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918A -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918A
CN113810918A CN202111351373.XA CN202111351373A CN113810918A CN 113810918 A CN113810918 A CN 113810918A CN 202111351373 A CN202111351373 A CN 202111351373A CN 113810918 A CN113810918 A CN 1138109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derground
node
data
equipment
underground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3513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其富
张元生
吕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Beik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Beik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Beik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BGRIMM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Beikua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3513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9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9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9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8Network planning too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7/00Methods or devices for use in mines or tunnels, not covered elsewhere
    • E21F17/18Special adaptations of signalling or alarm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涉及矿业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已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所述地上目标节点,本发明可以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Description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矿业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矿山行业中在地面以下作业的工程车辆或设备的运行信息,受地下环境限制,无法直接与地面无线基站热点建立连接。相关技术在实现地面无线热点或基站与地下车辆和设备的网络通讯时,通常通过大规模铺设电缆或光缆将以太网网络或电信网络接入地下巷道。
然而,受矿山地下巷道空间低矮、狭长的地理因素影响,由于无线热点、基站的覆盖区域较小,因此通讯线缆使用量大、无线热点或基站必须高密度部署;并且随着巷道继续掘进,开采作业区网络通讯的及时性较难保证;同时,仍有大量矿山或矿山的部分区域没有铺设网络线缆,没有覆盖无线网络。从而导致通过无线网络采集矿山地下作业车辆、设备的运行数据较地面实现难度较大、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方法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地下作业节点包括在地下巷道作业的作业车辆或用于转运矿物的作业设备,以及设置于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上的无线通讯模块;针对每个地下作业节点,方法还包括:获取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在地下作业时的设备运行数据;其中,设备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标识和获取时间标识。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互相传输设备运行数据的步骤,包括: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进行连接的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进行连接;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在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之后,方法还包括: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或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不包括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断开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连接。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包括:如果仅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如果仅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如果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对比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和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中设备运行数据的获取时间标识,基于获取时间标识进行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之间的数据更新。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的步骤,包括: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对地下作业节点中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一生成时间和地上目标节点中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二生成时间进行校验;当第一生成时间晚于第二生成时间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并获取地上目标节点上已存储的全部设备运行数据,更新至地下作业节点上所对应的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断开连接,则删除传输的数据,并恢复至数据传输之前的设备运行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装置,装置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装置包括:动态组网构建模块,用于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该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方法包括: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上述方式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巷道作业时,与处于网络连接范围内的其他地下作业节点进行动态组网间的设备运行数据的传输,并通过地下作业节点的不断移动,向地上目标节点进行传输,从而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作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目标网络内的数据采集服务器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运行数据获取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或设备运行记录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行数据通过车辆或设备的移动逐点传输到目标网络的流程图;
图8(a)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运行数据通过车辆或设备的移动逐点传输到目标网络的作业示意图;
图8(b)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运行数据通过车辆或设备的移动逐点传输到目标网络的作业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获知矿山行业工程车辆或设备的运行信息,通常采用物联网进行通信。矿山行业的物联网解决方案通常按地面以上作业区和地面以下作业区有所区分,地面以上作业区可以通过车辆或设备安装无线通讯模块与作业区附件的以太网无线热点或电信基站连接,进行数据传输。但是,地面以下作业的车辆和设备受地下环境限制,无法直接与地面无线基站热点建立连接。
目前,为了实现与地下车辆和设备的网络通讯,需通过大规模铺设电缆或光缆将以太网网络或电信网络接入地下巷道。受矿山地下巷道空间低矮、狭长影响,无线热点、基站覆盖的区域小,通讯线缆使用量大,无线热点或基站必须高密度部署;随着巷道继续掘进,开采作业区网络通讯的及时性较难保证;同时,仍有大量矿山或矿山的部分区域没有铺设网络线缆,没有覆盖无线网络。这导致通过无线网络采集矿山地下作业车辆、设备的运行数据较地面实现难度大、成本高。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可以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考虑到巷道里面非常低矮、狭长,并且巷道分布走向不规则,所以巷道中的信号传输距离比较近,无法实现设备数据直接传输至地上服务器。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该地下作业节点也即在地下作业的车辆或设备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无线节点包括电信基站、无线AP、或蓝牙、zigbee网关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置,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参见图1所示,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主要可以包括以下步骤S102和步骤S104:
步骤S102,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
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巷道中作业的其中一个车辆或设备,该车辆可以包括诸如铲装车辆、运输车辆、油料补给车辆等,设备可以包括竖井等运输装置。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可以任意选择。网络连接范围可以基于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设置的无线通讯装置中的通讯模块的种类确定,构建的动态组网通常是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以及与该当前地下作业节点距离最近的另外一个地下作业节点所构建的。
可以理解的是,地下作业节点在巷道作业时,可以通过车机接口或传感器接口获取车辆或设备的设备运行数据,每个地下作业节点都存储有设备运行数据。更新传输也即在上述构建的动态组网之间,两个地下作业节点之间进行相互的数据传输,并将自身数据进行更新,从而得到添加了已连接的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
步骤S104,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
在地下作业的车辆或设备(也即地下作业节点)在移动过程中,通过不断的与网络连接范围内的另一地下作业节点进行连接,从而使得自身的数据不断的扩展。当有任意地下作业节点移动至提升井井口或者斜坡道地面出入口等矿物运输汇集地附近,则会将该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与地上目标节点进行连接,从而实现将地下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进而通过地上目标节点传输到地上目标网络内的数据采集服务器。其中,地上目标节点也即在提升井井口或者斜坡道地面出入口等矿物运输汇集地附近部署的少量目标网络的无线节点(也可以成为无线接入节点),该目标网络的无线接入节点,是指可以实时连接数据采集服务器的无线网络基站或热点,如:电信基站、无线AP、或蓝牙、zigbee网关等的一种或多种组合,无线接入节点使用何种设备取决于车辆和设备上安装的运行数据采集与无线通讯装置中的通讯模块的种类。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巷道作业时,与处于网络连接范围内的其他地下作业节点进行动态组网间的设备运行数据的传输,并通过地下作业节点的不断移动,向地上目标节点进行传输,从而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地下作业节点包括在地下巷道作业的作业车辆或用于转运矿物的作业设备,以及设置于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上的无线通讯模块。针对每个地下作业节点,方法还包括:获取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在地下作业时的设备运行数据;其中,设备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标识和获取时间标识。
在一示例中,参见图2所示的一种地下作业节点的结构示意图,通过车辆或设备相互临近后,车辆和设备上安装的节点装置自主组网来传输、汇集运行数据,最终将运行数据通过车辆或设备的移动逐点传输到目标网络内的数据采集服务器(参见图3)。地下作业节点可以包括多个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或PP02…PPn,设备运行数据由各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或PP02…PPn获取并存储所在车辆或设备运行数据。参见图4所示,设备运行数据的获取具体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或PP02…PPn开启。
步骤1.2,PP01等的控制模块201通过车机接口202或传感器接口203获取设备运行数据。
步骤1.3,PP01等的控制模块201将运行数据写入存储器205,并标注设备ID以及生成时间,形成车辆或设备运行记录2051,参见图5所示,其中,车辆和设备ID也即设备标识,运行记录生成时间也即获取时间标识。随后重新执行1.2步骤。
在一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进行连接的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进行连接;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
在进行检测之前,可以首先控制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PP02…或PPn开启,进而通过PP01、PP02…或PPn的无线模块搜索网络。上述预设时间范围诸如可以为m秒,m的取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上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参见图6所示。
进一步的,在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之后,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或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不包括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断开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连接。
具体的,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包括:如果仅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如果仅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如果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对比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和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中设备运行数据的获取时间标识,基于获取时间标识进行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之间的数据更新。
也即,如果两个设备节点装置的存储器中都不存在PTL,则PP01断开网络连接,则重新搜索网络;如果两个设备节点装置的存储器中只有一个存在PTL,则将PTL复制到不存在PTL的节点装置存储器中;如果两个节点装置中都存在PTL,则比对两个节点装置中的PTL,删除较旧PTL所在存储器中等于和早于较新PTL中列出的设备运行数据,同时将其PTL替换为较新的。
此外,也可通过人员或专用车辆携带与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类似功能的无线数据采集设备,主动接近待采集车辆或设备来采集数据。
优选的,在替换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数据复制是否成功,如果数据复制成功,则PP01断开网络连接,并重新搜索无线节点;如果数据复制不成功,则PP01回滚到数据复制前, 断开网络连接,并重新搜索无线节点。
此外,当上述任意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也即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无线模块选择m秒内未与之建立连接(避免相同两台设备间频繁的重复组网)的无线节点建立连接之后,判断与PP01建立连接的无线节点类型,如果与PP01连接的是目标网络接入节点TP,则PP01通过TP与服务器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模块建立通信。对地下作业节点中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一生成时间和地上目标节点中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二生成时间进行校验;当第一生成时间晚于第二生成时间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并获取地上目标节点上已存储的全部设备运行数据,更新至地下作业节点上所对应的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在实际应用时,比对PP01和服务器端数据采集模块中存储的设备ID和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将PP01中的新数据更新到服务器端,至此服务器运行数据采集模块收集到车辆或设备节点装置PP01,以及PP01汇集存储的其它设备运行数据。进一步,PP01获取服务器端所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作为对照表PTL存储或更新到PP01的存储器。
进一步,判断数据更新是否成功,如果数据更新成功,则PP01上的控制单元删除存储器上已上传的历史运行数据,断开网络连接,并重新搜索无线节点;如果数据更新不成功,则PP01和服务器数据采集模块回滚到数据更新前,PP01断开网络连接,并重新搜索无线节点。
上述运行数据通过车辆或设备的移动逐点传输到目标网络可以参见图7、图8(a)和图8(b)所示,具体数据传输方式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为了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断开连接,则删除传输的数据,并恢复至数据传输之前的设备运行数据。
综上,本发明通过作业时临近的车辆(或设备)与车辆(或设备)的无线模块两两自主组网,运行数据在车辆和设备间传输、汇集,最终通过能与目标网络建立连接的车辆或设备,将汇集的运行数据传输到目标网络内服务器的数据采集模块。实现对地下车辆和设备运行数据的采集与更新。
