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70464A -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70464A
CN113870464A CN202111166816.8A CN202111166816A CN113870464A CN 113870464 A CN113870464 A CN 113870464A CN 202111166816 A CN202111166816 A CN 202111166816A CN 113870464 A CN113870464 A CN 11387046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lock
control
instruction
password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8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70464B (zh
Inventor
洪建兵
赖峰
余鹏
邓德波
王大鹏
潘向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Unitech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81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704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704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704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其中,该方法包括: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控制指令为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基于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达到安全控制设备的效果。

Description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接触网正线检修作业过程中,值班人员远方遥控隔离开关及可视化接地装置,工作负责人打印纸质的电子工作票或试验票到现场检修,在现场检修过程中如果值班人员在远方将隔离开关送电,对现场人员有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和缺点,问题如下:
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没有和工作票和试验票关联,存在操作范围不对应,存在漏挂、漏拆接地装置的可能。
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接地装置后,需要通过人工打电话通知工作负责人并告知接地装置的设备状态,这种人工的方式存在通知不到位及通知不清楚的情况发生,导致工作负责人不清楚接地装置的真实操作情况。
工作负责人只是口头和值班人员沟通确认就可以操作现场的可视化接地装置,在很大的风险。
当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接地装置后,工作负责人不清楚现场作业,如果出现电调误拉开接地装置会导致安全隐患。
当多个工作负责人现场作业时由于每个班组的时间、工作地点、操作接地设备不完全相关,电调需要管理现场多班组人员情况,而整条线就一个值班人员,很难保证每一个检修班组的安全,有很大的安全隐患。
由此可知,在相关技术中存在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触发指令;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以指示所述电子锁确定所述控制指令的指令类型,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触发指令;发送模块,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通过本发明,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用户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给电子锁,电子锁接收控制指令后,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电子锁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根据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由于可以通过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使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方式进行控制,防止了误操作目标设备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达到安全控制设备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一;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例的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二;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实现装置连接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一;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方法实施例可以在移动终端、计算机终端或者类似的运算装置中执行。以运行在移动终端上为例,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的移动终端的硬件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图1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处理器102 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微处理器MCU或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等的处理装置) 和用于存储数据的存储器104,其中,上述移动终端还可以包括用于通信功能的传输设备106以及输入输出设备108。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所示的结构仅为示意,其并不对上述移动终端的结构造成限定。例如,移动终端还可包括比图1中所示更多或者更少的组件,或者具有与图1所示不同的配置。
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例如,应用软件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设备的控制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02 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计算机程序,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的方法。存储器104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储器,还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如一个或者多个磁性存储装置、闪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在一些实例中,存储器104可进一步包括相对于处理器102远程设置的存储器,这些远程存储器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移动终端。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传输设备106用于经由一个网络接收或者发送数据。上述的网络具体实例可包括移动终端的通信供应商提供的无线网络。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包括一个网络适配器(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简称为NIC),其可通过基站与其他网络设备相连从而可与互联网进行通讯。在一个实例中,传输设备106可以为射频(Radio Frequency,简称为RF)模块,其用于通过无线方式与互联网进行通讯。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一,如图2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2,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
步骤S204,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
