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7420B -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7420B
CN113797420B CN202110976530.XA CN202110976530A CN113797420B CN 113797420 B CN113797420 B CN 113797420B CN 202110976530 A CN202110976530 A CN 202110976530A CN 113797420 B CN113797420 B CN 1137974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carbon dioxide
insertion tube
camera shooting
shooting mechanis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653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7420A (zh
Inventor
夏明�
姜虹
周韧
徐天意
王杰
曹爽
金晨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1097653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74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74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74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74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74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86Multi-lumen tracheal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04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combined with photographic or television applian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1/0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 A61B1/267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medical examinations of the interior of cavities or tubes of the body by visual or photographical inspection, e.g. endoscopes; Illuminating arrangements therefor for the respiratory tract, e.g. laryngoscopes, bronchoscopes
    • A61B1/2676Bronchoscop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evaluating the respiratory organs
    • A61B5/082Evaluation by breath analysis, e.g. determination of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exhaled breath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003Accessories therefor, e.g. sensors, vibrators, negative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34Cuff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4Tracheal tubes
    • A61M16/0463Tracheal tubes combined with suction tubes, catheters or the like; Outside connection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Surger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hysi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Endosc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包括插入管、设置在插入管中的摄像机构、与插入管相适配的连接头、第一积液抽管和第二积液抽管,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装置技术领域。该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在插入管内部的位置进行限定,还可以在插管完成后,抽动拉绳直接将摄像机构取出,使用更加方便,从而保证摄像机构可以随着插入管的插入进行同步观测,有效保证插管的质量,并且转动调节柱即可对摄像机构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将清理的异物拨至通孔处,为第一积液抽管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且可以对摄像机构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插管观测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管插管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紧急气管插管技术已成为心肺复苏及伴有呼吸功能障碍的急危重症患者抢救过程中的重要措施。气管插管术是急救工作中常用的重要抢救技术,是呼吸道管理中应用最广泛、最有效最快捷的手段之一,是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对抢救患者生命、降低病死率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且能够及时吸出气管内分泌物或异物,防止异物进入呼吸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气管插管是否及时直接关系着抢救的成功成否、患者能否安全转运及患者的预后情况。
