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20163A -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20163A
CN113820163A CN202111410373.2A CN202111410373A CN113820163A CN 113820163 A CN113820163 A CN 113820163A CN 202111410373 A CN202111410373 A CN 202111410373A CN 113820163 A CN113820163 A CN 113820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humidity
air
laboratory
airpl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41037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20163B (zh
Inventor
王彬文
强宝平
吴敬涛
吴相甫
王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AVIC Aircraft Strength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41037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201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20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01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201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201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01M99/005Testing of complete machines, e.g. washing-machines or mobile pho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4AIRCRAFT; AVIATION; COSMONAUTICS
    • B64FGROUND OR AIRCRAFT-CARRIER-DECK INSTAL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CONNECTION WITH AIRCRAFT; 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00Designing,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clean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aircraf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Handling, transporting, 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4F5/60Testing or inspecting aircraft components or system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27/0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 G05D27/02Simultaneous control of variables covered by two or more of main groups G05D1/00 - G05D25/00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lectric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控制系统包括:试验件、控制模块、循环风处理段、温度传感器及温湿度传感器,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定试验件性能测定流程;S2、获取实时温湿度;S3、计算露点温度;S4、计算绝对含湿量;S5、计算试验件发动机排湿量;S6、按照试验件性能测定流程调节温湿度。解决了现有温湿度控制方法及系统存在调节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问题,具有调节范围广、节约能源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或调节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在停放和运行中总会受到湿热环境的影响而引起故障,如潮湿导致金属氧化或电化学腐蚀,材料性质改变致使电气绝缘和隔热特性改变、凝露导致电气短路等。因此湿热试验是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必须要进行的气候试验项目之一,通常会在大型飞机气候实验室开展湿热试验,以验证产品在湿热环境下的功能和性能情况。
飞机气候实验室温湿度工况复杂,其中,温度区间为:-20℃~80℃,湿度区间为:10%RH~95%RH,可分为:高温高湿工况、高温低湿工况、低温高湿工况、低温低湿工况四种温湿度情况,飞机气候实验室要求各工况之间能够快速进行调节。
工业领域目前最常用的温湿度控制方法为新风除湿和干蒸汽加湿。在实验室湿度调节过程中,新风除湿常采用冷凝除湿或转轮除湿的方式,处理后送入室内的新风虽然湿度满足要求,但温度通常和室内不同,会引起室内温度发生波动。尤其对于体量超过100000m3的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在满足湿度的情况下,将温度重新调节至目标温度,是一个大滞后过程,同时大大增加实验室能耗;加湿过程采用干蒸汽加湿器进行加湿,当实时湿度和目标湿度相差较大时,会喷入大量干蒸汽,若室内露点温度低于目标露点温度,室内会产生大量冷凝水,湿度却达不到目标值,降低了加湿效率,增加了蒸汽需求量,同样增加了实验室能耗。
另外,湿度控制过程与温度控制存在耦合现象,是一种大时滞、非线性的复杂过程。当温度变化时,空气中的水蒸气饱和压力发生变化,空气中的相对湿度随之变化,具体表现为温度上升则相对湿度下降,温度下降则相对湿度上升;当调节湿度时,补充的干燥空气与原室内空气温度不同,混合后室内温度也会随之变化。
传统的冷库、机房、生物医药实验室一般湿度控制目标值单一,不存在多种极端湿度工况调节;而环境箱和小型环境实验室在湿度控制时常采用开关控制、PID控制或模糊控制,控制精度不高,未实现温湿度控制解耦,会出现频繁调节的现象。
对于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而言,其要求的温度湿度区间大,存在高温高湿、高温低湿、低温高湿、低温低湿等极端湿度工况,且飞机等试验件在试验中排出的尾气会影响实验室的湿度,造成实验室湿度大幅波动,由于飞机气候实验室湿度控制精度要求在±5%RH以内,传统的湿度控制方法无法在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中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装载有飞机和其他武器装备超大空间飞机气候实验室,现有的温湿度调节方法及装置存在调节效率低和能源浪费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包括:
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试验件,试验件用于通过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极端变化的环境对其自身性能进行检验,
与移动设备连接后控制系统工作且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壁的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包括:用于控制系统操作的主控制芯片,和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的:用于控制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的PID控制器、用于连接网络的无线联网模块,
用于通过循环风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且通过送风口连通飞机气候实验室顶部的循环风处理段,循环风处理段包括:一端与送风口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回风口的循环风管道,回风口与飞机气候实验室一侧连通,循环风管道包括: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湿度的循环风加湿段,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度的循环风调温段,循环风加湿段内设有干蒸汽加湿器,循环风调温段内设有离心风机、换热器,循环风调温段通过管道连接有新风机组,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新风机组出口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制芯片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试验件内设有发动机,发动机蒸汽作为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湿度的干扰因素,应考虑在内,使得飞机气候实验室温湿度调节效率更高。
进一步的,换热器电性连接有制冷机组蒸发器,制冷机组蒸发器电性连接有蒸汽板,换热器与制冷机组蒸发器之间通过载冷剂调节阀控制开关,具有控制简便、效率较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新风机组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冷换热器、除湿转轮和后冷换热器,所示后冷换热器通过管道与循环风调温段连通,新风机组具有低耗能、低噪音的优势。
