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800718A -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800718A
CN113800718A CN202111143882.3A CN202111143882A CN113800718A CN 113800718 A CN113800718 A CN 113800718A CN 202111143882 A CN202111143882 A CN 202111143882A CN 113800718 A CN113800718 A CN 11380071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lter
thickness
packing layer
filter materi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4388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碧军
钱志江
任静江
丁疆峰
丁洁东
黄祥
王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Min'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Min'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Min'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Min'an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4388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80071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8007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80071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inorganic sorb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8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 C02F1/283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sorption using coal, charred products, or inorganic mixtures containing the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8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Biological Oxygen Demand [BO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0Solids, e.g. total solids [TS], total suspended solids [TSS] or volatile solids [V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14NH3-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02F3/10Packings; Fillings; Grids
    • C02F3/105Characterized by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为透水砖,第二填料层为无机滤料,第三填料层为有机滤料,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本发明装置采用了透水砖作为第一层滤料,在对河水的处理应用中,第一次填料还可拦截来自河道中的各类垃圾。透水砖的结构特点具有不易堵塞、易于清洗的优点,从而降低设备清理维护成本。同时微污染水在经过第一层透水砖后,进入第二层及第三层滤料,通过滤料表面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COD等污染物质。

Description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污染治理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滤池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河道微污染水净化,高效,延长清理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与工作强度的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等景观水体是城市人居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其易污染、水环境容量小、水体自净能力差等特点,很容易成为居民生活污水、雨水及垃圾的受纳体,从而导致水体溶解氧的大量消耗,造成了水体缺氧而呈黑臭状态,使整个生态系统崩溃,同时污染物难以降解,沉积于底泥,形成严重的内源污染。城市河流出现黑臭和水质不达标现象,已成为共同存在的污染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城市形象和生态环境。
由于河道周边堤坝基础抗压强度差、且可有效利用面积小,且由于氨氮的去除停留时间较长,导致建设大型混凝土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或接触氧化法污水处理技术并不适用于河道旁路水处理;此外,由于河道旁路治理周期性短,一般服务为数年,导致混凝土污水处理构筑物很难普遍适用于河道水治理;同时,传统设备的长、宽、高尺寸的也受到了公路的限高限宽的运输限制范围影响,不能满足城市、乡镇道路运输应急运输要求。
对于微污染水源,由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不高,若不设法增加微生物与污染物质的接触机会,即便微生物浓度较高,也可能出现降解速率过慢等现象,进而导致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死亡,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微污染水源处理的难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生物滤池对于微污染水源的净化效果差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用于河道微污染水净化,高效,延长清理维护周期,降低维护成本与工作强度的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为透水砖,第二填料层为无机滤料,第三填料层为有机滤料,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
在本发明中,本发明装置采用了透水砖作为第一层滤料,透水砖是一种无机-有机复合透水滤材,通过对沙子进行有机表面改性,并粘合而成的致密过滤材料,可以截留水体中大部分悬浮颗粒物质,有效去除水体中的SS、COD、总磷等污染物质。在对河水的处理应用中,第一次填料还可拦截来自河道中的各类垃圾。透水砖的结构特点具有不易堵塞、易于清洗的优点,从而降低设备清理维护成本。同时微污染水在经过第一层透水砖后,进入第二层及第三层滤料,通过滤料表面微生物的降解作用,进一步去除水体中的氨氮和COD等污染物质。
本发明特别适用于微污染水的处理,尤其是河道水的处理。
本发明中,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设置,在提供微生物载体的基础功能之外,亦可作为滤料,对水体中的悬浮物质进行过滤和吸附,从而净化水质,提升水体透明度和观感。填料层的设置顺序要求为:自上而下第一层填料为透水砖,第二层填料为无机滤料,第三层填料为有机滤料。
每一层填料对水中特定的污染物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且设置顺序不可更改。第一填料层透水砖的致密度较好,用于去除水中悬浮的水草、藻类、SS等,因河道中存在较多此类污染物,若进入本发明的下部填料层,可能引起填料堵塞、失效等多种问题,因此需要第一步拦截去除。