步骤S206,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为接触网正线检修系统OCC,控制设备与电子锁通信连接。电子锁可以为数字密码锁、指纹锁、虹膜锁等。目标设备可以包括设备以及放置设备的装置。其中,设备可以是隔离开关设备,放置设备的装置可以是隔离开关柜;设备也可以是可视化接地设备,放置设备的装置也可以是放置可视化接地设备的柜子。也就是说,目标设备可以包括隔离开关(隔离开关设备以及隔离开关柜)、可视化接地装置 (可视化接地设备以及放置可视化接地装置的柜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即电子锁可以安装在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上,并与设备门中的设备连接。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而使目标设备的设备门无法通过除电子锁之外的其他方式打开,也可以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通过电子锁锁闭设备的操作回路,而使设备无法通过远程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设备的操作界面向电子锁下发控制指令,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电子锁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根据第一密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禁止操控状态是指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通过电子锁断开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使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进行控制。当目标设备处于禁止操控状态时,目标设备同时处于禁止打开状态,即当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进行控制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也无法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实现了电子锁闭锁就地以及闭锁远方功能,当检修人员现场干活时,闭锁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就地和远方操作,保障了检修人员的安全。电子锁可以输出一个开出节点,当控制设备下发第一密码到电子锁时,电子锁可以将目标设备,如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的二次操作回路断开,导致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不能进行远方操作。同时密码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无论输入什么密码,也不能打开柜门,不能进行就地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控制指令可以是在操作票的触发下发送的。其中,操作票可以包括电子票、试验票等。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一可参见附图3,如图3所示,基于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第一密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的具体流程包括:
①在进行工作票和试验票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到对应地点检修前,值班人员会通过通信机向密码锁下发闭锁密码设置(对应于上述控制指令)。
②通信机进行密码锁闭锁密码设置转发,密码锁收到闭锁密码(对应于上述第一密码)设置。
③密码锁输出开出节点闭锁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的二次操作回路,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不能进行远方操作。
④密码锁闭锁密码设置成功,远方和就地都不能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同时密码锁将已设置闭锁密码状态上传到通信机。
⑤通信机通知系统设置成功,同时只有工作负责人获取闭锁密码,当工作负责人工作完成,通过系统回收闭锁密码或者手动输入闭锁密码后才会开放操作权限,同时如果多个班组操作,需要所有班组回收闭锁密码才能解锁。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电子锁、后台处理器,或者其他的具备类似处理能力的设备,还可以是至少集成有数据处理设备的机器,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但不限于此。
通过本发明,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用户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给电子锁,电子锁接收控制指令后,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电子锁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根据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由于可以通过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使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方式进行控制,防止了误操作目标设备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达到安全控制设备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电子锁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根据第二密码锁闭电子锁,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禁止打开状态是指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锁闭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使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仅能通过第二密码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可以安装在目标设备,如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的柜门的闭锁机构上,只有当输入的密码和电子锁存储的开门密码,即第二密码一致时才能打开柜门。控制设备可以设置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当需要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时,可以通过控制设备生成一个随机开门密码,并将本密码设置在电子锁中,这样现场需要操作目标设备时,可以将密码发给工作负责人,在现场输入开门密码即可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及对密码进行开门密码设置及闭锁密码设置时,各类消息会推动到工作负责人的目标终端,如APP中。工作负责人可随时随地的了解设备状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提醒。其中,目标终端与控制设备连接,可以通过控制设备将各类消息推送给目标终端。
当目标设备为可视化接地装置时,工作负责人可以向值班人员申请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同意后通过系统设置并获取密码锁的开门密码(即第二密码)。值班人员告知工作负责人开门密码。工作负责人输入开门密码。打开可视化接地装置的柜门进行就地操作。操作完成工作负责人通知值班人员。实现了就地操作目标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可以与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机通信连接,即控制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机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电子锁也可以通过通信机向控制设备反馈信息。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二可参见附图4,如图4所示,基于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基于第二密码锁闭电子锁,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具体流程包括:
①工作负责人向值班人员申请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同意后在系统(对应于上述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机发送开门密码设置(对应于上述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中包括密码锁的开门密码。