更进一步地,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3/个,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2/个,在获取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温度、地面温度、库板温度时,取各个温度传感器获取数据的平均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移动设备连接控制模块,设定对试验件性能进行检测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并将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的初始温湿度作为目标温湿度;
S2、分别通过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湿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试验件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新风机组出口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试验件平均表面温度、供给新风的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
S3、计算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
S4、计算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2
和目标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4
S5、计算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将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内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6
S6、将步骤S1获取的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实时温湿度与目标温湿度进行比较,根据差距情况控制干蒸汽加湿器、离心风机、换热器和新风机组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对气候试验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1、当目标空气温度大于实时空气温度时,先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和换热器对飞机气候实验室进行升温,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度到达目标空气温度,此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2、当目标空气温度等于实时空气温度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3、当目标空气温度小于实时空气温度时,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和换热器降温至目标空气温度;
S6-2、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湿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2-1、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8
时,通过PID控制器启动干蒸汽加湿器,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2-2、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0
时,通过PID控制器关闭干蒸汽加湿器,调节新风的送风温度为目标空气温度,新风送风的露点温度为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持续为室内提供干燥空气,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2-3、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2
时,新风机组持续向室内送入目标温湿度空气对应露点温度及目标空气温度的空气,通过PID控制器开启干蒸汽加湿器,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3、在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后,启动极端温湿度变化程序,在设定时间段内保持目标空气温湿度,上述时间段结束后,将下一时间段设定的温湿度作为目标温湿度后,再次进入步骤S2进行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直至步骤S1设定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结束。
优选地,步骤S3中,露点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6
式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8
为相对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0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2
为露点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4
为基于Magnus-Tetens的函数,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8
为常数,
Figure 814694DEST_PATH_IMAGE026
取17.27,
Figure 731834DEST_PATH_IMAGE028
取237.7,露点温度用于在升温调湿过程中,提供数据参考。
优选地,步骤S4中,空气绝对含湿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4
式中: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5
为相对湿度,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7
为水蒸气分压力,
Figure 100002_DEST_PATH_IMAGE039
为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1
为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2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4
为开尔文温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4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2
为常数,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4
时,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5
取6.116441,
Figure 839467DEST_PATH_IMAGE048
取7.591386,
Figure 703518DEST_PATH_IMAGE046
取240.7263,
Figure 517890DEST_PATH_IMAGE050
取2.16679。
更进一步优选地,步骤S5中,计算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将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内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7
的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59
式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1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3
为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4
为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总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6
为发动机尾气的实时绝对含湿量,
其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68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0
式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1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3
为尾气密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5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体积,试验件发动机尾气排湿量的计算,用于在湿度控制过程中,消除试验件发动机运行尾气带来的含湿量对湿度控制的干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控制模块的设置,使得系统操作者能够个性化地根据试验件情况设置性能测试的极端环境,还能够针对性地设置温湿度随时间大幅度变化的过程,使得装置直接按照设定程序自动完成超大型飞机气候实验室的温湿度变化,以完成试验件在不同极端情况下性能的测试;
2、本发明基于绝对含湿量进行湿度控制,并消除了试验件发动机运行尾气带来的含湿量对湿度控制的干扰,可实现超大型飞机气候实验室湿度的快速精确调节;
3、本发明在升温调湿过程中,实验室先升温至目标空气温度并维持,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防止加湿过程造成地面、库板和试验件凝水,减少蒸汽需求量,降低了蒸汽能耗;
