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8037A -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8037A
CN113868037A CN202111000034.7A CN202111000034A CN113868037A CN 113868037 A CN113868037 A CN 113868037A CN 202111000034 A CN202111000034 A CN 202111000034A CN 113868037 A CN113868037 A CN 11386803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rd disk
management controller
input
programmable logic
logic ch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000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8037B (zh
Inventor
王栋
高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Inspu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000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80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80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80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80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80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05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 G06F11/2221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using 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hardware being tested to test input/output devices or peripheral uni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4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power-on test, e.g. power-on self test [POS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2Monitoring with visual or acoustical indication of the functioning of the machine
    • G06F11/324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 G06F11/325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by lamps or LED's
    • G06F11/326Display of status information by lamps or LED's for error or online/offline statu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10/00Energy efficient computing, e.g. low power processors, power management or thermal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主板和硬盘背板,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硬盘背板包括若干硬盘、可编程逻辑芯片、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硬盘通过相应的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基板管理控制器接收硬盘上电情况并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器扫描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基于该系统,还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本发明快速判断硬盘线缆连接准确性,并通过LED的闪烁状态展示出故障原因。

Description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存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服务器都会配置或多或少的硬盘用于存储数据,尤其是存储型服务器,单台机器多搭配的硬盘甚至会达到100个以上,而硬盘背板则是用于连接服务器主板和硬盘的载体,硬盘背板与主板之间一般是通过线缆连接的。而随着硬盘数量增多,硬盘背板和主板之间所需要连接的线缆数量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就会导致组装过程中因为线缆错接、漏接的故障率逐渐升高,从而导致硬盘乱序、不识别等问题。
目前,常用的方式是产线工人按照组装说明书来进行整机组装,但是人工组装无法保证100%的正确性和安装可靠性,这就需要在机器组装完成后通过相应的检测手段来确认线缆连接的准确性。一般情况下,产线都是在机器组装完成之后由诊断脚本去检测硬盘的数量,当检测到的硬盘数量与该配置的实际数量不一致时就会报错,由维修人员现场排查。如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中错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正确接法是主板Conn2连接背板Conn2,主板Conn3连接背板Conn3)。当前技术方案只能通过检测到的硬盘数量与改配置的默认数量进行对比来判断是否有线缆少接了,但是当线缆连接错误如图1所示时,在线缆均有连接时硬盘数量并没有减少,这样就很难判断出是否出现了线缆连接错误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使用背板上的CPLD来控制每个硬盘的Efuse来将硬盘逐个上下电,由主板BIOS来判断实际上电的硬盘所对应的PCIE root port是否正确,如果对应错误则通知背板CPLD点亮背板上相应的LED,从而及时通知到组装人员来确认线缆是否存在漏接、错接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所述服务器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包括若干硬盘、可编程逻辑芯片、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硬盘均通过相应的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至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反馈的硬盘上电情况并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所述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器扫描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所述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为:所述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之间通过 DMI信号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通过LPC信号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为,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通过I2C信号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流保护模块采用电子保险丝;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通过电子保险丝对硬盘逐个上下电。
进一步的,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ED灯,如果中央处理器扫描当前硬盘未正常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当前硬盘相对应的LED灯,用于指示故障位置。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是基于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当前硬盘上电;
可编程逻辑芯片控制当前硬盘上电,并将上电情况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当前硬盘PCIE根端口进行扫描,判断当前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进一步的,在执行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当前硬盘上电之前,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诊断脚本通信获取硬盘数量以及硬盘相对应的PCIE根端口。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当前硬盘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对硬盘下电。
进一步的,循环执行所述方法直到所有的硬盘扫描检测完成。
