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2846B -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2846B
CN113872846B CN202111172909.1A CN202111172909A CN113872846B CN 113872846 B CN113872846 B CN 113872846B CN 202111172909 A CN202111172909 A CN 202111172909A CN 113872846 B CN113872846 B CN 1138728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destination address
service message
interface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729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2846A (zh
Inventor
易志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ew H3C Security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729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4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28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28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284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6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 H04L12/4633Interconnection of networks using encapsulation techniques, e.g. tunne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是关于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具体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上述方案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Description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是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其核心技术OpenFlow(软件定义网络协议)通过将网络设备的控制面与数据面分离开来,从而实现了网络流量的灵活控制。
例如,在电视信号传输场景中,电视台的信号传输网络逐步从SDI(serialdigitalinterface,数字分量串行接口)架构向IP(Internet Protocol,互联网网际协议)架构进行演进,当电视台需要将视频信号发送至目标终端时,视频信源可以通过IPG(IP gateway,IP网关)设备进行转化,得到IP信号格式的IP信号流。IP信号流可以根据其对应的组播IP地址,通过交换机从电视台对应的局域网转发至SDN网络,以传输给属于该组播组的终端设备,以实现视频信号的组播。
但上述方案中,不同IP网关转化得到的IP报文,通过SDN网络进行传输时目的IP地址可能会冲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避免了SDN网络中报文的目的IP地址冲突,该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所述第二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二交换机以及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二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报文为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
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表项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所述第二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第二表项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口统计获取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动作表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量获取单元,获取目标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控制器下发的各个表项中,匹配字段的第一数量与动作字段的第二数量;所述目标交换机是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
异常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不同,则将具有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量的目标交换机确定为异常交换机。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二交换机以及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表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第一地址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第一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重置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二目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口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确定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动作字段;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报文发送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二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表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第二地址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报文为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
第二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重置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三目的地址。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交换机设备,所述交换机设备中包含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所述至少一条指令、至少一段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报文发送方法。
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至少一条指令,所述至少一条指令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程序包括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指令,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指令,使得该计算机设备执行上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网络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报文发送网络中的信号发送示意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提到的“指示”可以是直接指示,也可以是间接指示,还可以是表示具有关联关系。举例说明,A指示B,可以表示A直接指示B,例如B可以通过A获取;也可以表示A间接指示B,例如A指示C,B可以通过C获取;还可以表示A和B之间具有关联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对应”可表示两者之间具有直接对应或间接对应的关系,也可以表示两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也可以是指示与被指示、配置与被配置等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预定义”可以通过在设备(例如,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中预先保存相应的代码、表格或其他可用于指示相关信息的方式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网络示意图。该报文发送网络包括第一交换机101、第二交换机102与该控制器103;该第一交换机101用于将目标信号流(中的业务报文)接入该报文发送网络并传输至第二交换机;该第二交换机102用于将该目标信号流发送至目标终端。
