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55475B -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 Google Patents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55475B
CN113855475B CN202110980902.6A CN202110980902A CN113855475B CN 113855475 B CN113855475 B CN 113855475B CN 202110980902 A CN202110980902 A CN 202110980902A CN 113855475 B CN113855475 B CN 1138554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rent
rehabilitation robot
actual
actual position
obtai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809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55475A (zh
Inventor
陈鑫
朱志军
王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Fourier Intellige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809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554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554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54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554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554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00Apparatus for passive exercising; Vibrating apparatus; Chiropractic devices, e.g. body impacting devices, external devices for briefly extending or aligning unbroken bones
    • A61H1/02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 A61H1/0274Stretching or bending or torsioning apparatus for exercising for the upp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6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 A61H2201/1602Physical interface with patient kind of interface, e.g. head rest, knee support or lumbar support
    • A61H2201/1635Hand or arm, e.g. handle
    • A61H2201/1638Holding mean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07Control means thereof computer controll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23Interfaces to the user
    • A61H2201/5043Display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61Force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50Control means thereof
    • A61H2201/5058Sensors or detectors
    • A61H2201/5079Velocity senso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Rehabilitation Too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第一实际位置,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第二实际位置;获得与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与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根据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一康复机器人,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采用该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可实现对两个康复机器人的关联。

Description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康复机器人技术领域,例如涉及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指损伤后进行有利于恢复或改善功能的身体活动。在康复训练过程中,用户通常需要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一系列特定轨迹的特定动作。现有技术中的一些康复器械,可辅助用户更好地完成特定动作,这样可节省专业人员的人力。在现有的康复训练器械中,例如上肢康复机器人,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手托和活动板,手托设置在活动板上,手托能够在活动板上滑动,用户握住手托,在手托的带动下完成特定动作,或者,用户在手托的辅助下,使用较小的力量即可完成特定动作。
为了提高用户使用康复机器人的兴趣,现有技术可将康复机器人的运动状态映射至显示装置,用户可获得当前运动状态的图像反馈。
在实现本公开实施例的过程中,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在现有技术中,通常是一台康复机器人供一个用户使用,不同康复机器人之间没有关联,导致用户使用过程比较枯燥,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以解决不同康复机器人之间无法关联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包括: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
可选地,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可选地,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可选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一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参数。
可选地,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二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
可选地,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可选地,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得模块、第二获得模块、确定模块和控制模块,其中,第一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第二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康复机器人系统包括第一康复机器人、第二康复机器人、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控制中心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可以实现以下技术效果:
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同样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二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在两个康复机器人相互跟踪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第二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这样,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存在力与运动的动力学关联,实现了对两个康复机器人的关联。
以上的总体描述和下文中的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和附图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视为类似的元件,并且其中:
图1a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的示意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公开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公开实施例。在以下的技术描述中,为方便解释起见,通过多个细节以提供对所披露实施例的充分理解。然而,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一个或一个以上实施例仍然可以实施。在其它情况下,为简化附图,熟知的结构和装置可以简化展示。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图1a、图1b和图1c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的示意图。该康复机器人系统包括第一康复机器人11、第一显示装置12、第二康复机器人13、第二显示装置14和控制中心。
这里的第一显示装置13和第二显示装置14,可以是显示器,可以是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设备,还可以是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
如图1a所示,前述控制中心可为总控制中心15,第一康复机器人11与总控制中心15通信连接,第二康复机器人13与总控制中心15通信连接,第一显示装置12与总控制中心15通信连接,第二显示装置14与总控制中心15通信连接。
如图1b所示,前述控制中心可包括第一控制中心16和第二控制中心17,第一康复机器人11与第一控制中心16通信连接,第一显示装置12与第一控制中心16连接,第二康复机器人13与第二控制中心17通信连接,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二控制中心17通信连接,第一显示装置12和第二显示装置14通过第一通信链路18连接。
如图1c所示,康复机器人系统还包括第一控制中心16和第二控制中心17,第一康复机器人11与第一控制中心16通信连接,第一显示装置12与第一控制中心16连接,第二康复机器人13与第二控制中心17通信连接,第二显示装置14与第二控制中心17通信连接,第一控制中心16和第二控制中心17通过第二通信链路19连接。
