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2307A -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2307A
CN113792307A CN202110951199.6A CN202110951199A CN113792307A CN 113792307 A CN113792307 A CN 113792307A CN 202110951199 A CN202110951199 A CN 202110951199A CN 113792307 A CN113792307 A CN 113792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approval
intelligent
electronic fil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5119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祝振翔
夏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Dingtalk Holding Cayman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il Holding Caym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5119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2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2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2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4Tools and structures for managing or administering access control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02Providing cryptographic facilities or services

Abstract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应用于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客户端基于与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接收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基于与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如果确定电子文件具有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客户端将通知消息发送至智能印章设备,由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Description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涉及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通常,各个组织(可以将事业单位、企业、机构等统称为组织)都需要使用印章对重要的文件进行盖章,以保证文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印章的种类也极为广泛,例如:单位公章、财务印章、发票专用章、合同章、法人章等,而相应地就需要对这些印章进行监管,以避免出现盗用或滥用印章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印章使用的安全性,也就成为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说明书提出一种印章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其中,所述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所述客户端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可选地,所述审批规则包括由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所述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审批信息包括审批通过的所述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
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包括:
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电子文件,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可选地,所述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由所述审批方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文件审批信息。
可选地,所述审批规则还包括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时,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确定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存储了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基于所述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
对所述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处理,以获取所述纸质文件所包含的第一文字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电子文件所包含的第二文字信息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指示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对所述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其中,所述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所述客户端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审批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可选地,所述审批规则包括由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审批信息包括审批通过的所述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
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电子文件,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可选地,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由所述审批方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文件审批信息。
可选地,所述审批规则还包括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时,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确定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可选地,所述服务端存储了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处理,以获取所述纸质文件所包含的第一文字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电子文件所包含的第二文字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指示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对所述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说明书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需要使用智能印章设备进行盖章的文件进行审批,以确定该文件是否具有该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从而在确定该文件具有该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时,允许用户使用该智能印章设备,即由该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解锁操作,使用户可以使用解锁后的该智能印章设备对该文件进行盖章,可以为用户使用属于实体印章的智能印章设备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保证智能印章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图;
图4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装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并不一定按照本说明书示出和描述的顺序来执行相应方法的步骤。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其方法所包括的步骤可以比本说明书所描述的更多或更少。此外,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单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可能被分解为多个步骤进行描述;而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多个步骤,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能被合并为单个步骤进行描述。
请参考图1,图1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系统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印章管理系统可以包括:服务端、客户端和至少一个智能印章设备。其中,该客户端和该服务端之间建立了通信连接;该客户端可以部署在某个组织内的成员使用的电子设备上,该电子设备具体可以是手机、平板设备、笔记本电脑或掌上电脑(PDAs,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等;而这至少一个智能印章设备则可以是归属于该组织的智能印章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印章设备具体可以是具有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存储器、显示屏等电子元器件,并且可以实现盖章功能的电子设备;也即,智能印章设备属于实体印章。
请结合图1,参考图2,图2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方法的流程图。该印章管理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印章管理系统中的客户端,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步骤202,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步骤203,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对于归属于某个组织的某个智能印章设备而言,首先可以将该智能印章设备与该组织进行关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上述组织的组织信息(例如:组织名称、组织内的成员总人数等)与该组织内的各个成员的用户信息(例如:成员姓名、成员的人脸信息或指纹信息、成员在客户端上进行登录操作时使用的用户账户的账户名称等)的关联关系存储在服务端。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服务端存储的为归属于该组织的某个智能印章设备设置的管理员的用户信息进行标记,以指示与该用户信息对应的用户为该智能印章设备的管理员。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由上述智能印章设备的管理员在该管理员使用的客户端和该智能印章设备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并在客户端上将该智能印章设备与上述组织进行关联。客户端可以响应于该管理员针对该智能印章设备的组织管理操作,将该智能印章设备的设备标识和该组织的组织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从而使服务端可以存储该设备标识和该组织信息的关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管理员还可以为上述智能印章设备设置对应的审批规则。后续可以按照该审批规则,对需要使用该智能印章设备进行盖章的文件进行审批,以在该文件的审批通过时再使用该智能印章设备对该文件进行盖章。