可选的,该报文发送网络是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网络。
可选的,该第一交换机101与第二交换机102均为openflow交换机,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接管所有openflow交换机,通过控制器103给交换机下发转发表项来调度视频信号。
可选的,该控制器103可以部署采集点探针对网络中的信号流进行监控,在一个采集点上能够精确的探测到每一条信号流的转发状态。
可选的,该控制器103还可以根据每个信号下发给设备的Flow表项、Group表项确定信号IP流在每台设备上的入接口、出接口信息,从而知道视频信号IP流的转发路径。
可选的,上述目标信号流,可以是通过IPG设备转换后得到的IP信号流,例如信号1与信号2是SDI格式的设备,通过IPG设备转换后,得到IP信号流发送至第一交换机101,并通过第一交换机发送至第二交换机102。
第二交换机102将IP信号流转发至终端1对应的IPG设备或终端2对应的IPG设备,并转换为终端对应的格式(如SDI格式),以实现完整的信号传输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是一种示意型的结构,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报文发送网络在第一交换机101与第二交换机102之间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中间交换机,以形成报文发送网络中的多条转发链路,本申请对中间交换机的数量不设限制。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由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执行。如图2所示,该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1,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该第一交换机接收到该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该第一表项重置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该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该第二目的地址为对该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可选的,第一表项中可以包含该第一交换机需要对目标信号流所需要传输的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更改的地址信息。例如第一表项信息中可以包含“目的IP地址239.0.0.1”,此时第一交换机即可以根据第一表项信息,将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IP地址重置为“239.0.0.1”,即第二目的地址。
当需要进行视频信号(即目标信号流)的转发时,例如当视频信号通过IPG设备转化为视频信号后,可以通过第一交换机输入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此时控制器需要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第一表项,以指示第一交换机对该视频信号中的业务报文的操作。
由于当视频信号数量较多时,若各个视频信号按照本身的地址信息进行传输时,可能会产生IP地址冲突的情况。
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表项后,先根据第一表项信息重置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此时第一业务报文也被更新为了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重置后得到的第二目的地址在报文发送网络中传输第二业务报文直至传输至第二交换机。
此时对于通过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视频信号,都通过控制器进行了IP地址的重分配,从而避免了由不同的地方(例如不同的电视台)发送到报文发送网络时造成的IP地址冲突(例如组播地址冲突)。
步骤202,向该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该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该第二交换机接收到该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该第二表项重置该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该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该第三目的地址为对该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当进行了目的地址重分配后的得到的第二业务报文,根据第二目的地址,将第二业务报文传输至第二交换机时,此时第二交换机需要根据接收到的第二表项,对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进行再重置。
此时第二业务报文中的第二目的地址被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第二业务报文也被相应的重置为了第三业务报文。终端从而根据重置后的第三目的地址将第三业务报文发送到终端,以实现目标信号流从SDN网络中转发至目标终端的完整的信号传输流程。
可选的,该第三目的地址与第一目的地址是相同的地址。即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时,第一业务报文所指示的第一目的地址即为终端的地址,此时第一交换机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得到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SDN控制器统一管理,避免目的IP地址的冲突;而当第一交换机按照重置后得到的第二目的地址,将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传输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需要将该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终端,此时可以将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一目的地址,以实现将业务报文转发至对应的终端。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由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执行。如图3所示,该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接收该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该目标信号流中的第一业务报文可以通过第一交换机接入报文发送网络,此时第一交换机在转发目标信号流之前,需要先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表项,并根据第一表项确定对目标信号流中的第一业务报文所采取的操作。
步骤302,接收该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该第一表项重置将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当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时,则可以根据第一表项中的地址,将该第一业务报文中包含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相应的,该第一业务报文此时也被更新为第二业务报文
步骤303,向该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该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该第二交换机根据该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该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该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该第三目的地址为对该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此时第一交换机可以根据重置后获得的第二目的地址,将更新后的第二业务报文,发送至第二交换机。
可选的,该第二目的地址即为该第二交换机对应的网络地址。
