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65144A -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65144A
CN113865144A CN202110969701.6A CN202110969701A CN113865144A CN 113865144 A CN113865144 A CN 113865144A CN 202110969701 A CN202110969701 A CN 202110969701A CN 113865144 A CN113865144 A CN 1138651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engine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generator
generator
absor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6970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健亭
范峻铭
蒋鹏
孟伟
杨光
关旭
姜红星
李璐伶
张姝丽
乔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ep Combustion Ga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Ga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ep Combustion Ga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Ga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ep Combustion Ga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henzhen Ga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ep Combustion Gas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096970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65144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651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6514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BINTERNAL-COMBUSTION PISTON ENGINES;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 F02B43/00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operating on gaseous fuels; Plants including such engines
    • F02B43/10Engines or plant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other specific gases, e.g. acetylene, oxyhydroge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modes of operation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the groups F25B1/00 - F25B23/00
    • F25B25/02Compression-sorp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7/00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 F25B27/002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using particular sources of energy using solar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30Use of alternative fuels, e.g. biofuel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系统包括第一供能单元、燃气内燃机、发电机、压缩机以及电制冷单元,燃气内燃机分别与第一供能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压缩机与电制冷单元连接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的生物燃气传输至燃气内燃机以供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带动所述发电机运动发电以驱动压缩机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本发明通过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生物燃气来替代天然气供给燃气内燃机,以为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的燃气内燃机提供能量来源,打开了现有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依赖自然资源供能的局限,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Description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燃气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普遍使用的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中,通常是在燃气内燃机内通入天然气以进行内部燃烧,从而使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带动发电机运动发电以驱动制冷单元的压缩机压缩,该过程主要是以天然气为原料以供给燃气内燃机能量,由于该过程使用的天然气为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从一个大的生态系统来看,生态系统在不断地输出自然能量,而没有输入能量,很容易造成生态系统的崩溃,不利于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供能单元、燃气内燃机、发电机、压缩机以及电制冷单元,所述燃气内燃机分别与第一供能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与电制冷单元连接并与所述电制冷单元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所述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的生物燃气传输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以供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带动所述发电机运动发电以驱动压缩机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供能单元包括混合发酵罐以及脱硫脱水反应器,所述混合发酵罐的输入端输入有生物质废物以及热量进行混合发酵,所述混合发酵罐的输出端与脱硫脱水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硫脱水反应器的输出端与燃气内燃机连接,所述脱硫脱水反应器输出端输出生物燃气至所述燃气内燃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烟气传输至混合发酵罐以供所述混合发酵罐内热量的输入来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所述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压缩机以驱动压缩机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制冷单元,所述热制冷单元分别与所述燃气内燃机和所述电制冷单元相连接,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烟气先经过热制冷单元后再经过第一供能单元,并从所述第一供能单元排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缸套与所述热制冷单元形成换热回路,外部水源依次流经所述热制冷单元以及所述电制冷单元,并从电制冷单元流至外部以完成制冷。