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47015B -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47015B
CN113847015B CN202111156578.2A CN202111156578A CN113847015B CN 113847015 B CN113847015 B CN 113847015B CN 202111156578 A CN202111156578 A CN 202111156578A CN 113847015 B CN113847015 B CN 11384701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lling
temperature
curve
range
thermal reservo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657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47015A (zh
Inventor
谢迎春
孙国强
张松
许海洲
蒋执俊
李玲
李斌
王宗满
刘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Nuclear Kunhua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Nuclear Kunhua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Nuclear Kunhua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Nuclear Kunhua Ener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657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4701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47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01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470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4701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BEARTH DRILLING, e.g. DEEP DRILLING; OBTAINING OIL, GAS, WATER, SOLUBLE OR MELTABLE MATERIALS OR A SLURRY OF MINERALS FROM WELLS
    • E21B47/00Survey of boreholes or wells
    • E21B47/06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pressure
    • E21B47/07Tempera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10Geothermal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该方法包括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分别计算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当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提醒信息。本发明实现了仅需要用到可以很容易实时获取到的钻时数据以及井口泥浆温度数据即可进行判断,大大节约了判断热储层所需要获取的相关资料的时间、人力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地热资源勘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背景技术
地热田的勘查可以简单分为地表勘查和地下勘查两个部分。在完成地表勘查后,需要实施钻探工程对地下埋藏的热储进行揭露,在达到验证地表勘查结果的同时,所获得的地热资源可以进行进一步开发利用。由于地下埋藏的地热资源是看不见摸不到的,尤其是在未实施过钻探工程的较新的地热田,热储层埋藏的具体深度和相关参数更是难以预料。因此,在实施钻探工程对深部热储进行揭露时,对是否钻遇了热储层进行实时的分析判断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但对于认识地热田的热储特征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是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更改钻井地质设计、节约勘查成本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钻探(获取岩心资料)、地球物理勘查(获取电性特征)、地球物理测井(获取电阻率、声波时差、井温等)等综合资料进行热储层判断分析。这种划分方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主要用于沉积岩区的层状中低温热储的划分,难以适用于断裂控制的高温带状热储相关研究判断;(2)所需要的资料较多,这些资料在高温地热田勘查过程中很难获取或所需成本较高;(3)获得的热储层位置的时间滞后,无法对钻探过程中是否钻遇热储层进行实时分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优选的,所述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
基于所述温度数值精度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优选的,所述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所述地热田类别包括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
对于高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一温度数值精度;
对于中低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二温度数值精度,所述第一温度数值精度大于第二温度数值精度。
优选的,所述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包括: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一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二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断裂破碎带。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二预设判断时长内第一曲线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三提醒信息,所述第三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主要热储层段,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
优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三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生成第四提醒信息,所述第四提醒信息用以表征所述钻头已远离热储层。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1.仅需要用到可以很容易实时获取到的钻时数据以及井口泥浆温度数据即可进行判断,大大节约了判断热储层所需要获取的相关资料的时间、人力成本。
2.对热储层位置的判断具有实时性,获取到数据后可以迅速整理分析,形成对是否钻遇热储层及热储层大致位置的认识。在完成对热储层认识后,可以以此来判断是否钻进至目的层,也可以判断是否属于地质设计中的目的层位。
3.由于钻时数据与温度数据可以以米为单位距离进行获取,相对于现有技术中以几十米和百米单位,提高了热储层划分的精度。
4.适用性更强,能够针对对断裂控制的基岩裂隙型高温热储层的划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钻时曲线图和井温曲线图的举例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在下述介绍中,术语“第一”、“第二”仅为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下述介绍提供了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替换或者合并组合,因此本申请也可认为包含所记载的相同和/或不同实施例的所有可能组合。因而,如果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A、B、C,另一个实施例包含特征B、D,那么本申请也应视为包括含有A、B、C、D的一个或多个所有其他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尽管该实施例可能并未在以下内容中有明确的文字记载。
