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923A -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0923A CN113810923A CN202010531658.0A CN202010531658A CN113810923A CN 113810923 A CN113810923 A CN 113810923A CN 202010531658 A CN202010531658 A CN 202010531658A CN 113810923 A CN113810923 A CN 1138109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reconfiguration message
- rlc
- bearer
-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2
- 101100150275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rb-3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1994 acti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06010048669 Terminal stat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150273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r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1100150274 Caenorhabditis elegans srb-2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694 Humulus lupulu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713 feedback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2—Manipulation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5—Setup of multiple wireless link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875—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to or through Device to Device [D2D] links, e.g. direct-mode link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8—Load balancing or load distribution
- H04W28/09—Management thereof
- H04W28/0958—Management thereof based on metrics or performance parameters
- H04W28/0967—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该方法包括: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开始支持旁链路(sidelink,或译为侧链路,边链路,副链路等),用于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之间不通过网络设备进行直接数据传输。
LTE sidelink的设计适用于特定的公共安全事务(如火灾场所或地震等灾难场所进行紧急通讯),或车联网(vehicle to everything,V2X)通信等。车联网通信包括各种业务,例如,基本安全类通信,高级(自动)驾驶,编队,传感器扩展等等。由于LTE sidelink只支持广播通信,因此主要用于基本安全类通信,其他在时延、可靠性等方面具有严格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的高级V2X业务将通过新空口(New Radio,NR)sidelink支持。
5G NR系统可用于LTE所不支持的6GHz以上工作频段,支持更大的工作带宽,但目前版本的NR系统只支持基站与终端间的接口,尚不支持终端之间直接通信的Sidelink接口。
Sidelink链路接口又可以称作PC5接口。
目前的sidelink传输也主要分广播(broadcast),组播(groupcast),单播(unicast)几种传输形式。单播顾名思义就是一对一的传输。组播为一对多的传输。广播也是一对多的传输,但是广播并没有终端属于同一个组的概念。
目前Sidelink单播和组播通信支持物理层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反馈机制。
Sidelink终端的资源分配模式总共分为两类:
1)由网络侧设备(基站)控制并为每个终端分配资源;
2)由每个终端自主选择资源。
典型的终端到终端Sidelink中继(UE-to-UE sidelink relay)场景中,远端终端(remote UE)通过和中继终端(relay UE)之间的Sidelink链路,由中继终端将它的数据与目标终端之间进行转发。在这个场景中,远端终端1和远端终端2之间进行数据传输,中继终端起到数据中转作用。
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现有技术中,只解决了两个终端直接通信时的配置问题,例如终端1和终端2直接通信,通过PC5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过程进行配置,建立旁链路无线承载(Sidelink Radio Bearer,SLRB)和无线链路控制承载(RLC bearer),从而终端1和终端2之间的数据可以经过一跳PC5接口进行传输。
而在UE-to-UE relay的架构中,如何在两个远端终端之间、远端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进行配置,以及如何配置两段PC5链路,使得两个终端可以通过两跳甚至多跳的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目前并没有直接的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并未解决UE-to-UE sidelink relay场景中承载配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该方法包括:
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该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该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中继终端,该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该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一;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二;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流程图之三;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三;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9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尽管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远端终端11和中继终端12。其中,远端终端11和中继终端12均为终端,该终端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的具体类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中UE-to-UE relay场景对应两种架构,分别为L2架构和L3架构。
其中,即L2构架中,L3协议栈(例如RRC,SDAP,PDCP等)位于两个对等端的远端终端实体,在中继终端仅有对应的RLC承载用于中转数据。L2架构的特点是,中继终端(relayUE)对其中继的数据并不具有完整的协议栈,即除了RLC(Radio Link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 Address,媒体访问控制地址)和PHY(Physical,物理层)这些基本的L2传输协议栈以外,并没有对应的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SDAP(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服务数据适配协议),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等协议栈,只用RLC承载对远端终端(remoteUE)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相当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具有对等的RRC,SDAP和PDCP等协议栈,而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仅有RLC层及以下协议栈,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也仅有RLC层及以下协议栈。
