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0499A -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 Google Patents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0499A
CN113870499A CN202111144933.4A CN202111144933A CN113870499A CN 113870499 A CN113870499 A CN 113870499A CN 202111144933 A CN202111144933 A CN 202111144933A CN 113870499 A CN113870499 A CN 1138704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joint defense
alarm
warning
warning condition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493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0499B (zh
Inventor
刘镇江
刘旭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X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X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X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Xuny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493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04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04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7/00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 G08B7/06Sign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Personal calling systems according to more than one of groups G08B3/00 - G08B6/00 using electric transmission, e.g. involving audible and visible signalling through the use of sound and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7/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from a central station to a plurality of substatio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上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包括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在接收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后,根据经过处理后的报接差值,基于报接差值调整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的警情接报信号,以便于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的报警,并且,不同的联防警情器对应发送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以达到联合安防的效果,从而使得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大幅提高。

Description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联防报警系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建设速度和规模也逐渐加大,这无疑给安防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难,如何进行安防管理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在安防管理上,报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传统的报警方式是报警设备向接警中心(如警务室、保安处等中心)发送报警信号,由接警中心采取救援措施。
然而,传统的报警设备在发出报警信号后,只能等待安防人员抵达现场,而且警报设备的警报声影响范围有限,无法做到及时制止不法行为,导致联合安防等级较低,极容易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提高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的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联防响应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
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
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包括:对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进行译码处理,得到址文值;将所述址文值设置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匹配时,将所述报接差值设置为联防报警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包括: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当所述报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报警声光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报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警情身份码;对所述警情身份码进行码址转换操作,得到警情址文语音信号;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接警声光信号和警情址文语音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通讯通断检测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匹配时,向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通讯反馈信号,以重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一种联防监控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
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
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
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包括: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与所述联防报警器对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之后还包括:向联防接警器发送通讯通断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接收到的通讯反馈信息是否为接警反馈信息;当所述通讯反馈信息为所述接警反馈信息时,向所述联防接警器发送联防接警信息,以获取所述联防报警器的警情案发地址。