第二交换机接收到该第二业务报文后,再根据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对第二业务报文中的第二目的地址进行目的地址重置,得到包含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可选的,当第二交换机是接入终端的交换机时,根据第二表项再次对第二业务报文进行重置后得到的第三业务地址,应该为终端对应的地址,此时第二交换机即可以根据该第三业务地址将第三业务报文转发至对应的目标终端,以实现完整的报文转发流程。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由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二交换机执行。如图4所示,该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401,接收该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可选的,第二交换机是终端接入侧的交换机,因此第二交换机可以将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报文转发至对应的终端。而在第二交换机需要将目标信号流转发至目标终端之前,第二交换机会先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以确定该第二交换机对接收到的第二业务报文执行的转发操作。
步骤402,接收该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该第二业务报文为该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
即第一交换机在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第一表项将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并根据重置后的第一目的地址,将第一业务报文变更的第二业务报文,从报文发送网络中转发直至第二交换机。
此时第二交换机接收到目标信号流所对应的第二业务报文时,同样可以根据控制器下发的第二表项对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进行重置,重置后的第三目的地址则指示第三业务报文所需要转发的终端地址或组播地址。
步骤403,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当第二目的地址被更新为第三目的地址时,此时第二业务报文也被相应的更新为第三业务报文。第二交换机即可以根据第三目的地址,确定第三业务报文的转发路径,并根据该路径,将该第三业务报文转发至对应的目标终端。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报文发送方法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由如图1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以及控制器共同执行。如图5所示,该报文发送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控制器向第一交换机发送接口统计获取请求,相应的,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当目标信号流中的第一业务报文需要通过第一交换机接入报文发送网络,并通过报文发送网络转发至目标信号流对应的终端时,控制器可以先向第一交换机发送接口统计获取请求。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下发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后,第一交换机将第一交换机的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且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此时控制器即获取到了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口统计信息是第一交换机实时获取并更新至第一交换机的数据存储器中的,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下发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后,将存储在第一交换机的数据存储器中的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下发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后,第一交换机获取当前状态下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的已使用带宽以生成接口统计信息,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
可选的,该接口统计获取请求可以是OpenFlow协议OFP_MULIPART_REQUST请求里面的OFPMP_PORT_STATS消息。
即当第一交换机是openflow交换机且运行openflow协议时,控制器可以通过OpenFlow协议OFP_MULIPART_REQUST请求里面的OFPMP_PORT_STATS消息获取第一交换机的接口统计信息。
步骤502,控制器根据该接口统计信息,在该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动作字段。
当控制器获取到第一交换机的接口统计信息,即当获得了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的已使用带宽,以及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的总带宽时,即可以确定出第一交换机各个接口分别对应的可使用带宽。而当控制器需要指示第一交换机转发目标信息流时,则可以根据需要转发的目标信息流的带宽,与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分别对应的可使用带宽,确定第一交换机中与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目标接口。
例如,当控制器需要控制第一交换机转发第一业务报文时,且此时第一业务报文需要的带宽为1G,而第一交换机的接口1的可使用带宽为2G,第一交换机的接口2的可使用带宽为500M,第一交换机的接口3的可使用带宽为800M,此时为了保证第一业务报文的正常传输,则可以直接将接口1作为与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目标接口。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根据第一交换机的接口统计信息,将第一交换机中可用带宽大于第一业务报文所需带宽的接口确定为候选接口;并在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候选接口中确定出与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目标接口。
即第一交换机的接口中,可能存在多个接口的带宽满足第一业务报文的所需带宽,此时可以在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候选接口中确定出与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目标接口以发送第一业务报文。
可选的,在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候选接口中选取任意一个作为发送第一业务报文的接口。
可选的,在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候选接口中选取可用带宽最小的作为发送第一业务报文的接口。
当存在多个候选接口时,且各个候选接口都满足第一业务报文的发送带宽时,此时可以将各个候选接口中最小的作为第一业务报文的发送接口,以便预留出其他可用带宽更大的接口发送数据量更大的其他信号流。
可选的,在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候选接口中选取可用带宽最大的作为第一业务报文对应的目标接口。
当存在多个候选接口时,且各个候选接口都满足第一业务报文的发送时,此时可以将各个候选接口中可用带宽最大的作为第一业务报文的发送接口,以保证目标信号流的数据量波动以至于所需的带宽变大情况下,目标接口仍然可以尽可能保证目标信号流中的第一业务报文的正常传输。
当确定了第一交换机中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后,控制器可以根据该目标接口生成对应的动作字段,并封装为第一表项,以指示该第一交换机根据该动作字段执行通过目标接口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动作。
可选的,该第一动作字段可以是OpenFlow协议中的group表项中的字段,该group表项中包含至少一个bucket,当控制器确定了第一交换机中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的目标接口(例如接口3)后,可以构建一个包含“从接口3发送(即第一动作字段)”的bucket的group表项。
步骤503,控制器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第一表项,相应的,第一交换机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一表项;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表项,相应的,第二交换机接收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
在控制器控制第一业务报文通过第一交换机进行目的地址重置,并经过报文发送网络转发至第二交换机之前,需要向包含第一交换机、第二交换机在内的各个交换机下发表项,以实现对目标信号流的转发过程的控制。
步骤504,第一交换机将该第一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该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信号流的特征信息进行匹配,确定该第一业务报文。
对于第一交换机而言,控制器可以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指示第一交换机转发目标信号流的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该第一表项包括第一匹配字段与第一动作字段;该第一匹配字段用于在该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信号流中匹配出对应的第一业务报文;该第一动作字段用于指示该第一交换机对该第一业务报文执行的操作。
