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0521B -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0521B
CN113820521B CN202111012561.XA CN202111012561A CN113820521B CN 113820521 B CN113820521 B CN 113820521B CN 202111012561 A CN202111012561 A CN 202111012561A CN 113820521 B CN113820521 B CN 1138205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haped plate
installing
metal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12561.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0521A (zh
Inventor
李翔
许凌峰
李孟
林景莉
王中友
钱叶
余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tong Service Huizh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tong Service Hui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tong Service Huizh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tong Service Huizh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12561.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05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0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05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05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05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11/00Electro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ime integral of electric power or current, e.g. of consumption
    • G01R11/02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01R11/04Housings; Supporting racks; Arrangements of termina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atch Boa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包括箱体,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分线盒,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连接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接线盒,外部的导线经分线盒连接导线助推机构,通过导线助推机构使导线与夹持机构电性连接,实现对不同线路的智能控制。其方法包括:箱体加工、导线助推机构装配、夹持机构装配和电箱控制。本发明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供电和断电控制,而且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避免人为造成导线插接的松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箱是一种常见的配电器件,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保护电路、测量仪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的低压配电装置。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可借助保护电气切断电路或报警。
电箱在展厅中主要用于控制整个展厅的电路通断,但是现有技术中的电箱由于设计的缺陷需要人工插接导线,不仅容易造成导线连接处松动,而且当出现短路时,整个电箱都会切断电源,使用不够灵活,同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设计,可以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机械结构进行插接导通,使导线连接更稳定性可靠,避免人工插接造成松动,进而影响电路的连通,外部的导线通过分线盒连接至导线助推机构上,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该控制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供电和断电控制,而且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避免人为造成导线插接的松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分线盒,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气泵,气泵通过输气管连接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接线盒,控制器与电源接线盒、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均电性连接,外部的导线经分线盒连接导线助推机构,通过导线助推机构使导线与夹持机构电性连接,实现对不同线路的智能控制;通过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设计,可以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机械结构进行插接导通,使导线连接更稳定性可靠,避免人工插接造成松动,进而影响电路的连通,外部的导线通过分线盒连接至导线助推机构上,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固定板用于安装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数量的线路对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便于扩容,气泵可以根据智能电箱的实际工作要求对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进行控制,当需要电路导通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当出现局部电路短路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与夹持机构相应的部分断开即可,避免发生火灾,不会影响智能电箱整体的运行,同时便于检修,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智能电箱的整体运行。