在本实施例中,用户在需要使用如图1所示的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智能印章设备时,可以在智能印章设备与用户使用的客户端之间建立无线通信连接。其中,该无线通信连接具体可以是蓝牙连接、红外连接或近距离无线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连接。
具体地,客户端可以先获取与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再基于该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智能印章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印章设备可以在其显示屏上输出通过对该智能印章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的图像编码(例如:二维码)。用户可以通过客户端发起针对该图形编码的图像扫描操作,客户端可以响应于该图像扫描操作,对该图像编码进行解析,从而可以获取到该智能印章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并基于该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该智能印章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示出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带有显示屏的智能印章设备可以在其显示屏上输出数字编码;其中,该数字编码可以是基于预先设置的数字编码规则,对该智能印章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进行编码得到的数字编码。用户可以在客户端上输入该数字编码,客户端可以获取到用户输入的该数字编码,并对该数字编码进行解析,从而可以获取到该智能印章设备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并基于该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该智能印章设备建立无线通信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一方面,用户可以预先在客户端上创建电子文件,并由客户端将该电子文件上传至服务端,由服务端存储该电子文件;另一方面,用户可以对存储在服务端中的电子文件进行修改。
在实际应用中,在将创建或修改的电子文件上传至服务端进行存储时,可以先对该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再将加密后的该电子文件存储至服务端。
而在用户需要使用实体的智能印章设备对某个电子文件进行盖章时,可以先对该电子文件进行打印,再使用实体的智能印章设备对打印出的纸质文件进行盖章。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端可以对此次打印操作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对该打印操作进行溯源。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使用智能印章设备对相应的文件进行盖章,用户可以通过其使用的客户端发起针对智能印章设备的印章使用操作。客户端可以响应于该印章使用操作,向服务端发送印章使用请求;其中,该印章使用请求可以包括需要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需要使用的智能印章设备的设备标识。
服务端在接收到该印章使用请求时,可以先确定与该印章使用请求中的设备标识对应的审批规则。在这种情况下,该审批规则即为智能印章设备设置的审批规则。
后续,可以基于上述审批规则对上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如果电子文件具有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从而使客户端可以基于该通知消息生成解锁指令,并将该解锁指令发送至智能印章设备,由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在实际应用中,对于智能印章设备而言,锁定状态下的智能印章设备的印章盖处于关闭状态,即无法使用智能印章设备进行盖章;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解锁指令时,智能印章设备可以执行设备解锁操作,即可以自动开启印章盖,从而使用户可以使用智能印章设备进行盖章。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审批规则可以包括由与上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上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具体地,服务端可以将该电子文件发送给该审批方,以由该审批方对该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该审批方在完成对该电子文件的审批之后,如果确定该电子文件的审批通过,则可以向服务端返回文件审批信息;其中,该文件审批信息可以包括审批通过的该电子文件,以及与该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服务端在接收到该文件审批信息时,可以确定该电子文件具有上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为了提高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服务端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上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再将加密后的该电子文件发送给上述审批方。该审批方在接收到加密后的该电子文件时,可以先基于相同的加密算法对加密后的该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该电子文件,再对该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加密算法具体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
相应地,上述审批方在确定上述电子文件的审批通过时,可以生成与该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该审批通过信息与该电子文件组成文件审批信息。该审批方可以先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该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再将加密后的该文件审批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加密后的该文件审批信息时,可以基于相同的加密算法对加密后的该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该文件审批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加密算法具体可以由技术人员预先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用于对上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的加密算法,与用于对上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的加密算法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制。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上述审批规则还可以包括对与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在这种情况下,服务端在接收到上述审批方发送的上述文件审批信息时,可以进一步对该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如果该用户的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上述电子文件具有上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在实际应用中,该身份信息可以是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等等用于唯一指示用户身份的生物信息。
具体地,可以由服务端维护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组织内的各个成员都可以将该成员的身份信息存储至服务端,并由服务端存储该身份信息和该成员所述的组织的组织信息的关联关系。
客户端可以通过向用户输出的身份信息录入界面,提示该用户录入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后续,客户端可以将该用户录入的身份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从而使服务端可以存储该用户的身份信息和该用户所属的组织的组织信息的关联关系,并将该关联关系用于后续的身份信息验证。
在进行身份信息验证时,服务端可以基于存储的组织信息和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客户端发送的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客户端发送的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如果这两者一致,则可以确定该用户的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以人脸信息为例,客户端在通过调用摄像头采集到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后,可以将采集到的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由服务端根据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和上述印章使用请求中的设备标识,对该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验证。
或者,可以由智能印章设备通过调用摄像头采集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并将采集到的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发送至客户端。客户端可以进一步地将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发送至服务端,以由服务端根据该用户的人脸信息和上述印章使用请求中的设备标识,对该用户的人脸信息进行验证。
在示出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在向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上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之前,还可以由用户将通过对与上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进行扫描得到的图像信息上传至服务端,从而使服务端可以通过对该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Optical Character Recognition,OCR)处理,获取到该纸质文件所包含的文字信息。后续,可以将该纸质文件所包含的文字信息与该电子文件所包含的文字信息进行匹配,并在这两种匹配时,确定该电子文件具有该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即可以使用该智能印章设备对该纸质文件进行盖章。
需要说明的是,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可以由用户重新对上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锁定操作。该智能印章设备在被锁定后,可以向客户端发送指示该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由客户端将该设备锁定信息发送给服务端。服务端在接收到该设备锁定信息时,可以对该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后续在检测到该设备锁定信息时,即可确定该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智能印章设备可以在被使用后更新存储的用印信息,并将更新后的用印信息发送给客户端,以由客户端将该更新后的用印信息发送至所述服务端进行存储,用于后续对与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用印信息的溯源。