其中,L3架构中,L3协议栈(例如RRC,SDAP,PDCP等)位于中继终端。即L3架构的特点是,中继终端(relay UE)具有完整的协议栈,即除了RLC,MAC和PHY这些基本的L2传输协议栈以外,也具有RRC,SDAP,PDCP等协议栈,用于对远端终端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相当于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有完整的协议栈,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也有完整的协议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下述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终端、第二终端也可以称为第一远端终端、第二远端终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步骤201,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后,第一终端及中继终端分别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并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
步骤202,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是由中继终端配置的,因此仅需要与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配置内容保持一致即可,中继终端可以给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分配和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不一样的ID,具有一定的配置灵活性。
或者,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而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同时建立两个RLC承载(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这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同一套配置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信息;若上述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为不同的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消息中需通过直接指示或隐式指示的方式指出每一套配置信息对应的哪一个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CL承载都是由第一终端集中配置的,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和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是相同的,但其相比于由中继终端配置的方式该方式节省了一条配置信令。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L3架构下,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在L3架构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建立PC5 RRC并建立相应的SLRB和RLC承载,用于对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也建立PC5 RRC并建立相应的SLRB和RLC承载,用于对第二终端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
当第一终端作为发起端或发送端,希望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距离过远,直接PC5通信的效果较差,因此找到位于中间的中继终端对数据进行中转传输。
如果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还没有建立PC5RRC连接,则触发建立PC5 RRC。如果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已经有PC5RRC连接,则可以直接复用现有的PC5 RRC,也可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PC5 RRC。因为PC5 RRC是基于一对源L2 ID和目标L2 ID标识的,在两个终端之间只要使用不同的L2 ID就可以建立多条PC5 RRC。
为适应不同的传输场景,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采取建立相同的PC5 RRC;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现有的PC5直接通信的业务,可以和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中转业务进行一起管理,维护一条PC5链路,维护较为方便。或者,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采取不同的PC5 RRC,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现有的PC5直接通信的业务维护一条PC5 RRC,第一终端需要中继终端中转给第二终端的业务独立管理,维护另一条PC5 RRC,由于不同场景下数据的最终传输目的地和操作不一样,分开维护便于更好的进行映射和分别操作。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一般是两个不同的域进行配置,通过SLRB索引将两组配置关联在一起。即SLRB的配置中包含有SLRB索引,RLC承载的配置中也会携带SLRB索引,相同的SLRB索引值对应一对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一条承载的高层配置(即SLRB的配置)和底层配置(RLC承载的配置),一起协同工作。
可选地,在L3架构下,当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按照该配置建立对应的SLRB和RLC承载,向第一终端发送重配置完成消息。并根据这些配置,组织一条新的PC5 RRC消息(即第二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用以建立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和RLC承载。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二重配置消息,按照配置进行SLRB和RLC承载的建立,并向中继终端发送重配置完成消息。至此,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管道就建立完成。
可选地,L3架构下,第一重配置消息和/或第二重配置消息由PC5 RRC重配置信令携带,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L2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可以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也可以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即可;而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L2架构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可以使用一套配置信息,也可以使用两套配置信息(即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含两套配置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例如,L2架构下,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该信令经过中继终端中转,其携带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为业务配置相关的SLRB,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为业务配置相关的RLC承载以及第三SLRB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中继终端根据上述配置,向第二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为该业务配置相关的RLC承载以及RLC承载与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二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
根据L2架构的特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要通过中继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则需要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先建立SLRB,例如包含RRC,SDAP,PDCP等协议层,用于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而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需要建立RLC承载,用于传输PDCP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也需要建立RLC承载,用于传输PDCP PDU。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由于L2架构下,SLRB是端到端的,RLC承载是分两段的,因此彼此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能使用传统的同时配置方式,而需要采取不同信令过程增强的映射方式来配置。在L2架构中,SLRB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配置的,SLRB索引也是在其对应的PC5链路1有效的。而RLC承载对应的是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链路2,或者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PC5链路3,相当于要在PC5链路2和PC5链路3的消息里,指示对应的是PC5链路1的哪个SLRB索引,因为是不同的PC5链路,故不能仅携带SLRB索引,还需要标识对应的PC5链路,例如携带PC5链路相关的标识信息(两端终端的身份ID,两端终端的L2 ID,或者链路ID等)。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例如两端终端的身份ID,两端终端的L2 ID,或者链路ID等。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包括:
步骤301,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其中,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后,第一终端及中继终端分别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若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根据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并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
步骤302,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是由中继终端配置的,因此仅需要与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配置内容保持一致即可,中继终端可以给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分配和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不一样的ID,具有一定的配置灵活性。
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而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同时建立两个RLC承载(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这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同一套配置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信息;若上述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为不同的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消息中需通过直接指示或隐式指示的方式指出每一套配置信息对应的哪一个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CL承载都是由第一终端集中配置的,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和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是相同的,但其相比于由中继终端配置的方式该方式节省了一条配置信令。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在L3架构下,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在L3架构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建立PC5 RRC并建立相应的SLRB和RLC承载,用于对第一终端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也建立PC5 RRC并建立相应的SLRB和RLC承载,用于对第二终端的数据进行承载和传输。
当第一终端作为发起端或发送端,希望与第二终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时,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距离过远,直接PC5通信的效果较差,因此找到位于中间的中继终端对数据进行中转传输。
如果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还没有建立PC5RRC连接,则触发建立PC5 RRC。如果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已经有PC5RRC连接,则可以直接复用现有的PC5 RRC,也可以重新建立一个新的PC5 RRC。因为PC5 RRC是基于一对源L2 ID和目标L2 ID标识的,在两个终端之间只要使用不同的L2 ID就可以建立多条PC5 RRC。
为适应不同的传输场景,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采取建立相同的PC5 RRC;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现有的PC5直接通信的业务,可以和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中转业务进行一起管理,维护一条PC5链路,维护较为方便。或者,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采取不同的PC5 RRC,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或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现有的PC5直接通信的业务维护一条PC5 RRC,第一终端需要中继终端中转给第二终端的业务独立管理,维护另一条PC5 RRC,由于不同场景下数据的最终传输目的地和操作不一样,分开维护便于更好的进行映射和分别操作。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一般是两个不同的域进行配置,通过SLRB索引将两组配置关联在一起。即SLRB的配置中包含有SLRB索引,RLC承载的配置中也会携带SLRB索引,相同的SLRB索引值对应一对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为一条承载的高层配置和底层配置,一起协同工作。
可选地,在L3架构下,当中继终端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按照该配置建立对应的SLRB和RLC承载,向第一终端发送重配置完成消息。并根据这些配置,组织一条新的PC5 RRC消息(即第二重配置消息),发送给第二终端,用以建立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和RLC承载。第二终端接收到第二重配置消息,按照配置进行SLRB和RLC承载的建立,并向中继终端发送重配置完成消息。至此,第一终端到第二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管道就建立完成。
需要说的是,中继终端需要维护两段传输管道(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传输管道、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传输管道)的正确映射关系,以确保第一终端的数据能够通过正确的承载管道到达第二终端。即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所述第一SLRB和所述第二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或,
维护所述第一RLC承载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具体的映射方式包括下述任意一种:
1)PC5 RRC链路为一对一映射,SLRB也为一对一映射。例如,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为中继业务建立了PC5链路2,其中SLRB索引建立了1,2,3传输不同属性的业务,在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为中继业务建立了PC5链路3,其中SLRB索引建立了1,2,3传输不同属性的业务,两组SLRB索引序号按序对应映射。
2)PC5 RRC链路复用,SLRB为一对一映射。例如,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为中继业务复用了原有的PC5链路1,其中SLRB索引建立了6,7,8传输不同属性的业务,在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为中继业务复用了原有的PC5链路2,其中SLRB索引建立了3,4,5传输不同属性的业务,两组SLRB索引序号(3-6,4-7,5-8)对应映射。
3)PC5 RRC链路复用,SLRB复用。其需要的SLRB数目较少,即在PC5RRC链路复用的基础上,SLRB也可以复用,在数据包中携带细节区分的方式,例如第一段SLRB3的一部分数据映射到第二段SLRB6,之所以是SLRB3的部分数据,是因为SLRB3有可能还复用有到其它目标节点的数据,而第二段的SLRB6上除了承载来自于第一终端的数据,还可能承载来自于其它终端的具有类似服务质量QoS需求的数据。