这里的第一通信链路18和第二通信链路19,可以是第一显示装置12和第二显示装置14直接通信连接,或者,第一控制中心16和第二控制中心17直接通信连接;还可以是第一显示装置12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第二显示装置14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或者,第一控制中心16与服务器通信连接,第二控制中心17与服务器通信连接。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的示意图。该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可由图1a中所示的总控制中心执行,还可由图1b或图1c中所示的第一控制中心和第二控制中心共同执行。
结合图2所示,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包括:
S201、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中,术语“康复机器人”指的是康复机器人整体中的被控活动部件(康复机器人的末端)。例如,上肢康复机器人包括手托、活动板和支座,其中,支座与活动板连接,用于支撑该活动板,手托设置在活动板上,且手托可在活动板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支座、活动板和手托构成了机器人整体,手托为被控活动部件,术语“康复机器人”可指手托,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可指通过第一康复机器人手托上设置力传感器检测的外力,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可指第二康复机器人手托上设置的力传感器检测的外力。
上述上肢康复机器人仅用于示例性说明第一外力和第二外力的具体含义,不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的应用场景构成实质限定。
第一外力的方向是相对第一康复机器人而言的,第二外力的方向是相对第二康复机器人而言的,第一外力和第二外力的具体数值可为设置在康复机器人的力传感器检测的数值。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康复机器人的位置,例如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以及第一当前期望位置,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指的是康复机器人的被控部件(末端)相对于康复机器人整体的位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指的是结构相同或类似的康复机器人。
第一康复机器人中位置坐标系的第一参照物可以是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某个部件、位置;第二康复机器人中位置坐标系的第二参照物为可以是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某个部件、位置;并且,第一参照物相对于第一康复机器人整体的位置,和第二参照物相对于第二康复机器人整体的位置相同。这样便于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相互跟踪位置。
本公开实施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可用于控制在直角坐标系内运动康复机器人,例如上肢康复机器人,手托可在活动板所在的平面内自由运动,其速度以及位置均可用于直角坐标来表示;该方法还可用于控制在极坐标系内运动的康复机器人,例如腕关节康复机器人,其末端在圆周内运动,这种情况下康复机器人的速度指的是康复机器人的角速度,康复机器人的位置可以是康复机器人的角度。
S202、获得与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例如,可将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将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在一些具体应用中,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距离,例如第一康复机器人在用户A家中,第二康复机器人在用户B家中,并且用户A和用户B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可远程通信。这种情况下,由于距离以及通信方式的影响,第二康复机器人获得的第一实际位置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即延迟时大时小且不易预知,同样地,第一康复机器人获得第二实际位置也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延迟。第二康复机器人获得第一实际位置的采样周期通常不变,由于延迟时大时小的影响,第二康复机器人获得第一实际位置容易出现抖动现象,容易导致获得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也出现抖动现象,最终导致第二康复机器人不易稳定控制,容易出现抖动现象,同理,也会导致第一康复机器人不易稳定控制,容易出现抖动现象。
对此,获得与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可包括: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其中,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可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特定时长内的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或者,获得当前时刻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特定数量的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
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可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特定时长内的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或者,获得当前时刻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特定数量的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出现抖动,那么获得的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也不容易出现抖动,或者,该平均值出现的抖动较低;即使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出现抖动,那么获得的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也不容易出现抖动,或者,该平均值出现的抖动较低。这样有利于使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稳定运动。
或者,为了使康复机器人稳定运行,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过程,可包括: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上述技术方案指的是一次迭代,多次迭代后,即可获得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第一设定系数用于表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率,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相关,如果第二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越大,即第二康复机器人可比较快速地将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调节至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则可确定越大的第一设定系数;如果第二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越差,则可确定越小的第一设定系数。虽然这会导致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不完全同步,但也可让使用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到参与感,同时使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平稳变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一设定系数使第二康复机器人在对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和第二康复机器人本身的稳定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
同样地,将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过程,可包括: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上述技术方案指的是一次迭代,多次迭代后,即可获得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第二设定系数用于表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率,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相关,如果第一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越好,即第一康复机器人可比较快速地将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调节至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则可确定越大的第二设定系数;如果第一康复机器人的位置控制性能越差,则可确定越小的第二设定系数。虽然这会导致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不完全同步,但也可让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用户体验到参与感,同时使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平稳变化,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第二设定系数使第一康复机器人在对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和第一康复机器人本身的稳定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
进一步地,在上述确定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过程中,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可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即为在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时采集的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
