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5481B -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5481B
CN113865481B CN202010624043.2A CN202010624043A CN113865481B CN 113865481 B CN113865481 B CN 113865481B CN 202010624043 A CN202010624043 A CN 202010624043A CN 113865481 B CN113865481 B CN 113865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ment
area
measured
size
dep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2404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65481A (zh
Inventor
陈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2404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5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5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65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所述图片包括所述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根据所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通过本公开,使得利用单张图片即可实现电子测距,进而使得电子测距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操作更加便捷、也提升了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Description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测距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测距测量手段越来越普及,电子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
例如,物流公司利用电子测距方式对货物测量时,通过使用专门的测距设备进行货物体积尺寸的测量,但需要专业专门的设备并且多个摄像头进行多次扫描。
又例如,在一些购物场所的试衣间中,也有专门的摄像设备可以进行人体三围的识别扫描,不仅需要多个摄像头多次扫描且需要对人体数据进行反复建模。
再例如,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测距,借助移动终端上的陀螺仪对终端当前位置标定后,再次移动终端摄像装置镜头,获得下一个位置标定,然后通过上述两次获得的两个位置标定,进而实时计算出两个标定位置间的距离,反复这个步骤,最终实现物体的测距。但该方法需要借助终端的陀螺仪对终端当前位置标定,并需要让终端摄像装置镜头沿着物体边缘移动,进而实现测距。
综上,利用上述各类现有测距技术进行测距时,电子测距所需要的技术门槛均比较高,且操作较繁琐,在没有专业设备等支持的情况下,用户不能方便快捷地进行电子测距。
因此,如何实现便捷易用的电子测量测距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对象尺寸测量方法方法包括: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所述图片包括所述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根据所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包括:根据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所述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其中,所述对象识别库中包括对象、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或者,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获取所述景深图像中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根据所述焦距与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的比值,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经成像后的缩小倍率;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距离差与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包括:在所述距离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或者,在所述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所述距离差,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曲面区域;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所述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将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为人体,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包括所述人体的头部区域、腰部区域、表征人体身高的人体纵向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包括: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将所述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应用于终端,所述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包括: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所述图片包括所述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根据所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以及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根据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所述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其中,所述对象识别库中包括对象、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或者,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获取所述景深图像中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根据所述焦距与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的比值,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经成像后的缩小倍率;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距离差与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包括:在所述距离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或者,在所述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所述距离差,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曲面区域;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所述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将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待测量对象为人体,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包括所述人体的头部区域、腰部区域、表征人体身高的人体纵向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将所述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包括:存储器,配置用于存储指令。以及处理器,配置用于调用指令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示例中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处理器执行时,执行前述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中任意一示例中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一张图片,根据图片的灰度图像确定图片中待测量对象的成像尺寸,根据图片中的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进而根据3D摄像装置拍摄图片的焦距,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和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得到待测量对象实际尺寸。通过本公开,使得利用单张图片即可实现电子测距,进而使得电子测距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操作更加便捷、也提升了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象与经3D摄像装置拍摄后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象与经3D摄像装置拍摄后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的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对象尺寸测量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终端利用电子测距的方式对对象进行测距的应用场景。在以下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中,终端有时也称为智能终端设备,其中,该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称作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Station,MS)等。终端是一种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接的设备,或者是设置于该设备内的芯片,例如,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车载设备等。例如,终端的示例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s,MID)、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工业控制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中的无线终端、远程手术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中的无线终端等。
