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3520A -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3520A
CN113833520A CN202111148164.5A CN202111148164A CN113833520A CN 113833520 A CN113833520 A CN 113833520A CN 202111148164 A CN202111148164 A CN 202111148164A CN 113833520 A CN113833520 A CN 1138335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ning
filling
layer
underground
coal s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816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雪莲
王宇
韩流
王小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Endewama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Endewama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Endewama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Endewamai Technical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81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35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35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35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5/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placing filling-up materials in underground work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CMINING OR QUARRYING
    • E21C25/00Cutting machines, i.e. for making slits approximately parallel or perpendicular to the sea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确定采硐的高度、宽度、最大开采长度和开采层数;由下向上逐层开采,每层均采用循环跳采,开采下一个采硐的同时,膏体充填系统对上一个采硐进行充填;完成最下部第一分层所有采硐的开采充填之后,回填第一层地基层,然后开采第二分层采硐,以此类推,直到回填第n‑1层地基层,进行厚煤层第n分层的开采和充填。本发明通过对高陡边坡下部不同产状的厚煤层进行分层开采和及时充填,极大的提高了边坡下部厚煤层的资源回收率,分层回填地基层不仅给分层采煤创造了作业平台,同时通过压脚作用提高了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同一分层采用间隔开采的方式实现了开采与充填工作互不影响。

Description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厚煤层开采充填方法,具体涉及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背景技术
露天开采相较于井工开采具有资源回收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仍有部分煤炭资源被压覆于高陡边坡下部。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同一个露天矿坑不能同时出现两种开采方式,即不可用井工开采的方式回收正在生产的露天矿边坡压煤。为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个别露天煤矿尝试采用端帮采煤机自动化掘进回收边坡压煤,但受边坡安全因素限制,开采过程中开掘的采硐之间需留设大量的支撑煤柱,这些煤柱造成了端帮压煤的回收率低下。对于开掘的采硐及时充填可以恢复边坡完整性,也为回收支撑煤柱创造了条件。目前,膏体充填是较为理想的选择,一般采用煤矸石、粉煤灰等矿山固废物作为原材料,具有强度高、力学性能好、有利于环境保护的优点。目前,制约端帮采煤机回收边坡压煤及充填方法应用的主要因素除了顶底板和煤层的物理力学参数之外,煤层赋存产状及厚度也会影响开采方案的制定。目前,端帮采煤机多数是开采单一薄煤层,对于厚煤层、尤其是复杂产状的厚煤层,缺少安全可靠的技术方法,这造成了端帮压覆的厚煤层的资源回收率低下,即使采用充填开采,也无法实现对端帮压煤的充分回收,而且膏体充填的充实率无法保证,长期存在的未充实空腔会诱发上部边坡变形、沉陷,甚至形成滑坡。因此,迫切需要一种可以回收边坡下覆厚煤层的无人化充填开采方法,既能提高资源回收率,又能保证了高陡边坡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资源回收率高、成本低、工艺简单且安全性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采硐的高度、宽度、最大开采长度和开采层数;
