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10089A -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10089A
CN113810089A CN202010531821.3A CN202010531821A CN113810089A CN 113810089 A CN113810089 A CN 113810089A CN 202010531821 A CN202010531821 A CN 202010531821A CN 113810089 A CN113810089 A CN 1138100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quality information
network transmission
transmission quality
data communication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182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810089B (zh
Inventor
廖树日
窦圣跃
魏岳军
吴可镝
杨伟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182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10089B/zh
Priority to EP21822865.8A priority patent/EP4149013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1/098163 priority patent/WO202124928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38100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089A/zh
Priority to US18/079,273 priority patent/US20230108591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8100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100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52Multi-user 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15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 H04L1/001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 H04L1/002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adaptation strategy in which mode-switching is based on a statistical approach in which the algorithm uses adaptiv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扩展现实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该方法,在管理数据通信方式时,考虑了可以反映XR体验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XR体验,进而有效提升通信系统中满足XR体验的用户数目。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与扩展现实(extended reality,XR)业务相关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XR技术近年来不断发展,带动了娱乐、游戏、医疗等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XR包括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以及混合现实(mixedreality,MR)。
XR技术研究的重点包括体验评估模型,关注在XR业务的体验。而现有技术中,数据的调度传输以最大化吞吐率为目标,不能满足XR业务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通信方法,其可以最大化XR体验,用以提升用户的XR体验,保障系统中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
网络设备在管理与终端设备的数据通信方式时,考虑了可以反映XR体验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XR体验,进而有效提升通信系统中满足XR体验的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基于MU-MIMO的配对和确定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以及,根据所述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和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
通过结合可以反映XR体验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的配对和调度等策略,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通信所对应的源数据分为基本层的源数据和增强层的源数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和所述CSI,管理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以及,根据所述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和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传输层和/或第二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三传输层和/或第四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所述基本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和所述第四传输层对应所述增强层。
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的场景下,通过综合考虑可以反映XR体验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或每个分层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的配对和调度等策略,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通过结合可以反映XR体验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CSI,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以及,根据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SI,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的场景下,通过综合考虑可以反映XR体验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或每个分层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分层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XR质量指标XQI、XQI阈值、XQI增益中的至少一种。
第二方面,提供了另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
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时,考虑了可以反映XR体验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设备的XR体验,进而有效提升通信系统中满足XR体验的用户数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为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具体包括:接受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配对信息和基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的调度顺序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为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的管理,具体包括:接收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调整后的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和/或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数据通信所对应的源数据分为基本层的源数据和增强层的源数据,则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CSI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CSI、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CSI;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包括: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以及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XR质量指标XQI、XQI阈值、XQI增益中的至少一种。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或部件。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该装置例如可以为网络设备,或者为可支持网络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该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上述方法的相应的单元或部件。该装置包括的单元可以通过软件和/或硬件方式实现。该装置例如可以为终端设备,或者为可支持终端设备实现上述方法的芯片、芯片系统、或处理器等。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装置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该芯片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NR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设备与设备直连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配对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MU-MIMO配对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本层、增强层和传输层之间关系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源数据分层情况下MU-MIMO配对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源数据分层情况下MU-MIMO配对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一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一个”是指一个或者多个,“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的情况,其中A、B可以是单数或者复数。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以下至少一(项)个”或其类似表达,是指的这些项中的任意组合,包括单项(个)或复数项(个)的任意组合。例如,a、b或c中的至少一项(个),可以表示:a,b,c,a和b,a和c,b和c,或a、b和c,其中a、b、c中的每一个本身可以是元素,也可以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元素的集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另一实施例中”“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等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的一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概念。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传输有时可以混用,应当指出的是,在不强调区别时,其所表达的含义是一致的。例如传输可以包括发送和/或接收,可以为名词,也可以是动词。