临床上,确认气管导管插入气管的金标准就是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值,只要监护仪上出现呼气末二氧化碳的波形,即可证明气管导管在气管内,目前,用于困难气道插管的仪器设备主要是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此种装置不受患者张口度、头颈活动度的影响,可在光纤的直视下,直接将支气管镜置入气道,然后在支气管镜的引导下,将气管导管插入气管内,这种插管方法效果确切,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困难气道患者的清醒插管,但纤维支气管镜也有其使用的局限性,就是其前端的镜头会受患者气道内分泌物、血液的影响,如果患者气道内分泌物过多,或者在插管过程中有粘膜出血,就会遮盖前端的镜头,导致插管医师无法看清气道内的解剖结构,在这种情况下插管医师不得不反复擦拭纤支镜前端的镜头,但往往效果不佳,甚至导致插管失败,且在插管过程中,对气道中的分泌物和血液等异物无法进行有效的清理,十分影响气体的输送,为此特提供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保证镜头摄像清洗的同时,可以对异物进行有效的清理,有效保证气体的输送。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解决了常规的纤支镜存在异物遮盖镜头的情况,严重影响插管结果,且在插管过程中,对气道中的分泌物和血液等异物无法进行有效的清理,十分影响气体输送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插入管、设置在插入管中的摄像机构、与插入管相适配的连接头、第一积液抽管和第二积液抽管,所述插入管的顶部开设有八个所述通孔,且八个所述通孔间隔均匀的排布在插入管的顶部,所述插入管的内表面与摄像机构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摄像机构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所述插入管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绳相适配的导孔,且固定绳远离摄像机构的一端依次贯穿导孔和通孔并延伸至插入管的上方,所述摄像机构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绳,一个所述通孔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柱,调节柱由铜丝和包覆在铜丝外周的硅胶制作而成,材所述调节柱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所述转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所述插入管的底部且位于通孔靠近摄像机构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且限位架的底部与清洁板的底部滑动接触。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底部外表面与插入管内腔的顶部相适配,所述连接头的顶部连通有氧气接管,且氧气接管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盖帽。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外表面远离连接头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盖帽。
优选的,所述通孔的内表面且位于插入管的顶部插接有密封头。
优选的,所述插入管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气囊导管,所述插入管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气囊,且气囊导管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入管和气囊并延伸至气囊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摄像机构包括安装盒,所述安装盒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镜头,所述安装盒的底部且位于镜头的正下方设置有透明观察窗,所述安装盒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和无线收发模块。
优选的,所述第一积液抽管的外表面与通孔的内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积液抽管的外表面与导气管的内表面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插入管的一侧连通有二氧化碳接管。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摄像安装:插入管倒置,先将拉绳穿出插入管,再将两个固定绳分别依次穿过导孔和通孔,直至固定绳穿出插入管,然后将调节柱穿过与限位架对应位置的通孔,再将清洁板穿过限位架并移动至安装盒下方,拉紧调节柱,再将密封头插入到剩余通孔上,将连接头插入到插入管中,然后将二氧化碳接管接入到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上,即完成安装;
步骤二、插管摄像:将步骤一中安装完成的插入管沿着口腔、声门直至插入到气管中,过程中蓄电池向无线收发模块和镜头供电,镜头将拍摄到的景象通过无线收发模块传输到外界显示屏上,在检测截面模糊时,反复转动调节柱,带动转块使得清洁板转动,对透明观察窗进行清理,并将气管中的异物拨至通孔处,打开对应通孔上的密封头,插入第一积液抽管,将异物抽出即可,成年男性进行气管插管的深度为22-24cm,成年女性进行气管插管的深度为20-22cm后,完成插管后,即通过气囊导管向气囊中充气,使得气囊膨胀贴合在气管内壁上,然后去除连接头,拉动拉绳,将安装盒和固定绳抽出,再将连接头安装在插入管上,并拧紧第一盖帽,将氧气接管连通在外界的呼吸机上;
步骤三、曲线观察: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对呼吸过程中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的二氧化碳曲线,从而实现可视化监测;
步骤四、异物排除:引导气管输气过程中,出现呼气急促情况时,表明插入管或者气管中有异物,拧开一个第二盖帽,将第二积液抽管插入导气管,并延伸至插入管中,直接将插入管中的异物抽出即可。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通过通孔、固定绳、导孔和拉绳的配合设置,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在插入管内部的位置进行限定,还可以在插管完成后,抽动拉绳直接将摄像机构取出,使用更加方便,从而保证摄像机构可以随着插入管的插入进行同步观测,有效保证插管的质量,并且在调节柱、转块、清洁板和限位架的配合设置下,转动调节柱即可带动转块使得清洁板转动,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将清理的异物拨至通孔处,为第一积液抽管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且可以对摄像机构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插管观测的质量。
