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8820B -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8820B
CN113868820B CN202111216970.1A CN202111216970A CN113868820B CN 113868820 B CN113868820 B CN 113868820B CN 202111216970 A CN202111216970 A CN 202111216970A CN 113868820 B CN113868820 B CN 1138688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module
design
analysis
s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1697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8820A (zh
Inventor
胡海涛
阎军
杨志勋
耿东岭
卢青针
陈金龙
苏琦
吴尚华
张尤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ingbo Research Institute of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12169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88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8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88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2462 priority patent/WO2023065793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88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88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8Network design, e.g. design based on topological or interconnect aspects of utility systems, piping, heating ventilation air conditioning [HVAC] or cab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7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machine learning, e.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neural networks, support vector machines [SVM] or training a mode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04Constraint-based C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16Cables, cable trees or wire harne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涉及海洋电缆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输入或调用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排布,完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基于截面性能分析结果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再进行安全校核;对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对平台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本发明能够对海洋电缆进行多场耦合、多尺度分析及多工况载荷分析与优化,实现海洋电缆结构的快速智能化设计和性能快速预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

Description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电缆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海洋柔性管缆是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装备的“血管”和“神经线”。海洋电缆的设计、分析在国际上一直是一个核心关键技术。国际上与海洋电缆设计及分析有关的软件主要可分为整体水动力分析软件、截面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等。Orcaflex作为一款具有代表性的海洋电缆整体水动力分析软件,是一款成熟的商业分析软件,具有大量实验数据基础,能进行与浮式结构相连的电缆静态和动态分析;Bflex是一款用于海洋电缆非线性静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的计算软件,是在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款专业软件,可以模拟海洋电缆的铠装层、护套层及导体结构等,并给出海洋电缆横截面详细的等效抗疲劳性能和极限载荷。此外,USAP和Uflex主要用于海洋电缆的截面力学性能分析,分析结果比较系统,而且可自动根据结果生成分析报告。上述的整体水动力分析软件与截面分析软件多基于有限元方法,主要针对单一的海洋电缆截面设计或整体线型分析,功能较为单一,只能对海洋电缆的系统设计提供部分支持,而对于海洋电缆系统集成设计流程的支持作用有待加强。
通过对国内外海洋电缆设计分析软件的调研,可以发现目前海洋电缆的设计与分析过程往往需要通过多个专用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完成。例如:使用AutoCAD进行海洋电缆截面设计,使用UFlex、CableCAD等软件分析校核海洋电缆截面力学性能,使用Orcaflex、Riflex等软件分析校核海洋电缆整体线型水动力学响应等。然而,上述各个软件的输入格式差别巨大,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困难且容易出错。并且,海洋电缆设计过程需要反复迭代,使用传统的设计手段进行数据交互将会大幅增加设计周期,效率低下,无法实现海洋电缆从初始设计到最终设计评估的全套设计流程的自动化。
因此,如何摆脱海洋电缆传统工程经验化的设计方法,实现不同计算机软件间的自动化通信,集成化海洋电缆设计流程,提升软件间数据转化的可靠性,实现海洋电缆结构的智能快速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能够对海洋电缆设计所用多款国际软件实现平台的集成化,对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实现自动化,同时能够对设计结果进行多场耦合分析、多尺度及多工况载荷的分析与优化,通过云端数据库和数据驱动技术实现海洋电缆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和性能的快速预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包括: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前处理模块,基于输入的工程基本数据或调用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所述前处理模块分别与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以及后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基于基本电缆设计校验标准及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进行安全校核,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发送至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及后处理模块;
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本发明中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的具体结构设置,能够实现软件间的数据交互自动化,通过云端数据库和数据驱动技术实现海洋电缆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和性能的快速预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
可选的,所述前处理模块包括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与截面设计子模块;所述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和截面设计子模块依次相连;
