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1397A -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1397A
CN113791397A CN202110902606.4A CN202110902606A CN113791397A CN 113791397 A CN113791397 A CN 113791397A CN 202110902606 A CN202110902606 A CN 202110902606A CN 113791397 A CN113791397 A CN 113791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light emitting
optical element
module
poi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0260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1397B (zh
Inventor
刘海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0260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139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1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39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00524 priority patent/WO2023011031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13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13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48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7/00
    • G01S7/48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e.g. arrangements of opti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42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 G02B27/4205Diffraction optics, i.e. systems including a diffractive element being designed for providing a diffractive effect having a 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 [DOE] contributing to image formation, e.g. whereby 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MTF or optical aberrations are releva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asurement Of Optical Distance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光发射模组包括光源及第一光学元件。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每个发光单元阵列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光点,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接收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点阵光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均不相同。本申请通过在光发射模组中设置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并且设置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发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的第一光学元件。如此,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测距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背景技术
飞行时间技术(Time of flight,ToF)是一种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被物体反射回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通过这个时间差,计算出物体和传感器距离之间测距的技术。
典型的TOF结构包括发射端模组(Tx)和接收端模组(Rx),目前,发射端模组(Tx)采用的分束光栅具有两个方向的周期,为二维正交光栅。沿轴仅有两个复制方向,因此需要采用正方向或者长方形光源面来铺满整个投影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光源点阵的排布,并且导致了较为显著的光斑区域畸变,浪费了一部分光斑能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发射模组。光发射模组包括光源及第一光学元件。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光点,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所述点阵光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均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深度相机。深度相机包括光发射模组及光接收模组。光发射模组用于发射光线,光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回的至少部分所述光线并形成电信号。光发射模组包括光源及第一光学元件。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光点,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所述点阵光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均不相同。
本申请实施方式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壳体及深度相机。深度相机与壳体结合。深度相机包括光发射模组及光接收模组。光发射模组用于发射光线,光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回的至少部分所述光线并形成电信号。光发射模组包括光源及第一光学元件。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光点,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所述点阵光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均不相同。
本申请中的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通过在光发射模组中设置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并且设置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发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的第一光学元件。如此,一方面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时间技术中的发射端(即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在相同的衍射级次设定下能够得到更多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保证光发射模组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测量的精确度。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投射示意图;
