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378A -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378A
CN113873378A CN202010623983.XA CN202010623983A CN113873378A CN 113873378 A CN113873378 A CN 113873378A CN 202010623983 A CN202010623983 A CN 202010623983A CN 113873378 A CN113873378 A CN 11387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ing
target
scene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398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3378B (zh
Inventor
陈伟宾
李玉龙
范泛
曹天祥
桂振侠
陈志鹏
仇存收
熊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398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78B/zh
Priority to JP2022580546A priority patent/JP2023532078A/ja
Priority to PCT/CN2021/103768 priority patent/WO2022002166A1/zh
Priority to EP21834462.0A priority patent/EP4167590A4/en
Publication of CN11387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78A/zh
Priority to US18/148,116 priority patent/US20230134787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33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3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83Reduction of ambient nois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3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 G10K11/17837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handling or detecting of non-standard events or conditions, e.g. changing operating modes under specific operating conditions by retaining part of the ambient acoustic environment, e.g. speech or alarm signals that the user needs to hea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5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 G10K11/17853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 G10K11/17854Methods, e.g. algorithms; Devices of the filter the filter being an adaptive filter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11/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conducting or directing sound in general;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6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 G10K11/175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 G10K11/178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using interference effects; Masking sound by electro-acoustically regenerating the original acoustic waves in anti-phase
    • G10K11/1787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 G10K11/17879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 G10K11/17881General system configurations using both a reference signal and an error signal the reference signal being an acoustic signal, e.g. recorded with a microphon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1/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loudspeakers or microphones
    • H04R1/10Earpieces; Attachments therefor ; Earphones; Monophonic headphones
    • H04R1/1041Mechanical or electronic switches, or control elem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08Communication systems, e.g. where useful sound is kept and noise is cancelled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10Applications
    • G10K2210/108Communication systems, e.g. where useful sound is kept and noise is cancelled
    • G10K2210/1081Earphones, e.g. for telephones, ear protectors or headse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23Estimation of noise, e.g. on error signals
    • G10K2210/30231Sources, e.g. identifying noisy processes or component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24Expert systems,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35Models, e.g. of the acoustic system
    • G10K2210/30351Identifica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applying appropriate model characteristics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KSOUND-PRODUCING DEVICES; METHODS OR DEVICES FOR PROTECTING AGAINST, OR FOR DAMPING, NOISE OR OTHER ACOUSTIC WAVES IN GENERAL; ACOUSTIC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10K2210/00Details of active noise control [ANC] covered by G10K11/178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G10K2210/30Means
    • G10K2210/301Computational
    • G10K2210/3039Nonlinear, e.g. clipping, numerical truncation, thresholding or variable input and output gain
    • G10K2210/30391Resetting of the filter parameters or changing the algorithm according to prevailing condi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60/00Details of hearing devices, i.e. of ear- or headphones covered by H04R1/10 or H04R5/033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their subgroups, or of hearing aids covered by H04R25/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460/01Hearing devices using active noise cancel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50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 H04R25/505Customised settings for obtaining desired overall acoustical characteristics using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5/00Deaf-aid sets, i.e. electro-acoustic or electro-mechanical hearing aids; Electric tinnitus maskers providing an auditory perception
    • H04R25/70Adaptation of deaf aid to hearing loss, e.g. initial electronic fitting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以根据用户需求实现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耳机具备ANC功能、HT功能或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耳机可以为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或者模式的处理强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耳机获取目标模式;其中,目标模式可以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根据目标模式、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通过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来确定目标模式,能够实时优化用户的听感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音频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背景技术
近年来,耳机用户越来越多,用户对耳机的功能诉求也越来越有差异化。比如有的用户在佩戴耳机时不想听见外界噪声,可以通过主动降噪(active noise control,ANC)功能对耳朵的噪声进行消除。有的用户想听见耳机外的声音,需要通过环境声透传(hearthrough,HT)功能来实现与不带耳机一样感受外界声音。有的用户可能听觉有障碍,可以通过听觉增强功能(augment hearing,AH)将用户想要的外界信号输送给用户,同时滤除不想要的信号。
但是目前耳机并不能根据用户需求来实现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以实现根据用户需求实现用户想要达到的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所述耳机具备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听觉增强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耳机可以为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耳机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获取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目标处理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者听觉增强AH功能中一个;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通过上述方法,通过场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来确定目标模式,能够实时优化用户的听感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或者,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感知;或者,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事件声音的感知;所述事件声音满足预设频谱。
应理解的是,左耳机采用ANC模式时,左耳机的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左耳机对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即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以及用户左耳机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右耳机采用ANC模式时,右耳机的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右耳机对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即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以及用户右耳机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同理,针对HT和AH模式来说,左耳朵感受跟随左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右耳朵的感受跟随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三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为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的;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五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所述事件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中的特定声音,所述事件信号满足预设频谱。
上述设计提供在不同的处理模式下,扬声器所输出的信号的获得方式,简单有效。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目标模式,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携带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通过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来确定目标模式并向耳机指示,能够实时优化用户的听感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通过上述设计,由终端设备指示耳机相应的处理模式下的处理强度。在处理模式的基础上调整处理强度进一步提高用户的听觉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根据所述目标事件确定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其中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事件。处理强度可以与事件为一一对应的,或者一个处理强度对应于多个事件,比如某两个事件可采用同一种处理强度,同一事件不可采用不同的处理强度。
通过上述设计,耳机根据外部环境中的事件声音来确定处理强度,实现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不同的听觉感受,可以降低底噪感,增强降噪力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声带震动产生的骨传导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第一场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骨传导信号识别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的第一场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事件为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或者人声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目标模式,包括: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类型(简称为目标场景,或者简称为目标类型),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所述耳机采用的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对应于所述目标场景的处理模式。其中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处理模式可以与场景类型为一一对应的,或者一个处理模式可以对应于多个场景类型,比如某两个场景类型可采用同一种处理模式。
上述设计中,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类型来确定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减少时延,并且到达实时优化用户的听觉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场景为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模式;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控制信令,所述第三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设计中,耳机来确定采用的处理模式,并且指示给终端设备,由终端设备来实现调节处理强度,降低耳机的处理资源的占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NC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比如,前馈FF滤波)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滤除所述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得到第一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经滤除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比如,反馈FB滤波)得到第四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设计中,采用FF滤波和FB串行处理的方式来实现ANC处理,得到更好降噪后的信号,增强降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在上述设计中,在不同的处理强度下采用不同的滤波系数,相较采用固定滤波系数来说,达到更优的ANC效果,提高用户的听觉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HT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包括第二滤波处理(比如HT滤波);
对所述第一经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五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得到第二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二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比如FB滤波)得到第三经滤除信号;
将所述第三经滤除信号与所述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其中,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之前,还可以对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补偿处理,减少听感损失。上述设计中,HT滤波时经过下行混音处理,并进行滤波补偿处理,进一步减少听感损失。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所述第一环境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经处理环境信号,包括: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信号;
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第二信号处理得到第二经处理信号;
所述第二信号处理包括去闭塞效应处理。
上述设计,对HT滤波后的信号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能够使用听到的环境声音更清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号处理还包括如下至少一项:降底噪处理、降风噪处理、增益调节处理或者频响调节处理。
经过上述第二信号处理后,减少底噪、减少异常音,提高用户的听觉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H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比如HT滤波)得到第二滤波信号,并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比如FF滤波)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对所述滤波增强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六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四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比如FB滤波)得到第五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五经滤除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上述设计中,主动降噪与环境声透出并行实现,透传的信号经过透传滤波处理以及增强处理,透传的信号更清晰。
可选地,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之前,对第六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补偿处理,可以避免FB滤波带来的损失,最大程度保证透传信号的不失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并对去闭塞效应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所述降噪处理包括人工智能AI降噪处理和/或降风噪处理;
对所述降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以及频响调节得到所述滤波增强信号。
上述设计中,对透传的信号进行增强处理。提高用户对需要的外界声音的听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中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耳机用户的骨传导信号,所述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包括:对所述骨传导信号进行谐波扩展得到经谐波扩展信号;使用第一增益系数对所述降噪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使用第四滤波系数滤除所述放大处理得到的信号中包括的经谐波扩展信号;其中,所述第四滤波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增益系数确定。
上述设计中,提供一种放大方式,仅放大佩戴用户说话声音以外的特定声音,提高透传的环境声中的特定声音的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增益系数为所述目标模式下,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增益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得到经去闭塞信号;
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进行音频事件检测,以获取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
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以及频响调节得到滤波增强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中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耳机用户的骨传导信号,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包括:对所述骨传导信号进行谐波扩展得到经谐波扩展信号;使用第二增益系数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进行放大得到经放大信号;使用第二滤波系数滤除所述经放大信号中包括的经谐波扩展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滤波系数基于所述第二增益系数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增益系数为执行所述第一噪声处理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增益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增益系数为执行所述第一噪声处理的情况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第一场景标识所关联的增益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耳机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耳机的用户的骨传导信号;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包括:
在语音谐波集合中确定与所述骨传导信号匹配的第一语音谐波信号,所述语音谐波集合中包括多个语音谐波信号;去除所述第二滤波信号中的所述第一语音谐波信号,将去除所述第一语音谐波信号的第二滤波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或者,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以去除所述第二滤波信号中的低频分量得到第三滤波信号,将去除所述低频分量的第三滤波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当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时,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的一个,所述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处理模式可以与场景类型为一一对应的,或者一个处理模式可以对应于多个场景类型,比如某两个场景类型可采用同一种处理模式。
上述设计中,终端设备根据场景识别来实时控制耳机的处理模式,从而达到实时优化用户的听觉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所述目标场景的目标模式时,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结果提示信息,所述结果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上述设计,使得用户能够实时确定耳机当前的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向所述耳机发送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检测到用户选择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