综上,在L3架构下,中继终端参与了两段链路的配置,并维护映射关系,在后续的数据传输中,可以按照配置和映射关系,将来自于第一终端的数据,在对应正确的管道上发送给第二终端。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终端也可以采用相同的过程,建立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两段发送管道,通过两段发送管道传输数据给第一终端。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L2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可以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也可以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即可;而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L2架构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可以使用一套配置信息,也可以使用两套配置信息(即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包含两套配置信息),在此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L2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情况下:
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该信令经过中继终端中转,其携带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为业务配置相关的SLRB,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为业务配置相关的RLC承载以及第三SLRB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中继终端根据上述配置,向第二终端发送PC5 RRC重配置信令,为该业务配置相关的RLC承载以及RLC承载与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二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
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在基本的安全建立完成之后,可以根据业务传输的需求,进行SLRB的建立,这个过程是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RB3进行的。其中,第一终端的SLRB的配置内容区分不同的终端状态,可以来自于Uu接口RRC专用信令,系统信息块SIB消息或者预配置消息。
第一终端通过PC5-RRC接口,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RB3,向第二终端发送SLRB的配置消息,接收到之后第二终端根据配置建立对应的SLRB,并返回重配置完成消息。这样就完成了SLRB的端到端配置过程。
对于RLC承载的建立,由于是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以及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因此需要使用他们彼此之间的PC5-RRC过程进行建立。其中,第一终端的RLC承载的配置内容也是区分不同的终端状态,可以来自于Uu接口RRC专用信令,SIB消息或者预配置消息。
第一终端通过PC5-RRC接口,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SRB3,向中继终端发送RLC承载的配置消息,并配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SLRB与新建立的RLC承载的映射关系,接收到之后中继终端根据配置建立对应的RLC承载,并返回重配置完成消息,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段RLC承载的配置过程。中继终端通过PC5-RRC接口,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RB3,向第二终端发送RLC承载的配置消息,并配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SLRB与新建立的RLC承载的映射关系,接收到之后第二终端根据配置建立对应的RLC承载,返回重配置完成消息,这样就完成了第二段RLC承载的配置过程。
其中,L2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情况下:
第一终端通过与第二终端之间的PC5 RRC重配置信令,同时配置SLRB和RLC承载给第二终端,该配置用于建立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当第二终端接收到配置之后,可以同时配置SLRB(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和RLC承载(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
第一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 RRC信令,将RLC承载配置给中继终端,中继终端接收到RLC承载的配置之后,利用同一套配置,同时建立两个RLC承载,其中一个RLC承载用于与第一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另一个RLC承载用于与第二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或者,第一终端通过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RRC信令,将两套RLC承载配置给中继终端,并指明其中一套RLC承载配置用于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建立,另一套RLC承载配置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建立,中继终端接收到RLC承载配置后,分别利用不同的RLC承载配置,建立对应的RLC承载。
其中,中继终端维护这两个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这两个RLC承载ID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他们共同特点是都承载的是同一个SLRB内容。
例如,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在基本的安全建立完成之后,可以根据业务传输的需求,进行SLRB的建立,这个过程是通过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RB3进行的。其中,第一终端的SLRB的配置内容区分不同的终端状态,可以来自于Uu接口RRC专用信令,系统信息块SIB消息或者预配置消息。
第一终端通过PC5-RRC接口,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RB3,向第二终端发送SLRB的配置消息和RLC的配置消息,并配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SLRB与新建立的RLC承载的映射关系,接收到之后第二终端根据配置建立对应的SLRB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配置,并返回重配置完成消息。
第一终端通过PC5-RRC接口,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SRB3,向中继终端发送RLC承载的配置消息,并配置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的SLRB与新建立的RLC承载的映射关系,接收到之后中继终端根据配置建立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并根据相同的配置消息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并返回重配置完成消息,这样就完成了第一段RLC承载的配置过程和第二段RLC承载的配置过程。
总得来说,根据L2架构的特点,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要通过中继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则需要在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先建立SLRB,例如包含RRC,SDAP,PDCP等协议层,用于端到端的数据传输。而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需要建立RLC承载,用于传输PDCP 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在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也需要建立RLC承载,用于传输PDCP PDU。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由于L2架构下,SLRB是端到端的,RLC承载是分两段的,因此彼此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能使用传统的同时配置方式,而需要采取不同信令过程增强的映射方式来配置。在L2架构中,SLRB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配置的,SLRB索引也是在其对应的PC5链路1有效的。那么RLC承载对应的是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链路2,或者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PC5链路3,相当于要在PC5链路2和PC5链路3的消息里,指示对应的是PC5链路1的哪个SLRB索引,因为是不同的PC5链路,故不能仅携带SLRB索引,还需要标识对应的PC5链路,例如携带PC5链路相关的标识信息(两端终端的身份ID,两端终端的L2 ID,或者链路ID等)。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例如两端终端的身份ID,两端终端的L2 ID,或者链路ID等。
在L2架构下,中继终端并不解析PC5-S信令内容,尤其是安全保护之后的内容,中继终端无法读取,只是对L2地址进行映射,帮助两端终端的数据传输。
