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3049A -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3049A
CN113873049A CN202010614301.9A CN202010614301A CN113873049A CN 113873049 A CN113873049 A CN 113873049A CN 202010614301 A CN202010614301 A CN 202010614301A CN 113873049 A CN113873049 A CN 1138730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destination address
address
data destination
mapping ta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430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201061430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3049A/zh
Priority to EP21834396.0A priority patent/EP416103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1935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36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30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30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34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involving the movement of software or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18Detail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22Layer-2 addresses, e.g. 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addre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06F12/023Free address spa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1/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addressing or naming
    • H04L61/09Mapping addresses
    • H04L61/10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 H04L61/103Mapping addresses of different types across network layers, e.g. resolution of network layer into physical layer addresses or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AR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101/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 H04L61/00
    • H04L2101/60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 H04L2101/695Types of network addresses using masks or ranges of addr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涉及通讯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RDMA设备传输逻辑复杂、需要拷贝数据才能实现数据传输的技术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仅配置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的映射表,再获取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数据信息组包后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接收后将所述数据信息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实现更简单,成本更低,相比现有的RDMA方式,缩减了处理逻辑;零拷贝,降低总线流量带宽,发送装置直接接收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并在该数据基础上添加MAC头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报文组包过程中不需要数据拷贝。

Description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为解决跨片远程写数据的效率问题,目前业界主流方式是网络处理器发送端使用标准的RDMA(Remote Direct Memory Access,远程直接数据存取)协议将数据封装成网络报文发送出去,网络处理器接收端根据RDMA协议对网络报文解析,将数据输出到目的地址,如图2所示。该方法的具体实现原理为:RDMA的实现由RDMA、DDP(Direct Data Placement,直接数据配置)、MPA(Marker-based,Protocol-data-unit-Aligned)三种协议共同实现,构成了iWARP协议族,用来保证高速网络的互操作性。RDMA层用于将RDMA读、写及Send操作消息转化成RDMA消息,并将RDMA消息传送至DDP层,DDP层将RDMA消息分段封装成DDP数据包转发到下层MPA层,MPA层将DDP数据包插入标识符,长度及CRC(CyclicRedundancy Check,循环冗余校验)校验,构成MPA数据段。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层负责对TCP数据段进行调度,确保发包能够顺利到达目标位置。IP层则在数据包中增加必要的网络路由数据信息。
但上述方法实现复杂、成本较高,且其主要应用于计算机通信领域,虽然解决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内核空间和用户空间的数据拷贝问题,但仍然需要RDMA设备在收到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空间的RDMA读写数据请求后,从计算机操作系统用户空间拷贝数据到RDMA设备内部空间。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其技术目的是减少传输逻辑,无需拷贝数据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降低了总线流量带宽。
本公开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包括:
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被配置为映射表,存储所述映射表;
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
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获取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
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组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
进一步地,在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比较之前,判断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是否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若构成则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合并并选择最小的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合并后的数据目的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目的地址的比较包括:
将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划分为N组地址范围,且将所述N组地址范围依序编号,若所述数据目的地址落在某组地址范围内时则获取与该地址范围对应的MAC头信息;
若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同时落在至少两组地址范围内时,选择编号小的地址范围并匹配对应的MAC头信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为起始地址,所述数据长度为所述数据目的地址的地址长度,所述映射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的地址范围。
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包括网络处理器,所述网络处理器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头信息管理单元、地址感知单元和报文组包及发送单元,所述头信息管理单元又包括:
配置组件,将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配置成映射表;
内部存储组件,存储所述映射表;
地址选择组件,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获取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
所述地址感知单元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