上述设计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确定是否调整耳机的处理模式,提高用户感受。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其中,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的不同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向所述耳机发送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移动到所述第一控件上的第一位置,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的第一位置指示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上述设计中,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耳机的处理强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圆环,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按顺时针方向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按逆时针方向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条形,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上向下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下向上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左向右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右向左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需要说明的是,左耳机与右耳机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模式以及处理强度,则用户左耳朵和右耳朵的感知可以相同。左耳机和右耳机还可以采用不同的处理模式或者不同的处理强度,则左耳朵和右耳朵的感知不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为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的一个,所述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场景类型对应于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获取目标模式,包括: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目标模式;或者,显示选择控件,所述选择控件包括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选择控件在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所述选择控件包括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或者解释为选择控件用于提供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的选项,或者选择控件上显示有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并且用户可以在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进行选择。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目标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是否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检测到用户选择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显示第一界面;第一界面上包括第一选择控件,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包括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以及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响应于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界面执行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通过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在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选择第一目标模式以及选择第一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第一目标处理强度产生的;向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发送所述第一目标模式以及所述第一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一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所述第一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一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包括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以及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强度,可以解释为第一选择控件为用户提供多个处理模式(均为第一目标耳机所支持的)的选项以及每个处理模式下处理强度的调整项。
上述设计中,用户可以通过UI界面自如的切换需要耳机达到的效果对应的处理模式以及力度,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所述用户选择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检测到用户选择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的操作。
上述设计中,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来决定是否调整当前的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场景适配需要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的场景类型。
上述设计中,提供一种在特定的场景下主动弹出第一界面,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耳机播放音频。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耳机播放音频,可以解释为识别终端设备启动向第一目标耳机发送音频信号。
上述设计中,提供一种主动弹出第一界面的方式,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建立连接。
上述设计中,提供一种主动弹出第一界面的方式,减少用户的手动操作过程。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用户在主界面执行的第二操作;其中,所述主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的图标,所述第二操作是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产生的,所述第一界面为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的任意两个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两种不同处理模式,或者,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的任意两个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同一种处理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所述第一操作是所述用户移动所述第二控件位于所述第一控件上所述第一目标模式对应的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产生的,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模式下的第一目标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圆环或者条形。
比如,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圆环,所述圆环包括至少两个圆弧段,所述第二控件位于不同的圆弧段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不同处理模式,所述第二控件位于同一圆弧段的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同一处理模式的不同处理强度。
再比如,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条形包括至少两个条形段,所述第二控件位于不同的条形段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不同处理模式,所述第二控件位于同一条形段的不同位置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同一处理模式的不同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用户在第一界面执行的第三操作,所述第一界面上还包括第二选择控件,所述第二选择控件包括第二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以及第二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三操作是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二选择控件在第二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中选择第二目标模式以及选择第二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第二目标处理强度产生的;所述第一目标耳机为左耳机时,所述第二目标耳机为右耳机,或者,所述第一目标耳机为右耳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为左耳机;
向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发送所述第二目标模式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二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二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所述第二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二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上述设计中,用户可以分开操作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处理模式以及处理强度,满足用户对左耳朵和右耳朵听感的差异化需求。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噪声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具备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听觉增强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
噪声处理装置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第一方面的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例如,噪声处理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目标处理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者听觉增强AH功能中一个;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或者,右耳机用于实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不同。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目标耳机,所述目标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包括或者右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扬声器;所述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第一方面的任一设计所述的方法得到第二音频信号;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式控制装置,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装置包括相应的功能模块,分别用于实现以上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方法中的步骤,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显示器;所述显示器,用于显示界面;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方法中的步骤。
第十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耳机执行时,使得耳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终端设备执行时,使得耳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耳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耳机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二方面-第四方面的任意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上述第五方面至第十三方面中任一方面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可以参照上述第一方面-第四方面中有益效果的描述,此处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200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HA通路示意图;
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NC处理流程图;
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ANC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HT处理流程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HT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HT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去闭塞效应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H处理流程图;
图8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AH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8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AH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降噪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增益放大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增益放大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12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主界面示意图;
图12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示意图;
图12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NC模式下终端设备控制耳机的控制示意图;
图12D为本申请实施例中HT模式下终端设备控制耳机的控制示意图;
图12E为本申请实施例中AH模式下终端设备控制耳机的控制示意图;
图12F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选择控件的示意图;
图12G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选择控件的示意图;
图12H为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的控制界面触发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选择控件的示意图;
图14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开启控制示意图;
图14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开启控制示意图;
图14C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耳机控制界面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事件检测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与耳机交互处理模式和处理强度的示意图;
图17A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场景检测结果显示示意图;
图17B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场景检测结果显示示意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场景检测示意图;
图1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噪声处理装置1900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式控制装置2000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式控制装置2100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模式控制装置2200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2300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以下,先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应用(application,app),为能够实现某项或多项特定功能的软件程序。通常,终端设备中可以安装多个应用。比如,相机应用、邮箱应用、耳机控制应用等。下文中提到的应用,可以是终端设备出厂时已安装的系统应用,也可以是用户在使用终端设备的过程中从网络下载或从其他终端设备获取的第三方应用。
2)bark子带。
人类听觉系统具有掩蔽效应,即强频音会阻碍人类对齐附近同时发生的弱频音的感知,且耳蜗的基底膜对外来声音信号有频率选择和调谐作用,因此,引入临界频带的概念,从感知上度量声音频率。通常认为,在22HZ~22kHZ的听阈内有24个临界频带,会引起基底膜上不同位置的震动。每个临界频带称为bark子带。
3)语音端点检测(voice activity detection,VAD)。VAD是从带有噪声的语音中准确的定位出语音的开始和结束点,因为语音中含有很长的静音,也就是把静音和实际语音分离开来,因为是语音数据的原始处理。
4)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项)”是指一个(项)或者多(项),“多个(项)”是指两个(项)或两个(项)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b、a-c、b-c或a-b-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中,符号“(a,b)”表示开区间,范围为大于a且小于b;“[a,b]”表示闭区间,范围为大于或等于a且小于或等于b;“(a,b]”表示半开半闭区间,范围为大于a且小于或等于b;“(a,b]”表示半开半闭区间,范围为大于a且小于或等于b。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大小、内容、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例如,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只是为了区分不同的麦克风,而并不是表示这两个麦克风的大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等的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系统包括终端设备100和耳机200。终端设备100与耳机连接200,连接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为有线连接。对于无线连接,比如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蓝牙技术、无线高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技术、红外IR技术、超宽带技术与所述耳机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是具备显示界面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100例如可以为手机、显示器、平板电脑、车载设备等具有显示界面的产品,以及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智能显示穿戴产品等备。本申请实施例对上述移动终端的具体形式不做特殊限制。
耳机200包括挂在耳朵边上的两个发音单元。适配于左耳朵的可以称为左耳机,适配于右耳朵的可以称为右耳机。从佩戴角度来说,本申请实施例中耳机200可以是头戴式耳机、耳挂式耳机、颈挂式耳机或者耳塞式耳机等。耳塞式耳机还包括入耳式耳机(或者称为耳道式耳机)或者半入耳式耳机。耳机200具备ANC功能、HT功能或者AH功能中的至少两种。为了描述方便,本申请实施例中将ANC、HT和AH统称为AHA,当然还可以命令为其它的名字,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作为一种示例,以入耳式耳机为例。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结构类似。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均可以采用如下所描述的耳机结构。耳机结构(左耳机或右耳机)包括可以塞入耳道内的胶套、贴近耳朵的耳包、悬挂在耳包上的耳机杆。胶套将声音导向耳道,耳包内包括电池、扬声器、传感器等器件,耳机杆上可布置麦克风、物理按键等。耳机杆可以是圆柱、长方体、椭圆体等形状。布置在耳朵内部的麦克风可以称为误差麦克风,布置在耳机外部的麦克风称为参考麦克风。误差麦克风用于采集外部环境的声音。参考麦克风,在用户佩戴该耳机时,采集佩戴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两个麦克风即可以是模拟麦克风、也可以是数字麦克风。在用户佩戴耳机后,两个麦克风与扬声器摆放位置关系是:误差麦克风在耳朵内部,靠近耳机胶套。扬声器位于误差麦克风与参考麦克风之间。参考麦克风靠近耳朵外部结构,可以布置在耳机杆上部。误差麦克风的管道可面向扬声器、也可以面向耳道内部。参考麦克风附近有耳机开孔,用于透传外部环境声音进入参考麦克风。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用于向耳机200发送下行音频信号和/或控制信令。比如,控制信令用于对耳机200采用的处理模式进行控制。耳机200采用的处理模式可以包括指示不作任何处理的空模式、指示实现ANC功能的ANC模式、指示实现HT功能的HT模式或者指示实现AH功能的AH模式中的至少两项。
当耳机采用ANC模式时,能够减弱耳机用户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以及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当耳机采用HT模式时,能够强化用户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的感知。当耳机采用AH模式时,能够强化用户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的感知。其中,事件声音是指外部环境中的预设声音,或者事件声音满足预设频谱。比如事件声音包括火车站中的报站声音或者鸣笛声音;则事件声音满足火车站中的报站声音的频谱或者鸣笛声音的频谱。再比如,事件声音可以包括飞机航站楼中的通知声音,飞机上的广播声音等;再比如饭店的叫号的声音等等。
应理解的是,耳机200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可以采用相同的处理模式或者不同的处理模式。左耳机与右耳机采用相同的处理模式时,用户佩戴左耳机的左耳朵和佩戴右耳机的右耳朵听觉感知可以相同。当左耳机与右耳机采用不同的处理模式时,用户佩戴左耳机的左耳朵和佩戴右耳机的右耳朵听觉感知不同。以左耳机采用ANC和右耳机采用AH为例,当左耳机采用ANC模式时,能够减弱耳机用户的左耳朵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以及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左耳朵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当右耳机采用AH模式时,能够强化用户的右耳朵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的感知。
在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时,可以采用如下任一种可能的方式来实现;
第一种可能的方式,终端设备100提供控制界面,供用户根据需求选择耳机200的处理模式。比如终端设备100在用户的操作下,向耳机200发送控制信令,控制信令用来指示耳机200采用的处理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耳机200中的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比如,控制界面上一个选择控件用于为左耳机和右耳机选择相同的处理模式。再比如,控制界面可以包括两个选择控件,其中一个选择控件用于为左耳机选择处理模式,另一个选择控件用于为右耳机选择处理模式。针对控制界面以及选择控件,后续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第二种可能的方式,终端设备识别用户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在不同的场景下,耳机200所采用的处理模式不同,即耳机实现的处理功能不同。
第三种可能的方式,耳机200识别用户的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耳机200采用ANC模式、HT模式或者AH模式。比如,用户的操作可以是用户敲击耳机的操作,或者耳机上设置有按钮,不同的按钮指示不同的处理模式。
第四种可能的方式,耳机识别耳机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不同的场景,耳机所采用的处理模式不同。
针对上述第一种可能的方式至第四种可能的方式,后续会详细描述,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图1示出了终端设备100的一种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30,充电管理模块140,电源管理模块141,电池142,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传感器模块180,按键190,马达191,指示器192,摄像头193,显示屏19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95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80可以包括压力传感器180A,陀螺仪传感器180B,气压传感器180C,磁传感器180D,加速度传感器180E,距离传感器180F,接近光传感器180G,指纹传感器180H,温度传感器180J,触摸传感器180K,环境光传感器180L,骨传导传感器180M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图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和硬件的组合实现。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控制器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接口。接口可以包括集成电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接口,集成电路内置音频(inter-integrated circuitsound,I2S)接口,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接口,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transmitter,UART)接口,移动产业处理器接口(mobile industry processor interface,MIPI),通用输入输出(general-purposeinput/output,GPIO)接口,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接口,和/或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等。
I2C接口是一种双向同步串行总线,包括一根串行数据线(serial data line,SDA)和一根串行时钟线(derail clock line,SCL)。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C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不同的I2C总线接口分别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充电器,闪光灯,摄像头193等。例如: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C接口耦合触摸传感器180K,使处理器110与触摸传感器180K通过I2C总线接口通信,实现终端设备100的触摸功能。
I2S接口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包含多组I2S总线。处理器110可以通过I2S总线与音频模块170耦合,实现处理器110与音频模块170之间的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I2S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耳机200(比如蓝牙耳机)接听电话的功能。
PCM接口也可以用于音频通信,将模拟信号抽样,量化和编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通过PCM总线接口耦合。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也可以通过PCM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200接听电话的功能。所述I2S接口和所述PCM接口都可以用于音频通信。