特别的,由于中继终端在后续的过程中,也需要分别与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RLC承载,需要PC5信令来发送相关配置。因此在上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建立安全和PC5RRC的过程中,中继终端也分别与这两个终端建立安全和PC5 RRC。例如第二终端在接收到中继终端转发的第一条请求消息,决定响应第一终端的业务时,不仅向第一终端建立安全和后续的PC5 RRC,因为它从跳数信息或者中继信息,可以知道这是一个中继业务,并非直接连接的业务,因此也同时向中继终端发起安全建立和后续的PC5 RRC过程。第二终端向第一终端的信令,与第二终端向中继终端的信令,可以采取不同的链路ID/L2 ID对(例如对于第二终端来说,中继终端L2 ID1是唯一一个,但是第二终端可以用自己的L2 ID2来发送到第一终端的数据,而通过L2 ID3来发送到中继终端的数据,第二终端需要告知中继终端L2ID2和L2 ID3都是自己的ID,且绑定一个中继架构)来管理和发送,但两端终端需记录上述不同的链路ID/L2 ID对的映射关系。也可以采取相同的链路ID/L2 ID对来管理和发送,这种的好处是将此次中继架构的所有相关信令,都集中在一套链路ID/L2 ID对里发送,管理方便,如果用一套链路ID/L2 ID对来发送,那么需要显式的区分哪些数据是给第一终端的,哪些数据是给中继终端的,最简单的方式,例如第二终端到中继终端的信令,使用SLRB0,SLRB1,SLRB2,SLRB3来传输,第二终端到第一终端的信令,使用SLRB4,SLRB5,SLRB6,SLRB7来传输,或者虽然两种信令都共用相同的SLRB0,SLRB1,SLRB2,SLRB3来传输,但是信令本身携带信息,到底是给中继终端还是给第一终端的。同样的,中继终端也需要在转发第二终端给第一终端的安全建立同时,发起向第一终端的安全建立以及后续的PC5 RRC建立,管道管理与区分和上述中继终端-第二终端之间的类似,不再赘述。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所述第一SLRB和所述第二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或,
维护所述第一RLC承载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关联相同SLRB的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在L2架构配置方式中,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情况下,由于SLRB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端到端的PC5 RRC(记为RRC连接1)来配置,而对应的RLC承载分别通过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 RRC(记为RRC连接2),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 RRC(记为RRC连接3)来配置,同时需要配置一个SLRB到两个RLC承载的映射关系。牵涉到了三个PC5 RRC的关联性问题,具体的关联方式包括下述任意一种:
1)每一段链路ID/L2 ID对(link ID/L2 ID Pair)相同;例如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传输时,RRC连接1的信令和RRC连接2的信令采取相同的link ID/L2 ID Pair来传输,即link管道是一样的,那么传输的信令一定具有关联关系,例如SLRB索引在该link唯一,可以直接用。这种方式中,由于两类信令管道一致,因此需要有其它方式区分不同的信令类型,例如不同的SRB来承载,或者相同SRB承载但是在消息具体携带区分信息,例如类型或者目标节点信息;
2)每一段link ID/L2 ID Pair不同;例如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传输时,RRC连接1的信令和RRC连接2的信令采取不同的link ID/L2 ID Pair来传输,link管道不一致,信令类型可以直接区分(不同管道的数据到达的最终节点不一样),那么就需要用其它方式来指示传输的信令具有的关联关系,例如在信令中指示两个link ID/L2 ID pair的关联性(例如link ID1是用于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传输RRC连接1信令的,link ID2是用于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传输RRC连接2信令的,这俩link为同一个中继架构服务,link2中的RLC承载和link1中的SLRB按照相同SLRB索引进行映射),或者虽然RLC承载配置信令在link2上发送,但配置的link1上的承载,在配置信令里指明配置对应的link。
在L2架构配置方式中,第二重配置消息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的情况下,由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SLRB、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通过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端到端的PC5 RRC(记为RRC连接4)来配置,而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通过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 RRC(记为RRC连接5)来配置,同时需要配置一个SLRB到两个RLC承载的映射关系。牵涉到了两个PC5 RRC的关联性问题,具体的关联方式包括下述任意一种:
1)每一段链路ID/L2 ID对(link ID/L2 ID Pair)相同;例如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传输时,RRC连接4的信令和RRC连接5的信令采取相同的link ID/L2 ID Pair来传输,即link管道是一样的,那么传输的信令一定具有关联关系,例如SLRB索引在该link唯一,可以直接用。这种方式中,由于两类信令管道一致,因此需要有其它方式区分不同的信令类型,例如不同的SRB来承载,或者相同SRB承载但是在消息具体携带区分信息,例如类型或者目标节点信息;
2)每一段link ID/L2 ID Pair不同;例如在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传输时,RRC连接4的信令和RRC连接5的信令采取不同的link ID/L2 ID Pair来传输,link管道不一致,信令类型可以直接区分(不同管道的数据到达的最终节点不一样),那么就需要用其它方式来指示传输的信令具有的关联关系,例如在信令中指示两个link ID/L2 ID pair的关联性(例如link ID3是用于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传输RRC连接4信令的,link ID 4是用于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传输RRC连接5信令的,这俩link为同一个中继架构服务,link5中的RLC承载和link4中的SLRB按照相同SLRB索引进行映射),或者虽然RLC承载配置信令在link5上发送,但配置的link4上的承载,在配置信令里指明配置对应的link。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步骤401,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分别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是由中继终端配置的,因此仅需要与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配置内容保持一致即可,中继终端可以给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分配和第一终端和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不一样的ID,具有一定的配置灵活性。
或者,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后,第二终端根据该第二重配置消息建立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而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后,中继终端根据该第一重配置消息,同时建立两个RLC承载(即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以及,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这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可以采用同一套配置信息,也可以采用不同的配置信息;若上述两个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为不同的配置信息,该第一重配置消息中需通过直接指示或隐式指示的方式指出每一套配置信息对应的哪一个RLC承载;此种情况下,由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CL承载都是由第一终端集中配置的,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和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ID是相同的,但其相比于由中继终端配置的方式该方式节省了一条配置信令。
作为另一个可选实施例,在L2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可以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也可以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而在L3架构下,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