图4至图6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发光单元阵列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光源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投射与现有技术中飞行技术中发射端投射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第一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至图13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光发射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深度相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某些实施方式中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自始至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
另外,下面结合附图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飞行时间技术(Time of flight,ToF)是一种通过测量发射信号和被物体反射回的信号之间的时间差,通过这个时间差,计算出物体和传感器距离之间测距的技术。典型的TOF结构包括发射端模组(Tx)和接收端模组(Rx),在发射端模组中,光源发出的激光经过准直镜和衍射光学元件(Diffractive Optical Element,DOE),或经过准直径及匀光片(Diffuser),以散斑形式或者泛光形式投影在物体上,散斑或者泛光的漫反射光由接收端模组接收,完成深度信号的收集。目前,飞行时间技术中的发射端的光源中的发光点采用矩形排布,并且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如此想要获得更多数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需要采用更大的衍射级次,会降低发射端的性能(例如效率及均匀性等)。
请参阅图1至图3,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发射模组10。光发射模组10包括光源11及第一光学元件12。光源11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111,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包括多个发光点1110,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12用于接收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分别复制并投射点阵光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均不相同。
本申请中发射模组10通过设置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111,并且设置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的第一光学元件12。如此,一方面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时间技术中的发射端(即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在相同的衍射级次设定下能够得到更多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保证光发射模组10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100(如图14所示)测量的精确度。
下面结合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及图2,光发射模组10包括光源11及第一光学元件12。具体地,光源11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111,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包括多个发光点1110,且每个发光点1110能够发射点光线。如此多个发光点1110组成的发光单元阵列111能够发射点阵光线。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是指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边缘均呈正六边形。由于光源11中的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均呈正六边形,当第一光学元件12以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为基元进行复制并投射时,能够铺满整个投影空间,满足飞行时间技术的应用要求,有利于后续的处理。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源11中的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大小均相同,即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为相同大小的正六边形,如此在第一光学元件12以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为基元进行复制并投射时,能够进一步的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大小也可以不相同。此外,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内部的发光点1110的排布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此均不作限制。
具体地,请参阅图2、图4至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阵列111包括多个第一发光点1111,第一发光点1111设置在发光单元阵列111的边缘。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中的所有第一发光点1111能够围成正六边形。示例地,如图4所示,在一个例子中,多个第一发光点1111位于正六边形的顶点处。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例子中,多个第一发光点1111位于正六边形的边上。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正六边形的顶点及边上也可以均设置有第一发光点1111,在此不作限制。
特别地,请参阅图7,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阵列111之间边缘重合时,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阵列111共用位于边缘重合部分的第一发光点1111。如此能够使相邻的发光单元阵列111连接的更加紧密。例如,如图7所示,发光单元阵列111a(图7中左上侧的发光单元阵列)与发光单元阵列111b(图7中左下侧的发光单元阵列111)部分重合,并且发光单元阵列111a与发光单元阵列111b共用位于边缘重合部分的第一发光点1111a及第一发光点1111b;发光单元阵列111a(图7中左上侧的发光单元阵列)与发光单元阵列111c(图7中右侧的发光单元阵列)部分重合,并且发光单元阵列111a与发光单元阵列111c共用位于边缘重合部分的第一发光点1111a及第一发光点1111d;发光单元阵列111b(图7中左下侧的发光单元阵列)与发光单元阵列111c(图7中右侧的发光单元阵列)部分重合,并且发光单元阵列111b与发光单元阵列111c共用位于边缘重合部分的第一发光点1111a及第一发光点1111c。也即是说,第一发光点1111a既属于发光单元阵列111a中的发光点,又属于发光阵列111b中的发光点,还属于发光阵列111c中的发光点;第一发光点1111b既属于发光单元阵列111a中的发光点,又属于发光阵列111b中的发光点;第一发光点1111c既属于发光单元阵列111c中的发光点,又属于发光阵列111b中的发光点;第一发光点1111d既属于发光单元阵列111b中的发光点,又属于发光阵列111a中的发光点。
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单元阵列111还可以包括第二发光点1112,第二发光点1112设置在多个第一发光点1111围成的正六边形的内部。一方面,由于第二发光点1112设置在正六边形的内部,如此能够保持发光单元阵列111的边缘呈正六边形,当第一光学元件12以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为基元进行复制并投射时,能够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发光单元阵列111还设置了第二发光点1112,如此增加了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发光点的数量,能够使光源11投射出更多的点光线,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图14所示)测距的精准度。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发光单元阵列111中的第二发光点111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两个、三个甚至更多个,在此不作限制。
