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6829A -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6829A
CN113796829A CN202110974586.1A CN202110974586A CN113796829A CN 113796829 A CN113796829 A CN 113796829A CN 202110974586 A CN202110974586 A CN 202110974586A CN 113796829 A CN113796829 A CN 1137968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anesthesia
arc
data monitoring
depth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7458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6829B (zh
Inventor
姜虹
夏明�
徐天意
金晨昱
周韧
王杰
曹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Original Assignee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filed Critical Ninth Peoples Hospital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Priority to CN20211097458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6829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6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6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68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68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48Other medical applications
    • A61B5/4821Determining level or depth of anaesthesi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2Ergometry; 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r the force of a muscular blow
    • A61B5/224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 A61B5/225Measuring muscular strength of the fingers, e.g. by monitoring hand-grip forc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bioelectric or biomagnetic signals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 A61B5/316Modalities, i.e. specific diagnostic methods
    • A61B5/369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 A61B5/377Electroencephalography [EEG] using evoked responses
    • A61B5/383Somatosensory stimuli, e.g. electric stimula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3/00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 A61H23/02Percussion or vibration massage, e.g. using supersonic vibration; Suction-vibration massage; Massage with moving diaphragm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6Arms
    • A61H2205/065Hands
    • A61H2205/067Fing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Psychology (AREA)
  • Psychia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本发明涉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领域。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将刺痛环套入手指,将插入刺针上的生物传感器插入手掌,然后把头罩戴在患者的头上,启动电动机带动转盘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联动杆使滑动块带动套筒移动,伸缩杆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转动,然后启动伸缩杆带动刺痛针扎入患者的手指,同理,更改伸缩杆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的扎入位置,从而根据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增加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麻醉药物用量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麻醉深度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麻醉深度是指全麻过程中使患者处于无意识状态且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降至最低的程度,麻醉过深导致脑部功能的抑制,并且会严重影响循环系统的生理稳定,导致严重的麻醉意外,还会因用药的过量导致手术成本的提高,麻醉过浅容易出现术中知晓,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及严重的患者术后焦虑,麻醉深度能避免术中知晓等并发症,能精确地给予适量麻醉药物,避免昂贵麻醉药品的浪费,减少麻醉后恢复室的滞留时间或出院时间,从而控制医疗成本。
随着近年来脑电监测技术的发展,脑电双频指数和听觉诱发电位指数是公认能较好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变化的方法,可作为常用且可靠的麻醉深度监测方法应用于临,BIS是在脑电图频率谱和功率谱的基础上增加对位相和谐波的非线性分析得出的混合信息拟合的数字,BIS是麻醉镇静深度监测的指标,能较好监测大脑皮质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对预测体动、术中知晓以及意识的消失和恢复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同时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是目前以脑电来判断镇静水平和监测麻醉深度的较为准确的一种方法,BIS值100,清醒状态;BIS值0,完全无脑电活动状态(大脑皮层抑制),一般认为BIS值在85-100为正常状态;65-85为镇静状态;40-65为麻醉状态;小于40可能呈现爆发抑制,但是,BIS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艾司洛尔、外源性的肾上腺素可以使BIS值升高,影响麻醉深度的真实值,而且BIS值容易受到电刀等外界电波的影响,从而影响BIS值的准确度,当BIS值不准确时,医生无法判断麻醉药物的用量,一般情况下,对麻醉深度的判断,主要是依据患者对全麻药的反应,其表现特征主要包括镇痛、意识、呼吸、循环、骨骼肌张力、眼动反射等。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解决了BIS值不准确时,医生无法判断麻醉药物的用量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包括底座和设置在底座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所述第一检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板,所述第一挂板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刺痛环,所述刺痛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所述滑槽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和刺痛环并固定连接有刺痛针,所述刺痛环正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内表面且位于伸缩杆输出杆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变向滑块,两个所述安装架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正面的偏心处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贯穿滑槽板并与滑动块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槽板的背面开设有与联动杆相适配的联动滑槽,一个所述安装架的一侧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生物传感器,所述生物传感器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刺针。