4、本发明在降温调试过程中,实验室先降温,降温时相对湿度升高,实验室实时温度到达目标空气温度后,再根据目标绝对含湿量进行湿度调节,减少干蒸汽加湿器开启的次数,既避免了冷凝水的产生,又降低了蒸汽能耗;
5、本发明在新风机组向实验室内送风的过程中,调节新风送风温度为目标空气温度,调节新风送风露点温度为目标温湿度空气对应的露点温度,避免了实验室内温度波动和新风造成的凝露。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温湿度控制系统结构图;
图2是实施例1中控制模块结构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整体流程图;
图4是实施例2中步骤S6-1的具体流程图;
图5是实施例2中步骤S6-2的具体流程图;
1-试验件、2-送风口、3-循环风处理段、4-干蒸汽加湿器、5-离心风机、6-换热器、7-载冷剂调节阀、8-蒸汽板、9-制冷机组蒸发器、10-新风机组、11-预冷换热器、12-除湿转轮、13-后冷换热器、14-回风口、15-控制模块、16-主控制芯片、17-PID控制器、18-无线联网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为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
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试验件1,所述试验件1用于通过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极端变化的环境对其自身性能进行检验,试验件1内设有发动机,
与移动设备连接后控制系统工作且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壁的控制模块15,如图2所示,控制模块15包括:用于控制系统操作的主控制芯片16,和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的:用于控制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的PID控制器17、用于连接网络的无线联网模块18,
用于通过循环风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且通过送风口2连通飞机气候实验室顶部的循环风处理段3,循环风处理段3包括:一端与送风口2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回风口14的循环风管道,回风口14与飞机气候实验室一侧连通,循环风管道包括: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湿度的循环风加湿段,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度的循环风调温段,循环风加湿段内设有干蒸汽加湿器4,循环风调温段内设有离心风机5、换热器6,循环风调温段通过管道连接有新风机组10,换热器6电性连接有制冷机组蒸发器9,制冷机组蒸发器9电性连接有蒸汽板8,换热器6与制冷机组蒸发器9之间通过载冷剂调节阀7控制开关,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新风机组10出口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与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
其中:新风机组10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冷换热器11、除湿转轮12和后冷换热器13,所示后冷换热器13通过管道与循环风调温段连通,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温湿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3/个,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2/个。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基于实施例1的控制系统的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试验件1性能检测人员手机端连接控制模块15,设定对试验件1性能进行检测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为:温度-20℃、湿度10%RH保持4小时,温度26℃、湿度50%RH保持2小时,温度75℃、湿度90%RH保持4小时,并将温度-20℃、湿度10%作为目标温湿度;
S2、分别通过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湿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试验件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新风机组10出口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试验件1平均表面温度、供给新风的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
S3、计算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露点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464987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732020DEST_PATH_IMAGE016
式中:
Figure 649029DEST_PATH_IMAGE018
为相对湿度,
Figure 317908DEST_PATH_IMAGE020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311272DEST_PATH_IMAGE022
为露点温度,
Figure 268863DEST_PATH_IMAGE024
为基于Magnus-Tetens的函数,
Figure 5875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6
为常数,
Figure 529261DEST_PATH_IMAGE026
取17.27,
Figure 427946DEST_PATH_IMAGE076
取237.7;
S4、计算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7
和目标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8
,空气绝对含湿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119172DEST_PATH_IMAGE03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7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0
式中:
Figure 394296DEST_PATH_IMAGE018
为相对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1
为水蒸气分压力,
Figure 241029DEST_PATH_IMAGE039
为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
Figure 576195DEST_PATH_IMAGE041
为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2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3
为开尔文温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773959DEST_PATH_IMAGE046
Figure 852773DEST_PATH_IMAGE04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5
为常数,当
Figure 803280DEST_PATH_IMAGE054
时,
Figure 43769DEST_PATH_IMAGE085
取6.116441,
Figure 994407DEST_PATH_IMAGE048
取7.591386,
Figure 876913DEST_PATH_IMAGE046
取240.7263,
Figure 229397DEST_PATH_IMAGE050
取2.16679;
S5、计算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将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内试验件1发动机尾气的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6
,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375207DEST_PATH_IMAGE059
式中:
Figure 813142DEST_PATH_IMAGE061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951868DEST_PATH_IMAGE063
为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
Figure 424437DEST_PATH_IMAGE086
为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总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7
为发动机尾气的实时绝对含湿量,
其中,
Figure 537887DEST_PATH_IMAGE068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88
式中:
Figure 666380DEST_PATH_IMAGE071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890688DEST_PATH_IMAGE073
为尾气密度,
Figure 155447DEST_PATH_IMAGE075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体积;
