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4872B -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4872B
CN113824872B CN202110885831.1A CN202110885831A CN113824872B CN 113824872 B CN113824872 B CN 113824872B CN 202110885831 A CN202110885831 A CN 202110885831A CN 113824872 B CN113824872 B CN 1138248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cusing
camera
time
target
accumul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8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4872A (zh
Inventor
钟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or De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or De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or De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88583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4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4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4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04N23/55Optical pa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Mounting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57Mechanical or electrical 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至少包括对焦马达和镜头,且对焦马达和镜头通过粘接介质相连接。该方法包括: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采用本申请实施例,可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从而可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焦方法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的拍照功能的使用愈加频繁。在电子设备通过摄像头进行拍照的过程中,摄像头能否准确的完成对焦直接决定了拍摄得到的图像的清晰度,所以摄像头的对焦性能的好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请参见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摄像头中至少包括有镜头和对焦马达这两个部件,并且镜头和对焦马达是通过粘接介质粘连在一块的。在拍照过程中,对焦马达主要用于带动镜头移动来完成对焦过程。由于粘接介质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变差,在粘接介质的性能老化到一定程度后,在诸如高温等的场景下对焦马达的快速推动就可能导致镜头和对焦马达松动或脱离,从而使得摄像头的对焦性能大大下降,甚至会彻底失去对焦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是通过对粘接介质的性能优化或者采用其他组件固定对焦马达和镜头的方式,来减少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但是这些方式会增加摄像头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进而导致使用该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成本也相应的增加。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焦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可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该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下面从不同的方面介绍本申请,应理解的是,下面的不同方面的实施方式和有益效果可以互相参考。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包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等)。该摄像头至少包括对焦马达和镜头,并且对焦马达和镜头通过粘接介质(如光影胶水、热熔胶等)相连接。该方法包括:先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然后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基于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然后再控制对焦马达以这个目标对焦速度来带动镜头进行对焦。这里,通过对对焦马达的驱动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对焦马达能够使用与粘接介质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匹配的速度来进行对焦。这样就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进而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一时刻为电子设备确定摄像头需要对焦的时刻,或者,上述第一时刻为电子设备调用摄像头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时刻。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这里,摄像头预设有对焦保护模式和正常模式这两种工作模式。在确定开启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该电子设备才执行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的操作。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可控制摄像头在对焦保护模式或者正常模式下工作,并且仅在对焦保护模式下,才会进一步执行确定目标对焦速度的操作。这样可使得摄像头能够在不同场景下以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完成拍照功能,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这里,目标老化参数可以用于表征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老化程度。然后,在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老化参数等于或者大于预设的老化参数阈值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启动对焦保护模式。在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老化参数小于老化参数阈值,则保持默认的正常模式。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确定第一时刻上粘接介质已经老化情况下,则开始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而在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确定第一时刻上粘接介质还未老化情况下,则继续保持摄像头的正常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在粘接介质未老化的情况下就开启对焦保护模式所导致的对焦速度变慢的情况的发生,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先输出对焦保护模式对应的启动提示信息。当其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是启动确定信息时,该电子设备启动所述对焦保护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基于用户指令启动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可获取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这里,目标老化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老化程度。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可根据用户的指示来确定是否开启对焦保护模式。这样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先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这里,第一预设时段的起始时刻为预设的第二时刻,第一预设时段的结束时刻为第一时刻。可选的,上述第二时刻可以为电子设备第一次开机使用的时刻。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累计开机时长、累计使用时长、累计拍摄次数、累计对焦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在第一预设时段内N1次使用摄像头的过程中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这里,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获取每次使用摄像头时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电子设备根据每次使用摄像头时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电子设备根据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以及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结合基于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然后再结合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和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由于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与使用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越快,因此,结合每次使用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的第一权重系数来统计累计使用时长,可使得累计使用时长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后续根据累计使用时长确定出的目标老化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这里,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获取摄像头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电子设备根据摄像头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电子设备根据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以及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结合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然后再结合每次对焦的时长和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由于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与使用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越快,因此,结合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确定出的第二权重系数来统计累计对焦时长,可使得累计对焦时长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后续根据累计对焦时长确定出的目标老化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根据电子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从预设的相机使用率集合中确定出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相机使用率。