所述报文组包及发送单元将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组包后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头信息管理单元还包括判断组件,在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比较之前,所述判断组件判断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是否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若构成则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合并并选择最小的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合并后的数据目的地址。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选择组件包括:
划分组件,将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划分为N组地址范围,且将所述N组地址范围依序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获取组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落在某组地址范围内时则选择与该地址范围对应的MAC头信息;
第二获取组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同时落在至少两组地址范围内时,选择编号小的地址范围并匹配对应的MAC头信息。
进一步地,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所述接收装置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的所述数据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内部存储组件包括:
RAM存储器,存储所述映射表;
CACHE存储器,缓存所述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
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一种计算机介质,所述计算机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本公开的有益效果在于:(1)实现更简单,成本更低,相比现有的RDMA方式,缩减了处理逻辑;(2)零拷贝,降低总线流量带宽,发送装置直接接收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并在该数据基础上添加MAC头信息和目的地址信息,报文组包过程中不需要数据拷贝;(3)缩短网络报文头构造和组包时间,发送装置直接根据第三方组件传递的信息得到数据目的地址、MAC头信息,并组成完整的网络报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现有技术RDMA的报文层次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的报文层次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所述装置的框架图;
图5为本公开报文收发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地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仅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
第三方组件包括但不限于CPU和基带加速器,第三方组件与发送装置之间是通过总线路由连接的,该总线例化为具有读写数据、读写地址和数据长度等属性的AXI总线,内部存储组件为RAM存储器,用于存放头信息与数据目的地址的映射表,以及缓存第三方组件传递的单笔数据信息。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报文头信息包括MAC头信息,还可以为MAC/IP头信息以及MAC/IP/UDP等头信息组合,如图3所示。
图1为本公开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包括: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被配置为映射表,存储该映射表;然后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获取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接收装置接收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组包后,将数据信息输出到上述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具体实施例地,接收装置将数据信息输出到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内存。
作为具体实施例地,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后,缓存所述数据信息。
一般地,数据目的地址为起始地址,数据长度则表示该数据目的地址的地址长度,即数据目的地址从起始地址开始到结尾的范围,而映射表包括的也是目的地址的地址范围,因此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映射表进行比较,实际上就是比较数据目的地址的范围落在映射表中的哪些目的地址的范围内。
图4为本公开装置的框架图,各组件的作用参考本公开下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实施例一:如图5所示,上电初始化,头信息管理单元的配置组件配置MAC头信息与数据目的地址的映射表存于头信息管理单元内的内部存储组件;第三方组件将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传递给发送装置,经总线将单笔数据信息路由到内部存储组件。地址感知单元获取并提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地址选择组件根据获取信息与内部存储组件存储的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得到对应的MAC头信息。
地址选择组件主要用于对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进行地址匹配,地址组件包括划分组件、第一获取组件和第二获取组件。在地址匹配开始之前,划分组件将映射表中全部目的地址划分为N组地址范围,且将N组地址范围依序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地址匹配的方法包括:(1)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同时与内部存储组件的N组地址范围进行比较,落在哪一组内第一获取组件则选择该组地址范围对应的MAC头信息;(2)如果多组地址范围同时命中,第二获取组件则选择序号小的地址组号作为命中结果;(3)如果都不命中,则丢弃该笔访问,产生错误中断,上报该笔访问地址给软件。
报文组包和发送单元将第三方组件传递的缓存于内部存储组件的数据信息,按照网络报文格式添加MAC头信息和数据目的地址信息,将网络报文通过网口发送给接收装置。接收装置接收到网络报文后提取数据目的地址和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输出到数据目的地址,该数据信息一般存储于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存储单元。
实施例二:与实施利一不同之处在于,头信息管理单元还包括判断组件,在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比较之前,判断组件判断不同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是否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若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则将不同的数据目的地址合并并选择最小的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合并后的数据目的地址,数据长度则为总长度。
实施例三:与实施利一、实施例二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二的内部存储组件包括RAM存储器和CACHE存储器(通常由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存储器)组成),其中RAM存储器用于存放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的映射表,CACHE存储器则用于缓存第三方组件传递的多笔数据。实施利一中内部存储组件仅由RAM存储器组成,而RAM存储器缓存的仅为第三方组件传递的单笔数据,CACHE存储器速度较快。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简单、灵活,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选择使用的方式。该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总线流量带宽,提高发包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特征可以任意组合,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被配置为映射表,存储所述映射表;
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
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获取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
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组包后,将所述数据信息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比较之前,判断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是否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若构成则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合并并选择最小的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合并后的数据目的地址。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目的地址的比较包括:
将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划分为N组地址范围,且将所述N组地址范围依序编号,若所述数据目的地址落在某组地址范围内时则获取与该地址范围对应的MAC头信息;