UART接口是一种通用串行数据总线,用于异步通信。该总线可以为双向通信总线。它将要传输的数据在串行通信与并行通信之间转换。在一些实施例中,UART接口通常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例如:处理器110通过UART接口与无线通信模块160中的蓝牙模块通信,实现蓝牙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通过UART接口向无线通信模块160传递音频信号,实现通过蓝牙耳机200播放音乐的功能。
MIPI接口可以被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显示屏194,摄像头193等外围器件。MIPI接口包括摄像头串行接口(camera serial interface,CSI),显示屏串行接口(displayserial interface,DSI)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和摄像头193通过CSI接口通信,实现终端设备100的拍摄功能。处理器110和显示屏194通过DSI接口通信,实现终端设备100的显示功能。
GPIO接口可以通过软件配置。GPIO接口可以被配置为控制信号,也可被配置为数据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GPIO接口可以用于连接处理器110与摄像头193,显示屏194,无线通信模块160,音频模块170,传感器模块180等。GPIO接口还可以被配置为I2C接口,I2S接口,UART接口,MIPI接口等。
USB接口130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USB接口130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终端设备100充电,也可以用于终端设备100与外围设备之间传输数据。也可以用于连接耳机200,通过耳机200播放音频。该接口还可以用于连接其他终端设备,例如AR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示意的各模块间的接口连接关系,只是示意性说明,并不构成对终端设备100的结构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也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中不同的接口连接方式,或多种接口连接方式的组合。
充电管理模块140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USB接口130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140可以通过终端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140为电池142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141为终端设备供电。
电源管理模块141用于连接电池142,充电管理模块140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41接收电池142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40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显示屏194,摄像头193,和无线通信模块160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141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141和充电管理模块140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终端设备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终端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9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0,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终端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比如,无线通信模块160包括蓝牙模块,终端设备100通过蓝牙与耳机200建立无线连接。再比如,无线通信模块160包括红外模块,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模块与耳机200建立无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system,QZSS)和/或星基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 systems,SBAS)。
终端设备100通过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显示功能。GPU为图像处理的微处理器,连接显示屏194和应用处理器。GPU用于执行数学和几何计算,用于图形渲染。处理器1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GPU,其执行程序指令以生成或改变显示信息。
显示屏194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等。显示屏19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emitting diodes,QLED)等。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1个显示屏194,N1为大于1的正整数。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9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9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9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摄像头感光元件将所述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在一些实施例中,ISP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93中。
摄像头19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ISP将数字图像信号输出到DSP加工处理。DSP将数字图像信号转换成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可以根据内部存储器121中的程序或者指令触发启动摄像头193,从而摄像头193采集至少一个图像,并根据程序或者指令对至少一个图像进行相应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包括1个或N2个摄像头193,N2为大于1的正整数。
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处理数字信号,除了可以处理数字图像信号,还可以处理其他数字信号。例如,当终端设备100在频点选择时,数字信号处理器用于对频点能量进行傅里叶变换等。
视频编解码器用于对数字视频压缩或解压缩。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一种或多种视频编解码器。这样,终端设备100可以播放或录制多种编码格式的视频,例如:动态图像专家组(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MPEG)1,MPEG2,MPEG3,MPEG4等。
NPU为神经网络(neural-network,NN)计算处理器,通过借鉴生物神经网络结构,例如借鉴人脑神经元之间传递模式,对输入信息快速处理,还可以不断的自学习。通过NPU可以实现终端设备100的智能认知等应用,例如:图像识别,人脸识别,语音识别,文本理解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终端设备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音乐,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相机应用)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终端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摄像头采集的图像等)等。此外,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和/或存储在设置于处理器中的存储器的指令,执行终端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还可以存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下行音频信号。内部存储器121中还可以存储用于实现控制耳机200功能的代码。当内部存储器121中存储的用于实现控制耳机200功能的代码被处理器110运行时,控制耳机200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ANC功能、HT功能或者AH功能。当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实现控制耳机200功能的代码还可以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这种情况下,处理器110可以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运行存储在外部存储器中实现控制耳机200功能的相应数据,以控制耳机200实现相应功能。
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70,扬声器170A,受话器170B,麦克风170C,耳机接口17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170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音频模块170还可以用于对音频信号编码和解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模块170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0中,或将音频模块170的部分功能模块设置于处理器110中。
扬声器170A,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扬声器170A收听音乐,或收听免提通话。
受话器170B,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当终端设备100接听电话或语音信息时,可以通过将受话器170B靠近人耳接听语音。
麦克风170C,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当拨打电话或发送语音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人嘴靠近麦克风170C发声,将声音信号输入到麦克风170C。终端设备100可以设置至少一个麦克风170C。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设置两个麦克风170C,除了采集声音信号,还可以实现降噪功能。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还可以设置三个,四个或更多麦克风170C,实现采集声音信号,降噪,还可以识别声音来源,实现定向录音功能等。
耳机接口170D用于连接有线耳机。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耳机200为有线耳机时,终端设备100通过耳机接口170D与耳机连接。耳机接口170D可以是USB接口130,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终端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压力传感器180A用于感受压力信号,可以将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压力传感器180A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压力传感器180A的种类很多,如电阻式压力传感器,电感式压力传感器,电容式压力传感器等。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可以是包括至少两个具有导电材料的平行板。当有力作用于压力传感器180A,电极之间的电容改变。终端设备100根据电容的变化确定压力的强度。当有触摸操作作用于显示屏194,终端设备100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检测所述触摸操作强度。终端设备100也可以根据压力传感器180A的检测信号计算触摸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作用于相同触摸位置,但不同触摸操作强度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操作指令。例如: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小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查看短消息的指令。当有触摸操作强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压力阈值的触摸操作作用于短消息应用图标时,执行新建短消息的指令。
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确定终端设备100的运动姿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通过陀螺仪传感器180B确定终端设备100围绕三个轴(即,x,y和z轴)的角速度。陀螺仪传感器180B可以用于拍摄防抖。示例性的,当按下快门,陀螺仪传感器180B检测终端设备100抖动的角度,根据角度计算出镜头模组需要补偿的距离,让镜头通过反向运动抵消终端设备100的抖动,实现防抖。陀螺仪传感器180B还可以用于导航,体感游戏场景。
气压传感器180C用于测量气压。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通过气压传感器180C测得的气压值计算海拔高度,辅助定位和导航。
磁传感器180D包括霍尔传感器。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皮套的开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终端设备100是翻盖机时,终端设备100可以根据磁传感器180D检测翻盖的开合。进而根据检测到的皮套的开合状态或翻盖的开合状态,设置翻盖自动解锁等特性。
加速度传感器180E可检测终端设备100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当终端设备100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还可以用于识别终端设备姿态,应用于横竖屏切换,计步器等应用。
距离传感器180F,用于测量距离。终端设备100可以通过红外或激光测量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拍摄场景,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距离传感器180F测距以实现快速对焦。
接近光传感器180G可以包括例如发光二极管(LED)和光检测器,例如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以是红外发光二极管。终端设备100通过发光二极管向外发射红外光。终端设备100使用光电二极管检测来自附近物体的红外反射光。当检测到充分的反射光时,可以确定终端设备100附近有物体。当检测到不充分的反射光时,终端设备100可以确定终端设备100附近没有物体。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接近光传感器180G检测用户手持终端设备100贴近耳朵通话,以便自动熄灭屏幕达到省电的目的。接近光传感器180G也可用于皮套模式,口袋模式自动解锁与锁屏。
环境光传感器180L用于感知环境光亮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根据环境光传感器180L感知的环境光亮度来确定图像的曝光时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可以根据感知的环境光亮度自适应调节显示屏194亮度。环境光传感器180L也可用于拍照时自动调节白平衡。环境光传感器180L还可以与接近光传感器180G配合,检测终端设备100是否在口袋里,以防误触。
指纹传感器180H用于采集指纹。终端设备100可以利用采集的指纹特性实现指纹解锁,访问应用锁,指纹拍照,指纹接听来电等。
温度传感器180J用于检测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利用温度传感器180J检测的温度,执行温度处理策略。例如,当温度传感器180J上报的温度超过阈值,终端设备100执行降低位于温度传感器180J附近的处理器的性能,以便降低功耗实施热保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另一阈值时,终端设备100对电池142加热,以避免低温导致终端设备100异常关机。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当温度低于又一阈值时,终端设备100对电池142的输出电压执行升压,以避免低温导致的异常关机。
触摸传感器180K,也称“触控器件”。触摸传感器180K可以设置于显示屏194,由触摸传感器180K与显示屏194组成触摸屏,也称“触控屏”。触摸传感器180K用于检测作用于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触摸传感器可以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传递给应用处理器,以确定触摸事件类型。可以通过显示屏194提供与触摸操作相关的视觉输出。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传感器180K也可以设置于终端设备100的表面,与显示屏194所处的位置不同。
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振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可以获取人体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接触人体脉搏,接收血压跳动信号。在一些实施例中,骨传导传感器180M也可以设置于耳机中,结合成骨传导耳机。音频模块170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声部振动骨块的振动信号,解析出语音信号,实现语音功能。应用处理器可以基于所述骨传导传感器180M获取的血压跳动信号解析心率信息,实现心率检测功能。
按键19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9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终端设备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终端设备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马达19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9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作用于显示屏194不同区域的触摸操作,马达191也可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不同的应用场景(例如:时间提醒,接收信息,闹钟,游戏等)也可以对应不同的振动反馈效果。触摸振动反馈效果还可以支持自定义。
指示器19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
SIM卡接口19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195,或从SIM卡接口195拔出,实现和终端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终端设备100可以支持1个或N3个SIM卡接口,N3为大于1的正整数。SIM卡接口195可以支持Nano SIM卡,Micro SIM卡,SIM卡等。同一个SIM卡接口195可以同时插入多张卡。所述多张卡的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不同类型的SIM卡。SIM卡接口195也可以兼容外部存储卡。终端设备100通过SIM卡和网络交互,实现通话以及数据通信等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终端设备100中,不能和终端设备100分离。
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发明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设备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分层架构将软件分成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将Android系统分为四层,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时(Android runtime)和系统库,以及内核层。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WLAN,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2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内容提供器,视图系统,电话管理器,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用于管理窗口程序。窗口管理器可以获取显示屏大小,判断是否有状态栏,锁定屏幕,截取屏幕等。
内容提供器用来存放和获取数据,并使这些数据可以被应用程序访问。所述数据可以包括视频,图像,音频,拨打和接听的电话,浏览历史和书签,电话簿等。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电话管理器用于提供终端设备100的通信功能。例如通话状态的管理(包括接通,挂断等)。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终端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Android Runtime包括核心库和虚拟机。Android runtime负责安卓系统的调度和管理。
核心库包含两部分:一部分是java语言需要调用的功能函数,另一部分是安卓的核心库。
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运行在虚拟机中。虚拟机将应用程序层和应用程序框架层的java文件执行为二进制文件。虚拟机用于执行对象生命周期的管理,堆栈管理,线程管理,安全和异常的管理,以及垃圾回收等功能。
系统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库(Media Libraries),三维图形处理库(例如:OpenGL ES),2D图形引擎(例如:SGL)等。
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图层的融合。
媒体库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PNG等。
三维图形处理库用于实现三维图形绘图,图像渲染,合成,和图层处理等。
2D图形引擎是2D绘图的绘图引擎。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耳机驱动、传感器驱动。
下面结合捕获播放音频场景,示例性说明终端设备100软件以及硬件的工作流程。
当触摸传感器180K接收到触摸操作,相应的硬件中断被发给内核层。内核层将触摸操作加工成原始输入事件(包括触摸坐标,触摸操作的时间戳等信息)。原始输入事件被存储在内核层。应用程序框架层从内核层获取原始输入事件,识别该输入事件所对应的控件。以该触摸操作是触摸单击操作,该单击操作所对应的控件为音频应用图标的控件为例,音频应用调用应用框架层的接口,启动耳机控制应用,进而通过调用内核层启动耳机驱动,并向耳机发送音频信号,通过耳机200播放音频信号。
图3示出了耳机200的一种可选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耳机200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结构类似。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的结构均包括第一麦克风301、第二麦克风302以及第三麦克风303。耳机中还可以包括处理器304和扬声器305。应理解的是,后续所描述的耳机可解释为左耳机,也可以解释为右耳机。
第一麦克风301用于采集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第一麦克风301还可以称为参考麦克风。当用户佩戴上该耳机时,第一麦克风301位于耳机外侧,或者说第二麦克风301位于耳朵外部。当用户佩戴上耳机的情况下,第二麦克风302采集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第二麦克风302也可以称为误差麦克风。当用户佩戴上该耳机时,第二麦克风302位于耳机内部贴近耳道。第三麦克风303用于采集通话信号。第三麦克风303可以位于耳机外侧,当用户佩戴上耳机时,第三麦克风303相对于第一麦克风301来说,更靠近用户的嘴部。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麦克风301用于采集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可以解释为,耳机用户佩戴耳机处在的外部环境的声音,比如在火车上,外部环境的声音为佩戴耳机的用户周围环境的声音。左耳机上的第一麦克风301采用的左耳机的外部环境的声音。右耳机上的第一麦克风301采集右耳机的外部环境的声音。
为了便于区分,将第一麦克风301(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将第二麦克风302(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麦克风可以是模拟麦克风,也可以是数字麦克风。麦克风为模拟麦克风时,在对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之前,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均为数字麦克风为例进行说明,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均为数字信号。
处理器304用于下行音频信号和/或麦克风(包括第一麦克风301、第二麦克风302或者第三麦克风303)采集的信号进行处理,比如执行ANC处理、HT处理或AH处理等。示例性地,处理器304可以包括主控制单元以及降噪处理单元。主控制单元用于用户针对耳机操作产生控制命令或者接收来自终端设备的控制命令等。降噪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控制命令对下行音频信号以及麦克风(包括第一麦克风301、第二麦克风302或三麦克风303)采集的信号进行ANC处理、HT处理或者AH处理。
左耳机和右耳机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器用于存储处理器304执行的程序或者指令。处理器304根据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或者指令执行ANC处理、HT处理或者AH处理。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主控制单元,例如可以由ARM处理芯片、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片上系统(system on chip,So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或者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中的一项或多项实现。降噪处理单元例如可以包括编译解码(coder-decoder,CODEC)芯片或者高保真(high-fidelity,HiFi)芯片等。以降噪处理单元包括CODEC芯片为例,codec中硬化有滤波器、均衡器(Equaliser,,EQ)、动态范围控制器(Dynamic Range Control,DRC)、限幅器(limiter)、增益调节器(gain)、混音器(mixer)等,主要用于对信号做滤波、混音、增益调节等处理。降噪处理单元还可以包括DSP,DSP可以用于场景检测、语音增强、闭塞消除等处理。
耳机中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用于通过终端设备100中的无线通信模块160与终端设备200建立通信连接。无线通信单元可以提供应用在耳机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BT),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单元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比如,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蓝牙,无线通信单元也为蓝牙,耳机200和终端设备100通过蓝牙连接。
作为一种可能的示例,针对三个不同的噪声处理,通过三个通路输出,分别为主动降噪输出通路、环境声透传输出通路以及听觉增强输出通路。例如,不同的输出通路所采用的处理方式不同,参见图4所示。
主动降噪输出通路中的主动降噪处理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利用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和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进行噪声抑制。主动降噪输出通路中包括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与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的相位差为180°。扬声器输出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叠加后的信号,从而使得扬声器播放的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与耳朵实际听见的外部环境的声音进行了抵消而达到主动去噪的效果。因此,耳机采用ANC模式时,能够减弱耳机用户对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
可选地,当有下行音频信号时,可以对下行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补偿。并且可以在获取环境声音的反相信号时可以去除下行音频信号的影响。