第一设定时长可用于表示第一差值的更新周期,也即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更新周期。第一设定时长与第一外力的数值正相关,或者,第一设定时长与第一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正相关。第一外力越大,第一康复机器人响应第一外力,使第一当前期望位置的变化值越大,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与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也越大,又由于第一康复机器人具有使第一实际位置达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的功能,在第一位置差值越大的情况下,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也越快,此时设置越大的第一设定时长,虽然会使第一差值变大,使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变大,但也会给第二康复机器人留出越长的时间对第二初始期望位置进行跟踪,减少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抖动,提高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稳定性能。另外,在第一设定越大的情况下,由于第一设定系数的存在,也不会使第一差值过大,即不会使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超出第二康复机器人的位置跟踪性能,这进一步地减少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抖动,使第二康复机器人稳定运行。
在第一外力越小,或者,第一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越小的情况下,设置越小第一设定时长,此时第一差值也较小,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也越小,在使第二康复机器人平稳运动的基础下,使第二康复机器人还具有较佳的对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
第一设定系数使第二康复机器人在对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和第二康复机器人本身的稳定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
这里不对第一设定时长的具体数值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第一外力的数值,或者第一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适应性地选择合适的第一设定时长,以使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抖动在可接受范围内。
同样地,在上述确定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过程中,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即为在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时采集的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第二设定时长可用于表示第二差值的更新周期,也即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更新周期。第二设定时长与第二外力的数值正相关,或者,第二设定时长与第二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正相关。第二外力越大,第二康复机器人响应第二外力,使第二当前期望位置的变化值越大,第二当前期望位置与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也越大,又由于第二康复机器人具有使第二实际位置达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的功能,在第二位置差值越大的情况下,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也越快,此时设置越大的第二设定时长,虽然会使第二差值变大,使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变大,但也会给第一康复机器人留出越长的时间对第一初始期望位置进行跟踪,减少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抖动,提高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稳定性能。另外,在第二设定越大的情况下,由于第二设定系数的存在,也不会使第二差值过大,即不会使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超出第一康复机器人的位置跟踪性能,这进一步地减少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抖动,使第一康复机器人稳定运行。
在第二外力越小,或者,第二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越小的情况下,设置越小第二设定时长,此时第二差值也较小,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的增长步幅也越小,在使第一康复机器人平稳运动的基础下,使第一康复机器人还具有较佳的对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
第二设定时长使第一康复机器人在对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的跟踪性能和第一康复机器人本身的稳定性能之间取得了平衡。
这里不对第二设定时长的具体数值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第二外力的数值,或者第二实际位置的变化速率,适应性地选择合适的第二设定时长,以使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抖动在可接受范围内。
S203、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可将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以一一对应的方式预存在数据库中,在获得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和第一外力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和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在获得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和第二当前期望位置之后,即可通过数据库获得与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和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第一康复机器人的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可以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相同,也可以不同。在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机械参数相同,并且第二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设定运动模式相同的情况下,第一康复机器人的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相同。
另外,还可采用公式的形式存储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例如,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可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为当前期望位置x的一阶导数,/>为当前期望位置x的二阶导数,/>为初始期望位置x0的一阶导数,/>为初始期望位置x0的二阶导数,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其中,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固有属性,表现为物体对其运动状态变化的一种阻抗程度,质量是对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根据公式F=ma,对物体施加的作用力一定时,物体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对运动的调节越慢,也就是说,机器人末端的接触力调节越慢,为了使机器人末端的接触力更快的达到期望的力,应选择更小的期望惯性参数M。
阻尼指任何振动系统在振动中,由于外界作用或系统本身固有的原因引起的振动幅度逐渐下降的特性,以及此一特性的量化表征。阻尼的物理意义是力的衰减,或物体在运动中能量的消散,通俗地讲就是阻止物体继续运动。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而振动时,会产生一种使外力衰减的反力,称为阻尼力。作用力与阻尼力的比为阻尼系数。阻尼力的方向总是和运动速度相反,因此材料的阻尼系数越大,意味着其减震效果或阻尼效果越好。阻尼的作用是减震,系统越不容易震荡,越容易达到稳态。
小一些的刚度可保证系统的刚度不至于对接触物体造成影响。
具体地,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与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
其中,x1为第一当前期望位置,x10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为第一当前期望位置x1的一阶导数,/>为第一当前期望位置x1的二阶导数,/>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x10的一阶导数,/>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x10的二阶导数,F1为第一外力,M1为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1为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1为第一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可通过如下公式确定与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其中,x2为第二当前期望位置,x20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为第二当前期望位置x2的一阶导数,/>为第二当前期望位置x2的二阶导数,/>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x20的一阶导数,/>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x20的二阶导数,F2为第二外力,M2为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2为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2为第二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S204、根据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
