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383A -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 Google Patents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383A
CN113873383A CN202111125990.8A CN202111125990A CN113873383A CN 113873383 A CN113873383 A CN 113873383A CN 202111125990 A CN202111125990 A CN 202111125990A CN 113873383 A CN113873383 A CN 1138733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phone
contact
circuit
box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599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3383B (zh
Inventor
白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oertek Tech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599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3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3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91Detail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H04R1/1008 - H04R1/1083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其中,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应用于耳机盒,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当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当根据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本发明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

Description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耳机出入盒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耳机的入盒检测,一般采用的通过通信的方式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入盒状态,但是当耳机没有电时,耳机在入盒接收到耳机盒传来的通信信号后,无法反馈入盒信号至耳机盒。此时,就需要辅助入盒检测,常规的辅助入盒检测都是在充电盒中安装霍尔传感器或者是IR传感器,但是上述辅助入盒检测的成本都比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旨在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应用于耳机盒,所述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所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当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可选的,所述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还包括:
在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后,按照预设间隔时间检测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记录;
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可选的,所述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按照固定值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可选的,所述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根据检测的电压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电压匹配的调整参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应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应用于耳机盒,所述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耳机具有耳机触点以及与其电连接的下拉电路,所述耳机插入所述耳机盒时,所述耳机盒触点与所述耳机触点建立电连接,所述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包括:
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上拉电路,用于在所述耳机插入耳机盒时,与所述下拉电路电连接并形成分压电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存储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盒,用于装入耳机,所述耳机具有耳机触点,所述耳机盒包括耳机盒触点、充电电路和上述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具有通信信号传输端,所述通信信号传输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确认所述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通过所述耳机盒触点和所述耳机触点与所述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源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确认所述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输出充电开启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开始工作,以使所述充电电路输出充电电压以为所述耳机的电池充电。
可选的,所述耳机盒还包括第一防倒灌电路和第二防倒灌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通信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控制电路的通信信号传输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所述耳机包括主控电路、电池和电池防倒灌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耳机触点电连接,所述电池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电池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电连接,所述耳机可以出入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
其中,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第三防倒灌电路,所述第三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第三方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耳机触点接入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耳机的主控电路。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先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在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如此,便能够采用AD检测耳机盒触点的方式,实现在耳机低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耳机的出入盒状态进行检测,电路架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在耳机触点和/或耳机盒触点因腐蚀或者老化导致内阻增加时,提前改变用于判断是否在盒内的预设电压阈值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出入盒检测的精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一实施例的模块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另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耳机一实施例以及耳机盒一实施例的具体电路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上拉电路 20 控制电路
30 充电电路 40 第一防倒灌电路
50 第二防倒灌电路 61 主控制器
70 电池 80 电池防倒灌电路
90 下拉电路 62 第三防倒灌电路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需要理解的是,在目前的耳机的入盒检测,一般采用的通过通信的方式确定耳机是否处于入盒状态,但是当耳机没有电时,耳机在入盒接收到耳机盒传来的通信信号后,无法反馈入盒信号至耳机盒。此时,就需要辅助入盒检测,常规的辅助入盒检测都是在充电盒中安装霍尔传感器或者是IR传感器,但是上述辅助入盒检测的成本都比较高。