在获取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和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时,可以采用第一滤波处理和第三滤波处理。例如,第一滤波处理可以是前馈(feed forward,FF)滤波处理,可以由前馈滤波器来实现。第三滤波处理可以是反馈(feed back,FB)滤波处理,可以由反馈滤波器来实现。参见图4所示,FF滤波与FB滤波采用并行处理架构来增强降噪效果。后续会对ANC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环境声透传输出通路中的环境声透传处理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对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实现部分主动降噪功能,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以及HT增强处理。例如第二滤波处理可以是透传(HT)滤波处理,可以由透传滤波器来实现。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是根据第一信号与第二信号得到的,从而使得扬声器播放的音频信号后,用户能够通过耳机听见外部环境中的声音,相比未执行HT处理时所听见的外部环境的声音强度更好,效果更好。因此,耳机采用HT模式时,能够强化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的感知。后续会对HT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听觉增强输出通路中的环境声透传处理可以但不仅限于包括:利用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实现部分主动降噪功能、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以及听觉增强处理使得用户所处环境的声音中的事件声音得到增强,以及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扬声器的输出信号是根据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以及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混音后的信号得到的。需要说明的是,第二信号与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的相位差为180°。扬声器输出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与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叠加后的信号,使得扬声器输出的信号与耳朵实际听见的环境中的声音进行了抵消而达到主动去噪的效果,并且输出环境中的事件声音,使得用户能够清楚的听到环境中用户所需的预设信号。因此,耳机采用AH模式时,能够强化耳机用户对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的感知。后续会对AH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下行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可以均一帧信号或者一段时间的信号。比如,下行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均为一帧信号时,下行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分别属于三路信号流,下行音频信号的信号帧与第一信号的信号帧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帧在同一时间段内或者在时间上存在重叠等。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执行功能处理(比如ANC、HT或者AH)时,是针对下行音频信号所在的信号流以及第一信号所在的信号流以及第二信号的信号流持续执行功能处理。
首先,下面针对主动降噪通路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5A和图5B所示,为主动降噪处理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100向耳机200发送的下行音频信号,后续描述以称为第一音频信号为例。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通话信号、音乐信号等。以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为例进行说明。耳机采用ANC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100向耳机200中的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的下行音频信号可以是相同的信号,也可以是不同的信号。比如,终端设备采用立体声效果,终端设备100向耳机200发送不同的下行音频信号,以实现立体声效果。当然,终端设备还可以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相同的下行音频信号,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立体声处理,从而达到立体声效果。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执行图5A或图5B的处理。
S50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在图5B中将第一滤波信号简称为信号A1。
S502,滤除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得到第一经滤除信号。在图5B中将第一经滤除信号简称为信号A2。
可选地,在滤除误差麦克风采集的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时,可以先对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补偿处理。
S503,对所述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第一经滤除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在图5B中将第三音频信号简称为信号A3,即对信号A1和信号A2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A3。
S504,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信号A3)进行所述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四音频信号。在图5B中将第四音频信号简称为信号A4。
S505,对第四音频信号和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扬声器负责播放第二音频信号。图5B中,将第二音频信号简称为A5。
需要说明的是,当无下行音频信号的情况下,也就是终端设备未向耳机发送第一音频信号的情况下,耳机采用ANC模式时,扬声器输出的信号是未经过混音处理的第四音频信号。在该情况下,无需执行S502和S505。
图5B中,以第一滤波处理为FF滤波处理,采用FF滤波器实现为例,第三滤波处理为FB滤波处理,采用FB滤波器实现为例。耳机200中参考麦克风拾取第一信号,输入到FF滤波器经过FF滤波处理得到信号A1。误差麦克风拾取第二信号,输入到减法器,下行音频信号经过滤波补偿后也输入到减法器,减法器将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经过滤波补偿后的下行音频信号去除,以消除下行音频信号的影响得到信号A2。通过混音器对信号A1和信号A2进行混音处理后得到信号A3,将信号A4输入FB滤波器,经过FB滤波处理得到信号A4。信号A4与下行音频信号混音后得到信号A5,信号A5输入到扬声器进行播放。
在ANC处理中,采用FF滤波和FB串行处理的方式来实现ANC处理,得到更好降噪后的信号,增强降噪效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NC效果的好坏可以由ANC处理的处理强度来决定。ANC处理的处理强度取决于FF滤波采用的FF滤波系数和/或FB滤波采用的FB滤波系数。
针对FF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ANC模式下默认的FF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ANC模式时所采用的FF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ANC模式下采用的FF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ANC模式下采用的FF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FF滤波系数。
针对FB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ANC模式下默认的FB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ANC模式时所采用的FB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采用的FB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ANC模式下采用的FF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FB滤波系数。
针对ANC模式下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的获取可以是上述提供的方式中的任意组合。作为一种示例,FF滤波系采用ANC模式下默认的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采用的FB滤波系数。作为又一种示例,FB滤波系采用ANC模式下默认的滤波系数,FF滤波系数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确定。作为又一种示例,FB滤波系采用ANC模式下默认的滤波系数,FF滤波系数是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选择向耳机指示的。后续会通过具体例子来对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的确定进行详细说明,此处不再重复描述。
其次,下面针对环境声透传通路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6A、图6B以及图6C所示,为环境声透传处理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100向耳机200发送的下行音频信号,后续描述以称为第一音频信号为例。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通话信号、音乐信号等。以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为例进行说明。耳机200中的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执行图6A或图6B或图6C的处理。
S60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在图6B和图6C中将第一经处理信号称为信号B1。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包括HT滤波。
S602,对所述第一经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五音频信号。在图6B和图6C中将第五音频信号称为信号B2。
也就是,对信号B1和下行音频信号(即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B2。
S603,滤除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得到第二经滤除信号。在图6B和图6C中将第二经滤除信号称为信号B3。也就是,滤除第二环境信号包括的信号B2得到信号B3。
可选地,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之前,还可以对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滤波补偿处理,减少听感损失。
S604,对所述第二经滤除信号进行FB滤波得到第三经滤除信号。在图6B和图6C中将第三经滤除信号称为信号B4。也就是,对信号B3进行FB滤波得到信号B4。
S605,将所述第三经滤除信号与所述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即将信号B4和信号B2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作为一种示例,在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信号,在图6B和图6C中,将第二滤波信号称为信号B5。进一步地,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第二信号处理得到所述第二经处理信号;第二信号处理也可以称为低时延算法处理或称为HT增强处理。低时延算法处理包括去闭塞效应处理、降底噪处理、降风噪处理、增益调节处理或者频响调节处理中的一项或者多项。HT滤波后的信号进一步经过低时延算法处理后,降低底噪、减少异常音,优化用户的听感。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HT滤波处理可以由降噪处理单元来实现,参见图6B所示。以耳机的降噪处理单元中包括CODEC为例。CODEC包括HT滤波器、FB滤波器、减法器、第一混音器、第二混音器以及滤波补偿单元。图6B以降噪处理单元还包括DSP为例。DSP可以用于执行低时延算法处理。耳机200中参考麦克风拾取第一信号,输入到HT滤波器经过HT滤波处理得到信号B5。信号B5输入到DSP,DSP对信号B5进行低时延算法处理得到信号B1。信号B1输入到第一混音器,第一混音器对下行音频信号和信号B1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B2。信号B2经过滤波补偿单元的滤波补偿处理后,输入到减法器。减法器用于滤除误差麦克风拾取的第二环境信号中包括的经过滤波补偿处理的信号B2得到信号B3。信号B3输入到FB滤波器,FB滤波器对信号B3进行FB滤波处理后得到信号B4。信号B4输入到第二混音器。另外第二混音器的输入还包括信号B2。第二混音器对信号B2和信号B4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进行播放。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HT滤波处理可以由DSP来实现,参见图6C所示。DSP可以用于执行HT滤波处理以及低时延算法处理。耳机的降噪处理单元中包括FB滤波器、减法器、第一混音器、第二混音器以及滤波补偿单元。耳机中参考麦克风拾取第一信号,输入到DSP。DSP对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处理,以及低时延算法处理得到信号B1。信号B1输入到第一混音器,第一混音器对下行音频信号和信号B1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B2。信号B2经过滤波补偿单元的滤波补偿处理后,输入到减法器。减法器用于滤除误差麦克风拾取的第二信号中包括的信号B2得到信号B3。信号B3输入到FB滤波器,FB滤波器对信号B3进行FB滤波处理后得到信号B4。信号B4输入到第二混音器。另外第二混音器的输入还包括信号B2。第二混音器对信号B2和信号B4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进行播放。
作为一种示例,低时延算法处理包括去闭塞效应处理。在介绍去闭塞效应处理方法之前,先对闭塞效应产生的原理进行说明。耳机佩戴者说话声音有两个途径被感知:途径1、从骨传导到骨膜处被感知,该信号只有低频信号。途径2、从外部空气传播到骨膜处被感知,该信号包含低频信号和中高频信号。当低频信号和中高频信号叠加后,由于低频信号太足,同时由于耳机佩戴时低频信号无法散发出去,导致耳朵内部低频混沌,从而产生闭塞效应。
HT滤波处理后得到的信号B5经过去闭塞效应处理,具体可以采用如下方式。
方式一,参见图7所示。
S701,在语音谐波集合中确定与所述骨传导信号匹配的第一语音谐波信号,所述语音谐波集合中包括多个语音谐波信号。语音谐波集合中包括的多个语音谐波信号对应于不同的频率。具体的,可以确定骨传导信号的频率,根据骨传导信号的频率从语音谐波集合中确定第一语音谐波信号。语音谐波信号也可以称为语音谐波分量。
S702,去除HT滤波处理后得到的信号B5中的所述第一语音谐波信号。比如去除HT滤波处理后得到的信号B5中的第一语音谐波信号得到信号C1。由于一般骨传导传感器采集到的人说话的声音一般为低频谐波分量,因此,S702为去除信号B5中的低频谐波分量,从而得到不包括低频谐波分量的信号C1。
S703,将去除所述第一语音谐波信号的信号B5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即将信号C1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
在语音谐波集合中能够确定与骨传导信号匹配的第一语音谐波信号,也就是说,骨传导传感器能够检测到骨传导信号,即耳机佩戴者目前正在发音,比如说话或者唱歌等。在信号C1的基础上提升高频分量得到的信号中仅包括中高频分量,从而耳机佩戴者听见的信号相对无闭塞效应。
语音谐波集合可以是预先存储在耳机中的。作为一种示例,语音谐波集合可以采用离线方式获得或者采用在线方式获得。
采集离线方式获得时,可以通过骨传导传感器采集多个人的骨传导信号,对多个人的骨传导信号中每个人的骨传导信号均执行如下处理:以第一骨传导信号为例,对所述第一骨传导信号进行FFT变化到频域信号;通过导频找基频的方式确定所述频域信号中的基频信号;根据所述基频信号确定所述骨传导信号的谐波分量,从而获得骨传导信号的频率与谐波分量的映射关系得到语音谐波集合。语音谐波集合中可以包括不同频率与谐波分量的映射关系。
采用在线方式获得时,可以通过耳机中的骨传导传感器设定时长内采集的第二骨传导信号,设定时长内可能有多个人使用耳机,也可能仅有一个人使用耳机,即该用户;针对第二骨传导信号时执行如下处理:
对所述第二骨传导信号进行FFT变化到频域信号;通过导频找基频的方式确定所述频域信号中的基频信号。如果设定时长内有多个人使用耳机,可能确定设定时长内多个不同时间段分别对应的多个基频信号。可以根据多个基频信号确定所述骨传导信号的多个谐波分量,从而获得频率与谐波分量的映射关系得到语音谐波集合。语音谐波集合中可以包括不同频率与不同谐波分量的映射关系。
方式二,可以采用对经过HT滤波处理后得到的信号B5进行自适应滤波处理,以去除信号B5中的低频分量得到信号C1,即将信号B5中耳机佩戴者发音的信号抠除。将去除所述低频分量的第三滤波信号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即对信号C1中的高频分量进行放大。在信号C1的基础上提升高频分量得到的信号中仅包括中高频分量,从而耳机佩戴者听见的信号相对无闭塞效应。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HT效果的好坏可以由HT处理的处理强度来决定。HT处理的处理强度取决于HT滤波采用的HT滤波系数和/或FB滤波采用的FB滤波系数。
针对HT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HT模式下默认的HT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HT模式时所采用的HT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HT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HT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HT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HT滤波系数。针对FB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HT模式下默认的FB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HT模式时所采用的FB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采用的FB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HT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HT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FB滤波系数。
针对HT模式下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的获取可以是上述提供的方式中的任意组合。
再次,下面针对听觉增强通路的处理流程进行详细说明。
参见图8A、图8B以及图8C所示,为听觉增强处理流程示意图。终端设备100向耳机110发送的下行音频信号,后续描述以称为第一音频信号为例。第一音频信号可以是通话信号、音乐信号、提示音等。以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一信号,误差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称为第二信号为例进行说明。耳机200中的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可以根据用户的控制执行图8A或图8B或图8C的处理。
S80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得到第二滤波信号(信号C1)。在图8B和图8C中,第二滤波信号称为信号C1。
S802,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即信号C1)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在图8B和图8C中,将滤波增强信号简称为信号C2。
S803,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FF滤波得到第一滤波信号。在图8B和图8C中,将第一滤波信号简称为信号C3。
S804,对所述滤波增强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六音频信号。在图8B和图8C中,将第六音频信号简称为信号C4。步骤S804也就是将信号C2和下行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C4。
S805,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在图8B和图8C中,将第四经滤除信号简称为信号C5。步骤S805也就是滤除第二环境信号包括的信号C4得到信号C5。
作为一种示例,在执行步骤S805时,可以先对信号C4进行滤波补偿处理得到经补偿信号,然后滤除第二信号包括的经补偿信号得到C5。
S806,对所述第四经滤除信号进行FB滤波得到第五经滤除信号。
在图8B和图8C中,将第四经滤除信号简称为信号C6。步骤S806也就是对信号C5进行FB滤波得到信号C6。
S807,对所述第五经滤除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步骤S806也就是将信号C6、信号C4以及信号C3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即信号C1)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信号C2),可以通过如下方式一或方式二实现。
方式一,参见图9所示。
S901,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即信号C1)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
其中,对信号C1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与对信号B5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的方式相同,具体参见场景二中的方式一和方式二,此处不再赘述。
然后对去闭塞效应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降噪处理,所述降噪处理包括人工智能AI降噪处理和/或降风噪处理;图9中以降噪处理包括AI降噪处理和降风噪处理为例。
S902,对去闭塞效应处理后的信号进行AI降噪处理。
S903,对AI降噪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降风噪处理。
S904,对所述降风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
S905,对增益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响调节得到所述滤波增强信号。
上述S904中,对将风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一种可行的方式是,直接放大风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直接放大信号的方式在放大外界信号的同时,也放大了佩戴者说话的声音。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增益放大处理方式,仅放大外界信号,对佩戴者说话的语音信号不放大。比如,参见图10所示,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时,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佩戴者说话的语音信号经过骨传导到骨膜处,语音信号集中在低频,记为骨传导信号D1。该骨传导信号D1通过骨传导传感器采集得到。
1、对骨传导信号D1进行谐波扩展得到经谐波扩展信号,比如将经谐波扩展信号称为D2。示例性地,谐波扩展可以采用谐波增强方法或者采用骨传导信号D1的谐波直接向上扩展的方法。
2,使用第一增益系数(gain)对降噪处理得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为了描述方便,将降噪处理得到的信号称为信号D3。使用第一增益系数对信号D3进行放大处理得到信号D4。这里的放大处理,可以信号直接放大。第一增益系数取值可以与AH的处理强度取值大小相关。比如,耳机内部存储有第一增益系数与AH的处理强度的取值之间的映射关系。
3,使用第一滤波系数滤除所述放大处理得到的信号中包括的经谐波扩展信号得到信号D5。使用第一滤波系数采用自适应滤波的方式滤除信号D4中包括的D2。此时信号D5即是已经滤除了佩戴者说话语音的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滤波系数基于所述第一增益系数确定。使用第一增益系数gain调整自适应滤波的力度,也可以称为第一滤波系数,即采用第一增益系数进行信号放大的dB数与自适应滤波就滤除的dB数相同,使得佩戴者语音信号能够保持平衡,不被放大也不被缩小。
方式二,参见图11所示。
S1101,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即信号C1)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得到经去闭塞信号;
其中,对信号C1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与对信号B5进行去闭塞效应处理的方式相同,具体参见场景二中的方式一和方式二,此处不再赘述。
S1102,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进行音频事件检测,以获取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可以简称为事件信号)。音频事件信号,比如报站音、鸣笛音等。
S1103,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
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比如报站音、鸣笛音等进行增益放大处理,使得耳机佩戴者能够清晰的听见报站音或者鸣笛音。
S1104,对增益放大处理后的信号进行频响调节得到所述滤波增强信号。
方式二中,对所述经去闭塞信号中的音频事件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的方式,可以采用与对降噪处理后得到的信号进行增益放大处理时,同样的方式,此处不再赘述。
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参见图8B所示,以降噪处理单元包括CODEC和DSP为例。耳机的CODEC中包括HT滤波器、FB滤波器、FF滤波器、减法器、第一混音器、第二混音器以及滤波补偿单元。HT滤波处理由CODEC来实现。DSP可以用于执行增强处理。耳机110中参考麦克风拾取第一信号,输入到HT滤波器经过HT滤波处理得到信号C1。信号C1输入到DSP,DSP对信号C1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信号C2。信号C2输入到第一混音器,第一混音器对下行音频信号和信号C2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C4。信号C4经过滤波补偿单元的滤波补偿处理后,输入到减法器。减法器用于滤除误差麦克风拾取的第二环境信号中包括的经过滤波补偿后的信号C4得到信号C5。信号C5输入到FB滤波器,FB滤波器对信号C5进行FB滤波处理后得到信号C6。信号C6输入到第二混音器。另外第二混音器的输入还包括信号C4和信号C3。第二混音器对信号C3、信号C4和信号C6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进行播放。
另一种可能的方式中,参见图8C所示,以降噪处理单元包括CODEC和DSP为例。DSP可以用于执行HT滤波处理以及增强处理。耳机的CODEC中包括FB滤波器、FF滤波器、减法器、第一混音器、第二混音器以及滤波补偿单元。耳机110中参考麦克风拾取第一信号,输入到DSP。DSP对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处理得到信号C1。DSP对信号C1进行增强处理得到信号C2。信号C2输入到第一混音器,第一混音器对下行音频信号和信号C2进行混音处理得到信号C4。信号C4经过滤波补偿单元的滤波补偿处理后,输入到减法器。减法器用于滤除误差麦克风拾取的第二环境信号中包括的经过滤波补偿后的信号C4得到信号C5。信号C5输入到FB滤波器,FB滤波器对信号C5进行FB滤波处理后得到信号C6。信号C6输入到第二混音器。另外第二混音器的输入还包括信号C4和信号C3。第二混音器对信号C3、信号C4和信号C6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二音频信号,第二音频信号输入到扬声器进行播放。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AH效果的好坏可以由AH处理的处理强度来决定。AH处理的处理强度取决于HT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或者FF滤波系数中的至少一个。
针对FF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AH模式下默认的FF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AH模式时所采用的FF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AH模式下采用的FF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AH模式下采用的FF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AH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FF滤波系数。针对HT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AH模式下默认的HT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AH模式时所采用的HT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AH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AH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AH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HT滤波系数。针对FB滤波系数来说,一种方式中,可以采用AH模式下默认的FB滤波系数。另一种方式中,可以通过上一次选择AH模式时所采用的FB滤波系数。又一种方式中,由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来确定采用的FB滤波系数。再一种方式中,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AH模式下采用的HT滤波系数,比如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选择AH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FB滤波系数。