S6、将步骤S1获取的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实时温湿度与目标温湿度进行比较,根据差距情况控制干蒸汽加湿器4、离心风机5、换热器6和新风机组10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对气候试验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控,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1、当目标空气温度大于实时空气温度时,先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5和换热器6对飞机气候实验室进行升温,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度到达目标空气温度,此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2、当目标空气温度等于实时空气温度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3、当目标空气温度小于实时空气温度时,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5和换热器6降温至目标空气温度;
S6-2、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湿度进行调控,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2-1、当
Figure 439798DEST_PATH_IMAGE008
时,通过PID控制器17启动干蒸汽加湿器4,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2-2、当
Figure 852325DEST_PATH_IMAGE010
时,通过PID控制器17关闭干蒸汽加湿器4,调节新风的送风温度为目标空气温度,新风送风的露点温度为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持续为室内提供干燥空气,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2-3、当
Figure 880324DEST_PATH_IMAGE012
时,新风机组10持续向室内送入目标温湿度空气对应露点温度及目标空气温度的空气,通过PID控制器17开启干蒸汽加湿器4,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3、在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后,启动极端温湿度变化程序,在设定时间段内保持目标空气温湿度,上述时间段结束后,将下一时间段设定的温湿度作为目标温湿度后,再次进入步骤S2进行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直至步骤S1设定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结束。

Claims (9)

1.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试验件(1),所述试验件(1)用于通过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极端变化的环境对其自身性能进行检验,
与移动设备连接后控制系统工作且位于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壁的控制模块(15),所述控制模块(15)包括:用于控制系统操作的主控制芯片(16),和所述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的:用于控制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的PID控制器(17)、用于连接网络的无线联网模块(18),
用于通过循环风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节且通过送风口(2)连通飞机气候实验室顶部的循环风处理段(3),所述循环风处理段(3)包括:一端与所述送风口(2)连通,另一端连接有回风口(14)的循环风管道,所述回风口(14)与飞机气候实验室一侧连通,所述循环风管道包括: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湿度的循环风加湿段,用于调节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度的循环风调温段,所述循环风加湿段内设有干蒸汽加湿器(4),所述循环风调温段内设有离心风机(5)、换热器(6),循环风调温段通过管道连接有新风机组(10),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新风机组(10)出口处的温湿度传感器,所述温湿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
分别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主控制芯片(16)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件(1)内设有发动机。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6)电性连接有制冷机组蒸发器(9),所述制冷机组蒸发器(9)电性连接有蒸汽板(8),换热器(6)与制冷机组蒸发器(9)之间通过载冷剂调节阀(7)控制开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机组(10)包括依次连通的:预冷换热器(11)、除湿转轮(12)和后冷换热器(13),所示后冷换热器(13)通过管道与所述循环风调温段连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所述温湿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3/个,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试验件(1)表面的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分布密度为10m2/个。
6.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移动设备连接控制模块(15),设定对试验件(1)性能进行检测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并将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的初始温湿度作为目标温湿度;
S2、分别通过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中心区域的湿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试验件(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布设在新风机组(10)出口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平均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地面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库板平均温度、飞机气候实验室内试验件(1)平均表面温度、供给新风的实时温度和相对湿度;
S3、计算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露点温度;
S4、计算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和目标空气绝对含湿量
Figure 642290DEST_PATH_IMAGE002
S5、计算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将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内试验件发动机 尾气的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S6、将步骤S1获取的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实时温湿度与目标温湿度进行比较,根据差距情况控制干蒸汽加湿器(4)、离心风机(5)、换热器(6)和新风机组(10)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对气候试验内的空气温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1-1、当目标空气温度大于实时空气温度时,先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5)和换热器(6)对飞机气候实验室进行升温,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度到达目标空气温度,此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2、当目标空气温度等于实时空气温度时,若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小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则实验室维持目标温度,直至实验室地面温度、库板温度、试验件(1)表面温度均大于目标空气露点温度;
S6-1-3、当目标空气温度小于实时空气温度时,通过循环风调温段内的离心风机(5)和换热器(6)降温至目标空气温度;
S6-2、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的湿度进行调控,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6-2-1、当
Figure 300804DEST_PATH_IMAGE004
时,通过PID控制器(17)启动干蒸汽加湿器 (4),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加湿,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 空气温湿度,