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表项时,可以先根据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匹配字段,在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信号流中匹配出第一业务报文。
例如,该第一匹配字段可以是openflow协议中的Flow表项中的flow字段,该Flow字段中包含视频信号源IP、源UDP端口号、目的IP、目的UDP端口号、入接口等信号IP流特征。当第一交换机获取到第一匹配字段时,即可以根据上述信号IP流特征,与接入第一交换机的各个信号流的报文进行匹配,从而确定出目标信号流的第一业务报文。
步骤505,第一交换机根据该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将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该第二目的地址。
当第一交换机根据第一匹配字段在接入的各个信号流中的报文确定出第一业务报文后,即可以根据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对第一业务报文的地址进行重置,以获得第二目的地址。
此时重置后的,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业务报文,也相应的被更新为了第二业务报文。
可选的,该第一交换机还可以根据该第一动作字段,对该第一业务报文的目的UDP端口号进行重置。
例如,该第一动作字段可以是openflow协议中的group类型的表项中的动作字段,该group表中包含bucket,该bucket中至少包含“将修改业务报文地址(目的IP地址)修改为239.0.0.1”、“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1”与“从接口3下发”的动作字段,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group表时,即对业务报文执行该group表的bucket中指示的上述动作。此时业务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可以被重置为239.0.0.1、目的UDP端口号被重置为5001,并且重置操作后的报文被第一交换机通过接口3下发。
步骤506,第一交换机根据该第二目的地址,通过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将该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该第二交换机。
当第一交换机将第一业务报文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后,即可以根据第一动作字段中的目标接口发出,以实现将第一报文更新而成的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
可选的,该第二目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第二交换机的地址信息。
即当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即目的IP地址)被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且该第二目的地址指示的是第二交换机的地址信息时,此时第二业务报文在报文发送网络中可以根据该第二目的地址进行路由,并根据路由路径转发至第二交换机。
可选的,该第一交换机在将第一业务报文更新为第二业务报文并发送至第二交换机的过程中,还需要通过至少一个中间交换机进行转发,即该第一交换机通过控制器下发的第一表项将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中间交换机,并通过中间交换机对该第二业务报文行一次或多次转发,直至传输至第二交换机。
可选的,该中间交换机可以为OpenFlow交换机。即在目标信号流传输之前,控制器对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目标中间交换机下发了与该第二业务报文对应的表项(即流表与动作表),以便通过报文发送网络中的各个目标中间交换机,根据控制器下发的表项,对第二业务报文进行转发,直至传输至第二交换机。
步骤507,第二交换机将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该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第二业务报文。
该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对于第二交换机而言,控制器可以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指示第二交换机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该第二表项包括第二匹配字段与第二动作字段;
该第二匹配字段用于在该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信号流的报文中匹配出对应的第二业务报文;该第二动作字段用于指示该第二交换机对该第二业务报文执行的操作。
当该第二交换机接收到第二表项时,可以先根据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匹配字段,在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信号流的报文中匹配出第二业务报文,该第二匹配字段与步骤504中的第一匹配字段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508,第二交换机根据该第二动作字段,重置该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获得该第三目的地址。
当第二交换机根据第二匹配字段在接入的各个信号流的报文中确定出第二业务报文后,即可以根据第一动作字段,对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进行重置,以获得包含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可选的,该第二交换机还可以根据该第二动作字段,对该第二业务报文的目标UDP端口号进行重置。
例如,该第二动作字段可以是openflow协议中的group表项中的动作字段,该group表项中包含bucket,该bucket中至少包含“将修改第二业务报文的目的地址(目的IP地址)修改为239.0.0.3”、“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1”与“从接口5下发”的动作,当第一交换机接收到group表项时,即对第二业务报文执行该group表项的bucket中指示的上述动作。此时第二业务报文中的目的IP地址可以被重置为目标终端对应的地址239.0.0.3、目的UDP端口号被重置为5002,并且重置操作后的第三业务报文被第二交换机通过接口5转发至目标终端。
步骤509,第二交换机向终端发送包括该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当第二交换机将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重置后,即可以根据第二动作字段中的目标接口发出,以实现将重置后得到的第三业务报文转发至目标终端。
可选的,该第三目的地址用于指示该目标终端的网络地址信息。
即当第二目的地址(即目的IP地址)被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此时指向第二交换机的目的地址被更换为终端对应的网络地址,此时第二交换机可以根据第二重置地址,将第三业务报文从报文发送网络中转发至第三目的地址指示的目标终端。
可选的,该第三目的地址还用于指示目标IPG设备。
目标信号流为IP信号时,且被转发至目标IPG设备时,该目标IPG设备可以对该目标信号流对应的第三业务报文进行处理,将其转化为适合终端直接接收的SDI信号,并发送给与该IPG设备对应各个终端设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控制器向各个目标交换机发送表项数量获取请求,该目标交换机是该报文发送网络中,与目标信号流对应的交换机。
相应的,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后,将第一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目标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控制器;
相应的,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后,将第二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控制器。
当控制器检测到目标信号流异常时,如目标信号流在转发至目标终端对应的IPG设备的过程中出现了丢包,则此时目标信号流在报文发送网络中的转发过程存在异常。而为了判断出现异常情况的交换机,控制器可以向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各个目标交换机发送表项数量获取请求,以获取各个目标交换机中,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表项数量。
由于各个交换机都是根据表项来控制目标信号流的传输时,对于任意一个目标交换机而言,其每次转发一次目标信号流,都需要根据表项对目标信号流进行一次转发操作,因此该交换机中转发了多少次目标信号流对应的数据包,就会需要多少个流表与动作表。因此控制器获取到了各个目标交换机,与目标信号流对应的目标表项的数量,即可以确定目标交换机对目标信号流的转发情况。