所述参数输入子模块用于输入项目参数,为包括云端数据库存储、计算、分析、优化设计、安全校核和计算报告分析在内的后续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所述单元构建子模块,基于给定的几何参数和/或调用云端数据库中参数输入子模块输入的项目参数,构建具有特定单元尺寸和特定功能的结构单元;
所述截面设计子模块通过参数化定义结构单元间的相互关系或对结构单元自由拖动的方式对结构单元进行排布,形成海洋柔性电缆的截面设计。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前处理模块的具体结构设置,还公开了独特的单元构件组建形式,能够通过鼠标的直接拖动,实现复杂截面的精确建模,具有明显的用户友好性与易操作性。
可选的,所述项目参数包括水深、波高、流速、周期、浮体参数、材料参数、标准规范、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电阻率、导热率。
可选的,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包括截面分析子模块、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
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基于所述前处理模块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与包括ANSYS、ABAQUS在内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连接,基于所述前处理模块的截面设计结果及对电、热、磁、机械载荷的考虑,计算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应力、位移、温度、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海洋工况进行电缆的整体线型布置,基于包括Orcaflex、Fluent在内的整体分析软件,调用多尺度优化设计算法,依据包括电缆的最大张力、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在内的设计目标,对电缆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同时结合电缆截面布局与整体线型设计进行多尺度耦合工况下的优化设计,计算包括电缆线型的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最大曲率和局部应力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可选的,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还依据包括截面最大刚度、截面最优散热布局以及截面功能性要求布局在内的设计目标,对电缆截面布局进行优化设计。
可选的,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还基于设计截面布局,计算包括截面刚度及制造成本在内的基本截面参数信息。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具体结构设置,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洋柔性电缆多物理场耦合工况下的性能分析、多尺度分析,对海洋柔性电缆截面性能与整体线型进行耦合分析,实现海洋柔性电缆的多尺度优化设计。
可选的,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包括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
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通过构建用户本地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对所述前处理模块和集成软件分析模块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云端存储和读取;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相连,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还与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和性能校验模块相互连接;
所述数据驱动子模块通过云端数据库子模块的数据记录,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存储的数据集进行读取处理,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对电缆设计结果进行存储。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的具体结构设置,本发明能够基于数据驱动,通过构建云端数据库,并借此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海洋柔性电缆结构的智能化设计和快速预测。
可选的,所述后处理模块包括AutoCAD子模块、三维展示子模块以及分析报告子模块;
所述AutoCAD子模块基于AutoCAD商业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AutoCAD子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命令流的形式传递入AutoCAD软件中,将基于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电缆结果,以工程设计图纸的形式传出;
所述三维展示子模块,用于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在软件中以三维结构的可视化形式展出;
所述分析报告子模块基于Office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分析报告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报告形式导出,便于设计人员总结、汇报。
上述的技术方案公开了后处理模块的具体设置,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该软件开发平台是一个集成化的软件平台,能够与目前大部分主流的电缆软件相互对接和数据转化,具有较强的综合处理能力。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或调用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柔性电缆的截面设计;
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基于基本电缆设计校验标准及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安全校核,得到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
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的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软件开发方法的步骤。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海洋电缆多物理场耦合工况下的性能分析。由于海洋电缆内部功能单元类别较多存在多物理场作用与特殊约束,而本发明可以考虑此类影响并进行性能分析;
(2)本发明能够实现海洋柔性电缆多尺度分析,可以对海洋电缆截面性能与整体线型进行耦合分析,通过电缆截面性能的计算结果传递给整体线型设计模块进行整体线型设计,同时可通过截面性能和整体线型设计结果的不断迭代,实现海洋电缆的多尺度优化设计;
(3)本发明能够基于数据驱动,通过构建云端数据库,并借此训练深度学习模型,实现海洋电缆结构的智能化设计和快速预测;
(4)本发明具有独特的单元构件组建形式,能够通过鼠标的直接拖动,实现复杂截面的精确建模,具有明显的用户友好性与易操作性;
(5)本发明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该软件开发平台是一个集成化的软件平台,能够与目前大部分主流的电缆软件相互对接和数据转化,具有较强的综合处理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的整体框架图;
图2是前处理模块的结构图;
图3是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构图;
图4是后处理模块的结构图;
图5是性能校验模块的结构图;
图6是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的结构图;
图7是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在Orcaflex软件中的设计结果图形展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如图1所示,包括: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前处理模块,基于输入或从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中调用的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前处理模块分别与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以及后处理模块相连;