发明内容中提供的效果仅仅是实施例的效果,而不是发明所有的全部效果,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服务器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包括若干硬盘、可编程逻辑芯片、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硬盘均通过相应的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反馈的硬盘上电情况并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器扫描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基于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使用背板上的CPLD来控制每个硬盘的Efuse来将硬盘逐个上下电,由主板 BIOS来判断实际上电的硬盘所对应的PCIE rootport是否正确,如果对应错误则通知背板CPLD点亮背板上相应的LED,从而及时通知到组装人员来确认线缆是否存在漏接、错接等问题。本发明可以快速判断硬盘线缆连接准确性,并能通过LED的闪烁状态快速展示出故障原因,便于组装人员的快速判断。
本发明方法灵活便捷,由BMC通过诊断脚本获取不同的订单配置后,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规则进行自动适配,满足不同配置的校验需求。
本发明对硬件的改变较少,也无需使用其他治具,易用性高,便于产线快速实现方案导入。
附图说明
如图1给出了现有技术中错误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连接示意图;
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发明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发明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此外,本发明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应当注意,在附图中所图示的部件不一定按比例绘制。本发明省略了对公知组件和处理技术及工艺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使用背板上的CPLD来控制每个硬盘的Efuse来将硬盘逐个上下电,由主板BIOS来判断实际上电的硬盘所对应的PCIE root port是否正确,如果对应错误则通知背板CPLD 点亮背板上相应的LED,从而及时通知到组装人员来确认线缆是否存在漏接、错接等问题。
该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服务器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所述硬盘背板包括若干硬盘、可编程逻辑芯片、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硬盘均通过相应的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至可编程逻辑芯片;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反馈的硬盘上电情况并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器扫描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如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连接示意图。本发明以4个硬盘作为示例进行说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不局限于实施例1 中列出的数量,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服务器主板上中央处理器的PCIE信号连接至4个连接器(常用为Slimline或 MCIO连接器),用于与硬盘背板上对应的连接器通过线缆相连接,每个连接器对应支持一个SSD硬盘。
本发明实施例1中采用两个中央处理单元,CPU0和CPU1之间通过UPI信号连接用于数据传输,CPU0与输入输出系统,即PCH之间通过DMI信号连接用于数据传输,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之间通过LPC信号连接用于数据传输,主板的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背板的可编程逻辑芯片之间通过I2C信号连接用于数据传输。
硬盘背板上的每个SSD硬盘均搭配一个电流保护模块可以用于控制硬盘供电的通断,每个SSD硬盘搭配有一个显示模块用于显示硬盘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1中电流保护模块采用电子保险丝;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通过电子保险丝对硬盘逐个上下电。
本发明实施例1中显示模块采用LED灯,如果中央处理器扫描当前硬盘未正常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当前硬盘相对应的LED灯,用于指示故障位置。
服务器上电之后,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诊断脚本通信获取当前订单的具体配置,订单的具体信息包括硬盘数量以及硬盘相对应的PCIE根端口,进而通知背板可编程逻辑芯片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可编程逻辑芯片每次对1个硬盘上电之后,会将上电情况通知到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板管理控制器转告给输入输出系统,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单元对相应的PCIE root port进行扫描,确认该 root port是否有连接硬盘,如果此时有扫描到硬盘连接,则表示线缆连接正确,输入输出系统将该信息传递给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对该硬盘下电并对下一个硬盘上电,开始下一个硬盘的扫描检测;如果此时中央处理器扫描到对应的root port没有连接硬盘,则输入输出系统将该信息传递给基板管理控制器,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将该硬盘对应的 LED点亮并维持闪烁状态(针对线缆漏接、错接,可以使LED维持不同的闪烁频率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判断),用于将异常通知到组装人员。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可以通过背板上 LED灯的显示状态,协助组装人员快速判断线缆是否存在漏接、错接等情况。
实施例2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1提出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本发明实施例2还提出了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方法。
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诊断脚本通信获取硬盘数量以及硬盘相对应的PCIE根端口;
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当前硬盘上电;
可编程逻辑芯片控制当前硬盘上电,并将上电情况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当前硬盘PCIE根端口进行扫描,判断当前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当前硬盘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对硬盘下电;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循环执行上述步骤直到所有的硬盘扫描检测完成。
如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流程图。
在步骤S301中,开始该流程。
在步骤S302中,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诊断脚本通信获取当前订单的具体配置,其中订单的具体配置包括硬盘数量以及硬盘相对应的PCIE根端口。
在步骤S303中,在N=0时,即第一SSD硬盘。
在步骤S304中,基板管理控制器为可编程逻辑芯片下发上电信息,对第N 个SSD硬盘进行上电,其他SSD维持不上电状态。
在步骤S305中,可编程逻辑芯片控制当前硬盘上电,并将上电情况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
在步骤S306中,输入输出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当前硬盘PCIE根端口进行扫描。
在步骤S307中,判断当前硬盘PCIE根端口是否扫描到SSD硬盘正常连接。如果正常连接,则执行步骤S308,如果未正常连接,则执行步骤S309。
在步骤S308中,如果当前硬盘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对硬盘下电。
在步骤S309中,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在步骤S310中,判断是都已经完成所有硬盘的扫描检测,如果已经完成,则执行步骤S311,如果未完成,N=N+1,返回步骤S304中。
在步骤S311中,流程完成。
本发明使用背板上的CPLD来控制每个硬盘的Efuse来将硬盘逐个上下电,由主板BIOS来判断实际上电的硬盘所对应的PCIE root port是否正确,如果对应错误则通知背板CPLD点亮背板上相应的LED,从而及时通知到组装人员来确认线缆是否存在漏接、错接等问题。本发明可以快速判断硬盘线缆连接准确性,并能通过LED的闪烁状态快速展示出故障原因,便于组装人员的快速判断。
本发明方法灵活便捷,由BMC通过诊断脚本获取不同的订单配置后,可以按照既定的流程规则进行自动适配,满足不同配置的校验需求。
本发明对硬件的改变较少,也无需使用其他治具,易用性高,便于产线快速实现方案导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另外,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与现有技术中对应技术方案实现原理一致的部分并未详细说明,以免过多赘述。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修改或变形。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Claims (10)

1.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包括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所述服务器主板包括中央处理器、输入输出系统和基板管理控制器;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硬盘背板包括若干硬盘、可编程逻辑芯片、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