优选的,所述第一检测壳体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壳体,所述第二检测壳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板。
优选的,所述第二挂板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头罩,所述头罩的内表面设置有电波提取组件,所述第一检测壳体和第二检测壳体的正面均设置有显示屏。
优选的,所述刺痛环外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安装架的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刺痛环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
优选的,所述刺痛环的外表面且位于螺纹杆的左右两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板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
优选的,所述震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联动弧形板,所述联动弧形板的内弧面通过固定架与电动机机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弧形板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
优选的,两个所述安装架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所述滑槽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
优选的,所述刺痛环的正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手指套管,所述手指套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片。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戴设备:将刺痛环套入手指,同时将手指插入手指套管中,使用魔术贴将装置固定在患者手腕上,最后将头罩待在患者的头上;
步骤二、将设备与患者身体贴合:由于限位杆的限位,转动螺纹杆使第一弧形板移动,第一弧形板带动震动弹簧使第二弧形板移动,从而使第二弧形板与患者手指贴合;
步骤三、将设备与患者身体连接:将头罩上的电波提取组件贴在患者头上,将插入刺针上的生物传感器插入手掌;
步骤四、调整装置位置:启动电动机带动转盘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联动杆使滑动块沿着滑槽板上的滑槽滑动,滑动块带动套筒移动,伸缩杆在套筒内滑动的同时,伸缩杆的输出杆带动变向滑块移动,在限位槽的限位下,伸缩杆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转动;
步骤五、进行刺激反应:启动伸缩杆带动刺痛针扎入患者的手指,启动制冷片,将手指套管内的温度变低;
步骤六、更改刺激反应位置:观察显示屏,同理更改伸缩杆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的扎入位置。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配合底座、第一检测壳体、第一挂板、刺痛环、安装架、滑槽板、滑动块、套筒、伸缩杆、刺痛针、限位槽、变向滑块、电动机、转盘、转动杆、联动杆、联动滑槽、生物传感器和插入刺针的设置,将刺痛环套入手指,将插入刺针上的生物传感器插入手掌,然后把头罩戴在患者的头上,启动电动机带动转盘使转动杆转动,转动杆带动联动杆使滑动块沿着滑槽板上的滑槽滑动,滑动块带动套筒移动,伸缩杆在套筒内滑动的同时,伸缩杆的输出杆带动变向滑块移动,在限位槽的限位下,伸缩杆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转动,启动伸缩杆带动刺痛针扎入患者的手指,同理,更改伸缩杆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的扎入位置,从而根据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增加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麻醉药物用量的准确性。
(2)、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震动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联动弧形板,联动弧形板的内弧面通过固定架与电动机机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由于限位杆的限位,转动螺纹杆使第一弧形板移动,第一弧形板带动震动弹簧使第二弧形板移动,从而使刺痛环适用不同粗细的手指,进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会产生震动,电动机震动带动联动弧形板使第二弧形板震动,从而使患者的手指得到按摩效果,进而增加了装置的舒适度。
(3)、该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刺痛环的正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手指套管,手指套管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片,将患者手指插入手指套管中,启动制冷片,从而使手指套管内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患者受到冰冷刺激,监测肌肤受冷情况下脑电波的反应和骨骼肌张力的反应,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监测方式得出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而增加了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2中C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2中D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电动机、转盘、转动杆、联动杆、滑动块和滑槽板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刺痛环、手指套管和制冷片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第一检测壳体;3、第一挂板;4、刺痛环;5、安装架;6、滑槽板;7、滑动块;8、套筒;9、伸缩杆;10、刺痛针;11、限位槽;12、变向滑块;13、电动机;14、转盘;15、转动杆;16、联动杆;17、联动滑槽;18、生物传感器;19、插入刺针;20、第二检测壳体;21、第二挂板;22、头罩;23、电波提取组件;24、显示屏;25、螺纹杆;26、第一弧形板;27、限位杆;28、震动弹簧;29、第二弧形板;30、联动弧形板;31、海绵垫;32、支撑腿;33、手指套管;34、制冷片;35、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两种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2。