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30268A -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30268A
CN113830268A CN202111191481.5A CN202111191481A CN113830268A CN 113830268 A CN113830268 A CN 113830268A CN 202111191481 A CN202111191481 A CN 202111191481A CN 113830268 A CN113830268 A CN 1138302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ll
base
lifting
fixed base
oi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9148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30268B (zh
Inventor
宋强
赵飞虎
许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Original Assignee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filed Critical 702th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Priority to CN20211119148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6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302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302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302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CLAUNCHING, HAULING-OUT, OR DRY-DOCKING OF VESSELS; LIFE-SAVING IN WATER; 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 WATER; MEANS FOR SALVAGING 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00Equipment for dwelling or working underwater; Means for searching for underwater objects
    • B63C11/52To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orking underwater,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6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lifts or hois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GOFFENSIVE OR DEFENSIVE ARRANGEMENTS ON VESSELS; MINE-LAYING; MINE-SWEEPING; SUBMARINES; AIRCRAFT CARRIERS
    • B63G8/00Underwater vessels, e.g. submarines; Equipment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7/00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 B63B27/16Arrangement of ship-based loading or unloading equipment for cargo or passengers of lifts or hoists
    • B63B2027/165Deployment or recovery of underwater vehicles using lifts or hois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Ship Loading And Unload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包括安装在载人潜器顶部位置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设置有内凹结构,还包括与固定基座对应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基座相同的内凹结构,两个内凹结构互相对应,固定基座与移动基座贴合时,两个内凹结构构成球形空间,此球形空间内配合放置起吊钢球,所述起吊钢球的顶部连接起吊钢丝绳;所述移动基座的外端面固定有辅助机构,还包括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输出端顶部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起吊钢球的底部对应。完全实现自动化释放与对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装备释放对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载人潜器主要常用于深海资源勘查和科学研究等作业。在开始执行任务之前,由水面母船携带航行至作业目标海域,利用水面母船上的吊放装置将载人潜器布放至近水面处,蛙人通过快速艇航行至载人潜器上方,将起吊装置与载人潜器分离,然后载人潜器靠自身动力潜入水下完成预定作业任务;完成作业任务后,载人潜器浮出水面,由蛙人将水面母船的起吊装置挂在载人潜器的起吊点,再通过起吊装置将载人潜器回收至水面母船甲板上。整个释放与对接过程中,均需要蛙人来完成任务,这种方式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海况恶劣时,会造成蛙人释放与对接时间长,导致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在水面颠簸,严格时会导致潜航员产生晕厥等症状,造成无法继续操控载人潜器进行作业;二是蛙人单次作业费用较高,且自动化程度不高;三是海况恶劣时,蛙人在载人潜器上方容易站立不稳,而且海浪容易将蛙人拍打到水面以下,并且起吊装置在风浪的作用下也会产生晃动,巨大的重量如果撞击到蛙人会发生严重的人身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从而可以完全实现自动化释放与对接,减少人工操作带来的各种问题,大大提高了工作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包括安装在载人潜器顶部位置的固定基座,所述固定基座的内侧设置有内凹结构,还包括与固定基座对应的移动基座,所述移动基座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基座相同的内凹结构,两个内凹结构互相对应,固定基座与移动基座贴合时,两个内凹结构构成球形空间,此球形空间内配合放置起吊钢球,所述起吊钢球的顶部连接起吊钢丝绳;
所述移动基座的外端面固定有辅助机构,
