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7520A -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7520A
CN113837520A CN202110648832.4A CN202110648832A CN113837520A CN 113837520 A CN113837520 A CN 113837520A CN 202110648832 A CN202110648832 A CN 202110648832A CN 113837520 A CN113837520 A CN 113837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dex
power quality
indexes
basic
monitoring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64883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雷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64883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7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7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7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1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solving equations, e.g. nonlinear equations, general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probl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5Quality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6Energy or water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80Management or planning
    • Y02P90/82Energy audits or management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Algebra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其中,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因此,基于越限指标就可以反映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程度。然后,再获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力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 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电能作为一种经济实用、清洁方便且容易控制和转换的二次能源,已成为全世界经济发 展及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其中,电能质量是指电力系统中电能的质量。理想的电能应该是 完美对称的正弦波,但是一些因素会使波形偏离对称正弦,由此便产生了电能质量问题。且 随着各种复杂的、精密的、对电能质量敏感的用电设备不断普及,人们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 来越高。
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但是,线性加权综合法无法反映 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程度。因此,影响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 提高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 标;所述基础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所述越限指标用于表示所述 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
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 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 量评价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 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包括:
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
针对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及所述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 长内的平均值,计算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确定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 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 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所述电能质 量指标的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 础指标;各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
基于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所述监 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 时长内的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包括:
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
采用熵权法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
针对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 客观权重,计算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 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 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所述电能质 量指标的特色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 础指标;
基于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所述监 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 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单位时长分别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 的基础指标;
计算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所述 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基于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 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监测区域包括多个监测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电能质量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 域内各监测点的预设电能质量指标;所述预设电能质量指标包括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 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
基于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所述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对应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以及所述预设电能质量指标, 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
基于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 标、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 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计算模块,用于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 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基础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 量水平,所述越限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监测点采 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间隔;
权重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 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 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 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 上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能质量评价方法、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 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其中,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 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因此,基于越限指标就可以反映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程度。然后, 再获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 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 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 指标,就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 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 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图2中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及越限指标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图2中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 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 标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图2中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再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图8中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计算模块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 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 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 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传统方法,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具体的,线性加权综合法在各指 标间是采用线性方式进行补偿的,即某些指标值的上升(下降)都可以用其他指标值的下降 (上升)来补偿。因此,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时,会出现某些指标越限 程度较高,而整体电能质量水平却较好的情况。出现上述情况的原因在于在各指标间是采用 线性方式进行补偿,因此,采用线性加权综合法就无法反映各个指标的越限情况。