在L2架构下,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中继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即可;而若第二重配置消息由第一终端发送给第二终端,则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由于L2架构下,SLRB是端到端的,RLC承载是分两段的,因此彼此之间的映射关系,不能使用传统的同时配置方式,而需要采取不同信令过程增强的映射方式来配置。在L2架构中,SLRB是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配置的,SLRB索引也是在其对应的PC5链路1有效的。那么RLC承载对应的是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PC5链路2,或者中继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PC5链路3,相当于要在PC5链路2和PC5链路3的消息里,指示对应的是PC5链路1的哪个SLRB索引,因为是不同的PC5链路,故不能仅携带SLRB索引,还需要标识对应的PC5链路,例如携带PC5链路相关的标识信息(两端终端的身份ID,两端终端的L2 ID,或者链路ID等)。
在L3架构下,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中继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其中,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一般是两个不同的域进行配置,通过SLRB索引将两组配置关联在一起。即SLRB的配置中包含有SLRB索引,RLC承载的配置中也会携带SLRB索引,相同的SLRB索引值对应一对SLRB的配置和RLC承载的配置,一条承载的高层配置(即SLRB的配置)和底层配置(RLC承载的配置),一起协同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L3架构下,用于信令传输的PC5 SRB包括:
SRB 0:传输未经安全保护的PC5-S信令;(PC5-S是V2X高层信令,属于核心网研究范围);例如直接通信请求消息,在中继操作中,可以复用该信令或者定义新的信令,用以在类似的请求消息中携带中继相关的请求信息,例如可以接受中继,当前是第几跳,例如初始节点设置为0跳,需要中继的业务信息等。
SRB 1:传输安全激活操作相关的PC5-S信令;当中继终端决定为第一终端进行服务,一般是有对应适合的第二终端也找到了中继终端,且链路质量和业务需求等都满足,这时候中继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需要先激活安全,进行“直接安全模式命令”和“直接安全模式完成”消息传输,激活安全操作。
SRB 2:在安全激活之后,传输被保护的PC5-S信令。
SRB3:在安全激活之后,传输被保护的PC5-RRC信令。中继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承载配置,就是通过SRB3传输的。
对于L2架构来说,仍旧可以遵循上述4条SRB的信令传输规则,但具体过程与L3架构是有区别的。
第一终端仍旧使用SRB0传输未经安全保护的PC5-S信令(源L2 ID是自己的地址,目的L2 ID是一个广播地址),该信令携带自己的业务信息,例如是否可以接受中继架构,中继架构的具体信息,如跳数限制,速率等,以及当前的跳数,如果是始发终端,跳数可以为0。
中继终端接收到该信息,虽然自己不感兴趣该业务,但是根据各项条件,例如距离第一终端的链路质量满足要求,中继终端自身能力可以支持业务中转,可以为第一终端中转业务,因此转发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依然是使用SRB0,将第一终端的请求消息中转出去,其中将请求信息内容保持不变,但地址有所变更(源L2 ID改成自己的地址,目的L2 ID是一个广播地址),跳数加1。
第二终端接收到该请求消息,发现自己对该业务感兴趣,且满足基本的中继条件,例如满足跳数需求,到中继终端的链路质量满足要求,则向始发终端发起安全激活过程,这个过程基于高层的信息,因为高层信息中继终端并不能修改,仍旧是给第一终端的内容。该过程是一个单播过程,源L2 ID是第二终端自己的地址,目的L2 ID是接收到请求的地址,即中继终端的地址,于是安全激活信令被发送给中继终端。
中继终端接收到安全激活信令,可以从具体的高层信息里或者从使用的目的L2ID(例如中继终端为不同的link分配不同的L2 ID,这个目的L2 ID就是专门用于为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中转数据用的),获知这是给第一终端的(安全激活)信息,则将目的L2 ID改成第一终端的地址,源L2 ID改成自己的地址,发送给第一终端。第一终端接收到中继终端转发的安全激活信令,进行安全处理,并返回响应,响应依然通过中继终端中转给第二终端。
自此,中继终端为两段链路维护相应的地址映射,第一终端的地址,中继终端的地址1,这一对地址用于中继终端和第一终端之间的通信。中继终端的地址2,第二终端的地址,这一对地址用于中继终端和第二终端之间的通信。并且中继终端维护这两对地址的一一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建立起第一终端通过中继终端将数据包发到第二终端的寻址关系。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和/或第二重配置消息包含的内容,可以来自第一终端的服务基站,例如通过Uu接口专用RRC消息,SIB消息或者预配置消息获得。
当第一终端处于Uu接口的RRC连接状态时,第一终端向服务小区上报自己的需要通过中继传输的业务的QoS信息,包括详细的QoS配置信息,速率信息,传输距离信息,甚至可以是终端的条数信息等,服务小区针对这些上报信息,对第一终端进行SLRB和RLC承载的相关配置,第一终端接收到Uu接口发送的SLRB和RLC承载的配置,组织PC5 RRC重配置消息,将对应的SLRB和RLC承载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终端。
当第一终端处于Uu接口的RRC空闲或非激活状态时,第一终端读取服务小区的SIB信息,根据自己需要通过中继传输的业务的QoS信息,包括详细的QoS配置信息,速率信息,传输距离信息,甚至可以是中继的条数信息等,从SIB信息里找到对应的配置,即SLRB和RLC承载的相关配置,第一终端组织PC5 RRC重配置消息,将对应的SLRB和RLC承载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终端。
当第一终端处于Uu接口脱网状态时,第一终端根据自己的PC5预配置信息,针对自己需要通过中继传输的业务的QoS信息,包括详细的QoS配置信息,速率信息,传输距离信息,甚至可以是中继的条数信息等,从预配置信息里找到对应的配置,即SLRB和RLC承载的相关配置,第一终端组织PC5 RRC重配置消息,将对应的SLRB和RLC承载配置信息发送给中继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承载配置装置,或者该承载配置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承载配置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承载配置装置执行承载配置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配置装置500,应用于第一终端,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501,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502,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6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配置装置600,应用于中继终端,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6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601,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维护模块,用于维护所述第一SLRB和所述第二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或,维护所述第一RLC承载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维护模块,用于维护关联相同SLRB的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承载配置装置700,应用于第二终端,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701,用于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中继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作为一个可选实施例,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承载配置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电子设备、可穿戴设备、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承载配置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能够实现图2至图4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8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801,存储器802,存储在存储器8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01执行时实现上述承载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