辅助机构的结构为: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安装在载人潜器的框架上,一号连杆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上,另一端与二号连杆和伸缩油缸的活塞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三号连杆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上,另一端与四号连杆和伸缩油缸的底座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二号连杆和四号连杆同时连接在过渡板上,过渡板的外端与移动基座之间安装有弹簧;
还包括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的输出端顶部固定有磁铁,所述磁铁与所述起吊钢球的底部对应。
其进一步技术方案在于:
所述起吊钢球的底部为平面。
所述起吊钢球的底部设置有圆台型中空结构。
所述磁铁的截面呈圆台型结构。
所述固定基座和移动基座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所述移动基座位于最左端时,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的直径。
所述移动基座位于最左端时,升降油缸的位置位于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中心位置。
所述固定板与过渡板之间安装有四根导向杆。
所述过渡板和移动基座之间安装有两根加长杆。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水面母船的起吊装置将载人潜器起吊到近水面状态,此时起吊钢球位于固定基座和移动基座之间,升降油缸顶部的磁铁位于下方;
第二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给伸缩油缸发送伸出指令,在导向杆的作用下过渡板向左呈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基座远离固定基座;
第三步:当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的直径时,通过给起吊钢球施加拉力,起吊钢球在拉力的作用下实现释放,达到载人潜器释放的效果,载人潜器可自由航行,释放之后控制伸缩油缸缩回,将移动基座恢复至初始状态;
第四步:回收载人潜器之前,载人潜器航行至近水面,水面母船的操作人员将起吊钢球释放至载人潜器上方起吊装置附近,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收到指令,通过控制伸缩油缸伸出,带动移动基座远离固定基座,当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的直径时,控制升降油缸伸出,带动磁铁上升至外面,在磁铁的磁力下可将起吊钢球吸住,并进入到起吊钢球内部的圆台型中空结构;
第五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控制升降油缸缩回,将起吊钢球带入到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之间的间隙,当起吊钢球底部与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的底部齐平时,升降油缸停止动作;
第六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伸缩油缸缩回,带动移动基座靠近固定基座,当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之间的距离小于起吊钢球的直径时,通过控制升降油缸再下移一段距离,此时磁铁从起吊钢球内部的中空结构解脱;
第七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继续控制伸缩油缸缩回,带动移动基座靠近固定基座,直至移动基座和固定基座贴紧,此时将起吊钢球夹紧,完成载人潜器的对接,然后通过起吊钢球将载人潜器起吊至水面母船。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辅助机构、固定基座、起吊钢球、移动基座和升降油缸的互相配合工作,可以方便的完成载人潜器在进行作业任务时自动释放与对接,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减少了人工释放与对接操作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安全系数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解脱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解脱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对接之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对接过程的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对接之后的状态示意图。
其中:1、固定基座;2、起吊钢球;3、移动基座;4、辅助机构;5、升降油缸;6、磁铁;
401、固定板;402、一号连杆;403、导向杆;404、伸缩油缸;405、二号连杆;406、过渡板;407、加长杆;408、弹簧;409、三号连杆;410、四号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包括安装在载人潜器顶部位置的固定基座1,固定基座1的内侧设置有内凹结构,还包括与固定基座1对应的移动基座3,移动基座3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基座1相同的内凹结构,两个内凹结构互相对应,固定基座1与移动基座3贴合时,两个内凹结构构成球形空间,此球形空间内配合放置起吊钢球2,起吊钢球2的顶部连接起吊钢丝绳;
移动基座3的外端面固定有辅助机构4,
辅助机构4的结构为:包括固定板401,固定板401安装在载人潜器的框架上,一号连杆402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二号连杆405和伸缩油缸404的活塞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三号连杆409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四号连杆410和伸缩油缸404的底座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二号连杆405和四号连杆410同时连接在过渡板406上,过渡板406的外端与移动基座3之间安装有弹簧408;
还包括升降油缸5,升降油缸5的输出端顶部固定有磁铁6,磁铁6与起吊钢球2的底部对应。
起吊钢球2的底部为平面。
起吊钢球2的底部设置有圆台型中空结构。
磁铁6的截面呈圆台型结构。
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
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升降油缸5的位置位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中心位置。
固定板401与过渡板406之间安装有四根导向杆403。
过渡板406和移动基座3之间安装有两根加长杆407。