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制冷单元包括吸收器、低温发生器、高温发生器、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所述吸收器、低温发生器以及高温发生器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介质水溶液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与低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产生的水蒸汽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后流入吸收器,以被所述吸收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吸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分别与低温发生器、高温发生器以及吸收器连接,所述低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高温发生器,所述高温发生器内的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吸收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吸收器以及低温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将高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吸收器,所述吸收器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分别与吸收器、高温发生器以及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汽通过第三热交换器传输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并联,所述吸收器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部分通过第三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制冷单元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以及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生物燃气来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供给燃气内燃机,以替代天然气为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的燃气内燃机提供能量来源,打开了现有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依赖自然资源供能的局限,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部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部件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
还需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供能单元、燃气内燃机11、发电机12、压缩机51以及电制冷单元,所述燃气内燃机11分别与第一供能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发电机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12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51与电制冷单元连接并与所述电制冷单元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压缩机52为螺杆式压缩机,所述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的生物燃气传输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1以供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机械能,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机械能带动所述发电机12运动发电以驱动压缩机51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通过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生物燃气来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供给燃气内燃机11,以替代天然气为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的燃气内燃机11提供能量来源,打开了现有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依赖自然资源供能的局限,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供能单元包括混合发酵罐21以及脱硫脱水反应器22,所述混合发酵罐21的输出端与脱硫脱水反应器2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硫脱水反应器22的输出端与燃气内燃机11连接,所述混合发酵罐21的输入端输入有生物质废物以及热量进行混合发酵,生物质废物以及热量在混合发酵罐21混合发酵后,在混合发酵罐21内会产生固体肥料、液态有机肥料以及生物气,其中生物气包括硫化氢、甲烷CH4、二氧化氯以及水蒸气,混合发酵罐21将所产生的生物气传输至脱硫脱水反应器22内,并对脱硫脱水反应器22内的生物气进行脱硫脱水反应,最终获得甲烷CH4的生物燃气。其中,生物质废物包括但不限于农林废弃物、废弃食物、污泥其中一种或者几种的混合物,本实施例将排放的生物质废物通入热量在混合发酵罐21混合发酵,并通过脱硫脱水反应器22脱水脱硫处理最终得到甲烷CH4的生物燃气,以供给燃气内燃机11作为燃气内燃机11的能量来源,本实施例将排放的生物质废物变为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的原料或燃料,通过将产生的生物质废物转化为可供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循环利用的能量,有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为了充分提高生物燃气的利用率以及能量的循环利用,在所述燃气内燃机11与混合发酵罐21之间设置有烟气管道,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的烟气传输至混合发酵罐21以提供混合发酵罐21内热量的输入来源,使得混合发酵罐21、脱硫脱水反应器22以及燃气内燃机11组成一个能量循环系统。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31,所述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31包括光伏发电板,基于光伏发电原理,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31产生电能并将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压缩机51以驱动压缩机51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本方案通过采用生物质废物与热量进行混合发酵并进行脱硫脱水,得到生物燃气以对燃气内燃机11提供能量,燃气内燃机11通过发电机12为电制冷单元提供制冷电量,同时采用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31以为电制冷电源提供辅助供电,不仅能够保障供给压缩机51的电量来源,还充分利用了生态系统主动赋予的生物质废物以及太阳能并将生物质废物以及太阳能转化为可供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使用的能量。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制冷单元,所述热制冷单元与燃气内燃机11连接,所述燃气内燃机11的缸套水与所述热制冷单元形成换热回路,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的烟气传输至热制冷单元。其中,由于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的烟气温度非常高,而混合发酵罐21内生物质废物所需的热量温度相对较低,为了提高燃气内燃机11产生的能量的利用率,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的烟气先经过热制冷单元后再经过第一供能单元,并从所述第一供能单元排出;所述热制冷单元与电制冷单元连接,所述热制冷单元与电制冷单元形成耦合式制冷通路,其中,所述电制冷单元为主要制冷单元,外部水源通过热制冷单元完成第一次制冷,第一次制冷后的外部水源接着通过电制冷单元完成第二次制冷,例如,假设外部水源通过热制冷单元的温度为14℃,外部水源通过热制冷单元的制冷后的温度为12℃,经过热制冷单元后的外部水源继续通入电制冷单元后输出到外部时温度变成了7℃,这样的由热制冷单元与电制冷单元形成耦合式制冷通路很好的根据温差大小来对外部水源进行阶梯式地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热制冷单元包括吸收器41、低温发生器42、高温发生器43、第一冷凝器44、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45,所述吸收器41、低温发生器42以及高温发生器43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介质水溶液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发生器43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