一种联防警情监控系统,包括:联防警情器以及联防警情监控主机;所述联防警情器包括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第一警情处理模块以及声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包括第二警情收发模块以及第二警情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在接收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后,根据经过处理后的报接差值,以确定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否为报接警信号,基于报接差值调整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的警情接报信号,以便于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的报警,并且,不同的联防警情器对应发送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以达到联合安防的效果,从而使得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大幅提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联防响应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联防监控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防响应方法。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防响应方法包括: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在接收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后,根据经过处理后的报接差值,以确定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否为报接警信号,基于报接差值调整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的警情接报信号,以便于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的报警,并且,不同的联防警情器对应发送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以达到联合安防的效果,从而使得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大幅提高。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联防响应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联防响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100: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至各所述联防警情器的警情信息,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作为对报警信息的反馈信号,例如,所述联防警情器包括联防报警以及联防接警器,在所述联防报警器被触发报警时,即所述联防报警器上的报警按键被按压,所述联防报警器向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报警信号,之后所述防警情监控主机对报警信号进行反馈,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发送至各所述联防警情器,即同时向所述联防报警以及所述联防接警器发送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也即除了向发出报警信号的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还向其他的联防接警器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以便于所有的联防警情器均有接受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从而便于后续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发出报警信号。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每一个联防警情器既可以是联防报警,也可以是联防接警器,即当其中一个联防警情器发出报警信号时,自身作为联防报警器,其他的联防警情器即为联防接警器,使得所有的联防警情器在发生警情时分别发出对应报警信号,例如,所述联防报警器的报警警情声光包中包括报警成功应答语音、警号鸣笛语音以及警灯启动信号,所述联防接警器的接警警情声光包中包括警情案发地址语音、警号鸣笛语音以及警灯启动信号。这样,联防报警器发出的报警成功应答语音用于通知案发现场人员报警成功,联防接警器发出的警情案发地址语音用于告知协防人员指导案发的地理位置,同时联防报警器和联防接警器均启动警号以及警灯,以便于提高联合安防等级。
S200: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中包含有两种信息,一种是对联防报警器的警情响应信号,另一种是对其他的联防接警器的警情响应信号,其中,对联防报警器的警情响应信号中包含有联防报警器的身份信息,以便于联防报警器接收到对应的警情响应信号,从而便于与联防接警器的警情响应信号区分,实现联防报警器和联防接警器分开报警和接警工作。这样,在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有不同的情况下,使得每一种警情响应信息中的编码信息不同,便于通过解析其中的编码以转换为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从而使得各联防警情器在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时转换出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值。
S300: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对应有不同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使得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联防警情响应值一一对应,以区分不同的联防警情器接收到的信息,从而便于后续各联防警情器执行对应的接报警。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为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接收到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对应的响应值,包括两个不同的响应值,例如,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包括联防报警值以及联防接警值,其中,各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包含有对应的联防警情器的身份信息,便于将各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区分,从而便于将联防警情响应值发送给对应的联防警情器。
所述预设警情值作为区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的参考值,由于不同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对应有不同的联防警情响应值,所述预设警情值将其中的联防报警值和联防接警值进行区分。这样,通过将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的区分,得到的报接差值是联防警情响应值相对于预设警情值的区分度,便于各联防警情器有效地区分接收到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即区分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报警响应信息还是接警响应信息,从而便于将对应的警情响应信息准确发送至指定的联防警情器,也便于各联防警情器接收对应的警情响应信息。
S400: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接差值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之间的区分度,便于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的响应信息类型进行区分,即通过对所述报接差值的大小确定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的接报警种类,也即所述报接差值区分联防警情器接收到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报警响应信息还是接警响应信息。所述声光控制模块用于播放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的接报警情声光包,所述接报警情声光包对应有不同的声光数据,在确定了所述报接差值后,各联防警情器接收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例如,联防报警器接收报警声光包,通过所述联防报警器的声光控制模块播放报警声音以及灯光信号,而联防接警器接收接警声光包,通过所述联防接警器的声光控制模块播放接警声音以及灯光信号。