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应用于耳机盒,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0、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步骤S200、当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在本实施例中,耳机盒内可以设置有集成了AD检测模块的控制芯片,例如MCU、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等来实现对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的检测并且根据检测的电压来判断耳机是否在盒内。耳机上也设置有耳机触点,当耳机插入耳机盒时,耳机触点会与耳机盒触点紧贴并建立电连接,可以在耳机盒内设置上拉至耳机盒电源端电压的上拉电路与耳机盒触点连接,并在耳机内设置有对应的下拉到地的下拉电路与耳机触点连接。
当耳机未能够接入时,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被上拉电路拉到了电源端电压,控制芯片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为耳机盒电源端的电压,则此时控制芯片便可以确认当前耳机处于出盒状态。
当耳机正常插入时,由于耳机触点和耳机盒触点之间因为紧贴接触而建立起了电连接,所以耳机盒内的上拉电路和耳机中的下拉电路便能够形成分压电路,从而通过分压的方式改变了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当控制芯片实际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则可以确认当前耳机已经正常接入了。从而实现了通过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变化确认耳机的出入盒状态。其中,阈值电压范围可以是由研发人员对上拉电路和下拉电路的阻值进行计算以及多次实测实验后得到的结果,例如电源电压为3V,上拉电路中的电阻理论值为100欧,下拉电路中的电阻理论值为100欧,那么考虑到实际元器件与焊接造成的误差,经过多次测试与计算后可以得到预设电压阈值范围为1.5±0.6V,并将其设置在耳机盒内。如此,便能够采用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变化方式,实现在耳机低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耳机的出入盒状态进行检测,电路架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
步骤S300、当根据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
需要理解的是,若耳机多次出入耳机盒,或者是耳机与耳机盒经过长时间使用,耳机触点以及耳机盒触点会因腐蚀、老化导致内阻变大,或者是因触点小部分断裂缺失、磨损导致内阻变小,此时在耳机入盒了后,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未能够在阈值电压范围内,导致对已经入盒的耳机产生误判。
在本实施例中,当耳机入盒时,耳机触点与耳机盒触点紧贴建立电连接,所以在入盒状态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是包括了耳机盒触点自身的电阻值和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相加。由上述内容可知,研发人员提前经过测试和计算预设好了阈值电压范围,则可以根据每次确认入盒时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当前的耳机盒触点的内阻变化。
当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接近了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时,则说明当前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增大了,控制芯片可以通过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方式,以使新的阈值电压范围更加匹配当前的实际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检测值,例如预设的阈值电压范围为0.6±0.3V,现在在耳机入盒后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为0.85V,虽然依然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控制芯片依然还能够正常确认耳机处于入盒状态,但可能下次插拔就会导致实际检测值超出了阈值电压范围。此时,控制芯片可以件阈值电压范围调整为0.7±0.3V,以使在后续的耳机插拔过程中,控制芯片依然能够正常确认耳机处于入盒状态。
同理,若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接近了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则说明当前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减小了,控制芯片依然可以执行上述同理过程,改变阈值电压范围,以匹配当前的实际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检测值。如此,便能够在耳机触点和/或耳机盒触点因腐蚀或者老化导致内阻增加时,提前改变用于判断是否在盒内的预设电压阈值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出入盒检测的精确性。
此外,在另一实施例中,由于耳机入盒检测一般为通信检测,若当前耳机入盒通信检测成功入盒后,控制芯片还可以间隔一定时间对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进行检测,并执行上述操作,从而防止腐蚀过重,或者是断裂缺失、磨损严重导致在耳机没电入盒时,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不在阈值电压范围内导致控制芯片误检测的情况发生。
本发明技术方案中,先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在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如此,便能够采用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变化方式,实现在耳机低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耳机的出入盒状态进行检测,电路架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同时,还能够在耳机触点和/或耳机盒触点因腐蚀或者老化导致内阻增加时,提前改变用于判断是否在盒内的预设电压阈值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出入盒检测的精确性。
参考图4,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步骤S35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步骤S36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和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由研发人员进行设置,比如当前的阈值电压范围为0.6±0.3V,则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可以设置为比上限值低0.1V,即0.8V,同理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可以设置为比下限值高0.1V,即0.4V。当控制芯片调整阈值电压范围时候,也会同步调整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和第二预设标准值。
在本实施例中,若某次耳机成功入盒时,控制芯片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校准电压并且小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时,或者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并且大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控制芯片会直接调整当前的阈值电压范围以及对应调整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和第二预设校准值。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实现对阈值电压范围的提前调整,以保证每次耳机入盒时,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能够匹配当前的阈值电压范围,提高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准确性与稳定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根据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步骤S31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步骤S32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需要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检测误差或,可能在某一次控制芯片成功确认耳机入盒中,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正好处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和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之间,或者是正好处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和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之间,以使控制芯片调整了当前的阈值电压范围。