特别地,请参阅图2,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发光点1112设置在正六边内部的正中心处。例如,如图2所示,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中的所有第一发光点1111能够围成正六边形,且第一反光点1111均设置在正六边形的顶点。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还设置有第二发光点1112,第二发光点1112设置在正六边内部的正中心处。也即,每个发光单元阵列111中的第二发光点1112到同一发光单元阵列111中的所有第一发光点1111之间的距离均相同。如此相较于第二发光点1112位于正六边内部的其他位置处,能够使发光点1110(包括第一发光点1111及第二发光点1112)的分布更加均匀,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图14所示)测距的精准度。此外,还能够在光源11的多个发光点1110中组合出多种不同的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111。示例地,如图2所示,发光点1110a、发光点1110b、发光点1110c、发光点1110d、发光点1110e、及发光点1110f可以围成呈六边形的第一发光单元阵列111A。此时,发光点1110a、发光点1110b、发光点1110c、发光点1110d、发光点1110e、及发光点1110f均作为第一发光单元阵列111A的边缘的第一发光点1111,位于该正六边形内的发光点1110g作为第一发光单元阵列111A的第二发光点1112。此外,发光点1110a、发光点1110c、发光点1110g、发光点1110h、发光点1110i、及发光点1110J可以围成呈六边形的第二发光单元阵列111B。此时,发光点1110a、发光点1110c、发光点1110g、发光点1110h、发光点1110i、及发光点1110J均作为第二发光单元阵列111B的边缘的第一发光点1111,位于该正六边形内的发光点1110b作为第二发光单元阵列111B的第二发光点1112。
请参阅图1及图3,第一光学元件12用于接收光源11中的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分别复制并投射点阵光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均不相同。由于发光单元阵列111的形状呈正六边形(即发光单元阵列111投射的点阵光线的边缘也为正六边形),并且第一光学元件12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111投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如此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点光线)的利用率。此外,请参阅图8,图8为现有技术中光发射端(即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且发光单元阵列为矩形排布)及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光学元件12(即能够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三个不同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在同一衍射级次下,对一个发光单元阵列的复制并投射点阵光线的示意图。其中,左侧为现有技术中光发射端,右侧为本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模组10。可以清楚的看出,现有技术中光发射端能投射出9份,而本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模组10能投射出13份。因此,在相同的衍射级次设定下,本实施例中的光发射模组10能够得到更多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保证光发射模组10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100(如图14所示)测量的精确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中任意两个相邻方向之间的夹角均相同。当然,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中任意两个相邻方向之间的夹角也可以不相同,在此不作限制。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光学元件12对同一个发光单元阵列111沿相邻的两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或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g;或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g)进行复制时,会产生交叉衍射现象形成并投射出来点阵光线,该点阵光线能够填补在沿相邻的两个方向进行复制形成的点阵光线之间。如此,能够进一步使得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以获得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点光线)的利用率。例如,图3所示中实线的正六边形为第一光学元件12对同一个发光单元阵列111进行复制并投射出来的点阵光线示意图;图3中虚线的正六边形为第一光学元件12对同一个发光单元阵列111沿相邻的两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或第一方向x与第三方向g;或第二方向y与第三方向g)进行复制时,由于交叉衍射现象形成并投射出来的点阵光线示意图。可以理解,由于交叉衍射现象形成并投射出来的点阵光线填补在第一光学元件12对同一个发光单元阵列111进行复制并投射出来的点阵光线之间。
具体地,请参阅图9,第一光学元件12包括衬底121及设置在衬底121上的微结构122。更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微结构122在衬底121上沿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排布,以使点阵光线入射微结构122后能够向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及第三方向g分别复制并投射。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微结构122的结构可以完全相同,也可以不相同,在此不作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光学元件12可以是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平面相位透镜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在一个例子中,第一光学元件12为衍射光学元件,此时第一光学元件12的微结构122可以包括多个微台阶。其中,微台阶的数量可以是两阶、三阶、四阶甚至更多,在此不作限制。由于目前衍射光学元件的制作及设计工艺相较于平面相位透镜的制作及设计工艺更为成熟,因此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光学元件12采用衍射光学元件相交于采用平面相位透镜,能够降低光发射模组10的制作和设计难度,及降低制作光发射模组10的成本。当然,在另一个例子中,第一光学元件12也可以为平面相位透镜,此时第一光学元件12的微结构122可以包括纳米微结构。
请参阅图1、图10及图11,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发射模组10还包括第二光学元件13,第三光学元件13设置在光源11与第一光学元件12之间。第二光学元件12用于接收点阵光线,并将点阵光线引导至第一光学元件12。由于通常光源11发射的光线是发散的,第二光学元件13接收点阵光线后,能够对光线进行准直,以使入射第一光学元件12的光线为准直的光,如此有利于第一光学元件12对点阵光线进行复制及投射。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光学元件13可以包括折射透镜及相位型调节透镜中的至少一种。例如,如图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3可以是折射透镜组。其中,折射透镜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折射透镜,在此不作限制。再例如,如图10及图11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3可以是相位型透镜。当然,第二光学元件13也可以是其他光学元件,在此不作限制,只需要满足第二光学元件13能够光线进行准直,并将准直后的光线引导至第一光学元件12处即可。