随着科技的进步,电子测距技术被广泛应用。例如在物流领域,通过使用专门的测距设备,利用多个摄像头对货物进行多次扫描,得到货物的尺寸。或者在一些购物场所的试衣间中,通过多个摄像装置对人体多次扫描后,对人体数据进行反复建模得到人体三围尺寸。因而,目前针对电子测距所需要的技术门槛均比较高,且操作较繁琐,在没有专业设备等支持的情况下,用户不能方便快捷地进行电子测距。
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对象测量方法主要利用包括深度摄像装置实现。深度摄像装置例如可以是3D摄像装置。通过3D摄像装置拍摄的图片可以包括两种图像信息,分别为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Depth Map)。
通过3D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灰度图像,可以根据拍摄参数得到灰度图像中对象的像素数量、每个像素的大小以及像素在平面图像中的坐标,即每个像素所处的位置。由此可确定图片中对象的尺寸。
景深图像(Depth Map)类似于灰度图像,由像素组成。但是景深图像(Depth Map)中像素描述的是对象在拍摄场景中,与摄像装置的实际距离,即描述的是对象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之间的实际距离。
由此,通过3D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灰度图像,可得到对象经摄像装置缩小后,在图片中基于平面的对象的尺寸,通过3D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景深图像可以得到对象的深度距离,即对象在拍摄场景中,与摄像装置之间的实际距离。
而3D摄像装置拍摄得到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是配准的,因而灰度图像像素点和景深图像像素点之间具有一对一的对应关系。进而本公开基于3D图片中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可得到图像中每个像素的三维坐标,进而可以完成真实场景的还原,实现电子测距。
由此,在本公开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中,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一张图片,根据图片中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以及拍摄时摄像装置设定的焦距,可确定出对象的实际尺寸。进而本公开通过终端中存储的3D图片实现了仅靠单张照片即可实现电子测距,进而使得电子测距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操作更加便捷、也提升了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1中,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图片包括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
本公开中涉及的待测量对象可以是物体,也可以人体。
本公开中,获取的包括待测量对象图片可以是预先存储在相册中的图片,例如可以是包含深度信息的3D图片,也可以是利用终端上安装的3D摄像装置拍摄的3D图片。包含深度信息的图片中融合了类似RGB图像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Depth Map)。
在步骤S12中,根据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实际应用中,获取对象的景深图像之后,会基于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其中,对象识别库中可以包括对象、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例如预设的对象识别库中可以包括人体,与人体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或者桌子,与桌子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或者圆柱体,与圆柱体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等。通过将景深图像中待测量对象的轮廓与对象识别库中的对象进行比对,识别得到待测量对象。
针对识别到的对象,根据对象识别库中包括的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
或者,基于用户在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
例如,获取由3D摄像装置拍摄的图片是一个显示屏。根据获取的显示屏的景深图像,以及预设的对象识别库,识别到景深图像中对象轮廓为显示屏的轮廓。针对识别到的显示屏,根据对象识别库中与显示屏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显示屏测量区域的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可确定景深图像中显示屏的测量区域,以及测量区域的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边界点。
本公开中,根据景深图像中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可确定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在实际拍摄时,会存在拍摄对象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所在平面并不一定是处于平行的情况,即景深图像中每个像素到摄像装置的距离不相等,为了得到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准确的深度距离,可根据测量区域中像素的总数量,和测量区域中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并将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在步骤S13中,根据灰度图像,确定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
通过对景深图像确定的测量区域和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可得到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在灰度图像中测量起始端至末端的像素数量,以及像素的大小。进而通过对像素的数量与像素的大小进行乘积运算,得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在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
例如,针对上述显示屏的例子,由于根据景深图像识别得到显示屏的测量区域和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在灰度图像中可得到显示器长边方向的像素数量,和显示器宽边方向的像素数量。根据3D摄像装置拍摄的图片时每个像素的大小,在灰度图像中将显示器长边方向的像素数量与像素的大小的乘积作为显示屏在图片中的长。将显示器宽边方向的像素数量与像素的大小的乘积作为显示屏在图片中的宽。
本公开中,针对获取的灰度图像,根据3D摄像装置拍摄图片时的拍摄参数,可以得到灰度图像中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像素数量、每个像素的大小以及像素在平面图像中的坐标即每个像素所处的位置,由此可确定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
在步骤S14中,根据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成像尺寸和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象与经3D摄像装置拍摄后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在图2中,待测量对象AB所在平面与拍摄待测量对象AB的摄像装置所在平面平行,待测量对象AB的深度距离,即待测量对象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的距离记为D。
由于待测量对象经摄像装置成像后,得到的图片最清晰的时候是待测量对象AB成像后得到的待测量对象A1B1正好成像在摄像装置感光面上。
即获取图片是清晰图片时,成像后待测量对象A1B1到摄像装置镜头光心(记为C)的像距等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记为C)到摄像装置感光面的距离,即焦距(EFL)。
因此,待测量对象AB经3D摄像装置拍摄后得到待测量对象A1B1,连接AC、BC得到的三角形ACB,和连接A1C、B1C得到的三角形A1C B1,可以理解为三角形ACB是三角形A1C B1放大一定倍数的等效三角形。
进而,待测量对象的深度距离即待测量对象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的距离D,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到摄像装置感光面的距离为焦距(EFL)的比值,即放大倍率,等于AB的长度与A1B1长度的比。
即:D/EFL=AB/A1B1,得到AB=A1B1*D/EFL
进而,通过获取的3D摄像装置拍摄图片的焦距,通过获取的待测量对象的深度距离和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可以得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本公开基于上述待测量对象成像的原理,可得到待测量对象实际尺寸。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一张图片,根据图片的灰度图像确定图片中待测量对象的成像尺寸,根据图片中的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进而根据3D摄像装置拍摄图片的焦距,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和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得到待测量对象实际尺寸。通过本公开,使得利用单张图片即可实现电子测距,进而使得电子测距的应用场景更加广泛、操作更加便捷、也提升了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上述待测量对象成像的原理,基于待测量对象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平面处于平行时,得到的待测量对象实际尺寸,即待测量对象实际长度或者待测量对象实际宽度。