采硐高度的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21
式中,Hh为采硐高度,单位m;hc为厚煤层厚度,单位m;当厚煤层厚度超过5m时,则采硐高度最大按照5m进行分层;
采硐宽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22
式中,Dh为采硐宽度,h为厚煤层顶板厚度,RT为厚煤层顶板的抗拉强度,γ为厚煤层的上覆岩层的容重,H为厚煤层的上覆岩层的高度;
采硐长度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23
式中,Lh为采硐长度,单位m;Lc为厚煤层最大可采长度,单位m;当厚煤层最大可采长度不超过300m时,一次采全长;当厚煤层的长度超过300m时,则开采长度取300m;
步骤二:由厚煤层最下部第一分层开始开采,使用端帮采煤机,采用跳采方式循环M次进行开采,首次跳采时相邻采硐之间预留M-1个采硐宽度的支撑煤柱,二次跳采时开采支撑煤柱的一个采硐的宽度,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跳采时开采最后一个采硐宽度的支撑煤柱;
步骤三:端帮采煤机开采下一个采硐的同时,膏体充填系统对上一个采硐进行充填;
步骤四:完成厚煤层第一分层所有采硐的开采充填之后,回填第一层地基层,地基层的第一层作为端帮采煤机开采第二分层时的站立平盘,其厚度等于采硐高度,宽度不小于50m,长度与第二分层的采硐分布范围相同;
步骤五:按照第一层采硐的开采充填方式对第二层采硐进行开采充填,然后回填第二层地基层以用于对第三分层采硐的开采;
步骤六:以此类推,直到回填第n-1层地基层,进行厚煤层第n分层的开采和充填。
进一步的,所述采硐为近水平结构时,在开采完成后,在采硐顶板中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相邻压力传感器的间距为10m。
进一步的,所述采硐为逆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对采硐进行后退式充填直至硐口。
进一步的,所述采硐为顺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从高陡边坡顶部打钻孔至采硐末端,对采硐进行前进式充填。
进一步的,所述采硐为近水平结构时,对采硐进行分区段后退式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每个区段完成充填之后使用挡板对膏体充填材料进行挤压,当压力传感器有压力数据回传时停止挤压,然后进行下一区段的充填;充填至最后一个区段时,对采硐硐口进行半封闭,仅留下充填管道的撤出空间,充填完成之后,采用露天矿剥离物进行硐口封堵。
进一步的,所述采硐为近水平结构时,对采硐进行分段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采硐的顶板预设充填管道,相邻区段之间采用间隔气垫进行隔断,间隔气垫左右两端嵌入在采硐的隔离槽中,采硐硐口采用剥离物进行回填封闭;充填管道在隔离气垫的托举作用下,与采硐顶板贴合,充填管道在每个区段内均开设多个注浆孔,膏体充填材料由注浆孔流出充填相应区段,当压力传感器有压力数据回传且逐渐增长至稳定值时,代表压力传感器所在区段已经充填密实;所有区段均完成充填之后,从硐口位置切断充填管并封堵管道口,完成该采硐的全部充填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隔离槽由端帮采煤机的滚筒两端的伸缩式切割头向外延伸截割形成;间隔气垫的宽度比采硐宽度大1m,高度与采硐高度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对高陡边坡下部不同产状的厚煤层进行分层开采和及时充填,极大的提高了边坡下部厚煤层的资源回收率,分层回填地基层不仅给分层采煤创造了作业平台,同时通过压脚作用提高了高陡边坡的稳定性;同一分层采用间隔开采的方式实现了开采与充填工作互不影响,利用煤层的顺倾和逆倾结构,实现了膏体充填物料依靠重力达到较高的充实率;同时利用压实或者隔离设备和压力传感器对近水平采硐的膏体充实率进行测定和调整,使得不同产状的采硐均能达到很高的充实率,工艺简单,成本投入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厚煤层分层开采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种水平厚煤层分层充填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顺倾厚煤层分层充填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逆倾厚煤层分层充填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厚煤层分层及采硐顺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无人机喷射压力传感器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端帮采煤机位置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二种水平厚煤层分层充填示意图;
图9为图8中采硐填充时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隔离槽截割示意图;
图中:1、上覆岩层;2、厚煤层;3、煤层底板;4、端帮采煤机;5、采硐;6、地锚;7、锚定钻孔;8、地基层;9、锚定钢管;10、第一采硐;11、运输单元;12、临时储煤场;13、压力传感器;14、支撑煤柱;15、第二采硐;16、膏体充填系统;17、无人机;18、牵引设备;19;充填管道;20、间隔气垫;21、膏体充填材料;22、注浆孔;23、隔离槽;24、伸缩式切割头;25、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高陡边坡结构由上至下分为上覆岩层1、厚煤层2和煤层底板3。