针对AH模式下HT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或者FF滤波系数获取可以是上述提供的方式中的任意组合。
耳机200(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的确定,可以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100上UI控件进行选择并向耳机指示,或者终端设备根据自适应识别的场景来确定并向耳机指示,或者还可以由耳机根据自适应的场景识别来确定。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对耳机的处理模式的确定方式进行说明。
示例1,单控件控制左耳机和右耳机。
终端设备100提供控制界面,供用户根据需求选择耳机200(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处理模式:空模式、ANC模式、HT模式或者AH模式。空模式下不进行任何处理。应理解的是,控制界面上供用户选择的耳机的处理模式均为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在示例1中,左耳机和右耳机所具备的处理功能相同,或者说支持的处理模式相同。例如,左耳机支持AHA,右耳机也支持AHA。比如,终端设备安装有适配耳机200的耳机应用,在适配过程中,能够获知耳机所具备的处理功能。再比如,耳机200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的通信过程中,通过向终端设备传输功能参数,从而终端设备能够根据功能参数确定耳机所具备的处理功能。
以用户选择ANC模式为例。控制界面中包括用户界面(user interface,UI)控件。UI控件用于供用户选择耳机200的处理模式,为了便于区分,将用于供用户选择耳机的处理模式的UI控件称为选择控件。处理模式包括ANC模式、HT模式或者AH模式中的至少两项。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通过选择控件在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选择目标模式时,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1。控制信令1携带目标模式。选择控件还可以用于选择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选择控件的形状可以是圆环形,条形或者其它形状。选择控件可以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任意两个不同位置对应于耳机的不同处理模式或者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两个不同位置对应于耳机的同一处理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用户通过移动代表用户选择的第二控件在显示屏的第一控件上位置来实现对不同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处理强度的控制。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通过耳机应用(appliaction,APP)来实现对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处理模式的控制。
终端设备100中包括用于控制耳机的耳机控制应用,简称耳机应用。比如参见图12A所示的终端设备的主界面。在耳机与终端设备连接后,当用户点击桌面上耳机应用(appliaction,APP)的图标001时,终端设备可以响应于用户点击图标001的操作,启动耳机应用,在显示屏上显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或者解释为启动耳机应用时,弹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
例如以选择控件为圆环形为例,参见图12B所示。图12B中以左耳机和右耳机均支持ANC模式、HT模式和AH模式为例。图12B中圆环形的选择控件中的第一控件包括三部分的圆弧段,分别对应于ANC模式、HT模式和AH模式。第二控件位于ANC模式的圆弧段,则确定为ANC模式,第二控件位于ANC模式的圆弧段的不同位置对应于ANC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第二控件位于HT模式的圆弧段,则确定为HT模式,第二控件位于HT模式的圆弧段的不同位置对应于HT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第二控件位于AH模式的圆弧段,则确定为AH模式,第二控件位于AH模式的圆弧段的不同位置对应于AH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
圆环(或者圆周)上的突出显示的黑色圆点表示用户选择处理强度的第二控件,用户可以通过在圆周上移动黑色圆点的位置,来实现对不同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处理强度的控制。终端设备100(比如处理器)响应于用户在控制界面上执行的操作1,比如操作1是用户移动代表用户选择的第二控件在显示屏的第二控件的位置时产生的。终端设备100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指令1,控制指令1用于指示目标模式以及目标处理强度。图12B中以目标模式为ANC模式。
一种示例中,控制指令1可以包括ANC标识和指示执行ANC处理时的目标处理强度的参数值。在ANC模式下,不同的处理强度(即不同的处理强度的取值)对应的FB滤波系数和/或FF滤波系数不同。
另一种示例中,控制指令1中包括弧度。根据弧度所在的范围可以确定对应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弧度值对应该处理模式下的处理强度。参见图12B所示,(0,180]对应的处理模式为ANC模式,(180,270]对应的处理模式为HT模式,(270,360]对应的处理模式为AH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中可以包括弧度范围与处理模式的映射关系,以及弧度值与滤波系数的映射关系。以ANC模式为例,不同的弧度值对应的FB滤波系数和FF滤波系数不同。
以图12B为例,用户可以通过触控圆盘中黑色圆点,从0度到360度顺时针旋转,0度时对应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ANC降噪效果最强,即用户感知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旋转后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主动降噪效果逐渐减弱,到180度时主动降噪效果最弱,类似于耳机佩戴后不做任何降噪处理。从180度之后到270度是控制环境声透传部分,用户通过触控圆盘中黑色圆点,从180度之后到270度顺时针旋转,180度时对应的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环境声透传效果最弱,即用户感知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强度越小,类似于耳机佩戴后采用空模式。顺时针旋转后,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环境声透传效果越来越强。270度到360度用于控制听觉增强,即用户通过触控圆盘中黑色圆点,180度时对应的FF滤波系数、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听觉增强效果最弱,用户感知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环境声音中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弱。顺时针旋转后,FF滤波系数、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听觉增强效果越来越强,即用户希望听见的事件信号越来越强,辅助听觉。
以终端设备100与左耳机和右耳机通过蓝牙连接为例。
以选择ANC模式为例,参见图12C所示,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1,通过蓝牙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指令1。以控制指令1可以包括ANC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的参数值。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执行的操作类似,后续描述时以左耳机的处理为例。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根据所述ANC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从系数库中获取ANC处理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
比如,系数库中包括表1所示的映射关系。表1仅是一种示例,并构成映射关系的具体限定。例如,目标处理强度的参数值为强度1,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根据表1获取强度1对应的FF滤波系数为系数FF1,FB滤波系数为系数FB1,主控制单元控制FF滤波器采用系数FF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FF滤波处理得到信号A1。主控制单元控制FB滤波器采用系数FB1对信号A3进行FB滤波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具体的,主控制单元将系数FF1和系数FB1写入AHA内核中,从而AHA内核执行S501-S504的步骤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表1
Figure BDA0002564038450000331
以选择HT模式为例,参见图12D所示,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1,通过蓝牙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指令1。以控制指令1可以包括HT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执行HT处理时的处理强度。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执行的操作类似,后续描述时以左耳机的处理为例。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根据所述HT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从系数库中获取HT处理的HT滤波系数和/或FB滤波系数。
以表1为例,目标处理强度的取值为强度5,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根据表1获取强度5对应的HT滤波系数为系数HT1,FB滤波系数为系数FB5,主控制单元控制HT滤波器采用系数HT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处理。主控制单元控制FB滤波器采用系数FB5对信号B3进行FB滤波处理。具体的,主控制单元将系数HT1和系数FB5写入AHA内核中,从而AHA内核执行S601-S605的步骤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以选择AH模式为例,参见图12E所示,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的操作1,通过蓝牙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指令1。以控制指令1可以包括AH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的参数值。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执行的操作类似,后续描述时以左耳机的处理为例。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接收到控制指令1后,根据所述HT标识和目标处理强度从系数库中获取AH处理的HT滤波系数、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
以表1为例,目标处理强度的取值为指示7,左耳机的主控制单元根据表1获取指示7对应的HT滤波系数为系数HT3,FB滤波系数为系数FB7,FF滤波系数为系数FF5。主控制单元控制HT滤波器采用系数HT3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HT滤波处理。主控制单元控制FB滤波器采用系数FB7对信号C5进行FB滤波处理。主控制单元控制FF滤波器采用系数FF5对第一信号进行FF滤波处理。具体的,主控制单元将系数HT3、系数FB7以及系数FF5写入AHA内核中,从而AHA内核执行S801-S807的步骤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示例性地,参见图12F所示,选择控件可以采用条形。选择控件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一控件的条形可以分为多个条形段,根据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的数量划分。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不同的条形段指示不同的处理模式。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同一条形段的不同位置指示同一处理模式的不同处理强度。图12F以左耳机和右耳机均支持AHA为例,第一控件的条形包括三个条形段。
以图12F为例,用户可以通过触控黑色条形左右滑动,黑色条形位于K1位置时对应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ANC降噪效果最强,向右滑动后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主动降噪效果逐渐减弱,到K2位置时主动降噪效果最弱,类似于耳机佩戴后不做任何降噪处理。从K2到K3之间的区域是控制环境声透传部分,用户通过触控黑色条形,从位置K2移动到K3,黑色条形移动到位置K2时,对应的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环境声透传效果最弱,移动到位置K3,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环境声透传效果越来越强。位置K3到位置K4度用于控制听觉增强,即用户通过触控黑色条形,从位置K3移动到位置K4,黑色条形移动到位置K3时,对应的FF滤波系数、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听觉增强效果最弱,从位置K3向位置K4移动,FF滤波系数、HT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听觉增强效果越来越强,即用户希望听见的语音信号越来越强,辅助听觉。
示例性地,参见图12G所示,在(a)中选择控件包括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的按钮,包括ANC按钮、HT按钮和AH按钮。以ANC模式为例,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点击ANC按钮的操作,显示图12G(b)的显示界面。(b)的显示界面包括用于选择处理强度的控件002。用户可以通过触控黑色条形上下滑动来确定ANC的处理强度,即选择对应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黑色条形在L1-L2的区域内滑动。黑色条形位于L1位置时对应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使得ANC降噪效果最强,向下滑动后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发生变化,使得主动降噪效果逐渐减弱,到L2位置时主动降噪效果最弱,类似于耳机佩戴后不做任何降噪处理。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200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可以触发启动耳机APP,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比如图12A、图12B、图12F或者图12G示例的控件界面。
比如终端设备显示的界面为界面1,终端设备识别到耳机200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可以由界面1跳转到控制界面。
又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终端设备触发耳机播放音频时,可以触发启动耳机APP,即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比如图12A、图12B、图12C或者图12D示例的显示界面。比如,终端设备触发耳机播放音频时,可以是终端设备与耳机建立连接后,播放歌曲,可以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再比如,终端设备与耳机建立连接后,播放视频,可以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
再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在终端设备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过程中,根据识别到的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场景适配需要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的场景类型,可以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参见图12H所示,以提示信息为提示框的形式为例。响应于用户选择调整耳机的处理模式的操作时,可以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比如图12A、图12B、图12C或者图12D示例的控制界面。图12E以显示图12A示例的控制界面为例。
例如:终端设备识别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为嘈杂场景,在这种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启动处理模式,从而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比如采用提示框的形式)来提示用户是否调整耳机的处理模式。例如:终端设备识别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嘈杂场景,在这种场景下,用户可能需要启动处理模式,从而显示提示框来提示用户是否调整耳机的处理模式。
作为一种举例,触发显示提示框的场景类型可以包括:嘈杂场景、航站楼场景、火车站场景、汽车站场景、马路场景等。
比如,识别到信号的强度达到设定阈值认为是嘈杂场景。又比如,识别到飞机报站的特定声音,确定识别到航站楼场景。再比如,识别到火车时间通知的声音,确定识别到火车站场景;再比如,识别到汽车票务广播,确定识别到汽车站场景。再比如,识别到信号灯的滴答声或者汽车的鸣笛声等,确定识别到马路场景。
再一种可能的场景中,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在终端设备通过耳机播放音频过程中,根据识别到的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显示包括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
示例2,双控件控制左右耳机
终端设备100提供控制界面,供用户根据需求分别选择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处理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的处理模式可以不同。比如左耳机选择ANC模式,右耳机选择HT模式。控制界面中包括左耳机的选择控件和右耳机的选择控件。为了便于区分,将左耳机的选择控件称为第一选择控件,右耳机的选择控件称为第二选择控件。第一选择控件用于供用户选择左耳机的处理模式,第二选择控件用于供用户选择右耳机的处理模式。第一选择控件、第二选择控件的形状可以是圆环形,条形或者其它形状。第一选择控件和第二选择控件的形态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用户通过移动代表用户选择的控件在显示屏上位置来实现对不同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处理强度的控制。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的控件的形状可以参见示例1中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以左耳机和右耳机均采用圆环形的选择控件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13所示,第一选择控件和第二选择控件均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不同的两个位置对应于不同的处理模式,或者,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的不同的两个位置对应于同一处理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参见图13所示的控制界面为例。用户可以通过左耳机的第一选择控件中第二控件(黑色圆点)在第一控件的圆周上移动的位置,来实现对左耳机所实现的不同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处理强度的控制。用户可以通过移动右耳机的第二选择控件中第二控件在第一控件上的位置,来实现对右耳机所实现的不同处理模式的选择以及处理强度的控制。在示例2中,用户可以针对左右耳机可以选择不同的处理模式,或者相同的处理模式下相同的处理强度,或者相同的处理模式下不同的处理强度,从而可以匹配耳朵差异性或配合不同应用的需要。
在示例2中,触发显示包含第一选择控件和第二选择控件的控制界面的方式参见示例1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3,终端设备智慧场景检测。
终端设备识别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在不同的场景下,耳机所采用的处理模式不同。终端设备识别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指示为第一场景时,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目标模式,分别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目标模式。不同的目标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识别出的场景确定指示耳机执行哪种功能。将AHA的功能对应到场景类型上,选取该场景类型最合适的功能,让用户自动感受到最需要的效果。
作为一种示例,场景类型可以包括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汽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等。
终端设备在进行智慧场景检测是可以通过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模型方式进行检测分类。AI模型可以采用离线方式构建并存储到终端设备上。比如,终端设备上的麦克风录制大量噪声和不同场景下的传感器(sensor)数据和/或视频处理单元(video processing unit,vpu)数据,将数据人工标注其对应的场景。其次,初始化构建一个AI模型,模型可以是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长短期记忆网络(long short-term memory,LSTM)的一种、也可以是不同模型的混合使用。再次,利用标注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得到相应的AI模型。使用时将实时采集的外部环境的声音信号输入AI模型计算,得到分类结果。
作为一种示例,例举不同的场景类型所适合的处理模式。走路场景(HT)、跑步场景(HT)、安静场景(HT)、多人说话场景(ANC)、咖啡厅场景(ANC)、地铁场景(AH)、火车场景(ANC)、候车厅场景(AH)、对话场景(AH)、办公室场景(ANC)、户外场景(ANC)、开车场景(ANC)、大风场景(ANC)、飞机场景(ANC)、警报声场景(AH)、鸣笛声场景(AH)、哭叫声场景(AH)等,括号中表示该场景类型对应的处理模式。比如飞机场景,飞机飞行时噪声较大,适合采用ANC模式。再比如,走路场景和跑步场景以及安静场景中,适合采用HT模式,可以听见突发的事件声音。再比如,咖啡厅场景中,用户需求安静,可以采用ANC模式。再比如,轻音乐场景中,可以采用HT模式。再比如,警报声场景(AH)、鸣笛声场景(AH)、哭叫声场景(AH),用于需要听见预设声音,适合采用AH模式。
作为一种举例,飞机场景中,当终端设备100识别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飞机场景时,可以向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耳机需实现ANC功能,即指示耳机采用ANC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分别执行S501-S504的处理。
作为一种举例,走路场景中,当终端设备100识别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走路场景时,可以向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耳机需实现HT功能,即耳机采用HT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分别执行S601-S605的处理。
作为又一种举例,警报声场景中,当终端设备100识别到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火车站场景时,可以向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耳机需实现AH功能,即耳机采用AH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分别执行S801-S807的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即终端设备启动场景检测。终端设备检测完成后,还可以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知晓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比如通过提示框的形式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所检测到的场景,还可以包括对应于检测到的场景的处理模式。比如,终端设备识别到场景为第一场景时,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目标模式,可以将检测结果,即第一场景以及目标模式显示给用户。然后分别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上配置有启动智慧场景检测的功能开关,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启动智慧场景检测的功能时,终端设备触发场景检测。识别到所处的场景为第一场景时,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目标模式,然后分别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目标模式。
终端设备检测完成后,还可以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知晓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所检测到的场景,还可以包括对应于检测到的场景的处理模式。比如,终端设备识别到场景为第一场景时,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目标模式,可以将检测结果,即第一场景以及目标模式显示给用户。然后分别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目标模式。可选地,在将检测结果显示用户后,响应于用户确定目标模式的操作是,再执行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
比如,终端设备配置的启动智慧场景检测的功能开关,可以配置在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上,还可以配置的终端设备的系统设置菜单栏中。以设置在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上为例,终端设备既可以通过识别场景的方式控制耳机所采用的处理模式,终端设备还可以识别控制界面上的选择控件上的用户操作来控制耳机所采用的处理模式。终端设备可以根据需求确定是否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当不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时,可以采用示例1手动选择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当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终端设备100识别当前用户所处的场景。当用户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后可以在手动选择处理模式界面的基础上更新为另一个界面,也可以在手动选择处理功能的界面的基础上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比如,用户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前,终端设备上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当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后,终端设备识别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为飞机场景,适合用ANC功能。一种示例中,用户启动耳机应用,在显示屏上显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以圆环形为例。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参见图14A中(a)所示。控制界面中包括是否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当用户触发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后,用户触发智慧场景检测功能,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通过将代表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的控件的位置变更为属于ANC功能的区域。黑色圆点在圆盘上的位置可以是该ANC功能下的默认值或者上一次用户选择ANC功能所选择的处理强度所在的位置。比如图14A中(b)所示。图14A中(b)以检测到飞机场景为例。终端设备100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ANC功能。另一种示例中,用户启动耳机应用,在显示屏上显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以圆环形为例。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参见图14B中(a)所示。控制界面中包括是否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当用户触发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后,用户触发智慧场景检测功能,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在检测结果界面显示检测结果。检测界面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能够识别的场景,以及场景对应的处理功能。例如,参见图14B中(b)所示,检测结果为飞机场景,对应的处理功能为ANC功能。终端设备100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用于指示ANC功能。