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第一”、“第二”等词汇,仅用于区分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顺序。本申请实施例中涉及的等于可以与大于连用,适用于大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也可以与小于连用,适用于与小于时所采用的技术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当等于与大于连用时,不与小于连用;当等于与小于连用时,不与大于连用。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适用的一种可能的通信系统架构示意图,通信系统100中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图中示出网络设备110和网络设备120),以及与该一个或多个网络设备通信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图1中所示终端设备114和终端设备118与网络设备110通信,所示终端设备124和终端设备128与网络设备120通信。可以理解的是,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也可以被称为通信设备。
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各种通信系统,例如第四代(4th generation,4G)通信系统,4.5G通信系统,5G通信系统,多种通信系统融合的系统,或者未来演进的通信系统(例如6G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系统,无线自组织系统,设备与设备直连通信系统,以及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相关的通信系统等,以及其他此类通信系统。
例如,图2示出了NR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中的网络设备包括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分离架构的网络设备(如gNodeB或gNB)。RAN可以与核心网相连(例如可以是LTE的核心网,也可以是NR的核心网等),核心网可以与服务器(server)相连。服务器为提供计算或者应用服务的设备。CU和DU可以理解为是对网络设备从逻辑功能角度的划分。CU和DU在物理上可以是分离的也可以部署在一起。多个DU可以共用一个CU。一个DU也可以连接多个CU(图中未示出)。CU和DU之间可以通过接口相连,例如可以是F1接口。CU和DU可以根据无线网络的协议层划分。例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及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的功能设置在CU,而无线链路控制(radiolink control,RLC),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physical)层等的功能设置在DU。可以理解对CU和DU处理功能按照这种协议层的划分仅仅是一种举例,也可以按照其他的方式进行划分。例如可以将CU或者DU划分为具有更多协议层的功能。例如,CU或DU还可以划分为具有协议层的部分处理功能。在一设计中,将RLC层的部分功能和RLC层以上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CU,将RLC层的剩余功能和RLC层以下的协议层的功能设置在DU。在另一种设计中,还可以按照业务类型或者其他系统需求对CU或者DU的功能进行划分。例如按时延划分,将处理时间需要满足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DU,不需要满足该时延要求的功能设置在CU。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可以应用于NR系统,其也可以与LTE系统共享一个或多个部件或资源。在另一种设计中,CU也可以具有核心网的一个或多个功能。一个或者多个CU可以集中设置,也分离设置。例如CU可以设置在网络侧方便集中管理。DU可以具有多个射频功能,也可以将射频功能拉远设置。
CU的功能可以由一个实体来实现,也可以进一步将控制面(CP)和用户面(UP)分离,即CU的控制面(CU-CP)和用户面(CU-UP)可以由不同的功能实体来实现,所述CU-CP和CU-UP可以与DU相耦合,共同完成基站的功能。
网络设备通过空口与一个或者多个终端设备相连接,进行数据通信。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在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还可以通过中继设备(Relay)进行通信,如图中虚线所示,中继设备可以是类似于基站的小站,如接入和回传一体化(integrated access and backhaul,IAB)基站,或者是终端设备。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提供的实施例也适用于CU和DU不分离的架构。
又例如,图3示出了一种WiFi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3中服务器通过运营商网络经由WiFi路由器(或者WiFi接入点)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其中,WiFi接入点的功能是使终端设备进入有线网络。
又例如,图4示出了一种设备与设备直连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4中,两个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旁链路(Sidelink)直接通信,Sidelink用于终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
下面对本申请中所使用到的一些通信名词或术语进行解释说明,该通信名词或术语也作为本申请发明内容的一部分。
一、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可以简称为终端,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终端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例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无人驾驶(self 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设备、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设备、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设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等。终端设备还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第五代(the5th generation,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车载终端设备、工业控制终端设备、UE单元、UE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UE终端设备、终端设备、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特别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还可以是XR终端设备,包括VR终端设备,AR终端设备、MR终端设备。XR终端例如可以是头戴式设备(例如头盔或眼镜),也可以是一体机,还可以是电视、显示器、汽车、车载设备、平板或智慧屏等。XR终端能够将XR数据呈现给用户,用户通过佩戴或使用XR终端能够体验多样化的XR业务。XR终端可以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接入网络,例如通过WiFi或5G系统接入网络。
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固定的或者移动的。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终端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终端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终端设备中。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括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二、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可以是接入网设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称为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network,RAN)设备,是一种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通信功能的设备。网络设备例如包括但不限于:5G中的下一代基站(generation nodeB,gNB)、演进型节点B(evolved node B,eNB)、无线网络控制器(radio network controller,RNC)、节点B(node B,NB)、基站控制器(basestation controller,BSC)、基站收发台(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家庭基站(例如,home evolved nodeB,或home node B,HNB)、基带单元(baseband unit,BBU)、收发点(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point,TRP)、发射点(transmitting point,TP)、移动交换中心等。网络设备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集中单元(centralized unit,CU),和/或分布单元(distributed unit,DU),或者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终端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终端设备可以与不同技术的多个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终端设备可以与支持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的网络设备通信,也可以与支持5G的网络设备通信,还可以与支持LTE的网络设备以及支持5G的网络设备的双连接。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实现网络设备的功能的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能够支持网络设备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芯片系统,该装置可以被安装在网络设备中。
三、空口
空口也即Uu空口,可以简称为Uu,Uu空口用于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Uu空口的传输可以包括上行传输和下行传输。
