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876A - 一种胸腔引流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胸腔引流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5876A
CN113855876A CN202111233806.1A CN202111233806A CN113855876A CN 113855876 A CN113855876 A CN 113855876A CN 202111233806 A CN202111233806 A CN 202111233806A CN 113855876 A CN113855876 A CN 113855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le
thoracic drainage
cap
drainage bottle
thorac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338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琳旎
夏菊芳
黄燕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Original Assignee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filed Critical Wuxi Fifth Peoples Hospital
Priority to CN2021112338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5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5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5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18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with al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5/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pparatus
    • A61M2205/33Controlling, regulating or measuring
    • A61M2205/3379Masses, volumes, levels of fluids in reservoirs, flow r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10/00Anatomical parts of the body
    • A61M2210/10Trunk
    • A61M2210/101Pleural cavity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瓶,包括具有腔室的瓶体和吸水树脂释放装置,瓶体的顶部密闭连接有瓶盖,瓶盖设有平衡感应装置和液体流量传感接头,液体流量传感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软接头和导流管,导流管置于瓶体的腔室内、且导流管与腔室连通,软接头可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瓶盖连接有排气管,吸水树脂释放装置包括吸水树脂和底部具有锯齿带的帽盖,瓶盖设有凹仓,凹仓与瓶盖的连接处设有收容环,帽盖与凹仓形成了供吸水树脂存放的容纳腔,向下用力拍下帽盖、锯齿带划破凹仓底部且吸水树脂掉入腔室内。本发明设计合理,利用软接头可避免连接错误,瓶体出现倾斜能及时被发现,用力向下拍打帽盖,可释放吸水树脂将废液进行凝固处理,避免卫生环境污染。

Description

一种胸腔引流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瓶。
背景技术
胸腔闭式引流是将胸腔引流管的一端放入胸腔内,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胸腔引流瓶中,以便将患者胸腔内气体排出或收集胸腔内的液体,使得肺组织重新张开而恢复功能。胸腔引流瓶是胸腔闭式引流的主要用具,使用时,一般会向引流瓶内部加入生理盐水,使导流管浸入生理盐水内,从而避免患者胸腔内部直接与空气接触。
胸腔引流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使用单腔的或者双腔或者三腔的引流瓶,现有的引流瓶在连接胸腔引流管时存在连接错误而导致患者出现气胸的风险。当胸腔引流瓶使用过程中产生倾斜时,生理盐水的液面发生倾斜,使得导流管可能不会浸入生理盐水内,患者胸腔直接与空气接触,容易造成感染,而排气管有可能会浸入生理盐水内,从而影响正常使用。胸腔引流瓶一般是一次性使用用品,使用后就要废弃掉,而在废弃处理过程中就需要处理瓶内收集的液体,在转移使用后的胸腔引流瓶过程中,会出现晃动或者倾倒,瓶中的废液容易流出来,造成污染。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可避免连接错误的胸腔引流瓶,使用该胸腔引流瓶时出现倾斜能及时被发现,确保正常引流,使用完成后,可释放吸水树脂将废液进行凝固处理。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胸腔引流瓶,其包括瓶体,瓶体内设有腔室,瓶体的顶部密闭连接有瓶盖,瓶盖的中心设有平衡感应装置,瓶盖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接头,液体流量传感接头的两端分别连接软接头和导流管,导流管置于瓶体的腔室内、且导流管与腔室连通,软接头可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瓶盖连接有排气管,排气管与腔室连通。