这里,相机使用率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以及这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中的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电子设备将累计开机时长和目标相机使用率的乘积确定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摄像头对应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电子设备将累计拍摄次数和目标单次对焦时长的乘积确定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累计开机时长对应的第三权重参数、累计使用时长对应的第四权重参数、累计拍摄次数对应的第五权重参数以及累计对焦时长对应的第六权重参数。电子设备根据第三权重参数、第四权重参数、第五权重参数、第六权重参数以及累计开机时长、累计使用时长、累计拍摄次数和累计对焦时长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同时根据累计开机时长、累计使用时长、累计拍摄次数和累计对焦时长中的多项以及这多项中的每项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得到目标老化参数,可使得该目标老化参数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有利于后续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准确的调节对焦速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这里,该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包括粘接介质对应的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以及,这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中各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从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查找到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并将该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确定为目标允许张力。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在确定已开启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可获取到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若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执行确定出粘接介质在当前的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的操作。这里,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
在上述实现中,在开启对焦保护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进一步获取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并根据目标环境温度的大小进一步判断是否需要限制对焦速度。由于摄像头的环境温度越高,粘接介质的性能下降的越快,因此,这里通过摄像头的目标环境温度进一步细化了对焦保护模式下的操作,可更有效的避免对焦马达和镜头在对焦过程中发生脱离,可有效提升摄像头的寿命。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若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停止或者延缓对焦。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粘接介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光影胶水、热熔胶。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可确定目标对焦速度对应的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并通过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控制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对焦。或者,在对焦马达为采用步进电机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根据目标对焦速度确定对焦马达对应的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并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对焦方法的单元和/或模块,因此也能实现第一方面提供的对焦方法所具备的有益效果(或优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该处理器运行该程序指令时,使该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提供的对焦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电子设备所用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涉及的程序。
第五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描述的对焦方法。
实施本申请实施例,可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可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使用该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摄像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一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接介质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界面变化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和b和c。其中a,b,c可以是单个,也可以是多个。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并且“第一”、“第二”等字样也并不限定一定不同。
应理解,在本申请中,“当…时”、“若”以及“如果”均指在某种客观情况下装置会做出相应的处理,并非是限定时间,且也不要求装置实现时一定要有判断的动作,也不意味着存在其它限定。
本申请中的“同时”可以理解为在相同的时间点,也可以理解为在一段时间段内,还可以理解为在同一个周期内,具体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本申请中对于使用单数表示的元素旨在用于表示“一个或多个”,而并非表示“一个且仅一个”,除非有特别说明。
应理解,在本申请各实施例中,“与A对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当前,电子设备主要是通过其内置的摄像头来实现拍照功能的。而在实际使用中,摄像头能否准确的完成对焦直接决定了拍摄得到的图像的清晰度,所以摄像头的对焦性能的好坏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内置的摄像头中至少包括有镜头和对焦马达这两个部件,并且镜头和对焦马达是通过粘接介质粘连在一块的。这里应理解,图1仅是示意图,在实际实现中,摄像头还可包括传感器、软板、图像处理芯片等其他部件,本申请对摄像头的结构不作具体限制。在实际拍照过程中,摄像头时通过对焦马达带动镜头移动来完成对焦过程。由于粘接介质的性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的变差,在粘接介质的性能老化到一定程度后,在诸如高温等的场景下对焦马达的快速推动就可能导致镜头和对焦马达松动或脱离,从而使得摄像头无法再完成对焦功能。目前,通常是通过对粘接介质的性能优化或者采用其他组件来固定对焦马达和镜头的方式,来减少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脱落的情况的发生。但是这些方式会增加摄像头的设计和生产成本,进而导致使用该摄像头的电子设备的成本也相应的增加。所以,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低成本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
因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在对焦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确定粘接介质在当前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地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一个目标对焦速度。然后,电子设备控制对焦马达以这个目标对焦速度来带动镜头进行对焦。这里,通过对对焦马达的驱动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对焦马达能够使用与粘接介质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匹配的速度来进行对焦。这样就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容易脱落的问题,可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应理解,本申请涉及的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包含摄像头的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或专门的照相机(例如单反相机、卡片式相机)等,本申请对该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请参见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一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如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1,存储器112,摄像头113,以及显示屏114。处理器111,存储器112,摄像头113,以及显示屏114可以通过总线连接。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示意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电子设备100的具体限定。在本申请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具体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确定,在此不做限制。图2所示的部件可以以硬件,软件,或软件与硬件的组合实现。
其中,处理器11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1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中。
处理器111可以是电子设备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处理器111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
处理器111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1中的存储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1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果处理器111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减少了处理器111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