进一步,导线助推机构包括第一底板、定位板、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定位板通过固定块连接立柱,立柱通过法兰固定于第一底板上,第一升降组件连接定位板,第二升降组件设于第一升降组件上,立柱提高了定位板与第一底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对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进行支撑,保证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稳定移动。
进一步,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L形板、第一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定位板上设置有U形槽,第一气缸通过衔接板固定于U形槽的顶部,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升降块,升降块限位于U形槽内,升降块连接第一L形板,两个第一导轨平行设于定位板上,两个第一滑块平行设于第一L形板上,第一滑块沿第一导轨上下移动,第一L形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杆,通过第一气缸可以经第一活塞杆带动升降块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L形板向下移动,使第一金属杆靠近第一金属触点,直至与第一金属触点触碰,实现主电路的导通,当主电路出现短路时,只需将第一金属杆和第一金属触点脱离即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提高第一L形板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第二升降组件均匀设于第一L形板上,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L形板、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金属杆,第一L形板上水平设置有顶板,第二气缸设于顶板的顶面上,第二导轨设于第一L形板上,第二L形板通过第二滑块连接第二导轨,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第二L形板,第二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第二L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第二金属杆垂直固定于第二L形板上,第二金属杆的顶端设置有导线接头,第一L形板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块,第二金属杆竖直贯穿第一L形板和限位块,第二金属杆上设置有环形卡槽,通过第二气缸可以经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二L形板向下移动,使第二金属杆与第二金属触点触碰,导线接头用于连接外部的导线,实现单个支路电路的导通,同时指示灯显示绿色,当支路电路发生短路时,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第二金属杆与第二金属触点脱离,使电路断开,指示灯显示红色,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同时其余的支路正常工作,提高了安全性,第二导轨和第二滑块提高了第二L形板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第二金属杆沿竖直方向移动。
进一步,第一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设置有绝缘套筒和第一金属触点,绝缘套筒等间距设置,第一金属触点位于绝缘套筒的一侧,第一金属触点与第一金属杆相匹配,通过绝缘套筒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金属杆沿竖直方向穿过并于第二金属触点触碰,防止产生的火花向外飞溅,提高安全性,第一金属触点用于和第一金属杆连接,实现主电路的导通。
进一步,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底板、第三气缸、夹持块、导电板和第二金属触点,两个第三气缸通过第三L形板对称设于第二底板的顶面上,第三气缸通过第三活塞杆连接夹持块,夹持块转动连接在第二底板上,第三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导电板设于第二底板的顶面上,且位于两个夹持块之间,第二金属触点连接导电板,第二金属触点与第二金属杆相匹配,通过第三气缸可以经第三活塞杆带动夹持块转动,实现对第二金属杆的夹紧定位,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因松动造成电路断开,提高了可靠性,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将夹持块打开,便于第二金属杆与第二金属触点的脱离,使电路断开,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触摸屏和主开关,主开关用于控制整个智能电箱的开启或关闭,触摸屏可以控制相应的电路导通,无需人工进行插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当出现短路时,触摸屏上可以显示相应的电路问题。
进一步,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扇,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通过散热风扇产生风力,实现箱体内空气的流通,降低箱体内的温度,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检修门,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内部进行检修。
如上述的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箱体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尺寸的箱体,沿着箱体的前侧面安装触摸屏和主开关,使主开关位于触摸屏的下方,便于通过主开关和触摸屏对智能电箱进行控制;