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检测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板3,第一挂板3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刺痛环4,刺痛环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两个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6,滑槽板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伸缩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8和刺痛环4并固定连接有刺痛针10,刺痛环4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内表面且位于伸缩杆9输出杆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变向滑块12,两个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电动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转盘14正面的偏心处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6,联动杆16的一端贯穿滑槽板6并与滑动块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滑槽板6的背面开设有与联动杆16相适配的联动滑槽17,一个安装架5的一侧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生物传感器18,生物传感器18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生物传感器18具体为MyoTrac Basic生物刺激反馈仪Myotrac clinical,生物传感器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刺针19,将刺痛环4套入手指,将插入刺针19上的生物传感器18插入手掌,然后把头罩22戴在患者的头上,启动电动机13带动转盘14使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带动联动杆16使滑动块7沿着滑槽板6上的滑槽滑动,滑动块7带动套筒8移动,伸缩杆9在套筒8内滑动的同时,伸缩杆9的输出杆带动变向滑块12移动,在限位槽11的限位下,伸缩杆9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11转动,启动伸缩杆9带动刺痛针10扎入患者的手指,同理,更改伸缩杆9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10的扎入位置,从而根据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增加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麻醉药物用量的准确性。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作为上一实施例的改进,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2。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检测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板3,第一挂板3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刺痛环4,刺痛环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两个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6,滑槽板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滑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套筒8,套筒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9,伸缩杆9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伸缩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8和刺痛环4并固定连接有刺痛针10,刺痛环4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1,限位槽11的内表面且位于伸缩杆9输出杆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变向滑块12,两个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3,电动机13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电动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转盘14正面的偏心处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转动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6,联动杆16的一端贯穿滑槽板6并与滑动块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滑槽板6的背面开设有与联动杆16相适配的联动滑槽17,一个安装架5的一侧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生物传感器18,生物传感器18是一种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是由固定化的生物敏感材料作识别元件(包括酶、抗体、抗原、微生物、细胞、组织、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适当的理化换能器(如氧电极、光敏管、场效应管、压电晶体等等)及信号放大装置构成的分析工具或系统,生物传感器具有接受器与转换器的功能,生物传感器18具体为MyoTrac Basic生物刺激反馈仪Myotrac clinical,生物传感器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刺针19,将刺痛环4套入手指,将插入刺针19上的生物传感器18插入手掌,然后把头罩22戴在患者的头上,启动电动机13带动转盘14使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带动联动杆16使滑动块7沿着滑槽板6上的滑槽滑动,滑动块7带动套筒8移动,伸缩杆9在套筒8内滑动的同时,伸缩杆9的输出杆带动变向滑块12移动,在限位槽11的限位下,伸缩杆9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11转动,启动伸缩杆9带动刺痛针10扎入患者的手指,同理,更改伸缩杆9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10的扎入位置,从而根据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行对比参照,从而增加判断患者的麻醉深度的准确性,进而增加麻醉药物用量的准确性。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一检测壳体2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壳体20,第二检测壳体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板21。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挂板21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头罩22,头罩22的内表面设置有电波提取组件23,电波提取组件23为脑电检测技术中常用的装置,第一检测壳体2和第二检测壳体20的正面均设置有显示屏24。
作为优选的方案,刺痛环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安装架5的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5,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刺痛环4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6。
作为优选的方案,刺痛环4的外表面且位于螺纹杆25的左右两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7,限位杆27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6的外弧面固定连接,第一弧形板26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28,震动弹簧28为工业级弹簧,有很好的抗疲劳能力,可反复拉伸长期进行使用,并且在长期使用后可进行更换。