集成软件分析模块,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可以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输出结果发送至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性能校验模块,如图5所示,可以基于行业电缆设计校验标准或者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进行安全校核,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发送至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及后处理模块;
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并基于上述云端数据库,利用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后处理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进一步的,参见图2,前处理模块包括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与截面设计子模块;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和截面设计子模块依次相连;
参数输入子模块用于输入项目参数,如水深、波高、流速、周期、浮体参数、材料参数、标准规范、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电阻率、导热率等,为包括云端数据库存储、计算、分析、优化设计、安全校核和计算报告分析在内的后续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单元构建子模块,基于给定的几何参数和/或调用云端数据库中参数输入子模块输入的项目参数,构建具有特定单元尺寸和特定功能的结构单元;
截面设计子模块通过参数化定义结构单元间的相互关系或对结构单元自由拖动的方式对结构单元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
进一步的,参见图3,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包括截面分析子模块、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
截面分析子模块,可对截面设计子模块的截面设计结果进行基本力学分析和功能性分析,获取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截面分析子模块还依据截面最大刚度、截面最优散热布局以及截面功能性要求布局等设计目标,实现电缆截面布局优化设计功能;截面分析子模块还可依据设计截面布局,计算得到截面刚度及制造成本等基本截面参数信息。输出结果发送至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可连接ANSYS、ABAQUS等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截面进行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考虑电、热、磁与机械载荷下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计算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应力、位移、温度、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可以根据不同的海洋工况进行电缆的整体线型布置。基于Orcaflex、Fluent等整体分析软件,依据电缆的最大张力、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等设计目标,实现对电缆线型的分析、设计和优化;同时可以结合截面分析子模块在电缆局部截面分析和布局与整体线型设计的多尺度耦合工况下的优化设计,计算所得的电缆线型的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最大曲率和局部应力等结果发送至性能校验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进一步的,参见图6,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包括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
云端数据库子模块,通过构建用户本地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对前处理模块和集成软件分析模块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云端存储,便于后续应用;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相连,云端数据库子模块还与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和性能校验模块相互连接;
数据驱动子模块通过云端数据库子模块的数据记录,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实现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的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并与云端数据库子模块相互连接。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后处理模块包括AutoCAD子模块、三维展示子模块以及分析报告子模块;
AutoCAD子模块基于AutoCAD商业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AutoCAD子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命令流的形式传递入AutoCAD软件中,将基于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电缆结果,以工程设计图纸的形式传出;
三维展示子模块,将软件开发平台中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在软件中以三维结构的可视化形式展出;
分析报告子模块,基于Office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分析报告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报告形式导出。
实施例2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或调用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
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
基于基本电缆设计校验标准及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安全校核,得到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
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的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软件开发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海洋电缆截面与海洋电缆整体线型的多尺度分析领域、海洋电缆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以及基于数据驱动的快速海洋电缆分析,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对其进行解释说明。
以海洋电缆中脐带缆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为例,参见表1,本发明能够实现多物理场耦合分析。中心电缆四层铠装脐带缆内部包含有光纤、电缆、液压管、阻垢剂管以及铠装钢丝等众多复杂单元,通过本发明中的软件开发平台能够对这种具有复杂截面形状,且考虑电热以及由于光纤带来特殊约束的脐带缆界面,进行力场、电场、磁场和温度场的多物理场耦合分析。
表1供电脐带缆
Figure BDA0003311063070000121
Figure BDA0003311063070000131
以脐带缆多尺度分析为例,如图7所示为整体线型设计模块在Orcaflex软件中的设计结果图像展示,该脐带缆线型是基于上述四层铠装脐带缆截面力学分析基础,考虑了弯曲加强器与浮力块的影响,实现了宏观线型尺度与微观截面性能尺度相结合的脐带缆多尺度耦合分析。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能够对海洋电缆设计所用多款国际软件实现平台的集成化,对软件间的数据交互实现自动化,同时能够对设计结果进行多场耦合分析、多尺度及多工况载荷的分析与优化,通过云端数据库和数据驱动技术实现海洋电缆结构设计的智能化和性能的快速预测,具有较好的开放性与数据转化能力。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前处理模块,基于输入的工程基本数据或调用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所述前处理模块分别与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以及后处理模块相连;