与低温发生器42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产生的水蒸汽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44、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45后流入吸收器41,以被所述吸收器41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吸收;其中,所述第二介质水溶液为溴化锂水溶液,在溴化锂水溶液的循环回路里,所述溴化锂为溶质,水为溶剂,所述吸收器41与低温发生器42之间以及低温发生器42与高温发生器43之间均设置有溶液泵,所述高温发生器43与吸收器41之间设置有节流泵,所述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溶液泵传输至低温发生器42,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经燃气内燃机11的缸套水加热后,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溶剂部分形成水蒸汽并提高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水蒸气流入第一冷凝器44内,低温发生器42中蒸发后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溶液泵传输到高温发生器43中,高温发生器43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经燃气内燃机11的高温烟气加热后,高温发生器43内的溴化锂水溶液中的水溶剂部分形成水蒸汽,水蒸气通过低温发生器42后流入第一冷凝器44内,高温发生器43内经过蒸发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节流泵回流至吸收器41内。此外,高温发生器43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大于低温发生器42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低温发生器42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大于吸收器41的溴化锂水溶液浓度;低温发生器42以及高温发生器43产生的水蒸气分别通过第一冷凝器44的第一输入端以及第二输入端蒸发入第一冷凝器44中,被第一冷凝器44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温低压的液态水,第一冷凝器44内的水通过第一节流阀进入第一蒸发器45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第一蒸发器45内的外部水源的热量,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第一蒸发器45内的低温水蒸气进入吸收器41被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以供溴化锂水溶液回路形成溴化锂水溶液循环回路。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46,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6分别与低温发生器42、高温发生器43以及吸收器41连接,所述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传输到所述高温发生器43,所述高温发生器43内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传输到所述吸收器41,其中,所述高温反应器与燃气内燃机11的高温烟气输出端连接,所述高温反应器与混合发酵罐2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燃气内燃机11的产生的高温烟气可以为550℃,缸套水可以为90℃;燃气内燃机11将产生的550℃的烟气通入高温发生器43后烟气温度为160℃,所述高温发生器43将160℃传输至混合发酵罐21后,烟气温度为60℃,所述60℃的烟气从混合发酵罐21排出到外部,所述低温发生器42与缸套水输出端连接,而所述吸收器41不与燃气内燃机11连接,所述高温烟气的温度高于所述缸套水的温度,在本实施例中的高温烟气可以为550℃,缸套水可以为90℃,基于此可知,所述高温反应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高于所述低温反应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所述低温反应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高于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因此,在将低温发生器42内较低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传输至高温发生器43之前,先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并利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6使即将进入高温反应器的较低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与从高温反应器传输至吸收器41的最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进行热交换,该过程不仅提高了从低温发生器42进入高温发生器43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进而减小了进入所述高温反应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差,以提高所述高温反应器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同时还降低了从高温反应器进入吸收器41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进而减少了进入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差,以提高所述吸收器41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47,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7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46、吸收器41以及低温发生器42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46将高温发生器43内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47传输到所述吸收器41,所述吸收器41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47传输到低温发生器42。将高温发生器43内最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进行热交换后再传输至吸收器41的基础上,由于高温发生器43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远大于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高温发生器43内最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传输至吸收器41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高于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且吸收器41内是进行水溶剂与溴化锂溶质的反应,溴化锂水溶液的浓度越大,温度越低,吸湿能力越强,为了更好地促进水蒸气进入吸收器41充分被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吸收以供溴化锂水溶液回路形成溴化锂水溶液循环回路,在将高温发生器43内最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46进行热交换后得到较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第一热交换器46将较高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传输至吸收器41之前,先通过第二热交换器47,并利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7使即将进入吸收器41的次低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与从吸收器41传输至低温发生器42的最低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进行热交换,该过程不仅降低了从第一热交换器46进入吸收器41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进而减小了进入所述吸收器41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差,以提高所述吸收器41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同时还提高了从吸收器41进入低温反应器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进而减少了进入低温反应器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差,以提高所述低温反应器内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此外,在所有的实施例中,形容温度的词中,最高>较高>较低>次低>最低。