以及处理器9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9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其中,射频单元901,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或者,射频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或者,射频单元901,还用于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终端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并通过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通过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能够使第一终端、中继终端以及第二终端之间进行协调一致的配置,从而实现远端终端的承载或数据流到中继终端的传输,并最终到达目标终端,保证了远端终端业务的服务质量QoS,在提升用户体验的同时保障了系统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承载配置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装置,则上述承载配置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承载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承载配置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9.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和/或,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以及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所述第一SLRB和所述第二SLRB之间的映射关系;
和/或,
维护所述第一RLC承载和所述第二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维护关联相同SLRB的RLC承载之间的映射关系。
19.一种承载配置方法,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接收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指示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或者,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指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用于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RLC承载的建立。
21.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三SLRB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中继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SLRB的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中还携带与对应RLC承载关联的PC5链路的标识信息。
26.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一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向中继终端发送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所述中继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29.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中继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第一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一无线链路控制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或者,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一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第一终端向第二终端发送第二重配置消息的情况下,
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SLRB的配置信息。
32.一种承载配置装置,应用于第二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或中继终端发送的第二重配置消息;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携带第二RLC承载的配置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第一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一终端与第二终端之间的第三旁链路无线承载SLRB的配置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是中继终端发送的,所述第二重配置消息还携带第二终端与中继终端之间的第二SLRB的配置信息。
35.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至25中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
36.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18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或者,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25任一项所述的承载配置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1658.0A CN113810923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EP21822755.1A EP4167666A4 (en) | 2020-06-11 | 2021-06-10 | MEDIUM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PCT/CN2021/099350 WO2021249474A1 (zh) | 2020-06-11 | 2021-06-10 |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KR1020227044229A KR20230011404A (ko) | 2020-06-11 | 2021-06-10 | 베어러 구성 방법, 장치 및 단말기 |
JP2022574805A JP7535133B2 (ja) | 2020-06-11 | 2021-06-10 | ベアラ配置方法、装置及び端末 |
US18/071,672 US20230093763A1 (en) | 2020-06-11 | 2022-11-30 |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31658.0A CN113810923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0923A true CN113810923A (zh) | 2021-12-17 |
CN113810923B CN113810923B (zh) | 2024-06-18 |
Family
ID=788468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31658.0A Active CN113810923B (zh) | 2020-06-11 | 2020-06-11 | 承载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30093763A1 (zh) |
EP (1) | EP4167666A4 (zh) |
JP (1) | JP7535133B2 (zh) |
KR (1) | KR20230011404A (zh) |
CN (1) | CN113810923B (zh) |
WO (1) | WO2021249474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1520A1 (zh) * | 2022-04-19 | 2023-10-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多路径的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WO2024169699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70245245A1 (en) * | 2016-02-18 | 2017-08-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METHOD |
CN107646198A (zh) * | 2015-04-01 | 2018-01-3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直接链路质量评价的报告 |
CN107820294A (zh) * | 2016-09-12 | 2018-03-2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v2x中继传输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2723143A1 (en) * | 2012-10-19 | 2014-04-23 | NEC Corporation | Enhanced RRC signaling messages |