②通信机进行密码锁开门密码设置转发,密码锁收到开门密码设置。
③密码锁开门密码设置成功,只有就地输入开门密码才可以操作目标设备,同时密码锁将已设置开门密码状态上传到通信机。
④通信机通知系统设置成功,同时值班人员获取密码后,通知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实现了电子锁闭锁就地功能,即实现了控制手动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的权限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电子锁为数字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控制设备动态随机生成的数字密码。当电子锁为指纹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通过控制设备外接的输入装置录入的指纹密码。当电子锁为虹膜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通过控制设备外接的输入装置录入的虹膜密码。并且,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在控制指令中携带,以在控制设备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时,同时将密码发送给电子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清除指令,其中,所述清除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发送的指令;基于所述清除指令清除所述第二密码。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后,电子锁处于基于第一密码锁闭的状态,若此时,电子锁仍处于基于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时,控制设备可以向电子锁发送清除指令,电子锁可以根据清除指令清除本地保存的第二密码。实现在目标设备处于禁止操控状态时,也同时处于禁止打开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解控指令,其中,所述解控指令是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与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所述密码回收指令为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的目标终端发送的指令;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指示电子锁设置密码后,电子锁可以根据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密码设置密码,并在设置成功后,将设置结果发送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设置成功的反馈后,可以将电子锁设置的密码发送给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目标终端,其中,目标终端可以是工作负责人使用的终端,目标终端与控制设备连接,目标终端可以通过控制设备解锁电子锁。在控制设备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子锁设置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后,控制设备可以将电子锁设置的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将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告知给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在接收到密码后去目标地点进行检修。并在检修完成后,通过目标终端向控制设备发送密码回收指令,控制终端在接收到密码回收指令后,可以统计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次数。控制终端也会在每次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时,记录发送控制指令的次数,在二者次数相同时,可以确认所有工作组均离开检修的目标地点。因此,可以向电子锁发送解控指令,电子锁接收到解控指令后,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子锁及目标终端的功能,可以实现多个班组作业功能,当多个班组关系到同一个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时,需要所有班组的人员都通过目标终端通知控制设备解锁或在就地输入第一密码解锁,才能操作本设备,保障了多班组人员的安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通过目标界面输入的回收密码;在所述回收密码与所述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控制密码相同,且接收到所述回收密码的数量与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当网络不可用,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无法通过系统回收密码时,可以通过电子锁的目标界面输入回收密码。即工作人员在检修后,可以通过电子锁的目标界面输入回收密码。电子锁在接收到回收密码后,可以确定回收密码和控制指令中的控制密码是否相同,并确定回收的密码的数量与接收到的密码的数量是否相同。在均相同的情况下,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二,如图5所示,该流程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502,接收触发指令;
步骤S504,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
步骤S506,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可选地,上述步骤的执行主体可以是控制设备、后台处理器,或者其他的具备类似处理能力的设备,还可以是至少集成有数据处理设备的机器,其中,数据处理设备可以包括计算机、手机等终端,但不限于此。
在上述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可以为接触网正线检修系统OCC,控制设备与电子锁通信连接。电子锁可以为数字密码锁、指纹锁、虹膜锁等。目标设备可以包括设备以及放置设备的装置。其中,设备可以是隔离开关设备,放置设备的装置可以是隔离开关柜;设备也可以是可视化接地设备,放置设备的装置也可以是放置可视化接地设备的柜子。也就是说,目标设备可以包括隔离开关(隔离开关设备以及隔离开关柜)、可视化接地装置 (可视化接地设备以及放置可视化接地装置的柜子)。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即电子锁可以安装在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上,并与设备门中的设备连接。控制设备可以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而使目标设备的设备门无法通过除电子锁之外的其他方式打开,也可以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通过电子锁锁闭设备的操作回路,而使设备无法通过远程进行控制。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控制设备的操作界面向电子锁下发控制指令,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电子锁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根据第一密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禁止操控状态是指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通过电子锁断开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使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进行控制。当目标设备处于禁止操控状态时,目标设备同时处于禁止打开状态,即当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进行控制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也无法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实现了电子锁闭锁就地以及闭锁远方功能,当检修人员现场干活时,闭锁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就地和远方操作,保障了检修人员的安全。电子锁可以输出一个开出节点,当控制设备下发第一密码到电子锁时,电子锁可以将目标设备,如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的二次操作回路断开,导致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不能进行远方操作。同时密码锁处于闭锁状态时,无论输入什么密码,也不能打开柜门,不能进行就地操作。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控制指令可以是在操作票的触发下发送的。其中,操作票可以包括电子票、试验票等。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一可参见附图3,如图3所示,基于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第一密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的具体流程包括:
①在进行工作票和试验票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到对应地点检修前,值班人员会通过通信机向密码锁下发闭锁密码设置(对应于上述控制指令)。
②通信机进行密码锁闭锁密码设置转发,密码锁收到闭锁密码(对应于上述第一密码)设置。
③密码锁输出开出节点闭锁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的二次操作回路,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不能进行远方操作。
④密码锁闭锁密码设置成功,远方和就地都不能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同时密码锁将已设置闭锁密码状态上传到通信机。
⑤通信机通知系统设置成功,同时只有工作负责人获取闭锁密码,当工作负责人工作完成,通过系统回收闭锁密码或者手动输入闭锁密码后才会开放操作权限,同时如果多个班组操作,需要所有班组回收闭锁密码才能解锁。
通过本发明,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用户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给电子锁,电子锁接收控制指令后,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电子锁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根据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由于可以通过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使目标设备不能通过远程方式进行控制,防止了误操作目标设备的情况发生,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设备控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达到安全控制设备的效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之后,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在本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设置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根据第二密码锁闭电子锁,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禁止打开状态是指通过控制电子锁锁闭,进而锁闭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使目标设备的设备门仅能通过第二密码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可以安装在目标设备的设备门的闭锁机构上,如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的柜门的闭锁机构上,只有当输入的密码和电子锁存储的开门密码,即第二密码一致时才能打开柜门。控制设备可以设置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当需要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或隔离开关时,可以通过控制设备生成一个随机开门密码,并将本密码设置在电子锁中,这样现场需要操作目标设备时,可以将密码发给工作负责人,在现场输入开门密码即可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及对密码进行开门密码设置及闭锁密码设置时,各类消息会推动到工作负责人的目标终端,如APP中。工作负责人可随时随地的了解设备状态,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提醒。其中,目标终端与控制设备连接,可以通过控制设备将各类消息推送给目标终端。
当目标设备为可视化接地装置时,工作负责人可以向值班人员申请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同意后通过系统设置并获取密码锁的开门密码(即第二密码)。值班人员告知工作负责人开门密码。工作负责人输入开门密码。打开可视化接地装置的柜门进行就地操作。操作完成工作负责人通知值班人员。实现了就地操作目标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电子锁可以与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机通信连接,即控制设备可以通过通信机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电子锁也可以通过通信机向控制设备反馈信息。控制设备与电子锁的通信流程图二可参见附图4,如图4所示,基于控制指令设置开启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基于第二密码锁闭电子锁,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具体流程包括:
①工作负责人向值班人员申请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值班人员同意后在系统(对应于上述控制设备)通过通信机发送开门密码设置(对应于上述控制指令),其中,控制指令中包括密码锁的开门密码。
②通信机进行密码锁开门密码设置转发,密码锁收到开门密码设置。
③密码锁开门密码设置成功,只有就地输入开门密码才可以操作目标设备,同时密码锁将已设置开门密码状态上传到通信机。
④通信机通知系统设置成功,同时值班人员获取密码后,通知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操作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控制指令指示通过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实现了电子锁闭锁就地功能,即实现了控制手动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的权限的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电子锁为数字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控制设备动态随机生成的数字密码。当电子锁为指纹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通过控制设备外接的输入装置录入的指纹密码。当电子锁为虹膜密码锁时,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是通过控制设备外接的输入装置录入的虹膜密码。并且,第一密码和第二密码可以在控制指令中携带,以在控制设备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时,同时将密码发送给电子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包括:在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操作票触发的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接收到的操作票中包括的待操作设备;确定与所述待操作设备连接的目标电子锁;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所述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当触发指令为通过操作票触发的指令的情况下,可以确定接收到的操作票中包括的待操作设备,确定与待操作设备连接的目标电子锁。向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在上述实施例中,操作票为电子票,即通过控制设备开具的操作票,操作票可以包括工作票和试验票。在开具操作票时,控制设备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目标设备(如隔离开关),将隔离开关拉开。值班人员在操作终端确认隔离开关状态。值班人员通过控制设备的输入界面填写操作票内容 (如工作负责人信息、工作时间、地点、隔离开关的标识信息、接地装置的标识信息等)。控制设备在接收到操作票内容的情况下,可以根据操作票内容中包括的标识信息(如隔离开关的标识信息、接地装置的标识信息) 确定待操作设备。