S6-2-2、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时,通过PID控制器(17)关闭干蒸汽加湿器 (4),调节新风的送风温度为目标空气温度,新风送风的露点温度为目标空气温湿度对应的 露点温度,持续为室内提供干燥空气,对飞机气候实验室内空气进行除湿,直至飞机气候实 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2-3、当
Figure 403889DEST_PATH_IMAGE006
时,新风机组(10)持 续向室内送入目标温湿度空气对应露点温度及目标空气温度的空气,通过PID控制器(17) 开启干蒸汽加湿器(4),直至飞机气候实验室内实时空气温湿度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
S6-3、在达到目标空气温湿度后,启动极端温湿度变化程序,在设定时间段内保持目标空气温湿度,上述时间段结束后,将下一时间段设定的温湿度作为目标温湿度后,再次进入步骤S2进行飞机气候实验室内温湿度调节,直至步骤S1设定的极端温湿度变化过程结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露点温度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Figure 970000DEST_PATH_IMAGE008
式中: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为相对湿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989777DEST_PATH_IMAGE012
为露点温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为 基于Magnus-Tetens的函数,
Figure 553614DEST_PATH_IMAGE014
Figure 940733DEST_PATH_IMAGE016
为常数,
Figure 779376DEST_PATH_IMAGE014
取17.27,
Figure 669971DEST_PATH_IMAGE016
取237.7。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空气绝对含湿量的计算方法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Figure 916626DEST_PATH_IMAGE01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式中:
Figure 525462DEST_PATH_IMAGE009
为相对湿度,
Figure 902217DEST_PATH_IMAGE020
为水蒸气分压力,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为相同温度下水的饱和压力,
Figure 912898DEST_PATH_IMAGE022
为绝 对含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为摄氏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度,
Figure 349696DEST_PATH_IMAGE024
为开尔文温度表现形式的实时空气温 度,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Figure 898358DEST_PATH_IMAGE02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Figure 609962DEST_PATH_IMAGE028
为常数,当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9
时,
Figure 943991DEST_PATH_IMAGE028
取6.116441,
Figure 82848DEST_PATH_IMAGE026
取7.591386,
Figure 869539DEST_PATH_IMAGE025
取 240.7263,
Figure 119255DEST_PATH_IMAGE027
取2.16679。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 计算在飞机气候实验室将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间段内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 排湿量
Figure 104528DEST_PATH_IMAGE030
的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1
式中:
Figure 132396DEST_PATH_IMAGE032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3
为实时温湿度调节至目标温湿度的时 间段,
Figure 406382DEST_PATH_IMAGE034
为试验件发动机尾气的总排湿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5
为发动机尾气的实时绝对含湿量,
其中,
Figure 459789DEST_PATH_IMAGE036
的计算公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7
式中:
Figure 502831DEST_PATH_IMAGE038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秒尾气排放质量,
Figure DEST_PATH_IMAGE039
为尾气密度,
Figure 701600DEST_PATH_IMAGE040
为试验件发动机每 秒尾气排放体积。
CN202111410373.2A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8201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373.2A CN113820163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410373.2A CN113820163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0163A true CN113820163A (zh) 2021-12-21
CN113820163B CN113820163B (zh) 2022-02-18

Family

ID=789182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410373.2A Active CN113820163B (zh) 2021-11-25 2021-11-25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20163B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481A (zh) * 2022-01-11 2022-03-25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测试的载冷剂调温系统及调温方法
CN114486269A (zh) * 2022-04-15 2022-05-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4486265A (zh) * 2022-04-01 2022-05-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飞机极端温度测试用载冷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14720170A (zh) * 2022-06-10 2022-07-0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部件高温环境振动试验用夹具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4885450A (zh) * 2022-07-11 2022-08-0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空天飞机测试用的极高温极低温热强度循环试验系统
CN115218466A (zh) * 2022-08-12 2022-10-21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和制热方法
CN117232084A (zh) * 2023-11-13 2023-12-15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辐射型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897A (zh) * 2008-11-10 2010-06-16 黄逸林 空间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控制装置
JP2012211825A (ja) * 2011-03-31 2012-11-01 Suga Test Instr Co Ltd 絶対湿度による温湿度調整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及び、該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を使用した試験装置
US20160001895A1 (en) * 2013-03-13 2016-01-07 Anders Tengman Climate control system for aircraft
KR20160034488A (ko) * 2014-09-19 2016-03-30 단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써모스탯을 이용한 통합형 실시간 예측 건물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EP3070995A1 (en) * 2015-03-16 2016-09-21 Mitsubishi Aircraft Corporation Windshield device, aircraft,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windshield heater
CN107036253A (zh) * 2017-05-09 2017-08-11 北京华宏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焓差实验室
CN107226218A (zh) * 2017-08-15 2017-10-03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刹车系统综合应力的试验方法
