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3741A -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3741A CN113813741A CN202111177769.7A CN202111177769A CN113813741A CN 113813741 A CN113813741 A CN 113813741A CN 202111177769 A CN202111177769 A CN 202111177769A CN 113813741 A CN113813741 A CN 11381374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sorption
- gas
- container
- bin
- desorp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87 air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9000011148 porous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Carbon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O CURLTUGMZLYLD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344 environmental pollut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905 indoor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8 molecular sie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1100000719 pollutant Toxicity 0.000 description 2
-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sodium alumin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Al+3].[O-][Si]([O-])=O.[O-][Si]([O-])=O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2-methoxy-6-methylphenol Chemical compound [CH]OC1=CC=CC([CH])=C1O KXGFMDJXCMQAB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Dihydrogen sulfide Chemical compound S RWSOTUBLDIXVE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21536 Zeol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915 air poll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181 biological fa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2 carbon di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1569 carbon di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2091 carbon mon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56 comp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dioxosilane;oxo(oxoalumanyloxy)alumane Chemical compound O=[Si]=O.O=[Al]O[Al]=O HNPSIPDUKPIQM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037 hydrogen sulf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011 phenolic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568 phenolic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90 polystyrene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2 pos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21 preser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5989 resin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347 resi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07—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adsorbing systems
- B01D53/0438—Cooling or heating syste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9/00—Type of treatment
- B01D2259/40—Further details for adsorption processes and devices
- B01D2259/40083—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2259/40088—Regeneration of adsorbents in processes other than pressure or temperature swing adsorption by heatin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Solid-Sorbent Or Filter-Aiding Compositions (AREA)
- Separation Of Gases By Ad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其中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采用球形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装填至容器中,对装填球形活性炭的容器设置正、负导电电极;步骤2,利用球形活性炭自身的导电性,通过容器上的导电电极进行通电,让球形活性炭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实现已吸附气体的脱附操作;步骤3,对前述的导电电极断电后,吸附材料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步骤4,循环前述的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及脱附操作。通过本发明,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吸附气体并且利用电解吸原理脱附气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理吸附法是化工、电子、军工、民用等领域最常用的气体净化方法。