其中,上行传输是指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信息,上行传输的信息可以称为上行信息或上行信号。上行信息或上行信号中可以包括上行数据信号,上行控制信号,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上行信息或上行信号的信道称为上行信道,上行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上行数据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和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中的一个或多个。PUSCH用于承载上行数据,上行数据也可以称为上行数据信息。PUCCH用于承载终端设备反馈的上行控制信息(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UCI)。示例的,UCI中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ACK和NACK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下行传输是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下行传输的信息可以为下行信息或下行信号。下行信息或下行信号可以包括下行数据信号,下行控制信号,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CSI-RS),相位跟踪参考信号(phase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PTRS)中的一个或多个。用于传输下行信息或下行信号的信道称为下行信道,下行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数据信道(physical downlinkshared channel,PDSCH)和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中的一个或多个。所述PDCCH用于承载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PDSCH用于承载下行数据(data),下行数据也可称为下行数据信息。
四、XR业务和XR体验。XR业务的数据包括VR数据、AR数据、MR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或图片数据中的一种或多种。XR业务可以被认为是后5G或6G通信系统中的第四类业务,可简称为第四极业务。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业务对数据速率的要求较高,海量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mMTC)业务对覆盖和容量的要求较高,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 reliable low latencycommunication,URLLC)业务对时延和可靠性的要求较高。而XR业务具有低时延和高速率的需求。XR业务关注用户体验,也可以称为XR体验。XR体验包括沉浸体验、视觉体验、交互体验或设备体验等。XR体验有多种不同的评价维度,例如包括以下评价维度中的一种或多种:画面清晰度、画面流畅度、画面畸变、画面立体感、画面黑边、画面拖影、音质、音效、视场角、卡顿感、花屏感、眩晕感、音视频同步、交互自由度、交互操作响应速度、交互操作精准度、交互内容加载速度、终端佩戴舒适度、终端佩戴疲劳感、终端续航能力、终端便携度、或终端视力障碍友好度等。对XR体验状况进行评估,识别体验的瓶颈进而促进包括网络传输、XR源内容,终端的优化,可以有效推动端到端产业的发展。
当XR数据的传输存在较大时延或速率较低时,用户在观感上可能会产生黑边,卡顿等现象,导致用户的主观视觉体验差。本申请中XR体验的优劣,可以通过XR体验值来量化,例如XR体验值高,则用户体验好,XR体验值低,则用户体验差。进一步的,可以为XR体验值设定阈值,该阈值可以代表XR体验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XR体验和XR体验值有时交替使用,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明白其含义。
目前的通信系统以最大化吞吐率为目标。基于此:
一方面,现有技术对于数据的调度传输采用最大化吞吐率的原则,支持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lti-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U-MIMO)的配对原则和调度传输方式如下:满足信干噪比要求的终端设备参与配对,假设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参与配对,单独调度终端设备A的速率为100兆比特每秒(Mbps),单独调度终端设备B的速率也为100Mbps,现将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进行配对,以最大化吞吐率的原则同时调度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和速率为160Mbps,此时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由于相互之间干扰的影响,速率会有所降低,例如,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速率分别降为80Mbps。此时可能会导致终端设备A和终端设备B的XR体验下降,因此相比单独调度任何一个终端设备,当它们被配对调度时,任一终端设备的速率都有所降低。举例来说,若XR业务的数据是视频数据,则可能会出现视频卡顿,黑边等现象,进而影响用户的主观体验(XR体验值)。并且当对应的XR体验值下降到某个阈值时,最终会导致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的下降。
另一方面,根据核心网侧配置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需求确定传输的误块率(block error rate,BLER)指标,包括初传BLER和重传BLER,并根据BLER指标和终端设备反馈的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对终端设备的每个传输块进行初始的调制编码(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阶数的选择和调度资源的分配,后续根据终端设备反馈的CSI信息和统计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反馈结果进行MCS的调整以保证传输的正确性,进而最大化系统的吞吐率。例如,假设XR体验值的阈值为A,当前调度时刻网络设备获得的用户设备的XR体验值为B,B<A,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根据CSI反馈确定MCS阶数和调度资源的分配,假定CSI反馈指示MCS从20阶提升到25阶,如此可能造成的后果为BLER仍然无法满足对应的XR体验需求,甚至使得XR体验值从B下降到C,即C<B<A。最终导致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的下降。
XR业务往往比普通业务的优先级要高,因此需要针对XR业务,解决如上由于通信系统中以单一的最大化吞吐率为目标所带来的XR体验不佳,满足XR体验的XR业务的用户数目下降的问题。
针对XR业务相较于普通业务的特殊性,可以定义XR体验的评价参数,XR体验的评价参数可以包括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评价XR业务的数据(后简称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或者说,用于评价网络侧XR数据的通信质量。其中网络传输包括RAN传输和核心网传输两部分,网络侧包括RAN和核心网两部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还可以称为(或者包括)XR质量指标(XR quality index,XQI)。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尽可能利用网络传输中可获得的技术统计量,拟合网络传输侧对于用户主观体验分的影响,以评价网络传输侧对XR体验的影响,指导运营商以该指标牵引网络升级、组网和建网。例如,网络传输侧可获得的技术统计量包括:误包率(packet error rate,PER)和/或BLER、包时延预算(Packet Delay Budget,PDB)、时延抖动值、重传信息、传输速率等,在给定源速率或者网络传输速率的情况下,可以定义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计算方法为:网络传输质量信息=f(PER,PDB,时延抖动,重传信息),f()表示函数表达式。相比于直接以是否满足PER和/或BLER、PDB来评价XR体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能够提供更加灵活柔性的评价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认为XR体验主要通过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反映,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有时称为XQI)可以包括XR体验值(或者称为XQI体验值),或者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有时称为XQI)与XR体验值有时可以混用。为XR体验值设置的阈值,即XR体验需求,又可以称为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或XQI阈值),代表了网络传输质量需求(或者XQI需求),另外,由于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本质是终端设备感受到的XR数据在网络中的通信质量、XR体验本质是终端设备对XR数据通信的体验,因此,也可以称为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终端设备的XR体验。
基于此,本申请如下述实施例提供了若干通信方法和装置,可以应用于如图1至4任一通信架构。通过如下实施例,网络设备可以至少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与用户设备的数据通信进行管理,充分考虑XR体验,尽可能地提高XR体验,进而提升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如图5是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本申请后续的各实施例可以在该通信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展开阐述。
步骤501、网络设备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el stateinformation,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
步骤502、网络设备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
这里网络设备管理的对象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即网络设备管理与终端设备间数据通信的方式。
相应的,终端设备接受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可以通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来体现这种对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
步骤501中,网络设备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方式,可以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或者可以是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与计算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相关的参数(如上述提到的PER、PDB、时延抖动值、重传信息、传输速率等中的至少一个)、再通过网络设备的计算最终获得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或者还可以是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或者是其他方式,本发明方案不做限制。网络设备获取CSI的方式可以与现有技术中网络设备获取CSI方式类似,比如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CSI,该CSI由终端设备对网络设备发送的参考信号进行测量而得。
关于步骤502的具体实现方式,下面将通过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进行阐述。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一至实施例四可以包括上述关于图5通信方法的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02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进行管理,其中数据通信的方式可以包括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或者说,步骤502中网络设备可以基于网络质量传输信息和CSI,确定与终端设备间采用MIMO进行数据通信时的数据通信方式。该数据通信至少包括XR数据通信。由于MIMO通信可以包括MU-MIMO和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ingle-user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SU-MIMO),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基于MU-MIMO不同用户间的配对(例如,不同用户的配对准则)、基于SU-MIMO对不同终端设备的调度顺序等。
