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8342A -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8342A
CN113848342A CN202010601696.9A CN202010601696A CN113848342A CN 113848342 A CN113848342 A CN 113848342A CN 202010601696 A CN202010601696 A CN 202010601696A CN 113848342 A CN113848342 A CN 1138483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od
sampling needle
blood sample
preset proportion
distribu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0169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冯祥
谢子贤
郁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Mindray Bio Medical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0169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834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8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83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04Handling flow, e.g. hydrodynamic focus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15/1434Optical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62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 G01N21/63Systems in which the material investigated is excited whereby it emits light or causes a change in wavelength of the incident light optically excited
    • G01N21/64Fluorescence; Phosphorescence
    • G01N21/6428Measuring fluorescence of fluorescent products of reactions or of fluorochrome labelled reactive substances, e.g. measuring quenching effects, using measuring "optrod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483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87Phys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of liquid biological material
    • G01N33/49Blood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10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samples or any liquids to, in, or from, the analysis apparatus, e.g. suction devices, injection devices
    • G01N35/1009Characterised by arrangements for controlling the aspiration or dispense of liquid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01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iological cells, e.g. blood cel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5/00Investigat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rticles; Investigating permeability, pore-volume or surface-area of porous materials
    • G01N15/10Investigating individual particles
    • G01N15/14Optical investigation techniques, e.g. flow cytometry
    • G01N2015/1486Counting the particl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c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所述方法包括:通过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本申请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能够将采样针中多个血段分别分配给合适的计数部,提高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测量性能。

Description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血液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背景技术
血液细胞分析仪用于对血液中的多种细胞进行分类计数等操作,从而输出具有临床指导意义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网织红细胞等测量参数。针对不同类型的细胞,血液细胞分析仪通常设计不同的血细胞计数部,通过样本针吸取血液样本并定量分配至不同的计数部,再使定量血液样本与试剂反应后得到预定的样本液,通过测量样本液中的特定参数信息来得到不同的血细胞测量参数结果。
其中,不同的计数部的测量原理及所受干扰不同,其中采样针分配给不同计数部的血液样本的影响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因此,提供一种测量性能较优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采样针的分血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
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
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还设有隔离血液段,所述方法还包括: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分配所述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末段血液样本。
本发明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采样针、控制装置以及计数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采样针对多个计数部分配血液样本:
所述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
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
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还设有隔离血液段,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采样针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分配所述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之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控制所述采样针弃置靠近采样针末端的末段血液样本。