存储器112与处理器111耦合,用于存储各种软件程序和/或多组指令。存储器112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处理器11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12的指令,从而执行电子设备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12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电子设备100使用过程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待显示的图像数据等)等。此外,存储器11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
摄像头113可用于电子设备100结合图像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1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图像拍摄功能。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如前文所述,摄像头113具体可包括通过粘接介质相连接的对焦马达和镜头。摄像头113即是通过对焦马达带动镜头移动来完成对焦功能的。
这里,ISP用于处理摄像头113反馈的数据。例如,拍照时,打开快门,光线通过镜头被传递到摄像头内的感光元件上,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感光元件将电信号传递给ISP处理,转化为肉眼可见的图像。ISP还可以对图像的噪点,亮度,肤色进行算法优化。ISP还可以对拍摄场景的曝光,色温等参数优化。不限于集成于处理器111中,ISP也可以设置在摄像头113中。
摄像头113除了镜头和对焦马达,还可包括感光元件(又可称为图像传感器),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物体通过镜头生成光学图像投射到感光元件。感光元件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metal-oxide-semiconductor,CMOS)光电晶体管。感光元件把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之后将电信号传递给ISP转换成数字图像信号,如标准的RGB,YUV等格式的图像信号。
显示屏114,可用于显示图像,视频,界面等。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屏114用于显示电子设备100的系统输出的各个界面,具体可参考后续实施例的相关描述。显示屏11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又一结构示意图。图3所示的电子设备也可以为手机。如图3所示,电子设备100除包括处理器111,存储器112,摄像头113以及显示屏114外,还可以包括其他部件,下面结合图3对电子设备100包括的其他部件进行简要介绍。
其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电池、充电管理模块、电源管理模块。电池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电源。充电管理模块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其中,充电器可以是无线充电器,也可以是有线充电器。在一些有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以通过USB接口接收有线充电器的充电输入。在一些无线充电的实施例中,充电管理模块可以通过电子设备100的无线充电线圈接收无线充电输入。充电管理模块为电池充电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电源管理模块为电子设备供电。电源管理模块用于连接电池,充电管理模块与处理器111。电源管理模块接收电池和/或充电管理模块的输入,为处理器111,存储器112,摄像头113以及显示屏114等供电。电源管理模块还可以用于监测电池容量,电池循环次数,电池健康状态(漏电,阻抗)等参数。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处理器111中。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管理模块也可以设置于同一个器件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用于实现无线通信功能的部件。示例性的,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50,无线通信模块16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
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可选的,天线1和天线2可以用于发射蓝牙信号。电子设备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5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50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1中。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移动通信模块15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1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包括调制器和解调器。其中,调制器用于将待发送的低频基带信号调制成中高频信号。解调器用于将接收的电磁波信号解调为低频基带信号。随后解调器将解调得到的低频基带信号传送至基带处理器处理。低频基带信号经基带处理器处理后,被传递给应用处理器。应用处理器通过音频设备(不限于扬声器,受话器等)输出声音信号,或通过显示屏114显示图像或视频。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是独立的器件。在另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调制解调处理器可以独立于处理器111,与移动通信模块150或其他功能模块设置在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提供应用在电子设备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Wi-Fi网络,蓝牙(blue tooth,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6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6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1。无线通信模块160还可以从处理器111接收待发送的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
可选的,无线通信处理模块可以包括蓝牙(BT)通信处理模块、WLAN通信处理模块、红外线通信处理模块。蓝牙(BT)通信处理模块、WLAN通信处理模块中的一项或多项可以监听到其他设备发射的信号,如探测请求、扫描信号等等,并可以发送响应信号,如探测响应、扫描响应等,使得其他设备可以发现电子设备100,并与其他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通过蓝牙或WLAN中的一种或多种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其中,蓝牙(BT)通信处理模块可以提供包括经典蓝牙(BR/EDR)或蓝牙低功耗(Bluetooth low energy,BLE)中一项或多项蓝牙通信的解决方案。WLAN通信处理模块可以包括Wi-Fi direct、Wi-Fi LAN或Wi-Fi softAP中一项或多项WLAN通信的解决方案。红外线通信处理模块可以处理红外接收器接收到红外信号以及接收红外信号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5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60耦合,使得电子设备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音频模块,扬声器,受话器,麦克风,耳机接口,以及应用处理器等部件,用于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音频模块用于将数字音频信息转换成模拟音频信号输出,也用于将模拟音频输入转换为数字音频信号。扬声器,也称“喇叭”,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信号。受话器,也称“听筒”,用于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麦克风,也称“话筒”,“传声器”,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耳机接口用于连接有线耳机。耳机接口可以是USB接口,也可以是3.5mm的开放移动电子设备平台(open mobile terminal platform,OMTP)标准接口,美国蜂窝电信工业协会(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the USA,CTIA)标准接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指示器、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以及传感器模块。其中,指示器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插入SIM卡接口,或从SIM卡接口拔出,实现和电子设备100的接触和分离。在一些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电子设备100中,不能和电子设备100分离。传感器模块中包括各种传感器,用于实现传感功能。
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或云架构。本申请实施例以分层架构的Android系统为例,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100的软件结构。不限于图1或者图2所示,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部件。例如电子设备100可以为智慧电视、智慧屏等大屏设备,这种大屏设备也可可配置有摄像头113。
上述内容简要介绍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下面将结合更多的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焦方法,在对焦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一个目标对焦速度。然后,电子设备控制对焦马达以这个目标对焦速度来带动镜头进行对焦。由于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摄像头中的粘接介质会发生老化,其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会逐渐降低。因此,本申请通过对对焦马达的驱动速度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使得对焦马达能够使用与粘接介质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相匹配的速度来进行对焦。这样就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在对焦过程中容易脱离的问题,可提升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一
请参见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一流程示意图。这里应理解,图4示出的方法可由前文所述电子设备来执行。该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至少包括通过粘接介质固定连接的对焦马达和镜头。该对焦方法包括步骤:
S401,电子设备确定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电子设备控制摄像头的对焦马达进行对焦之前,电子设备可先确定出对焦马达和镜头之间的粘接介质在预设的时刻(为了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第一时刻代替描述)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预设的第一时刻为电子设备控制摄像头的对焦马达进行对焦之前的某一时刻。例如,上述第一时刻可以为电子设备调用摄像头的应用程序的时刻,或者,上述第一时刻可以为电子设备确定摄像头需要对焦的时刻,本申请对第一时刻不作具体限制。所谓的允许张力就是当前的粘接介质在保证其粘接能力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然后,电子设备即可根据这个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这里,所谓的对焦速度就是在对焦过程中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移动的速度。