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且测量区域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平面不平行的情况,或者待测量对象包括曲面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该曲面区域,测量区域需要测量的尺寸为曲面周长的情况。
本公开以下分别以测量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且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平面不平行,和待测量对象包括曲面区域,且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需要测量的尺寸为曲面周长的情况分别进行说明。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对象尺寸测量方法用于终端中,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31中,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图片包括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
在步骤S32中,根据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在步骤S33中,根据灰度图像,确定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
在步骤S34中,获取景深图像中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根据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
本公开中,为判断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是否与摄像装置平面平行,可通过确定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的深度距离差。在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的深度距离差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可以确定测量区域与摄像装置处于平行状态。反之,在测量区域起始像素点和测量区域末端像素点之间的距离差大于预设距离时,可以确定测量区域与摄像装置处于不平行状态。
在步骤S35中,根据缩小倍率、深度距离差和成像尺寸,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本公开中,可通过如下方式确定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在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为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将缩小倍率与测量区域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具体实现参见图2所示。
或者,在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缩小倍率与测量区域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距离差,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具体实现参见图4所示。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对象与经3D摄像装置拍摄后得到的对象图像的一种关系示意图。
在图4中,通过获取景深图像中A'的深度距离,景深图像中B'的深度距离,确定A'的深度距离和B'的深度距离的深度距离差大于预设距离,即得出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B'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所在平面不平行。
基于图2中待测量对象成像原理,根据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B'的深度距离,即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B'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的距离D、摄像装置镜头光心到摄像装置感光面的距离为焦距(EFL)和3D摄像装置拍摄后,图片中的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1B1的距离即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的成像尺寸,可以得到AB的距离。
根据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的深度距离差记为d,可以得到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实际像素点A'与A的距离d,也可以等同于待测量对象测量区域的实际像素点B'与B的距离d。
进而,通过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的距离D,可得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B'像素中与摄像装置镜头光心距离为D的像素,即得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A'B'与AB的交叉点C',根据C'像素在AB中所处的位置,可得到AC'的距离和BC'的距离。根据AC'的距离和A'A的距离d,可以得出A'C'即的距离。同理可以得出B'C'的距离。进而得到测量区域A'B'的实际长度,即测量区域A'B'的实际尺寸。
在步骤S36中,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步骤S361中,针对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时,可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且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平面不平行时,获取测量区域起始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测量区域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的深度距离差,通过获取的深度距离差、摄像装置的焦距、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和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通过本公开,可基于一张图片,在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所在平面与摄像装置平面不平行时,依然能够准确地测量图片中物体实际尺寸,使得电子测距操作便捷、提升了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在步骤S362中,针对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曲面区域时,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曲面区域补全,将补全后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针对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例如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
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景深图像,获取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并根据测量区域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将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本公开以下以人体作为包括曲面区域的对象,对应用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进行说明。
本公开中,在获取由3D摄像装置拍摄的包括人体的图片后,基于预设的待测量对象识别库,识别到的待测量对象轮廓为人体,即得到图片中的待测量对象是人体后,根据人体特征,将人体中的头部区域、手臂区域、腰部区域等部分分别作为测量区域。并根据对应测量区域,确定头部区域、腰部区域的特征为椭圆,手臂区域的特征为直线。
例如测量区域为头部区域时,根据头部区域的特征确定头部测量的尺寸可以是头部的头围。测量区域为手臂区域时,根据手臂区域的特征确定手臂测量的尺寸可以是手臂的长度。测量区域为腰部区域时,根据腰部区域的特征确定腰部测量的尺寸可以是腰部的腰围。
本公开以下将以待测量对象为人体,人体测量区域为腰部区域即椭圆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的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为曲面区域的对称轴为例,对测量人体的腰围,即测量曲面的周长进行说明。
一种实施方式中,例如在获取到由3D摄像装置拍摄的待识别对象为人体的图片后,识别到景深图像中的测量区域为腰部区域,以及腰部区域的测量的起始像素点和末端像素点。
若腰部测量起始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腰部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的深度距离差,小于等于预设距离时,根据缩小倍率与图片中起始像素点和末端像素点之间的对称轴的距离的乘积,得到测量区域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获取的人体灰度图像,确定图片中腰部对称轴的成像尺寸,可以是图片中腰部位置的起始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的成像尺寸。
若根据腰部测量起始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腰部测量末尾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的深度距离差,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缩小倍率与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的成像尺寸的乘积和深度距离差,得到测量区域对称轴的实际尺寸。