在上述各实施例中,在接收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后,根据经过处理后的报接差值,以确定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否为报接警信号,基于报接差值调整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的警情接报信号,以便于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的报警,并且,不同的联防警情器对应发送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以达到联合安防的效果,从而使得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大幅提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包括:对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进行译码处理,得到址文值;将所述址文值设置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存在不同的响应信息,需要对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进行信息处理,以得到便于区分不同的响应信息。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进行译码处理,是对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中的文字信息与警情信息进行处理,其中,警情信息包括警号以及警灯启动信号,而文字信息根据不同接报警情况有不同的信息数据,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报警响应信息时,所述文字信息为报警应答信息,以便于联防报警器播报出报警成功的语音;而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接警响应信息时,所述文字信息为案发地址信息,以便于联防接警器播报出警情发生地址的语音。这样,在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不同时,对应得到的址文值也不同,便于将报警和接警的响应信息区分,从而便于各联防警情器基于所述址文值播报出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即联防报警器播放报警成功语音,并同时启动报警灯以及警号,而联防接警器不仅也启动报警灯以及警号,还播放警情案发地址,以便于所有的联防警情器都发出报警声光信号,还能便于警情案发地附近的人员快速且及时驰援,提高了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匹配时,将所述报接差值设置为联防报警值。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基于含有的不同文字信息,即对于不同的联防警情器有不同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也即联防报警器与联防接警器接收到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不同,通过其中的文字信息来区分,使得联防警情响应值有不同的数值。所述预设警情值即是对联防警情响应值中的不同大小值进行区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匹配,表明了当前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为联防报警响应信息对应的数值,此时求取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之间的差值,以便于确定当前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之间的差异程度。而且,此时的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之间的差异较小,使得所述报接差值同样较小,有助于与联防接警响应信号对应的报接差值进行区分,因此将此报接差值设置为联防报警值,能有效地便于将报警情况与接警情况区分,从而便于将联防报警器中的报接差值与联防接警器中的报接差值进行区分。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不匹配时,将所述报接差值设置为联防接警值。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是否匹配,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警情值,其中,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不匹配即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小于所述预设警情值。这样,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的大小不同,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号区分,而且还能通过数值的差异程度,确定各联防警情器播放的接报警情声光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包括: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当所述报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报警声光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差值是判断所述报接差值的基准,例如,所述预设差值为0。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联防报警响应信息时,所述报接差值为联防报警值,且大于0;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联防接警响应信息时,所述报接差值为联防接警值,且小于0。通过对所述报接差值的数值大小进行判断,将所述报接差值与所述预设差值进行比较,即是对所述报接差值的正负进行判断,以便于进一步确定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的类别。所述报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表明了当前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联防报警响应信息,此响应信息将由联防报警器接收,以便于通过联防报警器发出对应的报警信号,即所述报警声光信号,从而便于联防报警器及时进行报警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之后还包括:当所述报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警情身份码;对所述警情身份码进行码址转换操作,得到警情址文语音信号;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接警声光信号和警情址文语音信号。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表明了当前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接警响应信号,即表明了当前的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接警器,也即表明了有联防报警器已经发送出了报警信号,而当前的联防警情器作为接警装置用于协防人员接警。此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作为联防接警响应信号,与联防报警响应信号不同,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中除了接警声光信息,还包括用于体现联防警情器的身份信息,即所述警情身份码,便于知晓是哪个联防警情器发出了报警信号。其中,每一个所述警情身份码与每一个联防警情器相对应,即所述警情身份码与所述联防警情器一一对应,使得任意一个联防警情器作为联防报警器发出报警信号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均可获取此联防警情器的身份码,从而使得联防报警器所处在的案情发生地的地址信息被获取。之后,再对所述警情身份码进行码址转换操作,即是将所述警情身份码转换为地址信息,并以文字语音信息进行存储,以便于向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接警信号时,不仅能发送接警声光信号,还能发送警情址文语音信号,使得联防警情器不仅能触发警号以及警灯,还能对应播报出案情发生地的具体地理位置,从而便于案情发生地附近的各联防警情器充当联防接警器,进而便于案情发生地附近的协防人员快速到达现场。