具体实现中,当电子设备确定需要对焦时,电子设备可获取到粘接介质在所述第一时刻上的老化参数(为了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目标老化参数代替描述)。这里,粘接介质的老化参数为能够指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的参数。例如,粘接介质的老化参数可以为粘接介质的使用时间,使用时间越大,说明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越高。而老化程度越高,则该粘接介质在保证其粘接能力的前提下能承受的最大拉力越小。相应的,根据该允许张力确定出的对焦速度也需要更小,才能使得对焦时粘接介质承受的拉力在其允许的范围内。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获取到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这里假设为T1)、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这里假设为T3)、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这里假设为P)、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这里假设为T3)。这里,上述第一预设时段的起始时刻为电子设备预置的第二时刻,上述第一预设时段的结束时刻为上述第一时刻。可选的,上述第二时刻具体为电子设备第一次开机使用的时刻。而上述累计开机时长T1就是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多次开机到关机的过程中每一次开机到关机所经历的时长之和。上述累计使用时长T2就是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被电子设备多次使用的过程中每次被使用的时长的总和,也可以理解为摄像头对应的应用程序在第一时段内被电子设备调用的总时长。上述累计拍摄次数P就是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完成拍照的总次数,也可以理解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快门的使用次数。上述累计对焦时长T3即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完成的多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时长的综合。其中,在对焦过程中,电子设备是通过摄像头对应的驱动程序来控制对焦马达的供电电流的大小,进而控制对焦马达带动镜头所移动的距离大小。而电子设备从开始启用对焦马达进行对焦直至确定合焦的过程即为一次完整的对焦过程,而这个过程的持续时间即为摄像头完成的一次对焦过程的时长。
示例性,假设电子设备确定其在第一预设时段内执行了N3次开机到关机的过程。其中,N3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并且,电子设备根据其系统日志确定这N3次开机到关机的过程对应的持续时间分别为
Figure GDA0003619094950000101
以及
Figure GDA0003619094950000102
则电子设备可确定累计开机时长T1即为
Figure GDA0003619094950000103
类似的,电子设备也可采用相同的方式确定得到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累计对焦时长T3,为避免重复,此处便不再一一描述。
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一项或者多项确定出粘接介质在所述第一时刻上的目标老化参数。这里,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以及累计对焦时长T3都是电子设备容易获取到的数据,而通过这些中的一项或者多项来确定目标老化参数方式简便易行,可保证后续摄像头的对焦效率。
在电子设备确定出上述目标老化参数后,电子设备可进一步获取到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这里,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可包括该粘接介质对应的多个取值不同的老化参数,以及,这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中各个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示例性的,请参见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粘接介质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这里,该性能老化指示集合是以曲线图示出,老化参数具体为粘接介质的使用时长。如图5所示,该曲线的横轴包括了多个取值不同的老化参数,如t1、t2、t3和t4,计量单位为小时(即h)。纵轴包括了这多个老化参数中的每个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如f1、f2、f3以及f4,计量单位为牛顿(即N)。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目标老化参数从上述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确定出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并将该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确定为目标允许张力。例如,假设电子设备确定出目标老化参数为t2,则可确定目标允许张力为f2。在确定出上述目标允许张力后,电子设备还可获取到预设的对焦速度指示集合。该对焦速度指示集合中包括了多个取值不同的允许张力以及每个不同取值的允许张力对应的对焦速度。然后,电子设备可从上述对焦速度指示集合中确定出目标允许张力对应的对焦速度,并将该对焦速度确定为目标对焦速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步骤S401之前,该方法还可包括步骤:
S403,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确定启用摄像头之后,其可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现方式中,摄像头预设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对焦保护模式,另一种是正常工作模式,这个正常工作模式为摄像头默认的工作模式。在对焦保护模式下,对焦马达产生的对焦速度是由粘接介质的允许张力确定得到的,其会随着允许张力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正常模式下,对焦马达产生的对焦速度即为电子设备预设的对焦速度,其一般不会发生变化。当电子设备确定不开启对焦保护模式,也就是说当前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电子设备可执行下述步骤S404对应的操作。在电子设备确定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后,电子设备可执行上述步骤S401的操作。
S404,电子设备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确定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时,则可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例如,在正常模式下,电子设备可获取到系统预设的对焦速度,并以这个对焦速度来控制对焦马达带通镜头进行对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模式下,电子设备也可基于其他预设的控制逻辑或者规则来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可控制摄像头在对焦保护模式或者正常模式下工作,并且仅在对焦保护模式下,才会进一步执行确定目标对焦速度的操作。这样可使得摄像头能够在不同场景下以不同的工作模式来完成拍照功能,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S402,电子设备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目标对焦速度后,即可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可选的,在获取到目标对焦速度后,电子设备可根据对焦马达的器件参数以及上述目标对焦速度确定出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并通过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控制对焦马达带动该镜头进行对焦。
可选的,当上述对焦马达采用的是步进电机时,在获取到目标对焦速度后,电子设备可根据该对焦马达的器件参数以及目标对焦速度确定出该对焦马达对应的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并控制该对焦马达以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带动该镜头进行对焦。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焦保护模式下,电子设备可获取到粘接介质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一个目标对焦速度。然后,电子设备控制对焦马达以这个目标对焦速度来带动镜头进行对焦。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对焦过程中,对焦马达对镜头的拉力与当前时刻的粘接介质所能承受最大拉力是相匹配的。这样就可以低成本的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在对焦过程中容易脱离的问题,提升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前文介绍了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的大致步骤,下面将结合一些具体的实施过程,对本申请提供的对焦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请参见图7,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这里应理解,图7示出的方法也可由前文所述电子设备来执行。该对焦方法包括步骤:
S4031,电子设备获取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到该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上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阈值。这里,针对粘接介质的老化参数的描述可参见实施例一中的相应的描述,此处便不再赘述。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获取到以下中的至少一项: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T1、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T2、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P、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T3。这里,针对第一预设时段、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以及累计对焦时长T3的描述可一并参见实施例一中相应的描述,此处便不再赘述。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获取得到上述累计使用时长T2的过程中,假设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使用了N1次摄像头。这里,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到N1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过程中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然后,电子设备将这N1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总时长确定为上述累计使用时长T2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到N1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过程中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之后,电子设备还可获取到每次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每次使用摄像头时都会及时的获取并记录当时的环境温度。