这就可能导致后续耳机入盒时的检测到的本属于原先的阈值电压范围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不在调整后的阈值电压范围,造成控制芯片对耳机入盒检测的误报。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校准次数可以由研发人员进行设置,例如预设校准次数为10次,即在用户多次将耳机出入耳机盒时,若有十次在耳机入盒时,控制芯片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都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且小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或者是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都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且大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时。控制芯片才会对阈值电压范围进行调整,以防止偶尔的检测误差对阈值电压范围造成影响,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准确性。
需要理解的是,若耳机入盒以后,长时间静置,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也会因为环境因素受到侵蚀或者损耗。此时,若用户取出耳机以后,用到没电时再放回去,就可能因为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的阻值变化,导致检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超出了阈值电压范围,使控制芯片对耳机入盒的状态产生误判。
为此,参考图3,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当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还包括:
步骤S210、在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后,按照预设间隔时间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记录;
根据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步骤S33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步骤S340、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间隔时间可以由研发人员进行设置,例如在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每天检测两次。当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或者是在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控制芯片就会对阈值电压范围进行调整,从而保证在用户下次再放回耳机时,控制芯片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能够在调整后的阈值电压范围内,以防止长时间放置导致触点侵蚀或者损坏对阈值电压范围造成影响,更进一步的提高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图5,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步骤S370、按照固定值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值由研发人员进行设置,可以上下限调整同样的固定值,比如固定值为0.2V,原先的阈值电压范围为0.6±0.3V,在控制芯片确认当前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指耳机盒入盒后,耳机盒触点自身的电阻+耳机触点的电阻)变大时,则将阈值电压范围调整为0.8±0.3V,也可以上下限调整不同的值,比如上限值调整0.2,下限值调整0.1V,将阈值电压范围调整为0.4-1.1V。
通过上述设置,能够在耳机触点和/或耳机盒触点因腐蚀或者老化导致内阻增加时,提前改变用于判断是否在盒内的预设电压阈值范围,有效地提高了出入盒检测的精确性。
在另一实施例中,参考图6,所述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步骤S380、根据检测的电压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电压匹配的调整参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应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在本实施例中,研发人员可以通过多次试验计算和测试,在不同环境下,测试不同次数耳机出入盒时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从而得到在不同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时,即在不同的耳机盒触点电阻值时,所对应的最为适合的阈值电压范围,再将形成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阈值电压范围的映射表存储在控制芯片内。以使控制芯片能够根据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调用对应的阈值电压范围,从而实现对于阈值电压范围的更加精确的调整,以更进一步提高耳机出入盒检测的准确性。
参考图7,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应用于耳机盒,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耳机具有耳机触点以及与其电连接的下拉电路90,耳机插入耳机盒时,耳机盒触点与耳机触点建立电连接,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包括:
上拉电路10,上拉电路10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与耳机盒触点连接;上拉电路10,用于在耳机插入耳机盒时,与下拉电路90电连接并形成分压电路;
控制电路20,控制电路20与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控制电路20,用于存储并执行如上述任一项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包括处理器和AD检测模块,AD检测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阻的第二端连接,AD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处理器连接。AD检测模块可以检测当前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的电压,并且将其转换为数字信号以供处理器进行判断当前耳机的出入盒状态。当处理器确认当前电压值在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时,即确认当前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当处理器确认当前电压值在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外时,即确认当前耳机处于出盒状态。如此,便能够采用AD检测电压变化的方式,实现在耳机低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对耳机的出入盒状态进行检测,电路架构简单,有效地降低了耳机出入盒检测的成本。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和AD检测模块还可以集成在同一控制芯片内,例如MCU、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数字信号处理芯片)、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可编程逻辑门阵列芯片)等。
具体地,参考图8,以控制电路20为控制芯片U1,上拉电路10包括第一电阻R1(阻值1300Ω),下拉电路90包括第二电阻R2(300Ω),电源端电压为3.3V,预设电压阈值范围为0.618±0.3V为例来说明。其中,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与电源端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与耳机盒触点和控制电路20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耳机盒触点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当耳机插入耳机盒中时,耳机盒触点与耳机触点建立电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电连接,此时,控制芯片U1检测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压为0.618V,即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的电压在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确认当前耳机处于入盒状态。