第二填料层无机滤料层,此类填料表面及内部具有大量的孔隙,可以吸附并降解水体中的各种污染物,如色素、总磷、COD等。
第三填料层为有机滤料,此类填料比表面积很大,可以捕捉到水中微量的溶解性污染物,如氨氮,进一步提高出水水质。
且填料层的设置顺序对本发明的运行维护至关重要,本发明所述的设置顺序可以有效延长设备的清理维护周期,并降低每次清理维护的工作强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20-4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陶粒滤料、沸石滤料、砾石滤料、石榴石滤料、麦饭石滤料、焦炭滤料、活性氧化铝滤料、火山岩滤料、颗粒活性炭或石英砂滤料中的一种;所述第三填料层包括纤维束滤料、彗星式纤维滤料、纤维球或果壳滤料中的一种。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装置本体外接循环水泵与进水泵,配套设置有相应的循环水管与进水管,装置本体的出水方式采用溢流方式,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蓄水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一体化装置无需采用喷淋式设计,避免了喷淋装置堵塞的问题。由于第一层填料采用了透水砖,透水砖可以将进入系统的水流均匀分散到整个装置,因此不使用喷淋装置即可保证处理的水体均匀分散,与空气和填料充分接触。在装置运行时,内设的填料表面包含气、液、固三相界面,可以保证微生物可以获取足够的氧气,同时,生物代谢产生的废物亦可及时排出,如硝化细菌代谢产生的氮气,在填料表面可以及时扩散到空气中,有利于硝化反应的进行;
2)本发明强化了内部处理水体的流动,水体在循环过程中不断与填料表面接触,保证填料表面微生物能够有足够多的机会捕捉污染物质;
3)本发明第一层填料选用了过滤精度相对较高的透水砖,因此,在第一层填料上较易累积各类垃圾、悬浮物、沉淀等,需要定期清理和排空,故本发明最上部设置了清理排污口,定期对透水砖表面进行冲洗清理,恢复其滤水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中,1.装置本体;2.第一填料层;3.第二填料层;4.第三填料层;5.蓄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中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2,第二填料层3与第三填料层4,所述第一填料层2为透水砖,第二填料层3为无机滤料,第三填料层4为有机滤料,所述第一填料层2与第二填料层3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第二填料层3与第三填料层4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
装置本体1外接循环水泵与进水泵(图上未示出),配套设置有相应的循环水管与进水管(图上未示出),装置本体1的出水方式采用溢流方式,装置本体1底部设置有蓄水池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填料层2,第二填料层3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可以相同,均为20-40cm。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填料层3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大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小于第二填料层3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3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小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为45-50cm,第二填料层3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均为30-4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填料层3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均为30-4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2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3的厚度均为30-40cm。
最优选的实施方式,第一填料层2,第二填料层3与第三填料层4的厚度可以相同,厚度为20-40cm。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填料层3包括陶粒滤料、沸石滤料、砾石滤料、石榴石滤料、麦饭石滤料、焦炭滤料、活性氧化铝滤料、火山岩滤料、颗粒活性炭或石英砂滤料中的一种;第三填料层4包括纤维束滤料、彗星式纤维滤料、纤维球或果壳滤料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装置处理效率与填料层厚度存在正相关,但是厚度过大时,填料水流阻力较大,且容易造成堵塞。填料层的设置顺序充分考虑了本发明装置的实际应用场景,有效减缓装置内部填料的堵塞问题,降低此类设备的清理维护成本。水流通过滴灌的形式在滤料间流动。装置内最下部为蓄水池,用于滴灌水内部循环暂存用。本发明装置外配套循环水泵和进水泵,并配套相应的循环水管和进水管,本发明装置出水采用溢流方式。
当本发明装置运行时,采用水泵抽取河、湖等应用场景的微污染水,通过管路输送至最上部进水系统,水在重力作用下,自上而下,在填料层之间逐层滴落。水中的各类污染物质,如COD、氨氮和总磷,在填料及表面微生物的作用下,可吸附或逐步降解。同时,为加强河水净化效率,增加填料与河水的接触时间,本发明装置配套循环水系统,将装置底部的水泵送至上部进水系统,增加滴灌水的流量,保证水体中污染物质有与填料有足够的接触时间,从而强化本发明装置对河水等微污染水源的净化效果。
微生物的浓度与污染物的降解速度存在正相关。本发明装置设置了大量的微生物填料,可以为微生物的附着提供足够多的载体,因而可以提高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含量,增强装置污染物质降解能力。尤其是在处理微污染水源时,困扰人们的微生物流失问题,可以通过填料的设置及相应的选型予以解决。
污染物的降解速度不仅取决于相应微生物的浓度,还受制于污染物的传质过程。尤其是对于微污染水源,由于水体中污染物浓度不高,若不设法增加微生物与污染物质的接触机会,即便微生物浓度较高,也可能出现降解速率过慢等现象,进而导致微生物得不到足够的养分而死亡,形成恶性循环,这也是微污染水源处理的难点。本发明装置强化了内部处理水体的流动,水体在循环过程中不断与填料表面接触,保证填料表面微生物能够有足够多的机会捕捉污染物质。
装置本体可采用不锈钢、碳钢、PP等材料制作,箱体材料的选择并不影响其功能,只需保证其结构强度即可。
本发明装置的处理能力取决于装置的容积和相应填料的体积,可根据目标处理量,定制相应规格的设备,根据设计处理量,选配适宜的进料泵,进料泵类型可以是潜水泵、离心泵泵、隔膜泵、计量泵等。并且,内部水循环速度取决于循环水泵的选型和调控,一般的,循环水流量是进水流量的2倍以上,循环水泵可以是离心泵、计量泵、隔膜泵等。例如,根据大量实施例的实验发现,对于氨氮的处理效果,3m*1.5m*2.5m大小的装置的日处理能力为200t/天(以出水氨氮降低1ppm为目标)。
实施例1
进水水质见表1:
表1.进水水质
序号 COD SS 总磷 氨氮
1 101 200 0.71 4.02
2 88 150 0.48 3.03
3 50 100 0.41 2.45
出水水质见表2:
表2.出水水质
序号 COD SS 总磷 氨氮
1 38 30 0.33 1.99
2 33 30 0.31 1.86
3 25 31 0.22 1.41
实施例2
填料设置对河水处理效果对比,通过设置不同的填料顺序组合,分析不同组合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处理效果。进水水质:COD 100mg/L,总磷0.6mg/L,氨氮3.5mg/L,见表3。
表3.不同填料顺序处理结果
Figure BDA0003284663430000061
实施例3