由此,采用软接头与胸腔引流管连接,胸腔引流管为硬管,硬管的胸腔引流管只有与软接头连接、且连接密封,可避免连接错误,当瓶体放置不平出现倾斜时,平衡感应装置就会发出声音,起到报警的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平衡感应装置包括金属托和金属片,金属托的底部中心设有向下凸出的固定部,瓶盖的中心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部,金属托的固定部放置于安装部内,金属托的内部中心设有安装凸点,金属片的中心设于安装凸点上且金属片的边缘呈悬空状态,当瓶体倾斜时、金属片与金属托触碰发出声音,金属托连接有第一传感线。由此,当瓶体放置不平出现倾斜时,金属片与金属托触碰到,就会发出声音提醒患者或者陪护人员,起到警报的效果,可以使陪护人员及时将瓶体扶正,扶正后、警报解除,可以通过第一传感线将平衡感应装置与医院的监护系统连接,这样可便于医护人员知晓患者临床情况,如果瓶体倾斜后、陪护人员未及时扶正,医护人员也可及时前来检查患者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胸腔引流瓶还包括吸水树脂释放装置,吸水树脂释放装置包括帽盖和收容于帽盖内的吸水树脂,瓶盖设有朝向瓶体内凹陷的凹仓,凹仓与瓶盖的连接处设有竖直向上的一圈收容环,帽盖的底部设有锯齿带,帽盖放置于收容环内,帽盖与凹仓形成了供吸水树脂存放的容纳腔,向下用力拍下帽盖后、锯齿带划破凹仓底部且吸水树脂掉入瓶体的腔室内。由此,在吸水树脂没有释放之前,吸水树脂是存放于帽盖与凹仓形成的容纳腔内,吸水树脂处于密闭状态,当瓶体内的废液到达一定刻度时,医护人员扶好瓶体并向下用力拍下帽盖,帽盖底部的锯齿带划破凹仓底部,吸水树脂掉入到瓶体的腔室内,吸水树脂使得废液凝固,将凝固后的废液处理掉、同时更换新的胸腔引流瓶,确保正常运转工作,避免卫生环境污染;该吸水树脂释放装置位于瓶体正上方的瓶盖上,设计非常合理,这样便于医护人员对帽盖施力,且从上方施力可以避免因为施力不当导致瓶体倾倒的风险;若该吸水树脂释放装置设置于瓶体的侧壁,不仅不利于施力,还加大了瓶体倾倒的风险,即使瓶体不倾倒,当吸水树脂落入到瓶体内后,会出现废液喷溅的问题、造成污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帽盖的外壁设有一圈限位槽,限位槽配置有环形安全夹,帽盖放置于收容环内时、安全夹置于收容环的上部。由此,当需要向下用力拍打帽盖时,医护人员需先取下安全夹,再进行拍打操作,这样,可避免陪护人员误操作的情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收容环的内径由上之下呈逐渐缩小状,帽盖的顶部外径尺寸略大于收容环下部的内径尺寸,使帽盖拍下后、帽盖与收容环嵌合。由此,当帽盖底部的锯齿带划破凹仓底部,吸水树脂掉入到瓶体的腔室时,帽盖不会落到腔室内,帽盖嵌入至瓶盖的收容环内,瓶盖还是可以处于密闭状态,可避免废液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也防止废液溅出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盖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环,定位环的外径由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状,排气管插入至定位环内并通过定位套锁紧,定位套的下部的内壁可与定位环的外壁紧密配合以固定排气管的位置,定位环与瓶盖的连接处设有一圈供收容定位套底部的凹形环。由此,将定位套套在排气管的上部,排气管的下端插入瓶体内,当排气管插入至所需深度时,将定位套沿着排气管向下移动,将定位套套在定位环上、并施加力量使定位套与定位环紧密连接,当定位套安装到位后,定位套会挤压定位环从而使排气管的位置固定,排气管的深度位置可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瓶体的外壁设有刻度线,瓶盖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的下端插入至瓶体的腔室内。由此,当瓶体内的废液达到一定高度,会触发液位传感器,液位传感器与医院的监护系统连接发出报警,通知医护人员来更换胸腔引流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胸腔引流瓶可采用单瓶使用方式,用于引流胸水或引流气体,定位环可配置有盖子。由此,比如单纯引流胸水时,可以只使用一个胸腔引流瓶,定位环用盖子盖住密封,将胸腔引流管的末端连接于该胸腔引流瓶的软接头,把该胸腔引流瓶的位置放在低于胸腔的位置,比如患者半卧位时,胸腔引流瓶放在地面上就可以了;如果是引流气体时,也可以只使用一个胸腔引流瓶,但是此时该胸腔引流瓶的瓶体内需要填充生理盐水作为“水封”,将胸腔引流管的末端连接于该胸腔引流瓶的软接头,胸腔引流瓶内的导流管末端需要埋在液面以下1~2cm,否则胸腔引流管直接与大气相通、就会人为造成开放性气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胸腔引流瓶可采用双瓶使用方式,用于同时引流胸水和引流气体,两个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A和胸腔引流瓶B,胸腔引流瓶B的腔室内填充有生理盐水,胸腔引流瓶A的软接头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A的排气管通过第一导管连接胸腔引流瓶B的软接头,胸腔引流瓶B的导流管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由此,当患者有液气胸时,即需要引流胸水又需要引流气体,那就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瓶形成双腔引流,气体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A的导流管→胸腔引流瓶A的排气管→第一导管→胸腔引流瓶B的导流管→生理盐水液面下→胸腔引流瓶B的排气管→排出,胸水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A的导流管→胸腔引流瓶A的瓶