现结合图6对步骤502的相关内容做具体阐述:
网络设备基于网络传输质量和CSI,管理MIMO数据通信方式主要分为如下三个步骤:
步骤1)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CSI(或者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参考信号)确定该用户设备服务下的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之间的相关性,根据终端设备的波束信息对这些终端设备进行筛选,排除不符合MU-MIMO配对基本条件的终端设备。其中,配对是指:若不同的用户采用空分复用的方式在同一时频资源上进行数据传输,则可称该不同用户在同一时频资源上进行了配对,该MU-MIMO配对基本条件例如可以是不同终端设备的下行信道之间的相关性小于某一相关性阈值。如此筛选留下的符合MU-MIMO配对基本条件的终端设备可以被划分为第一终端设备组。在此基础上,网络设备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进一步筛选,例如,可以为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设定一个阈值(网络传输质量需求),只有当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满足该阈值时,才能允许该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如此进行进一步筛选、被允许参与MU-MIMO配对的终端设备被划分为第二终端设备组。网络设备还可以确定出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前的初始传输层的层数和/或初始传输层的秩。MIMO场景下,码字数和层数不一定相等,将码字映射到层的过程即是层映射。这里的“层”即为传输层。一个传输层对应于一种无线发射模式。使用的传输层的个数叫做秩。
本步骤可以认为是MU-MIMO调度的预处理。
步骤2)网络设备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也即,网络设备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的调度优先级。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指示的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较差(XR体验值较低),说明其亟需提升XR体验,网络设备可以优先调度该终端设备,也即该终端设备基于SU-MIMO的调度优先级较高,或者说将该终端设备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排在前面。基于类似的规则,网络设备对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完成SU-MIMO的调度排序。具体的SU-MIMO调度流程与现有机制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SU-MIMO的调度顺序,更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的层数。
步骤3)网络设备根据步骤2)中确定的SU-MIMO的调度顺序以及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遍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被分配的资源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和终端设备的传输层,对于终端设备的传输层,基于RBG和当前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按照终端设备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分别得到与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根据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分别进行参与配对的传输层筛选,若满足预设阈值,那么对应所采用的传输层,可以参与MU-MIMO的配对。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更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的层数和/或传输层的秩。
网络设备基于如上三个步骤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相应的,终端设备接受网络设备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可以结合以上步骤在与网络设备的MIMO数据通信中体现。
如上技术方案,通过结合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的配对和调度等策略,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数目。
基于以上内容,现举一具体实现示例,其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实施例一的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两个终端设备基于MU-MIMO的配对方式如下:
图7表示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的各传输层在参与配对前的信干噪比(signal tointerference plus noise,SINR),以最大化吞吐率为准则进行MU-MIMO配对时,终端设备0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0的传输层为3层,即传输层1、2和3,终端设备1的两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1的传输层为两层,即传输层1和2。
图8表示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的各传输层在参与配对前的预估的终端设备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此处以XQI举例,以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进行MU-MIMO配对,终端设备0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满足XR体验的终端设备数目最大,终端设备0满足XR体验需求(XQI高于预设阈值),且可参与MU-MIMO配对的资源(例如,时频资源和/或空域资源)最大,此时选取的的终端设备0的传输层为3层,即传输层1、2和3;终端设备1的一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满足XR体验的用户数目最大,终端设备1满足XR体验需求(XQI高于预设阈值),且可参与MU-MIMO配对的资源(例如,时频资源和/或空域资源)最大,此时选取的终端设备1的传输层为1层,即传输层1。
根据上述对比可知,若采用现有最大化吞吐率调度准则对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进行调度时,终端设备0的3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终端设备1的两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此时终端设备1的XR体验降低,不满足预设的XR体验阈值,造成满足XR体验的XR终端设备数目的下降、由此可见,按照本申请实施例充分考虑了XR终端设备的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满足XR体验的XR终端设备数目。
实施例二
实施例一中未考虑对网络应用层传来的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在通信系统中,还可以考虑对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的场景,这里所说的源数据是指生成XR数据的原始比特数据。这里的分层中的层是指源端对XR数据的原始比特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的具有相同或者不同特征的两层或者多层数据(也可以称为两流或者多流数据),源端可以采用空间分层、质量分层等多种方法处理XR数据的原始比特数据得到两层或者多层数据,这里不做限制。例如,在源数据从服务器向核心网发送的过程中,将源数据分为两层进行发送,该两层分别为基本层和增强层。这样网络可以按照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分层传输,优先保障基本层数据传输的各项性能指标。
实施例二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基于对源数据进行分层的处理的场景,获得的技术方案。该方案可以包括实施例一中的所有内容,也就是说在实施例一中已经阐述的内容在实施例二中将不再赘述。
当对源数据进行分层传输时,相应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也可以进行对应的调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分为与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与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分别用于指示XR数据的基本层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和XR数据的增强层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网络设备可以通过类似于前述介绍的步骤501中网络设备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方式,分别获取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当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前述介绍的网络设备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方式,先获得一个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在此基础上对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分别乘以基本层和增强层的权重系数,获得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步骤502中网络设备根据网络传输质量和CSI,管理MIMO数据通信方式在本实施例二中主要通过如下三个步骤实现:
步骤1)网络设备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与实施例一中类似的方式(步骤1))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组、第二终端设备组和其它相关信息,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实施例一中步骤1)中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可以由本实施例二中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替代。又,当网络设备接收的是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时,网络设备可以先将它们拟合成可以反映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总体通信质量的第三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例如,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来替代实施例一中步骤1)中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可选的,拟合的方式可以是对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分别乘以权重系数后相加。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与实施例一中类似的方式(步骤1))获得第一终端设备组。本实现方式中,由于考虑到了分层数据的传输,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具体可以包括符合以下要求中的一个的终端设备:基本层和增强层都可以参与MU-MIMO配对的终端设备、基本层可以参与MU-MIMO配对的终端设备和增强层可以参与MU-MIMO配对的终端设备。网络设备筛选获得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符合如上要求的终端设备的方式具体可以为:网络设备为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设定第一阈值(第一网络传输质量需求),只有当终端设备对应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满足该第一阈值时,才能允许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层参与MU-MIMO配对;网络设备为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设定第二阈值(第二网络传输质量需求),只有当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满足该第二阈值时,才能允许该终端设备对应的增强层参与MU-MIMO配对。如此对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对应的基本层和增强层进行分别判断。获得符合以上要求的终端设备,并归入第二终端设备组。若某一终端设备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分别都不满足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则将其剔除出第二终端设备组。可选的,网络设备还可以确定出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前的初始传输层的层数和/或初始传输层的秩,这里初始传输层括源数据基本层对应的初始传输层和/或源数据增强层对应的初始传输层。
步骤2)网络设备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对于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不同终端设备,若终端设备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指示的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较差(例如XR体验值较低),说明其亟需提升XR体验,网络设备可以优先调度该终端设备,也即该终端设备的调度优先级较高,或者说将该终端设备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排在前面,和/或,对于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某一终端设备,可以优先考虑保障基本层的数据通信,也就是说,若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指示的网络传输中XR数据基本层的通信质量较差(例如基本层XR体验值较低)那么网络设备可以优先调度该终端设备的基本层的数据通信,也即将该网络设备的基本层的数据的调度优先级较高、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排在前面。基于以上类似的规则,网络设备对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及其基本层和增强层完成SU-MIMO的调度排序。具体的SU-MIMO调度流程与现有机制类似,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根据确定的SU-MIMO的调度顺序,确定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分层数据对应的的传输层的层数。
步骤3)网络设备根据步骤2)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和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传输层和/或第二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三传输层和/或第四传输层(例如,当终端设备的基本层和增强层均在步骤1)中被允许参与MU-MIMO配对时,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传输层和或第二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三传输层和第四传输层;当终端设备的基本层在步骤1)中被允许参与MU-MIMO配对时,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三传输层;当终端设备的增强层在步骤1)中被允许参与MU-MIMO配对时,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二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四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所述源数据的基本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和所述第四传输层对应所述源数据的增强层。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遍历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被分配的RBG和对终端设备进行分层数据传输对应的传输层,即源数据基本层对应的传输层和/或源数据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这里的对应是指,分层数据(源数据的基本层或者源数据的增强层)通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的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层传输。关于基本层、增强层和传输层之间的关系,可以参见图9。图9显示了网络设备侧在数据发送之前处理过程,源数据可以通过基本层和增强层分别进行信道编码和调制、通过层映射映射到各自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传输层(图中以三个传输层为例)、再分别通过预编码和RE映射至OFDM符号,最后进行信号的发射,对应的数据传输至终端设备侧后,终端设备侧会进行与网络设备侧对应的逆操作,不再赘述。对于终端设备基本层和增强层数据的传输层分别进行判断筛选,例如,基本层对应的传输层,基于RBG、终端设备当前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按照终端设备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分别得到与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根据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分别进行判断,,或者,基于RBG、终端设备当前的第一网络质量信息,终端设备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分别得到与采用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第一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根据不同传输层时对应的第一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是否满足预设阈值分别进行判断,只有满足预设阈值的终端设备分层数据(即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才能参与MI-MIMO的配对。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的筛选与基本层对应的传输层的筛选是类似的,这里不再赘述。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网络设备更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的层数和/或传输层的秩,这里,传输层括源数据基本层对应的传输层和/或源数据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
网络设备基于如上三个步骤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相应的,终端设备接收网络设备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可以结合以上步骤在与网络设备的MIMO数据通信中体现。
如上技术方案,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的场景下,通过综合考虑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或每个分层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与终端设备进行MIMO数据通信的配对和调度等策略,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的数目。
基于以上内容,现举一具体实现示例,其可以直观的反映出实施例二的有益效果。
现有技术中,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的场景下,两个终端设备基于MU-MIMO的配对方式如下:
图10表示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的分层数据的各层在参与配对前的SNIR,以最大化吞吐率为准则进行MU-MIMO配对时,终端设备0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0基本层对应的传输层数为三层,即传输层1、2和3;终端设备0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四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0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数为四层,即传输层1、2、3和4;终端设备1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两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1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两层,即传输层1和2,终端设备1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两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的吞吐率最大,即以最大化吞吐率准则选取的终端设备1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两层,即传输层1和2。
图11表示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的各分层数据各层在参与配对前的预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此处以XQI举例,以本申请实施例的方式进行MU-MIMO配对,终端设备0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终端设备0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满足XQI体验的终端设备数目最大,终端设备0基本层、增强层分别满足分层XR体验需求(例如,XQI高于预设阈值),且可参与MU-MIMO配对的资源(例如,时频资源和/或空域资源)最大,此时选取的终端设备0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三层即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1、2和3,终端设备0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两层,即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1和2。终端设备1基本层源数据对应一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终端设备1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一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时,系统满足XR体验的终端设备数目最大,终端设备1基本层、增强层分别满足分层XR体验需求(例如,XQI高于预设阈值),且可参与MU-MIMO配对的资源(例如,时频资源和/或空域资源)最大,此时选取的终端设备1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一层,即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1,终端设备1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传输层为一层,即增强层对应的传输层1。