b、然后沿箱体的侧面安装检修门,并在位于检修门的一侧安装进风口,同时沿箱体的顶部安装分线盒与散热风扇,分线盒上开设有接线口,便于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接线口连接在分线盒内,最终与导线助推机构连接,提高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风口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输入箱体内,在散热风扇的作用下加快箱体气流的流通,降低温度,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c、接着沿箱体的内侧面安装控制器和电源接线盒,将电源接线盒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d、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固定板,将固定板垂直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沿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气泵,将气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导线助推机构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第一底板和定位板,沿定位板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固定块,并在定位板上开设U形槽,再根据定位板的安装位置选取合适的法兰,将立柱的底端通过法兰固定于第一底板上,固定块固定于立柱上;
b、然后选取第一气缸,将第一气缸通过衔接板固定于定位板上,且位于U形槽的顶部,根据U形槽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升降块,将升降块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升降块沿U形槽上下移动,同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一L形板,沿第一L形板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滑块,沿定位板的前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导轨,将第一L形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升降块与第一L形板固定连接,沿第一L形板的底部垂直安装第一金属杆;
c、接着沿着第一L形板均匀安装第二升降组件,先沿着第一L形板的前侧面上水平安装顶板,沿顶板的顶部等间距安装第二气缸,再沿第一L形板上等间距安装第二导轨,使第二导轨位于第二气缸的正下方,每个第二气缸均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L形板,在第二L形板上安装指示灯,同时沿第二L形板的后侧面安装第二滑块,将第二L形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连接,第二L形板的顶部连接第二活塞杆和第一复位弹簧,沿第一L形板的底部开设通孔并安装限位块,将第二金属杆的顶端连接第二L形板,在第二金属杆的顶端安装导线接头,将第二金属杆的底端竖直贯穿通孔和限位块;
d、最后选取合适的限位板,沿限位板上均匀开设导通孔,并在每个导通孔的顶部安装绝缘套筒,使绝缘套筒与限位板垂直,绝缘套筒位于第二金属杆的正下方,同时沿限位板上安装第一金属触点,使第一金属触点位于第一金属杆的正下方;
e、将装配好的导线助推机构安装于固定板的设定位置,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
3)夹持机构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底板,沿第二底板的顶面对称安装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第三L形板固定于第二底板上,在每个第三气缸上安装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上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将第三气缸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
b、然后选取夹持块,将两个夹持块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二底板上,第三活塞杆和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夹持块;
c、接着沿第二底面的顶面中心处安装导电板,沿导电板的顶部安装第二金属触点;
d、最后将装配好的夹持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保证每个第二金属触点位于相应的第二金属杆的正下方;
4)电箱控制
a、首先将智能电箱放置于设定位置后进行固定,将所需的导线分别沿分线盒上的接线口插入箱体内,将各个导线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导线接头上;
b、然后按下主开关,通过触摸屏控制气泵和第一气缸工作,使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升降块和第一L形板向下移动,直至第一金属杆与第一金属触点抵触;
c、再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相应的第二L形板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金属杆穿过绝缘套筒后与第二金属触点抵触,此时相应第二L形板上的指示灯显示绿色,电路导通,然后通过第三气缸经第三活塞杆带动夹持块对第二金属杆进行装夹固定;
d、当相应的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显示出现故障的电路部分,同时第三活塞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内,使夹持块与第二金属杆脱离,相应的第二活塞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二气缸内,使第二L形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相应的第二金属杆向上移动,使第二金属杆与第二金属触点脱离,使故障电路断开,指示灯显示红色;
e、当主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显示出现故障的主电路,同时第三活塞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内,使夹持块与第二金属杆脱离,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L形板向上移动,使第一金属杆与第一金属触点脱离,整个主电路断开。
该控制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供电和断电控制,而且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避免人为造成导线插接的松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的设计,可以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机械结构进行插接导通,使导线连接更稳定性可靠,避免人工插接造成松动,进而影响电路的连通,外部的导线通过分线盒连接至导线助推机构上,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
2、固定板用于安装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可以根据不同数量的线路对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便于扩容。
