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907A -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810907A CN113810907A CN202111056424.6A CN202111056424A CN113810907A CN 113810907 A CN113810907 A CN 113810907A CN 202111056424 A CN202111056424 A CN 202111056424A CN 113810907 A CN113810907 A CN 11381090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access network
- sending
- abnormal
- determin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856 abnorma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12—Detection or prevention of fraud
- H04W12/121—Wireless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WIDS]; Wireless intrusion prevention systems [WIPS]
- H04W12/122—Counter-measures against attacks; Protection against rogue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08—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delivery, e.g. discovery data deliver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其中,上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上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采用上述方法可以避免第一消息无限制重复发送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的概率,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终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均可以接入接入网设备,享受接入网设备提供的数据业务等类型的服务。
终端设备可以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上行信令,通过该上行信令向接入网设备请求服务。在一些场景下,终端设备不断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同一个上行信令,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影响接入网设备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降低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信令造成接入网设备的信令攻击的概率。
一种信令控制方法,包括:
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
一种信令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在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的步骤。
上述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其中,上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上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上述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可以是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异常,也就是说接收第一消息的接入网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在该场景下通信协议中并未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若终端设备持续发送第一消息则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影响接入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上述状态参数异常出现异常的情况还可以是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也就是说虽然终端设备统计了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但是由于终端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并未对该第一消息的计数进行及时更新,导致无限制地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由于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从而可以在上述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基于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使得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可以控制在上述发送次数限制之内,避免第一消息无限制重复发送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的概率,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消息称为第二消息,且类似地,可将第二消息称为第一消息。第一消息和第二消息两者都是消息,但其不是同一消息。
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之后,接入网设备可能对第一消息进行响应,也可以是拒绝响应第一消息。接入网设备拒绝响应第一消息的情况下,可能是由于接入网设备当前不具备响应第一消息的条件,例如没有足够的业务资源;也可能是由于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无法响应第一消息,这种情况下通信协议并未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终端设备可以不断重复发送该第一消息。
在另一种场景下,通信协议虽然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但是终端设备中由于设备故障等原因,可能导致对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从而无法实现对第一消息的限制发送,导致对接入网设备的信令攻击。
为了避免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的信令攻击,有必要提供一种信令控制方法,控制第一消息的发送。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应用环境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应用环境包括接入网设备100和终端设备200,接入网设备100和终端设备200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接入网设备100可以是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GSM)或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简称WCDMA)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简称eNB或eNodeB),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5G网络中的基站等,在此并不限定。
终端设备200可以是无线终端,无线终端可以是指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其他业务数据连通性的设备,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无线终端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无线终端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Service,简称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等设备。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介绍。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中的信令控制方法,以运行于图1中的终端设备上为例进行描述。如图2所示,上述方法包括:
S101、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其中,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上行控制信令,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非接入层(Non-Access)消息,还可以是其它类型的消息,对于上述第一消息的类型在此不做限定。其中,上述NAS消息可以用于移动性管理、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等。上述AS消息可以用于实现小区选择、无线资源请求等。
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其中,终端设备可以第一次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也可以是在重复2次或多次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对于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的时机在此不做限定。
上述状态参数可以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其中,上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上述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出现配置错误,也可以是接入网设备出现临时故障,对于故障类型在此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接收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确定该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若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或者发送第一消息之前,接收到了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状态信息,上述状态信息中携带了接入网设备的故障信息,那么终端设备可以认为接入网设备由于故障无法响应该第一消息,确定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异常。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根据是否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响应消息,确定该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若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在预设时长内并未接收到接入网设备的响应消息,那么可以确定该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
上述状态参数还可以包括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上述计数更新结果可以是终端设备是否对该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按照预设规则执行计数;也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当前发送场景下是否为容易出现计数异常的场景。若终端设备未按照预设规则执行计数,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上述预设规则可以是在每次发送第一消息之后,通过第一消息的计数器进行计数;或者,上述预设规则还可以是通过多个计数器对该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计数之后,对多个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累加。若该第一消息的计数器未及时计数,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若终端设备未对多个计数器的计数值进行累加,或者多个计数器导致计数混乱,则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确定该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一计数器是否加1;若否,则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其中,上述第一计数器是终端设备基于协议规定对该第一消息进行计数时使用的计数器。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当前发送第一消息的场景为预设场景中的其中一个,也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例如,上述预设场景可以是终端设备中插入了已欠费的SIM卡,在插入SIM卡时向接入网设备发送注册请求的场景。