通常是以粉体活性炭、粒状活性炭、柱状活性炭、碳分子筛、沸石分子筛作为吸附材料,选择性地吸附混合气体中的有害成分,如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低分子量的碳氢化合物等。利用孔径的不同选择性吸附有害气体组分是多孔材料的特性,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常规的吸附材料及其吸脱附装置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近些年来,伴随着空气污染问题,室内空气污染引发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室内空气污染是指在封闭空间内的空气中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危害的物质并且浓度已经超过国家标准达到可以伤害到人的健康程度,并不主要指居室。室内空气中可能含有害的化学性因子、物理性因子、生物性因子,特别是室内通风条件不良,室内环境不清洁时,这些气体污染物就会在室内积聚,浓度升高,有的浓度可超过卫生标准数十倍,对人的健康造成损坏。目前市面上的带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净化效果有限,并且净化部件往往需要经常拆洗否则会积累污染物,影响净化功能,使用寿命,清洁过程往往较繁琐,给用户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
又例如,在化工行业处理工业尾气时,一般设置有两个吸附罐,通过给吸附罐进行电加热以达到气体脱附的目的。然而,采用电加热将吸附罐加热至脱附温度之后,吸附罐由脱附温度降至吸附温度的时间非常长,导致该装置的吸脱附周期很长,为了减弱吸脱附周期长所带来的负面影响,通常是增大吸附材料的使用量,但这又会导致新的问题。物理吸附是放热过程,吸附放热又将造成吸附温度的升高,导致吸附容量降低;因吸附材料的使用量较大,工业吸脱附装置的体积较大。
除此以外,商场、酒店、餐饮等行业同样面临气体净化问题,而过大的吸脱附装置不利于在这些行业中的大规模推广和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通过本发明,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吸附气体并且利用电解吸原理脱附气体。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体净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球形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装填至容器中,对装填球形活性炭的容器设置正、负导电电极;
步骤2,利用球形活性炭自身的导电性,通过容器上的导电电极进行通电,让球形活性炭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实现已吸附气体的脱附操作;
步骤3,对前述的导电电极断电后,吸附材料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步骤4,循环前述的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及脱附操作。
一种气体净化的装置,该装置包括容器、电极脱附组件、控制组件,其中,所述容器中置放有吸附滤件,该吸附滤件为球形活性炭,用以吸附或者脱附气体;
所述电极脱附组件包括正导电电极、负导电电极,对前述吸附滤件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所述控制组件,用以控制对前述电机脱附组件的通电或者断电,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在电加热作用下对气体实施脱附作用;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处于断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鼓风结构,用以产生气流,气流穿过前述容器上的通气孔进入前述容器中吹散前述吸附滤件;当鼓风结构处于运行状态时,超过50%的前述吸附滤件会持续改变位置;所述容器的体积大于压实状态下的前述吸附滤件体积的20%以上。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活动结构,该活动结构包括压板、活塞杆,该压板能够在前述容器中上下移动,将分散的球形活性炭集中推向前述容器的底部压实;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前述电极脱附组件,所述电极脱附组件设置在所述压板接触前述吸附滤件的接触面上,用以对吸附滤件通电,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所述压板为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网孔孔径小于前述吸附滤件的直径,用以使气体穿过;所述网状结构上设置有腔体,用以容纳前述吸附滤件脱附后的气体;
所述活塞杆穿过设置于前述容器顶部的圆洞与前述腔体相连,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道,用以使前述腔体内的气体排出。
进一步,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结构,该移动结构包括移动块、设置于容器一侧的制动杆;
所述移动块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相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制动杆上上下移动。
进一步,所述移动块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前述电极脱附组件,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进一步,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电极,底部对应设置有极性相反的导电电极,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进一步,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移动块、至少一个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能够通过卡齿结构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容纳的前述吸附滤件。
进一步,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移动块,该第三移动块之间能够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前述吸附滤件。
进一步,所述容器上设置有推移组件、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前述容器的一侧,包括运送块、推动块,环形设置的输送带,用以把落至底部的前述吸附滤件回收至前述移动块上;
所述运送块与输送带相连接,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输送带做环形运动,用以运输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运送块与所述输送带相连接,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推动块设置于前述运送块上,能够在运送块上移动,用以将前述吸附滤件从运送块上推下,并使得吸附滤件落至前述移动块上;