下面的描述提供了示例,并且不对权利要求书中阐述的范围、适用性或示例进行限制。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内容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描述的元素的功能和布置做出改变。各个示例可以适当省略、替代或添加各种过程或组件。例如所描述的方法可以以所描述的顺序不同的顺序来执行,并且可以添加、省略或组合各种步骤。此外,可以将关于一些示例描述的特征组合到其他示例中。
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包括:
S101、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本申请的执行主体可以是钻头设备的控制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单位距离具体可以以米为单位。在钻探过程中,钻时数据(即钻井实时数据)将以米为单位,记录每米钻进所需要的时间。控制器通过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便能够确定出钻头每前进一米所花费的前行时间,根据实时检测到的钻时数据,能够持续的生成最新的钻时曲线图,进而使得在地表处的工作人员还可以根据控制器发送回的钻时曲线图进行实时的分析。
具体的,钻井类型可以是勘查钻井、探采一体井或生产井。无论是哪种钻井,无论是否取心,获取钻时数据均是必要的。尤其是对于断裂控制的热储层构造裂隙型热储类型,无论其基岩是花岗岩类还是火山岩类,基岩岩性成分相对稳定。在缺乏岩心资料和测井资料的情况下,钻时可以反映出岩石硬度大小。而在稳定均一的基岩中,相对较软的岩石地层通常为蚀变带或断裂带的位置。以此为依据,可以通过钻时数据,对蚀变带或断裂带的大致位置进行判断。钻时数据以米为单位,记录每米钻进所需要的时间。经过测试,获得的58-89m部分钻时数据如下表所示:
深度(米) 钻时(分钟/米) 深度(米) 钻时(分钟/米)
58.00 61.35 74.00 20.87
59.00 46.77 75.00 35.24
60.00 39.62 76.00 18.75
61.00 34.17 77.00 27.24
62.00 49.60 78.00 20.76
63.00 27.65 79.00 68.57
64.00 28.12 80.00 25.91
65.00 25.00 81.00 36.80
66.00 22.30 82.00 40.15
67.00 16.04 83.00 39.50
68.00 12.77 84.00 29.60
69.00 16.99 85.00 44.15
70.00 22.16 86.00 48.08
71.00 25.75 87.00 63.36
72.00 33.54 88.00 31.92
73.00 33.30 89.00 24.30
S102、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所述钻井液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钻井过程中以其多种功能满足钻井工作需要的各种循环流体总称,按组成成分可分为清水、泥浆、无粘土相冲洗液、乳状液、泡沫和压缩空气等,在本申请中优选为泥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钻时数据相似,控制器通过传感器是能够实时的获取到钻井液出口处的出口温度的,根据不断实时获取到的出口温度,同样能够持续生成有最新的井温曲线图,辅助工作人员进一步的基于井温曲线图对钻头设备所处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需要说明的是,出口温度的监测间隔应该与钻时数据的监测间隔一致,即每前进一米便进行一次出口温度的监测,以此保证井温曲线图与钻时曲线图的一致性,便于后续综合分析。
具体的,钻进过程中,需要对井口泥浆温度进行实时监测。经过测试,对井口泥浆温度监测精度为0.1℃下,获取到的58-89m出口温度数据如下表所示:
深度(米) 泥浆出口温度(℃) 深度(米) 泥浆出口温度(℃)
58.00 33.50 74.00 69.10
59.00 34.50 75.00 69.20
60.00 35.50 76.00 68.60
61.00 36.50 77.00 65.20
62.00 35.40 78.00 68.90
63.00 38.50 79.00 69.20
64.00 39.50 80.00 70.10
65.00 43.10 81.00 72.40
66.00 44.50 82.00 72.90
67.00 45.20 83.00 73.50
68.00 55.60 84.00 75.20
69.00 59.30 85.00 74.90
70.00 68.20 86.00 74.80
71.00 69.20 87.00 75.30
72.00 70.00 88.00 75.30
73.00 70.10 89.00 68.20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步骤S102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
基于所述温度数值精度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虽然工作人员无法勘测到地下的具体层次分布,但是基于地理位置等方式,工作人员是能够对当前地热田所对应的地热田类别进行一个初步的判断的,对于不同类别的地热田而言,其整体温度变化存在差异性,进而为了保证检测到的数据的准确,需要根据地热田类别来对应调整检测的出口温度的温度数值精度。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所述地热田类别包括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
对于高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一温度数值精度;
对于中低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二温度数值精度,所述第一温度数值精度大于第二温度数值精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具体的,对于高温地热田,建议钻井液(泥浆)出口的温度精度小于或等于1℃;对于中低温地热田,建议钻井液(泥浆)出口的温度精度小于或等于0.5℃。
S103、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所述曲线数值变化范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理解为在当前正在行进的单位距离(即当前行进的这一米)中曲线图数值的变化范围。示例性的,在当前单位距离的初始位置,曲线数值为10,行进到当前单位距离的终点位置,曲线数值为14,而在该行进过程中,曲线数值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9,则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为-1至5。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控制器将以单位距离作为数据检测的间隔,控制器将分别计算钻时曲线图在钻头正在行进的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井温曲线图所对应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根据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便能够确定出该当前单位距离的行进过程中,曲线数值是否产生了突变,进而能够以此进行热储层的判断。
S104、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即使钻头设备一直处于相同的地层中,在实际的行进过程中其对应的曲线数值也将在一定范围内波动变化,故将针对钻时数据设置有第一预设范围,针对出口温度设置有第二预设范围。在断裂控制的高温裂隙型热储中,热储通常位于断裂带中,热储层的位置即是涌水层,同时也是透水层。一方面,由于断裂破碎带的存在,赋存热储层的岩体相对较破碎,硬度降低。钻探过程中,钻遇该层位时,表现为钻进的速度加快。另一方面,由于热储层温度相对周围地层要偏高很多,在钻遇热储层位时,钻井液受热储层的影响,温度会相应升高,表现为井口的泥浆出口温度上升。因此,通过对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与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的判断,若二者的变化幅度均超出了预设范围,则可以认为钻头设备进入了热储层边缘,将生成提醒信息反馈至工作人员,以告知其钻头设备已经到达热储层边缘。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步骤S104包括: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前述分析可知,若钻头设备进入了热储层,其钻进的速度会加快,即单位距离下所需要的前行时间变短,且出口温度会变高。因此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不仅应该超出第一预设范围,其最小值还应该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同样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不仅应该超出第二预设范围,其最大值还应该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这样才会表征出钻时数据对应的耗时明显降低且出口温度明显升高。