根据上述对比可知,若采用现有最大化吞吐率调度准则对终端设备0和终端设备1进行调度时,终端设备0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三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终端设备0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四个传输层参与配对,终端设备1基本层源数据对应的两个参与配对、增强层源数据对应的两个传输层参与配对,此时终端设备0的XR体验降低,而终端设备1的XR体验大幅度降低,甚至不满足预设的XQI阈值,造成满足体验的终端设备数目的下降。而本申请实施例充分考虑了XR终端设备的体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满足XR体验的终端设备数目。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可以结合上述任一实施例以及图5通信方法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基于图5的通信方法,在本实施例中,步骤502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进行管理,其中数据通信的方式可以包括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
步骤502包括网络设备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CSI,确定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该数据通信至少包括XR数据通信。
具体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CSI(可选的,还根据预设网络传输质量阈值、BLER目标中的至少一个),确定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初始分配的资源的调度优先级和/或,初始分配的调度资源。
随后,随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动态变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获取到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数据通信的MCS阶数进行调整。例如,预设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为3,当前获取到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2.5,当前数据通信的MCS阶数为20阶,网络设备获取到的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那么网络设备应该对数据通信的MCS进行降阶处理、并且在分配资源时优先考虑该数据通信对应的终端设备,因为该终端设备对应的XR体验相对较低,未满足阈值。又例如,预设的网络传输质量阈值为3,当前获取到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4.5,当前数据通信的MCS阶数为20阶,网络设备获取到的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那么网络设备此时可以考虑CSI反馈中指示的MCS对当前数据通信的MCS进行升阶处理。
网络设备基于如上原则确定或者调整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的MCS阶数和/或资源调度的优先级。相应的,终端设备接受网络设备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可以结合以上内容、在与网络设备的数据通信中体现。
如上技术方案,通过结合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的数目。
实施例四
实施例三中未考虑对应用层传来的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的场景,关于该场景、以及该场景下所衍生出的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相关内容,可以参见实施例二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中不再赘述。本实施例可以结合、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内容以及图5通信方法所涉及的所有内容。
现对实施例四中与前述实施例中不同的内容进行阐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对CSI做出相应调整。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可以将CSI分为与基本层对应的第一CSI和与增强层对应的第二CSI,终端设备可以对第一CSI和第二CSI进行分别反馈。
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处理,即将源数据分为两层进行发送、该两层分别为基本层和增强层的场景下,并且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时,步骤502包括:
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CSI,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以及,
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SI,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具体来说,网络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一CSI,可选的,还根据预设网络传输质量阈值、BLER目标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基本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基本层初始分配的资源的调度优先级和/或,基本层初始分配的调度资源;网络设备还可以根据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CSI,可选的,还根据预设网络传输质量阈值、BLER目标中的至少一个,确定增强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增强层初始分配的资源的调度优先级和/或,增强层初始分配的调度资源。
随后,随着分层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的动态变化,网络设备可以根据当前获取到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分层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分别进行调整。例如,基本层预设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为2.5,增强层预设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为1,当前获取到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1.5,当前获取到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为1.2,当前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CS阶数为20阶,网络设备获取到的第一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那么网络设备应该根据当前获取到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该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CS进行降阶处理、并且在分配资源时优先考虑该基本层的数据通信,而网络设备对该增强层则可以参考第二CSI反馈中指示MCS阶数进行处理即可。例如,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CS阶数为20阶,第二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那么网络设备对该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CS进行升级处理(如升至25阶)。又例如,基本层预设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为2.5,增强层预设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阈值为1,当前获取到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3,当前获取到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对应)的XR体验值为0.5,当前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CS阶数为20阶,网络设备获取到的第一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网络设备获取到的第二CSI反馈中指示的MCS阶数为25阶,那么网络设备可以参考第一CSI反馈中指示MCS阶数对该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CS进行升阶处理,同时网络设备根据当前获取到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该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CS要进行降阶处理,且在资源调度时,可以在保障基本层的数据通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给该增强层分配调度资源。
网络设备基于如上原则确定或者调整与终端设备进行数据通信时增强层和基本层的MCS阶数和/或资源调度的优先级。相应的,终端设备接受网络设备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可以结合以上内容、在与网络设备的数据通信中体现。
如上技术方案,在对源数据进行分层的场景下,通过综合考虑每个分层的网络传输质量信息通过结合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网络设备确定分层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以最大化XR体验为目标,有效提升了XR体验,保障了满足XR体验的XR用户的数量。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200,该装置1200包括收发模块1201和处理模块1202。
一示例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收发模块1201,用于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处理模块1202,用于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
关于处理模块1202、收发模块1201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一示例中,装置12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其中,该装置可以为芯片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芯片系统可以由芯片构成,也可以包含芯片和其他分立器件。
其中,收发模块1201,用于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处理模块1202,用于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
关于处理模块1202、收发模块1201的具体执行过程,可参见上方法实施例中的记载。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器中,也可以是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