示例性的,在摄像头周围放置有第一温度传感器并且该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摄像头的直线距离小于或者等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当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的时(i为大于等于1且小于等于N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可以提取其内置的第一温度传感器所检测到的温度参数,并将该温度参数确定为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时的环境温度。
示例性的,在摄像头周围放置有N4(N4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并且这N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中的每个第二温度传输器与摄像头的直线距离大于预设距离的情况下,在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时,电子设备可以提取出上述N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中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参数。然后,电子设备可获取到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热权重系数。这里,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热权重系数由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摄像头的直线距离以及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热传导系数确定得到。然后,电子设备即可根据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参数以及每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对应的热权重系数计算得到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时的环境温度。例如,假设N4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包括第二温度传输器z1和第二温度传感器z2,对应的热权重系数分别为w1和w2,则电子设备可将z1*w1+z2*w2确定为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时的环境温度。
在电子设备获取到每次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之后,电子设备可根据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权重系数。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先提取预设的第一权重系数指示集合。这里,该第一权重系数指示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温度范围以及这至少一个温度范围中的每个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比如,该第一权重系数指示集合中可包括[c1,c2]、[c3,c4]以及[c5,c6]这三个温度范围,并且分别对于应q1、q2以及q3这三个第一权重系数。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每次使用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的环境温度以及上述第一权重系数指示集合确定出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权重系数。比如,假设电子设备第i次使用摄像头时的环境温度为ci。当电子设备确定ci包含于温度范围[c1,c2],则可确定第i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为q1。当电子设备确定ci包含于温度范围[c3,c4],则可确定第i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为q2。当电子设备确定ci包含于温度范围[c5,c6],则可确定第i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为q3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可根据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以及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例如,假设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使用了2次摄像头,第一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为t1,其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为q1。第二次使用功能摄像头的时长为t2,其对应的第一权重为q2。电子设备即可将t1*q1+t2*q2确定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T2
可以理解到的是,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结合每次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然后再结合每次使用摄像头的时长和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T2。由于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与使用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越快,因此,结合每次使用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的第一权重系数来统计累计使用时长T2,可使得累计使用时长T2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后续根据累计使用时长T2确定出的目标老化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获取得到上述累计对焦时长T3的过程中,假设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完成了N2次对焦。这里,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在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可获取到N2次对焦过程每次对焦的时长。然后,电子设备将这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的和确定为上述累计对焦时长T3
在另一种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获取到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之后,电子设备还可获取到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这里,电子设备获取到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前文描述的电子设备获取到每次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的过程,此处便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获取到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之后,还可根据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所处环境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
示例性的,电子设备可先提取预设的第二权重系数指示集合。这里,该第二权重系数指示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温度范围以及这至少一个温度范围中的每个温度范围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比如,该第二权重系数指示集合中可包括[c7,c8]、[c9,c10]以及[c11,c12]这三个温度范围,并且分别对于应q5、q6以及q7这三个第二权重系数。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每次使用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的环境温度以及上述第二权重系数指示集合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比如,假设电子设备第j次对焦时摄像头的环境温度为cj。当电子设备确定cj包含于温度范围[c7,c8],则可确定第j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为q5。当电子设备确定cj包含于温度范围[c9,c10],则可确定第j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为q6。当电子设备确定cj包含于温度范围[c11,c12],则可确定第j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为q7
进一步的,电子设备可根据每次对焦的时长以及每次对焦的时长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T3
可以理解到的是,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结合每次对焦时该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然后再结合每次对焦的时长和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确定出摄像头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T3。由于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与使用温度密切相关,温度越高,粘接介质的老化速度越快,因此,结合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确定出的第二权重系数来统计累计对焦时长T3,可使得累计对焦时长T3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后续根据累计对焦时长T3确定出的目标老化参数更加准确可靠。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获取累计开机时长T1的过程中,假设电子设备在第一时段内完成了N5次开机到关机的操作。这里,N5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电子设备可直接将这N5次开机到关机的过程所经历的时长的总和确定为累计开机时长T1。可选的,和前文描述的电子设备获取累计对焦时长T3、累计使用时长T2的过程类似,在电子设备获取累计开机时长T1的过程中,电子设备也可先根据每次开机过程中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开始时长对应的权重系数,然后再进一步根据每次开机时长和每次开机时长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出累计开机时长T1。这里采用摄像头的环境温度为每次开机时长匹配一个权重系数,然后再结合每次开机时长和每次开机时长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出累计开机时长T1的方式也可使得累计开机时长T1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获取累计拍摄次数P的过程中,电子设备可从其系统日志中提取出在第一预设时段内其调用摄像头对应的应用程序的次数,并将该次数确定为累计拍摄次数P。