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一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二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断裂破碎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即已经确定钻头设备经过了热储层边缘后,如果钻头前进耗时仍在在持续变短且出口温度仍在持续升高,则可以认为钻头设备进入了断裂破碎带,将生成第二提醒信息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二预设判断时长内第一曲线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三提醒信息,所述第三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主要热储层段,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即已经确定钻头设备经过了热储层边缘后,如果钻头前进耗时趋于稳定且曲线数值保持较低的水平,且出口温度上升的速率显著增快,则可以认为钻头设备进入了主要热储层段,将生成第三提醒信息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三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生成第四提醒信息,所述第四提醒信息用以表征所述钻头已远离热储层。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生成第一提醒信息,即已经确定钻头设备经过了热储层边缘后,如果钻时数据与出口温度开始了明显的变化,但是朝着反方向变化(即耗时增加、温度降低),则可以认为钻头设备已经开始远离热储层,将生成第四提供信息来对工作人员进行提醒。
示例性的,如图2所示,从58m-89m,岩性均为花岗岩闪长岩,岩性均匀。在井深63m处,钻时明显降低,从井深62m处的49.6分钟/米降低到27.7分钟/米。同时,泥浆出口温度开始上升,由35.4℃上升到38.5℃。由此,我们初步判断,此时已经开始进入热储层边缘。从63m到67m,钻时持续降低,表明钻遇的岩石更加松软,进入了断裂破碎带中。而对应的泥浆出口温度,则从38.5℃上升到45.2℃。增温幅度保持稳定,表明此段热储层水量可能不大。从67m到70m,钻时总体较低,在22分钟/米以下,表明仍在断裂破碎带中。但是,此段泥浆出口温度迅速上升,从45.2℃迅速上升到了68.2℃,上升速度大幅加快,表明为主要热储层段。从70m往后,虽然钻时仍然不高,在20-35分钟/米的范围内,但是,井口温度不再继续增加,表明此段岩石虽然可能存在破碎或蚀变,但已不是主要热储层。因此,通过上述分析,结合钻时特征与温度上升的特征,推测67m到70m为主要热储层的位置。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方法对于热储层位的判断较适用于钻探过程的实时分析,由于数据较少,可能存在一定误差。对于钻探工作结束后,热储层位精确的位置判断,还需要结合岩心(或岩屑)、测温、地球物理测井的结果来综合分析。
下面将结合附图3,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进行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附图3所示的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用于执行本申请图1所示实施例的方法,为了便于说明,仅示出了与本申请实施例相关的部分,具体技术细节未揭示的,请参照本申请图1所示的实施例。
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301,用于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监测模块302,用于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计算模块303,用于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生成模块304,用于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监测模块302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
生成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温度数值精度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获取单元包括:
获取元件,用于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所述地热田类别包括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
第一确定元件,用于对于高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一温度数值精度;
第二确定元件,用于对于中低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二温度数值精度,所述第一温度数值精度大于第二温度数值精度。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生成模块304包括:
提醒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提醒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一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二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断裂破碎带。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提醒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二预设判断时长内第一曲线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三提醒信息,所述第三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主要热储层段,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
在一种可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提醒模块,用于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三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生成第四提醒信息,所述第四提醒信息用以表征所述钻头已远离热储层。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借助软件和/或硬件来实现。本说明书中的“单元”和“模块”是指能够独立完成或与其他部件配合完成特定功能的软件和/或硬件,其中硬件例如可以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 Array,FPGA)、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等。
本申请实施例的各处理单元和/或模块,可通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模拟电路而实现,也可以通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功能的软件而实现。
参见图4,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实施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如图4所示,电子设备40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中央处理器401,至少一个网络接口404,用户接口403,存储器4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02。
其中,通信总线4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其中,用户接口4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摄像头(Camera),可选用户接口4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
其中,网络接口4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
其中,中央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心。中央处理器401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4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405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405内的数据,执行终端4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的,中央处理器401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 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中央处理器401可集成中央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图像中央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中央处理器401中,单独通过一块芯片进行实现。