作为优选的方案,震动弹簧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9,第二弧形板2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联动弧形板30,联动弧形板30的内弧面通过固定架与电动机13机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方案,第二弧形板29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31。
作为优选的方案,两个安装架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35,滑槽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2。
作为优选的方案,刺痛环4的正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手指套管33,手指套管3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片34,制冷片3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通过控制开关进行控制。
实施例二相对于实施例一的优点在于:通过刺痛环、电动机、联动弧形板、第二弧形板的设置,从而使刺痛环适用不同粗细的手指,进而增加了装置的适用性,由于电动机转动时会产生震动,电动机震动带动联动弧形板使第二弧形板震动,从而使患者的手指得到按摩效果,进而增加了装置的舒适度,通过手指套管和制冷片的设置,从而使手指套管内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患者受到冰冷刺激,监测肌肤受冷情况下脑电波的反应和骨骼肌张力的反应,从而可以实现不同的监测方式得出BIS值和骨骼肌张力值,进而增加了装置检测的准确性。
上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穿戴设备:将刺痛环4套入手指,同时将手指插入手指套管33中,使用魔术贴35将装置固定在患者手腕上,最后将头罩22待在患者的头上;
步骤二、将设备与患者身体贴合:由于限位杆27的限位,转动螺纹杆25使第一弧形板26移动,第一弧形板26带动震动弹簧28使第二弧形板29移动,从而使第二弧形板29与患者手指贴合;
步骤三、将设备与患者身体连接:将头罩22上的电波提取组件23贴在患者头上,将插入刺针19上的生物传感器18插入手掌;
步骤四、调整装置位置:启动电动机13带动转盘14使转动杆15转动,转动杆15带动联动杆16使滑动块7沿着滑槽板6上的滑槽滑动,滑动块7带动套筒8移动,伸缩杆9在套筒8内滑动的同时,伸缩杆9的输出杆带动变向滑块12移动,在限位槽11的限位下,伸缩杆9的输出杆沿着限位槽11转动;
步骤五、进行刺激反应:启动伸缩杆9带动刺痛针10扎入患者的手指,启动制冷片34,将手指套管33内的温度变低;
步骤六、更改刺激反应位置:观察显示屏24,同理更改伸缩杆9输出杆的角度,进而更改刺痛针10的扎入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包括底座(1)和设置在底座(1)顶部的第一检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壳体(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挂板(3),所述第一挂板(3)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刺痛环(4),所述刺痛环(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安装架(5),两个所述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槽板(6),所述滑槽板(6)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滑动块(7)的顶部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套筒(8),所述套筒(8)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一端依次贯穿套筒(8)和刺痛环(4)并固定连接有刺痛针(10),所述刺痛环(4)正面开设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表面且位于伸缩杆(9)输出杆的外周滑动连接有变向滑块(12),两个所述安装架(5)相对的一侧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电动机(13),所述电动机(1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盘(14),所述转盘(14)正面的偏心处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转动杆(15),所述转动杆(15)的一端通过转动块转动连接有联动杆(16),所述联动杆(16)的一端贯穿滑槽板(6)并与滑动块(7)的外表面转动连接,所述滑槽板(6)的背面开设有与联动杆(16)相适配的联动滑槽(17),一个所述安装架(5)的一侧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生物传感器(18),所述生物传感器(18)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插入刺针(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壳体(2)的顶部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第二检测壳体(20),所述第二检测壳体(2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挂板(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板(21)的底部通过绳索固定连接有头罩(22),所述头罩(22)的内表面设置有电波提取组件(23),所述第一检测壳体(2)和第二检测壳体(20)的正面均设置有显示屏(2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痛环(4)外表面的左右两侧且位于安装架(5)的上方均螺纹连接有螺纹杆(25),所述螺纹杆(25)的一端贯穿刺痛环(4)并转动连接有第一弧形板(2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痛环(4)的外表面且位于螺纹杆(25)的左右两侧贯穿并滑动连接有限位杆(27),所述限位杆(27)的一端与第一弧形板(26)的外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弧形板(26)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震动弹簧(28)。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弹簧(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弧形板(29),所述第二弧形板(29)的内表面滑动连接有联动弧形板(30),所述联动弧形板(30)的内弧面通过固定架与电动机(13)机箱的外表面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弧形板(29)的内弧面固定连接有海绵垫(3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架(5)相背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魔术贴(35),所述滑槽板(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腿(3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痛环(4)的正面通过固定架固定连接有手指套管(33),所述手指套管(3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制冷片(34)。
CN202110974586.1A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Active CN1137968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4586.1A CN113796829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74586.1A CN113796829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6829A true CN113796829A (zh) 2021-12-17
CN113796829B CN113796829B (zh) 2022-09-09

Family