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具体地,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包括截面分析子模块、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
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基于所述前处理模块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有限元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子模块与包括ANSYS、ABAQUS在内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连接,基于所述前处理模块的截面设计结果及对电、热、磁、机械载荷的考虑,计算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应力、位移、温度、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性能校验模块、后处理模块以及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整体线型设计子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海洋工况进行电缆的整体线型布置,基于包括Orcaflex、Fluent在内的整体分析软件,调用多尺度优化设计算法,依据包括电缆的最大张力、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在内的设计目标,对电缆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同时结合电缆截面布局与整体线型设计进行多尺度耦合工况下的优化设计,计算包括电缆线型的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最大曲率和局部应力在内的参数,输出结果发送至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
所述性能校验模块,基于基本电缆设计校验标准及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所述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进行安全校核,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发送至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及后处理模块;
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所述后处理模块用于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处理模块包括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与截面设计子模块;所述参数输入子模块、单元构建子模块和截面设计子模块依次相连;
所述参数输入子模块用于输入项目参数,为包括云端数据库存储、计算、分析、优化设计、安全校核和计算报告分析在内的后续项目提供基础数据;
所述单元构建子模块,基于给定的几何参数和/或调用云端数据库中参数输入子模块输入的项目参数,构建结构单元;
所述截面设计子模块通过参数化定义结构单元间的相互关系或对结构单元自由拖动的方式对结构单元进行排布,形成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项目参数包括水深、波高、流速、周期、浮体参数、材料参数、标准规范、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电阻率、导热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还依据包括截面最大刚度、截面最优散热布局以及截面功能性要求布局在内的设计目标,对电缆截面布局进行优化设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截面分析子模块还基于设计截面布局,计算包括截面刚度及制造成本在内的基本截面参数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云端数据库的数据驱动模块包括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
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通过构建用户本地与服务器之间的连接,对所述前处理模块和集成软件分析模块中的关键数据进行云端存储;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与数据驱动子模块相连,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还与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和性能校验模块相互连接;
所述数据驱动子模块,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所述云端数据库子模块存储的数据集进行读取处理,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进行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处理模块包括AutoCAD子模块、三维展示子模块以及分析报告子模块;
所述AutoCAD子模块基于AutoCAD商业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AutoCAD子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命令流的形式传递入AutoCAD软件中,将基于软件开发平台设计的电缆结果,以工程设计图纸的形式传出;
所述三维展示子模块,用于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在软件中以三维结构的可视化形式展出;
所述分析报告子模块基于Office软件,通过调用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分析报告模块端口,将软件开发平台中所述前处理模块、集成软件分析模块的结果信息以报告形式导出。
8.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输入或调用工程基本数据,构建结构单元并进行排布,形成海洋柔性电缆的截面设计;
通过创建开放式的软件接口,与海洋电缆结构分析和计算中使用的国内外不同软件之间建立数据传输,基于海洋电缆的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参数信息并通过建立的数据传输完成对电缆截面布局及线型的多场耦合分析和优化设计;具体为:
基于截面设计结果,获取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
与包括ANSYS、ABAQUS在内的有限元分析软件连接,基于截面设计结果及对电、热、磁、机械载荷的考虑,计算包括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许用应力、稳定性参数、应力、位移、温度、击穿电压、绝缘电阻在内的参数;
根据不同的海洋工况进行电缆的整体线型布置,基于包括Orcaflex、Fluent在内的整体分析软件,调用多尺度优化设计算法,依据包括电缆的最大张力、最小弯曲半径、电缆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扭转刚度要求、稳定性要求在内的设计目标,对电缆线型进行优化设计;同时结合电缆截面布局与整体线型设计进行多尺度耦合工况下的优化设计,计算包括电缆线型的拉伸刚度、弯曲刚度、最小弯曲半径、最大张力、最大曲率和局部应力在内的参数;
基于基本电缆设计校验标准及根据操作人员需要添加的特制校验标准,对优化设计结果进行安全校核,得到校核通过的电缆设计方案;
对软件开发平台中的关键数据进行存储和读取,基于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的方法,对电缆截面布局方式、电缆线型结构的快速智能预测和设计;
对软件开发平台的计算结果进行可视化展示、导出。
9.一种计算机可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软件开发方法的步骤。
CN202111216970.1A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688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970.1A CN113868820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PCT/CN2022/112462 WO2023065793A1 (zh) 2021-10-19 2022-08-15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16970.1A CN113868820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8820A CN113868820A (zh) 2021-12-31
