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90966B -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90966B
CN113790966B CN202110885714.5A CN202110885714A CN113790966B CN 113790966 B CN113790966 B CN 113790966B CN 202110885714 A CN202110885714 A CN 202110885714A CN 113790966 B CN113790966 B CN 1137909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rock mass
mount
box
trach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8857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90966A (zh
Inventor
王雪雅
张一鸣
李赟鹏
李婧
武杰
王海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8857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90966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909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09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909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909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8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 G01N3/1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by applying steady tensile or compressive forces generated by pneumatic or hydraulic pressure
    • G01N3/12Pressure test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02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01Type of application of the stress
    • G01N2203/0003Stead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14Type of force applied
    • G01N2203/0016Tensile or compressive
    • G01N2203/0019Compressiv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3Generation of the force
    • G01N2203/0042Pneumatic or hydraulic means
    • G01N2203/0048Hydraulic mea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Crack, flaws, fracture or rupture
    • G01N2203/0067Fracture or rupt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1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at coastal zones; at river basins
    • Y02A10/23Dune restoration or creation; Cliff stabilis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Examining Or Testing Airtightnes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透明试验箱、立柱、高清摄像机、转换机构、增压机构、抓取机构、放料台,所述底板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内侧设置有透明试验箱,所述透明试验箱底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透明试验箱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高清摄像机。本发明通过抓取机构抓取隔水岩体试件,配合转换机构实现了自动安装隔水岩体试件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增压机构挤压透明试验箱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直至隔水岩体试件破裂,解决了现有方法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水流入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后续清理工作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模拟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事业的腾飞,基础设施建设和空间开发利用逐步向地下拓展,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进入了空前繁荣期。在地形地质条件极端复杂的西部山区和岩溶地区,一大批交通、水利水电等国家基础设施工程正在或即将修建,施工中遭遇的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堪称世界级工程技术难题。一般来说,隧道突涌水灾害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充填型致灾构造诱发隧道突涌水,二是隔水岩体破坏诱发隧道突涌水。其中,隔水岩体破坏诱发隧道突涌水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揭露天然通道致灾水直接突出,二是局部块体先行失稳诱发突水,三是局部岩体劈裂诱发突水。目前,对隔水岩体破坏的研究已经成为治理隧道及地下工程突涌水的关键问题,科学工作者通过各种研究手段对隔水构造破坏诱发隧道突涌水机理展开研究,其中,通过地下工程模型试验对地下工程进行可视化的仿真模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模型试验是根据相似理论,将实际工程转换为室内模型进行试验模拟的。这要求模型试验中能够模拟实际工程中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且得到明显的研究规律来指导施工。