当耳机拔出耳机盒中时,耳机盒触点与耳机触点断开连接,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的电压被上拉至电源端电压3.3V,此时控制芯片U1检测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电压为3.3V,不属于预设电压阈值范围内,则确认当前耳机处于出盒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当控制电路20在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便会执行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进行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包含了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的全部实施例,因此本发明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具有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参考图9,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盒,用于装入耳机,耳机具有耳机触点,,耳机盒包括耳机盒触点、充电电路30和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
其中,控制电路20还具有通信信号传输端,通信信号传输端与耳机盒触点连接;
控制电路20,用于在确认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通过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与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充电电路30的输出端与耳机盒触点连接,充电电路30的输入端与充电电源端连接,充电电路30的受控端与控制电路20电连接;
控制电路20,用于在确认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输出充电开启信号控制充电电路30开始工作,以使充电电路30输出充电电压以为耳机的电池70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本发明耳机盒包含了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的全部实施例和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的全部实施例,因此本发明耳机盒具有上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的所有有益效果以及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的所有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可以通过通信信号传输端、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与耳机中的器件建立通信连接,例如参考图9,耳机盒中的控制电路20通过通信信号传输端、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与耳机中的主控制器61建立通信连接,并通过数字信号交互数据,比如耳机向耳机盒传递当前的电量信息等。
在本实施例中,充电电路30可以由带有使能端的充电IC来实现,控制电路20可以通过上述通信信号传输端,接收到耳机向耳机盒传来的需求充电信号时,输出充电开启信号控制充电电路30开始工作,以将充电电源端接入的电压经过一定的电压转换后经耳机盒触点和耳机触点输出充电电压至耳机的电池70中。或者是,若是采用上述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的方式来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控制电路20则可以确认当前耳机已经没有电了,会直接输出充电开启信号控制充电电路30开始工作,以使充电电路30输出充电电压以为耳机的电池70充电。其中,充电电源端接入的电压可以为由耳机盒内的电池70提供,也可以是由外部电源提供。充电电路30输出的充电电压值可以与充电电源端接入的电压值一致,也可以由充电电路30进行升压或者降压变化后输出的适合耳机电池70充电的充电电压。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中还可以包括计时器,用于设置预设间隔时间,控制电路20可以在入盒以后每间隔预设间隔时间,对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值进行一次检测,在检测时,控制电路20会控制充电电路30停止充电,以及停止向耳机进行通信,从而不影响检测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的准确性,并在根据检测到的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
此外,充电电路30还可以具有反馈端,充电电路30的反馈端与控制电路20连接,用于在电池70充满时,反馈充满信号至控制电路20(图中并未画出),控制电路20可以停止充电电路30工作。由于耳机盒与耳机之间并不需要一直保持通信状态,且需要进行通信时,控制电路20可以停止充电电路30工作,在通信结束后再恢复充电电路30工作。同时,由上述内容可知,对于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检测只需要在入盒时,或者是在入盒后定时进行检测。如此,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仅通过耳机盒触点与耳机触点,就能够实现耳机盒与耳机之间的通信、耳机盒对耳机充电以及耳机盒检测耳机出入盒。在实际应用中,有效地减少了耳机盒和耳机上所需的触点的数量,精简了耳机盒和耳机的结构并且降低了生产成本。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耳机盒触点同时连接了控制电路20的通信信号传输端、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以及充电电路30的输出端,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充电电压输出的电压可能高于了控制电路20中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会导致器件的损坏。
为此,参考图9,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耳机盒还包括第一防倒灌电路40和第二防倒灌电路50;
其中,第一防倒灌电路40的输入端与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防倒灌电路50的输入端与控制电路20的通信信号传输端连接,第一防倒灌电路40的输出端和第二防倒灌电路50的输出端均与耳机盒触点连接,第一防倒灌电路40的输出端和第二防倒灌电路50的输出端均与耳机盒触点连接;
第一防倒灌电路40,用于防止充电电路30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
第二防倒灌电路50,用于防止充电电路30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控制电路20的通信信号传输端。
需要理解的是,由于耳机盒触点同时连接了控制电路20的通信信号传输端、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以及充电电路30的输出端,所以在实际使用中,充电电压输出的电压可能高于了控制电路20中器件能够承受的电压,会导致器件的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防倒灌电路40和第二防倒灌电路50可以采用多个开关管或者是二极管来组成,用于防止充电电路30工作时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控制电路20。
具体地,参考图9,以电源端接入的第一电压V1为3.3V,第二电源端接入的第二电压V2等于1.8V,第一防倒灌电路40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防倒灌电路50包括第二开关管Q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和第三开关管Q3为例来说明。其中,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和第三开关管Q3均为NMOS管,第二电压V2可以由第一电压V1经过DCDC转换电路例如LDO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得到。
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和门极与上拉电路10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开关管Q2的漏极、第三开关管Q3的源极均与耳机盒触点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分别与控制电路20的通信信号传输端连接,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一电压V1连接,第二开关管Q2的门极、第三开关管Q3的门极分别与第三电阻R3连接,第三电阻R3接地,第三开关管Q3的漏极与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如此,当充电电路30输出充电电压时,会被第一开关管Q1中的体二极管以及第二开关管Q2中的体二极管反向阻挡,防止充电电路30输出的充电电压对控制电路20中的器件造成冲击,同时还不会影响控制电路20正常对耳机中的主控制器61的通信以及对于耳机盒触点电压的检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耳机盒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图9,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耳机,耳机包括主控电路、电池70和电池防倒灌电路80,主控电路与耳机触点电连接,电池防倒灌电路80的输入端与耳机触点连接,电池防倒灌电路80的输出端与电池70电连接,耳机可以出入上述任一项的耳机盒;
