324322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CWmin是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的默认大小,乘法因数a为2,并且n表示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并且其中n是:
n=floor((在最后接收的ACK后接收的NACK的数量)/N)
其中所述函数floor()返回不大于所述函数的输入的整数值,即,平均对于每N个NACK反馈值,按所述乘法因数a增大所述窗口大小CW,其中N是可用于控制LBT算法的侵略性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8或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1200),其中,所述设备可操作以:作为确定所接收的多个HARQ反馈值包括确认ACK的结果,将所述随机退避争用窗口大小适配为最小值CWmin。
15.一种存储介质,上面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设备中借助于处理器(1240)运行时,致使所述设备执行权利要求1-7中的任一项的方法。
CN202110942801.XA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Pending CN11387365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562134340P 2015-03-17 2015-03-17
US62/134340 2015-03-17
CN201680027474.2A CN107567720B (zh)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474.2A Division CN107567720B (zh)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652A true CN113873652A (zh) 2021-12-31

Family

ID=5539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474.2A Active CN107567720B (zh)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CN202110942801.XA Pending CN113873652A (zh)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474.2A Active CN107567720B (zh) 2015-03-17 2016-01-22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3)

Country Link
US (3) US9826555B2 (zh)
EP (3) EP3272174B1 (zh)
JP (1) JP6572319B2 (zh)
CN (2) CN107567720B (zh)
DK (2) DK3272174T3 (zh)
ES (3) ES2870494T3 (zh)
HU (1) HUE054906T2 (zh)
PH (1) PH12017501606A1 (zh)
PL (2) PL3644682T3 (zh)
PT (1) PT3644682T (zh)
RU (1) RU2671007C1 (zh)
WO (1) WO2016148622A1 (zh)
ZA (1) ZA20170620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0007A (zh) * 2023-10-18 2024-02-20 宁波国信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B-IoT智能物联网仪表的数据通讯方法及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264849A4 (en) * 2015-03-16 2018-03-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justing backoff window
CN107624265B (zh) * 2015-05-12 2021-06-29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支持未授权带的无线接入系统中调整竞争窗口大小的方法和支持该方法的设备
EP3618330B1 (en) * 2015-05-12 2021-11-03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contention window size on basis of harq-ack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JP7166758B2 (ja) * 2015-05-14 2022-11-08 サムスン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カンパニー リミテッ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コンテンションウィンドウを調整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0292158B2 (en) * 2015-05-23 2019-05-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adjusting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CCA) window for transmissions in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WO2017007391A1 (en) * 2015-07-06 2017-01-1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nsmitting node and method therein for performing data transmissions to at least one receiving node on a radio channe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6165201B2 (ja) * 2015-08-05 2017-07-19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0104689B2 (en) * 2015-08-07 2018-10-16 Cisco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shared spectrum access contention based on HARQ feedback
US10064227B2 (en) * 2015-08-13 2018-08-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2911603A (zh) * 2015-08-14 2021-06-0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通信网络中用户设备的操作方法
KR102059993B1 (ko) * 2015-09-14 2019-12-27 레노보 이노베이션스 리미티드 (홍콩)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경쟁 윈도우 크기 조정
WO2017069798A1 (en) 2015-10-20 2017-04-27 Intel IP Corporation Contention window size adaptation
CN114900404B (zh) 2015-12-24 2024-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用于非授权带中的信道访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10951360B2 (en) * 2016-01-12 2021-03-16 Apple Inc. Dynamic HARQ configuration and bitmap based ACK/NACK
WO2017133266A1 (zh) * 2016-02-04 2017-08-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确定竞争窗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US11452091B2 (en) * 2016-02-04 2022-09-20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US10257764B2 (en) * 2016-02-15 2019-04-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acce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0736140B2 (en) * 2016-03-08 2020-08-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10582458B2 (en) * 2016-09-01 2020-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 before talk design for spectrum sharing in new radio (NR)
CN110178426A (zh) * 2017-01-13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道侦听方法和装置
KR102450962B1 (ko) 2017-01-13 2022-10-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 있어서 기지국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EP3614760B1 (en) * 2017-05-19 2023-07-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KR102584701B1 (ko) * 2017-08-10 2023-10-06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면허대역의 채널 접속 방법 및 장치
US10667258B2 (en) * 2017-12-12 2020-05-26 Ne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EP3726919B1 (en) * 2018-02-12 2022-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adjusting size of contention window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method
CN110167161B (zh) 2018-02-14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确定竞争窗大小的方法和装置
WO2019168384A1 (ko) * 2018-02-28 2019-09-0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경쟁 윈도우 크기 조정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장치