进一步的,在获取到上述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以及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至少一项后,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以及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至少一项确定得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可选的,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累计开机时长T1后,可进一步获取该电子设备对应的目标相机使用率。例如,电子设备可先获取到预设的相机使用率集合。这里,该相机使用率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以及这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中的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一个设备标识对应的一种类型的电子设备,而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就指示了这种设备标识对应的电子设备使用摄像头的频繁程度。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是该设备标识对应的电子设备的用途以及其摄像头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得到的一个经验值。这里应理解,在实际实现中,主打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相比于非主打拍照功能电子设备而言,其对应的相机使用率参数要大一些,例如,主打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的相机使用率参数可以为2.5%,而非主打拍照功能的电子设备的相机使用率可以为1.5%。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其自身的设备标识(为了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目标设备标识代替描述)从上述相机使用率集合中确定出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为了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目标相机使用率代替描述)。然后,电子设备可将累计开机时长T1与目标相机使用率参数的乘积确定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
可选的,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累计使用时长T2后,可直接将上述累计使用时长T2确定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
可选的,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累计拍摄次数P之后,可进一步获取该摄像头对应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例如,电子设备可先获取到预设的单次对焦时长指示集合。这里,该单次对焦时长指示集合中包括有至少一个摄像头标识以及这至少一个摄像头标识中的每个摄像头标识对应的单次对焦时长。一个摄像头标识对应的一种类型的摄像头,而每个摄像头标识对应的单次对焦时长即为这种摄像头标识对应的摄像头每完成一次自动对焦所需要的平均时长。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摄像头的目标摄像头标识从上述单次对焦时长指示集合中确定出目标摄像头标识对应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然后,电子设备可将累计拍摄次数P与目标单次对焦时长的乘积确定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例如,假设确定出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为0.3秒,而累计拍摄次数P为100次,则上述目标老化参数即可为30秒。
可选的,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累计对焦时长T3后,可直接将上述累计对焦时长T3确定为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
前文描述了电子设备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任意一项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下面将对电子设备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任意多项确定得到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进行具体的描述。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电子设备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任意两项、任意三项或者全部四项确定出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就基本类似,下面将以电子设备跟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这四项确定出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为例,对电子设备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任意多项确定得到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进行示例性的描述。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可分别获取到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各自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第四权重系数、第五权重系数和第六权重系数。这里,假设累计开机时长T1对应的第三权重系数为q9,累计使用时长T2对应的第四权重系数为q10、累计拍摄次数P对应的第五权重系数为q11,累计对焦时长T3对应的第六权重系数为q12。这里应理解,上述四项对应的四个权重系数具体可以为对摄像头进行多次老化实验所得到的经验值。然后,电子设备即可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与各自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出上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例如,假设电子设备得到的累计开机时长T1的取值为t3,累计使用时长T2的取值为t4、累计拍摄次数P的取值为p1,摄像头对对应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为t5,累计对焦时长T3的取值为t6,则电子设备可确定上述目标老化参数的取值为t3*q9+t4*q10+p1*t5*q11+t6*q12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同时根据累计开机时长T1、累计使用时长T2、累计拍摄次数P和累计对焦时长T3中的多项以及这多项中的每项对应的权重系数确定得到目标老化参数,可使得该目标老化参数能够更为准确的反应出粘接介质的老化程度,有利于后续电子设备能够根据准确的调节对焦速度。
S4032,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是确定否开启对焦保护模式。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目标老化参数,其可根据目标老化参数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摄像头预设有两种工作模式,一种是对焦保护模式,另一种是正常工作模式,这个正常工作模式为摄像头默认的工作模式。在对焦保护模式下,对焦马达产生的对焦速度是由粘接介质的允许张力确定得到的,其会随着允许张力的变化而变化。而在正常模式下,对焦马达产生的对焦速度即为电子设备预设的对焦速度,其一般不会发生变化。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判断上述目标老化参数是否小于或者等于预设的老化参数阈值。这里,老化参数阈值时通过对粘接介质进行多次老化实验得到的一个经验值。可以理解到的是,当粘接介质的老化参数小于或者等于这个老化参数阈值时,说明粘接介质的性能较好。当粘接介质的老化参数大于这个老化参数阈值时,说明粘接介质的性能较差,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护。然后,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老化参数小于或者等于老化参数阈值时,则确定不开启对焦保护模式,也就是说当前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仍然为默认的正常模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404对应的操作。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老化参数大于老化参数阈值时,则电子设备可开启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也即摄像头的工作模式由默认的正常模式装换成了对焦保护模式。在对焦保护模式下,电子设备可执行下述步骤S401的操作。
在上述实现中,在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确定第一时刻上粘接介质已经老化情况下,则开始针对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而在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确定第一时刻上粘接介质还未老化情况下,则继续保持摄像头的正常模式。这样可以避免在粘接介质未老化的情况下就开启对焦保护模式所导致的对焦速度变慢的情况的发生,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请一并参见图8,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又一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4031和S4032可由下述步骤代替:
S4033,电子设备输出对焦保护模式对应的启动提示信息。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确认启用摄像头之后,电子设备可通过其显示屏显示对焦保护模式对应的启动提示信息。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在摄像头对应的应用程序的主界面上的预设区域内显示“是否开启对焦保护模式”并提供反馈信息的输入区域。这里,该反馈信息的输入区域内可存在“确认”按钮,或者,该反馈信息的输入区域可同时存在“是”和“否”两个按钮以供用户输入反馈信息。又或者,电子设备也可提示用户通过其外设的音量按键、电源按键等按键输入反馈信息。这里,电子设备也可通过诸如语音提醒和识别等方式来完成启动提示信息的输出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的输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4034,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反馈信息确定是否开启对焦模式。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输出上述启动提示信息后,可检测用户对应输入的反馈信息。当确定该反馈信息为预设的启动确认信息时,可启动对焦保护模式。在对焦保护模式下,电子设备可执行下述步骤S401的操作。当其确定该反馈信息为预设的非启动信息时,则保持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为默认的正常模式。在正常模式下,电子设备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404对应的操作。
下面将结合图9,示例性说明电子设备的界面确认是否启动对焦保护模式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其中,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界面变化示意图。
如图9的(9A)所示,电子设备的系统主界面上显示有各种应用程序对应的图标,其中就包括摄像头对应的应用程序的图标(为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目标图标代替描述)。在检测到用户点击该目标图标后,电子设备显示的截面便会又系统主界面切换到摄像头的应用程序对应的界面(为方便区别,下文将以目标拍摄界面代替描述),如图9中的(9B)所示。然后,如图9的(9C)所示,电子设备会在该目标拍摄界面上预设的启动提示信息显示区域内显示启动提示信息,如图9的(9C)中的所示的包含有“开启对焦保护模式?”字样的提示框。同时,电子设备还会在目标拍摄界面上提供反馈信息输入区域。该反馈信息输入区域用于用户输入针对所述启动提示信息的启动确认信息或者启动否定信息。示例性,如图9的(9C)所示,该反馈信息输入区域中包括“是”和“否”这两个虚拟按键。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了“是”这个虚拟按键后,即视为用户输入了启动确认信息,则电子设备可开启对焦保护模式。当电子设备检测到用户点击了“否”这个虚拟按键后,即视为用户输入了启动否定信息,则电子设备保持摄像头的默认工作模式不变。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电子设备也可采用其他方式来供用户输入启动确认信息或者启动否定信息。例如,电子设备也可提示用户通过电子设备外置的电源键、音量键等来完成启动确认信息或者启动否定信息的输入,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为了方便描述,下文将继续以图9的(9C)所示的方式为例进行描述。然后,在检测到用户点击了“是”这个虚拟按键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开启对焦保护模式。并且,如图9的(9D)所示,目标拍摄截面上的启动提示信息显示区域和反馈信息输入区域会消失,并在预设的已启动指示区域内显示已启动指示信息,如图9的(9D)中在已启动指示区域内显示的“已启动”字样。这里,该已启动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焦保护模式已经启动。接下来,电子设备就会在对焦保护模式下控制摄像头进行对焦。