控制器根据包含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在内的各个该目标交换机,目标匹配字段数量和目标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该目标匹配字段数量用于指示该目标交换机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该目标动作字段数量用于指示该目标交换机存储的动作字段数量。控制器当获取到包含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在内的各个目标交换机的目标匹配字段数量和目标动作字段数量时,实际上已经获取了各个目标交换机对各个业务报文的转发情况。
可选的,控制器获取目标交换机接收到该控制器下发的各个表项中,匹配字段的第一数量与动作字段的第二数量;该目标交换机是该第一交换机与该第二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若该第一数量与该第二数量不同,则将具有该第一数量以及该第二数量的目标交换机确定为异常交换机。
当目标交换机的匹配字段的第一数量和动作字段的第二数量不一致时,则说明该目标交换机接收到的报文数量,与转发的报文数量不一致,此时可以认为该目标交换机是存在异常的交换机。
可选的,在终端接收目标信号流异常的时候,控制器通过openflow协议OFP_MULIPART_REQUST请求里面的OFPMP_FLOW、OFPMP_GROUP消息获取目标交换机上Flow表项中flow字段、Group表项中group字段的统计计数,可以知道设备上视频信号对应的flow字段、group字段是否有统计信息。如果某台设备的flow字段、group字段统计计数没有增加,说明目标信号流转发到该目标交换机出现异常。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在报文发送网络中的信号发送示意图。在如图6所示的报文发送网络中,OpenFlow交换机601和OpenFlow交换机602支持OpenFlow且被SDN控制器603接管控制。
视频信号1的组播IP地址和目的UDP端口号与视频信号2组播IP地址与目的UDP端口号冲突,控制器给视频信号1分配的组播IP地址为239.0.0.1、目的UDP端口号为5001,给视频信号2分配的组播IP地址为239.0.0.2、目的UDP端口号为5002。
一、将视频信号1调度到终端1上:
控制器获取port3、port4、port5剩余带宽给视频信号1分配port3为出接口。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601下发Group 1表项,Group 1表项携带一个bucket,bucket内包含修改目的IP地址为239.0.0.1、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1、从port 3发送动作。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1下发Flow表项,Flow表项匹配入接口port 1、源IP地址1.1.1.1、源UDP端口号4001、目的IP地址239.0.0.1、目的UDP端口号5001,Flow表项动作集为Group 1。
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2下发Group 1表项,Group 1表项携带一个bucket,bucket内包含修改目的IP地址为239.0.0.3、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3、从port 9发送动作。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2下发Flow表项,Flow表项匹配入接口port 6、源IP地址1.1.1.1、源UDP端口号4001、目的IP地址239.0.0.1、目的UDP端口号5001,Flow表项动作集为Group 1。
OpenFlow交换机1和OpenFlow交换机2上Flow表项、Group表项下发完后视频信号1就通过OpenFlow交换机1的port 1口进、port 3口出,到OpenFlow交换机2的port 6口进、port 9口出,转发到终端1上。
二、将视频信号2调度到终端2上:
控制器获取port3、port4、port5剩余带宽给视频信号2分配port5为出接口。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1下发Group 2表项,Group 2表项携带一个bucket,bucket内包含修改目的IP地址为239.0.0.2、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2、从port 5发送动作。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1下发Flow表项,Flow表项匹配入接口port2、源IP地址1.1.1.2、源UDP端口号4001、目的IP地址239.0.0.1、目的UDP端口号5001,Flow表项动作集为Group 2。
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2下发Group 2表项,Group 2表项携带一个bucket,bucket内包含修改目的IP地址为239.0.0.4、修改目的UDP端口号为5004、从port 10发送动作。控制器给OpenFlow交换机2下发Flow表项,Flow表项匹配入接口port 8、源IP地址1.1.1.2、源UDP端口号4001、目的IP地址239.0.0.2、目的UDP端口号5002,Flow表项动作集为Group 2。
OpenFlow交换机1和OpenFlow交换机2上Flow表项、Group表项下发完后视频信号2就通过OpenFlow交换机1的port 2口进、port 5口出,到OpenFlow交换机2的port 8口进、port 10口出,转发到终端2对应的IPG设备并最终发送至终端2上。
通过如图6所示报文发送网络,控制器可以通过接口剩余带宽只能选择转发路径避免带宽溢出导致转发异常。每个视频信号的转发路径都是控制器选择控制的,控制器可以将转发路径可视化呈现给用户,让用户对IP调度网络有直观的了解,能够很好的发现网络中的异常、维护IP调度网络,并且控制器统一分配管理视频信号的组播地址,减少视频信号接入调度矩阵的复杂度。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第二交换机;所述第一交换机用于将目标信号流接入所述报文发送网络;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将所述目标信号流发送至目标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表项发送单元701,用于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所述第二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第二表项发送单元702,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口统计获取单元,接收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动作表生成单元,根据所述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数量获取单元,获取目标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控制器下发的各个表项中,匹配字段的第一数量与动作字段的第二数量;所述目标交换机是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
异常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不同,则将具有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量的目标交换机确定为异常交换机。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二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表项接收单元80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第一地址重置单元8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第一报文转发单元803,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地址重置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二目的地址。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口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确定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动作字段;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报文发送装置的结构方框图。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第一交换机用于将目标信号流接入所述报文发送网络;所述第二交换机用于将所述目标信号流发送至目标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第二表项接收单元901,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第二地址重置单元902,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报文为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
第二报文转发单元903,用于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地址重置单元,还用于,
将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三目的地址。