在终端设备智慧场景检测的方式下,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来确定。
方式一:耳机采用目标模式下默认的目标处理强度。
终端设备分别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后,以左耳机为例,左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确定采用的处理模式为目标模式,控制信令2未指示目标处理强度,耳机确定采用默认的目标处理强度。以目标模式为ANC模式为例,左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确定采用ANC模式,从左耳机中获取ANC模式下默认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
方式二:使用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所采用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由终端设备确定目标处理强度,并通过控制信令向左耳机和右耳机指示。终端设备执行场景检测后,根据检测到的场景确定目标模式后,获取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所采用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指示目标模式以及目标处理强度。
另一种示例中,而耳机自己确定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终端设备执行场景检测后,根据检测到的场景确定目标模式后,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指示目标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确定采用的处理模式为目标模式,获取保存的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以目标模式为ANC为例,获取保存的上一次采用ANC模式时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执行ANC处理。
方式三,终端设备根据识别到的场景确定目标处理强度。
终端设备上未配置有启动智慧场景检测的功能开关的情况下,终端设备识别到场景后,可以根据识别的场景确定目标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不同场景下确定的处理模式相同,且不同的场景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比如,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均适合采用HT模式,在采用HT模式下,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再比如,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火车场景、飞机场景、大风场景和办公室场景等,均适合采用ANC模式,在采用ANC模式下,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火车场景、飞机场景、大风场景和办公室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再比如,对话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均适合采用AH模式,在采用AH模式时,对话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
基于此,终端设备根据存储的场景类型与目标模式、处理强度的对应关系,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指示目标模式以及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从而耳机接收到控制信令2后,根据控制信令2确定采用目标模式,确定目标处理强度对应的滤波系数。以目标模式为AH为例,根据目标处理强度确定FF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以及HT滤波系数,并根据FF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以及HT滤波系数执行S801-S807。
方式四,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目标模式下采用的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终端设备执行场景检测后,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中包括检测到的场景以及检测到的场景对应的目标模式。显示界面上可以包括用于选择处理强度的控件,为了描述方便,将该用于选择处理强度的控件称为强度控件。强度控件可以包括控件1和控件2。控制1的不同位置用于指示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强度控件可以是圆形、条形或者其它形状。参见图14C所示,检测到的场景为航站楼场景,以强度控件中的控件1为圆形,控件2为圆形黑点为例,响应于用户触控控件2移动到控件1的位置1,位置1表征所述用户选择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指令2,控制指令2指示目标模式以及位置1对应的目标处理强度。
可选地,目标模式和目标处理强度可以通过不同的控制指令发送给左耳机和右耳机。终端设备根据检测到的场景确定目标模式后,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指示目标模式的控制信令。左耳机和右耳机接收到指示目标模式的控制信令后,采用目标模式下默认的处理强度,即采用目标模式下默认的滤波系数实现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处理。响应于用户触控控件2移动到控件1的位置1时,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指示目标处理强度的控制信令,进一步地,左耳机和右耳机采用目标处理强度对应的滤波系数实现目标模式对应的目标处理。
另一种示例中,接着图14A的示例,用户触发开启智慧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后,用户触发智慧场景检测功能,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通过将代表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的控件的位置变更为属于ANC功能的区域。黑色圆点在圆盘上的位置可以是该ANC功能下的默认值或者上一次用户选择ANC功能所选择的处理强度所在的位置。用户通过移动黑色圆点的位置来选择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并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信令2,控制信令2指示ANC模式以及目标处理强度。
示例4,耳机的场景检测,不同的场景对应不同的处理功能。
耳机具备场景检测功能,耳机识别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在所检测的场景类型不同时,耳机所实现的处理功能不同。耳机中左耳机可以具备场景检测功能、或者右耳机具备场景检测功能,或者左耳机和右耳机均具备场景检测功能。作为一种举例,左耳机和右耳机中其中一个耳机用于执行场景检测,比如由左耳机执行场景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右耳机,从而左耳机和右耳机均根据左耳机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实现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功能的处理。或者由右耳机执行场景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左耳机。从而左耳机和右耳机均根据右耳机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实现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功能的处理。作为另一种举例,左耳机和右耳机均执行场景检测,左耳机根据左耳机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实现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功能的处理,右耳机根据右耳机的检测结果执行用于实现检测结果对应的处理功能的处理。
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的开启,可以由用户通过耳机来控制或者通过终端设备来控制。
一种方式中,耳机设置有用于启动场景检测功能的按钮。用户通过触控按钮来开启或者关闭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当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后,耳机识别当前用户所处的场景(或者说耳机当前所处的场景),场景与处理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识别到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实现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功能。
另一种方式中,用户通过敲击耳机上操作,来开启或者关闭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比如连续敲击三下。在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关闭的情况下,耳机响应于用户敲击三下耳机的操作,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在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开启的情况下,耳机响应于用户敲击三下耳机的操作,关闭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当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后,耳机识别当前用户所处的场景(或者说耳机当前所处的场景),场景与处理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识别到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实现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功能。
又一种方式中,左耳机或者右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的开启,由终端设备100来控制。比如,在耳机控制界面上包括耳机场景检测功能的开关按钮。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用户需求确定是否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当不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时,可以采用示例1手动选择耳机需实现的处理功能。当开启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后,耳机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根据场景类型与处理模式的对应关系确定识别到场景类型对应的处理模式,实现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功能。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启动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时,向耳机200发送控制信令3,控制信令3用于指示耳机启动场景检测功能。耳机200根据控制信令3,启动执行场景检测。耳机200根据检测到的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所需执行的处理功能,比如为ANC功能,则耳机200执行ANC处理,执行S501-S504。
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耳机与终端设备建立连接后,即耳机启动场景检测;或者耳机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下行音频信号时,即启动场景检测。
在示例4中,作为一种示例,耳机检测完成后,还可以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比如,检测结果可以包括在指示信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检测结果中可以包括检测到的场景以及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终端设备接收到检测结果时,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使得用户知晓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比如通过提示框的形式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可选地,检测结果中可以仅包括检测到场景。终端设备接收到检测结果后,确定耳机检测到的场景所对应的处理模式,并将耳机检测到的场景以及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显示给用户。比如,耳机识别到场景为第一场景时,确定耳机的处理模式中对应于第一场景的目标模式,可以将检测结果,即第一场景以及目标模式显示给用户。
作为另一种示例,耳机检测完成后,不立即执行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的处理功能,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终端设备响应于用户确定处理模式的操作时,向耳机发送确认指令,耳机接收到确认指令时,采用耳机检测到的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执行处理功能。
示例性地,耳机能够识别的场景类型可以包括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汽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等。
作为一种示例,例举不同的场景类型所适合的处理模式。走路场景(HT)、跑步场景(HT)、安静场景(HT)、多人说话场景(ANC)、咖啡厅场景(ANC)、地铁场景(AH)、火车场景(ANC)、候车厅场景(AH)、对话场景(AH)、办公室场景(ANC)、户外场景(ANC)、开车场景(ANC)、大风场景(ANC)、飞机场景(ANC)、警报声场景(AH)、鸣笛声场景(AH)、哭叫声场景(AH)等,括号中表示该场景类型对应的处理模式。比如飞机场景,飞机飞行时噪声较大,适合采用ANC模式。再比如,走路场景和跑步场景以及安静场景中,适合采用HT模式,可以听见突发的事件声音。再比如,咖啡厅场景中,用户需求安静,可以采用ANC模式。再比如,轻音乐场景中,可以采用HT模式。再比如,警报声场景(AH)、鸣笛声场景(AH)、哭叫声场景(AH),用于需要听见预设声音,适合采用AH模式。
作为一种举例,飞机场景中,当识别到场景类型为飞机场景时,确定采用ANC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执行S501-S504的处理。
作为一种举例,走路场景中,当识别到场景类型为走路场景时,确定采用HT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执行S601-S605的处理。
作为又一种举例,火车站场景中,当识别到场景类型为火车站场景时,确定采用AH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执行S801-S807的处理。
在耳机执行场景检测的方式下,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可以采用如下方式中的任一种方式来确定。
方式一:耳机采用目标模式下默认的目标处理强度。
耳机(左耳机或右耳机)根据检测出到的场景确定采用的处理模式为目标模式,左耳机和右耳机确定采用默认的目标处理强度。以目标模式为ANC模式为例,左耳机和右耳机获取ANC模式下默认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
方式二:使用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所采用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而耳机(左耳机或者右耳机)自己确定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耳机执行场景检测后,根据检测到的场景确定目标模式后,获取保存的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以目标模式为ANC为例,获取保存的上一次采用ANC模式时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执行ANC处理。
另一种示例中,由终端设备确定目标处理强度,并通过控制信令向左耳机和右耳机指示。耳机执行场景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获取上一次采用目标模式时,所采用的处理强度作为目标处理强度,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分别发送控制信令4,控制信令4指示目标处理强度。
方式三,耳机根据识别到的场景确定目标处理强度。
耳机识别到场景后,可以根据识别的场景确定目标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一种示例中,不同场景下确定的处理模式相同,且不同的场景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比如,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均适合采用HT模式,在采用HT模式下,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再比如,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火车场景、飞机场景、大风场景和办公室场景等,均适合采用ANC模式,在采用ANC模式下,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火车场景、飞机场景、大风场景和办公室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再比如,对话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均适合采用AH模式,在采用AH模式时,对话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分别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
基于此,左耳机和右耳机根据存储的场景类型与目标模式、处理强度的对应关系,确定检测到的场景所对应的目标模式以及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从而左耳机和右耳机获取目标处理强度对应的滤波系数。以目标模式为AH为例,根据目标处理强度确定FF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以及HT滤波系数,并根据FF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以及HT滤波系数执行S801-S807。
另一种示例中,不同的场景下,耳机还可以进行突发事件检测确定目标事件(或者称为目标事件)。突发事件比如包括风噪事件、啸叫事件、突发事件、人声事件或无突发事件中的一项或多项,不同的事件对应的处理强度不同。耳机进行场景检测,以及进行事件检测。在目标模式下,不同的事件对应不同滤波系数。以ANC为例,不同的事件对应的不同FF滤波系数和/或不同的FB滤波系数。左耳机或者右耳机执行场景和事件检测后,以左耳机和ANC模式为例,左耳机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从系数库中获取在实现ANC功能的情况下,检测到事件对应的FF滤波系数或者FB滤波系数。系数库中存储有处理模式、事件以及FF滤波系数、FB滤波系数的映射关系。ANC的处理效果好坏主要依靠FB滤波和/或FF滤波。例如,根据检测的场景对FF滤波器的滤波系数进行控制,FB滤波系数采用固定值。再比如,根据检测的场景对FB滤波器的滤波系数进行控制,FF滤波系数采用固定值。又比如,根据检测的场景对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进行控制。例如,参见表2所示,以事件包括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人声事件或者无突发事件为例。
表2
Figure BDA0002564038450000421
示例性地,耳机200检测外部环境中的事件声音,可以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确定外部环境中的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比如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中包括预设频谱的信号,则确定预设频谱的信号对应的事件。例如风噪事件,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包括风声信号,即采集的信号中包括与风声的频谱匹配的信号,则确定检测到外部环境中的事件声音对应的事件为风噪事件。确定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中包括预设频谱的信号时,可以采用频谱匹配方式,还可以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 networks,DNN)匹配方式。
比如,耳机20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确定用户当前环境中的事件,参见图15所示。在耳机200中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耳机用户的骨传导信号。当用户佩戴耳机200且发出声音,比如说话或者唱歌等,骨传导传感器通过采集骨传导信号,即采集用户说话产生的骨膜震动信号得到骨传导信号。
左耳机或者右耳机的场景检测功能的开启,可以由终端设备100来控制,也可以由用户在耳机上的操作来控制,比如敲击左耳机或者右耳机的操作。或者耳机上包括骨传导传感器,用户上下牙齿触碰产生牙齿触碰声音,从而骨传导传感器通过检测用户上下牙齿触碰产生的音频信号来启动场景检测功能。
S1501,滤除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三信号中的骨传导信号得到经滤除信号,简称为信号AA1。
其中,步骤S1501中,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三信号,是在耳机启动场景检测功能后,参考麦克风采集到的信号。
需要理解的是,当用户没有发出声音,比如佩戴耳机时没有说话也没有唱歌等,则骨传导传感器采集的骨传导信号的能量较小,比如骨传导信号的能量小于设定阈值时,可以无需执行S1501,则信号AA1即为第三信号。作为一种示例,耳机200可以先确定骨传导信号的能量,如果骨传导信号的能量小于设定阈值,则不执行滤波操作,即不执行S1501,当确定骨传导信号的能量大于或者等于设定阈值时,则执行S1501。
S1502,对经滤除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得到所述经滤除信号的能量特征。
也就是,耳机200对信号AA1进行频谱分析得到信号AA1的能量特征。例如,耳机200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获得信号AA1的整帧的能量以及信号AA1的每个bark子带的能量,从而形成通过向量表示的信号AA1的能量特征。
S1503,确定能量特征集合包括的能量特征中与所述经滤除信号的能量特征匹配的第一能量特征,其中,能量特征集合中包括的不同的能量特征对应于不同的事件标识。
S1504,确定所述第一能量特征对应的事件标识所标识的事件为所述用户当前环境中的事件,即事件检测的检测结果。
作为一种示例,能量特征集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生成:针对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以及第三麦克风采集的信号执行风噪检测、突发噪声检测、啸叫检测以及人声检测获取风噪信号、突发噪声信号以及啸叫信号。然后对风噪信号、突发噪声信号、啸叫信号以及人声信号分别进行频谱分析,以获取风噪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突发噪声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啸叫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以及人声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风噪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突发噪声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啸叫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以及人声信号的子带能量特征构成能量特征集合。应理解的是,安静场景下,噪声的子带能量较弱。
可选地,在确定能量特征集合包括的能量特征中与所述经滤除信号的能量特征匹配的第一能量特征时,可以采用频谱匹配方式,还可以采用深度神经网络(deep neuralnetworks,DNN)匹配方式。例如,采集DNN匹配方式时,可以通过DNN来确定经滤除信号的能量特征与能量特征集合包括的各个能量特征的匹配度,匹配度最高的第一能量特征对应的事件标识所标识的事件为检测结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耳机200中的主控制单元来实现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确定用户当前环境中的事件。例如主控制单元包括DSP,DSP用于执行S1501-S1504。
方式四,由用户通过终端设备提供的UI控件来向耳机指示目标模式下采用的处理强度。
一种示例中,耳机执行场景检测后,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将检测结果显示给用户。在终端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检测结果,检测结果中包括耳机检测到的场景以及检测到的场景对应的目标模式。显示界面还包括用于选择处理强度的控件,为了描述方便,将该用于选择处理强度的控件称为强度控件。强度控件可以包括控件1和控件2。控制1的不同位置用于指示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强度控件可以是圆形、条形或者其它形状。参见图16所示,以强度控件为圆形为例,响应于用户触控控件2移动到控件1的位置2,位置2表征所述用户选择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向左耳机和右耳机发送控制指令5,控制指令5指示位置2对应的目标处理强度。图16中以目标模式为HT为例。
作为一种举例,终端设备100响应于用户启动耳机场景检测的功能时,向耳机200发送控制信令3,控制信令3用于指示耳机启动场景检测功能。耳机200根据控制信令3,启动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耳机200可以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100,从而终端设备100显示给用户,并将检测到的场景对应需要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显示给用户。
进一步地,当用户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后可以在手动选择处理模式界面的基础上更新为另一个界面,也可以在手动选择处理功能的界面的基础上进行检测结果显示。
比如,用户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前,终端设备上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当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后,耳机200识别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为飞机场景,适合用ANC功能,将检测结果,即飞机场景,ANC功能,发送给终端设备。一种示例中,用户启动耳机应用,在显示屏上显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以圆环形为例。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参见图17A中(a)所示。控制界面中包括是否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当用户触发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后,终端设备触发耳机场景检测功能,向耳机200发送控制信令3,控制信令3用于指示耳机启动场景检测功能。耳机200根据控制信令3,启动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耳机200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100,终端设备100接收到检测结果后,通过将代表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的控件的位置变更为属于ANC功能的区域。用户通过移动黑色圆点在圆盘上的位置选择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比如图17A中(b)所示。图17A中(b)以检测到飞机场景为例。