与上述构思相同,如图1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1300。
一示例中,该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终端设备,也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装置。装置13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示例地,处理器1301可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具体参见方法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再说明。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02和处理器13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另一中实现,存储器1302还可以位于装置1300之外。处理器1301可以和存储器1302协同操作。处理器1301可能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3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13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处理器1301利用通信接口13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性的,通信接口1303,可向网络设备发送CSI。
一示例中,该装置1300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该装置可以是网络设备,也可以是网络设备中的装置。装置1300至少一个处理器1301,用于实现上述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示例的,处理器1301可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根据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具体参见方法中的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说明。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1302,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存储器1302和处理器1301耦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耦合是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间隔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用于装置、单元或模块之间的信息交互。作为另一中实现,存储器1302还可以位于装置1300之外。处理器1301可以和存储器1302协同操作。处理器1301可能执行存储器13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于处理器中。装置1300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1303,用于通过传输介质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从而用于装置1300中的装置可以和其它设备进行通信。示例性地,通信接口1303可以是收发器、电路、总线、模块或其它类型的通信接口,该其它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或者核心网设备。处理器1301利用通信接口1303收发数据,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示例性的,通信接口1303,可接收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不限定上述通信接口1303、处理器1301以及存储器1302之间的连接介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和/或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网络设备、用户设备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简称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以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视频光盘(digital video disc,简称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6)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信道状态信息CSI,其中,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扩展现实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管理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具体包括:确定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配对和确定基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的调度顺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基于MU-MIMO的配对和确定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以及,
根据所述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和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传输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所对应的源数据分为基本层的源数据和增强层的源数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管理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具体包括:确定基于MU-MIMO的配对和确定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
7.如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和所述CSI,管理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CSI确定满足MU-MIMO配对条件的第一终端设备组,并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进行筛选,获得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二终端设备组;
根据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的终端设备进行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以及,
根据所述基于SU-MIMO的调度顺序和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对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的第一传输层和/或第二传输层进行筛选,获得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组中终端设备参与MU-MIMO配对的第三传输层和/或第四传输层,其中,所述第一传输层和所述第三传输层对应所述基本层,所述第二传输层和所述第四传输层对应所述增强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所对应的源数据分为基本层的源数据和增强层的源数据,则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CSI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CSI、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CSI。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CSI,管理数据通信的方式为根据所述网络传输质量和所述CSI,确定数据通信的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一CSI,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基本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以及,
根据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CSI,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和/或对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的MSC阶数做出调整,和/或确定所述增强层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XR质量指标XQI、XQI阈值、XQI增益中的至少一种。
13.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向网络设备发送信道状态信息CSI;
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其中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用于指示扩展现实XR数据在网络传输中的通信质量。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
15.如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基于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为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基于MIMO的数据通信方式的管理,具体包括:接受基于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U-MIMO的配对信息和基于单用户多输入多输出SU-MIMO的调度顺序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包括: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方式的管理为接受所述网络设备对数据通信的调制编码策略MCS和/或资源调度方式的管理,具体包括:接收数据通信的初始MCS阶数、调整后的数据通信的MCS阶数、和/或数据通信资源调度的优先级信息。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通信所对应的源数据分为基本层的源数据和增强层的源数据,则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CSI包括与所述基本层对应的第一CSI、与所述增强层对应的第二CSI;
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CSI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确定,包括:所述数据通信的方式根据所述第一CSI、所述第二CSI、以及所述总网络传输质量信息、所述第一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和所述第二网络传输质量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确定。
20.如权利要求13至19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传输质量信息包括:XR质量指标XQI、XQI阈值、XQI增益中的至少一种。