且传统方法,在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时,给不同的电能质量指标均赋予固定的权重,因 此,不能很好地体现不同电能质量指标在计算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的差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新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在单位时长内针对 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基础指标用于表示电能 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单位时长为监测点采 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获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针对监测 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 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基础指标及越限指 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如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应用场景图。该应用环境包括服 务器120及多个监测点140,其中,监测点140为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监测的监测点。在单 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基础指标 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单位时 长为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获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 重,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 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其中,服 务器120可以为一台服务器,也可以为由多台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本申请实施例对此 不作具体限定。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 价方法,应用于服务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220至步骤260。
步骤220,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 越限指标;基础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 标是否越限;单位时长为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
在电网中设置了多个电能质量指标监测点,通过各监测点上的传感器可以获取监测点处 的电能质量指标。其中,电能质量指标一般包括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不 平衡度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监测点每间隔单位时长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并将所采集到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均上 传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基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分别计算每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 限指标。这里的单位时长为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例如,间隔3分钟采 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那么此时的单位时长就是3分钟,当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 针对某个监测点,将所采集到的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不平衡度等电能质 量指标,均上传至服务器中。由服务器分别计算电压偏差、电压波动和闪变、谐波、三相不 平衡度等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即得到电压偏差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 压波动和闪变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谐波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三相不平衡度的基础指 标及越限指标。
其中,基础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 标是否越限。对于越限指标,可以预设限制条件,例如为各电能质量指标设置了预设标准, 若电能质量指标超过了该电能质量指标的预设标准,则此时电能质量指标即出现了越限情况。 此时,将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设置为第一值。相反,若电能质量指标未超过该电能质量 指标的预设标准,则此时电能质量指标为未越限的情况。此时,将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 设置为第二值。通过第一值或第二值,就可以直观地确定该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
步骤240,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在服务器基于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分别计算出每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之 后,计算每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其中,特色权重指的是根据不同地域电 网内负荷、电压等级等多项电气参数特征,基于主观权重、客观权重结合的方法,所计算出 的各项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权重。
但由于实际应用过程中,在电网的某些监测点难以计算出较为合理准确的特色权重,就 引入了考核权重。考核权重即为对每项电能质量指标均赋予相同的权重。
步骤260,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 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服务器计算出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以及计算出各项电 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之后,服务器就可以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 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 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具体的,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电能质量指 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在从步骤220中获取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
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基础指标、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 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其中,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可以反映单位时长内各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综合 情况。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 指标及越限指标。其中,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因此,基于越限指标就 可以反映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程度。然后,再获取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 权重。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 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基于基 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 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220,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 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包括:
步骤222,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
步骤224,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及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 内的平均值,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步骤226,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
具体的,例如,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选取该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那么, 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计算该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li T。其中,第一预 设时长也可以称之为监测时段T。然后,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及电能 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就可以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具体的,该监 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本指标ai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51
其中,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52
为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在监测时段T的实测值的平均值,监测时段T可以为小 时、日、周、月、年;最小的监测时段为单位时长,即一次数据返回时间(监测系统内一般设置为3分钟);
Li为对应的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限值;限值是由标准所规定的,例如,对于电网谐波, 其限值一般为5%;
ai是基于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处理后所得的基本指标。
其次,在计算出了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之后,就可以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 指标,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具体的,ai∈[-∞,1],若ai≥0时,则确定电能质量指 标未越限;若ai<0时,则确定电能质量指标越限。
为了更好的评价单监测点的电能质量和方便电网公司的电能质量考核和管理,要求电能 质量综合评价指标,能够直接反映是否存在越限情况,因此单测点单项电能质量指标Ii的计 算公式为:
Ii=ai+bij (2)
其中,Ii为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单测点指标。ai、bi为实数,ai为基本指标,代表了在该单监测点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用于反映该监测点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ai值越低表示电能质量水平越低。
其中,bi为越限指标,代表了在该单监测点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用于反映 了该监测点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情况。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61