S102、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
终端设备确定状态参数出现异常之后,可以认为当前需要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避免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终端设备可以针对每个第一消息设置一个独立的第二计数器,该第二计数器与基于通信协议对第一消息进行计数的第一计数器可以不同,避免基于通信协议处理的情况下导致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时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统计错误。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消息的次数进行二次统计。
终端设备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控制第一消息的发送时,可以在首次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延迟预设时长的时刻,读取该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若该计数值大于或等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停止发送第一消息,若上述计数值小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可以继续发送该第一消息。例如,上述预设时长可以是60秒,上述发送次数限制可以是10次,终端设备可以在首次发送第一消息的时刻延迟60秒时读取该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若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大于或等于10次,则停止重复发送第一消息;若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10次,则停止重复发送第一消息。
可选地,终端设备可以在每次重复发送第一消息之前,读取该第一消息匹配的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若计数值小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发送第一消息;若计数值等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停止发送第一消息。进一步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每次重复发送第一消息之前确定当前时刻与第一次发送第一消息的发送时间的间隔是否超过了预设时长,若超过了预设时长,则停止重复发送第一消息;若为超过预设时长,且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小于发送次数限制,则执行重复发送第一消息的步骤。
上述发送次数限制可以与协议规定的发送次数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协议规定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最多为5次,本申请中的发送次数限制可以是10次。
上述第二计数器可以在终端设备确定状态参数异常的情况下置零,也可以在终端设备首次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置零,在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可以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及时更新该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
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其中,上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上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上述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可以是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异常,也就是说接收第一消息的接入网设备可能出现故障,在该场景下通信协议中并未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若终端设备持续发送第一消息则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影响接入网设备的正常运行;上述状态参数异常出现异常的情况还可以是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也就是说虽然终端设备统计了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但是由于终端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发送该第一消息之后并未对该第一消息的计数进行及时更新,导致无限制地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由于终端设备在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了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从而可以在上述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基于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使得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可以控制在上述发送次数限制之内,避免第一消息无限制重复发送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的概率,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下面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状态参数,分别对确定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的过程进行具体说明。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状态参数包括请求结果的情况下,确定该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的一种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上述S102包括:
S201、接收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可以接收接入网设备基于该第一消息返回的第一响应消息。
S202、对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目标拒绝码;目标拒绝码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拒绝第一消息的理由为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
终端设备可以对该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目标拒绝码。其中,上述目标拒绝码可以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拒绝第一消息的理由为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
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响应消息的预设格式,读取拒绝码对应的字段位置中的字符,若该字符为目标拒绝码,则确定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了目标拒绝码。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还可以对该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决绝码,进一步再确定该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拒绝码是否为目标拒绝码。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响应消息的预设格式,读取拒绝码对应的字段位置中的字符;若该字段位置中携带了拒绝码,则进一步确定该拒绝码是否为目标拒绝码。
S203、根据目标拒绝码的接收情况,确定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
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目标拒绝码之后,可以直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或者,终端设备还可以结合第一响应消息中的其它字段的信息,或者终端设备接收到的其它消息,确定该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
可选地,上述第一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起的服务请求指令Service Request;终端设备可以通过发送Service Request向接入网设备请求数据业务等服务。若终端设备发送Service Request之后,接收到的第一响应消息中同时携带了目标拒绝码以及拒绝服务指令Service Reject,则确定该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出现异常。上述目标拒绝码可以是#17,若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了目标拒绝码,但是未包括Service Reject,那么终端设备可以确定状态参数未出现异常。
若第一响应消息中未携带拒绝码,或者第一响应消息中携带的拒绝码不是目标拒绝码,则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未出现异常。
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终端设备根据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目标拒绝码的情况,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是否异常,从而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发送场景下,是否为通信协议中未对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进行限制的场景;当确定状态参数异常时,对上述场景下的第一消息的发送进行控制,避免第一消息无限制重复发送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降低了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消息对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的概率,也可以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图4为另一个实施例中信令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涉及状态参数包括计数更新结果的情况下,确定该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的一种方式,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上述S102包括:
S301、接收第一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上述第二响应消息可以与上述第一响应消息相同,也可以与上述第一响应消息不同,在此不做限定。
S302、在第二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拒绝码的情况下,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对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
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二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该第二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了拒绝码。上述解析过程与S202中的过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对于一些预设的拒绝码,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拒绝码之后,基于通信协议在该拒绝码下不能继续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终端设备为了再次尝试向接入网设备发送请求,以获得接入网设备提供的服务,可以对该拒绝码进行拒绝码转换,例如第二响应消息消息中携带的拒绝码可以是第一拒绝码,终端设备可以将第一拒绝码转换成第二拒绝码。上述第二拒绝码可以是基于通信协议,可以向接入网设备技术发送请求对应的拒绝码。终端设备将第一拒绝码转换成第二拒绝码之后,可以基于通信协议再次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