现有的公开号为CN105758730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具体内容可见发明详情,但该装置存在以下缺点:
1、该装置中箱体和顶盖密封,因此隔水岩体试件只能从箱体底部进入到箱体内部,需要人为的支撑隔水岩体试件并使得底部环形托盘或圆形孔洞托盘与箱体底部固定,因此安装隔水岩体试件较为困难;
2、该装置利用压力泵对箱体内增加水压,当隔水岩体试件破裂后,不能及时的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的水流进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了后续清理的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本发明通过抓取机构抓取隔水岩体试件,配合转换机构实现了自动安装隔水岩体试件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增压机构挤压透明试验箱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直至隔水岩体试件破裂,解决了现有方法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水流入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后续清理工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透明试验箱、立柱、高清摄像机、转换机构、增压机构、抓取机构、放料台,所述底板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立柱,所述立柱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内侧设置有透明试验箱,所述透明试验箱底部设置有收集箱,所述透明试验箱靠近所述立柱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高清摄像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试验箱顶部设置有挤压所述透明试验箱内部水的增压机构,所述底板顶部远离所述收集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隔水岩体试件的放料台,所述放料台顶部设置有抓取隔水岩体试件的抓取机构,所述抓取机构和所述增压机构固定在转换机构两端,且所述增压机构布置在所述透明试验箱一侧,所述透明试验箱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腔体、储水腔、临空腔,且所述上腔体、所述储水腔和所述临空腔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临空腔内侧连接有可拆卸的网孔板,所述储水腔一侧设置有水压检测室,且所述水压检测室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所述储水腔另一侧设置有水管,所述水管之间设置有循环泵,所述水管上还设置有流量计和流速计,所述循环泵安装在安装台顶部,所述安装台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把隔水岩体试件放置在放料台上,然后通过抓取机构抓取隔水岩体试件,转换机构带动抓取机构移动,使得抓取机构移动至透明试验箱上方,然后抓取机构在把隔水岩体试件放进透明试验箱内部,方便了安装隔水岩体试件,还可以通过增压机构挤压透明试验箱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直至隔水岩体试件破裂,由于在试验过程中透明试验箱内部水量保持不变,因此解决了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水流入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了后续清理工作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转换机构包括电机、转动柱、转动板,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机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安装槽内侧,所述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动柱,所述转动柱上端伸出该安装槽,且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有所述转动板,且所述转动板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增压机构和所述抓取机构,且所述增压机构与所述转动柱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抓取机构与所述转动柱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机带动转动柱转动,转动柱带动转动板转动,转动板带动增压机构和抓取机构移动,实现增压机构和抓取机构位置互换。
优选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第一气缸、增压板,所述第一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顶部一侧,所述第一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转动柱,且通过螺栓连接增压板,当所述增压板位于所述透明试验箱正上方时,所述增压板与所述上腔体同轴,且所述增压板的外径与所述上腔体的内径相同,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气缸带动增压板下降,增压板挤压透明试验箱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
优选的,所述增压板底部开设有倒角,以方便增压板进入到上腔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抓取机构包括第二气缸、吸盘、气管、负压发生器,所述第二气缸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气缸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转动柱,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吸盘,所述吸盘顶部连接有所述气管,所述气管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柱,且通过喉箍连接于所述负压发生器,且所述负压发生器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顶部,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二气缸带动吸盘下降,吸盘挤压隔水岩体试件,然后负压发生器使得吸盘内部产生负压,实现了吸盘抓取隔水岩体试件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转动柱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弹性牵引所述气管的气管管理机构。