所述硬盘均通过相应的电流保护模块和显示模块连接至可编程逻辑芯片;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用于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所有硬盘逐个上电;所述基板管理控制器用于接收可编程逻辑芯片反馈的硬盘上电情况并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所述输入输出系统控制中央处理器扫描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主板和硬盘背板之间通过若干连接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处理器与输入输出系统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为:所述中央处理器和输入输出系统之间通过DMI信号通信连接;所述输入输出系统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通过LPC信号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通信连接具体为,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与基板管理控制器之间通过I2C信号通信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保护模块采用电子保险丝;所述可编程逻辑芯片通过电子保险丝对硬盘逐个上下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块采用LED灯,如果中央处理器扫描当前硬盘未正常连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当前硬盘相对应的LED灯,用于指示故障位置。
7.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是基于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实现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当前硬盘上电;
可编程逻辑芯片控制当前硬盘上电,并将上电情况通过基板管理控制器发送至输入输出系统;
输入输出系统通过中央处理器对当前硬盘PCIE根端口进行扫描,判断当前硬盘是否正常连接;如果未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点亮相应的显示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执行可编程逻辑芯片接收基板管理控制器下发的上电信息,对当前硬盘上电之前,还包括基板管理控制器与诊断脚本通信获取硬盘数量以及硬盘相对应的PCIE根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当前硬盘正常连接,输入输出系统经过基板管理控制器通知可编程逻辑芯片对硬盘下电。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循环执行所述方法直到所有的硬盘扫描检测完成。
CN202111000034.7A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Active CN1138680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034.7A CN113868037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00034.7A CN113868037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8037A true CN113868037A (zh) 2021-12-31
CN113868037B CN113868037B (zh) 2023-06-16

Family

ID=7898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00034.7A Active CN113868037B (zh) 2021-08-30 2021-08-30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803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5721A (zh) * 2022-02-17 2022-03-15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热存储备份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6192A (zh) * 2018-09-18 2018-12-2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mi的板载sata硬盘点灯系统及方法
CN109189203A (zh) * 2018-08-15 2019-01-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节电系统及其节电方法
CN111289922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插接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22990A (zh) * 2020-06-21 2020-09-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背板间的线缆连接校验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9203A (zh) * 2018-08-15 2019-01-11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节电系统及其节电方法
CN109086192A (zh) * 2018-09-18 2018-12-25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pmi的板载sata硬盘点灯系统及方法
CN111289922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线缆插接检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722990A (zh) * 2020-06-21 2020-09-29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主背板间的线缆连接校验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85721A (zh) * 2022-02-17 2022-03-15 浪潮(山东)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器的热存储备份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8037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838816B2 (en) Detecting and sparing of optical PCIE cable channel attached IO drawer
CN106055438B (zh) 一种快速定位主板上内存条异常的方法及系统
US9858161B2 (en) Implementing cable failover in multiple cable PCI express IO interconnections
US659477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powe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US9697167B2 (en) Implementing health check for optical cable attached PCIE enclosure
US7356431B2 (en) Method for testing an input/output functional board
US8935437B2 (en) Peripheral component health monitoring apparatus
US20080126597A1 (en) Alternative Local Card, Central Management Module and System Management Architecture For Multi-Mainboard System
US7597582B2 (en) Backplane for use in a push-in rack for peripherals
JPS62500269A (ja) 信頼性ある通信プロトコルを用いる電源制御ネットワ−ク
US20060271810A1 (en) Backup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CN101996128A (zh) 硬盘状态指示灯控制系统
CN108845763A (zh) 一种可集中管理硬盘状态的系统及方法
CN113868037B (zh) 一种判断硬盘背板线缆连接准确性的系统和方法
WO2014082275A1 (zh) 线缆插接情况的检测方法及装置
US69434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testing connectivity between a main power supply and a standby power supply
CN111176913A (zh) 一种检测服务器中Cable Port的电路和方法
CN116627729A (zh) 外接线缆、外接线缆在位检测装置、开机自检方法及系统
CN110018934A (zh) 一种基于服务器主板快速诊断上电错误的系统及方法
CN109753396A (zh) 一种存储系统的线缆自检方法、系统及服务器
CN107193701A (zh) 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服务器主板及故障诊断方法
CN111338911B (zh) 服务器硬盘指示灯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858443A (zh) 一种交换机i2c通讯系统及方法
US7263569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tributing power in a computer system
CN114138540B (zh) 一种多个相同板卡共用时的区分结构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