本发明实施例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将靠近首段血液样本的血液样本分配至需要输出准确光学参数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部,以使得该段血液样本在样本针及管路内粘附效应最小;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血液样本分配至对定量要求不高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以降低血液样本的稀释效应所造成的影响;由此,将采样针中各个血段分别分配给合适的计数部,提高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测量性能。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申请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图1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2A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采样针中的血段分布示意图;
图2B示出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采样针中的血段分布示意图;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血液细胞分析仪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得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明显,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申请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申请不受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例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描述的本申请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申请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申请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能够以不同形式实施,而不应当解释为局限于这里提出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将使公开彻底和完全,并且将本申请的范围完全地传递给本领域技术人员。
在此使用的术语的目的仅在于描述具体实施例并且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制。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明白术语“组成”和/或“包括”,当在该说明书中使用时,确定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更多其它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此使用时,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的任何及所有组合。
为了彻底理解本申请,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以便阐释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申请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下面,首先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100。如图1所示,采样针的分血方法100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在步骤S110,通过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
在步骤S120,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
在步骤S130,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
在步骤S140,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步骤S150,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本申请的实施例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100用于血液细胞分析仪。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多个计数部,用于对血液样本中的不同细胞进行分析。计数部也可以称为反应池,用于为被测血液样本和试剂提供反应场所,以制备成样本液。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并定量分配至血液细胞分析仪的不同的计数部,使血液样本与试剂反应后得到预定的样本液,血液细胞分析仪测量样本液中的特定参数信息,以得到不同的血液细胞参数测量结果。
血液细胞分析仪至少包括用于测量白细胞(WBC)计数的白细胞计数部,用于测量白细胞分类(DIFF)及计数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用于测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计数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和用于测量网织红细胞(RET)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部,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后,按照预设顺序分别分血至每个计数部以进行相应测量。
具体地,在步骤S110中,首先通过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
示例性地,采样针可以固定在传动机构上,在进行血液样本采集时,可以通过传动机构将采样针移动到血液样本所在的位置,并将采样针向下移动以接触血液样本。此时,采样针可以其末端连接的动力源所提供的动力吸取定量的血液样本储存在采样针内部,完成血液样本采集动作。动力源也用于为后续采样针排出血液样本提供动力。
一般来说,采样针在使用前,会经过清洗,以保证清洁或消除上一个血液样本采样后的携带污染。参见图2A、图2B,在本次采样前,采样针内设有稀释液208,为了降低稀释液208对血液样本可能造成的稀释,在吸取血液样本前,首先通过采样针吸入一段空气,之后将采样针移至血液样本位置,由动力源提供动力,通过采样针前端的针头吸取预定量的血液样本,此时,稀释液与血液样本之间的空气隔离形成了隔离气柱207。
采样针采集的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即图2A和图2B中所示的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201、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白细胞计数血段203、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和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段205。在一些实施例中,采样针中的血液样本还包括靠近隔离气柱207的末段血液样本206。各段血液样本之间还设置有隔离血液段。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各个血段之间还可以设置有其他血段。可以理解的是,采样针中的血液样本是连续分布的,上述血液样本中的不同血段是按照各个血段的功能进行定义的。
之后,在步骤S120,弃置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201。
由于血液样本通常采用密封保存的方式,例如,从采集对象处采集血液样本后将其储存在带橡胶帽的试管中。因此,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的方式可以包括开放模式和封闭模式两种。开放模式是指操作者将试管橡胶帽打开后进行装载,采样针进入试管内吸取样本。封闭模式是指不打开试管橡胶帽,采样针刺破试管橡胶帽后进入试管内部吸取血液样本。
对于封闭模式,由于试管内部压力与外界气压存在差异,在采样针进入、离开试管时,针尖处的压力会发生阶跃性变化。而采样针以及与采样针相连的管路具有一定的弹性,当针孔处压力阶跃变化时,采样针内储存的血液样本发生一定的位移,从而导致进行血液样本的定量分配时产生误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在将血液样本定量分配至各个计数部之前,首先抛弃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201,以避免上述误差的产生。