优选的,所述气管管理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导向杆、压缩弹簧、滑块、滑轮、气管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负压发生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架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设有所述压缩弹簧和所述滑块,且所述滑块位于所述压缩弹簧顶部,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所述第二固定架靠近所述负压发生器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管固定架,且所述气管固定架还与所述气管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压缩弹簧弹性支撑滑块,滑块带动滑轮上升,滑轮向上牵引气管,防止气管紊乱。
优选的,所述气管管理机构包括第二固定架、导向杆、滑块、滑轮、气管固定架、拉簧,所述第二固定架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气缸和所述负压发生器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架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和所述第二固定架内侧顶部挂接有所述拉簧,两个所述滑块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所述第二固定架靠近所述负压发生器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管固定架,且所述气管固定架还与所述气管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拉簧弹性牵引滑块,滑块带动滑轮上升,滑轮向上牵引气管,防止气管紊乱的目的。
优选的,所述滑轮周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径与所述气管半径相同的弧形,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在气管改变方向的地方出现气流不流通的问题。
优选的,所述放料台顶部开设有半径与所述储水腔内径相同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上半部为锥形,下半部为柱形,这样设置实现了对隔水岩体试件定位的功能。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使用时,把隔水岩体试件放置在放料台上,然后通过抓取机构抓取隔水岩体试件,转换机构带动抓取机构移动,使得抓取机构移动至透明试验箱上方,然后抓取机构在把隔水岩体试件放进透明试验箱内部,方便了安装隔水岩体试件;
2、本发明可以通过增压机构挤压透明试验箱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直至隔水岩体试件破裂,由于在试验过程中透明试验箱内部水量保持不变,因此解决了由于不能准确及时地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水流入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后续清理工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附加技术特征及其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内容中进行更为清晰详细的阐述,或可以通过本发明的具体实践了解。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俯视图;
图4是图3中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A-A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B-B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透明试验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透明试验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气管管理机构的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所述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的气管管理机构的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底板;2、立柱;3、第一固定架;4、透明试验箱;5、转换机构;6、增压机构;7、抓取机构;8、放料台;9、收集箱;10、高清摄像机;11、气管管理机构;401、上腔体;402、储水腔;403、临空腔;404、网孔板;4021、水压检测室;4022、水压传感器;4023、水管;4024、循环泵;4025、流量计;4026、流速计;4027、安装台;501、电机;502、转动柱;503、转动板;601、第一气缸;602、增压板;701、第二气缸;702、吸盘;703、气管;704、负压发生器;1101、第二固定架;1102、导向杆;1103、压缩弹簧;1104、滑块;1105、滑轮;1106、气管固定架;111、拉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8所示,包括底板1、透明试验箱4、立柱2、高清摄像机10、转换机构5、增压机构6、抓取机构7、放料台8,底板1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立柱2,立柱2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第一固定架3内侧设置有透明试验箱4,透明试验箱4底部设置有收集箱9,透明试验箱4靠近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高清摄像机10,其特征在于:透明试验箱4顶部设置有挤压透明试验箱4内部水的增压机构6,底板1顶部远离收集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隔水岩体试件的放料台8,放料台8顶部设置有抓取隔水岩体试件的抓取机构7,抓取机构7和增压机构6固定在转换机构5两端,且增压机构6布置在透明试验箱4一侧,透明试验箱4