例如根据测量区域为腰部区域,可确定需要测量的腰部实际尺寸为腰部的曲面周长,即腰部椭圆周长。
根据缩小倍率、距离差和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的成像尺寸,确定测量区域实际尺寸,即确定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
获取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像素的数量,和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根据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以及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对曲面区域即椭圆区域进行补全,得到由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即实际腰部的半椭圆。根据实际腰部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补全另外半椭圆,得到完整腰部曲面。根据完整的腰部椭圆曲面,通过椭圆周长公式,可得到腰部的实际周长即腰围。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为曲面区域时,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并根据测量起始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曲面区域进行补全,得到实际半曲面。根据实际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补全另外半曲面,得到完整曲面。进而根据完整曲面可得到完整曲面的实际周长。通过本公开,可基于一张图片,实现测量包括曲面区域的对象,尤其是针对待测量对象为人体时,测量人体尺寸的目的,使得电子测距应用更加广泛,提升电子测距的易用性。
基于相同的构思,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待测量对象尺寸测量装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待测量对象尺寸测量装置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所公开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公开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的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框图500。参照图5,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应用于终端,包括获取单元501和确定单元502。
其中,获取单元501,被配置为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图片包括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确定单元502,被配置为根据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根据灰度图像,确定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以及根据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成像尺寸和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景深图像,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根据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确定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其中,对象识别库中包括对象、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或者,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末端。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根据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成像尺寸和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获取景深图像中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根据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根据焦距与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的比值,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经成像后的缩小倍率;根据缩小倍率、深度距离差和成像尺寸,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根据缩小倍率、距离差与成像尺寸,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包括:在距离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缩小倍率与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或者,在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缩小倍率与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距离差,得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平面区域;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曲面区域;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获取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将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将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待测量对象为人体,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包括人体的头部区域、腰部区域、表征人体身高的人体纵向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实施例中,确定单元502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获取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根据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和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将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对象尺寸测量的装置600的框图。例如,装置6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装置6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力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装置6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6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6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606为装置6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6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装置6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6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6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装置6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6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装置600或装置6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6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6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6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6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6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6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装置600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并不表示特定的顺序或者重要程度。实际上,“第一”、“第二”等表述完全可以互换使用。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除非有特殊说明,“连接”包括两者之间不存在其他构件的直接连接,也包括两者之间存在其他元件的间接连接。
进一步可以理解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的顺序描述操作,但是不应将其理解为要求按照所示的特定顺序或是串行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要求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以得到期望的结果。在特定环境中,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所述图片包括所述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
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根据所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