在上述实现中,电子设备可根据用户的指示来确定是否开启对焦保护模式。这样可提升摄像头的功能灵活性,提升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电子设备根据用户输入的启动确认信息后,可进一步获取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这里,电子设备获取目标老化参数的具体过程可如前文所述,此处便不再赘述。
S404,电子设备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确定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为模式时,则可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例如,在正常模式下,电子设备可获取到系统预设的对焦速度,并以这个对焦速度来控制对焦马达带通镜头进行对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正常模式下,电子设备也可基于其他预设的控制逻辑或者规则来控制对焦马达进行对焦,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S401,电子设备确定确定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该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对焦保护模式下,当电子设备需要控制摄像头对焦时,电子设备可确定出对焦马达和镜头之间的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所谓的允许张力就是当前的粘接介质在保证其粘接能力的前提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允许拉力。然后,电子设备即可根据这个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这里,所谓的对焦速度就是在对焦过程中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移动的速度。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先获取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在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4031和S4032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直接获取步骤S4031中获取到的目标老化参数。在电子设备执行上述步骤S4033和S4034的情况下,电子设备获取目标老化参数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前文步骤S4031中描述的获取目标老化参数的过程,此处便不再赘述。
在电子设备确定出上述目标老化参数后,电子设备可进一步获取到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这里,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可包括该粘接介质对应的多个取值不同的老化参数,以及,这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中各个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然后,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目标老化参数从上述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确定出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并将该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确定为目标允许张力。这里,电子设备根据目标老化参数和性能老化指示集合确定出目标允许张力的过程可具体参见前文实施例一中描述的相应过程,此处便不再赘述。在确定出上述目标允许张力后,电子设备还可获取到预设的对焦速度指示集合。该对焦速度指示集合中包括了多个取值不同的允许张力以及每个不同取值的允许张力对应的对焦速度。然后,电子设备可从上述对焦速度指示集合中确定出目标允许张力对应的对焦速度,并将该对焦速度确定为目标对焦速度。
S402,电子设备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上述目标对焦速度后,即可控制对焦马达以目标对焦速度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可选的,在获取到目标对焦速度后,电子设备可根据对焦马达的器件参数以及上述目标对焦速度确定出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并通过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控制对焦马达带动该镜头进行对焦。
可选的,当上述对焦马达为步进电机时,在获取到目标对焦速度后,电子设备可根据该对焦马达的器件参数以及目标对焦速度确定出该对焦马达对应的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并控制该对焦马达以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带动该镜头进行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请参见图10,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焦方法的又一流程示意图。如图10所示,在步骤S401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步骤:
S405,电子设备获取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在已启用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当电子设备需要控制摄像头对焦时,电子设备可获取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这里,电子设备获取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的具体过程可参见前文步骤S4031中针对电子设备获取每次使用摄像头时该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的过程,此处便不再赘述。
S406,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是否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在获取到目标环境温度后,可判断该目标环境温度是否等于或者大于系统配置的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系统配置的第二预设温度。这里,第二预设温度大于第一预设温度。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时,则可继续执行上述步骤S401的操作。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不在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电子设备可继续执行下述步骤S407的操作。
S407,当确定目标环境温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时,电子设备停止或者延缓对焦。
在一些可行的实现方式中,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不在第一预设温度和第二预设温度之间时,电子设备可进一步判断上述目标预设温度是否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高于上述第二预设温度时,电子设备可停止对焦或者延缓对焦。这里,所谓的停止对焦即电子设备在本次拍摄过程中不再控制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对焦。而所谓的延缓对焦即电子设备在经过第二预设时段后才会继续控制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对焦。
可选的,当电子设备确定目标环境温度小于上述第一预设温度时,则可执行如前文步骤S404所示的操作,即电子设备可采用正常模式下对焦方式来控制摄像头进行对焦。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摄像头的工作模式仍然是对焦保护模式。
在上述实现中,在开启对焦保护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进一步获取摄像头在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并根据目标环境温度的大小进一步判断是限制对焦速度还是停止或者延缓对焦。由于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粘接介质的性能下降的越快,因此,这里通过摄像头的目标环境温度进一步细化了对焦保护模式下的操作,可更有效的避免对焦马达和镜头在对焦过程中发生脱离,可有效提升摄像头的寿命。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粘接介质为可实现不同部件间的紧密粘接的介质,具体可以为光影胶水、热熔胶等,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对焦马达可以为各种类型的能够带动镜头实现对焦的马达,如音圈马达(即VCM马达)等,本申请对此也不作具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自动或者在用户控制下开启对焦保护模式。并且在对焦保护模式下,电子设备可根据粘接介质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来控制对焦马达带动镜头进行对焦的对焦速度。这样就可以使得在对焦过程中,对焦马达对镜头的拉力与当前时刻的粘接介质所能承受最大拉力是相匹配的。这样就可以低成本解决因粘接介质老化所导致的对焦马达和镜头在对焦过程中容易脱离的问题,提升了摄像头的使用寿命以及电子设备的用户体验。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各实施方式可以任意进行组合,以实现不同的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Disk)等。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在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之上,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对焦方法,应用于包括摄像头的电子设备,所述摄像头至少包括对焦马达和镜头,所述对焦马达和镜头通过粘接介质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老化参数,其中,所述目标老化参数用于表征所述粘接介质在所述第一时刻的老化程度;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粘接介质对应的性能老化指示集合,其中,所述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包括所述粘接介质对应的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以及,所述多个不同取值的老化参数中各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老化参数从所述性能老化指示集合中查找到所述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将所述目标老化参数对应的允许张力确定为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并根据所述目标允许张力确定出目标对焦速度;
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对焦马达以所述目标对焦速度带动所述镜头进行对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所述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