其中,j仅为不确定量的标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然后, 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及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计 算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所计算出的电 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就能够反映该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平均水平。最后,再结合电 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将越限指标独立于基础指标来评价 电能质量,使得能够准确地获取到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在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 若考虑考核权重,则步骤260,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 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 能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步骤262,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电能质量 指标的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各 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220中计算出了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 那么,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就可以计算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例如,稳态数据一般是间隔单位时长才 上传一次,假设单位时长为T(一般为3分钟,当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若监测时段为 单位时长T,则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则第 一基本指标σT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62
其中,(ai)T为监测点中第i项电能质量指标在单位时长T的基本指标;此时,αi在这里 为第i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由于各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n为选取的电能质 量指标个数,所以该监测点共计有n个电能质量指标,则每个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均为 1/n。假设n=5,则该监测点共计有5个电能质量指标,则每个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均为 0.2,即α1=α2=α3=α4=α5=0.2。考核权重适用于,实际应用过程中在电网的某些监测点难以 计算出较为合理准确的特色权重的情况。
步骤264,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监测 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一综 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220中计算出了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例如,若 监测时段为单位时长T,在单位时长T内采集到了一组电能质量指标,其中,第i个电能质量 指标的越限指标由(bi)T表示,则计算该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ζT的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71
同理,n为选取的电能质量指标个数。
在计算出了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之后,结合在步 骤262中所计算出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那么, 就可以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一综合电能质 量评价指标IT。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T=σTTgj (6)
其中,j仅为不确定量的标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计算出了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之后,结合在步骤262中所计算出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 一基础指标。那么,就可以计算出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这里 所得的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是基于考核权重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能够兼顾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使得能够准确地获取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水平及越限 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240,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包括:
步骤242,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
针对传统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存在一致性检测问题,因此, 本申请中采用标度构造法来生成判断矩阵。采用标度构造法可以实现不论采用任何标度,所 构造的判断矩阵均具有完全一致性。因此,采用标度构造法来生成判断矩阵,实现了在运算 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测,进而大大减小了计算量。
具体的,首先根据AHP方法建立判断矩阵,其满足如下条件:rij>0,即每项元素都为正;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72
rij=rikrkj,i,j,k=1,2,…,n.(n为指标个数)。其中rij表示i、j两元素之间比较的 标度,具体含义如下表:
表1标度rij的含义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73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81
然后,采用标度构造法依据专家或用户的要求对评判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根据指标重要 程度由大到小排序。若评价指标体系的n个指标重要性排序为x1>x2>…>xn,每2个指标进 行比较,得出对应的标度ti,求得判断矩阵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82
由于判断矩阵R具有一致性,因此可根据该判断矩阵计算出每项指标的主观权重ωi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83
步骤244,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
熵权法是指根据熵的定义来确定指标的权重,通过指标之间的差异程度来反映每项指标 的重要程度。通过计算各项指标的熵值,可评估指标的信息大小,从而确保所建立的指标体 系能够反映大多数原始信息。
假设电能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集为I={I1,I2,...,In},其是由选取的n个基本电能质量指 标组成的集合。此外,根据标准可以将评价指标分为5个等级,即评判集Q={较差,合格, 良好,优质,特优},其中第1级是较差,第2级是合格,第3级是良好,第4级是优质,第 5级是特优。
那么,对指标集I中的每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评价指标Ii到评判集Q的模糊映射p:
Ii→p(Ii) (9)
依据模糊变换理论,模糊关系可由模糊映射确定,即可得到模糊评判矩阵F;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84
其中,m为评价的等级数。
然后,根据模糊评判矩阵可得到第i个指标的熵值ei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91
其中,m为评价指标的等级数,pij为第i个指标在第j个等级下的概率。
最后,基于越大的熵权值反映的评价指标的贡献越小的原理,即客观权重值与熵值成反 比,可引入1-ei来权衡指标的权重值,因此,客观权重v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92
步骤246,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电能质量指标的客 观权重,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
在经过上述步骤242及步骤244计算出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 权重之后,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 重,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αi。特色权重αi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93
其中,ωi为主观权重,vi为客观权重,n为选取的电能质量指标个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实 现了在运算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一致性检测,进而大大减小了计算量。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电 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最后,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电 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从主观权重及客观权重两个维度来 计算特色权重,提高了特色权重的准确性。进而提高了后续基于特色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 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 价指标,包括:
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 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220中计算出了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 那么,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就可以计算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例如,稳态数据一般是间隔单位时长才 上传一次,假设单位时长为T(一般为3分钟,当然,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若监测时段为 单位时长T,则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则第 二基本指标σT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094
其中:(ai)T为监测点中第i项电能质量指标在单位时长T的基本指标;此时,αi在这里 为第i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其中,各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为基于电能质量指标 的主观权重及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所计算得到。
其次,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监测点在 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 能质量评价指标。
具体的,在上述步骤220中计算出了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例如,若 监测时段为单位时长T,在单位时长T内采集到了一组电能质量指标,其中,第i个电能质量 指标的越限指标由(bi)T表示,则计算该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ζT的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01
同理,n为选取的电能质量指标个数。
在计算出了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之后,结合在步 骤262中所计算出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那么, 就可以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 量评价指标IT。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IT=σTTgj (16)
其中,j仅为不确定量的标记。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计算出了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之后,结合在步骤262中所计算出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 二基础指标。那么,就可以计算出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这里 所得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是基于特色权重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能够兼顾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使得能够准确地获取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质量水平及越限 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统计单测点(单个监测点)一段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 如图6所示,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包括:
步骤620,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单位时长分别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中的基础指标;
其中,第二预设时长为本实施例中进行监测的时间段,例如,第二预设时长包括一小时、 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例如,以第二预设时长为一天为例,统 计一天内单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首先,按照单位时长分别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 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例如,假设单位时长为3分钟,则一天内可以划分为480个 单位时长,分别计算每个单位时长内的该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具 体,可以依照步骤220-步骤260的方法进行计算每个单位时长内的各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 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在此不再赘述。其中,(σT)n为单测点在第n个单位时长T对应的综 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基本指标。
步骤640,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第 二预设时长内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在计算出每个单位时长内的该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之后,则计 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就得到了第二预设时长内 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例如,以第二预设时长为一天为例,一天内 单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τd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11
其中,(σT)n为单测点的第n个单位时长T对应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基本指标,Td表示一天中单位时长T内数据返回的次数,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12
步骤660,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然后,在第二预设时长d内,共采集到了Md次数据,对于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在这一 时间段内越限比例(COUNTi)d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13
其中,Nd-i为Md个采集数据中,第i个指标越限数据的个数。例如,当电网系统的监测 点按照单位时长(3分钟)返回一组数据时,那么在一个小时内共返回20组数据。假设这20 组数据中有3组数据中电能质量指标(三相不平衡)的数据是超标的,那么此时 COUNTi=3/20=0.15。
对于第i个电能质量指标,引入越限系数(βi)d反映其在第二预设时长d内的超标情况, 当越限比例超过10%时,则判断该指标在该第二预设时长d内越限,越限系数为1。当越限 比例未超过10%时,则判断该指标在该第二预设时长d内未越限,越限系数为0。系数(βi)d的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14
i)d反应了各单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情况,将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情况进行累 加,可计算出第二预设时长d内的越限指标ζd。假设共计对5项电能质量指标进行计算越限 指标,则此时计算出第二预设时长d内的越限指标ζd的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15
步骤680,基于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 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最后,针对第二预设时长,就可以基于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τd、 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ζd,计算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 质量评价指标ζd
Id=τddgj (21)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统计单测点(单个监测点)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 标时,首先,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单位时长分别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 的基础指标。再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第 二预设时长内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其次,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计 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最后,基于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 标中的基础指标、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 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基于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可以提高对电能质量进 行评价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统计预设监测区域下所有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简称区 域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还包括:
步骤720,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 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预设电能质量指标;预设电能质量指标包括最小短路容 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
区域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是按照某一划分原则(如行政区域、负荷类型或电压等级 等)所划分的某一区域下所有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在按照预设划分原则进行区 域划分之后得到了预设监测区域之后,统计预设监测区域下所有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 指标。
具体的,首先,计算预设监测区域A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 础指标σT。例如,(σT)k为预设监测区域内第k个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 指标的基础指标。
其次,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 性。例如,Ak为监测点k的最小短路容量,Bk为监测点k的协议供电容量,Ck为监测点k的变电站主观重要性。
步骤740,基于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对应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以及预设电能质量指标,计算预设 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具体的,首先,考虑预设电能质量指标对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σT的影响,即考 虑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对σT的影响,重新计算出综合电能质量 指标的基础指标e,计算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的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21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31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32
其中,Ak为监测点k的最小短路容量,Bk为监测点k的协议供电容量,Ck为监测点k的变电站主观重要性。e1为考虑最小短路容量对σT的影响,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2为考虑协议供电容量对σT的影响,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3为考虑变电站主观重要性对σT的影响,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n为区域A内监测点的数量。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考虑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之后, 计算该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分别对应的特色权重wi。其中,这里计 算特色权重wi的过程也是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 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电能质量指标 的主观权重及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具体的过程不在此 赘述。
那么,就可以基于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以及特色权重wi,计算 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33
具体的计算公 式如下图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34
其中,wi为考虑了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之后,所计算出的 该基础指标e分别对应的特色权重。ei为考虑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 要性对σT的影响,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计算出该重新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e之 后,也可以结合考核权重来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 中的基础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35
其中,各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1
步骤760,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
接着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在 单位时长T内返回一组数据,对于区域A内的多个监测点,其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越限指标 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2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3
其中,A区域共有n个监测点,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4
为第k个监测点在单位时长T内的指标越限数目,选取越限数目最多的变电站的越限情况代表该区域的越限情况。
步骤780,基于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 标、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预设监 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最后,就可以基于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 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5
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6