本发明能自适应车辆或设备的增减、更换,不受车辆变换作业区域影响。在车辆(或设备)间的数据传输和汇集阶段不依赖作业区域内的网络环境,无须在地下巷道大规模架设通讯线缆和设置高密度无线接入节点,仅需要在提升井井口、斜坡道地面出入口等矿物运输汇集地附近,部署少量目标网络的无线接入节点,通过车辆或设备的常规作业移动,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便捷的收集地下作业车辆和设备的运行数据。本发明能为老矿山提供低成本的设备运行数据采集方案,也可作为智能矿山、无人矿山的一项重要补充技术,为矿山业者制定科学的设备运行和维护计划提供支撑。
针对上述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装置,装置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参见图9所示,该装置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动态组网构建模块902,用于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
数据传输模块904,用于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装置,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巷道作业时,与处于网络连接范围内的其他地下作业节点进行动态组网间的设备运行数据的传输,并通过地下作业节点的不断移动,向地上目标节点进行传输,从而在地下区域或绝大部分区域内无需覆盖无线网络、以及大规模部署通讯线缆的情况下,通过地下作业节点在地下常规作业移动,即可实现数据传递与汇集,提升了地下作业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的便捷性,降低了数据传输的成本。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地下作业节点包括在地下巷道作业的作业车辆或用于转运矿物的作业设备,以及设置于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上的无线通讯模块;针对每个地下作业节点,上述装置还包括: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在地下作业时的设备运行数据;其中,设备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标识和获取时间标识。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动态组网构建模块902,还用于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进行连接的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进行连接;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数据表对照模块,用于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或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不包括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断开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表对照模块,还用于如果仅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如果仅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如果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包括有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对比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和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中设备运行数据的获取时间标识,基于获取时间标识进行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之间的数据更新。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数据传输模块904,还用于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对地下作业节点中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一生成时间和地上目标节点中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二生成时间进行校验;当第一生成时间晚于第二生成时间时,将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地上目标节点,并获取地上目标节点上已存储的全部设备运行数据,更新至地下作业节点上所对应的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装置还包括:数据恢复模块,用于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与第一地下作业节点断开连接,则删除传输的数据,并恢复至数据传输之前的设备运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物品的操作控制装置,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虚拟物品的操作控制方法具有相同的技术特征,所以也能解决相同的技术问题,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虚拟物品的操作控制方法。该电子设备可以是服务器,也可以是终端设备。
参见图10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100和存储器101,该存储器101存储有能够被处理器100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该处理器100执行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虚拟物品的操作控制方法。
进一步地,图10所示的电子设备还包括总线102和通信接口103,处理器100、通信接口103和存储器101通过总线102连接。
其中,存储器101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通过至少一个通信接口103(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该系统网元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可以使用互联网,广域网,本地网,城域网等。总线102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个双向箭头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处理器100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10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100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101,处理器100读取存储器101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前述实施例的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处理器实现上述虚拟物品的操作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程序代码包括的指令可用于执行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方法,具体实现可参见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所述方法包括:
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
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已更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所述地上目标节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作业节点包括在地下巷道作业的作业车辆或用于转运矿物的作业设备,以及设置于所述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上的无线通讯模块;针对每个地下作业节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作业车辆或作业设备在地下作业时的设备运行数据;其中,所述设备运行数据包括设备标识和获取时间标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的步骤,包括:
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预设时间范围内未进行连接的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则将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进行连接;
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构建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或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所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
如果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不包括所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断开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的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将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进行互相传输,以进行数据更新的步骤,包括:
如果仅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所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
如果仅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包括有所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将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对应的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复制于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
如果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均包括有所述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则对比所述第一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和所述第二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PTL中设备运行数据的获取时间标识,基于所述获取时间标识进行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之间的设备运行数据之间的数据更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所述地上目标节点的步骤,包括:
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对地下作业节点中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一生成时间和地上目标节点中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第二生成时间进行校验;
当所述第一生成时间晚于所述第二生成时间时,将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所述地上目标节点,并获取所述地上目标节点上已存储的全部设备运行数据,更新至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所对应的设备ID与运行数据生成时间对照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与所述第一地下作业节点断开连接,则删除传输的数据,并恢复至数据传输之前的设备运行数据。
8.一种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应用于地下作业节点;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为在地下巷道作业时处于移动状态的无线节点;所述装置包括:
动态组网构建模块,用于如果检测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的网络连接范围内出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则构建所述当前地下作业节点和所述其他地下作业节点的动态组网,并进行已存储设备运行数据的更新传输;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当有任一地下作业节点连接至地上目标节点时,将所述地下作业节点上已存储的设备运行数据传输至所述地上目标节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能够被所述处理器执行的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
10.一种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处理器调用和执行时,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促使所述处理器实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
CN202111351373.XA 2021-11-16 2021-11-16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8109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373.XA CN113810918A (zh) 2021-11-16 2021-11-16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351373.XA CN113810918A (zh) 2021-11-16 2021-11-16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918A true CN113810918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898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351373.XA Pending CN113810918A (zh) 2021-11-16 2021-11-16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10918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0368U (zh) * 2010-05-04 2010-11-24 陕西盛纳德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sn的矿压实时监控系统
CN102932740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井下人员定位搜救系统
CN108419219A (zh) * 2018-04-03 2018-08-17 中国矿业大学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系统
CN110486091A (zh) * 2019-08-31 2019-11-22 河南迈凯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融合矿用无线物联网通讯系统
US20200259896A1 (en) * 2019-02-13 2020-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5G and Beyond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50368U (zh) * 2010-05-04 2010-11-24 陕西盛纳德矿山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wsn的矿压实时监控系统
CN102932740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一种井下人员定位搜救系统
CN108419219A (zh) * 2018-04-03 2018-08-17 中国矿业大学 应用d2d通信的应急灾害救援通信系统
US20200259896A1 (en) * 2019-02-13 2020-08-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Industrial Automation with 5G and Beyond
CN110486091A (zh) * 2019-08-31 2019-11-22 河南迈凯恩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多网融合矿用无线物联网通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909365B1 (ko) 내비게이션 시스템의 노선 플래닝 방법, 장치 및 저장 매체
CN105006131A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盾构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CN111854712B (zh) 自动测量综采工作面目标点坐标的方法和测量机器人系统
CN109278053B (zh) 一种铁路隧道运营状态检测监测方法
CN102083088B (zh) 用于一无线网络的数据中继移动装置及数据中继方法
CN103685227A (zh) 用于电子啮齿动物陷阱的无线通知系统和方法
CN106255156A (zh) 改进的轨道车辆与地面终端间数据交换的WiFi通信系统
CN103957508A (zh) 一种基于无线WiFi与陀螺仪相结合的井下无线精确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1547500A (zh) 无线基站和通信控制方法
CN113386593A (zh) 电动汽车的无线充电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KR20220031442A (ko) V2x 메쉬 네트워크 시스템 및 그 운영 방법
CN113810918A (zh) 地下巷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1335563A (zh) 无线网络系统和中继节点
CN113438734B (zh) 一种传输井下定位数据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76178A (zh) 用于从地下车辆传输数据的系统
CN116307638B (zh) 煤矿瓦斯巡检方法
CN204946299U (zh) 一种基于手机的盾构机无线数据采集系统
US7373108B2 (en) Sha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ing a non-permanent communication link
CA3205270A1 (en) System for decentralized acquisition and wireless transmission of acquired data for use underground
JP5361444B2 (ja) トンネル施工におけるサイクルタイム測定方法
KR20140110524A (ko) M2m 통신 기반의 차량사고 관련 정보 수집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1488956A (zh) 一种电缆线路的标识方法
CN112198530A (zh) 一种gps人员定位系统及方法
CN103687003B (zh) 定位装置及定位方法
JP6095007B2 (ja) 作業機械の稼働データ収集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