其中,存储器405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可选的,该存储器405包括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存储器405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405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上面各个方法实施例中涉及到的数据等。存储器405可选的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中央处理器401的存储装置。如图4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4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程序指令。
在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400中,用户接口403主要用于为用户提供输入的接口,获取用户输入的数据;而中央处理器4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405中存储的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应用程序,并具体执行以下操作:
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任何类型的盘,包括软盘、光盘、DVD、CD-ROM、微型驱动器以及磁光盘、ROM、RAM、EPROM、EEPROM、DRAM、VRAM、闪速存储器设备、磁卡或光卡、纳米系统(包括分子存储器IC),或适合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的任何类型的媒介或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服务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进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 ROM)、随机存取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不能以此限定本公开的范围。即但凡依本公开教导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公开涵盖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记载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所述钻头在非热储层的钻时数据波动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所述钻头在所述非热储层的出口温度波动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
基于所述温度数值精度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包括:
获取当前地热田对应的地热田类别,所述地热田类别包括高温地热田、中低温地热田;
对于高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一温度数值精度;
对于中低温地热田,确定所述地热田类别对应的温度数值精度为第二温度数值精度,所述第一温度数值精度大于第二温度数值精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包括:
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小于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大于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一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小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二提醒信息,所述第二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断裂破碎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二预设判断时长内第一曲线数值小于第一预设数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时,生成第三提醒信息,所述第三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中的主要热储层段,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大值。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所述第一提醒信息后,当第三预设判断时长内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大值持续大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中的最小值持续小于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最小值时,生成第四提醒信息,所述第四提醒信息用以表征所述钻头已远离热储层。
8.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模块,用于在钻探过程中采集钻头的钻时数据,并根据所述钻时数据持续生成钻时曲线图,所述钻时数据为所述钻头每前行单位距离所需的前行时间;
监测模块,用于实时监测钻井液出口的出口温度,并根据所述出口温度持续生成井温曲线图;
计算模块,用于分别计算所述钻时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以及所述井温曲线图在当前单位距离下的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
生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一预设范围且所述第二曲线数值变化范围超出第二预设范围时,生成第一提醒信息,所述第一提醒信息用以表征钻遇热储层边缘,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范围为所述钻头在非热储层的钻时数据波动范围,所述第二预设范围为所述钻头在所述非热储层的出口温度波动范围。
9.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111156578.2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Active CN11384701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6578.2A CN11384701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6578.2A CN11384701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015A CN113847015A (zh) 2021-12-28
CN113847015B true CN113847015B (zh) 2023-12-22

Family

ID=78977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6578.2A Active CN113847015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4701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8055A (en) * 1977-08-05 1983-03-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nalyzing for helium in drilling muds to locate geothermal reservoirs
JPH11326538A (ja) * 1998-05-21 1999-11-26 Japan Metals & Chem Co Ltd 地熱貯留層の探査方法
CN103806911A (zh) * 2014-03-07 2014-05-2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随钻钻井液录井资料进行储层流体类型的判别方法
WO2016093842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Analyzing reservoir using fluid analysis
CN106707365A (zh) * 2016-12-06 2017-05-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监测地热储层温度和裂缝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86604A (zh) * 2019-12-02 2020-03-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高效地热资源勘察方法