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该胸腔引流瓶可采用三瓶使用方式,三个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C、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的腔室内均填充有生理盐水,胸腔引流瓶C的软接头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C的排气管通过第二导管连接胸腔引流瓶D的软接头,胸腔引流瓶D的导流管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胸腔引流瓶D的排气管通过第三导管连接胸腔引流瓶E的软接头,胸腔引流瓶E的导流管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上方,胸腔引流瓶E设有压力调节管,压力调节管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8~12cm。由此,当患者经过胸腔引流瓶引流后胸膜破口仍未愈合、需要加快气体的引流,为更有利于气体排出和气胸破口的愈合,就需要使用负压吸引装置,这样就需要使用三个胸腔引流瓶形成三腔引流;为了提高胸腔引流瓶的通用性,可以将胸腔引流瓶E的液位传感器去掉,该位置用于安装压力调节管,胸腔引流瓶E的排气管用于外接负压吸引装置;三腔引流,气体的路径:胸腔→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C的导流管→胸腔引流瓶C的排气管→第二导管→胸腔引流瓶D的导流管→生理盐水液面下→胸腔引流瓶D的排气管→第三导管→胸腔引流瓶E的导流管→负压吸引装置→排出,胸水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胸腔引流瓶C的导流管→胸腔引流瓶C的瓶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胸腔引流瓶设计合理,可单瓶使用、可双瓶连接使用也可以三瓶连接使用,该胸腔引流瓶通过配置特定的软接头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可避免连接错误导致患者出现气胸的情况,当胸腔引流瓶出现倾斜时,通过金属片与金属托相互触碰发声及时提醒陪护人员扶正瓶体以确保正常引流,通过液位传感器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瓶体内的积液满了及时更换胸腔引流瓶,医护人员取下安全夹并向下用力拍打帽盖,帽盖底部的锯齿带划破凹仓底部,吸水树脂掉入到瓶体的腔室时使废液凝固,帽盖嵌入至瓶盖的收容环内,可避免废液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也防止废液溅出来,避免卫生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胸腔引流瓶的一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部件分解图;
图3是瓶体和瓶盖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液体流量传感接头与导流管、软管和胸腔引流管的的连接示意图;
图5是液位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平衡感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平衡感应装置与瓶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其中7-1是平衡感应装置与瓶盖的俯视图,7-2是7-1中的H-H剖视图;
图8是吸水树脂释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吸水树脂释放装置与瓶盖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双瓶使用的胸腔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三瓶使用的胸腔引流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本发明所述一实施方式的一种胸腔引流瓶,包括瓶体1,瓶体1内具有腔室11,瓶体1的顶部安装有瓶盖2,瓶盖2与瓶体1形成密闭连接。瓶体1选用规则的形状,比如圆柱形,也可以采用矩形,那么瓶盖2也对应为规则的形状。在瓶盖2的中心,安装有平衡感应装置3。当瓶体1放置不平出现倾斜时,平衡感应装置3就会发出声音,起到报警的效果。瓶盖2开设有一个安装孔位40,该安装孔位40用于安装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的下端连接有导流管42,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的上端连接有软接头41(图4所示)。导流管42位于瓶体1的腔室11内,且导流管42与腔室11连通。软接头41可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瓶盖2连接有排气管5,排气管5与腔室11连通。胸腔引流管100为硬管,硬管的胸腔引流管100只能与软接头41连接,才能更好的密封连接,如果医护人员将胸腔引流管100误接至排气管5上,则无法连接,这样,就可避免连接错误。当患者出现创伤性出血的情况时即导致引流速度过快超过引流极限时,通过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的信号传递,连接医院的监护系统能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检查患者情况。