具体地,该用印信息可以包括可使用次数、使用用户、使用时间和使用地点等信息。除此之外,智能印章设备还可以将当前状态(例如:闲置状态、正在盖章状态等)发送给服务端,以对盖章流程进行同步。
在完成使用智能印章设备后,智能印章设备可以将此次使用过程中,每次被使用时生成的包含使用用户、使用时间、使用地点等信息的用印信息,以及最终剩余的可使用次数发送给服务端,以由服务端对该用印信息进行验证,例如:验证最终剩余的可使用次数与实际使用次数之和是否等于原先的可使用次数。如果该用印信息未通过验证,则可以由服务端针对智能印章设备进行告警。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对需要使用智能印章设备进行盖章的文件进行审批,以确定该文件是否具有该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从而在确定该文件具有该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时,允许用户使用该智能印章设备,即由该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解锁操作,使用户可以使用解锁后的该智能印章设备对该文件进行盖章,可以为用户使用属于实体印章的智能印章设备提供便利,同时还可以保证智能印章设备使用的安全性。
与前述印章管理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说明书还提供了印章管理装置的实施例。
本说明书印章管理装置的实施例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上。装置实施例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或者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实现。以软件实现为例,作为一个逻辑意义上的装置,是通过其所在电子设备的处理器将非易失性存储器中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读取到内存中运行形成的。从硬件层面而言,如图3所示,为本说明书印章管理装置所在电子设备的一种硬件结构图,除了图3所示的处理器、内存、网络接口、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之外,实施例中装置所在的电子设备通常根据该印章管理的实际功能,还可以包括其他硬件,对此不再赘述。
请参考图4,图4是本说明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印章管理装置的框图。该印章管理装置40可以应用于如图4所示的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上可以作为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其中,所述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所述客户端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该印章管理装置40可以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审批模块402,用于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发送模块403,用于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审批规则包括由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审批信息包括审批通过的所述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
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电子文件,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由所述审批方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文件审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审批规则还包括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时,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确定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服务端存储了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所述审批模块4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40还包括:
获取模块404,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405,用于对所述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处理,以获取所述纸质文件所包含的第一文字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406,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电子文件所包含的第二文字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407,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装置4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408,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指示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对所述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
上述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和作用的实现过程具体详见上述方法中对应步骤的实现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对于装置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对应于方法实施例,所以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模块,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模块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说明书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上述实施例阐明的系统、装置、模块或单元,具体可以由计算机芯片或实体实现,或者由具有某种功能的产品来实现。一种典型的实现设备为计算机,计算机的具体形式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蜂窝电话、相机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导航设备、电子邮件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计算机、可穿戴设备或者这些设备中的任意几种设备的组合。
在一个典型的配置中,计算机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输入/输出接口、网络接口和内存。
内存可能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中的非永久性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和/或非易失性内存等形式,如只读存储器(ROM)或闪存(flash RAM)。内存是计算机可读介质的示例。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永久性和非永久性、可移动和非可移动媒体可以由任何方法或技术来实现信息存储。信息可以是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的模块或其他数据。计算机的存储介质的例子包括,但不限于相变内存(PRAM)、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其他类型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快闪记忆体或其他内存技术、只读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光盘(DVD)或其他光学存储、磁盒式磁带、磁盘存储、量子存储器、基于石墨烯的存储介质或其他磁性存储设备或任何其他非传输介质,可用于存储可以被计算设备访问的信息。按照本文中的界定,计算机可读介质不包括暂存电脑可读媒体(transitory media),如调制的数据信号和载波。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商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对本说明书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其它实施例在所附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内。在一些情况下,在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动作或步骤可以按照不同于实施例中的顺序来执行并且仍然可以实现期望的结果。另外,在附图中描绘的过程不一定要求示出的特定顺序或者连续顺序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在某些实施方式中,多任务处理和并行处理也是可以的或者可能是有利的。
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凡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22)

1.一种印章管理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其中,所述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所述客户端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审批规则包括由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所述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审批信息包括审批通过的所述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
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包括:
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电子文件,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包括: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由所述审批方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文件审批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所述审批规则还包括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包括:
在检测到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时,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包括: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确定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所述服务端存储了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所述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包括:
基于所述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
对所述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处理,以获取所述纸质文件所包含的第一文字信息;
确定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电子文件所包含的第二文字信息是否匹配;