本实施例的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水面母船的起吊装置将载人潜器起吊到近水面状态,此时起吊钢球2位于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之间,升降油缸5顶部的磁铁6位于下方;
第二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给伸缩油缸404发送伸出指令,在导向杆403的作用下过渡板406向左呈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
第三步: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给起吊钢球2施加拉力,起吊钢球2在拉力的作用下实现释放,达到载人潜器释放的效果,载人潜器可自由航行,释放之后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将移动基座3恢复至初始状态;
第四步:回收载人潜器之前,载人潜器航行至近水面,水面母船的操作人员将起吊钢球2释放至载人潜器上方起吊装置附近,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收到指令,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伸出,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控制升降油缸5伸出,带动磁铁6上升至外面,在磁铁6的磁力下可将起吊钢球2吸住,并进入到起吊钢球2内部的圆台型中空结构;
第五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控制升降油缸5缩回,将起吊钢球2带入到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间隙,当起吊钢球2底部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底部齐平时,升降油缸5停止动作;
第六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距离小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控制升降油缸5再下移一段距离,此时磁铁6从起吊钢球2内部的中空结构解脱;
第七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继续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直至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贴紧,此时将起吊钢球2夹紧,完成载人潜器的对接,然后通过起吊钢球2将载人潜器起吊至水面母船。
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如下:
主要包括固定基座1、起吊钢球2、移动基座3、辅助机构4、升降油缸5、磁铁6、固定板401、一号连杆402、导向杆403、伸缩油缸404、二号连杆405、过渡板406、加长杆407和弹簧408、三号连杆409和四号连杆410等。
如图1所示,固定基座1固定在载人潜器顶部位置,固定基座1内侧为内凹结构,起吊钢球2底部为平面,且底部为圆台型中空结构,起吊钢球2一端由起吊钢丝绳连接,移动基座3的内侧同样设置有内凹结构,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贴合时,其内部的内凹结构与起吊钢球2完全一致,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均为不锈钢材质。
辅助机构4主要包括固定板401、一号连杆402、导向杆403、伸缩油缸404、二号连杆405、过渡板406、加长杆407、弹簧408、三号连杆409和四号连杆410等。
其中固定板401固定在载人潜器框架上,一号连杆402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二号连杆405和伸缩油缸404的活塞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三号连杆409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四号连杆410和伸缩油缸404的底座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
其中导向杆403有四根,一端固定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穿过过渡板406的圆孔。加长杆407有两根,一端与过渡板406固定,另一端与移动基座3固定。弹簧408一端与过渡板406固定,另一端与移动基座3固定,弹簧408的长度大于加长杆407,可始终保持压缩状态。
其中升降油缸5的尾部固定在载人潜器框架上,升降油缸5活塞杆顶部与磁铁6通过螺纹固定在一起。其中磁铁6为圆台结构,其外形与起吊钢球2底部的中空结构一致。
如图4所示,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
其中,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升降油缸5的位置位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中心位置,且始终不变。
实际使用过程中:
起吊钢球2通过钢丝绳与母船上的起吊装置连接,起吊钢球2的外形与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的内部中空结构一致,可保证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在贴合时能够将起吊钢球2夹紧。辅助机构4通过伸缩油缸404的伸缩可以带动移动基座3左右移动,从而实现起吊钢球2的夹紧和松开。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贴合时,弹簧408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可防止伸缩油缸404出现泄漏时,移动基座3松动。
释放载人潜器时,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伸出,过渡板406可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当移动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外径时,在外力的作用下可将起吊钢球2释放,从而达到载人潜器与起吊钢球2的释放;回收载人潜器时,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升降油缸5的活塞杆上升带动磁铁6上升,通过磁铁6将起吊钢球2吸住,磁铁6外形为圆台结构,其外形与起吊钢球2底部的中空结构一致,这样可保证磁铁6吸住起吊钢球2时,圆台起导向作用,将磁铁6送入起吊钢球2内部的中空结构,然后通过控制升降油缸5缩回,可将起吊钢球2带入到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空隙。再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过渡板406可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将起吊钢球2送入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内部的中空结构,实现起吊钢球2的夹紧,从而达到载人潜器与起吊钢球2的对接。