根据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一康复机器人,以使第一康复机器人运动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以使第二康复机器人运动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例如,根据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一康复机器人,可包括:获得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第一控制参数对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这里的第一控制器指的是具有消除偏差功能的控制器,可以是比例-积分-微分(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PID)控制器,还可以是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inear Quadratic Regulator,LQR),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一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具有偏差消除功能的控制器。
将第一位置差值输入到第一控制器后,第一控制器可输出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第一控制参数可用于表示第一康复机器人中动力部件的具体运动,例如第一康复机器人以电机驱动,则该第一控制参数可表示电机的转速、转矩和旋转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第一控制参数对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可以是使第一康复机器人执行该第一控制参数,以降低和消除第一位置差值。
同样地,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可包括:获得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第二控制参数对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这里的第二控制器指的是具有消除偏差功能的控制器,可以是PID控制器,还可以是LQR,本公开实施例对第二控制器的具体类型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选择符合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具有偏差消除功能的控制器。
将第二位置差值输入到第二控制器后,第二控制器可输出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第二控制参数可用于表示第二康复机器人中动力部件的具体运动,例如第二康复机器人以电机驱动,则该第二控制参数可表示电机的转速、转矩和旋转方向中的一个或多个,根据第二控制参数对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可以是使第二康复机器人执行该第二控制参数,以降低和消除第二位置差值。
进一步地,第一控制器可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可包括:将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第一设定速度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
这样可更加准确地对第一康复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
同样地,第二控制器可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在这种情况下,获得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可包括:将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第二设定速度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
这样可更加准确地对第二康复机器人的位置和速度进行控制。
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同样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二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在两个康复机器人相互跟踪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第二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这样,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存在力与运动的动力学关联,实现了对两个康复机器人的关联。
在两个用户分别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的过程中,由于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存在动力学关联,两个用户可通过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实现交互,减少使用过程中的枯燥感,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一些应用场景中,两个用户可通过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实现协作,共同完成一个特定动作或者一套特定动作,例如,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均设置一定的阻力,并且该阻力小于两个用户可施加的最大力之和,这样,两个用户可相互协作,同工克服该阻力,实现一个特定动作和一套特定动作;或者,使用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用户用力较小或不用力,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用户用力较大,这样,使用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用户可在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用户的带领下,完成一个特定动作或一套特定动作。
在另一个应用场景中,两个用户可通过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实现虚拟对抗,例如,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用户向第一方向用力,使用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用户向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用力。
由于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存在动力学关联,分别使用第一康复机器人和使用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用户可实现协作或对抗,提高使用过程中的趣味,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的示意图。
结合图3所示,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第一获得模块31、第二获得模块32、确定模块33和控制模块34,
第一获得模块31被配置为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第二获得模块32被配置为获得与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确定模块33被配置为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
控制模块34被配置为根据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
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一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同样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使得第二康复机器人可跟踪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在两个康复机器人相互跟踪位置的过程中,第一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一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第二康复机器人还在第二外力的作用下做适应性运动。这样,第一康复机器人和第二康复机器人之间存在力与运动的动力学关联,实现了对两个康复机器人的关联。
可选地,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可选地,控制模块包括第一控制单元和第二控制单元,其中,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得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第一控制参数对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根据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第二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第二控制参数对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可选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包括:将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第一设定速度与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
可选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包括:将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第二设定速度与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
可选地,第一获得模块包括第一获得单元、第二获得单元或第三获得单元,其中,第一获得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二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第三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第二获得模块包括第四获得单元、第五获得单元或第六获得单元,其中,第四获得单元被配置为将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五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第六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将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将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可选地,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可选地,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程序指令时,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的示意图。结合图4所示,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