但是,在上述拒绝码转换的过程中,对于第一消息进行计数的计数器可能出现计数异常,例如在不断转换拒绝码的情况下导致第一消息的计数器不断被置零;或者在转换拒绝码的情况下导致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由多个计数器进行计数,而不对多个计数器的技术结果进行叠加,从而无法判断该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是否超过了协议规定的发送次数阈值。
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二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拒绝码的情况下,进一步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对该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在识别过程中,终端设备可以在在接收到第二响应消息之后的预设时长内,在终端设备中是否出现了该拒绝码之外的其余拒绝码;或者,终端设备可以在拒绝码转换模块中读取到该拒绝码的转换结果;对于上述拒绝码转换操作的识别方式在此不做限定。
S303、若是,则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终端设备对该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该第一消息的发送场景容易出现计数故障,可以确定该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在一些发送场景下,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之后,容易出现计数更新结果异常的情况,终端设备可以针对该发送场景下的第一消息进行控制。例如,当终端设备中插入已欠费的SIM卡时,会不断地在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进行注册,在该场景下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的第一消息可以是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接入网设备接收到Attach Request,确定该消息对应的终端设备中的SIM卡是否欠费,若欠费则向终端设备发送拒绝注册的响应消息,以及该拒绝注册对应的拒绝码。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该拒绝码的情况下,对拒绝码进行转换,导致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不断地向接入网设备发送AttachRequest。
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在对拒绝码进行转换的情况下,可以认为该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异常,从而对该第一消息的重复发送进行控制,使得第一消息的重复发送次数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避免由于终端设备中的转换代码异常等,导致对接入网设备造成的信令攻击,保证了接入网设备的正常运行,并降低终端设备的功耗。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达到发送次数限制的情况下,切换至新的小区。终端设备在确定第一消息的发送此处达到发送次数限制的情况下,可能对该接入网设备造成信令攻击。特别是针对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的情况下的出现的状态参数异常,终端设备可以退出该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切换至新的小区。通过切换至新的小区,终端设备可以在新的小区下进行通信,提高了终端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进一步地,终端设备还可以在切换至新的小区之前,还可以将当前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标记为异常小区,避免在后续小区切换的过程中再次接入到该出现故障的接入网设备,进一步提高终端设备的通信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信令控制方法,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5所示,上述方法包括:
S401、发送第一消息;
S402、接收第一消息的响应消息;
S403、对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拒绝码;若是,则执行S404和S406,若否,则结束流程;
S404、确定该拒绝码是否为目标拒绝码;若是,则执行S405,若否则结束流程;
S405、确定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然后执行S408;
S406、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对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若是,则执行S407,若否,则结束流程;
S407、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然后执行S408;
S408、读取与第一消息匹配的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
S409、确定计数值是否小于发送次数限制;若是,则执行S410,若否,则执行S411;
S410、重复发送第一消息,并返回执行S408;
S411、将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标记为异常小区;
S412、切换至新的小区。
上述信令控制方法的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做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5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5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图6为一个实施例的信令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上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10,用于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状态参数包括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发送模块20,用于在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基于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状态参数包括请求结果,上述确定模块10,具体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对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目标拒绝码;目标拒绝码用于表征接入网设备拒绝第一消息的理由为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根据目标拒绝码的接收情况,确定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消息为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起的服务请求指令Service Request,上述确定模块10具体用于:在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目标拒绝码以及拒绝服务指令Service Reject的情况下,确定状态参数出现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状态参数包括计数更新结果,上述确定模块10具体用于:接收第一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在第二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拒绝码的情况下,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对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若是,则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确定模块10具体用于:在发送第一消息之后,确定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一计数器是否加1;若否,则确定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第一消息为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上述发送模块20具体用于:读取与第一消息匹配的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若计数值小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发送第一消息;若计数值等于发送次数限制,则停止发送第一消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7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更新模块30,用于发送第一消息之后,更新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8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切换模块40,用于:在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达到发送次数限制的情况下,切换至新的小区。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9所示,上述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50,用于:将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标记为异常小区。
上述信令控制装置,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方法实施例对应,在此不做赘述。
上述信令控制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划分仅仅用于举例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可将信令控制装置按照需要划分为不同的模块,以完成上述信令控制装置的全部或部分功能。
关于信令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信令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信令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该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POS(Point of Sales,销售终端)、车载电脑、穿戴式设备等任意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该处理器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处理器可为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或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存储器可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及内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可被处理器所执行,以用于实现以下各个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信令控制方法。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提供高速缓存的运行环境。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信令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的实现可为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该计算机程序可在终端或服务器上运行。该计算机程序构成的程序模块可存储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上。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信令控制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信令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P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SRAM(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DRAM(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双数据率DDRSDRAM(Double Data Rate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双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SDRAM(Enhanced 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LDRAM(Sync Link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同步链路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RDRAM(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总线式动态随机存储器)、DRDRAM(Direct Ramb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接口动态随机存储器)。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3)