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腔体401、储水腔402、临空腔403,且上腔体401、储水腔402和临空腔403的直径依次减小,临空腔403内侧连接有可拆卸的网孔板404,储水腔402一侧设置有水压检测室4021,且水压检测室4021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4022,储水腔402另一侧设置有水管4023,水管4023之间设置有循环泵4024,水管4023上还设置有流量计4025和流速计4026,循环泵4024安装在安装台4027顶部,安装台4027与底板1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把隔水岩体试件放置在放料台8上,然后通过抓取机构7抓取隔水岩体试件,转换机构5带动抓取机构7移动,使得抓取机构7移动至透明试验箱4上方,然后抓取机构7在把隔水岩体试件放进透明试验箱4内部,方便了安装隔水岩体试件,还可以通过增压机构6挤压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直至隔水岩体试件破裂,由于在试验的过程中透明试验箱4内部水的量保持不变,因此解决了由于不能及时准确地停止对箱体内供水,导致大量的水流进水量收集装置内部,增加了后续清理工作的问题,转换机构5包括电机501、转动柱502、转动板503,立柱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电机501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安装槽内侧,电机5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转动柱502,转动柱502上端伸出该安装槽,且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有转动板503,且转动板503两端分别安装有增压机构6和抓取机构7,且增压机构6与转动柱502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抓取机构7与转动柱502之间的距离,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电机501带动转动柱502转动,转动柱502带动转动板503转动,转动板503带动增压机构6和抓取机构7移动,实现增压机构6和抓取机构7位置互换,增压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增压板602,第一气缸601通过螺栓连接在转动柱502顶部一侧,第一气缸601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柱502,且通过螺栓连接增压板602,当增压板602位于透明试验箱4正上方时,增压板602与上腔体401同轴,且增压板602的外径与上腔体401的内径相同,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一气缸601带动增压板602下降,增压板602挤压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使得箱内水压增加,增压板602底部开设有倒角,以方便增压板602进入到上腔体401内部,抓取机构7包括第二气缸701、吸盘702、气管703、负压发生器704,第二气缸701通过螺栓连接在转动柱502顶部另一侧,第二气缸701的输出端穿过转动柱502,且通过螺栓连接吸盘702,吸盘702顶部连接有气管703,气管703另一端穿过转动柱502,且通过喉箍连接于负压发生器704,且负压发生器704通过螺栓连接在转动柱502顶部,这样设置可以通过第二气缸701带动吸盘702下降,吸盘702挤压隔水岩体试件,然后负压发生器704使得吸盘702内部产生负压,实现了吸盘702抓取隔水岩体试件的功能,转动柱502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弹性牵引气管703的气管管理机构11,气管管理机构11包括第二固定架1101、导向杆1102、压缩弹簧1103、滑块1104、滑轮1105、气管固定架1106,第二固定架1101固定安装在转动柱502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701和负压发生器704之间,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1102,导向杆1102外侧设有压缩弹簧1103和滑块1104,且滑块1104位于压缩弹簧1103顶部,两个滑块1104之间转动连接有滑轮1105,第二固定架1101靠近负压发生器70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气管固定架1106,且气管固定架1106还与气管703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通过压缩弹簧1103弹性支撑滑块1104,滑块1104带动滑轮1105上升,滑轮1105向上牵引气管703,防止气管703紊乱,滑轮1105周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径与气管703半径相同的弧形,这样设置可以防止在气管703改变方向的地方出现气流不流通的问题,放料台8顶部开设有半径与储水腔402内径相同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上半部为锥形,下半部为柱形,这样设置实现了对隔水岩体试件定位的功能。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首先把隔水岩体试件放置在放料台8顶部开设的圆形凹槽内侧,然后启动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带动吸盘702下降,吸盘702挤压隔水岩体试件,然后负压发生器704使得吸盘702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吸盘702吸附隔水岩体试件,然后第二气缸701复位,在此过程中气管703挤压滑轮1105,滑轮1105挤压滑块1104,滑块1104挤压压缩弹簧1103,压缩弹簧1103被压缩,此时气管703一端随着吸盘702下降,在吸盘702上升的过程中,压缩弹簧1103挤压滑块1104,使得滑轮1105上升,此时气管703上升,防止出现气管703紊乱情况,随后启动电机501,电机501带动转动柱502转动,转动柱502带动转动板503转动,转动板503带动抓取机构7移动,使得隔水岩体试件位于透明试验箱4上方,然后再次启动第二气缸701,使得隔水岩体试件安装在储水腔402内侧底部,然后第二气缸701复位,电机501复位,此时增压机构6位于透明试验箱4上方,随后向透明试验箱4内部填充水,启动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带动增压板602下降,增压板602进入到上腔体401内部,然后挤压上腔体401内部的水,使得透明试验箱4内部水压增加,启动循环泵4024,循环泵4024使得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处于流动的状态,随着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压增加,直到隔水岩体试件破裂,整个过程气管管理机构11对其进行记录。