处理器(processor)41和存储器(memory)42,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Communication Interface)43和总线44。其中,处理器41、通信接口43、存储器42可以通过总线4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通信接口43可以用于信息传输。处理器41可以调用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以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此外,上述的存储器42中的逻辑指令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
存储器42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计算机可执行程序,如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4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42中的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
存储器42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终端设备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4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包含包括第一康复机器人、第二康复机器人、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和控制中心,第一康复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第二康复机器人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第一显示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第二显示装置与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控制中心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设置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计算机执行前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上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是非暂态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公开实施例中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非暂态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读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多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也可以是暂态存储介质。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的,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特征。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所述”(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21)

1.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第二获得模块,被配置为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
控制模块,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得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第二控制单元,被配置为获得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一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参数;
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二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获得模块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
第二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或者,
第三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所述第二获得模块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
第五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
第六获得单元,被配置为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8.一种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有程序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在执行所述程序指令时,执行如下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一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参数;
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二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15.一种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康复机器人、第二康复机器人、第一显示装置、第二显示装置和控制中心,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一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所述第二显示装置与所述控制中心通信连接;
所述控制中心执行如下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
获得第一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一外力和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实际位置,以及第二康复机器人检测的第二外力和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实际位置;
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根据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一外力相对应的第一当前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所述第二外力相对应的第二当前期望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以及,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始期望位置、当前期望位置和外力的对应关系,包括:
其中,x为当前期望位置,x0为初始期望位置,F为外力,M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惯性参数,B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阻尼参数,K为康复机器人的期望刚度参数。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一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根据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控制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包括:获得所述第二当前期望位置和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位置差值;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根据所述第二控制参数对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进行控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第一位置控制器和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一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一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一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当前速度的第一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一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一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一控制参数;
所述第二控制器包括第二位置控制器和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控制参数,包括:将所述第二位置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位置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位置差值相对应的第二设定速度;将所述第二设定速度与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当前速度的第二速度差值输入至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获得所述第二速度控制器输出的与所述第二速度差值相对应的所述第二控制参数。
19.根据权利要求15至18任一项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获得与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二康复机器人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以及与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康复机器人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
将所述第一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第二实际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或多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平均值,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或者,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二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的第一差值;获得所述第一差值与第一设定系数的第一乘积;将前一个第二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一乘积的第一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二初始期望位置;