EP3393055A4 (en) * | 2016-03-30 | 2019-08-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EP3393099B1 (en) * | 2016-03-30 | 2021-07-07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Relay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device |
CN109417695B (zh) * | 2017-01-10 | 2020-10-2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路径转换方法及设备 |
CN108391285B (zh) * | 2017-02-03 | 2023-05-0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设备直通系统的通信方法、数据转发方法及装置 |
CN108809897A (zh) * | 2017-04-28 | 2018-11-1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发现及中继转发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662299B (zh) * | 2018-06-29 | 2022-02-1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0677921B (zh) * | 2019-09-26 | 2021-06-25 | 展讯半导体(南京)有限公司 | 侧链路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装置 |
EP4228327A4 (en) * | 2020-11-30 | 2023-11-22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2020
- 2020-06-11 CN CN202010531658.0A patent/CN113810923B/zh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6-10 WO PCT/CN2021/099350 patent/WO202124947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6-10 EP EP21822755.1A patent/EP4167666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06-10 KR KR1020227044229A patent/KR20230011404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21-06-10 JP JP2022574805A patent/JP7535133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11-30 US US18/071,672 patent/US20230093763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46198A (zh) * | 2015-04-01 | 2018-01-30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直接链路质量评价的报告 |
US20170245245A1 (en) * | 2016-02-18 | 2017-08-24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MESSAGE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USING METHOD |
CN107820294A (zh) * | 2016-09-12 | 2018-03-20 |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v2x中继传输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TE: "Discussion on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and bearer setup R2-168149", 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6, pages 2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3201520A1 (zh) * | 2022-04-19 | 2023-10-2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多路径的配置方法、装置以及系统 |
WO2024169699A1 (zh) * | 2023-02-17 | 2024-08-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承载的配置方法、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93763A1 (en) | 2023-03-23 |
EP4167666A4 (en) | 2023-11-29 |
EP4167666A1 (en) | 2023-04-19 |
WO2021249474A1 (zh) | 2021-12-16 |
JP7535133B2 (ja) | 2024-08-15 |
JP2023529173A (ja) | 2023-07-07 |
CN113810923B (zh) | 2024-06-18 |
KR20230011404A (ko) | 2023-01-2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Hussein et al. | Intensive benchmarking of D2D communication over 5G cellular networks: prototype, integrated features, challenges, and main applications | |
JP7544974B2 (ja) | リモート端末業務識別方法、装置、機器及び記憶媒体 | |
CN113905397B (zh) | 中继确定方法、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230093763A1 (en) | Bear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US11832277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ging for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40276243A1 (en) |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service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 |
WO2022257811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
JP6442799B2 (ja) | デバイス間通信方法、ハードウェア及び無線装置 | |
CN109804612B9 (zh) | 用于用户设备间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973399A (zh) | 报文转发方法、装置及系统 | |
CN109041078A (zh) | 一种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1206519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ay terminal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D2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WO2022127681A1 (zh) | 旁链路传输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 |
CN114258156B (zh) |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和基站 | |
CN114710525A (zh) | 一种新空口车联网终端侧行链路的一致性测试方法和系统 | |
CN107006065A (zh) | 一种传输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292314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path switch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656855A (zh) | 移动通信系统、方法及装置 | |
WO2023179778A1 (zh) | 远端终端的识别符的分配方法、装置及终端 | |
US20240259864A1 (en) | Hybrid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 |
WO2023236931A1 (zh) | 中继通信方法、装置和终端 | |
WO2024120351A1 (zh) | 消息传输方法、装置、ue及存储介质 | |
CN116056093A (zh) |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8785311A (zh) | 一种h1连接建立方法、基站设备及电子设备 | |
CN117278179A (zh) | QoS参数分割方法、装置、通信设备、通信系统及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