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联防接警器还可以是武警岗亭内的GPS弹屏系统,当GPS弹屏系统接收到接警信号后,警情址文语音信号中的地址信息转换为地址坐标,并在GPS弹屏系统中的电子地图上标注出来,以便于武警能及时发现案情发生地的具体位置,而且,在GPS弹屏系统展示案情地址时,还一并触发警号以及警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之后还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通讯通断检测信息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匹配时,向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通讯反馈信号,以重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发送至联防警情器之前,需要对外部的通讯状态进行检测,以确定网络通讯是否正常,例如,当所述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报警器时,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为报警应答信息,所述报警应答信息用于作为确定报警是否成功的信息;当所述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接警器时,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为接警响铃信息,所述接警响铃信息用于作为对警号触发是否成功的信息,以通过所述联防警情器是否响铃来判断联防接警器的外部网络通讯是否正常。对于联防报警器,通过对报警应答信息的接收,便于确定外部网络通讯的正常与否,而对于联防接警器,通过对接警响铃信息的接收,便于确定外部网络通讯的正常与否。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为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表明了联防警情器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的网络通讯正常,此时向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通讯反馈信号,以便于重新获取防警情响应信息,从而便于重新获取所需要的报接警信号。其中,网络通讯通过2G,3G,4G以及5G作为传输通道,采用TCP/IP协议进行协议传输。而且,所述联防警情器中包含有电源管理电路、终端保护电路、电池充电电路、DC供电电路、看门狗电路、语音播放电路以及基于网络通讯的有线数据处理单元或者基于无线数据通讯的射频处理单元。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不匹配时,即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不为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表明了联防警情器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的网络通讯异常,无法进行有效的网络信息传输,此时为了确保联防警情器也能及时发送出报接警信号,通过触发有线电话线,使得与语音报警平台接通,例如,通过与168报警平台进行有线联系,便于通过语音报警平台的有线报警方式向联防警情器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从而便于联防警情器能及时发出警情。在本实施例中,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通讯通断检测信息是否匹配,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的接收时间是否大于预设接收时间,其中,所述预设接收时间即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的最大接收时长,在所述预设接收时间内接收到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表明联防警情器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的网络通讯正常,反之则异常。
可以理解的,在各联防警情器上存在有对应的按键,例如,报警按键、接听按键以及挂机按键,使得联防警情器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报警功能、接听功能以及挂机功能。在本实施例中,当需要报警时,按压所述联防警情器上的报警按键,即可实现向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出报警信号;当需要接听案情信息时,按压所述联防警情器上的接听按键,即可实现接听案情发生地的地址信息;当需要结束报警时,按压所述联防警情器上的挂机按键,即可结束报接警信号。然而,在出现案情时,对传统的联防警情器的报接警操作,需要区分各按键的功能以及在联防警情器上的位置,不便于通过联防警情器快速进行接报警,尤其是在案情发生时,不法分子对操作人员做出多余的动作将会十分警惕,容易导致操作人员在区分各按键时而导致人身受到威胁,导致报警信息无法及时且快速地传递出去。
为了便于快速报接警,所述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一次按键时间以及警情声光的触发时间;
对所述一次按键时间与所述触发时间进行融时处理,得到融合时差;
检测所述融合时差是否小于预设时差;
当所述融合时差小于所述预设时差时,获取并播放所述警情报接信号中的报警成功语音信息;
获取二次按键信号,其中,二次按键信号的时间大于一次按键时间以及触发时间中最大的一个;
检测所述二次按键信号是否为按键触发信号;
当所述二次按键信号为所述按键触发信号时,关闭所述声光控制模块。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器的按键只有一个,即一键报警按键,所述一次按键时间为所述联防警情器的一键报警按键第一次被触发按压时对应的时间,所述触发时间为所述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最近一次发出警情声光的时间,将所述一次按键时间以及所述触发时间进行采集,便于知晓警情声光的发生时间与按键触发时间之间的先后关系。对所述一次按键时间于所述触发时间进行融时处理,是先将所述触发时间的电信号进行融合以及滤波,得到对应的警情声光的准确触发时间,而所述一次按键时间是根据一键报警按键上的电压信号的变化确定的,此时为了减少一键报警按键上的电压噪声信号,同样先进行一次融合以及滤波,使得所述一键报警按键的电压变化采集准确,从而使得一键报警按键的按键触发时间准确度提高。这样,得到的融合时差即为所述一次按键时间与所述触发时间的时间差,便于准确判断一次按键时间与触发时间的先后顺序。其中,所述融合时差小于所述预设时差,表明了一次按键时间早于所述触发时间,即表明了一键报警按键被触发的时间早于警情声光的触出时间,也即表明了在按压了一键报警按键之后,警情声光才发出。此时,接收到报警成功语音信息的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报警器,获取并播放所述警情报接信号中的报警成功语音信息,以便于将报警成功语音信息对应播放,从而便于联防报警器播放出成功报警的语音信息,例如,此语音为“您的求助信息已发出”,并通过警号播放出来。
而且,在第二次获取到按键的触发信号时,即获取二次按键信号,此时二次按键信号晚于一次按键时间以及触发时间中最大的一个,所述二次按键信号作为联防警情器的二次按压按键时对应的触发信号,只需通过检测其是否为按键触发信号,即可确定联防警情器的一键报警按键是否存在警情声光发出后的按压情况。所述二次按键信号为所述按键触发信号,表明了在警情声光发出后,联防警情器的一键报警按键被再次按压,此时警情信号已经被操作人员所获取,自动关闭声光控制模块即可。这样,通过对一次按键时间、警情声光的触发时间以及二次按键信号的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器的一键报警按键只需通过按键的时间顺序以及次数,便可以对应发出接警或报警的信号,以及后续的关停操作,使得联防警情器的接报警只需按压一个按键即可,即通过控制一键报警按键的按压时间顺序以及次数,调整联防警情器的工作模式。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所述融合时差大于所述预设时差时,获取并播放所述警情报接信号中的接警地址语音信息。此时,接收到接警地址语音信息的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接警器,获取并播放所述警情报接信号中的接警地址语音信息,以便于将接警语音信息中的案情地址对应播放,从而便于联防接警器播放出案情地址的语音信息,例如,此语音为“案情发生于xx路xx号”,并通过警号播放出来。
进一步地,对于联防警情器而言,长时间的警情播报将导致联防警情器的内部电源损耗较大,一般需要人工重新按压一键报警按键,然而,在出现案情时,基本上都是出现了紧急状况,需要协防人员快速反应,就有可能使得联防警情器一直开着警号以及警灯。为了降低联防警情器的功耗,所述获取二次按键信号,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警情语音的播放时长;