1.一种信令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所述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所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所述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若状态参数出现异常,则基于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请求结果,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一响应消息;
对所述第一响应消息进行解析,确定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是否携带目标拒绝码;所述目标拒绝码用于表征所述接入网设备拒绝所述第一消息的理由为所述接入网设备出现故障;
根据所述目标拒绝码的接收情况,确定所述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终端设备向接入网设备发起的服务请求指令Service Request;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拒绝码的接收情况,确定所述状态参数是否出现异常,包括:
若所述第一响应消息中包括所述目标拒绝码以及拒绝服务指令Service Reject,则确定所述状态参数出现异常。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计数更新结果,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消息的第二响应消息;
在所述第二响应消息中携带了拒绝码的情况下,识别终端设备是否对所述拒绝码执行了拒绝码转换操作;
若是,则确定所述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状态参数为所述计数更新结果,所述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包括:
在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后,确定所述第一消息对应的第一计数器是否加1;
若否,则确定所述计数更新结果异常。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消息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包括:
读取与所述第一消息匹配的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
若所述计数值小于所述发送次数限制,则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若所述计数值等于所述发送次数限制,则停止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所述第一消息之后,还包括:
更新所述第二计数器的计数值。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达到所述发送次数限制的情况下,切换至新的小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至新的小区之前,还包括:
将所述接入网设备所在的小区标记为异常小区。
11.一种信令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在向接入网设备发送第一消息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消息的状态参数;所述状态参数包括所述第一消息的请求结果和/或所述第一消息的计数更新结果;所述请求结果用于表征所述接入网设备是否出现故障;
发送模块,用于在状态参数出现异常的情况下,基于所述第一消息的发送次数限制,确定是否重复发送所述第一消息。
12.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及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储存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令控制方法的步骤。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令控制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56424.6A CN113810907B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56424.6A CN113810907B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0907A true CN113810907A (zh) | 2021-12-17 |
CN113810907B CN113810907B (zh) | 2024-07-05 |
Family
ID=789404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56424.6A Active CN113810907B (zh) | 2021-09-09 | 2021-09-09 |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810907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1659A (zh) * | 2022-09-23 | 2022-11-18 | 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前置控制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81639A1 (en) * | 2014-01-19 | 2016-12-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wer saving mode and wireless device thereof |
CN108390917A (zh) * | 2018-01-25 | 2018-08-10 | 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发送消息方法和装置 |
WO2018171476A1 (zh) * | 2017-03-22 | 2018-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20200288425A1 (en) * | 2017-09-22 | 2020-09-1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lementing location area update |
-
2021
- 2021-09-09 CN CN202111056424.6A patent/CN11381090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60381639A1 (en) * | 2014-01-19 | 2016-12-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supporting power saving mode and wireless device thereof |
WO2018171476A1 (zh) * | 2017-03-22 | 2018-09-27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US20200288425A1 (en) * | 2017-09-22 | 2020-09-10 |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 Method, apparatus,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implementing location area update |
CN108390917A (zh) * | 2018-01-25 | 2018-08-10 | 珠海金山网络游戏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发送消息方法和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61659A (zh) * | 2022-09-23 | 2022-11-18 | 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消息发送的前置控制的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810907B (zh) | 2024-07-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0834703B2 (en) | Resource sele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
CN110809866B (zh) | 命令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 |
CN112448894B (zh) | 阻断信令风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EP3668182B1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0267343B (zh) | 一种寻呼管理方法、网络数据分析功能及网络侧设备 | |
CN108605225B (zh) | 一种安全处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 |
CN112073979B (zh) | 通路描述符传输方法及相关装置 | |
EP3611964A1 (en) | Cell measurement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
US20190020688A1 (en) | Security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radio bearer and device | |
CN114765506A (zh) | 辅链路的psfch传输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IL268179A (en) | Access method and terminal | |
RU2742948C1 (ru) | Способ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остояния,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 |
EP3914014A1 (e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810907B (zh) | 信令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2740826B (zh) | 一种能力上报方法及终端设备 | |
CN114430579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终端、存储介质 | |
US2024003210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random access | |
CN11073111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
CN109068359B (zh) |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EP3796705A1 (en) | Overloa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 |
CN113055934B (zh) | 重定向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230199499A1 (en) | Core network node, mec server, external server, communication system, control method, program, and non-transitory recording medium having recorded thereon program | |
CN112438058B (zh) | 系统消息更新方法、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
CN111245497B (zh) | 中继控制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7376201A (zh) | 时延测量方法、时延测量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