计 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7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48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统计预设监测区域下所有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时,考虑 了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的影响更新单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 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并在计算特色权重时也考虑了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 观重要性的影响,最终基于更新后的单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特色权 重或考核权重、以及单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出预设监测区域内 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因为在计算过程中考虑了最小短路容量、 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的影响,所以通过该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可以提高对区 域内电能质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接上一个实施例中,在计算出了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 评价指标之后,还可以进一步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 评价指标,方法包括:
首先,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单位时长分别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综合电能 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第二预设时长 内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基于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 的越限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具体的,首先,计算第二预设时长(监测时段d)内区域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 本指标,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1
其中,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2
为第n个单位时间的区域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本指标,Td表示一 天中单位时长T内数据返回的次数,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3
其次,在第二预设时长(监测时段d)内,计算区域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在监测时间d内,在计算区域A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的越限指标时应考虑越限次数 占比。假设在监测时间d内,采集到了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4
次数据,那么对于第i个指标,在这一时间段内越 限比例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5
为: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6
其中,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7
为在监测时间d内,区域A的n个监测点共监测到的数据次数;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8
为监测时间d内,区域A的n个监测点的第i个电能治理指标总共的越限次数。
对于第i个指标引入越限系数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9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10
综合考虑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则越限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11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12
综上,在监测时间d内,区域A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Figure BDA00031102729300001513
为:
Figure RE-GDA00033760203700001514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 指标时,首先,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单位时长分别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综合 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其次,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 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第二预设时长内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在第 二预设时长内,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最后,基于监测点的综 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预 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基于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计算出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就可以提高对区域电能质 量进行评价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装置800,该装置包括:
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计算模块820,用于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监测点的各 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基础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 越限指标用于表示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单位时长为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间隔;
权重计算模块840,用于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模块860,用于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 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 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计算模块820,还包括:
电能质量指标获取单元822,用于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监测点的各项电能 质量指标;
基础指标计算单元824,用于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及电能质量指 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越限指标计算单元826,用于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确定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 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模块860,包括:
第一基础指标计算单元,用于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 础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 第一基础指标;各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
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 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 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权重计算模块840,包括:
主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 重;
客观权重计算单元,用于采用熵权法计算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
特色权重计算单元,用于针对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电能 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计算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
在一个实施例中,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模块860,包括:
第二基础指标计算单元,用于针对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电能质量指标的基 础指标、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计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 第二基础指标;
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单元,用于基于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 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 算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装置,用于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单位时 长分别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计算第二预设时长内综合电能质 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第二预设时长内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 的基础指标;在第二预设时长内,计算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基于 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 标,计算监测点在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在一个实施例中,预设监测区域包括多个监测点,提供了一种电能质量评价装置,还用 于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电能质量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 点的预设电能质量指标;预设电能质量指标包括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 重要性;
基于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综合电能 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对应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以及预设电能质量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 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基于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预设监 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 监测点在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上述电能质量评价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电能 质量评价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电能质量评价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服务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服务器包括通过系统总 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支撑整个服务器的运 行。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 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电能质 量评价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 境。该服务器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者个人数字助理或穿戴式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电能质量评价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 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终端或服务 器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 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 器执行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电能质量评 价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 和/或易失性存储器。合适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 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 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 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 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 (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 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 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 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 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基础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所述越限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时间间隔;