填料设置顺序对比,通过设置不同的填料顺序组合,在目标河道边实施长期运行试验,验证不同组合条件下本发明装置堵塞情况。当设备发生堵塞时,循环处理的水将从装置上方溢流而出,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见表4。
表4.不同填料顺序处理结果
序号 第一填料层 第二填料层 第三填料层 清理周期
1 透水砖 陶粒 高分子纤维 6个月
2 陶粒 透水砖 高分子纤维 3个月
3 高分子纤维 陶粒 透水砖 1个月
实施例4
填料层厚度设置对比,通过设置不同填料厚度组合,在目标河道边实施长期运行试验,验证不同条件下本发明装置堵塞情况。当设备发生堵塞时,循环处理的水将从装置上方溢流而出,造成设备无法正常运行,见表5。
表5.不同填料层厚度处理结果
Figure BDA0003284663430000062
Figure BDA0003284663430000071
由表3,表4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装置中,最佳的填料层顺序为透水砖,陶粒,高分子纤维,最佳厚度为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
本发明第一层填料选用了过滤精度相对较高的透水砖,因此,在第一层填料上较易累积各类垃圾、悬浮物、沉淀等,需要定期清理和排空,故本发明最上部设置了清理排污口,定期对透水砖表面进行冲洗清理,恢复其滤水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中依次设置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为透水砖,第二填料层为无机滤料,第三填料层为有机滤料,所述第一填料层与第二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所述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之间的间距大于1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20-40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大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相同,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小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层包括陶粒滤料、沸石滤料、砾石滤料、石榴石滤料、麦饭石滤料、焦炭滤料、活性氧化铝滤料、火山岩滤料、颗粒活性炭或石英砂滤料中的一种;所述第三填料层包括纤维束滤料、彗星式纤维滤料、纤维球或果壳滤料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二填料层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三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填料层的厚度为45-50cm,第一填料层的厚度与第二填料层的厚度均为30-40c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外接循环水泵与进水泵,配套设置有相应的循环水管与进水管,装置本体的出水方式采用溢流方式,所述装置本体底部设置有蓄水池。
CN202111143882.3A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Pending CN11380071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3882.3A CN113800718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43882.3A CN113800718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800718A true CN113800718A (zh) 2021-12-17

Family

ID=78938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43882.3A Pending CN113800718A (zh) 2021-09-28 2021-09-28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800718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4472A (zh) * 2011-10-28 2012-04-25 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厌氧生物滤池
CN207659171U (zh) * 2017-10-27 2018-07-27 上海青川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淹没曝气生物滤池反应系统
CN112174302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四川欧美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上向流采用滤砖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4472A (zh) * 2011-10-28 2012-04-25 自贡大业高压容器有限责任公司 厌氧生物滤池
CN207659171U (zh) * 2017-10-27 2018-07-27 上海青川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淹没曝气生物滤池反应系统
CN112174302A (zh) * 2020-10-22 2021-01-05 四川欧美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上向流采用滤砖的新型曝气生物滤池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58320A (zh) 一种虹吸式复合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CN103880193B (zh) 基于给水厂污泥构建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养殖废水的方法
CN105060460A (zh) 一种脱氮除磷分层生物滤池
CN106007181A (zh) 一种潮汐混合流人工湿地系统及污水处理方法
CN103539324B (zh) 一种深度处理生活污水的生物陶粒装置及其工艺
CN101585607B (zh) 一种垂直流人工湿地基质的制备方法
CN207047066U (zh) 一种村镇生活污水田园景观式综合处理系统
CN201286292Y (zh) 水族箱的水处理装置
CN206089379U (zh) 一种分散式户用污水处理装置
CN205892991U (zh) 一种生物生态水处理装置
CN108793609A (zh) 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
CN108862846A (zh) 一种城市雨水管理与处理的方法
CN210438573U (zh) 一种抑堵增氧型人工湿地系统
CN202063793U (zh) 多级污水处理用生物反应系统
CN208964633U (zh) 生态渗滤池
CN203625130U (zh) 一体式景观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CN215924713U (zh) 一种河流水体异位处理系统
CN201280478Y (zh) 淀粉废水生态净化系统
CN108996813A (zh) 一种城市污水与雨水联合处理装置
CN213865815U (zh) 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设备
CN113800718A (zh) 一种高效生物滤池一体化装置
CN209815785U (zh) 一种生物膜-人工湿地组合生态浮岛
CN113998845A (zh) 一种水体生态修复系统
TWM547569U (zh) 河道生態治理系統
CN207659259U (zh) 一种再生水处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