所述推移组件设置于前述容器的底部,用以把容器底部的吸附滤件推移至前述运送块上。
进一步,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仓,所述仓用以容纳前述容器和前述鼓风结构;
每个仓具有出口及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入口阀门;所述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所述入口阀门用以使气体进入前述仓;所述出口阀门用以使气体离开前述仓;
前述控制组件控制前述入口阀门及前述出口阀门的关闭或者开启,用以实现循坏吸附脱附的操作,当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一个仓的入口阀门时,该仓的出口阀门关闭,此时气流仅通过该仓的入口阀门进入该仓内;当控制组件关闭一个仓的入口阀门时,该仓的出口阀门开启,此时气流仅通过该仓的出口阀门离开该仓,同时,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与该仓最邻近的任意仓的入口阀门,并关闭对应的出口阀门。
本发明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作为举例,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通过本发明,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吸附气体并且利用电解吸原理脱附气体。另一方面,该装置能将脱附后的气体排出,同时还具有气体吸脱附周期短,吸附材料可反复循环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气体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移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为另一种实施例。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输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运送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推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气体净化装置100,容器110,通气孔120,鼓风结构130,吸附滤件140;活动结构200,活塞杆210,腔体220,压板230;移动结构300,第一移动块310,第二移动块320,制动杆330,输送带340,运送块350,推动块360,推移组件370,第三移动块380;电极脱附组件400;仓500,入口阀门510,出口阀门5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公开的具有支撑结构的防舌后坠导管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在下述实施例的附图中,各附图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需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包括另外的实现,其中可以不按所述的或讨论的顺序,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这应被本发明的实施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实施例
一种气体净化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球形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装填至容器中,对装填球形活性炭的容器设置正、负导电电极;
步骤2,利用球形活性炭自身的导电性,通过容器上的导电电极进行通电,让球形活性炭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实现已吸附气体的脱附操作;
步骤3,对前述的导电电极断电后,吸附材料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步骤4,循环前述的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及脱附操作。
本方法采用物理吸附法,使用球形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球形活性炭,虽然本质上讲也是一种活性炭,但它具有装填密度高、强度高、电导率高、导热系数高、比表面积高等优异特性。因此,球形活性炭除了具备常规工业活性炭吸附容量高、吸附选择性好等功能之外,还能基于电解吸的原理进行气体脱附。
优选的,装填球形活性炭的容器材质为不导电、耐高温的树脂、塑料或无机玻璃。容器的形状,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可以为柱状、长方体、正方体或其它不规则形状。
常规电加热脱附,是对具有保温效果的吸附容器进行电加热让其达到脱附温度。本方法中主要采用了电解吸的方法进行气体脱附,即,利用吸附材料自身的导电性,通过设置的导电电极对吸附材料自身进行加热使其对气体进行吸附,再通过断电让吸附材料快速降至吸附温度。对吸附材料进行升温降温的循坏,便能实现对气体吸附脱附的循坏操作,达到净化气体的效果。
导电电极通电的方式为直流电或交流电,通电电压可选为220V、380V或10-220000mV。
本气体净化的方法可以适用于处理工业尾气的吸脱附装置,防毒口罩,以及具备空气净化功能的空调,除湿器,等等。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气体净化的装置100,包括容器110,通气孔120,鼓风结构130,吸附滤件140,活动结构200,活塞杆210,电极脱附组件400。
容器110中置放有吸附滤件140,该吸附滤件140为球形活性炭,用以吸附或者脱附气体。
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与需求,容器110中的吸附滤件140可以是同一种类的球形活性炭,也可以是多种类的球形活性炭的混合。优选的,球形活性炭为沥青基球形活性炭、酚醛树脂基球形活性炭、聚苯乙烯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由工业活性炭进行二次成型得到的球形活性炭中的任意一种。
气体净化的装置100还包括鼓风结构130,用以产生气流,气流穿过设置于容器110上的通气孔120进入前述容器110中,导入到前述吸附滤件140。
可选的,通气孔120设置于容器的底部,通气孔120的孔径小于吸附滤件140的直径,如此,鼓风结构130产生的气流能通过通气孔120进入容器110,同时,吸附滤件140不会掉出容器110。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通过吹散吸附滤件140的方式来加快吸附,参图1、2所示。当鼓风结构130处于运行状态时,作为举例,超过50%的前述吸附滤件140会持续改变位置。鼓风结构130产生的气流足以吹动超过50%的吸附滤件140,并使其保持在容器110内做无规则运动,以保证吸附滤件140和待净化的气体产生足够的接触。同时,为了保证吸附滤件140有足够的空间在鼓风结构130运作时做无规则运动,作为举例,容器110的体积大于压实状态下的吸附滤件140体积的20%以上。