步骤一:根据高陡边坡的地质条件、厚煤层2的力学强度、上覆岩层1高度及端帮采煤机4的规格等确定采硐5的高度和宽度;根据厚煤层2的厚度和采硐5高度划分开采层数;根据高陡边坡的压覆的厚煤层2长度和端帮采煤机4的最大开采长度确定采硐5的最大开采长度;
采硐5高度的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51
式中,Hh为采硐5高度,单位m;hc为厚煤层2厚度,单位m;当厚煤层2厚度不超过5m时,一次采全高;当厚煤层2厚度超过5m时,则采硐5高度最大按照5m进行分层;
采硐5宽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52
式中,Dh为采硐5宽度,h为厚煤层2顶板厚度,RT为厚煤层2顶板的抗拉强度,γ为厚煤层2的上覆岩层1的容重,H为厚煤层2的上覆岩层1的高度;
采硐5长度取值为:
Figure BDA0003286206770000053
式中,Lh为采硐5长度,单位m;Lc为厚煤层2最大可采长度,单位m;当厚煤层2最大可采长度不超过300m时,一次采全长;当厚煤层2的长度超过300m时,则开采长度取300m。
步骤二:如图7所示,在高陡边坡底部,由厚煤层2最下部第一分层开始开采,采用地锚6固定端帮采煤机4,地锚6插入原岩地层的锚定钻孔7中或回填地基层8预埋的锚定钢管9内,地锚6可限制端帮采煤机4因切割煤层时产生的反作用力而造成机体后退现象;端帮采煤机4通过远程控制系统,按照计算的宽度和高度对采硐5进行自动切割和掘进,切割下的煤块经过串联式运输单元11从采硐5内连续运出至临时储煤场12;当端帮采煤机4开采完整个采硐5长度时停止开采,并远程控制其回撤,回收运输单元11;端帮采煤机4对采硐5的开采过程中不需要人员进入采硐5进行辅助开采作业,提高安全性,降低工人劳动强度;
使用端帮采煤机4,采用跳采方式循环M次进行开采,首次跳采时相邻采硐5之间预留M-1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二次跳采时开采支撑煤柱14的一个采硐5的宽度,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跳采时开采最后一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
步骤三:端帮采煤机4开采下一个采硐5的同时,膏体充填系统16对上一个采硐5进行充填;以循环跳采三次为例进行说明,如图5a所示,先开采第一采硐10,第一采硐10开采完毕后再间隔预留2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开始开采第二采硐15,开采第二采硐15的同时,膏体充填系统16充填第一采硐10,以此类推完成第一分层的首次跳采;如图5b所示,首次跳采完毕后,开始二次跳采,二次跳采的时候开采一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二次跳采时开采、充填的顺序和方法和首次跳采相同;如图5c所示,二次跳采完毕后,开始三次跳采,三次跳采的时候就是开采最后剩下的一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三次跳采时开采、充填的顺序和方法和首次跳采相同;至此,厚煤层2第一分层开采充填完毕。
现实中,厚煤层2的分布可能是近水平结构,也有可能是逆倾结构或者顺倾结构,厚煤层2的分布结构,影响着充填方式和效果。
如图4所示,当采硐5为逆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采用遥控牵引设备18将与膏体充填系统16连通的充填管道19牵引至采硐5的末端,启动膏体充填系统16,对采硐5进行后退式无人化充填直至硐口,对硐口进行半封闭,仅留下充填管道19的撤出空间,以提高硐口附近的充实率;膏体充填材料21依靠重力作用由采硐5末端开始逐渐充填满整个采硐5。
如图3所示,当采硐5为顺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从高陡边坡顶部打钻注浆孔至采硐5末端,将充填管道19和牵引设备18从注浆孔放入采硐5末端,并通过遥控牵引设备18将与膏体充填系统16连通的充填管道19牵引至采硐5硐口,对硐口进行全封闭,防止膏体溢出,然后启动膏体充填系统16,对采硐5进行前进式无人化充填,膏体充填材料21依靠重力作用由硐口开始逐渐充填满整个采硐5,直至采硐5末端完成充填。
如图2和图6所示,当采硐5为近水平结构且倾角在±5°之间时,在开采完成后,采用无人机17喷射的方式在采硐5顶板中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3,相邻压力传感器13的间距为10m,压力数据可传输至外部接收器;设置好压力传感器13后对采硐5进行分区段后退式无人化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每个区段完成充填之后,在牵引设备18前端安装挡板25,使用挡板25对充填的膏体进行挤压,当从采硐5顶板上的压力传感器13有压力数据回传时停止挤压,并将挡板25固定于此处防止该区段充填的膏体坍落;然后使用相同的方法进行下一区段的充填;充填至最后一个区段时,对采硐5硐口进行半封闭,仅留下充填管道19的撤出空间,充填完成之后,采用露天矿剥离物进行硐口封堵。
当采硐5为近水平结构且倾角在±5°之间时,还有第二种充填方法,如图8和图9所示,对采硐5进行分段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采硐5的顶板预设充填管道19,相邻区段之间采用间隔气垫20进行隔断,间隔气垫20左右两端嵌入在采硐5的隔离槽23中,隔离气垫20的宽度比采硐5宽度大1m,高度与采硐5高度相同,放置好隔离气垫20后,由电控装置控制激发气体产生膨胀,使隔离气垫20到达最大舒展状态并且完整嵌入隔离槽23中;采硐5硐口采用剥离物进行回填封闭;充填管道19在隔离气垫20的托举作用下,与采硐5顶板贴合,充填管道19在每个区段内均开设多个注浆孔22,开始充填的时候,膏体充填材料21由注浆孔22流出充填相应区段,当压力传感器13有压力数据回传且逐渐增长至稳定值时,代表压力传感器13所在区段已经充填密实;所有区段均完成充填之后,从硐口位置切断充填管19并封堵管道口,完成该采硐5的全部充填工作。