若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同时落在至少两组地址范围内时,选择编号小的地址范围并匹配对应的MAC头信息;其中,N为大于1的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目的地址为起始地址,所述数据长度为所述数据目的地址的地址长度,所述映射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的地址范围。
5.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包括网络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处理器包括发送装置和接收装置,其中,所述发送装置包括头信息管理单元、地址感知单元和报文组包及发送单元,所述头信息管理单元又包括:
配置组件,将数据的MAC头信息与目的地址配置成映射表;
内部存储组件,存储所述映射表;
地址选择组件,将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进行比较,获取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对应的MAC头信息;
所述地址感知单元获取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的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
所述报文组包及发送单元将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组包后发送给所述接收装置;
所述接收装置接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对应的MAC头信息和数据信息,将数据信息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头信息管理单元还包括判断组件,在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与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比较之前,所述判断组件判断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及其数据长度是否构成连续的地址空间,若构成则将不同的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合并并选择最小的数据目的地址作为合并后的数据目的地址。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址选择组件包括:
划分组件,将所述映射表中的目的地址划分为N组地址范围,且将所述N组地址范围依序编号,N为大于1的正整数;
第一获取组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落在某组地址范围内时则选择与该地址范围对应的MAC头信息;
第二获取组件,所述数据目的地址同时落在至少两组地址范围内时,选择编号小的地址范围并匹配对应的MAC头信息。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所述接收装置输出到所述数据目的地址的所述数据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存储组件包括:
RAM存储器,存储所述映射表;
CACHE存储器,缓存所述第三方组件传递的数据信息。
10.如权利要求5-9任一所述的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目的地址为起始地址,所述数据长度为所述数据目的地址的地址长度,所述映射表包括所述目的地址的地址范围。
11.一种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实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2.一种计算机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614301.9A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ending CN1138730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4301.9A CN113873049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EP21834396.0A EP4161032A4 (en) 2020-06-30 2021-05-06 NETWORK PACKAGE BASED REMOTE STORAGE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AS WELL AS DEVICE AND MEDIUM
PCT/CN2021/091935 WO2022001360A1 (zh) 2020-06-30 2021-05-06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4301.9A CN113873049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3049A true CN113873049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1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4301.9A Pending CN113873049A (zh) 2020-06-30 2020-06-30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161032A4 (zh)
CN (1) CN113873049A (zh)
WO (1) WO2022001360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7188726A (ja) * 2016-04-01 2017-10-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パケット転送装置、カウンタ設定方法、及びカウンタ設定プログラム
CN109426631A (zh) * 2017-08-30 2019-03-05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rdma的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91587B (zh) * 2017-09-11 2021-03-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访问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61032A4 (en) 2023-08-30
WO2022001360A1 (zh) 2022-01-06
EP4161032A1 (en) 2023-04-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4017150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an output buffer in a 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 (nic)
US818096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packet buffer in an intermediate node
CN108055202B (zh) 一种报文处理设备和方法
US8423689B2 (e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9304939B2 (en) Method and multi-core communication processor for replacing data in system cache
CN101409675A (zh) 网络分组净荷压缩
CN112118167B (zh) 一种跨网隧道数据快速传输方法
WO2024067336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可编程网卡设备、物理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5471852A (zh) 一种udp高速数据收发系统及方法
CN105933325B (zh) 一种基于NFSoRDMA的内核态RPC通信加速方法
US6850999B1 (en) Coherency coverage of data across multiple packets varying in sizes
US6708258B1 (en) Computer system for eliminating memory read-modify-write operations during packet transfers
CN115858160A (zh) 远程直接内存访问虚拟化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TWI223747B (en) Increasing memory access efficiency for packet applications
CN113873049A (zh) 基于网络报文的远程内存访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1541624B (zh) 空间以太网缓存处理方法
US7219211B1 (en) Precompute logic for software packet processing
US794076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rocessing multicast packets
WO2019095942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US737945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multiple packets from hardware
CN110602211A (zh) 一种带异步通知的乱序rdma方法与装置
CN116886605B (zh) 一种流表卸载系统、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6074250B (zh) 流表处理方法、系统、设备和存储介质
US2002007824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network protocol processing
TWI819498B (zh) 記憶體共享電子電路系統以及能使用主機記憶體的外部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