作为另一种举例中,用户启动耳机应用,在显示屏上显示耳机应用的控制界面,以圆环形为例。用户选择的处理功能为HT功能,参见图17B中(a)所示。控制界面中包括是否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当用户触发开启耳机场景检测功能的选项控件后,终端设备触发耳机场景检测功能,向耳机200发送控制信令3,控制信令3用于指示耳机启动场景检测功能。耳机200根据控制信令3,启动执行场景检测得到检测结果。耳机200将检测结果发送给终端设备100,终端设备100接收到检测结果后,在检测结果界面显示检测结果。检测界面还可以包括耳机能够识别的场景,以及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用户通过移动黑色圆点在圆盘上的位置选择ANC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例如,参见图17B中(b)所示,检测结果为飞机场景,对应的处理模式为ANC模式。
示例性地,耳机200检测场景时,一种方式可以采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AI)模型方式进行检测分类。AI模型可以配置在耳机中。另一种方式可以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确定场景类型。比如,耳机200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根据参考麦克风采集的信号确定用户当前所处的场景,参见图18所示。
S1801,对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将第一信号划分为多个子带,并计算每个子带的能量。比如,将参考麦克风采集的第一信息在频域按照bark子带划分方法进行子带划分,并计算每个子带的能量。
S1802,确定VAD,以获取第一信号中的噪声段,并获取噪声段中每个子带的平滑能量。
作为一种示例,VAD确定方式如下:
计算参考麦克风和通话麦信号的互相关性,得到互相关系数A;
计算参考麦克风的自相关系数B;
当A<alpha(第一阈值),B<beta(第二阈值)时,确定该VAD对应的信号段为噪声段,否则确定该VAD对应的信号段判决为语音段;
S1803,根据噪声段中每个子带的平滑能量确定场景类型。
作为一种示例,以确定安静场景、低频重噪声、人声场景为例。针对确定的噪声段执行如下处理来确定场景类型:
(1),计算噪声段中50~1KHz子带能量平均值C、1K~2KHz子带能量平均值D、2K~3KHz子带能量平均值E。如果C/D/E连续N帧满足均小于阈值gama的条件则判决为安静场景。
(2),a=D/C,如果a小于阈值t、C和D均大于阈值k,且连续M帧均满足a小于阈值t、C和D均大于阈值k,则判决为低频重噪场景;
(3),如果a大于阈值k、持续P帧均不是噪声帧,则判决为人声(或者音乐)场景。
示例5,耳机确定处理模式后,进行处理模式下的事件检测,在该处理模式下,不同的事件对应的滤波系数(即该处理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不同。
耳机识别用户的操作,确定用户选择的耳机200需要实现ANC处理、HT处理或者AH处理。以耳机200采用的处理模式为ANC模式功能。一种可能的方式,用户的操作可以是用户敲击耳机的操作,通过不同的操作确定处理模式为ANC模式、HT模式或者AH模式。另一种可能的方式,耳机上设置有按钮,不同的按钮指示不同的处理模式。用户通过按下按钮来选择耳机采用的处理模式。比如,耳机200接收到用户触发的ANC模式的操作指令后,左耳机和右耳机执行ANC处理,具体执行S501-S504。又一种可能的方式,选择耳机需要实现的处理模式,由终端设备100来控制。
左耳机或者右耳机可以具备事件检测功能。作为一种举例,左耳机和右耳机中其中一个耳机用于执行事件检测,比如由左耳机执行事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右耳机,或者由右耳机执行事件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左耳机。在ANC模式下,不同的事件对应不同的FF滤波系数和FB滤波系数。左耳机或者右耳机执行事件检测后,以左耳机为例,左耳机可以根据检测结果从系数库中获取在ANC模式下,检测到的事件对应的FF滤波系数或者FB滤波系数。例如,参见表2所示系数库中包括的内容,以事件包括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或者人声事件为例。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功能,耳机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1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噪声处理装置1900。噪声处理装置1900应用于耳机中。所述耳机具备ANC功能、HT功能或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噪声处理装置19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耳机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装置可以包括通信模块1901、获取模块1902、第一处理模块1903。
通信模块1901,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模块1902,用于获取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目标处理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者听觉增强AH功能中一个;
第一处理模块19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针对播放模块,图19中未示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事件声音的感知;所述事件声音满足预设频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三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为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的;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五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所述事件信号满足预设频谱。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190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携带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
将所述目标模式发送给所述获取模块1902。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1901,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190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根据所述目标事件确定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声带震动产生的骨传导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1,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骨传导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事件包括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或者人声事件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1905,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所述耳机采用的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对应于所述目标场景的处理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场景包括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中的一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模块1901,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模式;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控制信令,所述第三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耳机为左耳机,或者所述耳机为右耳机。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NC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滤除所述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得到第一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经滤除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所述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四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HT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包括第二滤波处理;
对所述第一经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五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得到第二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二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三经滤除信号;
将所述第三经滤除信号与所述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H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1903,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信号,并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对所述滤波增强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六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四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五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五经滤除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功能,终端设备包括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申请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方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相结合的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场景和设计约束条件。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式控制装置2000。模式控制装置2000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
模式控制装置2000包括第一检测模块2001和发送模块2002,还可以包括显示模块2003、第二检测模块2004。
第一检测模块2001,用于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时,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目标模式;
其中,所述目标模式为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的一个,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所述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发送模块2002,用于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显示模块2003,用于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目标模式时,显示结果提示信息,所述结果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2003,用于在向所述耳机发送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
第二检测模块2004,用于检测到用户选择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2003,还用于显示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其中,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的不同位置用于指示所述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
所述第二检测模块2004,还用于在发送模块2002向所述耳机发送第一控制信令之前,检测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移动到所述第一控件上的第一位置的操作,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的第一位置指示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
所述发送模块2002,还用于还用于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圆环,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按顺时针方向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
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按逆时针方向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条形,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上向下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
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下向上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
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左向右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或者,
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二控件从右向左在所述第一控件上移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由小到大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式控制装置2100。模式控制装置2100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模式控制装置2100包括处理模块2101、发送模块2102、接收模块2103、显示模块2104和检测模块2105。
处理模块2101,用于获取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为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的一个,所述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处理模块2101,还用于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不同的场景类型对应于目标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
发送模块2102,用于向所述耳机发送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接收模块2103,用于接收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目标模式。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显示模块2104,用于显示选择控件,所述选择控件包括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检测到用户通过所述选择控件在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中选择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2104,还用于:
在所述处理模块2101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之前,所述接收模块2103接收到所述耳机发送的所述目标模式的情况下,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用户是否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
还包括:
检测模块2105,用于检测到用户选择调整所述耳机的处理模式为所述目标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基于与上述方法同样的发明构思,如图2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模式控制装置2200。模式控制装置2200应用于终端设备10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因此可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模式控制装置2100包括显示模块2201、检测模块2202、发送模块2203、识别模块2204。
显示模块2201,用于第一界面上包括第一选择控件,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包括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以及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
检测模块2202,检测用户针对所述第一界面执行的第一操作;所述第一操作是用户通过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在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中选择第一目标模式以及选择第一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第一目标处理强度产生的;
发送模块2203,用于向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发送所述第一目标模式以及所述第一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一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所述第一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一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块2201,还用于在显示第一界面之前,显示选择提示信息,所述选择提示信息用于所述用户选择是否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
所述检测模块2202,还用于检测用户选择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的操作。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识别模块2204,用于在显示模块2201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所述目标场景适配需要调整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的场景类型。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识别模块2204,用于在显示模块2201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识别到所述终端设备触发所述第一目标耳机播放音频。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2202,还用于在显示模块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建立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2202,在显示模块2201显示所述第一界面之前,检测到所述终端设备与所述第一目标耳机建立连接的情况下,检测到所述用户在主界面执行的第二操作。
其中,所述主界面包括第一应用的图标,所述第二操作是所述用户触控所述第一应用的图标产生的,所述第一界面为所述第一应用的显示界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选择控件包括第一控件和第二控件,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的任意两个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两种不同处理模式,或者,所述第二控件在所述第一控件的任意两个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的同一种处理模式下的不同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操作是所述用户移动所述第二控件位于所述第一控件上所述第一目标模式对应的区域内的第一位置产生的,所述第一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目标模式下的第一目标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圆环,所述圆环包括至少两个圆弧段,所述第二控件位于不同的圆弧段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不同处理模式,所述第二控件位于同一圆弧段的不同位置指示第一目标耳机的同一处理模式的不同处理强度;或者,
所述第一控件的形状为条形,所述条形包括至少两个条形段,所述第二控件位于不同的条形段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不同处理模式,所述第二控件位于同一条形段的不同位置指示所述第一目标耳机的同一处理模式的不同处理强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检测模块2202,还用于检测用户在第一界面执行的第三操作,所述第一界面上还包括第二选择控件,所述第二选择控件包括第二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以及第二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对应的处理强度,所述第一目标耳机支持的处理模式包括主动降噪ANC模式、环境声透传HT模式或者听觉增强AH模式中的至少两种,所述第三操作是所述用户通过所述第二选择控件在第二目标耳机的处理模式中选择第二目标模式以及选择第二目标模式下的处理强度为第二目标处理强度产生的;所述第一目标耳机为左耳机时,所述第二目标耳机为右耳机,或者,所述第一目标耳机为右耳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为左耳机;
所述发送模块2203,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发送所述第二目标模式以及所述第二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二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二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所述第二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第二目标耳机实现所述第二目标模式所对应的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参见图23所示,终端设备中包括处理器2301、存储器2302、通信接口2303和显示器2304。存储器2302用于存储处理器2301执行的指令或程序,或存储处理器2301运行指令或程序所需要的输入数据,或存储处理器2301运行指令或程序后产生的数据。处理器2301用于运行存储器2302存储的指令或者程序执行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所执行的功能。
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处理器2301用于执行第一检测模块2001和发送模块2002、显示模块2003、第二检测模块2004的功能。或者,处理器2301用于执行第一检测模块2001和第二检测模块2004的功能。发送模块2002的功能由通信接口2303实现,显示模块2003的功能可以由显示器2304实现。
另一种可能的场景中,处理模块2101、发送模块2102、接收模块2103、显示模块2104和检测模块2105可以由处理器2301实现。或者,处理器2301可以用于执行处理模块2101以及检测模块2105的功能,发送模块2102、接收模块2103的功能可以由通信接口2303实现,显示模块2104的功能可以由显示器2304实现。
又一种可能的场景中,显示模块2201、检测模块2202、发送模块2203、识别模块2204可以由处理器2301实现。或者,检测模块2202以及识别模块2204的功能均可以由处理器2301实现。发送模块2203的功能可以由通信接口2303实现,显示模块2201的功能可以由显示器2304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模块(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还可以是其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方法步骤可以通过硬件的方式来实现,也可以由处理器执行软件指令的方式来实现。软件指令可以由相应的软件模块组成,软件模块可以被存放于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闪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寄存器、硬盘、移动硬盘、CD-ROM或者本领域熟知的任何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ASIC中。另外,该ASIC可以位于终端设备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终端设备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用户设备或者其它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或无线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集成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也可以是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DVD);还可以是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
在本申请的各个实施例中,如果没有特殊说明以及逻辑冲突,不同的实施例之间的术语和/或描述具有一致性、且可以相互引用,不同的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根据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尽管结合具体特征及其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描述,显而易见的,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对其进行各种修改和组合。相应地,本说明书和附图仅仅是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方案进行示例性说明,且视为已覆盖本申请范围内的任意和所有修改、变化、组合或等同物。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42)

1.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具备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听觉增强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和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
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目标处理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者听觉增强AH功能中一个;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扬声器,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所述扬声器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事件声音的感知;所述事件声音满足预设频谱。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三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为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的;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五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所述事件信号满足预设频谱。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模式,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携带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根据所述目标事件确定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事件;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声带震动产生的骨传导信号;所述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骨传导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件包括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或者人声事件中的一项。