如图10所示,隔离槽23由端帮采煤机4的滚筒两端的伸缩式切割头24向外延伸截割形成;伸缩式切割头24直径为50cm,可沿滚动径向伸出50cm,切割形成的隔离槽23深度为50cm,进行二次跳采时,可利用一侧已有的隔离槽23,通过端帮采煤机4将隔离气垫20刺破实现已有隔离槽23的恢复,并利用伸缩式切割头24在另一侧切割隔离槽23;进行三次跳采时,可全部利用两侧已有的隔离槽23,不需利用伸缩式切割头24进行再次切割。
步骤四:完成厚煤层2第一分层所有采硐5的开采充填之后,回填第一层地基层8,地基层8的第一层作为端帮采煤机4开采第二分层时的站立平盘,其厚度等于采硐5高度,宽度不小于50m,长度与第二分层的采硐5分布范围相同;地基层8的第一层回填时在端帮采煤机4工作的位置预埋锚定钢管9,锚定钢管9用于嵌入端帮采煤机4的地锚6,锚定钢管9对于高陡边坡起到抗滑桩加固作用;回填地基层8不仅能够作为端帮采煤机4工作时的站立平盘,对于高陡边坡还具有压脚作用。
步骤五:按照第一层采硐5的开采充填方式对第二层采硐5进行开采充填,然后回填第二层地基层8以用于对第三分层采硐5的开采。
步骤六:以此类推,直到回填第n-1层地基层8,进行厚煤层2第n分层的开采和充填。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它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采硐(5)的高度、宽度、最大开采长度和开采层数;
采硐(5)高度的取值为:
Figure FDA0003286206760000011
式中,Hh为采硐(5)高度,单位m;hc为厚煤层(2)厚度,单位m;当厚煤层(2)厚度超过5m时,则采硐(5)高度最大按照5m进行分层;
采硐(5)宽度计算公式为:
Figure FDA0003286206760000012
式中,Dh为采硐(5)宽度,h为厚煤层(2)顶板厚度,RT为厚煤层(2)顶板的抗拉强度,γ为厚煤层(2)的上覆岩层(1)的容重,H为厚煤层(2)的上覆岩层(1)的高度;
采硐(5)长度取值为:
Figure FDA0003286206760000013
式中,Lh为采硐(5)长度,单位m;Lc为厚煤层(2)最大可采长度,单位m;当厚煤层(2)最大可采长度不超过300m时,一次采全长;当厚煤层(2)的长度超过300m时,则开采长度取300m;
步骤二:由厚煤层(2)最下部第一分层开始开采,使用端帮采煤机(4),采用跳采方式循环M次进行开采,首次跳采时相邻采硐(5)之间预留M-1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二次跳采时开采支撑煤柱(14)的一个采硐(5)的宽度,以此类推,直到最后一次跳采时开采最后一个采硐(5)宽度的支撑煤柱(14);
步骤三:端帮采煤机(4)开采下一个采硐(5)的同时,膏体充填系统(16)对上一个采硐(5)进行充填;
步骤四:完成厚煤层(2)第一分层所有采硐(5)的开采充填之后,回填第一层地基层(8),地基层(8)的第一层作为端帮采煤机(4)开采第二分层时的站立平盘,其厚度等于采硐(5)高度,宽度不小于50m,长度与第二分层的采硐(5)分布范围相同;
步骤五:按照第一层采硐(5)的开采充填方式对第二层采硐(5)进行开采充填,然后回填第二层地基层(8)以用于对第三分层采硐(5)的开采;
步骤六:以此类推,直到回填第n-1层地基层(8),进行厚煤层(2)第n分层的开采和充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硐(5)为近水平结构时,在开采完成后,在采硐(5)顶板中线上安装压力传感器(13),相邻压力传感器(13)的间距为10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硐(5)为逆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对采硐(5)进行后退式充填直至硐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硐(5)为顺倾结构且倾角大于5°时,从高陡边坡顶部打钻孔至采硐(5)末端,对采硐(5)进行前进式充填。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硐(5)为近水平结构时,对采硐(5)进行分区段后退式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每个区段完成充填之后使用挡板(25)对膏体充填材料(21)进行挤压,当压力传感器(13)有压力数据回传时停止挤压,然后进行下一区段的充填;充填至最后一个区段时,对采硐(5)硐口进行半封闭,仅留下充填管道(19)的撤出空间,充填完成之后,采用露天矿剥离物进行硐口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硐(5)为近水平结构时,对采硐(5)进行分段充填,每个区段的长度为10m,采硐(5)的顶板预设充填管道(19),相邻区段之间采用间隔气垫(20)进行隔断,间隔气垫(20)左右两端嵌入在采硐(5)的隔离槽(23)中,采硐(5)硐口采用剥离物进行回填封闭;充填管道(19)在间隔气垫(20)的托举作用下,与采硐(5)顶板贴合,充填管道(19)在每个区段内均开设多个注浆孔(22),膏体充填材料(21)由注浆孔(22)流出充填相应区段,当压力传感器(13)有压力数据回传且逐渐增长至稳定值时,代表压力传感器(13)所在区段已经充填密实;所有区段均完成充填之后,从硐口位置切断充填管(19)并封堵管道口,完成该采硐(5)的全部充填工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槽(23)由端帮采煤机(4)的滚筒两端的伸缩式切割头(24)向外延伸截割形成;间隔气垫(20)的宽度比采硐(5)宽度大1m,高度与采硐(5)高度相同。