在步骤S130中,将采样针中靠近首段血液样本201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其中,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即图2A、图2B所示的位于首段血液样本201上方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应理解,“第一预设比例”以及下文的“第二预设比例”、“第三预设比例”、“第四预设比例”和“第五预设比例”均可以根据需求任意设置或调整。
网织红细胞是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的过渡阶段细胞,略大于成熟红细胞。在进行网织红细胞计数时,可以采用荧光法对网织红细胞进行计数,根据细胞粒子的光学信息对不同类别的细胞进行区分。具体地,采用荧光试剂和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进行反应,对血液样本中的细胞粒子进行标记,得到样本液,之后将适量样本液输送到光学检测装置进行光照射,并检测样本液中各细胞粒子产生的荧光和散射光,根据各细胞粒子的荧光强度信息和散射光强度信息,获得网织红细胞计数值。
由于网织红细胞计数需要输出准确的光学血小板(PLT)参数,由于PLT在样本针及管路内容易粘附,因此为了保证光学PLT参数的准确性,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设置在采样针各有效血段的最下部,靠近首段血液样本201,当分配采样针内的血液样本时,最先将该第一预设比例的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以使得该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在样本针及管路内的粘附效应最小。
接着,在步骤S140,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其中,白细胞计数部用于测量白细胞的总数。白细胞计数可以基于激光照射法实现。在将分配给白细胞计数部的血液样本与试剂反应以得到样本液,在光学检测装置中对样本液进行光照射,样本液中各粒子会因此产生散射并发出荧光,此时,收集样本液中各粒子因光照射所产生的光信号,光信号包括前向散射光、侧向散射光、荧光等。前向散射光信号反映细胞的大小信息,侧向散射光信号反映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荧光信号反映细胞内DNA、RNA等可被荧光染料染色物质的含量。利用这些散射光信可以得到白细胞的计数值。
类似地,在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首先将分配给该计数部的血液样本与试剂反应得到样本液,在光学检测装置中对样本液进行光照射,收集样本液中各粒子因光照射所产生的光信号,并根据光信号得到红细胞计数值。之后,可以由单个红细胞粒子的散射光强度确定单个红细胞粒子的血红蛋白含量,并由统计所得红细胞粒子的计数值以及单个红细胞粒子的血红蛋白含量,从而得到红细胞粒子群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分别输出白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主要参数,因而本发明实施例将分配给白细胞计数部的白细胞计数血段203和分配给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设置在采样针中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A,由于白细胞计数对孵育反应时间要求较高,因而首先将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之后再将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也就是说,首先将白细胞计数血段203分配给白细胞计数段,有利于将血液样本更早地分配至白细胞计数段的反应池中进行孵育反应,从而有利于测量速度的整体提升;之后,再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分配给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段。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参照图2B,当对测量速度要求不高时,也可以首先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之后再将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也就是说,首先将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分配给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段,之后,再将白细胞计数血段203分配给白细胞计数段。
之后,在步骤S150中,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白细胞分类计数部用于对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进行分类,即将白细胞分为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粒细胞(包括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五类,并对各类白细胞进行计数。具体地,白细胞分类计数可以采用激光散射法实现,使用激光照射流经检测区的白细胞,检测白细胞的光信号,得到白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信息。之后,可以根据白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信息,将白细胞分为多个集团,例如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相对应的3个集团以及与中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相对应的1个集团,共4个集团,并对所述各集团中所含白细胞数目进行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部数出的是白细胞分类(DIFF)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数,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数通常不作为报告参数输出,因此,白细胞分类计数部主要输出白细胞分类结果,由于对于给定的血液样本来说,即使发生了稀释效应,血液样本中的各类白细胞所占的比例固定不变,因而白细胞分类计数部对血液样本的定量要求不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血方法100将分配给白细胞分类计数部的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段205设置采样针中远离针头位置的最上端。由于血液样本在样本针及管路内与管壁的稀释液存在稀释效应,距离针尖越远则稀释效应越大,若将最上端的血液样本分配给其他对定量要求较高的计数部将影响测量的准确性;相比而言,将最上端的血液样本分配给对血液样本的定量要求不高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稀释效应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如上所述,采样针在进行一次血液样本采集后,需要连续在多个计数部内进行定量分配。对于一般的血液细胞分析仪,每个计数部所需的血液样本的量较少,约为几微升到十几微升左右,因而在进行血液样本分配时,一般控制采样针的针尖位于计数部底液的液面之下,从而保证血液样本不会大量附着到采样针外壁,从而影响定量分配。而采样针的针尖进入计数部底液内会带来交叉污染的问题,例如,底液可能影响到采样针内部剩余血液样本的纯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以在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设置隔离血液段,本发明实施例的分血方法还包括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示例性地,在参照图2A所示的实施例中,隔离血液段分布于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与白细胞计数血段203之间、白细胞计数血段203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之间、以及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与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段205之间;在参照图2B所示的实施例中,隔离血液段分布于网织红细胞计数血段202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之间、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段204与白细胞计数血段203之间、以及白细胞计数血段203与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段205之间。