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所述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
获取所述景深图像中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
根据所述焦距与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的比值,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经成像后的缩小倍率;
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所述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包括:
在所述距离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或者,
在所述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所述距离差,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包括:
根据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所述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其中,所述对象识别库中包括对象、一个或者多个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或者,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平面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
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曲面区域;
所述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包括:
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
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所述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
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
将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为人体,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包括所述人体的头部区域、腰部区域、表征人体身高的人体纵向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包括:
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将所述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7.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单元,被配置为获取包括待测量对象的图片,所述图片包括所述待测量对象的灰度图像和景深图像;
确定单元,被配置为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并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根据所述灰度图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在图片中的成像尺寸,以及
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图片拍摄时的焦距、所述成像尺寸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获取所述景深图像中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确定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的深度距离差;
根据所述焦距与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的比值,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经成像后的缩小倍率;
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缩小倍率、所述深度距离差和所述成像尺寸,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在所述距离差为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将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或者,
在所述距离差为大于预设距离时,根据所述缩小倍率与所述成像尺寸的乘积,以及所述距离差,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景深图像,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
根据预设的对象识别库,对所述景深图像进行待测量对象识别,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以及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其中,所述对象识别库中包括对象、一个或者多个与对象关联的测量区域以及与测量区域对应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或者,
响应于接收到用户对图片中标定的位置,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并将标定的位置作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和测量末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平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平面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包括具有轴对称属性的曲面区域,所述待测量对象在图片中的测量区域为所述曲面区域;
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确定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
将所述测量区域的实际尺寸作为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的实际尺寸,根据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和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的深度距离,对所述曲面区域补全,得到由所述曲面区域的对称轴和所述测量起始端像素点至测量末端像素点之间所有像素形成的实际半曲面;
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对所述实际半曲面进行补全,得到补全后的完整曲面;
根据补全后的完整曲面,得到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
将所述曲面区域的实际周长确定为所述待测量对象的实际尺寸。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量对象为人体,所述待测量对象的测量区域包括所述人体的头部区域、腰部区域、表征人体身高的人体纵向区域中的至少一种。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采用如下方式确定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获取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
根据所述测量区域的像素总数量和所述测量区域的每个像素的深度距离,得到所述测量区域的平均深度距离,将所述平均深度距离确定为所述测量区域的深度距离。
13.一种对象尺寸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移动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移动终端能够执行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对象尺寸测量方法。
CN202010624043.2A 2020-06-30 2020-06-30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65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043.2A CN113865481B (zh) 2020-06-30 2020-06-30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24043.2A CN113865481B (zh) 2020-06-30 2020-06-30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481A CN113865481A (zh) 2021-12-31
CN113865481B true CN113865481B (zh) 2024-05-07

Family

ID=789810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24043.2A Active CN113865481B (zh) 2020-06-30 2020-06-30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5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19143A (zh) * 2022-01-18 2022-04-29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深度测量方法、深度测量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1721A (ja) * 1999-03-25 2000-12-08 Mr System Kenkyusho:Kk 奥行き画像計測装置、視差画像計測装置、複合現実感提示システム、奥行き画像計測方法、複合現実感提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の記憶媒体
WO2016095655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MX2015017426A (es) * 2015-12-16 2016-08-30 Magdalena MENA ARELLANOS Martha Procedimiento para medir el tamaño real de un objeto utilizando una cámara de una terminal móvil configurada con la distancia focal fija.