3、气泵可以根据智能电箱的实际工作要求对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进行控制,当需要电路导通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与夹持机构配合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当出现局部电路短路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与夹持机构相应的部分断开即可,避免发生火灾,不会影响智能电箱整体的运行,同时便于检修,控制器用于控制整个智能电箱的整体运行。
4、该控制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供电和断电控制,而且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避免人为造成导线插接的松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中智能电箱的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导线助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Ⅰ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一底板、定位板、第一升降组件、第二升降组件和限位板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3的后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第二金属杆与夹持机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夹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触摸屏;3-分线盒;4-接线口;5-散热风扇;6-检修门;7-进风口;8-主开关;9-电源接线盒;10-控制器;11-固定板;12-气泵;13-导线助推机构;14-夹持机构;15-第一底板;16-定位板;17-法兰;18-立柱;19-固定块;20-第一气缸;21-第一L形板;22-第一导轨;23-第一滑块;24-第一金属杆;25-限位板;26-第一金属触点;27-绝缘套筒;28-顶板;29-第二气缸;30-第二L形板;31-限位块;32-第二金属杆;33-导线接头;34-指示灯;35-第二导轨;36-第二滑块;37-第一复位弹簧;38-U形槽;39-升降块;40-第一活塞杆;41-第二底板;42-第三L形板;43-第三气缸;44-夹持块;45-第三活塞杆;46-环形卡槽;47-第二金属触点;48-导电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书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发明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包括箱体1,箱体1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触摸屏2和主开关8,主开关8用于控制整个智能电箱的开启或关闭,触摸屏2可以控制相应的电路导通,无需人工进行插接,提高了安全性,同时当出现短路时,触摸屏2上可以显示相应的电路问题。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扇5,箱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7,通过散热风扇5产生风力,实现箱体1内空气的流通,降低箱体1内的温度,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箱体1的侧面上设置有检修门6,便于维修人员对箱体1内部进行检修。
箱体1的顶部设置有分线盒3,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11,固定板11的一侧设有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固定板11的另一侧设置有气泵12,气泵12通过输气管连接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箱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10和电源接线盒9,控制器10与电源接线盒9、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均电性连接,外部的导线经分线盒3连接导线助推机构13,通过导线助推机构13使导线与夹持机构14电性连接,实现对不同线路的智能控制;通过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的设计,可以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机械结构进行插接导通,使导线连接更稳定性可靠,避免人工插接造成松动,进而影响电路的连通,外部的导线通过分线盒3连接至导线助推机构13上,可以根据需要延长或缩短,提高使用时的灵活性,固定板11用于安装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可以根据不同数量的线路对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进行上下分层设计,便于扩容,气泵12可以根据智能电箱的实际工作要求对导线助推机构13和夹持机构14进行控制,当需要电路导通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13与夹持机构14配合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当出现局部电路短路时,控制导线助推机构13与夹持机构14相应的部分断开即可,避免发生火灾,不会影响智能电箱整体的运行,同时便于检修,控制器10用于控制整个智能电箱的整体运行。
导线助推机构13包括第一底板15、定位板16、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定位板16通过固定块19连接立柱18,立柱18通过法兰17固定于第一底板15上,第一升降组件连接定位板16,第二升降组件设于第一升降组件上,立柱18提高了定位板16与第一底板15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可以对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进行支撑,保证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稳定移动。