将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差值的迭代和,确定为所述第一初始期望位置,包括:获得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和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的第二差值;获得所述第二差值与第二设定系数的第二乘积;将前一个第一初始期望位置与所述第二乘积的第二和,确定为当前的第一初始期望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康复机器人系统,其特征在于,
获得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一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一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一实际位置;
获得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包括:获得当前时刻的所述当前第二实际位置,以及所述当前时刻前第二设定时长的所述前一个第二实际位置。
CN202110980902.6A 2021-08-25 2021-08-25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Active CN1138554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0902.6A CN113855475B (zh) 2021-08-25 2021-08-25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80902.6A CN113855475B (zh) 2021-08-25 2021-08-25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5475A CN113855475A (zh) 2021-12-31
CN113855475B true CN113855475B (zh) 2023-10-27

Family

ID=789882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80902.6A Active CN113855475B (zh) 2021-08-25 2021-08-25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55475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2086A1 (en) * 2002-12-11 2004-06-24 Delaval Holding Ab A distributed robot node,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nd a milking robot
KR20120048107A (ko) * 2010-11-05 2012-05-15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로봇의 양 팔을 이용해 물체를 잡기 위한 로봇의 동작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09176480A (zh) * 2018-11-06 2019-01-11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滑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315312A (zh) * 2018-01-04 2020-06-19 柯惠Lp公司 包括扭矩传感器的机器人外科系统
CN11189034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一种双机器人协同搬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41421A (zh) * 2020-06-22 2020-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机器人协同操作的自适应模糊力跟踪控制方法
CN112155940A (zh) * 2020-10-12 2021-01-0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康复机器人的康复运动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264993A (zh) * 2020-09-21 2021-01-26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末端的控制方法、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2757292A (zh) * 2020-12-25 2021-05-07 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自主装配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52086A1 (en) * 2002-12-11 2004-06-24 Delaval Holding Ab A distributed robot node, a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and a milking robot
KR20120048107A (ko) * 2010-11-05 2012-05-15 한국과학기술연구원 로봇의 양 팔을 이용해 물체를 잡기 위한 로봇의 동작 제어 시스템 및 제어 방법
CN111315312A (zh) * 2018-01-04 2020-06-19 柯惠Lp公司 包括扭矩传感器的机器人外科系统
CN109176480A (zh) * 2018-11-06 2019-01-11 北方工业大学 一种并联机器人的滑模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1890348A (zh) * 2019-05-06 2020-11-06 广州中国科学院先进技术研究所 一种双机器人协同搬运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1941421A (zh) * 2020-06-22 2020-11-1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科技创新研究院) 一种基于多机器人协同操作的自适应模糊力跟踪控制方法
CN112264993A (zh) * 2020-09-21 2021-01-26 北京配天技术有限公司 机器人末端的控制方法、机器人及存储介质
CN112155940A (zh) * 2020-10-12 2021-01-01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康复机器人的康复运动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2757292A (zh) * 2020-12-25 2021-05-07 珞石(山东)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视觉的机器人自主装配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55475A (zh) 2021-12-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031691B2 (en) Systemic derivation of simplified dynamics for humanoid robots
JP6496396B2 (ja) 線形予測位置及び速度コントローラに基づいた全方向車輪を有する人間型ロボット
EP2933068B1 (en) Omnidirectional wheeled humanoid robot based on a linear predictive position and velocity controller
US20090216374A1 (en) Mitigating effects of biodynamic feedthrough on an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US10967505B1 (en) Determining robot inertial properties
CN109968361A (zh) 一种基于实时力反馈的变阻抗遥操作控制装置及方法
López‐Araujo et al. A generalized global adaptive tracking control scheme for robot manipulators with bounded inputs
Kim et al. A force bounding approach for multi-degree-of-freedom haptic interaction
Li et al. Operator dynamics for stability condition in haptic and teleoperation system: A survey
CN113081666B (zh) 康复机器人的虚拟限位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
Nuño et al. Control of teleoperators with joint flexibility, uncertain parameters and time-delays
CN117921684B (zh) 机械臂的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771043A (zh) 使机器人跟随虚拟对象的控制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
KR100538351B1 (ko) 햅틱 인터페이스의 안정화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햅틱시스템
Bencsik et al. Stabilization of internal dynamics of underactuated systems by periodic servo-constraints
CN113855475B (zh)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CN113855474B (zh) 用于控制两个康复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康复机器人系统
Costa et al. Simulation and validation of satellite attitude control algorithms in a spherical air bearing
Nuno et al. An adaptive controller for bilateral teleoperators: Variable time-delays case
CN112975965B (zh) 仿人机器人的解耦控制方法、装置和仿人机器人
Gattringer et al. O (n) algorithm for elastic link/joint robots with end-effector contact
CN113855472B (zh) 用于控制外骨骼机器人的方法、装置和外骨骼机器人
CN114770511B (zh) 基于物理触觉的机器人控制方法、装置及机器人
Pecly et al. Uncoupled stability of kinesthetic haptic systems simulating mass-damper-spring environments with complementary filter
Kennedy Swing-up and stabilization of a single inverted pendulum: real-time implement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