也就是说,在向前一个计数部分配完血液样本之后,向下一个计数部分配血液样本之前,将采样针内预设剂量的样本抛弃。将被底液稀释或污染的样本抛弃后,可以避免该段样本影响下一个测量模块的测量结果,保证两个相邻的测量模块所用的血液样本不存在交叉污染。
此外,由于在本实施例提供的分血方法中,采样针仅对血液样本进行一次采集后进行多次分配,因此血液样本的采集量需要足够所有计数部使用,同时还需要包括其他的损耗,例如隔离血液段、样本粘附在采样针内壁等。因此,采样针采集的血液样本应留有一定余量,在向所有计数部分配血液样本并弃置各个隔离血液段之后,采样针内部还包括剩余的末段血液样本206。在将白细胞分类计数血段205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以后,可以弃置采样针中剩余的末段血液样本206。
基于上面的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将靠近首段血液样本的血液样本分配至需要输出准确光学PLT参数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部,以使得该段血液样本在样本针及管路内粘附效应最小;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血液样本分配至对定量要求不高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以降低血液样本的稀释效应所造成的影响;由此,将采样针中各个血段分别分配给合适的计数部,提高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测量性能。
参照图3,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血细胞分析仪300,所述血细胞分析仪300包括控制装置310、采样针320和计数部330。其中,计数部330分为用于测量白细胞(WBC)计数的白细胞计数部,用于测量白细胞分类(DIFF)及计数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用于测量血红蛋白(HGB)/红细胞(RBC)计数的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和用于测量网织红细胞(RET)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部。控制装置310用于控制采样针320对多个计数部分配血液样本。具体地,控制装置310控制采样针320执行如下操作:采集血液样本,所采集的血液样本采样针320中依次分布为多段;弃置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将靠近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在一个实施例中,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具体包括: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示例性地,在上述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还设有隔离血液段,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采样针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
示例性地,在分配所述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之后,控制装置310还用于控制采样针320弃置靠近采样针末端的末段血液样本。
作为示例,控制装置310至少包括处理组件、RAM、ROM、通信接口、存储器和I/O接口。处理组件、RAM、ROM、通信接口、存储器和I/O接口通过总线进行通信。处理组件可以为CPU,GPU或其它具有运算能力的芯片。存储器中装有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等供处理组件执行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及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所需的数据。另外,在血液样本分析过程中,如有需要本地存储的数据,均可以存储到存储器中。I/O接口由诸如USB、IEEE 1394或RS-232C等串行接口、SCSI、IDE或IEEE 1284等并行接口以及由D/A转换器和A/D转换器等组成的模拟信号接口构成。I/O接口上连接有由键盘、鼠标、触摸屏或其它控制按钮构成的输入设备,用户可以用输入设备直接向控制装置输入数据。另外,I/O接口上还可以连接由具有显示功能的输出部,例如:液晶屏、触摸屏、LED显示屏等。控制装置可以将处理的数据以图像显示数据输出到输出部上进行显示,例如:分析数据、仪器运行参数等。通信接口是可以是目前已知的任意通信协议的接口。通信接口通过网络与外界进行通信。控制装置可以通过通信接口以一定的通信协议,与通过该网连接的任意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示例性地,采样针320可以固定在传动机构上,由控制装置310控制传动机构带动采样针320运动到指定位置。
示例性地,计数部330具有反应池和试剂供应部件,试剂供应部件用于提供试剂,反应池用于提供反应场所,从而采样针320分配给计数部330的血液样本和试剂供应部件所提供的试剂能够在反应池中进行反应,得到待检测样本。计数部330还可以具有管路和驱动部件(如注射器、气泵等),使得待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能够逐一地流经光学检测系统的流动室。
示例性地,血液细胞分析仪300还可以包括光学检测系统。控制装置310还配置为从光学检测系统接收散射光强度信号并根据散射光强度信号得出血细胞检测结果。光学检测系统用于对待检测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在流经流动室时进行光照射并收集血细胞因光照射而产生的光学信息。示例性地,光学检测系统可以包括激光器、前光处理组件、流动室和散射光检测器。其中,流动室配置用于供血液样本中的血细胞沿预定方向流动;激光器配置用于朝向流动室发射激光光束;前光处理组件沿激光光束的发射方向设置在激光器与流动室之间,用于将激光器发射的激光光束聚焦于流动室,从而使流动室中流动的血细胞能产生散射光。前光处理组件可以包括聚光组件和小孔光阑等。散射光检测器配置用于检测散射光的光强。
基于以上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将靠近首段血液样本的血液样本分配至需要输出准确光学参数的网织红细胞计数部,以使得该段血液样本在样本针及管路内粘附效应最小;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血液样本分配至对定量要求不高的白细胞分类计数部,以降低血液样本的稀释效应所造成的影响;由此,将采样针中各个血段分别分配给合适的计数部,提高了血液细胞分析仪的测量性能。
尽管这里已经参考附图描述了示例实施例,应理解上述示例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意图将本申请的范围限制于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其中进行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偏离本申请的范围和精神。所有这些改变和修改意在被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所要求的本申请的范围之内。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设备,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申请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申请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本申请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申请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相应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其发明点在于可以用少于某个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的特征来解决相应的技术问题。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申请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了特征之间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申请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申请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物品分析设备中的一些模块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申请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申请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申请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申请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或对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通过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