如图6和7所示,平衡感应装置3具体包括金属托31和金属片32。金属片32为圆形薄片状结构。金属托31的底部中心具有一个向下凸出的固定部311,瓶盖2的中心具有一个向内凹陷的安装部21,金属托31的固定部311放置于安装部21内、并用胶水粘接。金属托31的内部中心具有安装凸点312,金属片32的中心安装于安装凸点312上,且金属片32的边缘呈悬空状态。当瓶体1倾斜时,金属片32与金属托31触碰发出声音。金属托31连接有第一传感线33,该第一传感线33与医院的监护系统连接,便于医护人员远程监控。当瓶体1放置不平出现倾斜时,金属片32与金属托31触碰到,就会发出声音提醒患者或者陪护人员,起到警报的效果,可以使陪护人员及时将瓶体1扶正,扶正后、警报解除。可以通过第一传感线33将平衡感应装置3与医院的监护系统连接,这样可便于医护人员知晓患者临床情况,如果瓶体1倾斜后、陪护人员未及时扶正,医护人员也可及时前来检查患者情况。
如图2、8和9所示,该胸腔引流瓶还包括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包括帽盖61和收容于帽盖61内的吸水树脂62。瓶盖2具有一个朝向瓶体1内凹陷的凹仓22,凹仓22与瓶盖2的连接处具有竖直向上的一圈收容环23。帽盖61的底部设计成一圈锯齿带611结构,帽盖61的外壁开设有一圈限位槽612,限位槽612配置有环形安全夹63。帽盖61放置于收容环23内时,安全夹63置于收容环23的上部,帽盖61与凹仓22形成了供吸水树脂62存放的容纳腔24。收容环23的内径由上之下呈逐渐缩小状,帽盖61的顶部外径尺寸略大于收容环23下部的内径尺寸。安全夹63可以采用钢环。
在吸水树脂62没有释放之前,吸水树脂62是存放于帽盖61与凹仓22形成的容纳腔24内,吸水树脂62处于密闭状态。当瓶体1内的废液到达一定刻度时,医护人员需先取下安全夹63,然后扶好瓶体1并向下用力拍下帽盖61,帽盖61底部的锯齿带611划破凹仓22底部(图7中7-2所示),吸水树脂62掉入到瓶体1的腔室11内,帽盖61不会落到腔室11内,帽盖61嵌入至瓶盖2的收容环23内,瓶盖2还是可以处于密闭状态,可避免废液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也防止废液溅出来。当需要向下用力拍打帽盖61时,医护人员需先取下安全夹63,再进行拍打操作,这样,可避免陪护人员误操作的情况。吸水树脂62使得废液凝固,将凝固后的废液处理掉、同时更换新的胸腔引流瓶,确保正常运转工作,避免卫生环境污染。该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位于瓶体1正上方的瓶盖2上,设计非常合理,这样便于医护人员对帽盖61施力,且从上方施力可以避免因为施力不当导致瓶体1倾倒的风险。若该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设置于瓶体1的侧壁,不仅不利于施力,还加大了瓶体1倾倒的风险,即使瓶体1不倾倒,当吸水树脂62落入到瓶体1内后,会出现废液喷溅的问题、造成污染。
排气管5的具体安装结构:如图2、3和7所示,瓶盖2具有一个竖直向上的定位环25,定位环25的外径由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状,排气管5插入至定位环25内并通过定位套51锁紧,定位套51的下部的内壁可与定位环25的外壁紧密配合,以固定排气管5的位置。定位环25与瓶盖2的连接处,设有一圈供收容定位套51底部的凹形环26。排气管5插入瓶体1的深度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可调节。具体固定安装排气管5时,先将定位套51套在排气管5的上部,排气管5的下端插入瓶体1内,当排气管5插入至所需深度时,将定位套51沿着排气管5向下移动,将定位套51套在定位环25上、并施加力量使定位套51与定位环紧密连接,当定位套51安装到位后,定位套51会挤压定位环25从而使排气管5的位置固定。
如图2所示,在瓶体1的外壁设有刻度线10,瓶盖2上开设有安装孔70,在安装孔70内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图5所示),液位传感器7的下端插入至瓶体1的腔室11内。当瓶体1内的废液达到一定高度,会触发液位传感器7,液位传感器7与医院的监护系统连接发出报警,通知医护人员来更换胸腔引流瓶。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该胸腔引流瓶可以采用单瓶使用方式、可以采用双瓶使用方式,也可以三瓶使用方式。
当单纯引流胸水时,可以只使用一个胸腔引流瓶,不需要安装排气管5并给定位环25配置有一个盖子(图未示出),将排气管5的安装口250密封住。这样,定位环25用盖子盖住密封,将胸腔引流管100的末端连接于该胸腔引流瓶的软接头41,把该胸腔引流瓶的位置放在低于胸腔的位置,比如患者半卧位时,胸腔引流瓶放在地面上就可以了。
如果是引流气体时,也可以只使用一个胸腔引流瓶,但是此时该胸腔引流瓶的瓶体1的腔室11内需要填充生理盐水作为“水封”,将胸腔引流管100的末端连接于该胸腔引流瓶的软接头41,胸腔引流瓶内的导流管42末端需要埋在液面以下1~2cm,否则胸腔引流管100直接与大气相通、就会人为造成开放性气胸。
如图10所示,该胸腔引流瓶采用双瓶使用方式,用于同时引流胸水和引流气体,两个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A和胸腔引流瓶B。胸腔引流瓶B的腔室11内填充有生理盐水,胸腔引流瓶A的软接头41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A的排气管5通过第一导管81连接胸腔引流瓶B的软接头41,胸腔引流瓶B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当患者有液气胸时,即需要引流胸水又需要引流气体,那就使用两个胸腔引流瓶形成双腔引流。气体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A的导流管42→胸腔引流瓶A的排气管5→第一导管81→胸腔引流瓶B的导流管42→生理盐水液面下→胸腔引流瓶B的排气管5→排出。胸水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A的导流管42→胸腔引流瓶A的瓶体1。