具体地,请参阅图10及图11,当第二光学元件13为相位型透镜时,第二光学元件13包括基底131及设置在基底131上的相位微结构132。基底131包括相背的第一面1311及第二面1312,第一面1311相较于第二面1312更靠近光源11。相位微结构132设置于第一面1311和/或第二面1312,相位微结构132用于调节从第二光学元件13出射至第一光学元件12的光线的相位。例如,如图10所示,相位微结构132设置在基底131的第一面1311;或者,相位微结构132设置在基底131的第二面1312;或者,基底131的第一面1311及第二面1312均设置有相位微结构132。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相位型微透镜可以为平面相位透镜,即第二光学元件13为平面相位透镜,此时相位微结构132包括纳米微结构。由于平面相位透镜的制造难度低于菲涅尔透镜的制造难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3采用平面相位透镜相较于采用菲涅尔透镜,能够降低第二光学元件13的加工难度,从而降低光发射模组10的加工难度。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光学元件12为平面相位透镜,第二光学元件13也为平面相位透镜时,两个平面相位透镜上的纳米微结构的形状、排布及数量可能并不相同,作为第一光学元件12的平面相位透镜上的纳米微结构被设置为能够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点阵光线,而作为第二光学元件13的平面相位透镜上的纳米微结构被设置为能够准直光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相位型微透镜可以为菲涅尔透镜,即第二光学元件13为菲涅尔透镜,此时第二光学元件13包括环形的菲涅尔微结构。由于目前菲涅尔透镜的设计难度低于平面相位透镜的设计难度,因此本实施例中第二光学元件13采用菲涅尔透镜相较于采用平面相位透镜,能够降低第二光学元件13的设计难度,从而降低光发射模组10的设计难度。
特别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对第一光学元件12使得微结构122进行设计,以使第一光学元件12能够同时实现对光线准直及复制并投射的功能。如图12及图13所示,光发射模组10包括光源11及第一光学元件12,光源11中的多个发光单元阵列111(图2所述)用于发射点阵光线,第一光学元件12用于对接收到的点阵光线准直及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如此无需再设置第二光学元件13对点阵光线进行准直,在保持光学效果的同时,还可以减小光发射模组10的体积及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深度相机100。深度相机100包括光接收模组20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光发射模组10。光发射模组10用于发射光线,光接收模组20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回的至少部分光线并形成电信号。深度相机100根据光接收模组10形成的电信号以获得物体的深度信息。
本申请中深度相机100,通过在光发射模组10中设置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111,并且设置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的第一光学元件12。如此,一方面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时间技术中的发射端(即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在相同的衍射级次设定下能够得到更多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保证光发射模组10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100测量的精确度。
请参阅图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1000。终端1000包括壳体200及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深度相机100,深度相机100与壳体200结合。需要说明的是,终端1000可以是手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手表、智能穿戴设备等,在此不作限制。
本申请中终端100通过在光发射模组10中设置呈正六边形的发光单元阵列111,并且设置能够将发光单元阵列111发射的点阵光线沿三个不同方向复制并投射的第一光学元件12。如此,一方面能够使投射出的光线铺满整个投影空间,并且还能够得到畸变程度更小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分布,提高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的利用率;另一方面,相较于现有的飞行时间技术中的发射端(即衍射光学元件仅能将发光点发射的点光线沿两个正交的方向复制并投射),在相同的衍射级次设定下能够得到更多的散斑(发光点射出的点光线)数量,从而能够在保证光发射模组10性能的同时,有利于提升深度相机100测量的精确度。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某些实施方式”、“一个实施方式”、“一些实施方式”、“示意性实施方式”、“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的描述意指结合所述实施方式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方式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发光单元阵列,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的形状呈正六边形,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发光点,并用于发射点阵光线;及
第一光学元件,所述第一光学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点阵光线,并沿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所述点阵光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均不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多个设置在所述发光单元阵列边缘的第一发光点,每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中所有所述第一发光点能够围成正六边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当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阵列之间边缘重合时,相邻的两个发光单元阵列共用位于边缘重合部分的所述第一发光点。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单元阵列包括第二发光点,所述第二发光点设置在多个所述第一发光点围成的所述正六边形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点设置在所述正六边形的正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包括:
衬底;及
设置在所述衬底上的微结构,所述微结构在所述衬底上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排布,以使所述点阵光线入射所述微结构后能够向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二方向及所述第三方向分别复制并投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包括衍射光学元件及平面相位透镜中的至少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发射模组还包括第二光学元件,所述第二光学元件设置在所述光源与所述第一光学元件之间,所述第二光学元件用于接收所述点阵光线,并将所述点阵光线引导至所述第一光学元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学元件包括折射透镜组及相位型透镜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发射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位型透镜为平面相位透镜,所述相位型透镜的相位微结构包括纳米微结构;或
所述相位型透镜为菲涅尔透镜,所述相位型透镜的相位微结构包括环形的菲涅尔微结构。
11.一种深度相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10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发射模组,用于发射光线;及
光接收模组,用于接收被物体反射回的至少部分所述光线并形成电信号。
12.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及
权利要求11所述的深度相机,所述深度相机与所述壳体结合。
CN202110902606.4A 2021-08-06 2021-08-06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Active CN1137913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2606.4A CN113791397B (zh) 2021-08-06 2021-08-06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PCT/CN2022/100524 WO2023011031A1 (zh) 2021-08-06 2022-06-22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02606.4A CN113791397B (zh) 2021-08-06 2021-08-06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1397A true CN113791397A (zh) 2021-12-14