对所述播放时长进行时次转换操作,得到警情播放次数;
检测所述警情播放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
当所述警情播放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时,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停止播放警情语音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警情语音的播放时长为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报警成功语音信息或者接警地址语音信息的时间长度,对所述播放时长进行时次转换操作,是基于单次语音信息播放的时间长度进行计算,得到的语音回放的周期性此时即为所述警情播放次数,用于展示联防警情器播放语音信息的循环次数。之后,检测所述警情播放次数是否大于或等于预设次数,是对联防警情器播放语音信息的循环次数进行大小判断,所述预设次数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对应修改,所述警情播放次数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次数,表明了联防警情器的当前播放语音信息的循环次数大于标准次数,即表明了联防警情器的当前播放语音信息的循环次数足够多了,无需再进行语音播报了。此时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停止播放警情语音信号,使得联防警情器的语音播报停止,从而使得联防警情器的功耗降低,而其他的警号以及警灯的工作还是继续。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次数为3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联防监控方法,请参阅图2,其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联防监控方法的流程图。所述联防监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的部分或全部。
S500: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用于区分报警信息和接警反馈信息,在报警阶段,联防报警器向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即联防报警器向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联防报警信息,而在接警阶段,联防接警器会向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一个联防接警反馈信息,用于回应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向联防接警器发送的接警检测信息,例如,向联防接警器发送响铃信号,以确定所述联防接警器是否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保持网络通讯正常。
S600: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中可能包含有报警信息,也可能包含有接警信息,其中,报警信息与接警信息存在是否有地址信息的区别,即接警信息中包含有警情地址信息,使得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存在不同的信息,从而使得得到的联防警情监控值会存在不同,进而便于后续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的不同确定发出的响应信息。
S700: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报警值为所述联防警情器为联防报警器时向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的监控信息对应的监控值,所述预设报警值作为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判断是否为报警状态的标准值,便于确定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接收到的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中是否有联防报警信息。
S800: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表明了接收到的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为联防报警信息,即表明了联防警情器中有至少一个触发了报警,此时联防警情监控主机接收到了报警信号,便向对应的联防警情器发送指定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以便于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执行对应的接报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包括: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包括: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与所述联防报警器对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报警值用于区分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是否为报警信息的参考值,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表明了当前的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为联防报警信息,此时需要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例如,向发出报警信息的联防报警器发送报警成功信息,以通知报警信息已被接收,还向其他的联防警情器发送警情地址信息,此时其他的联防警情器即为联防接警器,用于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的包含有警情地址的信号,便于将所有的联防警情器触发,到达联合安防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之后还包括:向联防接警器发送通讯通断检测信息;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接收到的通讯反馈信息是否为接警反馈信息;当所述通讯反馈信息为所述接警反馈信息时,向所述联防接警器发送联防接警信息,以获取所述联防报警器的警情案发地址。在本实施例中,此时是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信息,需要对之间的网络通讯进行检测,以确保发出的信息能准确被接收。其中,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为检测网络通讯是否正常的检测信号,例如,对于联防报警器,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为报警成功信号,用于在联防报警器上播放出报警成功的语音信息,从而便于确定联防报警器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的网络通讯正常;对于联防接警器,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为响铃信号,用于在联防接警器上播放出响铃声音,从而便于确定联防接警器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之间的网络通讯正常,而且,在联防接警器播放出响铃信号对应的响铃声音后,反馈给联防警情监控主机一个响铃反馈信息,即所述通讯反馈信息,以便于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将警情地址信息发送至联防接警器。这样,在确定了所述通讯反馈信息为所述接警反馈信息后,表明了所述联防接警器在正常播放响铃信息,此时再向所述联防接警器发送联防接警信息,以获取所述联防报警器的警情案发地址,使得联防报警器所在的地址被各所述联防接警器接收到,从而使得各联防接警器均被触发接警,进而使得所有的联防警情器触发联合安防,即联防报警器进行报警,而联防接警器通知附近的协防人员快速进行协防。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联防警情监控系统,其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以及联防监控方法实现。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系统具有用于实现所述联防响应方法以及联防监控方法各步骤对应的功能模块。所述联防警情监控系统包括联防警情器以及联防警情监控主机;所述联防警情器包括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第一警情处理模块以及声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包括第二警情收发模块以及第二警情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防警情器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联防警情器既可以作为联防报警器,也可以作为联防接警器,当其中的一个或者部分的联防警情器作为联防报警器时,剩余部分的联防警情器将作为联防接警器,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包含有联防报警器的警情地址的信息。