在所述电子设备确定开启所述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执行所述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所述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老化参数等于或者大于预设的老化参数阈值,则启动所述对焦保护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是否开启针对所述摄像头的对焦保护模式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输出所述对焦保护模式对应的启动提示信息;
当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是启动确定信息时,所述电子设备启动所述对焦保护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其中,所述第一预设时段的起始时刻为预设的第二时刻,所述第一预设时段的结束时刻为所述第一时刻;
根据所述累计开机时长、所述累计使用时长、所述累计拍摄次数、所述累计对焦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N1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过程中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其中,N1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的环境温度;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时所述摄像头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以及每次使用所述摄像头的时长对应的第一权重系数确定出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获取以下中的至少一项:所述电子设备在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开机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使用时长、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拍摄次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其中,N2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摄像头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摄像头每次对焦的环境温度确定出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N2次对焦过程中每次对焦的时长以及每次对焦的时长所对应的第二权重系数确定出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预设时段内的累计对焦时长。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累计开机时长、所述累计使用时长、所述累计拍摄次数、所述累计对焦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电子设备的目标设备标识从预设的相机使用率集合中确定出所述目标设备标识对应的目标相机使用率,其中,所述相机使用率集合中包括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以及所述至少一个设备标识中的每个设备标识对应的相机使用率;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累计开机时长和所述目标相机使用率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粘接介质在所述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9.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累计开机时长、所述累计使用时长、所述累计拍摄次数、所述累计对焦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摄像头对应的目标单次对焦时长;
所述电子设备将所述累计拍摄次数和所述目标单次对焦时长的乘积确定为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10.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累计开机时长、所述累计使用时长、所述累计拍摄次数、所述累计对焦时长中的至少一项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所述累计开机时长对应的第三权重参数、所述累计使用时长对应的第四权重参数、所述累计拍摄次数对应的第五权重参数以及所述累计对焦时长对应的第六权重参数;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第三权重参数、所述第四权重参数、所述第五权重参数、所述第六权重参数以及所述累计开机时长、所述累计使用时长、所述累计拍摄次数和所述累计对焦时长确定所述粘接介质在第一时刻的目标老化参数。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确定已开启所述对焦保护模式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获取到所述摄像头在所述第一时刻上的目标环境温度;
若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温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一预设温度且小于第二预设环境温度,则执行所述确定出所述粘接介质在当前的第一时刻对应的目标允许张力的操作,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确定所述目标环境温度等于或者大于第二预设温度,则停止或者延缓对焦。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介质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项:光影胶水、热熔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控制所述对焦马达以所述目标对焦速度带动所述镜头进行对焦,包括:
所述电子设备确定所述目标对焦速度对应的目标电压或者目标电流,并通过所述目标电压或者所述目标电流控制所述对焦马达带动所述镜头进行对焦;或者,
所述电子设备根据所述目标对焦速度确定所述对焦马达对应的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并控制所述对焦马达以所述目标最大步进距离带动所述镜头进行对焦。
1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程序指令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程序指令,当所述程序指令被计算机执行时使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885831.1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824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831.1A CN11382487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831.1A CN11382487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872A CN113824872A (zh) 2021-12-21
CN113824872B true CN113824872B (zh) 2022-08-12

Family

ID=789128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831.1A Active CN113824872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487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1437A (en) * 1989-05-10 1993-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with power zoom function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with power zoom function
CN103105660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
CN112135039A (zh) * 2020-09-01 2020-12-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焦驱动电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173902A1 (ja) * 2017-03-23 2018-09-27 ソニー株式会社 交換レンズ及びその制御方法、撮像装置、並びに、カメラ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31437A (en) * 1989-05-10 1993-07-27 Canon Kabushiki Kaisha Camera with power zoom function and interchangeable lens with power zoom function
CN103105660A (zh) * 2011-11-09 2013-05-15 华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镜头致动装置及其镜头致动方法
CN112135039A (zh) * 2020-09-01 2020-12-25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对焦驱动电流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4872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660842B (zh) 一种播放多媒体数据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703960B2 (en) Air mouse mode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3542839B (zh) 电子设备的投屏方法和电子设备
WO2020078330A1 (zh) 一种基于语音通话的翻译方法及电子设备
US11956607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sound quality of speaker
CN111835907A (zh) 一种跨电子设备转接服务的方法、设备以及系统
CN114205336A (zh) 跨设备音频播放方法、移动终端、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39429A (zh) 音视频播放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3497851B (zh) 控制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824872B (zh) 一种对焦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4336356A1 (en) Screen projec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10806994A (zh) 一种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EP429087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ynchronous playback
US20230319217A1 (en) Recording Method and Device
CN114999535A (zh) 在线翻译过程中的语音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923528B (zh) 屏幕共享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WO2021017518A1 (zh) 电子设备及图像处理方法
CN114079809A (zh) 终端及其输入方法与装置
CN115695640A (zh) 一种防关机保护方法及电子设备
WO2024001735A1 (zh) 网络连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46711A1 (zh) 视频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1294905B (zh) 图像处理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CN116981108B (zh) 无线投屏连接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7042B (zh) 充电方法及装置
US20240007735A1 (en)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