基于球形活性炭能采用电解吸的原理进行气体脱附,电极脱附组件400包括正导电电极、负导电电极,用以对吸附滤件140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140脱附气体。
如图2所示,所述装置还包括活动结构200,包括活塞杆210,腔体220,压板230。压板230能够在容器110中上下移动,将分散的吸附滤件140推向容器110的底部压实。
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压板230在容器110中的移动可以通过卡槽结构来实现,比如,在压板230上设置卡齿,并在容器110与压板230的接触面上设置与卡齿相匹配的滑轨,来实现压板230的移动功能。
压板230初始位置设置于紧贴容器110的顶部,在启动时向容器110的底部移动。压板230上设置有电极脱附组件400,设置在所述压板230接触吸附滤件140的接触面上,用以对吸附滤件140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140脱附气体。吸附滤件140脱附气体后,压板230再重新上移回归原位,给吸附滤件140腾出分散空间。至此,压板230完成了一个操作,之后重复此操作即可。
作为举例而非限定,压板230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来进行上移和下推的切换条件。
压板上设置有电极吸附组件400,电机吸附组件400包括包括正导电电极、负导电电极,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140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140脱附气体。
可选的,电极脱附组件400设置于压板230的底部。这样压板230在往下推移压实吸附滤件140的过程中,电极脱附组件400便能接触到吸附滤件140,并对其进行通电。
装置100包括控制组件,控制组件用以控制对前述电机脱附组件400的通电或者断电,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400处于通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140在电加热作用下对气体实施脱附作用;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400处于断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140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作为举例而非限定,控制组件设置在容器110外。具体实施时,控制组件配合压板230的移动进行断电与通电之间的切换。在压板230往下移动时,控制组件对电机脱附组件400通电,在压板重新往上移动时切换到断电。同样,也可以按照预设时间间隔来进行断电与通电之间的切换。
如图2所示,所述压板230为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网孔孔径小于吸附滤件140的直径,用以使气体穿过;所述网状结构上设置有腔体220,用以容纳前述吸附滤件140脱附后的气体。以网状结构为底部,容器壁围绕网状结构在其周边围成腔体。
活塞杆210穿过设置于容器110顶部的圆洞与腔体220相连;活塞杆210内部设置有排气道,用以使腔体220内的气体排出。
活塞杆210的长度大于容器110的高度,并且跟着压板230同步移动。或者,活塞杆210配套设置电机提供动力,活塞杆210移动带动压板230移动。活塞杆210的设置使得装置100具备了排出脱附气体的功能。
如图3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0还包括移动结构300。该移动结构300包括移动块、设置于容器一侧的制动杆330。
所述移动块具有腔体,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140。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制动杆330相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制动杆330上移动。
作为举例而非限定,移动块上设置有卡齿,制动杆330上设置有与卡齿匹配的卡槽,移动块通过卡齿嵌入卡槽并在卡槽范围内移动。
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移动块310、至少一个第二移动块320,所述第一移动块310与所述第二移动块320能够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容纳的前述吸附滤件140。
如图3所示,第一移动块310的形状与第二移动块320的形状匹配设置,能卡合为一体。
第一移动块310与第二移动块320间隔设置,通过相互卡合来压实放置在其中的吸附滤件140。
移动块的底部或顶部设置有前述电极脱附组件400,用以对吸附滤件140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图3中展示了在移动块的底部设置电极脱附组件400。
如图4所示,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移动块380,该第三移动块380之间能够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容纳的前述吸附滤件140。本实施例中,移动块均为形状相同且能相互卡合的第三移动块380。
本实施例中,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电极,底部对应设置有极性相反的导电电极,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进行通电,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如图4所示。
图3或者图4的设置下,移动块之间卡合时,电极吸附滤件400均能与吸附滤件140产生接触,继而对其进行通电。
可选的,移动块上设置有排气通道,以提供脱附后的气体离开容器110的通道。
在鼓风结构130产生的气流下,移动块上放置的吸附滤件140有可能掉出移动块。应对此问题,容器110上设置有推移组件370、输送组件,如图5-图7所示。
如图5、图6所示,所述输送组件包括运送块350、推动块360,环形设置的输送带340。
优选的,输送组件设置于容器110上相对前述移动结构300的一侧。所述输送带340做环形运动,用以运输吸附滤件140;运送块350与所述输送带相连接,用以放置吸附滤件140。推动块360设置于前述运送块上,能够在前述运送块上移动,用以把吸附滤件140从运送块350上推下,并使得吸附滤件140落至前述移动块上。
优选的,推动块360设置于运送块350的后端,贴近运送块350与输送带340的连接处。推动块360按照一定时间间隔从运送块350后端快速移动至前端,将运送块350上的吸附滤件推离运送块350,使其落至对面的移动块上。
如图7所示,推移组件370设置于容器110的底部,用以把容器底部的吸附滤件140推移至前述运送块350上。
在输送带340的带动下,运送块350也做循环环形运动。推移组件370按照预设时间间隔从容器110底部的一端移动至运送块350所在的另一端,推动底部所散落的吸附滤件140至运送块上。
如图8所示,装置100包括至少两个仓500,用以容纳前述容器以及鼓风结构。仓500具有出口及入口,入口设置有入口阀门510,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520;所述入口阀门510用以使气体进入前述仓500;所述出口阀门520用以使气体离开前述仓500。