如果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指示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对所述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
11.一种印章管理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印章管理系统中的服务端;其中,所述印章管理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和智能印章设备;所述客户端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无线通信连接信息,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建立了无线通信连接;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印章使用请求;其中,所述印章使用请求包括待盖章的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智能印章设备;
审批模块,用于基于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规则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以确定所述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发送模块,用于如果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向所述客户端发送指示允许使用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通知消息,以由所述客户端将所述通知消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由所述智能印章设备执行设备解锁操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审批规则包括由与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对应的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文件审批信息包括审批通过的所述电子文件,以及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审批通过信息;
基于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的使用权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加密处理;
将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发送给所述审批方,以由所述审批方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所述电子文件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电子文件,并对所述电子文件进行审批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审批方发送的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其中,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由所述审批方基于预设的加密算法对所述文件审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
基于所述加密算法对所述加密后的文件审批信息进行解密处理,得到所述文件审批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装置,所述审批规则还包括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在检测到所述审批方发送的所述文件审批信息中的所述审批通过信息时,对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验证;
如果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客户端发送的与所述客户端对应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基于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设备标识确定所述用户是否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如果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则确定对所述身份信息的验证通过。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所述服务端存储了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
所述审批模块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组织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关联关系,以及所述组织信息和设备标识的关联关系,确定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是否一致;
如果与所述身份信息关联的组织信息和与所述设备标识关联的组织信息一致,则确定所述用户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所述身份信息包括人脸信息;和/或,指纹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与所述电子文件对应的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
识别模块,用于对所述纸质文件的图像信息进行光学字符识别处理,以获取所述纸质文件所包含的第一文字信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电子文件所包含的第二文字信息是否匹配;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第一文字信息与所述第二文字信息匹配,则确定所述电子文件具有所述智能印章设备的使用权限。
20.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在完成对所述电子文件的盖章后通过所述客户端发送的指示所述智能印章设备处于锁定状态的设备锁定信息,并对所述设备锁定信息进行存储。
2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通过运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951199.6A 2021-08-18 2021-08-18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3792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1199.6A CN113792307A (zh) 2021-08-18 2021-08-18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51199.6A CN113792307A (zh) 2021-08-18 2021-08-18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2307A true CN113792307A (zh) 2021-12-14

Family

ID=788761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51199.6A Pending CN113792307A (zh) 2021-08-18 2021-08-18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23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68599A (zh) * 2023-07-28 2023-08-29 之江实验室 一种智能印章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6823156A (zh) * 2023-06-07 2023-09-29 四川博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印章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3156A (zh) * 2023-06-07 2023-09-29 四川博思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印章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6668599A (zh) * 2023-07-28 2023-08-29 之江实验室 一种智能印章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85081B (zh) 一种水印加密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3542288B (zh) 业务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0768968B (zh) 基于可验证声明的授权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CN112818380A (zh) 业务行为的回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JP2021524216A (ja) デジタルシールされたアセットを作成および登録し、デジタルシールされたアセットが本物であるかを確認するための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製品および装置
CN111047313B (zh) 扫码支付、信息发送和密钥管理方法、装置和设备
US20200213311A1 (en) Providing verified claims of user identity
US20200242597A1 (en) Auditing system using a trusted and cryptographically secure database
US20200193420A1 (en) Data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468602A (zh) 一种数据检验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0290134A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处理器
KR102234825B1 (ko) 암호 동작들의 안전한 수행
CN110765451A (zh) 风险识别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
CN113792307A (zh)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032846B (zh) 身份数据的防误用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3472521A (zh) 基于区块链的实名数字身份管理方法、签名设备和验证设备
US20230050280A1 (en) Computer-implemented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US11251941B2 (en) Managing cryptographic keys based on identity information
CN110417557B (zh) 智能终端外设数据安全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6962021A (zh) 金融合作机构中用户实名认证的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09818965B (zh) 个人身份验证装置及方法
Taylor et al. A comprehensive forensic preservation methodology for crypto wallets
CN113792306A (zh) 印章管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1507686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crypting electronic documents containing confidential information
Rai et al. Security and Auditing of Smart Devices: Managing Proliferation of Confidential Data on Corporate and BYOD Device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