上述联防警情监控系统中,联防警情器在接收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后,根据经过处理后的报接差值,以确定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是否为报接警信号,联防警情器基于报接差值调整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的警情接报信号,以便于触发所有的联防警情器的报警,并且,不同的联防警情器对应发送不同的接报警情声光包,以达到联合安防的效果,从而使得联合安防的响应等级大幅提高。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
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
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包括:
对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进行译码处理,得到址文值;
将所述址文值设置为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包括:
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是否匹配;
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所述预设警情值匹配时,将所述报接差值设置为联防报警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包括:
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
当所述报接差值大于所述预设差值时,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报警声光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报接差值是否大于预设差值,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报接差值小于所述预设差值时,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警情身份码;
对所述警情身份码进行码址转换操作,得到警情址文语音信号;
向所述声光控制模块发送接警信号,以使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放接警声光信号和警情址文语音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防响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通讯通断检测信息是否匹配;
当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与所述通讯通断检测信息匹配时,向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发送通讯反馈信号,以重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7.一种联防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
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
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
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联防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包括:
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是否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
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包括:
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其中,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与所述联防报警器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联防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大于所述预设报警值时,向联防报警器发送联防报警信息,之后还包括:
向联防接警器发送通讯通断检测信息;
在预设时间内,检测接收到的通讯反馈信息是否为接警反馈信息;
当所述通讯反馈信息为所述接警反馈信息时,向所述联防接警器发送联防接警信息,以获取所述联防报警器的警情案发地址。
10.一种联防警情监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联防警情器,所述联防警情器包括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第一警情处理模块以及声光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一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声光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响应信息获取联防警情响应值;将所述联防警情响应值与预设警情值进行报接区分操作,得到报接差值;根据所述报接差值调整向各联防警情器的声光控制模块发送的警情报接信号,以使各所述联防警情器播报对应的接报警情声光包;
联防警情监控主机,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主机包括第二警情收发模块以及第二警情处理模块,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数据传输端与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连接,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发送端用于发送联防警情响应信息,所述第二警情收发模块的接收端用于接收联防警情监控信息,所述第二警情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联防警情监控信息获取联防警情监控值;检测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预设报警值是否匹配;当所述联防警情监控值与所述预设报警值匹配时,向各联防警情器发送对应的联防警情响应信息。
CN202111144933.4A 2021-09-28 2021-09-28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Active CN1138704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933.4A CN113870499B (zh) 2021-09-28 2021-09-28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4933.4A CN113870499B (zh) 2021-09-28 2021-09-28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499A true CN113870499A (zh) 2021-12-31
CN113870499B CN113870499B (zh) 2023-10-10

Family