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包括:
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获取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
针对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及所述电能质量指标在第一预设时长内的平均值,计算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
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确定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越限指标。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各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相同;
基于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一基础指标、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第一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包括:
采用层次分析法及标度构造法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
采用熵权法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
针对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根据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主观权重及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客观权重,计算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包括:
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
基于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第二基础指标、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第二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预设时长内,按照所述单位时长分别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计算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的平均值,生成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计算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基于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基础指标、所述监测点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第二预设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监测区域包括多个监测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电能质量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的预设电能质量指标;所述预设电能质量指标包括最小短路容量、协议供电容量、变电站主观重要性;
基于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所述综合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对应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以及所述预设电能质量指标,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
计算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
基于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基础指标、所述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指标中的越限指标,计算预设监测区域内各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8.一种电能质量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计算模块,用于在单位时长内针对各监测点,计算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基础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电能质量水平,所述越限指标用于表示所述电能质量指标是否越限;所述单位时长为所述监测点采集一次电能质量指标的间隔;
权重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各项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
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计算模块,用于针对所述监测点的各项电能质量指标,基于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基础指标及越限指标、所述电能质量指标的特色权重或考核权重,计算所述监测点在所述单位时长内的综合电能质量评价指标。
9.一种服务器,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能质量评价方法的步骤。
CN202110648832.4A 2021-06-10 2021-06-10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837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832.4A CN113837520A (zh) 2021-06-10 2021-06-10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648832.4A CN113837520A (zh) 2021-06-10 2021-06-10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7520A true CN113837520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26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648832.4A Pending CN113837520A (zh) 2021-06-10 2021-06-10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7520A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4702A (zh) * 2018-09-21 2019-01-15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ahp-熵权法的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CN109377076A (zh) * 2018-11-07 2019-02-22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越限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14702A (zh) * 2018-09-21 2019-01-15 东北电力大学 基于ahp-熵权法的城市配电网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CN109377076A (zh) * 2018-11-07 2019-02-22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电压越限评估方法、装置及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58758A (zh) 一种配电网电能质量的组合赋权评估方法及系统
JP6177208B2 (ja) 電力系統監視装置および電力系統監視システム
CN109978242A (zh) 基于统计升尺度的光伏发电集群功率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491870B (zh) 配电网的电力规划方法、装置、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748972A (zh) 一种基于双能源指标预测全社会用电量的方法
CN111612326A (zh) 一种配变供电可靠性的综合评估方法
CN106257511A (zh) 一种电网故障特征数据质量评价方法
CN112288303A (zh) 确定线损率的方式、装置
JP2017169289A (ja) 電力予測システム、電力予測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Musselman et al. Optimizing wind farm siting to reduce power system impacts of wind variability
CN108256693A (zh) 一种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方法、装置及系统
Pippi et al. Impact assessment framework of PV‐BES systems to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s
CN110348720A (zh) 农村光伏接入系统的电能质量评估方法
CN113837520A (zh) 电能质量评价方法和装置、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enjie et al. A multi-index evaluation method of voltage sag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weight
Xu et al. Evaluation of fault level of sensitive equipment caused by voltage sag via data mining
CN116303480A (zh) 基于云计算的电能表误差校验方法
Dong et al. A comprehensive combinatorial weighting method for power qua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maximization deviation
Yudha Atmaja et 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to reduce voltage rise under high penetration of customer-scale photovoltaics
CN108599147A (zh) 基于正态指数平滑法与核密度估计的组合区间预测方法
Akpinar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wind speed distribution with Sinop-Turkey Application
CN112561150A (zh) 一种光伏电站发电量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037164A (zh) 一种配电网的多维数据质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766617A (zh) 夏季电网最大负荷预测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1080068A (zh) 一种电能表运行状态评价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