如图11所示,当患者经过胸腔引流瓶引流后胸膜破口仍未愈合、需要加快气体的引流,为更有利于气体排出和气胸破口的愈合,就需要使用负压吸引装置,这样就需要使用三个胸腔引流瓶形成三腔引流。该胸腔引流瓶采用三瓶使用方式,三个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C、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的腔室11内均填充有生理盐水,胸腔引流瓶C的软接头41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C的排气管5通过第二导管82连接胸腔引流瓶D的软接头41,胸腔引流瓶D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胸腔引流瓶D的排气管5通过第三导管83连接胸腔引流瓶E的软接头41,胸腔引流瓶E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上方,胸腔引流瓶E设有压力调节管84,压力调节管84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8~12cm。为了提高胸腔引流瓶的通用性,可以将胸腔引流瓶E的液位传感器7去掉,该位置用于安装压力调节管84,胸腔引流瓶E的排气管5用于外接负压吸引装置。三腔引流,气体的路径:胸腔→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C的导流管42→胸腔引流瓶C的排气管5→第二导管82→胸腔引流瓶D的导流管42→生理盐水液面下→胸腔引流瓶D的排气管5→第三导管83→胸腔引流瓶E的导流管42→负压吸引装置→排出。胸水的路径为:胸腔→胸腔引流管100→胸腔引流瓶C的导流管42→胸腔引流瓶C的瓶体1。
本发明提供的胸腔引流瓶设计合理,可单瓶使用、可双瓶连接使用也可以三瓶连接使用。该胸腔引流瓶通过配置特定的软接头41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可避免连接错误导致患者出现气胸的情况。当胸腔引流瓶出现倾斜时,通过金属片32与金属托31相互触碰发声,及时提醒陪护人员扶正瓶体1,以确保正常引流。通过液位传感器7发出警报,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瓶体1内的积液满了及时更换胸腔引流瓶。医护人员取下安全夹63并向下用力拍打帽盖61,帽盖61底部的锯齿带611划破凹仓22底部,吸水树脂62掉入到瓶体1的腔室11时使废液凝固,帽盖61嵌入至瓶盖2的收容环23内,可避免废液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也防止废液溅出来,避免卫生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其它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胸腔引流瓶,包括瓶体(1),所述瓶体(1)内设有腔室(11),所述瓶体(1)的顶部密闭连接有瓶盖(2),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的中心设有平衡感应装置(3),所述瓶盖(2)安装有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所述液体流量传感接头(4)的两端分别连接软接头(41)和导流管(42),所述导流管(42)置于瓶体(1)的腔室(11)内、且导流管(42)与腔室(11)连通,所述软接头(41)可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所述瓶盖(2)连接有排气管(5),所述排气管(5)与腔室(11)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感应装置(3)包括金属托(31)和金属片(32),所述金属托(31)的底部中心设有向下凸出的固定部(311),所述瓶盖(2)的中心设有向内凹陷的安装部(21),所述金属托(31)的固定部(311)放置于安装部(21)内,所述金属托(31)的内部中心设有安装凸点(312),所述金属片(32)的中心设于安装凸点(312)上且金属片(32)的边缘呈悬空状态,当所述瓶体(1)倾斜时、金属片(32)与金属托(31)触碰发出声音,所述金属托(31)连接有第一传感线(33)。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所述吸水树脂释放装置(6)包括帽盖(61)和收容于帽盖(61)内的吸水树脂(62),所述瓶盖(2)设有朝向瓶体(1)内凹陷的凹仓(22),所述凹仓(22)与瓶盖(2)的连接处设有竖直向上的一圈收容环(23),所述帽盖(61)的底部设有锯齿带(611),所述帽盖(61)放置于收容环(23)内,所述帽盖(61)与凹仓(22)形成了供吸水树脂(62)存放的容纳腔(24),向下用力拍下帽盖(61)后、锯齿带(611)划破凹仓(22)底部且吸水树脂(62)掉入瓶体(1)的腔室(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61)的外壁设有一圈限位槽(612),所述限位槽(612)配置有环形安全夹(63),所述帽盖(61)放置于收容环(23)内时、安全夹(63)置于收容环(23)的上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环(23)的内径由上之下呈逐渐缩小状,所述帽盖(61)的顶部外径尺寸略大于收容环(23)下部的内径尺寸,使帽盖(61)拍下后、帽盖(61)与收容环(23)嵌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盖(2)设有竖直向上的定位环(25),所述定位环(25)的外径由上至下呈逐渐增大状,所述排气管(5)插入至定位环(25)内并通过定位套(51)锁紧,所述定位套(51)的下部的内壁可与定位环(25)的外壁紧密配合以固定排气管(5)的位置,所述定位环(25)与瓶盖(2)的连接处设有一圈供收容定位套(25)底部的凹形环(26)。