综上所述,在SDN网络中,当需要将第一业务报文中的数据转发至终端时,第一交换机可以通过控制器对第一交换机下发的第一表项,对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进行重置,获得包含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并转发给第二交换机;而当第二业务报文转发至第二交换机时,第二交换机也可以通过控制器向第二交换机下发的第二表项,再次重置第二业务报文的地址,以得到包含第三目标地址的业务报文,从而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上述方案中,SDN网络在对各个业务报文进行转发时,都进行了目的地址的重置,并且在要转发给对应的终端时再次重置,以便转发给对应的终端,使得控制器可以对SDN网络中转发的各个报文统一进行目的地址管理,避免了在软件定义网络中的目的地址冲突。
请参阅图10,其是根据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设备示意图,所述通信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报文发送方法。
其中,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处理器还可以为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芯片,或者上述各类芯片的组合。
存储器作为一种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暂态软件程序、非暂态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中的非暂态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处理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方式中的方法。
存储器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处理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暂态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暂态固态存储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处理器。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有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所述至少一条计算机程序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以实现上述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例如,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只读光盘(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根据所述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
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所述第二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流异常时,向各个目标交换机发送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目标交换机接收到所述控制器下发的各个表项中,匹配字段的第一数量与动作字段的第二数量;所述目标交换机是所述第一交换机与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任意一个;
若所述第一数量与所述第二数量不同,则将具有所述第一数量以及所述第二数量的目标交换机确定为异常交换机。
3.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二交换机以及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确定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时,将所述第一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包括:
将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一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一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一表项中的第一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二目的地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确定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动作字段;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6.一种报文发送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二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报文为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表项为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后生成的;所述第一表项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时,将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包括:
将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匹配字段中的特征信息,与所述第二交换机接入的各个业务报文的特征信息匹配,确定出所述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特征信息至少包括源端口号、目的地址、目的端口号以及入接口号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所述第二表项中的第二动作字段,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所述第三目的地址。
8.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控制器;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以及第二交换机;所述装置包括:
接口统计获取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动作表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
第一表项发送单元,用于向第一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以便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第二业务报文,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包括第二目的地址,所述第二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一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第二表项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用于转发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接收到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后,根据所述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所述第一表项发送单元,还用于当检测到所述目标信号流异常时,向各个目标交换机发送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
9.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一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二交换机以及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接口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接口统计获取请求时,将接口统计信息发送至控制器,以便控制器确定目标接口并生成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的第一表项;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第一表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
第一地址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一表项重置将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二目的地址;