CN113868820B true CN113868820B (zh) 2023-01-24

Family

ID=79000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16970.1A Active CN113868820B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8820B (zh)
WO (1) WO20230657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68820B (zh) * 2021-10-19 2023-01-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635A (zh) * 2014-02-24 2014-06-18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大型结构快速设计分析优化系统
CN107944100A (zh) * 2017-11-13 2018-04-20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生产脐带缆的线型设计方法
CN109165412A (zh) * 2018-07-27 2019-01-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缆排管工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182928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橡胶制品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平台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963242B2 (en) * 2019-06-24 2021-03-30 Hartford Fire Insurance Company Intelligent software agent to facilitate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operations
CN111653401A (zh) * 2020-06-15 2020-09-11 南海海缆有限公司 一种钢丝铠装海底电缆设计方法
CN112016236A (zh) * 2020-09-10 2020-12-01 重庆交通大学 一种基于ansys的海洋平台建模方法
CN113868820B (zh) * 2021-10-19 2023-01-24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0635A (zh) * 2014-02-24 2014-06-18 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一种基于模块化的大型结构快速设计分析优化系统
CN107944100A (zh) * 2017-11-13 2018-04-20 青岛汉缆股份有限公司 综合生产脐带缆的线型设计方法
CN109165412A (zh) * 2018-07-27 2019-01-0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电缆排管工程设计方法及系统
CN112182928A (zh) * 2020-09-17 2021-01-05 中国海洋大学 一种橡胶制品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软件平台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一体化平台的海洋脐带缆设计;王翀等;《船舶工程》;20200715;第42卷(第S1期);第437-44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8820A (zh) 2021-12-31
WO2023065793A1 (zh) 2023-04-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ai et al. Designing a shape–performance integrated digital twin based on multiple models and dynamic data: a boom crane example
Tao et al. Digital twin in industry: State-of-the-art
Lomax et al. Fundamentals of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AlBahnassi et al. Near real-time motion planning and simulation of cranes in construction: Framework and system architecture
Chang Product design modeling using CAD/CAE: th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 design series
O’B Holt et al. Immersive virtual reality in cable and pipe routing: design metaphors and cognitive ergonomics
Kehrer et al. Interactive visual analysis of heterogeneous scientific data across an interface
CN113868820B (zh) 一种海洋电缆多功能集成软件开发平台、方法及存储介质
JPWO2012026383A1 (ja) 計算用データ生成装置、計算用データ生成方法及び計算用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Lai et al. Building a lightweight digital twin of a crane boom for structural safety monitoring based on a multifidelity surrogate model
Sun et al. Physics-of-failure and computer-aided simulation fusion approach with a software system for electronics reliability analysis
CN109684663B (zh) 铁路货车车体焊缝疲劳寿命的评估方法及装置、系统
Cicconi et al. A model-based simulation approach to support the product configu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gas turbine ducts
Peddada et al. A novel two-stage design framework for two-dimensional spatial packing of interconnected components
Potočnik et al. Knowledge-based system for supporting the design of a plate-press
WO2019168215A1 (ko) 자동가상풍동 시스템 및 자동가상풍동 해석 방법
CN105631135A (zh) 基于abaqus基坑开挖快速建模分析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2236733B (zh) 利用通用程序ansys计算冷却塔的方法和装置
Du et al. A review: virtual assembly of flexible cables based on physical modeling
US2010020496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Thermal Analysis On A Building Through Universal Meshing
KR100538937B1 (ko) 구조물데이터와 오토캐드를 이용한 철골도면 생성시스템
Lee et al. Development of a web-based open source CAE platform for simulation of IC engines
Tang et al. An integrated CAE environment for simulation-based durability and reliability design
Wu et al. Knowledge-based approach to assembly sequence planning
Lemu Advances in numerical computation based mechanical system design and simul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