WO2019216619A1 (en) 2018-05-10 2019-11-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CN110474753A (zh) 2018-05-10 2019-11-19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与设备
US11219061B2 (en) * 2018-07-24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Listen-before-talk (LBT) mode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CN109075958B (zh) * 2018-07-26 2022-06-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控制信息发送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4422092A (zh) * 2018-09-21 2022-04-2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竞争窗口大小的调整方法及装置、数据发送设备
US11160108B2 (en) 2018-09-21 2021-10-26 Ofinno, Llc Channel access for unlicensed carriers in a radio system
US11291046B2 (en) 2018-10-18 2022-03-2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rocedures for autonomous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13519136A (zh) * 2019-01-09 2021-10-19 苹果公司 用于在未许可频谱上操作的nr系统中基于cbg的重传的cat.4 lbt的竞争窗口大小更新
EP3925386A1 (en) * 2019-02-13 2021-12-22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for contention window size adjustment i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2399631B (zh) * 2019-08-16 2023-09-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竞争窗口维护方法及设备
WO2021081948A1 (zh) * 2019-10-31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反馈方法及装置
US11627606B2 (en) 2020-10-16 2023-04-1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eceiver-assisted listen before talk for new radio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4065855A1 (en) * 2022-09-30 2024-04-04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Fractional rate harq feedback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679320B1 (ko) * 2005-08-16 2007-02-06 인하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무선랜에서의 데이터 전송 시 백오프 방법
JP4574659B2 (ja) * 2007-10-01 2010-11-04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局装置、上りリンク送信方法、および通信システム
KR101691480B1 (ko) * 2010-04-06 2017-01-0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740403B (zh) * 2011-04-02 2015-03-11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网络的终端中用于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8155102B1 (en) * 2011-05-24 2012-04-10 Renesas Mobile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control
EP2716122A1 (en) * 2011-05-24 2014-04-09 Broadcom Corporation Channel access control
US9319928B2 (en) * 2012-01-18 2016-04-1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Link adaptation for LTE uplink
US20140293868A1 (en) * 2013-03-27 2014-10-02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eedback
US9681418B2 (en) * 2013-09-27 2017-06-13 Apple Inc. Wireless multicast communication
US10757736B2 (en) * 2014-07-07 2020-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supporting carrier sensing in wireless access system supporting unlicensed band,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US9326157B1 (en) * 2014-11-06 2016-04-26 Intel IP Corporation Subframe aligned listen-before-talk for cellular in unlicensed band
US9912438B2 (en) * 2015-02-11 2018-03-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managing a plurality of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accessing a shared radio frequency spectrum band
US10348458B2 (en) * 2015-03-13 2019-07-0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LTE coordinated transmission on unlicensed spectrum
CN112911603A (zh) * 2015-08-14 2021-06-04 韩国电子通信研究院 通信网络中用户设备的操作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580007A (zh) * 2023-10-18 2024-02-20 宁波国信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NB-IoT智能物联网仪表的数据通讯方法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272174B1 (en) 2019-12-18
EP3272174A1 (en) 2018-01-24
EP3860299A1 (en) 2021-08-04
EP3860299B1 (en) 2023-11-01
PT3644682T (pt) 2021-05-04
PL3860299T3 (pl) 2024-04-02
US20190297650A1 (en) 2019-09-26
JP6572319B2 (ja) 2019-09-04
WO2016148622A1 (en) 2016-09-22
PH12017501606A1 (en) 2018-03-05
EP3644682B1 (en) 2021-04-07
DK3644682T3 (da) 2021-05-31
ES2779579T3 (es) 2020-08-18
HUE054906T2 (hu) 2021-10-28
RU2671007C1 (ru) 2018-10-29
ES2870494T3 (es) 2021-10-27
CN107567720B (zh) 2021-08-17
CN107567720A (zh) 2018-01-09
PL3644682T3 (pl) 2021-10-11
US20180063871A1 (en) 2018-03-01
DK3272174T3 (da) 2020-03-23
ZA201706200B (en) 2019-02-27
EP3644682A1 (en) 2020-04-29
US10251201B2 (en) 2019-04-02
US20170055296A1 (en) 2017-02-23
EP3860299C0 (en) 2023-11-01
US9826555B2 (en) 2017-11-21
JP2018512795A (ja) 2018-05-17
ES2969632T3 (es) 2024-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67720B (zh) 用于确定在通信网络中争用窗口大小的通信装置及其中的方法
CN115633401B (zh) 控制在半持久分配的资源上的上行链路无线电传输
AU2017345518B2 (en) HARQ feedback for unscheduled uplink
EP3668252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ve control of contention window in laa
CN109716853B (zh) 非授权带中的信道接入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EP4255082A2 (en)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 in unlicensed spectrum
EP3745805B1 (en) Listen-before-talk operation in laa
US11375499B2 (en) Managing or handling of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employing a listen-before-talk procedure
KR20190010625A (ko) 비면허 스펙트럼에서의 다수의 서브프레임들의 스케줄링
WO2016148621A1 (en) Lbt operation based on channel activity and/or traffic load
EP3398279A1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via a first and a second communication channel in a shared frequency band
US11206686B2 (en) Listen before talk for uplink transmiss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