其中,下拉电路90包括第二电阻,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耳机触点连接,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主控电路包括主控制器61和第三防倒灌电路62,第三防倒灌电路62的输入端与主控制器61电连接,第三防倒灌电路62的输出端与耳机触点连接;第三方倒灌电路,用于防止耳机触点接入的充电电压倒灌至耳机的主控电路。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防倒灌电路80可以采用二极管来实现,具体地,参考图9,电池防倒灌电路8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与耳机触点连接,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电池70连接。如此,在耳机入盒以后,电池70的电压不会影响控制电路20对耳机盒触点的电压检测以及不会影响耳机盒中的控制电路20和耳机中的主控制器61之间的通信。
同理,由上述实施例中内容可知,为了防止在耳机盒给耳机充电的过程中,耳机触点接入的充电电压的电压值过高,对主控制器61造成电压倒灌,主控电路还设置有第三防倒灌电路62。
具体地,参考图9,耳机的电源端接入的第四电压V4为3.3V,耳机的第二电源端接入的第三电压V3为1.8V,耳机的电源端可以为耳机内的电池70,第三电压V3可以由第四电压V4经过LDO电路进行电压转换后得到。第三防倒灌电路62包括第五电阻R5、第四开关管Q4、第五开关管Q5、第六电阻R6,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五开关管Q5的源极分别与主控制器61电连接,第五开关管Q5的门极、第四开关管Q4的门极、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均与第三电压V3连接,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接地,第四开关管Q4的漏极与第五开关管Q5的漏极连接,第四开关管Q4的源极与耳机触点连接。如此,在耳机盒对耳机进行充电操作时,耳机触点接入的充电电压会被的第五开关管Q5的体二极管反向阻挡,防止充电电路30输出的充电电压对主控制器61造成冲击,同时还不会影响控制电路20正常对耳机中的主控制器61的通信以及对于耳机盒触点电压的检测,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耳机工作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应用于耳机盒,所述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包括:
检测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
当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时,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在阈值电压范围内时,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并记录当前检测的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还包括:
在确定耳机处于入盒状态后,按照预设间隔时间检测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并记录;
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的次数达到预设校准次数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具体为: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小于或者等于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大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下限值;
在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压大于或者等于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时,确定所述耳机盒触点的电阻值变化,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所述第一预设电压校准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电压校准值。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按照固定值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阈值电压范围的大小包括:
根据检测的电压获取与所述检测的电压匹配的调整参数,根据所述调整参数对应调整所述阈值电压范围的上限值和/或上限值。
7.一种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应用于耳机盒,所述耳机盒具有耳机盒触点,耳机具有耳机触点以及与其电连接的下拉电路,所述耳机插入所述耳机盒时,所述耳机盒触点与所述耳机触点建立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包括:
上拉电路,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一端与所述电源端连接,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上拉电路,用于在所述耳机插入耳机盒时,与所述下拉电路电连接并形成分压电路;
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存储并执行如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
8.一种耳机盒,用于装入耳机,所述耳机具有耳机触点,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包括耳机盒触点、充电电路和权利要求7所述的耳机出入盒检测电路;
其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具有通信信号传输端,所述通信信号传输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确认所述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通过所述耳机盒触点和所述耳机触点与所述耳机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充电电源端连接,所述充电电路的受控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用于在确认所述耳机处于入盒状态时,输出充电开启信号控制所述充电电路开始工作,以使所述充电电路输出充电电压以为所述耳机的电池充电。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耳机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盒还包括第一防倒灌电路和第二防倒灌电路;
其中,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电路的通信信号传输端连接,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和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均与所述耳机盒触点连接;
所述第一防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上拉电路的第二端;
所述第二防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充电电路输出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控制电路的通信信号传输端。
10.一种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包括主控电路、电池和电池防倒灌电路,所述主控电路与所述耳机触点电连接,所述电池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电池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与电池电连接,所述耳机可以出入如权利要求8-9任一项所述的耳机盒;
其中,所述下拉电路包括第二电阻,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接地;
所述主控电路包括主控制器和第三防倒灌电路,所述第三防倒灌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三防倒灌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耳机触点连接;所述第三方倒灌电路,用于防止所述耳机触点接入的充电电压倒灌至所述耳机的主控电路。
CN202111125990.8A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Active CN113873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990.8A CN113873383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5990.8A CN113873383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383A true CN113873383A (zh) 2021-12-31
CN113873383B CN113873383B (zh) 2024-07-30

Family