在上述实施例中,接收到输入的操作票内容后,可以检测遥控的遥控设备,在遥控设备的标识信息与操作票中包括的标识信息不相同时,控制设备可以执行告警操作。即值班人员在操作终端上选择一张操作票进行并控操作,遥控可视化接地装置,当并控操作列表中的设备和操作票不对应的情况下,进行报警。即实现值班人员操作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时可以和电子工作票和试验票关联,做到了操作设备和工作地点的一一对应,不存在漏挂、漏拆接地装置的可能,保障作业人员安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包括:控制所述待操作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操作结果;确定所述待操作设备以及所述目标电子锁的连接状态;在所述操作结果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连接状态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操作票内容后,可以控制待操作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操作结果。当待操作设备中包括隔离开关时,可以控制隔离开关拉开,当待操作设备中包括可视化接地装置时,可以控制可视化接地装置接地。得到操作结果后,可以验证操作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当操作票为工作票时,第一预定条件可以包括:A、可视化接地装置接地后测得的剩余OHL线电压不高于120V时。B、通过视频画面图像识别采集的隔离开关状态与通过隔离开关辅助接点采集的数据一致。C、通过视频画面图像识别采集的可视化接地装置与通过可视化接地装置辅助接点采集的数据一致。D、当在同一区间的可视化接地装置采集的线路电压数据存在的差异不超过公差2%。E、可视化接地装置检修门关闭。F、计划电子工作票(即填写的操作票)中规定的指定OHL接地和隔离点完全接地或隔离时。第二预定条件可以包括:控制设备与任何相关密码锁、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正常。
在操作结果满足第一预定条件且连接状态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指令。即开启电子工作票流程:通知电子锁闭锁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支持多班组作业,每个班组一个密码)。如果有操作密码(对应于上述第二密码)时清除隔离开关及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就地操作密码,同时下发闭锁密码(对应于上述第一密码),闭锁密码下发成功,完成密码锁对隔离开关、可视化接地装置的远方闭锁(同时本地密码已取消就地不能开锁)。值班人员发出电子工作票 (填写相关内容包括隔离开关、接地装置)给现场的工作负责人。现场的工作负责人通过目标终端(如终端中的APP)收到电子工作票,并查看隔离开关及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状态及密码锁的状态,确认后打印电子工作票 (含密码)。现场工作负责人执行检修工作,同时电子警示牌点亮(条件:可视化接地装置合上、闭锁密码生效)。现场工作负责人检修过程中如果想替换工作负责人可以在值班人员同意的情况下,通过替换流程实现。工作负责人开始检修。工作负责人检修完成,取消电子工作票,回传闭锁密码,即通过目标终端向控制设备发送密码回收指令。如果由于网络问题,无法通过系统解锁,可以在密码锁手动输入闭锁密码进行解锁。当系统收到所有班组的电子工作票取消命令,系统将接地装置\隔离开关远端控制功能开放(解锁远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操作票为试验票的情况下,第一预定条件可以包括:A、可视化接地装置接地后测得的剩余OHL线电压不高于120V。B、通过视频画面图像识别采集的隔离开关状态与通过隔离开关辅助接点采集的数据一致。C、可视化接地装置检修门关闭。D、计划试验票(即填写的操作票)中规定的指定OHL接地和隔离点完全接地或隔离时。第二预定条件可以包括:控制设备与任何相关密码锁、可视化接地装置的网络连接正常。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现工作票的电子化,同时通过闭锁密码功能、工作票的电子流保障了现场操作人员的安全,实现了工作票的整体闭环管控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操作票为试验票时,试验票为在工作票的工作完成后开启的。即值班人员在电子工作票工作完成后根据是否有实验任务开启试验票流程,并且当前设备有没有完成的电子工作票则不能发布试验票。值班人员在操作终端确认试验票要求的隔离开关状态。值班人员填写试验票内容(工作负责人信息、工作时间、地点、隔离开关信息)。并确定待操作设备的执行目标操作的操作结果。在操作结果满足第一预定条件且连接状态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第二类型的控制指令。即开启试验票流程:通知电子锁闭锁隔离开关(支持多班组作业,每个班组一个密码),如果有操作密码(第二密码)时清除隔离开关操作密码,同时下发闭锁密码(对应于上述第一密码),闭锁密码下发成功,完成密码锁对隔离开关远方闭锁(同时本地密码已取消就地不能开锁)。值班人员发出试验票(填写相关内容包括隔离开关)给现场的工作负责人。现场的工作负责人通过APP收到电子工作票,并查看隔离开关密码锁的状态,确认后打印电子工作票(含密码)。工作负责人开始检修。工作负责人检修完成,取消试验票,回传闭锁密码。如果由于网络问题,无法通过系统解锁,可以在密码锁手动输入闭锁密码进行解锁。当系统收到所有班组的试验票取消命令,系统将隔离开关远端控制功能开放(解锁远方)。
在上述实施例中,实现了试验票的电子化,同时通过闭锁密码功能、试验票的电子流保障了现场操作人员做试验过程的安全,实现了试验票的整体闭环管控功能。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操作票的流程中添加了第一预定条件的判断,即添加了“视频分析状态和现实状态比较、接地后电压比较、多个接地点电压比较、各设备异常状态”等各类状态,可以有效的对流程进行管控,保障了操作安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目标电子锁的状态;在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处于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清除指令,以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清除所述第二密码。在本实施例中,在基于第一密码控制电子锁锁闭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后,电子锁处于基于第一密码锁闭的状态,若此时,电子锁仍处于基于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时,控制设备可以向电子锁发送清除指令,电子锁可以根据清除指令清除本地保存的第二密码。实现在目标设备处于禁止操控状态时,也同时处于禁止打开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密码回收指令;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确定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在所述第一次数与所述第二次数相同时,向所述电子锁发送解控指令,以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设备在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指示电子锁设置密码后,电子锁可以根据控制指令中包括的密码设置密码,并在设置成功后,将设置结果发送给控制设备。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设置成功的反馈后,可以将电子锁设置的密码发送给与控制设备连接的目标终端,其中,目标终端可以是工作负责人使用的终端,目标终端与控制设备连接,目标终端可以通过控制设备解锁电子锁。在控制设备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控制电子锁设置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后,控制设备可以将电子锁设置的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发送给目标终端,以将第一密码或第二密码告知给工作负责人。工作负责人可以在接收到密码后去目标地点进行检修。并在检修完成后,通过目标终端向控制设备发送密码回收指令,控制终端在接收到密码回收指令后,可以统计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次数。控制终端也会在每次向电子锁发送控制指令时,记录发送控制指令的次数,在二者次数相同时,可以确认所有工作组均离开检修的目标地点。因此,可以向电子锁发送解控指令,电子锁接收到解控指令后,可以将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电子锁及目标终端的功能,可以实现多个班组作业功能,当多个班组关系到同一个隔离开关或可视化接地装置时,需要所有班组的人员都通过目标终端通知控制设备解锁或在就地输入第一密码解锁,才能操作本设备,保障了多班组人员的安全。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设备的控制方法的实现装置进行说明:
图6是根据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控制方法的实现装置连接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装置包括:云服务器、接触网正线检修系统OCC(对应于上述控制设备)、视频服务器、通讯机、摄像头、现场设备(对应于上述目标设备,如隔离开关、可视化接地柜)、密码锁(对应于上述电子锁)、智能手机(对应于上述目标终端)。其中,视频服务器和摄像头用于在开启操作票时,判断操作结果是否满足第一预定条件。
通过服务器、视频服务器、通信机、云服务器、智能手机、摄像机、密码锁、隔离开关、可视化接地装置实现了统一分析、统一管理。
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通过开发电子密码锁(可输入密码解锁的电控锁),分别安装在隔离开关、隔离开关的机构箱门和可视化接地装置柜门上实现:闭锁就地(通过闭锁/解锁箱柜门)、闭锁远方(通过闭锁/ 解锁电动回路)功能。
闭锁就地功能: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对密码锁进行管理只有当有权限的值班人员才能获得密码锁就地开门密码,可以对设备进行就地操作。
闭锁远方功能:可视化接地系统通过电子工作票、试验票流程,在工作负责人现场操作过程中闭锁远方,保证了工作负责人及检修人员现场操作安全。
开发APP对密码锁、设备状态进行管理、建立一个集电子工作票、试验票、防误判断、操作密码、闭锁密码、开门密码于一体的接触网正线检修操作管理模式。改变现阶段过渡依赖于人工化、低效的挂、拆接地设备操作流程,保证了工作负责人及检修人员的操作安全同时争取更多有效的检修作业时间。主要实现的功能如下:
开发密码锁闭锁就地功能,实现手动操作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功能。
开发密码锁闭锁远方功能,实现了闭锁可视化接地装置和隔离开关的远方和就地操作。
通过开发系统及APP实现工作票、试验票的电子化管理、APP实现异地办票功能。
通过系统实现了工作票、试验票的过程,并在本过程中,通过下发闭锁密码(闭锁就地和闭锁远方)保证了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在工作票、试验票相关操作过程中具备防误判断功能,保证的操作的安全性。
在工作票、试验票流程中将各种状态(视频分析状态和现实状态比较、接地后电压比较、多个接地点电压比较、各设备异常状态)加放到流程中电子工作票、试验票保证了操作的安全性。
在前述实施例中,通过信息集中管控作业流程,确保每个操作环节的安全,实现整个作业流程的智能化,无纸化,真正提升现场运维作业的效率。通过密码锁及APP实现了电子票和试验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可以通过APP确认已到达现场,值班人员将隔离开关分开,将可视化接地装置合上后(保障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安全),工作负责人通过APP通知系统,系统下发闭锁密码,通过密码锁将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就地和远方闭锁,直到工作负责人通过APP通知系统解锁,这段时间任何人都不能远方或就地操作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这样保障了整个作业过程的操作安全。通过密码锁开门密码管理,可以有效的对隔离开关和可视化接地装置的就地操作进行管理,并且十分清楚是什么时候操作及谁操作。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 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该装置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及优选实施方式,已经进行过说明的不再赘述。如以下所使用的,术语“模块”可以实现预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的组合。尽管以下实施例所描述的装置较佳地以软件来实现,但是硬件,或者软件和硬件的组合的实现也是可能并被构想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一,如图7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72,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
设置模块74,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
第一控制模块76,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之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清除指令,其中,所述清除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所述电子锁处于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发送的指令;基于所述清除指令清除所述第二密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解控指令,其中,所述解控指令是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与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所述密码回收指令为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的目标终端发送的指令;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接收通过目标界面输入的回收密码;在所述回收密码与所述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控制密码相同,且接收到所述回收密码的数量与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设备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二,如图8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82,用于接收触发指令;
发送模块84,用于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
第二控制模块86,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在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之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二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4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在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操作票触发的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接收到的操作票中包括的待操作设备;确定与所述待操作设备连接的目标电子锁;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发送模块84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控制所述待操作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操作结果;确定所述待操作设备以及所述目标电子锁的连接状态;在所述操作结果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连接状态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装置可以用于:确定所述目标电子锁的状态;在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处于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清除指令,以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清除所述第二密码。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可以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密码回收指令;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确定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在所述第一次数与所述第二次数相同时,向所述电子锁发送解控指令,以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个模块是可以通过软件或硬件来实现的,对于后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但不限于此:上述模块均位于同一处理器中;或者,上述各个模块以任意组合的形式分别位于不同的处理器中。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 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为ROM)、随机存取存储器 (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为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计算机程序的介质。