10.如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目标模式,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所述耳机采用的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对应于所述目标场景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场景包括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中的一项。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模式;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控制信令,所述第三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13.如权利要求6、7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14.如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左耳机,或者所述耳机为右耳机。
15.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NC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滤除所述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得到第一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经滤除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所述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四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17.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HT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包括第二滤波处理;
对所述第一经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五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得到第二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二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三经滤除信号;
将所述第三经滤除信号与所述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19.如权利要求1-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H功能,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包括: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信号,并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对所述滤波增强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六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四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五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五经滤除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21.一种噪声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耳机,所述耳机具备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听觉增强AH功能中至少两个功能;所述耳机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
所述装置包括:
通信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音频信号;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模式;其中,所述目标模式是基于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所述目标模式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目标处理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主动降噪ANC功能、环境声透传HT功能或者听觉增强AH功能中一个;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播放模块,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减弱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感知;或者,
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所述播放模块播放的所述第二音频信号,能够强化用户对事件声音的感知;所述事件声音为满足预设频谱。
24.如权利要求21-23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三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三信号为第一信号的反相信号,所述第四信号为所述第二信号的反相信号;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一信号以及第二信号得到的;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第二音频信号是基于第一音频信号、第五信号以及第四信号得到的,所述第五信号为所述第一信号中的事件信号,所述事件信号满足预设频谱。
25.如权利要求21-2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一控制指令,所述第一控制指令携带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所述终端设备根据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确定的;
将所述目标模式发送给所述获取模块。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二控制指令,所述第二控制指令携带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根据所述目标事件确定在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其中,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不同的处理强度对应于不同的事件;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还包括骨传导传感器,所述骨传导传感器用于采集所述用户声带震动产生的骨传导信号;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和所述骨传导信号确定当前外部环境中事件声音对应的目标事件。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事件为啸叫事件、风噪事件、突发事件或者人声事件。
30.如权利要求21-2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信号识别当前外部环境的场景类型为目标场景,根据所述目标场景确定所述耳机采用的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模式是对应于所述目标场景的处理模式,不同的处理模式对应于不同的场景类型。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场景为走路场景、跑步场景、安静场景、多人说话场景、咖啡厅场景、地铁场景、火车场景、候车厅场景、对话场景、办公室场景、户外场景、开车场景、大风场景、飞机场景、警报声场景、鸣笛声场景、哭叫声场景中的一项。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模式;
接收来自所述终端设备的第三控制信令,所述第三控制信令包括所述目标模式下的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目标处理强度用于指示所述耳机实现所述目标处理功能时的处理强度;
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目标模式、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述第一音频信号、所述第一信号、以及所述第二信号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33.如权利要求26、27或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NC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以及所述用户耳道内部的环境声音越弱;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HT功能,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的强度越大;或者,
当所述目标处理功能为AH功能时,所述目标处理强度越大,所述用户感知到的所述用户当前所处环境的声音包括的事件声音越强。
34.如权利要求21-33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耳机为左耳机,或者所述耳机为右耳机。
35.如权利要求21-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NC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所述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滤除所述第二信号中包括的第一音频信号得到第一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一滤波信号、所述经滤除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三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三音频信号进行所述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四音频信号;
对所述第四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NC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37.如权利要求21-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HT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信号处理得到第一经处理信号,所述第一信号处理包括第二滤波处理;
对所述第一经处理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五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五音频信号得到第二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二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三经滤除信号;
将所述第三经滤除信号与所述第五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HT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39.如权利要求21-34任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目标模式指示所述耳机实现AH功能,所述第一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二滤波处理得到第二滤波信号,并对所述第二滤波信号进行增强处理得到滤波增强信号;
对所述第一信号进行第一滤波处理得到第一滤波信号;
对所述滤波增强信号和所述第一音频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第六音频信号;
滤波所述第二信号包括的所述第六音频信号得到第四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四经滤除信号进行第三滤波处理得到第五经滤除信号;
对所述第五经滤除信号、所述第六音频信号以及所述第一滤波信号进行混音处理得到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一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二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二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或者,
所述第三滤波处理采用的滤波系数为所述AH功能下,针对所述第三滤波处理,所述目标处理强度所关联的滤波系数。
41.一种目标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耳机包括左耳机和右耳机;所述左耳机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方法,或者,所述右耳机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20任一所述的方法。
42.一种目标耳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麦克风、第二麦克风、处理器、存储器以及扬声器;
所述第一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一信号,所述第一信号用于表征当前外部环境的声音;
所述第二麦克风,用于采集第二信号,所述第二信号用于表征佩戴所述耳机的用户耳道内部环境的声音;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
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程序或指令,以使得所述目标耳机针对所述第一信号和第二信号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得到第二音频信号;
所述扬声器,用于播放所述第二音频信号。
CN202010623983.XA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Active CN1138733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983.XA CN113873378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JP2022580546A JP2023532078A (ja) 2020-06-30 2021-06-30 ヘッドセットノイズ処理方法、装置及びヘッドセット
PCT/CN2021/103768 WO2022002166A1 (zh) 2020-06-30 2021-06-30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EP21834462.0A EP4167590A4 (en) 2020-06-30 2021-06-30 EARPHONE NOIS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AND EARPHONE
US18/148,116 US20230134787A1 (en) 2020-06-30 2022-12-29 Headset Noise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Headse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3983.XA CN113873378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378A true CN113873378A (zh) 2021-12-31
CN113873378B CN113873378B (zh) 2023-03-10

Family

ID=789820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3983.XA Active CN113873378B (zh) 2020-06-30 2020-06-30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34787A1 (zh)
EP (1) EP4167590A4 (zh)
JP (1) JP2023532078A (zh)
CN (1) CN113873378B (zh)
WO (1) WO2022002166A1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662A (zh) * 2021-06-29 2021-10-15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4640938A (zh) * 2022-05-18 2022-06-17 深圳市听多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芯片的助听功能实现方法及蓝牙耳机
CN115002595A (zh) * 2022-04-21 2022-09-02 深圳市华冠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134708A (zh) * 2022-06-30 2022-09-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206278A (zh) * 2022-06-08 2022-10-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降噪的方法和装置
CN115379340A (zh) * 2022-09-13 2022-11-22 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消噪运动蓝牙耳机
WO202316027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耳机设备
WO2023197474A1 (zh) * 2022-04-11 2023-10-19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WO2023245390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4027259A1 (zh) * 2022-07-30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60286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降噪参数适配方法和装置
CN115835079B (zh) * 2022-11-21 2023-08-0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透传模式的切换方法和切换装置
CN116156385B (zh) * 2023-04-19 2023-07-07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滤波方法、滤波装置、芯片和耳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9603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vent valve
CN10679231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抵消环境噪声的方法和装置及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WO2017101067A1 (zh) * 2015-12-17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周围环境音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7517415A (zh) * 2016-06-16 2017-12-26 峰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耳机
US20180077482A1 (en) * 2015-05-15 2018-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Set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CN108391206A (zh) * 2018-03-30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8475502A (zh) * 2015-12-30 2018-08-31 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语音增强感知模式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2004020530D1 (de) * 2004-02-10 2009-05-28 Phonak Ag Hörgerät und Verfahren zu dessen Herstellung
EP3188495B1 (en) * 2015-12-30 2020-11-18 GN Audio A/S A headset with hear-through mode
KR101756674B1 (ko) * 2016-05-27 2017-07-25 주식회사 이엠텍 보청기 기능의 능동 소음 제거 헤드셋 장치
CN206698392U (zh) * 2017-02-14 2017-12-0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降噪耳机以及电子设备
US10129633B1 (en) * 2017-10-13 2018-11-13 Bose Corporation Automated awareness for ANR systems
CN112770214B (zh) * 2021-01-28 2022-11-1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及耳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69603A1 (en) * 2012-12-19 2014-06-19 Starkey Laboratories, Inc. Hearing assistance device vent valve
US20180077482A1 (en) * 2015-05-15 2018-03-1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Setting Method, Terminal, and Noise Reduction Headset
WO2017101067A1 (zh) * 2015-12-17 2017-06-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对周围环境音的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8475502A (zh) * 2015-12-30 2018-08-31 美商楼氏电子有限公司 语音增强感知模式
CN107517415A (zh) * 2016-06-16 2017-12-26 峰范(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耳机
CN106792315A (zh) * 2017-01-05 2017-05-31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抵消环境噪声的方法和装置及一种主动降噪耳机
CN108391206A (zh) * 2018-03-30 2018-08-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耳机及可读存储介质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07662A (zh) * 2021-06-29 2021-10-15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CN113507662B (zh) * 2021-06-29 2023-01-10 锐迪科微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降噪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
WO2023160275A1 (zh) * 2022-02-28 2023-08-31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声音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耳机设备
WO2023197474A1 (zh) * 2022-04-11 2023-10-19 北京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耳机模式对应的参数确定方法、耳机、终端和系统
CN115002595A (zh) * 2022-04-21 2022-09-02 深圳市华冠智联科技有限公司 耳机的节能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640938A (zh) * 2022-05-18 2022-06-17 深圳市听多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芯片的助听功能实现方法及蓝牙耳机
CN114640938B (zh) * 2022-05-18 2022-08-23 深圳市听多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蓝牙耳机芯片的助听功能实现方法及蓝牙耳机
CN115206278A (zh) * 2022-06-08 2022-10-18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声音降噪的方法和装置
WO2023245390A1 (zh) * 2022-06-20 2023-12-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智能耳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34708A (zh) * 2022-06-30 2022-09-30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耳机模式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27259A1 (zh) * 2022-07-30 2024-02-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5379340A (zh) * 2022-09-13 2022-11-22 湖南炬神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消噪运动蓝牙耳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378B (zh) 2023-03-10
WO2022002166A1 (zh) 2022-01-06
US20230134787A1 (en) 2023-05-04
EP4167590A1 (en) 2023-04-19
EP4167590A4 (en) 2023-12-13
JP2023532078A (ja) 2023-07-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73378B (zh) 一种耳机噪声处理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3873379B (zh) 一种模式控制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13169760B (zh) 无线短距离音频共享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1147415A1 (zh)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CN113676804A (zh) 一种主动降噪方法及装置
WO2021083128A1 (zh) 一种声音处理方法及其装置
US20230041696A1 (en) Image Syntheis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CN114727212B (zh) 音频的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571035B (zh) 降噪方法及降噪装置
CN114466107A (zh) 音效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065020B (zh) 音频数据处理的方法和装置
WO2022257563A1 (zh) 一种音量调节的方法,电子设备和系统
CN114339429A (zh) 音视频播放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157945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3438364B (zh) 振动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5378302A (zh) 线性马达的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2089563A1 (zh) 一种声音增强方法、耳机控制方法、装置及耳机
CN114120950B (zh) 一种人声屏蔽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5145527A (zh) 一种调节音量的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WO2024027259A1 (zh) 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4500728A (zh) 来电铃声设置方法、来电提示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4046416A1 (zh) 一种音量调节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WO2024046182A1 (zh) 一种音频播放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WO2024032035A9 (zh) 一种语音信号的输出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4066933A1 (zh) 扬声器控制方法及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