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L形板21、第一气缸20、第一导轨22和第一滑块23,定位板16上设置有U形槽38,第一气缸20通过衔接板固定于U形槽38的顶部,第一气缸20通过第一活塞杆40连接升降块39,升降块39限位于U形槽38内,升降块39连接第一L形板21,两个第一导轨22平行设于定位板16上,两个第一滑块23平行设于第一L形板21上,第一滑块23沿第一导轨22上下移动,第一L形板2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杆24,通过第一气缸20可以经第一活塞杆40带动升降块39向下移动,进而可以带动第一L形板21向下移动,使第一金属杆24靠近第一金属触点26,直至与第一金属触点26触碰,实现主电路的导通,当主电路出现短路时,只需将第一金属杆24和第一金属触点26脱离即可,避免产生安全隐患,第一导轨22和第一滑块23提高第一L形板21在上下移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二升降组件均匀设于第一L形板21上,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29、第二L形板30、第二导轨35、第二滑块36和第二金属杆32,第一L形板21上水平设置有顶板28,第二气缸29设于顶板28的顶面上,第二导轨35设于第一L形板21上,第二L形板30通过第二滑块36连接第二导轨35,第二气缸29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第二L形板30,第二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37,第二L形板30上设置有指示灯34,第二金属杆32垂直固定于第二L形板30上,第二金属杆32的顶端设置有导线接头33,第一L形板21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块31,第二金属杆32竖直贯穿第一L形板21和限位块31,第二金属杆32上设置有环形卡槽46,通过第二气缸29可以经第二活塞杆带动第二L形板30向下移动,使第二金属杆32与第二金属触点47触碰,导线接头33用于连接外部的导线,实现单个支路电路的导通,同时指示灯34显示绿色,当支路电路发生短路时,在第一复位弹簧37的作用下使第二金属杆32与第二金属触点47脱离,使电路断开,指示灯34显示红色,便于维修人员进行检修,同时其余的支路正常工作,提高了安全性,第二导轨35和第二滑块36提高了第二L形板30移动时的稳定性,同时可以保证第二金属杆32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一底板15上设置有限位板25,限位板25设置有绝缘套筒27和第一金属触点26,绝缘套筒27等间距设置,第一金属触点26位于绝缘套筒27的一侧,第一金属触点26与第一金属杆24相匹配,通过绝缘套筒27的设计,可以保证第一金属杆24沿竖直方向穿过并于第二金属触点47触碰,防止产生的火花向外飞溅,提高安全性,第一金属触点26用于和第一金属杆24连接,实现主电路的导通。
夹持机构14包括第二底板41、第三气缸43、夹持块44、导电板48和第二金属触点47,两个第三气缸43通过第三L形板42对称设于第二底板41的顶面上,第三气缸43通过第三活塞杆45连接夹持块44,夹持块44转动连接在第二底板41上,第三活塞杆45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导电板48设于第二底板41的顶面上,且位于两个夹持块44之间,第二金属触点47连接导电板48,第二金属触点47与第二金属杆32相匹配,通过第三气缸43可以经第三活塞杆45带动夹持块44转动,实现对第二金属杆32的夹紧定位,提高连接的稳定性,避免因松动造成电路断开,提高了可靠性,通过第二复位弹簧将夹持块44打开,便于第二金属杆32与第二金属触点47的脱离,使电路断开,提高安全性。
如上述的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箱体1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尺寸的箱体1,沿着箱体1的前侧面安装触摸屏2和主开关8,使主开关8位于触摸屏2的下方,便于通过主开关8和触摸屏2对智能电箱进行控制;
b、然后沿箱体1的侧面安装检修门6,并在位于检修门6的一侧安装进风口7,同时沿箱体1的顶部安装分线盒3与散热风扇5,分线盒3上开设有接线口4,便于将外部的导线通过接线口4连接在分线盒3内,最终与导线助推机构13连接,提高导线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风口7可以将外部的空气输入箱体1内,在散热风扇5的作用下加快箱体1气流的流通,降低温度,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
c、接着沿箱体1的内侧面安装控制器10和电源接线盒9,将电源接线盒9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
d、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固定板11,将固定板11垂直安装于箱体1的内部,沿固定板11的一侧安装气泵12,将气泵12与控制器10电性连接;
2)导线助推机构13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第一底板15和定位板16,沿定位板16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固定块19,并在定位板16上开设U形槽38,再根据定位板16的安装位置选取合适的法兰17,将立柱18的底端通过法兰17固定于第一底板15上,固定块19固定于立柱18上;
b、然后选取第一气缸20,将第一气缸20通过衔接板固定于定位板16上,且位于U形槽38的顶部,根据U形槽38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升降块39,将升降块39通过第一活塞杆40连接第一气缸20,通过第一气缸20经第一活塞杆40带动升降块39沿U形槽38上下移动,同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一L形板21,沿第一L形板21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滑块23,沿定位板16的前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导轨22,将第一L形板21通过第一滑块23滑动连接第一导轨22,升降块39与第一L形板21固定连接,沿第一L形板21的底部垂直安装第一金属杆24;
c、接着沿着第一L形板21均匀安装第二升降组件,先沿着第一L形板21的前侧面上水平安装顶板28,沿顶板28的顶部等间距安装第二气缸29,再沿第一L形板21上等间距安装第二导轨35,使第二导轨35位于第二气缸29的正下方,每个第二气缸29均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37,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L形板30,在第二L形板30上安装指示灯34,同时沿第二L形板30的后侧面安装第二滑块36,将第二L形板30通过第二滑块36与第二导轨35连接,第二L形板30的顶部连接第二活塞杆和第一复位弹簧37,沿第一L形板21的底部开设通孔并安装限位块31,将第二金属杆32的顶端连接第二L形板30,在第二金属杆32的顶端安装导线接头33,将第二金属杆32的底端竖直贯穿通孔和限位块31;
d、最后选取合适的限位板25,沿限位板25上均匀开设导通孔,并在每个导通孔的顶部安装绝缘套筒27,使绝缘套筒27与限位板25垂直,绝缘套筒27位于第二金属杆32的正下方,同时沿限位板25上安装第一金属触点26,使第一金属触点26位于第一金属杆24的正下方;
e、将装配好的导线助推机构13安装于固定板11的设定位置,将第一气缸20和第二气缸29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12;
3)夹持机构14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底板41,沿第二底板41的顶面对称安装第三气缸43,第三气缸43通过第三L形板42固定于第二底板41上,在每个第三气缸43上安装第三活塞杆45,第三活塞杆45上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将第三气缸43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12;