CN202111148164.5A 2021-09-29 2021-09-29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Pending CN1138335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164.5A CN113833520A (zh) 2021-09-29 2021-09-29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8164.5A CN113833520A (zh) 2021-09-29 2021-09-29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3520A true CN113833520A (zh) 2021-12-24

Family

ID=78967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8164.5A Pending CN113833520A (zh) 2021-09-29 2021-09-29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3520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298A (zh) * 2022-01-05 2022-04-12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采煤方法
CN114810082A (zh) * 2022-03-26 2022-07-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厚煤层露天矿端帮压煤气化回收方法
CN117514329A (zh) * 2024-01-05 2024-02-06 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硐充填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20298A (zh) * 2022-01-05 2022-04-12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采煤方法
CN114320298B (zh) * 2022-01-05 2024-03-01 国家能源集团国源电力有限公司 采煤方法
CN114810082A (zh) * 2022-03-26 2022-07-29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厚煤层露天矿端帮压煤气化回收方法
CN117514329A (zh) * 2024-01-05 2024-02-06 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硐充填方法
CN117514329B (zh) * 2024-01-05 2024-03-19 中煤科工能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硐充填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33520A (zh) 高陡边坡下部厚煤层的分层条带式无人化开采充填方法
AU2018431390B2 (en) Method for recovering room-type coal pillars by cemented filling of reserved roadways
CN108547618A (zh) 一种两步骤采矿方法遗留间柱的回收工艺
WO2015062195A1 (zh) 一种特厚煤层固体胶结充填巷式开采方法
CN113175325B (zh) 基于关键层保护的煤与共生砂岩型铀矿协调开采方法
CN111535817A (zh) 一种工作面双巷掘进小煤柱加固施工方法
CN110030013B (zh) 一种过渡支架区三缝周期切顶自成巷帮的沿空留巷方法
CN114542069B (zh) 一种巨厚顶板上断下切沿空留巷爆破方法
CN113738367B (zh) 一种复杂破碎急倾斜薄矿脉分段崩矿下向充填采矿法
CN109869150A (zh) 一种矿山资源分段全采局充开采方法
US5522676A (en) Undercut excavation method
CN103437766B (zh) 一种原地碎裂采矿方法
CN106761745A (zh) 脉外分段空场采矿法
CN113153295A (zh) 极厚硬煤开采方法
CN109882172B (zh) 一种切落直接顶做巷旁支护墙体的沿空留巷方法
CN104989409B (zh) 一种竖井小断面成孔后全断面开挖方法
CN106285677A (zh) 超前上向进路扩帮回采分区充填间柱开采方法
CN112240207B (zh) 巨跨洞库跳格开挖及快速翻底方法
CN110905510B (zh) 金属矿体水平矿柱的条块回采方法
CN109611114B (zh) 一种土岩复合地层下卧既有隧道的地下空间开挖方法
CN112901182A (zh) 一种巨跨地下洞库预留双岩柱支撑八部开挖施工方法
CN107559009B (zh) 一种深部垮塌区高品位矿体的回收方法
CN111364994A (zh) 一种综采转充填连续推进协同开采方法
CN109403972A (zh) 分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
CN115573772A (zh) 辅助煤矿离层区注浆作业的监测方法及加强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