2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方法的单元或者模块。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方法的单元或者模块。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4.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得所述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3至2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权利要求1至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6.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和权利要求22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2010531821.3A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38100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1821.3A CN113810089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1822865.8A EP4149013A4 (en) 2020-06-11 2021-06-0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PCT/CN2021/098163 WO2021249280A1 (zh) 2020-06-11 2021-06-03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US18/079,273 US20230108591A1 (en) 2020-06-11 2022-12-12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1821.3A CN113810089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10089A true CN113810089A (zh) 2021-12-17
CN113810089B CN113810089B (zh) 2023-09-29

Family

ID=78845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1821.3A Active CN113810089B (zh) 2020-06-11 2020-06-11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08591A1 (zh)
EP (1) EP4149013A4 (zh)
CN (1) CN113810089B (zh)
WO (1) WO20212492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7003B (zh) * 2021-08-10 2022-05-31 上海移远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5048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Headwater Partners Ii Llc Scheduling a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mode to assist uplink interference characterization
CN107733491A (zh) * 2016-08-09 2018-02-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用户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82672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A3035020A1 (en) * 2017-11-17 2019-05-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CN110741567A (zh) * 2017-05-05 2020-01-3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高多普勒条件的多天线传输协议
US20200052751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vanced network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084581B2 (en) * 2014-07-11 2018-09-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Overlay unicast or MBSFN data transmission on top of MBSFN transmission
US10397032B2 (en) * 2016-08-22 2019-08-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Energy determinations for multi-user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s
CN111034097B (zh) * 2017-06-14 2023-01-10 Idac控股公司 可靠控制信令
CN108965949B (zh) * 2018-07-27 2020-06-16 清华大学 一种视频业务中满足用户个性化体验的码率自适应方法
KR102614495B1 (ko) * 2019-08-02 2023-12-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Xr 디바이스 및 그 제어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105048A1 (en) * 2012-10-15 2014-04-17 Headwater Partners Ii Llc Scheduling a user equipment transmission mode to assist uplink interference characterization
CN107733491A (zh) * 2016-08-09 2018-02-23 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下行多用户多天线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WO2018082672A1 (zh) * 2016-11-04 2018-05-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测量参考信号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741567A (zh) * 2017-05-05 2020-01-31 At&T知识产权一部有限合伙公司 用于高多普勒条件的多天线传输协议
CA3035020A1 (en) * 2017-11-17 2019-05-17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nnel measurement and interference measurement in wireless network
US20200052751A1 (en) * 2018-08-10 2020-02-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Determin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in advanced network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149013A1 (en) 2023-03-15
WO2021249280A1 (zh) 2021-12-16
US20230108591A1 (en) 2023-04-06
EP4149013A4 (en) 2023-10-18
CN113810089B (zh) 2023-09-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858852B2 (ja) 非同期マルチポイント送信方式
US11489559B2 (en) Scheduling multi-user MIMO transmissions in fixed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EP3427389B1 (en) Resource and power allocation in non-orthogonal uplink transmissions
CN105027638A (zh) 管理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发射功率的方法和装置
WO2013087034A1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US20210084513A1 (en) Multichannel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20200177257A1 (en)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determination using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s in advanced networks
CN105265014B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JP5830136B2 (ja) 基地局及びユーザ端末
JP2023529138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複数のアップリンク帯域に対するsrs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20230108591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WO2021068095A1 (en) Transmitting feedback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s
US11064443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exposure to electric and magnetic fields (EMF)
US2020038990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uaranteeing quality of servi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50002316A (ko) 무선 통신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운용 방법
CN115276908B (zh)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设备、存储介质
US201702652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ecoding with low complex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40057067A1 (en) Sub-selection for overbooked multi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dsch)/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pusch) transmission resources
WO2023109322A1 (zh)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基站、ue、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Ferreira et al. Resource scheduling scheme for 5G mmWave CP‐OFDM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with delay and power allocation optimizations
WO2023045714A1 (zh) 一种调度方法及通信装置
EP4319252A1 (en)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0220236A1 (en) Multiplexing feedback responses
WO2023200483A1 (en) Time division duplex pattern configuration for cellular networks
WO2023099951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ection of physical resource block blanking actions for cooperative network optimiz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