(2)该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通过导气管、第二盖帽和第二积液抽管的配合设置,可以直接在供氧时,直接对插入管内部或者气管内部产生的异物进行清理,保证起到气道的通畅,使用方便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3)该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及方法,通过二氧化碳接管的设置,用于与外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连通,实现对用户呼吸过程中的监测,通过二氧化碳曲线来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测,保证呼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插入管、连接头、第一积液抽管和第二积液抽管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插入管和摄像机构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插入管、气囊导管、密封头和二氧化碳接管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摄像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插入管、转块、清洁板、限位架、安装盒、镜头和透明观察窗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调节柱、转块、清洁板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限位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插入管;2、摄像机构;3、连接头;4、第一积液抽管;5、第二积液抽管;6、通孔;7、固定绳;8、导孔;9、拉绳;10、调节柱;11、转块;12、清洁板;13、限位架;14、氧气接管;15、第一盖帽;16、导气管;17、第二盖帽;18、密封头;19、气囊导管;20、气囊;21、安装盒;22、镜头;23、透明观察窗;24、蓄电池;25、无线收发模块;26、二氧化碳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插入管1、设置在插入管1中的摄像机构2、与插入管1相适配的连接头3、第一积液抽管4和第二积液抽管5。
作为优选方案,插入管1的顶部开设有八个通孔6,且八个通孔6间隔均匀的排布在插入管1的顶部,插入管1的内表面与摄像机构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摄像机构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7,插入管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固定绳7相适配的导孔8,且固定绳7远离摄像机构2的一端依次贯穿导孔8和通孔6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上方,摄像机构2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一个通孔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柱10,调节柱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1,转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2,插入管1的底部且位于通孔6靠近摄像机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且限位架13的底部与清洁板12的底部滑动接触,进一步说明,通过通孔6、固定绳7、导孔8和拉绳9的配合设置,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2在插入管1内部的位置进行限定,还可以在插管完成后,抽动拉绳9直接将摄像机构2取出,使用更加方便,从而保证摄像机构2可以随着插入管1的插入进行同步观测,有效保证插管的质量,并且在调节柱10、转块11、清洁板12和限位架13的配合设置下,转动调节柱10即可带动转块11使得清洁板12转动,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2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将清理的异物拨至通孔6处,为第一积液抽管4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且可以对摄像机构2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插管观测的质量。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改进,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插入管1、设置在插入管1中的摄像机构2、与插入管1相适配的连接头3、第一积液抽管4和第二积液抽管5。
作为优选方案,插入管1的顶部开设有八个通孔6,且八个通孔6间隔均匀的排布在插入管1的顶部,插入管1的内表面与摄像机构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摄像机构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7,插入管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固定绳7相适配的导孔8,且固定绳7远离摄像机构2的一端依次贯穿导孔8和通孔6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上方,摄像机构2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一个通孔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柱10,调节柱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1,转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2,插入管1的底部且位于通孔6靠近摄像机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且限位架13的底部与清洁板12的底部滑动接触,进一步说明,通过通孔6、固定绳7、导孔8和拉绳9的配合设置,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2在插入管1内部的位置进行限定,还可以在插管完成后,抽动拉绳9直接将摄像机构2取出,使用更加方便,从而保证摄像机构2可以随着插入管1的插入进行同步观测,有效保证插管的质量,并且在调节柱10、转块11、清洁板12和限位架13的配合设置下,转动调节柱10即可带动转块11使得清洁板12转动,不仅可以对摄像机构2的表面进行清理,还可以将清理的异物拨至通孔6处,为第一积液抽管4的工作提供便利条件,且可以对摄像机构2的位置进行限定,保证插管观测的质量。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头3底部外表面与插入管1内腔的顶部相适配,连接头3的顶部连通有氧气接管14,且氧气接管14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盖帽15。
作为优选方案,连接头3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气管16,导气管16外表面远离连接头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盖帽17,进一步说明,通过导气管16、第二盖帽17和第二积液抽管5的配合设置,可以直接在供氧时,直接对插入管1内部或者气管内部产生的异物进行清理,保证起到气道的通畅,使用方便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