b、然后选取夹持块44,将两个夹持块44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二底板41上,第三活塞杆45和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夹持块44;
c、接着沿第二底面的顶面中心处安装导电板48,沿导电板48的顶部安装第二金属触点47;
d、最后将装配好的夹持机构14安装在固定板11上,且保证每个第二金属触点47位于相应的第二金属杆32的正下方;
4)电箱控制
a、首先将智能电箱放置于设定位置后进行固定,将所需的导线分别沿分线盒3上的接线口4插入箱体1内,将各个导线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导线接头33上;
b、然后按下主开关8,通过触摸屏2控制气泵12和第一气缸20工作,使第一气缸20经第一活塞杆40带动升降块39和第一L形板21向下移动,直至第一金属杆24与第一金属触点26抵触;
c、再通过第二气缸29带动相应的第二L形板30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金属杆32穿过绝缘套筒27后与第二金属触点47抵触,此时相应第二L形板30上的指示灯34显示绿色,电路导通,然后通过第三气缸43经第三活塞杆45带动夹持块44对第二金属杆32进行装夹固定;
d、当相应的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2显示出现故障的电路部分,同时第三活塞杆45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43内,使夹持块44与第二金属杆32脱离,相应的第二活塞杆在第一复位弹簧37的作用下缩回第二气缸29内,使第二L形板30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相应的第二金属杆32向上移动,使第二金属杆32与第二金属触点47脱离,使故障电路断开,指示灯34显示红色;
e、当主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2显示出现故障的主电路,同时第三活塞杆45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43内,使夹持块44与第二金属杆32脱离,第一气缸20经第一活塞杆40带动第一L形板21向上移动,使第一金属杆24与第一金属触点26脱离,整个主电路断开。
该控制方法步骤简单,不仅可以实现自动化的供电和断电控制,而且可以提高装配的精度,避免人为造成导线插接的松动,提高了使用时的安全性,同时可以降低火灾事故的发生。
本发明的智能电箱支持标准的485协议,单个电箱内可分别对40路/30路/20路/10路电源进行编程控制单路控制,每路支持最少20A,分断能力6KA,可用远程控制,并可设定手动或自动模式设备对强电进行控制,同时具备过流、过压、短路、漏电等保护功能。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以本发明为基础,为实现基本相同的技术效果,所作出地简单变化、等同替换或者修饰等,皆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

1.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的控制方法,所述智能电箱包括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分线盒,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有导线助推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侧设置有气泵,所述气泵通过输气管连接所述导线助推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所述箱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控制器和电源接线盒,所述控制器与所述电源接线盒、所述导线助推机构和所述夹持机构均电性连接,外部的导线经所述分线盒连接所述导线助推机构,通过所述导线助推机构使导线与所述夹持机构电性连接,实现对不同线路的智能控制;所述导线助推机构包括第一底板、定位板、第一升降组件和第二升降组件,所述定位板通过固定块连接立柱,所述立柱通过法兰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上,所述第一升降组件连接所述定位板,所述第二升降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升降组件上;所述第一升降组件包括第一L形板、第一气缸、第一导轨和第一滑块,所述定位板上设置有U形槽,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衔接板固定于所述U形槽的顶部,所述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升降块,所述升降块限位于所述U形槽内,所述升降块连接所述第一L形板,两个所述第一导轨平行设于所述定位板上,两个所述第一滑块平行设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所述第一滑块沿所述第一导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L形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一金属杆;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均匀设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所述第二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气缸、第二L形板、第二导轨、第二滑块和第二金属杆,所述第一L形板上水平设置有顶板,所述第二气缸设于所述顶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二导轨设于所述第一L形板上,所述第二L形板通过所述第二滑块连接所述第二导轨,所述第二气缸通过第二活塞杆连接所述第二L形板,所述第二活塞杆上设有第一复位弹簧,所述第二L形板上设置有指示灯,所述第二金属杆垂直固定于所述第二L形板上,所述第二金属杆的顶端设置有导线接头,所述第一L形板的底面上设置有限位块,所述第二金属杆竖直贯穿所述第一L形板和所述限位块,所述第二金属杆上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有绝缘套筒和第一金属触点,所述绝缘套筒等间距设置,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位于所述绝缘套筒的一侧,所述第一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一金属杆相匹配;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底板、第三气缸、夹持块、导电板和第二金属触点,两个所述第三气缸通过第三L形板对称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上,所述第三气缸通过第三活塞杆连接所述夹持块,所述夹持块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底板上,所述第三活塞杆上设置有第二复位弹簧,所述导电板设于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上,且位于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所述第二金属触点连接所述导电板,所述第二金属触点与所述第二金属杆相匹配;所述箱体的前侧面上设置有触摸屏和主开关;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进风口,通过所述散热风扇产生风力,实现所述箱体内空气的流通;所述箱体的侧面上设置有检修门;包括以下步骤:
1)箱体加工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制作相应尺寸的箱体,沿着箱体的前侧面安装触摸屏和主开关,使主开关位于触摸屏的下方;
b、然后沿箱体的侧面安装检修门,并在位于检修门的一侧安装进风口,同时沿箱体的顶部安装分线盒与散热风扇,分线盒上开设有接线口;
c、接着沿箱体的内侧面安装控制器和电源接线盒,将电源接线盒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d、最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合适的固定板,将固定板垂直安装于箱体的内部,沿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气泵,将气泵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导线助推机构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第一底板和定位板,沿定位板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固定块,并在定位板上开设U形槽,再根据定位板的安装位置选取合适的法兰,将立柱的底端通过法兰固定于第一底板上,固定块固定于立柱上;
b、然后选取第一气缸,将第一气缸通过衔接板固定于定位板上,且位于U形槽的顶部,根据U形槽的尺寸选取合适的升降块,将升降块通过第一活塞杆连接第一气缸,通过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升降块沿U形槽上下移动,同时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一L形板,沿第一L形板的后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滑块,沿定位板的前侧面上对称安装第一导轨,将第一L形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第一导轨,升降块与第一L形板固定连接,沿第一L形板的底部垂直安装第一金属杆;
c、接着沿着第一L形板均匀安装第二升降组件,先沿着第一L形板的前侧面上水平安装顶板,沿顶板的顶部等间距安装第二气缸,再沿第一L形板上等间距安装第二导轨,使第二导轨位于第二气缸的正下方,每个第二气缸均连接有第二活塞杆,第二活塞杆的外侧安装有第一复位弹簧,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L形板,在第二L形板上安装指示灯,同时沿第二L形板的后侧面安装第二滑块,将第二L形板通过第二滑块与第二导轨连接,第二L形板的顶部连接第二活塞杆和第一复位弹簧,沿第一L形板的底部开设通孔并安装限位块,将第二金属杆的顶端连接第二L形板,在第二金属杆的顶端安装导线接头,将第二金属杆的底端竖直贯穿通孔和限位块;
d、最后选取合适的限位板,沿限位板上均匀开设导通孔,并在每个导通孔的顶部安装绝缘套筒,使绝缘套筒与限位板垂直,绝缘套筒位于第二金属杆的正下方,同时沿限位板上安装第一金属触点,使第一金属触点位于第一金属杆的正下方;
e、将装配好的导线助推机构安装于固定板的设定位置,将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
3)夹持机构装配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选取第二底板,沿第二底板的顶面对称安装第三气缸,第三气缸通过第三L形板固定于第二底板上,在每个第三气缸上安装第三活塞杆,第三活塞杆上套接有第二复位弹簧,将第三气缸通过输气管连接气泵;
b、然后选取夹持块,将两个夹持块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二底板上,第三活塞杆和第二复位弹簧连接夹持块;
c、接着沿第二底面的顶面中心处安装导电板,沿导电板的顶部安装第二金属触点;
d、最后将装配好的夹持机构安装在固定板上,且保证每个第二金属触点位于相应的第二金属杆的正下方;
4)电箱控制
a、首先将智能电箱放置于设定位置后进行固定,将所需的导线分别沿分线盒上的接线口插入箱体内,将各个导线分别连接在相应的导线接头上;
b、然后按下主开关,通过触摸屏控制气泵和第一气缸工作,使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升降块和第一L形板向下移动,直至第一金属杆与第一金属触点抵触;
c、再通过第二气缸带动相应的第二L形板向下移动,直至第二金属杆穿过绝缘套筒后与第二金属触点抵触,此时相应第二L形板上的指示灯显示绿色,电路导通,然后通过第三气缸经第三活塞杆带动夹持块对第二金属杆进行装夹固定;
d、当相应的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显示出现故障的电路部分,同时第三活塞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内,使夹持块与第二金属杆脱离,相应的第二活塞杆在第一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二气缸内,使第二L形板向上移动,进而带动相应的第二金属杆向上移动,使第二金属杆与第二金属触点脱离,使故障电路断开,指示灯显示红色;
e、当主电路出现问题时,通过触摸屏显示出现故障的主电路,同时第三活塞杆在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下缩回第三气缸内,使夹持块与第二金属杆脱离,第一气缸经第一活塞杆带动第一L形板向上移动,使第一金属杆与第一金属触点脱离,整个主电路断开。
CN202111012561.XA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205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2561.XA CN11382052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12561.XA CN11382052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0521A CN113820521A (zh) 2021-12-21
CN113820521B true CN113820521B (zh) 2024-02-02

Family

