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5560A - 一种气帘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帘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5560A
CN113815560A CN202111254405.4A CN202111254405A CN113815560A CN 113815560 A CN113815560 A CN 113815560A CN 202111254405 A CN202111254405 A CN 202111254405A CN 113815560 A CN113815560 A CN 1138155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air bag
bag
gas outlet
curt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5440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5560B (zh
Inventor
邢云飞
潘绿英
郑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Junsheng Automobile Safety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5440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55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55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55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flation fluid source or means to control inflation fluid fl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气帘,属于安全气囊的技术领域,具体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和导气袋,导气袋上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气袋进气口,第一出气口连通气袋的后腔,第二出气口连通气袋的前腔,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底部具有与气袋结构相互作用约束结构,对气帘充气过程中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偏转进行约束。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提高气帘展开过程以及最终形态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气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安全气囊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帘。
背景技术
气囊模块充气时,通过导气袋的两个出气端分流,气体充满整个囊袋;针对于气袋及其导气袋现有结构的常规设计,导气袋进气端通过缝制或卡箍进行定位,但出气端无限制约束作用,容易在充气过程中发生偏转,使其气流方向不稳定,导致影响到气帘最终展开形态,降低对乘客的约束作用。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气帘充气过程中气流方向不稳定的问题,提高气帘展开过程以及最终形态的稳定性。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气帘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气帘,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和导气袋,所述导气袋上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气袋的后腔,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气袋的前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气袋结构相互作用约束结构,对所述气帘充气过程中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偏转进行约束。
可选的,所述气袋具有包括设置于所述气袋前腔上的第一锁区结构,为非充气结构,所述第一锁区结构一端连接所述气袋底部的外围轮廓线,另一端向所述气袋的顶部延伸且末端形成圆形封闭部,所述圆形封闭部毗邻所述导气袋底部,限制所述导气袋在所述气袋厚度方向上的移动,限制第二出气口的偏转。
可选的,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底部轮廓设置有与所述圆形封闭部轮廓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可选的,所述第一锁区结构靠近所述气袋的底部轮廓线具有向顶部延伸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顶端毗邻所述导气袋的所述第一出气口底部,所述内凹结构靠近所述前腔侧的轮廓线、部分气袋底部轮廓线和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围成充气腔体A,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
可选的,所述内凹结构靠近所述前腔侧的轮廓线与第一锁区结构均是由气袋底部轮廓线向气袋后腔方向的斜向延伸,且沿所述导气袋进气口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可选的,所述气袋的前腔上位于所述第一锁区结构远离后腔的一侧设有第二锁区结构,所述第二锁区结构从所述气袋底部外轮廓线开始沿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和第二锁区结构之间形成充气腔体B,所述充气腔体B内设有可撕裂部。
可选的,所述可撕裂部通过可撕裂硅胶连接所述气袋布片,可撕裂硅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锁区结构,另一端向所述进气口延伸。