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
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还设有隔离血液段,所述方法还包括: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血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分配所述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末段血液样本。
6.一种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细胞分析仪包括:采样针、控制装置以及计数部,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采样针对多个计数部分配血液样本:
所述采样针采集血液样本,所述血液样本在采样针中依次分布为多段;
弃置所述采样针中靠近针头的首段血液样本;
将所述采样针中靠近所述首段血液样本的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网织红细胞计数部;
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将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分类计数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位于采样针中段的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和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包括: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末端的第四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白细胞计数部;
将所述第二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中靠近采样针针头的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分配至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部。
9.根据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第一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至第五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的各相邻段血液之间还设有隔离血液段,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控制所述采样针弃置所述隔离血液段。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血液细胞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在分配所述第三预设比例的血液样本之后,所述控制装置还用于:
控制所述采样针弃置靠近采样针末端的末段血液样本。
CN202010601696.9A 2020-06-28 2020-06-28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Pending CN11384834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1696.9A CN113848342A (zh) 2020-06-28 2020-06-28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01696.9A CN113848342A (zh) 2020-06-28 2020-06-28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8342A true CN113848342A (zh) 2021-12-28

Family

ID=78972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01696.9A Pending CN113848342A (zh) 2020-06-28 2020-06-28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8342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21106B2 (en) Sample analyz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CN105891090B (zh) 血细胞分析仪、体液分析方法及其控制系统
EP1953526B1 (en) Hematological analyzer, method for analyzing body flui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5627634B2 (ja) 血液分析装置および血液分析方法
JP5581283B2 (ja) 検体分析装置
US8808623B2 (en) Diagnosis assisting system, diagnosis assisting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EP1574839B1 (en) Sample analyzer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5619604B2 (ja) 血液分析装置、血液分析方法、溶血剤および染色剤
CN111542744B (zh) 血液分析仪、血液分析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8017078B2 (en) Blood cell analyzer, blood cell analyzing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JP6027742B2 (ja) 血球分析装置、血球分析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JP2003510557A (ja) 全血液サンプルにおけるセル分析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1097180A (zh) 分析仪及分析方法
JP2013210267A (ja) 検体分析装置、検体分析方法および検体分析システム
EP2233909B1 (en) Animal blood cell measuring apparatus
CN113848342A (zh) 采样针的分血方法和血液细胞分析仪
US20230338953A1 (en) Specimen analyzer, specimen analysis method, and program
JP2009092678A (ja) 試料分析装置、試料分析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3884690A (zh) 样本分析仪及其荧光试剂余量不足的判断方法
CN118112226A (zh) 血液检测方法、血液检测设备
CN115855752A (zh) 血液分析系统、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5236317A (zh) 一种样本分析仪、方法、设备及介质
CN116008133A (zh) 血液分析仪及血液分析方法
CN116773440A (zh) 被检物分析装置、被检物分析方法以及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