ID=789415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74586.1A Active CN113796829B (zh) 2021-08-24 2021-08-24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6829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0640A (en) * 1981-08-06 1986-02-18 Barsa John E Sensory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245482A1 (en) * 2010-09-16 2012-09-27 Bolser Jeffrey W Anesthesia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793534A (zh) * 2012-07-11 2012-11-28 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麻醉深度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2859090U (zh) * 2012-11-04 2013-04-10 徐忠哲 麻醉检测仪
CN107296605A (zh) * 2017-07-06 2017-10-27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09431464A (zh) * 2018-10-25 2019-03-08 惠良图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09875510A (zh) * 2019-03-13 2019-06-14 唐莹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211633251U (zh) * 2019-12-24 2020-10-09 郭艳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211674228U (zh) * 2019-12-31 2020-10-16 深圳市瑞思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麻醉深度检测仪的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CN213129433U (zh) * 2020-08-12 2021-05-0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12790837A (zh) * 2021-01-26 2021-05-14 姜伟 一种用于麻醉临床的穿刺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70640A (en) * 1981-08-06 1986-02-18 Barsa John E Sensory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20120245482A1 (en) * 2010-09-16 2012-09-27 Bolser Jeffrey W Anesthesia Monitoring Device and Method
CN102793534A (zh) * 2012-07-11 2012-11-28 广西威利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麻醉深度监控装置及方法
CN202859090U (zh) * 2012-11-04 2013-04-10 徐忠哲 麻醉检测仪
CN107296605A (zh) * 2017-07-06 2017-10-27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09431464A (zh) * 2018-10-25 2019-03-08 惠良图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09875510A (zh) * 2019-03-13 2019-06-14 唐莹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211633251U (zh) * 2019-12-24 2020-10-09 郭艳 一种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211674228U (zh) * 2019-12-31 2020-10-16 深圳市瑞思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麻醉深度检测仪的脑电信号采集装置
CN213129433U (zh) * 2020-08-12 2021-05-0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一种多功能麻醉科用麻醉深度监测装置
CN112790837A (zh) * 2021-01-26 2021-05-14 姜伟 一种用于麻醉临床的穿刺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6829B (zh) 2022-09-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416676B2 (ja) Qol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Guillodo et 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mobile health wearable–based sleep monitoring: systematic review
MONK et al. Circadian rhythms in human performance and mood under constant conditions
US6095991A (en) Ambulatory body position monitor
Paradiso et al. PSYCHE: Personalised monitoring systems for care in mental health
US20150217082A1 (en) Sleep assistant system,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for assisting in easing hardship of falling asleep
CN201658782U (zh) 便携式的心肺功能锻炼引导装置
CN104254275A (zh) 生理信号检测装置和系统
CN108697336A (zh) 用于给药的装置和方法
Chatrian et al. IFCN recommended standards for electrophysiologic monitoring in comatose and other unresponsive states. Report of an IFCN committee
JP2003500149A (ja) 皮膚コンダクタンスの監視方法及び装置、並びに警告信号の制御方法
Khandpur Compendium of Biomedical Instrumentation, 3 Volume Set
CN1724086A (zh) 失眠测评与治疗的设备和方法
JP2008506423A (ja) 咳の監視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方法
CN105595977A (zh) 一种基于云数据平台的心理健康监控系统
CN113796829B (zh) 一种麻醉科临床用麻醉深度数据监测设备
US20080234587A1 (en) Ambulatory patient monitoring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WO2017009402A1 (e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reatment of an inflammatory autoimmune disease of a person
US8774897B2 (en) Patient-readable portable cardiac monitor
JPH0414587B2 (zh)
Beuter et al. Fluctuations in tremor and respiration in patients with Parkinson's disease
Helfand et al. REM/NREM discrimination via ocular and limb movement monitoring: Correlation with polygraphic data and development of a REM state algorithm
Russo et al. Human biovibrations: assessment of human life signs, motor activity, and cognitive performance using wrist-mounted actigraphy
Roessler et al. Physiologic correlates of affect during psychotherapy
CN215078392U (zh) 一种神经内科医生用触觉感知诊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