可选的,所述可撕裂部的长度范围为40-60mm。
可选的,所述气袋的前腔上设有沿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所述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锁区结构背离所述第一锁区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的端部与所述气袋的轮廓线保持间隔。
可选的,所述气袋的后腔上间隔设置有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所述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从气袋的底部的轮廓线向所述第一出气口延伸,且所述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的底部设有向所述气袋前腔一侧弯曲的弧线结构。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气帘在点爆充气时,导气袋充气收缩,弧形结构被第一锁区结构约束,防止收缩导致第二出气口末端发生偏转,使得导气袋第二出气口的引流更加稳定,从而稳定气袋前腔充气后的状态;
2、内凹结构的顶部对第一出气口充气过程的偏转进行约束,稳定第一出气口的气流,从而稳定气袋后腔充气后的形态;
3、腔体B的延迟充气使腔体A优先充气,保护前排乘员头部;
4、分别向对应出气口延伸的前后腔斜向的锁区延伸结构,使得气体稳定流入,快速展开至预定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气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导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气袋;11、后腔;12、前腔;2、导气袋;21、第一出气口;22、第二出气口;23、进气口;3、第一锁区结构;31、圆形封闭部;32、弧形结构;4、内凹结构;5、充气腔体A;6、第二锁区结构;61、充气腔体B;62、可撕裂部;7、第三锁区结构;8、第四锁区结构;9、第五锁区结构;91、弧线结构;10、第六锁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申请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本申请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申请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的实施例的各种方面。应显而易见,本文中所描述的方面可体现于广泛多种形式中,且本文中所描述的任何特定结构及/或功能仅为说明性的。基于本申请,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一个方面可与任何其它方面独立地实施,且可以各种方式组合这些方面中的两者或两者以上。举例来说,可使用本文中所阐述的任何数目个方面来实施设备及/或实践方法。另外,可使用除了本文中所阐述的方面中的一或多者之外的其它结构及/或功能性实施此设备及/或实践此方法。
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申请的基本构想,图式中仅显示与本申请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提供具体细节是为了便于透彻理解实例。然而,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可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实践所述方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气帘。
如图1所示,一种气帘,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1和导气袋21,导气袋21上设有进气口23、第一出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进气口23,第一出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朝向相背,第一出气口21连通气袋1的后腔11,第二出气口22连通气袋1的前腔12。气袋1有两侧布片相互缝制和/或粘结外围轮廓线形成充气囊袋,导气袋21位于气袋1中部。
第一出气口21和/或第二出气口22的底部具有与气袋1结构相互作用约束结构,对气帘充气过程中第一出气口21和/或第二出气口22的偏转进行约束,使第一出气口21和第二出气口22的引流更加稳定。
气袋1具有包括设置于气袋1前腔12上的第一锁区结构3,为非充气结构,非充气结构的形成是将气袋1两侧布片以粘结和/或缝制的方式结合。第一锁区结构3一端连接气袋1底部的外围轮廓线,另一端向气袋1的顶部延伸且末端形成圆形封闭部31,圆形封闭部31也为非充气结构,圆形封闭部31毗邻导气袋21底部,限制导气袋21在气袋1厚度方向上的移动,限制第二出气口22的偏转。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出气口22的底部轮廓设置有与圆形封闭部31轮廓相对应的弧形结构32,弧形结构32包围圆形封闭部31的上半部分。
本申请实施例中,圆形封闭部31的直径为45mm的涂胶圆,圆形封闭部31与弧形结构32的距离小于等于2mm。
气帘在点爆充气时,导气袋21充气收缩,弧形结构32被第一锁区结构3约束,防止收缩导致第二出气口22末端发生偏转,使得导气袋21第二出气口22的引流更加稳定。上述的收缩,不是指第二充气口22的体积变小,而是充气袋1由原本平铺的状态胀起后,导气袋21的截面宽度收缩,在没有约束的情况下第二出气口22的收缩会使第二出气口22发生不定向偏转,本申请的第一锁区结构3缩小第二充气口22周围气袋的空间,形成对第二出气口22的活动空间进行限制,从而对第二出气口22的偏转进行约束,稳定充气过程中第二出气口22的位置和气流方向,从而稳定前腔12充气后的形态。
在其他实施中,圆形封闭部31的大小可根据气帘的大小或实际需要进行调整。
第一锁区结构3靠近气袋1的底部轮廓线具有向气袋1顶部延伸的内凹结构4,内凹结构4的顶部和气袋1的顶部形成进气通道,第一出气口连通进气通道,内凹结构4顶端毗邻导气袋21的第一出气口21底部,内凹结构4靠近前腔12侧的端轮廓线、部分气袋1底部轮廓线和第一锁区结构3围成充气腔体A5,充气腔体A5展开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本申请实施例中,内凹结构4的顶部与第一出气口21底部的距离小于2mm。