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以执行上述任一项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上述电子装置还可以包括传输设备以及输入输出设备,其中,该传输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该输入输出设备和上述处理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具体示例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及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示例,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
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
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二密码;
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清除指令,其中,所述清除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所述电子锁处于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发送的指令;
基于所述清除指令清除所述第一密码。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控制设备发送的解控指令,其中,所述解控指令是所述控制设备在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与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所述密码回收指令为与所述控制设备连接的目标终端发送的指令;
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过目标界面输入的回收密码;
在所述回收密码与所述控制指令中包括的控制密码相同,且接收到所述回收密码的数量与接收到的所述控制指令的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6.一种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触发指令;
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
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设备门锁闭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第二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所述电子锁,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所述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打开状态,其中,所述禁止操控状态包括所述禁止打开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包括:
在所述触发指令为通过操作票触发的指令的情况下,确定接收到的操作票中包括的待操作设备;
确定与所述待操作设备连接的目标电子锁;
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包括:
控制所述待操作设备执行目标操作,得到操作结果;
确定所述待操作设备以及所述目标电子锁的连接状态;
在所述操作结果满足第一预定条件,所述连接状态满足第二预定条件的情况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目标电子锁的状态;
在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处于基于所述第二密码锁闭的状态下,向所述目标电子锁发送清除指令,以指示所述目标电子锁清除所述第二密码。
11.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密码回收指令;
确定接收到的密码回收指令的第一次数;
确定发送的所述控制指令的第二次数;
在所述第一次数与所述第二次数相同时,向所述电子锁发送解控指令,以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解控指令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允许控制的状态。
12.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控制设备发送的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其中,所述电子锁与目标设备连接,所述控制指令为所述控制设备在接收到触发指令的情况下发送的指令;
设置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
13.一种设备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触发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触发指令向电子锁发送用于控制电子锁的控制指令;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指令指示通过所述电子锁控制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断开的情况下,指示所述电子锁基于所述控制指令设置所述电子锁的第一密码,并基于所述第一密码控制所述电子锁锁闭所述目标设备的操作回路,以将所述目标设备的使用状态调整为禁止操控状态,其中,所述电子锁与所述目标设备连接。
1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5.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被设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所述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或者执行权利要求6至11任一项中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6816.8A 2021-09-30 2021-09-30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38704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816.8A CN113870464B (zh) 2021-09-30 2021-09-30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816.8A CN113870464B (zh) 2021-09-30 2021-09-30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464A true CN113870464A (zh) 2021-12-31
CN113870464B CN113870464B (zh) 2023-07-25

Family

ID=790016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816.8A Active CN113870464B (zh) 2021-09-30 2021-09-30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70464B (zh)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003039A (ja) * 2006-06-26 2008-01-10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ロックアウト装置の動作監視装置、断路器、ロックアウト装置の動作管理方法
US20090249846A1 (en) * 2006-05-31 2009-10-08 Gokcebay Asil T Electronic lock for cabinet doors, drawer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CN203520484U (zh) * 2013-09-09 2014-04-02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轨电车检修作业的安全联锁防误系统
CN104282062A (zh) * 2014-08-21 2015-01-14 厦门华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智能锁系统的开锁和关锁方法