本发明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操作步骤:
第一步:通过水面母船的起吊装置将载人潜器起吊到近水面状态,自动释放对接装置的状态如图3所示;
第二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给伸缩油缸404发送伸出指令,在导向杆403的作用下过渡板406向左呈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
第三步: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给起吊钢球2施加拉力,起吊钢球2在拉力的作用下实现释放,如图4所示,达到载人潜器释放的效果,载人潜器可自由航行,释放之后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将移动基座3恢复至初始状态;
第四步:回收载人潜器之前,载人潜器航行至近水面,水面母船的操作人员将起吊钢球2释放至载人潜器上方起吊装置附近,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收到指令,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伸出,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控制升降油缸5伸出,带动磁铁6上升至外面,在磁铁6的磁力下可将起吊钢球2吸住,并进入到起吊钢球2内部的中空结构,如图5所示;
第五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控制升降油缸5缩回,将起吊钢球2带入到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间隙,当起吊钢球2底部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底部齐平时,升降油缸5停止动作,如图6所示;
第六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距离小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控制升降油缸5再下移一段距离,此时磁铁6从起吊钢球2内部的中空结构解脱,如图7所示。
第七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继续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直至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贴紧,此时将起吊钢球2夹紧,完成载人潜器的对接,如图3所示,然后通过起吊钢球2将载人潜器起吊至水面母船。
以上描述是对本发明的解释,不是对发明的限定,本发明所限定的范围参见权利要求,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可以作任何形式的修改。

Claims (10)

1.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载人潜器顶部位置的固定基座(1),所述固定基座(1)的内侧设置有内凹结构,还包括与固定基座(1)对应的移动基座(3),所述移动基座(3)的内侧设置有与固定基座(1)相同的内凹结构,两个内凹结构互相对应,固定基座(1)与移动基座(3)贴合时,两个内凹结构构成球形空间,此球形空间内配合放置起吊钢球(2),所述起吊钢球(2)的顶部连接起吊钢丝绳;
所述移动基座(3)的外端面固定有辅助机构(4),
辅助机构(4)的结构为:包括固定板(401),所述固定板(401)安装在载人潜器的框架上,一号连杆(402)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二号连杆(405)和伸缩油缸(404)的活塞杆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三号连杆(409)一端通过铰接连接在固定板(401)上,另一端与四号连杆(410)和伸缩油缸(404)的底座通过铰接连接在一起;二号连杆(405)和四号连杆(410)同时连接在过渡板(406)上,过渡板(406)的外端与移动基座(3)之间安装有弹簧(408);
还包括升降油缸(5),所述升降油缸(5)的输出端顶部固定有磁铁(6),所述磁铁(6)与所述起吊钢球(2)的底部对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钢球(2)的底部为平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吊钢球(2)的底部设置有圆台型中空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6)的截面呈圆台型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均采用不锈钢材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基座(3)位于最左端时,升降油缸(5)的位置位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中心位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401)与过渡板(406)之间安装有四根导向杆(403)。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板(406)和移动基座(3)之间安装有两根加长杆(407)。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水面母船的起吊装置将载人潜器起吊到近水面状态,此时起吊钢球(2)位于固定基座(1)和移动基座(3)之间,升降油缸(5)顶部的磁铁(6)位于下方;
第二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给伸缩油缸(404)发送伸出指令,在导向杆(403)的作用下过渡板(406)向左呈直线移动,从而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
第三步: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给起吊钢球(2)施加拉力,起吊钢球(2)在拉力的作用下实现释放,达到载人潜器释放的效果,载人潜器可自由航行,释放之后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将移动基座(3)恢复至初始状态;
第四步:回收载人潜器之前,载人潜器航行至近水面,水面母船的操作人员将起吊钢球(2)释放至载人潜器上方起吊装置附近,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收到指令,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伸出,带动移动基座(3)远离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距离大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控制升降油缸(5)伸出,带动磁铁(6)上升至外面,在磁铁(6)的磁力下可将起吊钢球(2)吸住,并进入到起吊钢球(2)内部的圆台型中空结构;
第五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控制升降油缸(5)缩回,将起吊钢球(2)带入到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间隙,当起吊钢球(2)底部与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的底部齐平时,升降油缸(5)停止动作;