ID=78913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12561.XA Active CN113820521B (zh) 2021-08-31 2021-08-31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05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57614B (zh) * 2023-07-11 2024-03-26 深圳市优一像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多段式灯带并联卡接结构及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6828A (en) * 1931-04-17 1932-07-18 Reyrolle A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igh voltage electric switchgear
US6269000B1 (en) * 1997-07-09 2001-07-31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ower electrical enclosure
CN2791978Y (zh) * 2005-01-04 2006-06-28 刘铭官 梯动式开关柜
CN107181194A (zh) * 2017-06-22 2017-09-19 广东紫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双隔离铠装移动式真空高压开关设备
CN109346940A (zh) * 2018-09-06 2019-02-15 黄志敏 一种配用壁挂式真空断路器的紧凑型断路器柜
CN210516588U (zh) * 2019-09-09 2020-05-12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210985325U (zh) * 2019-12-09 2020-07-10 黄石市先达制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电气控制箱
CN111697454A (zh) * 2020-07-22 2020-09-22 南通威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密闭型高低压配电柜
CN112563911A (zh) * 2020-12-13 2021-03-26 陈尚武 一种带有理线结构的电力智能配电柜
CN213026905U (zh) * 2020-07-06 2021-04-20 于波 一种智能配电设备
CN213304033U (zh) * 2020-11-18 2021-05-28 上海雀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型断路器
CN213425428U (zh) * 2020-09-17 2021-06-11 吉林澳奇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配电柜的导线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376828A (en) * 1931-04-17 1932-07-18 Reyrolle A & Co Ltd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high voltage electric switchgear
US6269000B1 (en) * 1997-07-09 2001-07-31 Husky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s, Ltd. Power electrical enclosure
CN2791978Y (zh) * 2005-01-04 2006-06-28 刘铭官 梯动式开关柜
CN107181194A (zh) * 2017-06-22 2017-09-19 广东紫光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直插双隔离铠装移动式真空高压开关设备
CN109346940A (zh) * 2018-09-06 2019-02-15 黄志敏 一种配用壁挂式真空断路器的紧凑型断路器柜
CN210516588U (zh) * 2019-09-09 2020-05-12 河南森源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柜
CN210985325U (zh) * 2019-12-09 2020-07-10 黄石市先达制冷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全防护性能的电气控制箱
CN213026905U (zh) * 2020-07-06 2021-04-20 于波 一种智能配电设备
CN111697454A (zh) * 2020-07-22 2020-09-22 南通威科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范围广的密闭型高低压配电柜
CN213425428U (zh) * 2020-09-17 2021-06-11 吉林澳奇机电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气配电柜的导线固定装置
CN213304033U (zh) * 2020-11-18 2021-05-28 上海雀晨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智能型断路器
CN112563911A (zh) * 2020-12-13 2021-03-26 陈尚武 一种带有理线结构的电力智能配电柜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0521A (zh) 2021-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0521B (zh) 一种用于展厅的智能电箱及其控制方法
KR200454041Y1 (ko) 전후 개폐가 가능한 가로등 단자함
CN109617378B (zh) 一种机柜阵列电源模块以及一种阵列式机柜
CN215645737U (zh) 快速插接的预制组装型配电箱
CN108811415A (zh) 一种用于路灯的控制箱
CN114928979A (zh) 一种工业用电脑启停控制柜
CN109861107A (zh) 一种并机主控柜
CN201860106U (zh) 防止plc模块因输入高电压而烧坏的外接装置
CN102074946B (zh) 防止plc模块因输入高电压而烧坏的外接装置
CN116995609A (zh) 一种机电设备故障定位报警保护装置
CN219885377U (zh) 一种电梯用高低压分离的轿顶接口板
CN217405971U (zh) 一种直流馈线装置及直流馈线柜
CN218218048U (zh) 一种电控箱
CN205335150U (zh) 一种户外隔离开关
CN214898297U (zh) 主电路换向动插件、主电路连接结构及功能单元
CN218240268U (zh) 一种快切与备自投现场试验装置
CN221102762U (zh) 一种固定分隔式安装的低压柜
CN218918269U (zh) 一种地铁站台门排故模拟实训系统
CN204316893U (zh) 一种分块式结构的控制机柜
CN216123287U (zh) 一种新型轨道交通环控电控柜结构
CN210167855U (zh) 一种便于查看状态的配网控制终端
CN117977231B (zh) 一种用于高低压配电柜铜排及插件的连接结构
CN220235239U (zh) 一种主变强迫油循环水冷却器控制箱及应急控制回路
CN220155464U (zh) 一种断路器线路固定装置
CN2693950Y (zh) 丛式井集中控制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