ID=7899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4933.4A Active CN113870499B (zh) 2021-09-28 2021-09-28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0499B (zh)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0712A2 (de) * 2000-07-05 2002-01-09 Vierling Electronics GmbH+Co.KG Alarmierungssystem zur schnellen Weiterleitung von Alarmmeldungen und zur raschen Alarmierung einer Mindestpersonenzahl
CN101035174A (zh) * 2006-02-28 2007-09-1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根据呼叫源标识信息处理呼叫的方法的中央监控站
CN101639970A (zh) * 2009-09-08 2010-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警子系统、接警处警系统及方法
CN10437867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索尼公司 紧急情况广播期间从主要音频到次要音频的自动切换
CN106327816A (zh) * 2016-08-23 2017-01-11 程雄 安全监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52457A (zh) * 2017-05-02 2017-07-14 四川方盛锦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消防站智能调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451945A (zh) * 2017-08-09 2017-12-08 郑州市公安局 一种基于多业务自动关联的公安指挥方法
CN107836016A (zh) * 2015-07-17 2018-03-23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向人员报警的方法
CN207924885U (zh) * 2017-12-04 2018-09-28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应急响应系统
CN208636988U (zh) * 2018-04-16 2019-03-22 四川泰和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CN110619738A (zh) * 2018-06-19 2019-12-2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防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061973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防报警方法及装置
CN211349539U (zh) * 2019-12-31 2020-08-25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报警装置
CN112950892A (zh) * 2021-01-29 2021-06-1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170712A2 (de) * 2000-07-05 2002-01-09 Vierling Electronics GmbH+Co.KG Alarmierungssystem zur schnellen Weiterleitung von Alarmmeldungen und zur raschen Alarmierung einer Mindestpersonenzahl
CN101035174A (zh) * 2006-02-28 2007-09-12 霍尼韦尔国际公司 具有根据呼叫源标识信息处理呼叫的方法的中央监控站
CN101639970A (zh) * 2009-09-08 2010-02-0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接警子系统、接警处警系统及方法
CN104378676A (zh) * 2013-08-12 2015-02-25 索尼公司 紧急情况广播期间从主要音频到次要音频的自动切换
CN107836016A (zh) * 2015-07-17 2018-03-23 德尔格制造股份两合公司 用于向人员报警的方法
CN106327816A (zh) * 2016-08-23 2017-01-11 程雄 安全监控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6952457A (zh) * 2017-05-02 2017-07-14 四川方盛锦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微型消防站智能调派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7451945A (zh) * 2017-08-09 2017-12-08 郑州市公安局 一种基于多业务自动关联的公安指挥方法
CN207924885U (zh) * 2017-12-04 2018-09-28 上海救要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安全应急响应系统
CN208636988U (zh) * 2018-04-16 2019-03-22 四川泰和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信息传输装置
CN110619738A (zh) * 2018-06-19 2019-12-2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防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10619737A (zh) * 2018-06-19 2019-12-27 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联防报警方法及装置
CN211349539U (zh) * 2019-12-31 2020-08-25 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安全报警装置
CN112950892A (zh) * 2021-01-29 2021-06-11 深圳市晨北科技有限公司 报警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499B (zh)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46268B (zh) 报警器和报警器系统
US8705702B1 (en) Emergency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9360368A (zh) 基于LoRa的火灾逃生方法及系统
US20080197999A1 (en) Automated computerized alarm system
CN104992536A (zh) 智能火灾自动报警逃生指示系统及其方法
CN204791389U (zh) 基于无线接入点的火灾报警系统、无线接入点
JP2007134760A (ja) 移動情報端末位置監視方法および移動情報端末位置監視システムならびに移動情報端末
CN104506717A (zh) 一种移动设备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JP2001112066A (ja)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体通信装置
CN110555982A (zh) 一种智能化高层建筑消防监控系统
CN107590974A (zh) 一种基于声连接的无线报警系统
CN100495454C (zh) 无线消防监控报警系统
KR100678262B1 (ko) 비상호출시스템 및 그를 이용한 휴대폰의 비상 호출 방법
CN113870499A (zh) 联防响应方法、联防监控方法以及联防警情监控系统
CN107170185A (zh) 一种基于无线接入设备的安防报警方法、无线接入设备
CN207337635U (zh) 一种基于声连接的无线广域报警系统
CN102186122A (zh) 老人化楼宇对讲电话求救系统
JP4789896B2 (ja) 通信装置
CN104751592A (zh) 独立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器及其报警方法
CN219046198U (zh) 基于电子设备的实时紧急求救系统
CN215679556U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声光报警灯
CN105704299A (zh) 以声音触发警报发送的无线电装置、声音触发模块及其方法
JP2003016588A (ja) 移動体モニタリングシステム
JP2912057B2 (ja) 構内用電子交換機
KR20100034381A (ko) 광역 비상 송수신 복합시스템 및 제어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