前述控制组件控制前述入口阀门510及前述出口阀门520的关闭或者开启,用以实现循坏吸附脱附的操作。当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一个仓500的入口阀门510时,该仓的出口阀门520关闭,待净化气体仅能通过入口阀门510进入相应的仓500内。前述的吸附滤件140脱附气体之后,控制组件关闭该仓的入口阀门510,开启该仓500的出口阀门520,此时脱附后的气体仅通过出口阀门520离开该仓500,同时,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与该仓最邻近的任意仓的入口阀门510,并关闭对应的出口阀门520。可选的,设置排气管,一端与出口阀门连接,另一端通向室外,将脱附气体排出至室外。
作为举例而非限定,默认设置为每次只有一个仓运作,例如,所述控制组件关闭一个仓500的入口阀门510时,则开启与该仓500最邻近的任意仓500的入口阀门510,并关闭对应的出口阀门520。
具体实施时,根据需要,也可以所有仓或者几个仓同时开放运作,控制组件控制多个仓的入口阀门510及出口阀门520同步开启或者关闭。
在本公开内容的目标保护范围内,各组件可以以任意数目选择性地且操作性地进行合并。另外,像“包括”、以及“具有”的术语应当默认被解释为包括性的或开放性的,而不是排他性的或封闭性,除非其被明确限定为相反的含义。所有技术、科技或其他方面的术语都符合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其被限定为相反的含义。在词典里找到的公共术语应当在相关技术文档的背景下不被太理想化或太不实际地解释,除非本公开内容明确将其限定成那样。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气体净化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用球形活性炭作为吸附材料,装填至容器中,对装填球形活性炭的容器设置正、负导电电极;
步骤2,利用球形活性炭自身的导电性,通过容器上的导电电极进行通电,让球形活性炭通过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加热,通过加热实现已吸附气体的脱附操作;
步骤3,对前述的导电电极断电后,吸附材料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步骤4,循环前述的步骤2和步骤3,实现对气体的吸附及脱附操作。
2.一种气体净化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容器、电极脱附组件、控制组件,
其中,所述容器中置放有吸附滤件,该吸附滤件为球形活性炭,用以吸附或者脱附气体;
所述电极脱附组件包括正导电电极、负导电电极,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所述控制组件,用以控制对前述电机脱附组件的通电或者断电,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处于通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在电加热作用下对气体实施脱附作用;当前述电极脱附组件处于断电状态下时,前述吸附滤件降至吸附温度,重新实现气体的吸附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鼓风结构,用以产生气流,气流穿过设置于前述容器上的通气孔进入前述容器中吹散前述吸附滤件;当鼓风结构处于运行状态时,超过50%的前述吸附滤件会持续改变位置;所述容器的体积大于压实状态下的前述吸附滤件体积的20%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活动结构,该活动结构包括压板、活塞杆,该压板能够在前述容器中上下移动,将分散的球形活性炭推向容器的底部压实;
所述压板上设置有前述电极脱附组件,所述电极脱附组件设置在压板接触前述吸附滤件的接触面上,用以对吸附滤件通电,从而使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所述压板为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的网孔孔径小于前述吸附滤件的直径,用以使气体穿过;所述网状结构上设置有腔体,用以容纳前述吸附滤件脱附后的气体;
所述活塞杆穿过设置于前述容器顶部的圆洞与前述腔体相连,活塞杆的内部设置有排气道,用以使前述腔体内的气体排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移动结构,该移动结构包括移动块、设置于容器一侧的制动杆;
所述移动块具有腔体,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移动块的一端与所述制动杆相连接,且能够在所述制动杆上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的顶部设置有导电电极,底部对应设置有极性相反的导电电极,用以对前述吸附滤件实施电加热作用,从而使前述吸附滤件脱附气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移动块、至少一个第二移动块,所述第一移动块与所述第二移动块能够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前述吸附滤件。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块包括至少两个第三移动块,该第三移动块之间能够互相卡合,用以压实容纳的前述吸附滤件。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上设置有推移组件、输送组件,
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前述容器的一侧,包括运送块、推动块、环形设置的输送带,用以把落至底部的前述吸附滤件回收至前述移动块上;
所述运送块与输送带相连接,用以放置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输送带做环形运动,用以运输前述吸附滤件;
所述推动块设置于前述运送块上,能够在运送块上移动,用以将前述吸附滤件从运送块上推下,并使得吸附滤件落至前述移动块上;
所述推移组件设置于前述容器的底部,用以把容器底部的吸附滤件推移至前述运送块上。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仓,所述仓用以容纳前述容器和前述鼓风结构;
每个仓具有出口及入口,所述入口设置有入口阀门;所述出口设置有出口阀门;所述入口阀门用以使气体进入前述仓;所述出口阀门用以使气体离开前述仓;
前述控制组件控制前述入口阀门及前述出口阀门的关闭或者开启,用以实现循坏吸附脱附的操作,当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一个仓的入口阀门时,该仓的出口阀门关闭,此时气流仅通过该仓的入口阀门进入该仓内;当控制组件关闭一个仓的入口阀门时,该仓的出口阀门开启,此时气流仅通过该仓的出口阀门离开该仓,同时,所述控制组件开启与该仓最邻近的任意仓的入口阀门,并关闭对应的出口阀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77769.7A CN113813741B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77769.7A CN113813741B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3741A true CN113813741A (zh) | 2021-12-21 |
CN113813741B CN113813741B (zh) | 2022-10-18 |
Family