CN113791397B CN113791397B (zh) 2024-04-26

Family

ID=791815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02606.4A Active CN113791397B (zh) 2021-08-06 2021-08-06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1397B (zh)
WO (1) WO2023011031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1031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147A (zh) * 2017-02-17 2017-06-30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doe的ctis系统光路
CN107703641A (zh) * 2017-09-08 2018-02-16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光投影模组和深度相机
CN109739027A (zh) * 2019-01-16 2019-05-10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光点阵投影模组和深度相机
CN110174771A (zh) * 2019-05-10 2019-08-27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和激光雷达
WO2020158419A1 (ja) * 2019-01-31 2020-08-06 Agc株式会社 回折光学素子、これを用いた投影装置、及び計測装置
CN111580282A (zh) * 2020-05-29 2020-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1158020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杭州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衍射光学元件、分区匀光投射系统、电子设备及设计方法
CN111837055A (zh) * 2018-03-12 2020-10-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装置,使用光学装置的距离传感器和移动体
CN211905877U (zh) * 2020-03-31 2020-11-10 深圳市安思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畸变的点阵投射装置
CN212675335U (zh) * 2020-06-12 2021-03-09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摄像头及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26392B (zh) * 2017-05-15 2022-12-09 奥比中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Vcsel阵列光源
CN208571229U (zh) * 2018-08-15 2019-03-01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激光发射器、投影模组、光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08957911B (zh) * 2018-08-22 2021-04-16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散斑结构光投影模组及3d深度相机
CN112866508A (zh) * 2019-11-08 2021-05-28 南昌欧菲生物识别技术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和电子设备
CN111007523A (zh) * 2019-12-09 2020-04-14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飞行时间发射器、飞行时间深度模组和电子装置
CN113791397B (zh) * 2021-08-06 2024-04-2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8147A (zh) * 2017-02-17 2017-06-30 天津大学 一种基于doe的ctis系统光路
CN107703641A (zh) * 2017-09-08 2018-02-16 深圳奥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光投影模组和深度相机
CN111837055A (zh) * 2018-03-12 2020-10-27 株式会社理光 光学装置,使用光学装置的距离传感器和移动体
CN109739027A (zh) * 2019-01-16 2019-05-10 北京华捷艾米科技有限公司 光点阵投影模组和深度相机
WO2020158419A1 (ja) * 2019-01-31 2020-08-06 Agc株式会社 回折光学素子、これを用いた投影装置、及び計測装置
CN110174771A (zh) * 2019-05-10 2019-08-27 深圳市速腾聚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光源系统和激光雷达
CN211905877U (zh) * 2020-03-31 2020-11-10 深圳市安思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消畸变的点阵投射装置
CN111580204A (zh) * 2020-05-27 2020-08-25 杭州驭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衍射光学元件、分区匀光投射系统、电子设备及设计方法
CN111580282A (zh) * 2020-05-29 2020-08-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212675335U (zh) * 2020-06-12 2021-03-09 欧菲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发射模组、摄像头及电子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11031A1 (zh) * 2021-08-06 2023-02-0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11031A1 (zh) 2023-02-09
CN113791397B (zh) 2024-04-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43740B1 (en) Lens member and light-emitting device using same
CN103698837B (zh) 带有多个光学腔的显示装置
CN109579728B (zh) 基于全息波导的散斑结构光投影模组
EP2394193B1 (en) Light mixing optics and systems
US8469549B2 (en) Beam shaper
CN111580282B (zh)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
CN102954440A (zh) 可用于多芯片半导体led照明的二次配光透镜
US10995915B2 (en) LED module and lighting module
CN116500799B (zh) 一种结构光投射器和结构光模组
CN113791397A (zh) 光发射模组、深度相机及终端
JP3196465U (ja) 側面照射面状発光モジュール
CN105676340B (zh) 一种复合抛物反射微准直透镜的偏振复用导光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US11137246B2 (en) Optical device
CN112346254A (zh) 光学单元、照明设备、显示器及光通信设备
WO2022241778A1 (zh) 飞行时间深度检测的发射装置及电子设备
TW202043851A (zh) 成像裝置及成像方法
JP3148493U (ja) 凸面フレネルledレンズ及びそのledアセンブリ
CN103982855A (zh) 透镜及发光装置
CN115524711A (zh) 用于三维测距系统的线阵投影器
TW202331356A (zh) 面光源投射裝置
CN217820854U (zh) 一种激光投射模组及深度相机
CN218445965U (zh) 激光发射装置及距离探测设备
CN217484505U (zh) 一种发射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123433U (zh) 一种激光转移装置
JPH07312105A (ja) 自動車のテールランプおよびそのリフレクタ兼用型発光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