第六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当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之间的距离小于起吊钢球(2)的直径时,通过控制升降油缸(5)再下移一段距离,此时磁铁(6)从起吊钢球(2)内部的中空结构解脱;
第七步:载人潜器内的潜航员通过继续控制伸缩油缸(404)缩回,带动移动基座(3)靠近固定基座(1),直至移动基座(3)和固定基座(1)贴紧,此时将起吊钢球(2)夹紧,完成载人潜器的对接,然后通过起吊钢球(2)将载人潜器起吊至水面母船。
CN202111191481.5A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Active CN1138302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1481.5A CN11383026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91481.5A CN11383026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268A true CN113830268A (zh) 2021-12-24
CN113830268B CN113830268B (zh) 2022-07-12

Family

ID=789686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91481.5A Active CN113830268B (zh) 2021-10-13 2021-10-13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30268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27A (zh) * 2006-12-20 2007-06-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浮动式球形对接裙
CN106507748B (zh) * 2008-10-31 2013-03-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无缆潜水器水面布放回收装置
CN10318311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用对接起吊装置
CN204237424U (zh) * 2014-11-14 2015-04-0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起吊缆索自动连接装置
CN110040628A (zh) * 2019-03-22 2019-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潜器收放方法
CN110203357A (zh) * 2019-06-20 2019-09-0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rov近水面对接与释放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6327A (zh) * 2006-12-20 2007-06-27 哈尔滨工程大学 浮动式球形对接裙
CN106507748B (zh) * 2008-10-31 2013-03-13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 一种无缆潜水器水面布放回收装置
CN103183112A (zh) * 2011-12-28 2013-07-03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用对接起吊装置
CN204237424U (zh) * 2014-11-14 2015-04-01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 一种水下机器人用起吊缆索自动连接装置
CN110040628A (zh) * 2019-03-22 2019-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潜器收放方法
CN110203357A (zh) * 2019-06-20 2019-09-06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二研究所) 一种rov近水面对接与释放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30268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83113B (zh) 一种水下机器人回收系统及其回收方法
US4245578A (en)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a diving machine
CN106240744B (zh) 一种单点系泊系统中软刚臂与系泊腿的快速解脱装置
WO2013043049A1 (en) Device for and method of tensioning chains, in particular mooring legs
CN110816754B (zh) 水下机器人的机械臂式布放回收系统及其布放回收方法
CN107487424B (zh) 一种航天器海上回收方法与装备
CN112407191B (zh) 一种海洋工程勘探用水下机器人面域打捞捕获装置及方法
CN110665881A (zh) 一种水下锚链自动清洗装置及其清洗方法
US3766742A (en) Submarine tethered working unit and method of manipulating
CN113830268B (zh) 一种载人潜器自动释放对接装置及操作方法
US5042415A (en) Vehicle handling system for submersibles
CN113401283A (zh) 双门架收放装置及其作业方法
CN102826459B (zh) 一种用于海洋平台的水下结构件吊装方法
EP2623413B1 (en) A method and system of providing access between a floating vessel and a marine structure
KR101808290B1 (ko) 인양장치를 구비한 선박 및 그의 인양방법
CN114964345A (zh) 一种可移动式海上试验平台
CN113401289A (zh) 水下机器人吊放回收系统及吊放、回收方法
CN112512954B (zh) 悬吊起重机系统
EP1268267A1 (en) A floating arrangement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CN210151774U (zh) 一种用于海上风电单桩基础钢管桩起吊立桩的工装
CN113212669A (zh) 用于rov的水上作业平台
CN113120172A (zh) 用于水下设备的收放装置
CN202272163U (zh) 深海潜水器上下水的吊动辅助机构
JP2016222229A (ja) 小型作業船の精密回収のための進水・回収補助装置
JPH01197196A (ja) 進水台回収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