CN110006118A (zh) * 2019-03-29 2019-07-12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大型综合气候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N113401361A (zh) * 2021-06-17 2021-09-17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飞行器的可靠性试验剖面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897A (zh) * 2008-11-10 2010-06-16 黄逸林 空间环境温湿度控制方法及其使用的控制装置
JP2012211825A (ja) * 2011-03-31 2012-11-01 Suga Test Instr Co Ltd 絶対湿度による温湿度調整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及び、該コントロールシステムを使用した試験装置
US20160001895A1 (en) * 2013-03-13 2016-01-07 Anders Tengman Climate control system for aircraft
KR20160034488A (ko) * 2014-09-19 2016-03-30 단국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스마트 써모스탯을 이용한 통합형 실시간 예측 건물 에너지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EP3070995A1 (en) * 2015-03-16 2016-09-21 Mitsubishi Aircraft Corporation Windshield device, aircraft, and power control method for windshield heater
CN107036253A (zh) * 2017-05-09 2017-08-11 北京华宏环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温度湿度独立控制的焓差实验室
CN107226218A (zh) * 2017-08-15 2017-10-03 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 飞机刹车系统综合应力的试验方法
CN110006118A (zh) * 2019-03-29 2019-07-12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大型综合气候实验室空气处理系统
CN113401361A (zh) * 2021-06-17 2021-09-17 陕西飞机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飞行器的可靠性试验剖面的生成方法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ZHANG HUI 等: "Climatic environmental worthiness model of the civil aircraft based on the grey theory", 《IOP CONFERENCE SERIES: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李冬梅 等: "大型气候实验室温度环境控制及其实现", 《测控技术》 *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481B (zh) * 2022-01-11 2022-09-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测试的载冷剂调温系统及调温方法
CN114234481A (zh) * 2022-01-11 2022-03-25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用于飞机测试的载冷剂调温系统及调温方法
CN114486265A (zh) * 2022-04-01 2022-05-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飞机极端温度测试用载冷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14486265B (zh) * 2022-04-01 2022-06-24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飞机极端温度测试用载冷系统及其参数设计方法
CN114486269A (zh) * 2022-04-15 2022-05-13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4486269B (zh) * 2022-04-15 2022-06-24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测试实验室发动机开车温度控制系统及其设计方法
CN114720170A (zh) * 2022-06-10 2022-07-08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飞机部件高温环境振动试验用夹具的温度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4885450A (zh) * 2022-07-11 2022-08-09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空天飞机测试用的极高温极低温热强度循环试验系统
CN114885450B (zh) * 2022-07-11 2022-09-20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空天飞机测试用的极高温极低温热强度循环试验系统
CN115218466A (zh) * 2022-08-12 2022-10-21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和制热方法
CN115218466B (zh) * 2022-08-12 2024-04-26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和制热方法
CN117232084A (zh) * 2023-11-13 2023-12-15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辐射型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7232084B (zh) * 2023-11-13 2024-01-30 山东建筑大学 基于人机交互的辐射型空气调节系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20163B (zh) 2022-0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20163B (zh) 一种飞机试验用温湿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7355954A (zh) 一种全新风恒温恒湿控制系统和方法
CN105674512A (zh) 基于多变参数调节的恒温恒湿空调机组节能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518764A (zh) 一种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送风温湿度精确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7543281B (zh)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US11293655B2 (en)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air-conditioning system
CN108131804B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1317042A (zh) 空气密度比较控制
CN108844195B (zh) 一种温湿度设定值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2204680U (zh) 一种飞机发动机性能试验装置用全新风空气处理系统
CN109855265B (zh) 一种低能耗多区域精细化的变风量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77796A (zh) 低温辐射型空调用新风除湿系统控制方法
CN107477738A (zh) 低温辐射型空调用新风除湿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2001317795A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湿度制御方法
WO2023115900A1 (zh) 用于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和烘干系统
CN113091262B (zh) 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数据中心温湿度设定值确定方法
CN102213477A (zh) 恒温恒湿空调智能网络节能系统
CN106839172A (zh) 一种优化的高精度恒温恒湿空调控制系统
CN108592336A (zh) 用于机房空调的除湿控制方法及机房空调
CN202119046U (zh) 恒温恒湿空调智能网络节能系统
CN108800375A (zh) 空气热源热泵式空调机
CN108105965B (zh) 一种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52285B (zh) 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7797334U (zh) 一种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CN207797333U (zh) 一种通过露点温度控制出风湿度的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