作为优选方案,通孔6的内表面且位于插入管1的顶部插接有密封头18。
作为优选方案,插入管1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气囊导管19,插入管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气囊20,且气囊导管19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入管1和气囊20并延伸至气囊20的内部。
作为优选方案,摄像机构2包括安装盒21,安装盒2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镜头22,安装盒21的底部且位于镜头22的正下方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3,安装盒2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4和无线收发模块25,进一步说明,无线收发模块25为JF24D无线收发模块。
作为优选方案,第一积液抽管4的外表面与通孔6的内表面相适配,第二积液抽管5的外表面与导气管16的内表面相适配。
作为优选方案,插入管1的一侧连通有二氧化碳接管26,进一步说明,通过二氧化碳接管26的设置,用于与外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连通,实现对用户呼吸过程中的监测,通过二氧化碳曲线来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测,保证呼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安全。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通过导气管16、第二盖帽17和第二积液抽管5的配合设置,可以直接在供氧时,直接对插入管1内部或者气管内部产生的异物进行清理,保证起到气道的通畅,使用方便的同时,有效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通过二氧化碳接管26的设置,用于与外界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连通,实现对用户呼吸过程中的监测,通过二氧化碳曲线来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可视化监测,保证呼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的安全。
上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摄像安装:插入管1倒置,先将拉绳9穿出插入管1,再将两个固定绳7分别依次穿过导孔8和通孔6,直至固定绳7穿出插入管1,然后将调节柱10穿过与限位架13对应位置的通孔6,再将清洁板12穿过限位架13并移动至安装盒21下方,拉紧调节柱10,再将密封头18插入到剩余通孔6上,将连接头3插入到插入管1中,然后将二氧化碳接管26接入到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上,即完成安装;
步骤二、插管摄像:将步骤一中安装完成的插入管1沿着口腔、声门直至插入到气管中,过程中蓄电池24向无线收发模块25和镜头22供电,镜头22将拍摄到的景象通过无线收发模块25传输到外界显示屏上,在检测截面模糊时,反复转动调节柱10,带动转块11使得清洁板12转动,对透明观察窗23进行清理,并将气管中的异物拨至通孔6处,打开对应通孔6上的密封头18,插入第一积液抽管4,将异物抽出即可,成年男性进行气管插管的深度为22-24cm,成年女性进行气管插管的深度为20-22cm后,完成插管后,即通过气囊导管19向气囊20中充气,使得气囊20膨胀贴合在气管内壁上,然后去除连接头3,拉动拉绳9,将安装盒21和固定绳7抽出,再将连接头3安装在插入管1上,并拧紧第一盖帽15,将氧气接管14连通在外界的呼吸机上;
步骤三、曲线观察:在步骤二的基础上,呼气末二氧化碳监测机对呼吸过程中测得的二氧化碳浓度与相应时间一一对应描图,即可得到的二氧化碳曲线,从而实现可视化监测;
步骤四、异物排除:引导气管输气过程中,出现呼气急促情况时,表明插入管1或者气管中有异物,拧开一个第二盖帽17,将第二积液抽管5插入导气管16,并延伸至插入管1中,直接将插入管1中的异物抽出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包括插入管(1)、设置在插入管(1)中的摄像机构(2)、与插入管(1)相适配的连接头(3)、第一积液抽管(4)和第二积液抽管(5),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1)的顶部开设有八个通孔(6),且八个所述通孔(6)间隔均匀的排布在插入管(1)的顶部,所述插入管(1)的内表面与摄像机构(2)的外表面滑动接触,所述摄像机构(2)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绳(7),所述插入管(1)内腔的底部开设有与两个所述固定绳(7)相适配的导孔(8),且固定绳(7)远离摄像机构(2)的一端依次贯穿导孔(8)和通孔(6)并延伸至插入管(1)的上方,所述摄像机构(2)顶部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拉绳(9),一个所述通孔(6)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调节柱(10),所述调节柱(10)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块(11),所述转块(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清洁板(12),所述插入管(1)的底部且位于通孔(6)靠近摄像机构(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架(13),且限位架(13)的底部与清洁板(12)的底部滑动接触;
所述插入管(1)的顶部贯穿并固定连接有气囊导管(19),所述插入管(1)的外表面套设并固定连接有气囊(20),且气囊导管(19)的底端依次贯穿插入管(1)和气囊(20)并延伸至气囊(20)的内部;
所述摄像机构(2)包括安装盒(21),所述安装盒(21)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镜头(22),所述安装盒(21)的底部且位于镜头(22)的正下方设置有透明观察窗(23),所述安装盒(21)内腔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4)和无线收发模块(25);
在检测截面模糊时,反复转动调节柱(10),带动转块(11)使得清洁板(12)转动,对透明观察窗(23)进行清理;
即通过气囊导管(19)向气囊(20)中充气,使得气囊(20)膨胀贴合在气管内壁上,然后去除连接头(3),拉动拉绳(9),将安装盒(21)和固定绳(7)抽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底部外表面与插入管(1)内腔的顶部相适配,所述连接头(3)的顶部连通有氧气接管(14),且氧气接管(14)外表面的顶部螺纹连接有第一盖帽(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3)的左右两侧均连通有导气管(16),所述导气管(16)外表面远离连接头(3)的一侧螺纹连接有第二盖帽(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6)的内表面且位于插入管(1)的顶部插接有密封头(18)。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积液抽管(4)的外表面与通孔(6)的内表面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积液抽管(5)的外表面与导气管(16)的内表面相适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入管(1)的一侧连通有二氧化碳接管(26)。