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48,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8分别与吸收器41、高温发生器43以及第一冷凝器44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43产生的水蒸汽通过第三热交换器48传输到第一冷凝器44,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8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7并联,所述吸收器41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部分通过第三热交换器48传输到低温发生器42,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47传输到低温发生器42。为了充分利用高温发生器43的溴化锂水溶液经燃气内燃机11550℃的高温烟气加热后产生的水蒸汽温度,将高温发生器43的水蒸气先通过低温发生器42中并给予低温发生器42一定的热量以促进低温发生器42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水溶剂蒸发产量,提高了溴化锂水溶液循环回路的制冷剂的供给速率,从而加快溴化锂水溶液循环回路的制冷效率,此外,由于高温发生器43的水蒸气在通过低温发生器42后的水蒸气温度高于所述吸收器41传输至低温反应器内的最低的溴化锂水溶液温度,因此,因此,在将高温发生器43内高温度的水蒸气经过低温发生器42传输至第一冷凝器44之前,先通过第三热交换器48,并利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48使即将进入第一冷凝器44的较高温度的水蒸气温度与从吸收器41传输至低温发生器42的最低温度的溴化锂水溶液进行热交换,该过程不仅降低了从低温发生器42进入第一冷凝器44的水蒸气的温度,减少了第一冷凝器44的冷却水的使用,更大化地提高了高温发生器43的内的水蒸气的热量利用率,促进了能源的利用率,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从吸收器41进入低温发生器42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度,进而进一步减少了进入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温差,以进一步提高所述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即,第二热交换器47以及第三热交换器48的设置都促进了低温发生器42内的溴化锂水溶液的混合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制冷单元包括第二冷凝器52、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53,所述第二冷凝器52、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51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52、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53以及压缩机51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其中,第一介质可以为四氟乙烷,四氟乙烷制冷循环回路中,所述压缩机51将四氟乙烷转化为高温高压气体,经过第二冷凝器52后被第二冷凝器52内的冷却水降温后凝结,成为高温低压的液态形式,第二冷凝器52内的液态形式四氟乙烷通过第二节流阀进入第二蒸发器53时,急速膨胀而汽化,并在汽化过程中大量吸收第二蒸发器53内的外部水源的热量,达到降温制冷的目的,第二蒸发器53内的低温汽态R134回到压缩机51形成第二介质制冷循环回路。其中,第一蒸发器45与第二蒸发器53连接,外部水源先从第一蒸发器45流入,经过第一蒸发器45的外部水源完成第一次制冷后,通过第一蒸发器45流入到第二蒸发器53中,在第二蒸发器53内完成第二次制冷,最后从第二蒸发器53流出到外部,这样由以第一蒸发器45在内的热制冷单元与以第二蒸发器53在内的电制冷单元形成耦合式制冷通路,所述外部水源通过该耦合式制冷通路能够很好地进行阶梯式地降温,提高了制冷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第一供能单元、燃气内燃机11、发电机12、压缩机51以及电制冷单元,所述燃气内燃机11分别与第一供能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发电机12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12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51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51与电制冷单元连接并与所述电制冷单元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所述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的生物燃气传输至所述燃气内燃机11以供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机械能,所述燃气内燃机11产生机械能带动所述发电机12运动发电以驱动压缩机51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通过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生物燃气来替代不可再生的天然气供给燃气内燃机11,以替代天然气为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的燃气内燃机11提供能量来源,打开了现有燃气机热泵制冷模式依赖自然资源供能的局限,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以及可持续发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第一供能单元、燃气内燃机、发电机、压缩机以及电制冷单元,所述燃气内燃机分别与第一供能单元的输出端以及发电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发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压缩机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压缩机与电制冷单元连接并与所述电制冷单元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所述第一供能单元产生的生物燃气传输至所述燃气内燃机以供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机械能带动所述发电机运动发电以驱动压缩机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能单元包括混合发酵罐以及脱硫脱水反应器,所述混合发酵罐的输入端输入有生物质废物以及热量进行混合发酵,所述混合发酵罐的输出端与脱硫脱水反应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脱硫脱水反应器的输出端与燃气内燃机连接,所述脱硫脱水反应器输出端输出生物燃气至所述燃气内燃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烟气传输至混合发酵罐以供所述混合发酵罐内热量的输入来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所述太阳能辅助供电单元产生的电能传输至压缩机以驱动压缩机对流入其内的第一介质进行压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热制冷单元,所述热制冷单元分别与所述燃气内燃机和所述电制冷单元相连接,所述燃气内燃机产生的烟气先经过热制冷单元后再经过第一供能单元,并从所述第一供能单元排出,所述燃气内燃机的缸套与所述热制冷单元形成换热回路,外部水源依次流经所述热制冷单元以及所述电制冷单元,并从电制冷单元流至外部以完成制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制冷单元包括吸收器、低温发生器、高温发生器、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所述吸收器、低温发生器以及高温发生器依次连接并形成第二介质水溶液循环回路;所述高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与低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产生的水蒸汽依次流经第一冷凝器、第一节流阀以及第一蒸发器后流入吸收器,以被所述吸收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吸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一热交换器,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分别与低温