CN106683070A (zh) * 2015-11-04 2017-05-1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相机的身高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9115776A (zh) * 2018-08-27 2019-01-01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颜色和深度信息的穴盘苗长势无损监测方法和装置
CN109242901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三维相机的图像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9801333A (zh) * 2019-03-19 2019-05-24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体积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设备
CN110148166A (zh) * 2019-01-25 2019-08-20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测量物体尺寸的系统、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US10510155B1 (en) * 2019-06-11 2019-12-17 Mujin, Inc. Method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updating a first image generated by a first camera based on a second image generated by a second camera
WO2020067168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採寸装置及び採寸方法
CN111308484A (zh) * 2019-11-26 2020-06-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模组测距方法、装置、深度相机及移动终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21552A (en) * 2006-11-01 2008-05-16 Altek Corp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istance and actual size of shot object
JP5932476B2 (ja) * 2012-05-17 2016-06-0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処理装置、撮像装置、距離計測方法および距離計測プログラム
JP6775969B2 (ja) * 2016-02-29 2020-10-2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41721A (ja) * 1999-03-25 2000-12-08 Mr System Kenkyusho:Kk 奥行き画像計測装置、視差画像計測装置、複合現実感提示システム、奥行き画像計測方法、複合現実感提示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の記憶媒体
WO2016095655A1 (en) * 2014-12-18 2016-06-23 Beijing Zhigu Rui Tuo Tech Co., Ltd.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6683070A (zh) * 2015-11-04 2017-05-17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深度相机的身高测量方法及装置
MX2015017426A (es) * 2015-12-16 2016-08-30 Magdalena MENA ARELLANOS Martha Procedimiento para medir el tamaño real de un objeto utilizando una cámara de una terminal móvil configurada con la distancia focal fija.
CN109242901A (zh) * 2017-07-11 2019-01-18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应用于三维相机的图像校准方法和装置
CN109115776A (zh) * 2018-08-27 2019-01-01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颜色和深度信息的穴盘苗长势无损监测方法和装置
WO2020067168A1 (ja) * 2018-09-28 2020-04-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採寸装置及び採寸方法
CN110148166A (zh) * 2019-01-25 2019-08-20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测量物体尺寸的系统、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09801333A (zh) * 2019-03-19 2019-05-24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体积测量方法、装置、系统及计算设备
US10510155B1 (en) * 2019-06-11 2019-12-17 Mujin, Inc. Method and processing system for updating a first image generated by a first camera based on a second image generated by a second camera
CN111308484A (zh) * 2019-11-26 2020-06-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模组测距方法、装置、深度相机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481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05454B (zh) 一种获取定位信息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6778773B (zh) 图片中目标物的定位方法及装置
CN107944447B (zh) 图像分类方法及装置
CN107944367B (zh) 人脸关键点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6557759B (zh) 一种标志牌信息获取方法及装置
CN112219224B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7958223B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移动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2975574A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for image retargeting
CN113052919A (zh) 一种视觉传感器的标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860373B (zh) 目标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184787A (zh) 图像配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30351A (zh) 一种光斑检测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261011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US9665925B2 (e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for retargeting images
CN113865481B (zh) 对象尺寸测量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344999A (zh) 深度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345000A (zh) 深度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519794A (zh) 特征点匹配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920083A (zh) 基于图像的尺寸测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389547B (zh) 图像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3469036A (zh) 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4390189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CN106131403B (zh) 触摸对焦方法及装置
CN112733599B (zh) 文档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EP3851874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cquiring augmented reality or virtual reality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