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所述瓶体(1)的外壁设有刻度线(10),所述瓶盖(2)上安装有液位传感器(7),所述液位传感器(7)的下端插入至瓶体(1)的腔室(1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可采用单瓶使用方式,用于引流胸水或引流气体,所述定位环(25)可配置有盖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可采用双瓶使用方式,用于同时引流胸水和引流气体,两个所述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A和胸腔引流瓶B,所述胸腔引流瓶B的腔室(11)内填充有生理盐水,所述胸腔引流瓶A的软接头(41)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所述胸腔引流瓶A的排气管(5)通过第一导管(81)连接胸腔引流瓶B的软接头(41),所述胸腔引流瓶B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胸腔引流瓶,其特征在于,可采用三瓶使用方式,三个所述胸腔引流瓶分别称为胸腔引流瓶C、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所述胸腔引流瓶D和胸腔引流瓶E的腔室内均填充有生理盐水,所述胸腔引流瓶C的软接头(41)用于连接胸腔引流管(100),所述胸腔引流瓶C的排气管(5)通过第二导管(82)连接胸腔引流瓶D的软接头(41),所述胸腔引流瓶D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1~2cm,所述胸腔引流瓶D的排气管(5)通过第三导管(83)连接胸腔引流瓶E的软接头(41),所述胸腔引流瓶E的导流管(42)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上方,所述胸腔引流瓶E设有压力调节管(84),所述压力调节管(84)的末端位于生理盐水的液面以下8~12cm。
CN202111233806.1A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胸腔引流瓶 Pending CN113855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3806.1A CN113855876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胸腔引流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33806.1A CN113855876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胸腔引流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5876A true CN113855876A (zh) 2021-12-31

Family

ID=789971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33806.1A Pending CN113855876A (zh) 2021-10-22 2021-10-22 一种胸腔引流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5876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3098569C (en) Fluid collectio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US4867153A (en) Medical drain system for removing liquid from ventilating system
US4013076A (en) Aspirator jar
US5466229A (en) Fluid collection system
US4767417A (en) Drainage device for collecting liquids from a body cavity
JP2021522014A (ja) 流体収集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A1292399C (en) Surgical drainage apparatus
US20060155214A1 (en) Urine collection devices and urine collection systems
EP0615759B1 (en) Drainage device for use with suction or gravity flow
PL131788B1 (en)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blood retransfusion during surgical operations
CA1170533A (en) Thoracic drainage unit
CN113855876A (zh) 一种胸腔引流瓶
FI96920B (fi) Laite nesteiden tyhjentämiseksi
EP0112641B1 (en) Drainage device with diverted gas flow path
US20030195482A1 (en) Pneumatic medical system
US3825000A (en) Disposable humidifier
US6712799B2 (en) Disposable water seal for thoracic regulators
US4029097A (en) Surgical sponge collector and drainage system
CN211157612U (zh) 一种手术使用吸引器与防误吸报警装置的组合
RU191116U1 (ru) Аспиратор для вакуумного дренирования раны
CN212282354U (zh) 初生婴儿吸奶器
CN217219686U (zh) 一种引流测量收集器套装
CN211214594U (zh) 便携式乳腺癌术后引流装置
JP2022191610A (ja) 吸引器システム及び吸引器システムの使用方法
WO2022271783A1 (en) Urine collection systems having a cleaning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