发生器、高温发生器以及吸收器连接,所述低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高温发生器,所述高温发生器内的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一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吸收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二热交换器,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分别与第一热交换器、吸收器以及低温发生器连接,所述第一热交换器将高温发生器内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所述吸收器,所述吸收器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通过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制冷单元还包括第三热交换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分别与吸收器、高温发生器以及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高温发生器产生的水蒸汽通过第三热交换器传输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三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二热交换器并联,所述吸收器的第二介质水溶液部分通过第三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部分通过所述第二热交换器传输到低温发生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制冷单元包括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第二蒸发器以及压缩机依次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第二节流阀以及第二蒸发器以及压缩机形成第一介质制冷循环回路。
CN202110969701.6A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Withdrawn CN1138651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9701.6A CN113865144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69701.6A CN113865144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65144A true CN113865144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88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69701.6A Withdrawn CN113865144A (zh) 2021-08-23 2021-08-23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6514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257A (zh) * 2022-05-13 2022-10-18 天津大学 一种生态零碳排放燃气机热泵热冷电供应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016A (zh) * 2004-06-22 2005-03-16 浙江大学 小型节能风冷绝热吸收燃气空调装置
JP2007010310A (ja) * 2006-08-16 2007-01-18 Osaka Gas Co Ltd ガスタービン組込み吸収式冷凍機
CN106895603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天津城建大学 压缩/吸收闭式并联复合燃气热泵系统运行方法
CN110145893A (zh) * 2019-05-23 2019-08-20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质能驱动的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CN112503797A (zh) * 2020-12-08 2021-03-16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电互补的制冷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95016A (zh) * 2004-06-22 2005-03-16 浙江大学 小型节能风冷绝热吸收燃气空调装置
JP2007010310A (ja) * 2006-08-16 2007-01-18 Osaka Gas Co Ltd ガスタービン組込み吸収式冷凍機
CN106895603A (zh) * 2017-02-28 2017-06-27 天津城建大学 压缩/吸收闭式并联复合燃气热泵系统运行方法
CN110145893A (zh) * 2019-05-23 2019-08-20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利用生物质能驱动的直燃式溴化锂冷热水机组
CN112503797A (zh) * 2020-12-08 2021-03-16 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气电互补的制冷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纪伟 等: "《可持续建筑设计概论》", 31 August 2018, 燕山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200257A (zh) * 2022-05-13 2022-10-18 天津大学 一种生态零碳排放燃气机热泵热冷电供应系统
CN115200257B (zh) * 2022-05-13 2024-01-30 天津大学 一种生态零碳排放燃气机热泵热冷电供应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7050B2 (en) Energy tower of multi-energy-form output for stepwise recovering waste heat of a gas engine
CN108005742B (zh) 可部分回收利用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驱动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0544786B (zh) 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9328659B2 (en) Distributed combined cooling, heating and power genera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with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y combining solar energy and alternative fuel
CN113503191B (zh) 一种核能发电制氢综合利用系统
CN101319828B (zh) 一种吸收式制冷和动力联合循环系统
CN110887278B (zh) 用于低品位热源的能量自给型二氧化碳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2242985B (zh) 混合工质功冷联供热力循环系统及方法
CN102797522B (zh) 一种实现冷电/热电联产的中低温余热回收系统
CN111900432A (zh)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功冷联供系统及其方法
CN110849023A (zh) 一种压缩空气与热化学耦合储能的冷热电联产系统及方法
CN111174448B (zh) 太阳能与余热一体化互补发电系统
CN107305072A (zh) 一种利用低温余热与lng冷能的冷电联产系统
CN103471287A (zh) 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CN102482949B (zh) 动力循环系统以及动力循环方法
CN109813007A (zh) 太阳能与沼气能互补的热电冷气联供系统
CN110552750B (zh) 一种非共沸有机朗肯-双喷射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3865144A (zh) 一种零碳排放的制冷系统
CN203454466U (zh) 一种可再生能源互补的冷热电联产系统
CN211737228U (zh) 一种太阳能与地热能耦合的超临界二氧化碳联合循环发电系统
CN206073500U (zh) 一种太阳能热化学冷热电联供系统
CN113865143A (zh) 一种采用燃气内燃机供能的制冷系统
CN114046556A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梯级利用的发电供热装置及方法
CN109266526B (zh) 一种沼气发酵加热系统
CN216346523U (zh) 一种高温气冷堆梯级利用的发电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