ID=789201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77769.7A Active CN113813741B (zh) | 2021-10-09 | 2021-10-09 |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13741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6454A1 (en) * | 2001-12-19 | 2006-05-11 | Jean-Pierre Farant | Ad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gaseous stream and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sorbent |
CN102029100A (zh) * | 2010-11-23 | 2011-04-27 | 张家港市三星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的干法脱附工艺 |
CN102210962A (zh) * | 2011-01-27 | 2011-10-12 | 郑州中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从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的吸附净化单元及吸附回收装置 |
CN110975515A (zh) * | 2019-11-01 | 2020-04-10 | 张蕾 | 一种通电加热再生的活性炭吸附净化系统和方法 |
CN210544216U (zh) * | 2019-08-06 | 2020-05-19 | 山东驰盛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焚烧一体机 |
CN210699408U (zh) * | 2019-06-12 | 2020-06-09 | 武汉维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炭电加热吸附脱附一体装置 |
-
2021
- 2021-10-09 CN CN202111177769.7A patent/CN11381374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60096454A1 (en) * | 2001-12-19 | 2006-05-11 | Jean-Pierre Farant | Adsorption of contaminants from gaseous stream and in situ regeneration of sorbent |
CN102029100A (zh) * | 2010-11-23 | 2011-04-27 | 张家港市三星净化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有机废气活性炭吸附的干法脱附工艺 |
CN102210962A (zh) * | 2011-01-27 | 2011-10-12 | 郑州中斯达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从废气中回收有机溶剂的吸附净化单元及吸附回收装置 |
CN210699408U (zh) * | 2019-06-12 | 2020-06-09 | 武汉维控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炭电加热吸附脱附一体装置 |
CN210544216U (zh) * | 2019-08-06 | 2020-05-19 | 山东驰盛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活性炭吸附催化焚烧一体机 |
CN110975515A (zh) * | 2019-11-01 | 2020-04-10 | 张蕾 | 一种通电加热再生的活性炭吸附净化系统和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3741B (zh) | 2022-10-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4478340U (zh) | 一种再生型空气净化系统 | |
CN108568213B (zh) | 台桌式实验室空气污染物去除机 | |
US10046266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of cleaning cabin air in a transportation vehicle | |
CN100441233C (zh) | 一种吸附法与低温等离子体相结合的室内空气净化方法 | |
KR101549358B1 (ko) | 에너지 효율적인 공기정화시스템 | |
CN103702690B (zh) | 利用电场再生的空气净化器 | |
US11369914B2 (en) | Process and apparatus for the removal of metabolic carbon dioxide from a confined space | |
CN204084734U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CN105833677A (zh) | 低温等离子体耦合吸附处理挥发性有机物的方法及设备 | |
CN204219982U (zh) |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气体净化装置 | |
CN104436956A (zh) | 一种介质阻挡放电的气体净化装置 | |
CN103381393A (zh) | 车载空气净化器 | |
CN106000098A (zh) | 智能自体再生VOCs气体处理系统 | |
CN113813741B (zh) | 气体净化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1093092A (zh) | 空调设备 | |
CN203810521U (zh) | 有空气净化功能的电取暖器 | |
KR20170024279A (ko) | 유해가스 및 악취 제거장치 | |
CN208809736U (zh) | 一种分离混合气体中高沸点可凝组份的吸附反应器 | |
CN210385377U (zh) | 一种膜式除臭器 | |
CN108579332B (zh) | 一种分离混合气体中高沸点可凝组份的吸附反应器及方法 | |
KR102380500B1 (ko) | 공기 정화 장치 | |
CN117053317A (zh) | 一种结合新风的可再生空气化学污染物净化器 | |
CN105276754A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US20230405511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moving Carbon Dioxide from a Fluid | |
KR100583586B1 (ko) | 악취물질 및 휘발성 유기화합물질의 농축을 위한 다단흡착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09 Address after: 244002 At the intersection of Suzhou Road and Xin'anjiang Avenue i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of Tongling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erui Xinneng (Tongli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37 No. 130, Meilong Road, Shanghai, Xuhui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