CN202110976530.X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Active CN1137974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530.XA CN11379742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6530.XA CN11379742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7420A CN113797420A (zh) 2021-12-17
CN113797420B true CN113797420B (zh) 2024-04-09

Family

ID=789417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6530.XA Active CN113797420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7420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8771Y (zh) * 1998-10-21 1999-11-17 杨春华 可曲内视镜
KR101357264B1 (ko) * 2012-10-17 2014-01-29 류현욱 개량된 기관 삽입용 튜브
CN109513083A (zh) * 2018-12-18 2019-03-2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气管管芯和自动气管插管系统
CN109718446A (zh) * 2019-02-26 2019-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呼吸道传播疾病用呼吸回路
CN208927332U (zh) * 2018-06-07 2019-06-0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可插拔摄像装置的可视气管导管
CN210904500U (zh) * 2019-05-22 2020-07-03 泰瑞医用品(泰州)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的气管插管接头
CN211188661U (zh) * 2019-08-29 2020-08-07 埃文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气管插管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68388B2 (en) * 1996-02-26 2003-05-27 Evergreen Medical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entilation / oxygenation during guided insertion of an endotracheal tub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48771Y (zh) * 1998-10-21 1999-11-17 杨春华 可曲内视镜
KR101357264B1 (ko) * 2012-10-17 2014-01-29 류현욱 개량된 기관 삽입용 튜브
CN208927332U (zh) * 2018-06-07 2019-06-04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一种具有可插拔摄像装置的可视气管导管
CN109513083A (zh) * 2018-12-18 2019-03-26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一种气管管芯和自动气管插管系统
CN109718446A (zh) * 2019-02-26 2019-05-07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五医院 呼吸道传播疾病用呼吸回路
CN210904500U (zh) * 2019-05-22 2020-07-03 泰瑞医用品(泰州)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监测呼吸末二氧化碳的气管插管接头
CN211188661U (zh) * 2019-08-29 2020-08-07 埃文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气管插管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7420A (zh) 2021-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73050B2 (en) Jet endotracheal device and its use in intubation
CN1127988C (zh) 一种光导纤维插管式喉罩导气管装置
CN106139350A (zh) 一种集成摄像可视气管插管
Hirabayashi et al. Airway Scope: early clinical experience in 405 patients
CN113907977B (zh) 一种困难气道的气管插管装置
CN113797420B (zh) 一种可视化呼气末二氧化碳引导气管插管装置
Weiss et al. Video-intuboscopic assistance is a useful aid to tracheal intubation in pediatric patients
CN203417385U (zh) 二氧化碳检测式气管导管
CN111803773A (zh) 可视喉镜和可视导芯组合的双可视双定位气管插管套装
CN216061597U (zh) 一种可视化气管插管引导器
CN210408428U (zh) 一种二氧化碳监测装置
CN105496344A (zh) 一种可视供氧一体化急救喉镜系统
CN202982858U (zh) 麻醉咽喉镜
CN204582197U (zh) 一种多功能可视喉罩
CN210078532U (zh) 一种基于可视化的调节型鼻咽通气管
CN205391088U (zh) 一种可视供氧一体化急救喉镜系统
CN210494829U (zh) 一种可视插管装置
CN112802388A (zh) 一种清醒插管教学模拟假人
CN207186901U (zh) 一种麻醉导管
CN212817557U (zh) 一种新型气管插管
CN212491055U (zh) 一种医疗器械用操纵导杆
CN115445039B (zh) 自动位移自动搜寻声门并置入气管导管的智能插管系统
CN215305721U (zh) 一种可视插管软镜
CN204121556U (zh) 基于超声成像的气管插管组合装置
CN209864953U (zh) 一种无线可视双腔气管插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