ID=78994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5990.8A Active CN113873383B (zh) 2021-09-27 2021-09-27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3383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9571A (zh) * 2022-06-30 2022-08-02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插拔的电路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0961A1 (en) * 2014-05-30 2016-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ircuit for detecting button-pressing action of earphone, terminal, and earphone
CN110556892A (zh) * 2019-08-16 2019-12-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CN210042141U (zh) * 2019-07-24 2020-02-07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充电控制系统
CN110784000A (zh) * 2019-12-11 2020-02-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
CN111697713A (zh) * 2019-03-16 2020-09-22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控制方法、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111697652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盒、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CN111740460A (zh) * 2020-06-24 2020-10-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盒
CN211930302U (zh) * 2020-05-09 2020-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盒及充电系统
CN112653957A (zh) * 2019-10-11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盒、耳机装置、移动终端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CN112865248A (zh) * 2021-02-09 2021-05-2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入盒检测方法、装置、充电盒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8331A (zh) * 2021-03-25 2021-06-25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耳机出入盒的方法及装置
WO2021135872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070961A1 (en) * 2014-05-30 2016-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ircuit for detecting button-pressing action of earphone, terminal, and earphone
CN111697713A (zh) * 2019-03-16 2020-09-22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充电控制方法、无线耳机及充电盒
CN210042141U (zh) * 2019-07-24 2020-02-07 炬芯(珠海)科技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无线耳机充电盒及充电控制系统
CN110556892A (zh) * 2019-08-16 2019-12-1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盒
CN112653957A (zh) * 2019-10-11 2021-04-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耳机盒、耳机装置、移动终端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CN110784000A (zh) * 2019-12-11 2020-02-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盒
WO2021135872A1 (zh) * 2019-12-30 2021-07-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的控制方法、耳机盒、耳机及存储介质
CN211930302U (zh) * 2020-05-09 2020-11-13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充电盒及充电系统
CN111697652A (zh) * 2020-06-17 2020-09-2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充电盒、无线耳机及无线耳机的充电方法
CN111740460A (zh) * 2020-06-24 2020-10-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充电控制电路及充电盒
CN112865248A (zh) * 2021-02-09 2021-05-28 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耳机的入盒检测方法、装置、充电盒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3038331A (zh) * 2021-03-25 2021-06-25 华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无线耳机出入盒的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39571A (zh) * 2022-06-30 2022-08-02 深圳英集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检测设备插拔的电路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383B (zh) 2024-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5484B2 (en) Charger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5825155A (en) Battery set structure and charge/ dis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US8159187B2 (en) Charging circuit for secondary battery
US6060864A (en) Battery set structure and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apparatus for lithium-ion battery
US7521893B2 (en) Battery apparatus and discharge controlling method of battery apparatus
US8803481B2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1552482B (zh) 充放电控制电路及电池装置
US20200220347A1 (en) Power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ing apparatus
US6407534B1 (en) Detecting a microcurrent and a microcurrent detecting circuit
US11527883B2 (en) Power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terminal using the apparatus
CN102969698B (zh) 半导体集成电路、保护电路以及电池组
KR20190043422A (ko) 배터리팩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전력 시스템
US2015036294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ble resistance compensation
CN105680422B (zh) 改进型电池保护电路及系统
EP2897248B1 (en)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charge control method
CN108695919A (zh) 电池组、二次电池保护集成电路、电池监视模块及数据读出方法
CN103779906B (zh) 充电管理装置和系统
CN113873383A (zh) 耳机出入盒检测方法及电路、耳机盒和耳机
CN102044895B (zh) 电池状态监视电路及电池装置
CN209994141U (zh) 可充电的电子设备与充电接口检测电路结构
US11368032B2 (en) Test system and test method for charging device
CN113169385B (zh) 电池包、测量电池电流的电路系统及测量电池电流的设备
CN213122226U (zh) 一种无线耳机充电盒的检测电路、充电盒和无线耳机
CN112865229A (zh) 一种充电保护电路及无线耳机
CN208369254U (zh) 适用于蓄电池的智能充电系统及使用其的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