内凹结构4的顶部对第一出气口21充气过程的偏转进行约束,稳定第一出气口21的气流,从而稳定气袋1后腔11充气后的形态。
内凹结构4靠近前腔12侧的轮廓线与第一锁区结构3均是由气袋1底部轮廓线向气袋1后腔11方向的斜向延伸,且沿导气袋21进气口23延伸方向进行延伸,即,内凹结构4靠近前腔12侧的轮廓线与第一锁区结构3与进气口延伸方向相近或一致,使充气腔体A5的整体方向与进气口的延伸方向相近,使充气腔体A5的延伸方向与进气口23的气流的方向相近,使得充气腔体A5更容易充气,更好的保护乘客的头部。
气袋1的前腔12上位于第一锁区结构3远离后腔11的一侧设有第二锁区结构6,第二锁区结构6从气袋1底部外轮廓线开始沿第一锁区结构3延伸方向同向延伸,第一锁区结构3和第二锁区结构6之间形成充气腔体B61,充气腔体B61内设有可撕裂部62,延缓充气腔体B61的完全展开,使气体优先充向腔体A。
具体的第二锁区结构6一端连接气袋1底部的外围轮廓线,另一端向气袋1的顶部延伸且末端形成圆形封闭部31,圆形封闭部31为直径45mm的涂圆胶,可撕裂部62设置于圆形封闭部31朝向第二出气口22的一侧。可撕裂部62通过可撕裂硅胶连接气袋1布片,可撕裂硅胶一端连接第二锁区结构6,另一端向进气口23延伸。可撕裂部62的长度范围为40-60mm。本申请实施例中,可撕裂部62的长度为50mm。
设置可撕裂部62还可以对充气腔体B61的完全展开进行缓冲,可撕裂部62在充气腔体B61受力过大时缓慢撕裂,缓解充气腔体B61边缘的受力,减缓对第二锁区结构6的受力,减少第二锁区结构6受力过大导致气袋1撕裂的情况;同时还能迫使气体优先流入充气腔体A5,对乘员头部优先保护。
气袋1的前腔12上设有沿第一锁区结构3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均为非充气结构,而且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的端部均设置有直径45mm的涂圆胶。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位于第二锁区结构6背离第一锁区结构3的一侧,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对气袋1前腔12末端的气流进行分流,使气袋1前腔12末端均匀充气,减缓由于气袋1不同位置充气速度不同导致的气袋1摇摆,同时稳定气袋1前腔12末端充气后的形态。第三锁区结构7和第四锁区结构8的端部与气袋1的轮廓线保持间隔,使气袋1前腔12末端的顶部和底部保持连通。
气袋1的后腔11上间隔设置有第五锁区结构9和第六锁区结构10,第五锁区结构9和第六锁区结构10从气袋1的底部的轮廓线向第一出气口21延伸,第五锁区结构9和第六锁区结构10将气袋1后腔11进行分隔,对进入气袋1后腔11的气流进行分流,使气袋1后腔11各部分同时充气,减缓由于气袋1不同位置充气速度不同导致的气袋1摇摆,同时稳定气袋1前腔12的展开形态。且第五锁区结构9和第六锁区结构10的底部设有向气袋1前腔12一侧弯曲的弧线结构91,对进入气袋1后腔11的气流进行导向,使气流更好从气袋1顶部流入气袋1底部,稳定气袋1后腔11的展开过程和展开形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气帘,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发生器、气袋和导气袋,所述导气袋上设有进气口、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所述气体发生器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进气口,所述第一出气口连通所述气袋的后腔,所述第二出气口连通所述气袋的前腔,所述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底部具有与所述气袋结构相互作用约束结构,对所述气帘充气过程中第一出气口和/或第二出气口的偏转进行约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具有包括设置于所述气袋前腔上的第一锁区结构,为非充气结构,所述第一锁区结构一端连接所述气袋底部的外围轮廓线,另一端向所述气袋的顶部延伸且末端形成圆形封闭部,所述圆形封闭部毗邻所述导气袋底部,限制所述导气袋在所述气袋厚度方向上的移动,限制第二出气口的偏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口的底部轮廓设置有与所述圆形封闭部轮廓相对应的弧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区结构靠近所述气袋的底部轮廓线具有向顶部延伸的内凹结构,所述内凹结构顶端毗邻所述导气袋的所述第一出气口底部,所述内凹结构靠近所述前腔侧的轮廓线、部分气袋底部轮廓线和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围成充气腔体A,保护前排乘客的头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凹结构靠近所述前腔侧的轮廓线与第一锁区结构均是由气袋底部轮廓线向气袋后腔方向的斜向延伸,且沿所述导气袋进气口延伸方向进行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的前腔上位于所述第一锁区结构远离后腔的一侧设有第二锁区结构,所述第二锁区结构从所述气袋底部外轮廓线开始沿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延伸方向同向延伸,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和第二锁区结构之间形成充气腔体B,所述充气腔体B内设有可撕裂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裂部通过可撕裂硅胶连接所述气袋布片,可撕裂硅胶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锁区结构,另一端向所述进气口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撕裂部的长度范围为40-60mm。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的前腔上设有沿所述第一锁区结构延伸方向延伸的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所述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位于所述第二锁区结构背离所述第一锁区结构的一侧,所述第三锁区结构和第四锁区结构的端部与所述气袋的轮廓线保持间隔。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气帘,其特征在于,所述气袋的后腔上间隔设置有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所述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从气袋的底部的轮廓线向所述第一出气口延伸,且所述第五锁区结构和第六锁区结构的底部设有向所述气袋前腔一侧弯曲的弧线结构。