CN10431913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湖州电力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柜操作机构
CN105488872A (zh) * 2014-09-19 2016-04-1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防误闭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208027453U (zh) * 2018-04-20 2018-10-30 马训福 一种小容量变电站防误操作程序锁
CN110689145A (zh) * 2019-09-12 2020-01-14 四川瑞新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运维安全检修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CN210072722U (zh) * 2019-06-12 2020-02-14 华润新能源(大同)风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闭锁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1932721A (zh) * 2020-07-24 2020-11-13 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48957A (zh) * 2020-08-14 2020-11-1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102527A (zh) * 2020-09-14 2020-1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电网设备操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00995A (zh) * 2020-12-18 2021-04-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房的检修方法及装置
CN112927397A (zh) * 2021-01-22 2021-06-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220kv变电站检修隔离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014887A (zh) * 2021-03-16 2021-06-22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报警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49846A1 (en) * 2006-05-31 2009-10-08 Gokcebay Asil T Electronic lock for cabinet doors, drawers and other applications
JP2008003039A (ja) * 2006-06-26 2008-01-10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ロックアウト装置の動作監視装置、断路器、ロックアウト装置の動作管理方法
CN203520484U (zh) * 2013-09-09 2014-04-02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有轨电车检修作业的安全联锁防误系统
CN104282062A (zh) * 2014-08-21 2015-01-14 厦门华数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安全智能锁系统的开锁和关锁方法
CN105488872A (zh) * 2014-09-19 2016-04-13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防误闭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4319132A (zh) * 2014-11-05 2015-01-28 湖州电力设备成套有限公司 一种开关柜操作机构
CN208027453U (zh) * 2018-04-20 2018-10-30 马训福 一种小容量变电站防误操作程序锁
CN210072722U (zh) * 2019-06-12 2020-02-14 华润新能源(大同)风能有限公司 一种隔离闭锁装置的控制系统
CN110689145A (zh) * 2019-09-12 2020-01-14 四川瑞新轨道交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轨道交通运维安全检修综合智能管理系统
CN111932721A (zh) * 2020-07-24 2020-11-13 深圳市中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948957A (zh) * 2020-08-14 2020-11-17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接地装置的控制方法和装置及系统、存储介质
CN112102527A (zh) * 2020-09-14 2020-12-18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州供电局 电网设备操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00995A (zh) * 2020-12-18 2021-04-23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配电房的检修方法及装置
CN112927397A (zh) * 2021-01-22 2021-06-08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220kv变电站检修隔离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13014887A (zh) * 2021-03-16 2021-06-22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状态切换报警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70464B (zh) 2023-07-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9867B (zh) 一种可视化操作过程监控防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877508A (zh) 一种倒闸操作实时监控防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60219B (zh) 变电站倒闸操作远程强制监护系统的监护方法
KR100663956B1 (ko) 스카다 기능의 원격소장치를 갖는 변전소 내집중감시제어반의 원격관리 시스템 및 그의 운용방법
CN109146321A (zh) 检修作业安全管控方法及系统
CN106022046B (zh) 一种特种设备持证操作监管方法
CN205787685U (zh) 用于作业安全的管控系统
CN110474429B (zh) 配电网送电防误闭锁方法及系统
US9423780B2 (en) Handheld device for preventing misoperations in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US897223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eal-time, in-the-field switching-order simulation for an electric power system
CN107346109A (zh) 用于作业安全的管控系统及方法
CN111106671A (zh) 一种变电站编码锁的五防管理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098982A (zh) 柱上开关操控系统及方法
CN111293784A (zh)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系统
CN114330764B (zh) 操作票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5446202B (zh) 一种变电站五防控制系统
CN109636116A (zh) 一种安全电力施工的设备
CN112054599B (zh) 一种风电场安全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08648318A (zh) 在线授权防误闭锁方法及系统
CN105098609A (zh) 开关防误遥控闭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9711677A (zh) 一种电厂防人因失误隔离操作系统及方法
CN113870464A (zh) 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4158294A (zh) 一种调度防误操作控制方法
CN106652233A (zh) 共享实验仪器的控制方法
CN108347096A (zh) 变电箱安全管理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