第一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向所述第二交换机发送包含所述第二目的地址的第二业务报文,以便所述第二交换机根据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第二表项重置所述第二目的地址,并向终端发送第三业务报文;所述第三业务报文包括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三目的地址为对所述第二目的地址重置后得到;
所述第一表项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时,将所述第一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10.一种报文发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报文发送网络中的第二交换机;所述报文发送网络还包括第一交换机与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表项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控制器发送的用于转发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表项;
第二地址重置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业务报文,并根据所述第二表项将所述第二业务报文的第二目的地址重置为第三目的地址;所述第二业务报文为所述第一交换机接收到第一业务报文后,根据用于转发目标信号流中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表项重置所述第一业务报文的第一目的地址,并向第二交换机发送;所述第一表项为所述控制器根据第一交换机发送的接口统计信息,从所述第一交换机的各个接口中,确定用于接收第一业务报文的目标接口后生成的;所述第一表项包含所述目标接口对应的接口标识;所述接口统计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交换机中各个接口对应的已使用带宽;
第二报文转发单元,用于向终端发送包括所述第三目的地址的第三业务报文;
所述第二表项接收单元,还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控制器发送的表项数量获取请求时,将所述第二交换机中的匹配字段的数量与动作字段的数量发送至所述控制器,以使所述控制器根据各个目标交换机中存储的匹配字段数量和动作字段数量,确定目标信号流对应的异常交换机;所述目标交换机是用于传输目标信号流的交换机。
CN202111172909.1A 2021-10-08 2021-10-08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7284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909.1A CN113872846B (zh) 2021-10-08 2021-10-08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72909.1A CN113872846B (zh) 2021-10-08 2021-10-08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846A CN113872846A (zh) 2021-12-31
CN113872846B true CN113872846B (zh) 2023-06-20

Family

ID=790020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72909.1A Active CN113872846B (zh) 2021-10-08 2021-10-08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2846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317B (zh) * 2014-09-26 2018-04-20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ip路由转发的方法和装置
CN105429957A (zh) * 2015-11-02 2016-03-23 芦斌 一种基于sdn构架下的ip地址跳变安全通信方法
CN105847157B (zh) * 2016-03-21 2018-12-1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基于sdn的标识网络间端到端的通信方法
CN109982156B (zh) * 2017-12-28 2021-06-22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sdn的快速组播轮切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0166375A (zh) * 2019-05-27 2019-08-23 杭州迪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装置
CN112217918B (zh) * 2020-10-23 2022-05-24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SDN网络中IPv6地址冲突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12235213B (zh) * 2020-12-16 2021-04-06 金锐同创(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sdn交换机分流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2846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54026B2 (ja) パケット交換ネットワークのためのトラフィックエンジニアリングフィーダ
RU2189072C2 (ru) У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ный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динамического смещения между пакетами маршрутизации и коммутации в сети передачи данных
CN101843056B (zh) 互连网络中的分组级优先化
CN110890994B (zh) 一种报文转发路径的确定方法、设备和系统
US20140112150A1 (en) Method for provid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software-defined networking based network and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JP5485543B2 (ja) プライマリネットワーク及びセカンダリネットワークを含む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通信方法
CN108512758B (zh) 报文处理方法、控制器以及转发设备
US9072092B1 (e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environment
CN114631290B (zh) 数据分组的传输
EP1985066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data flows at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US2015018149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519072B2 (en) Transmission system including media converter for concentrated VDSL apparatus
CN113301000A (zh)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介质及设备
EP4042653A1 (en) A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multiple data streams of different communication services over a multipath transmission system
US8732778B1 (en) On-demand mobile wireless broadcast video delivery mechanism
CN112152933A (zh) 一种发送流量的方法和装置
CN113872846B (zh) 报文发送方法及装置
CN113395612B (zh) 一种光纤通信中的数据转发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EP2773053A1 (en) Hybrid cable-wireless system
CN110213161B (zh) 一种路由调度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575601B2 (en) Network device and packet processing method using same
KR101587379B1 (ko) 큐 사이즈의 동적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CN110300060B (zh) 用于软件定义网络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768509B (zh) 保证网络中服务质量的方法
Heise et al. Self-configuring real-time communication network based on OpenFlow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