CN110941027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地热能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941028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地热能储层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578797B1 (de) * 2011-10-07 2017-05-03 KEURO Besitz GmbH & Co. EDV-Dienstleistungs KG Verfahren zum Verwalten von Bohrgestängen, Bohrwerkzeugen, Bohrloch-Verrohrungen und dergleichen für Erdbohrunge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78055A (en) * 1977-08-05 1983-03-29 Phillips Petroleum Company Analyzing for helium in drilling muds to locate geothermal reservoirs
JPH11326538A (ja) * 1998-05-21 1999-11-26 Japan Metals & Chem Co Ltd 地熱貯留層の探査方法
CN103806911A (zh) * 2014-03-07 2014-05-21 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利用随钻钻井液录井资料进行储层流体类型的判别方法
WO2016093842A1 (en) * 2014-12-11 2016-06-16 Schlumberger Canada Limited Analyzing reservoir using fluid analysis
CN106707365A (zh) * 2016-12-06 2017-05-24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监测地热储层温度和裂缝分布的方法和装置
CN110941027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计算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地热能储量的方法和系统
CN110941028A (zh) * 2018-09-21 2020-03-31 潜能恒信能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碳酸盐岩溶蚀孔洞型地热能储层位置进行定位的方法和系统
CN110886604A (zh) * 2019-12-02 2020-03-17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基于计算机模拟技术的高效地热资源勘察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北京迭断陷内蓟县系热储层温度分布特征;袁利娟;杨峰田;;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第01期);第179-188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47015A (zh) 2021-12-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170899A1 (en) Pressure transient testing with sensitivity analysis
Ghommem et al. Carbonate acidizing: Modeling, analysis,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wormhole formation and propagation
US201901386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uncertainty in subterranean reservoir fracture networks
RU2016117367A (ru) Прогнозирование буримости исходя из электромагнитного излучения, испускаемого в ходе буровых работ
US9938818B2 (en) Hydraulic fracture permeability characterization from electromagnetic measurements
US10197704B2 (en) Corrective scaling of interpreted fractures based on the microseismic detection range bias correction
BRPI1005003B1 (pt) método de orientar operação de perfuração de poço usando medições acústicas, sistema para orientar operação de perfuração de poço usando medições de tensão em rocha, e meio legível por computador armazenando instruções para orientar uma operação de perfuração de um poço usando medições acústicas
Zhang et al. A new monitoring-while-drilling method of large diameter drilling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 and their application
Javadi et al. Uncertainty analysis of groundwater inflow into underground excavations by stochastic discontinuum method: Case study of Siah Bisheh pumped storage project, Iran
CN105793522B (zh) 一种用于计算径向、复合储层系统内的勘查半径的系统
WO2020190632A1 (en) Determining fracture surface area in a well
Jiang et al. Steady-state discharge into tunnels in formations with random variability and depth–decaying trend of hydraulic conductivity
Trottier et al. Inversion of a dual-continuum approach to flow in a karstified limestone: Insight into aquifer heterogeneity revealed by well-test interferences
CN113847015B (zh) 一种高温地热钻进过程中热储层位置的实时判断方法
Pandurangan et al. Tiltmeter mapping of measured nonsymmetric hydraulic-fracture growth in a conglomerate/sandstone formation using the implicit level-set algorithm and the extended Kalman filter
Moon et al. Sensitivity analysis, parameter estimation and uncertainty propagation in a numerical model of the Ngatamariki geothermal field, New Zealand
EP3087248B1 (en) Data visualization in borehole systems
CN109164018A (zh) 原位注入修复技术扩散半径的连续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US11947067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eloping horizontal hydrocarbon wells
US11933929B2 (en) 4D seismic as a method for characterizing fracture network and fluid distribution in unconventional reservoir
US11520070B2 (en) Effective medium theory of acidized carbonate matrix resistivity employed to calculate the apparent geometric parameters of the wormholes
Moradi et al. Learning from Behavioral Frac Maps: A Montney Case Study in Integration of Modern Microseismic and Production Data Analyses
Ramos et al. Advanced hydraulic fracture characterization using pulse testing analysis
CN112394416A (zh) 非均质断裂控制储层预测方法及装置
Saha et al. Transforming video camera-based analytics into a well performance indica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