CN202111254405.4A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帘 Active CN1138155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405.4A CN113815560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54405.4A CN113815560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560A true CN113815560A (zh) 2021-12-21
CN113815560B CN113815560B (zh) 2022-11-11

Family

ID=789174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54405.4A Active CN113815560B (zh) 2021-10-27 2021-10-27 一种气帘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556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0820A1 (de) * 2004-05-07 2005-11-2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einheit
JP2012136085A (ja) * 2010-12-24 2012-07-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CN102729945A (zh) * 2008-10-03 2012-10-1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
CN107284396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207481849U (zh) * 2016-09-05 2018-06-12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帘式气囊装置
WO2020123751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Curtain airbag with anti-twist structures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0820A1 (de) * 2004-05-07 2005-11-2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Gassack-einheit
CN102729945A (zh) * 2008-10-03 2012-10-17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
JP2012136085A (ja) * 2010-12-24 2012-07-19 Nippon Plast Co Ltd エアバッグ
CN107284396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头部保护气囊装置
CN207481849U (zh) * 2016-09-05 2018-06-12 现代摩比斯株式会社 帘式气囊装置
WO2020123751A1 (en) * 2018-12-12 2020-06-18 ZF Passive Safety Systems US Inc. Curtain airbag with anti-twist structur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5560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9690B2 (en) Head protecting air bag apparatus
US7380823B2 (en) Knee-bag and occupant leg protection apparatus
CN110382307B (zh) 前部安全气囊
US6962364B2 (en) Curtain air bag assembly
KR100980931B1 (ko) 가변 인너벤트홀을 구비한 에어백쿠션 구조
US8573642B2 (en) Airbag device
CN103010147B (zh) 乘员气囊设备
US8342570B2 (en) Air bag system for vehicle
US7083189B2 (en) Airbag for head protection
US7077426B2 (en) Air-bag arrangement
JP6876817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1032950B (zh) 具备帘式气囊装置的车辆后部结构
US6467805B1 (en) Device for influencing the inflow of gas into the gas bag of an air bag module
US7198293B2 (en) Side impact air bag with head protection region
US20150336534A1 (en) Airbag apparatus
US20060125213A1 (en) Air-bag
KR20090016965A (ko) 사이드 에어백의 파이프형 가변 벤트홀
KR20130100370A (ko) 차량을 위한 보행자 보호 에어백
JP5230861B2 (ja) カーテンエアバッグ装置
GB2377913A (en) Side curtain air-bag arrangement
JPH09118186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
US7267364B2 (en) Curtain airbag device
CN113815560B (zh) 一种气帘
US20060186648A1 (en) Air bag
CN114228659B (zh) 一种正面气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