实施例2
如图9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气管管理机构11包括第二固定架1101、导向杆1102、滑块1104、滑轮1105、气管固定架1106、拉簧111,第二固定架1101固定安装在转动柱502顶部,且位于第二气缸701和负压发生器704之间,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1102,导向杆1102外侧滑动连接滑块1104,滑块1104和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顶部挂接有拉簧111,两个滑块1104之间转动连接有滑轮1105,第二固定架1101靠近负压发生器70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气管固定架1106,且气管固定架1106还与气管703固定连接,这样设置可以实现通过拉簧111弹性牵引滑块1104,滑块1104带动滑轮1105上升,滑轮1105向上牵引气管703,防止气管703紊乱的目的。
上述结构中,使用时,首先把隔水岩体试件放置在放料台8顶部开设的圆形凹槽内侧,然后启动第二气缸701,第二气缸701带动吸盘702下降,吸盘702挤压隔水岩体试件,然后负压发生器704使得吸盘702内部产生负压,此时吸盘702吸附隔水岩体试件,然后第二气缸701复位,在此过程中气管703挤压滑轮1105,滑轮1105挤压滑块1104,滑块1104拉动拉簧111,拉簧111被拉伸,此时气管703一端随着吸盘702下降,在吸盘702上升的过程中,拉簧111牵引滑块1104,使得滑轮1105上升,此时气管703上升,防止气管703出现紊乱的情况,随后启动电机501,电机501带动转动柱502转动,转动柱502带动转动板503转动,转动板503带动抓取机构7移动,使得隔水岩体试件位于透明试验箱4上方,然后再次启动第二气缸701,使得隔水岩体试件安装在储水腔402内侧底部,然后第二气缸701复位,电机501复位,此时增压机构6位于透明试验箱4上方,随后向透明试验箱4内部填充水,启动第一气缸601,第一气缸601带动增压板602下降,增压板602进入到上腔体401内部,然后挤压上腔体401内部的水,使得透明试验箱4内部水压增加,启动循环泵4024,循环泵4024使得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处于流动的状态,随着透明试验箱4内部的水压增加,直到隔水岩体试件破裂,整个过程气管管理机构11对其进行记录。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Claims (10)

1.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包括底板(1)、透明试验箱(4)、立柱(2)、高清摄像机(10)、转换机构(5)、增压机构(6)、抓取机构(7)、放料台(8),所述底板(1)顶部中央固定连接有立柱(2),所述立柱(2)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有第一固定架(3),所述第一固定架(3)内侧设置有透明试验箱(4),所述透明试验箱(4)底部设置有收集箱(9),所述透明试验箱(4)靠近所述立柱(2)的一侧设置有两个高清摄像机(10),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试验箱(4)顶部设置有挤压所述透明试验箱(4)内部水的增压机构(6),所述底板(1)顶部远离所述收集箱(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用于放置隔水岩体试件的放料台(8),所述放料台(8)顶部设置有抓取隔水岩体试件的抓取机构(7),所述抓取机构(7)和所述增压机构(6)固定在转换机构(5)两端,且所述增压机构(6)布置在所述透明试验箱(4)一侧,所述透明试验箱(4)内部从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腔体(401)、储水腔(402)、临空腔(403),且所述上腔体(401)、所述储水腔(402)和所述临空腔(403)的直径依次减小,所述临空腔(403)内侧连接有可拆卸的网孔板(404),所述储水腔(402)一侧设置有水压检测室(4021),且所述水压检测室(4021)内部设置有水压传感器(4022),所述储水腔(402)另一侧设置有水管(4023),所述水管(4023)之间设置有循环泵(4024),所述水管(4023)上还设置有流量计(4025)和流速计(4026),所述循环泵(4024)安装在安装台(4027)顶部,所述安装台(4027)与所述底板(1)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机构(5)包括电机(501)、转动柱(502)、转动板(503),所述立柱(2)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电机(501)通过螺栓连接在该安装槽内侧,所述电机(501)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所述转动柱(502),所述转动柱(502)上端伸出该安装槽,且通过法兰盘固定安装有所述转动板(503),且所述转动板(503)两端分别安装有所述增压机构(6)和所述抓取机构(7),且所述增压机构(6)与所述转动柱(502)之间的距离等同于所述抓取机构(7)与所述转动柱(502)之间的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机构(6)包括第一气缸(601)、增压板(602),所述第一气缸(6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502)顶部一侧,所述第一气缸(60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转动柱(502),且通过螺栓连接增压板(602),当所述增压板(602)位于所述透明试验箱(4)正上方时,所述增压板(602)与所述上腔体(401)同轴,且所述增压板(602)的外径与所述上腔体(401)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压板(602)底部开设有倒角。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7)包括第二气缸(701)、吸盘(702)、气管(703)、负压发生器(704),所述第二气缸(701)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502)顶部另一侧,所述第二气缸(701)的输出端穿过所述转动柱(502),且通过螺栓连接所述吸盘(702),所述吸盘(702)顶部连接有所述气管(703),所述气管(703)另一端穿过所述转动柱(502),且通过喉箍连接于所述负压发生器(704),且所述负压发生器(704)通过螺栓连接在所述转动柱(502)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柱(502)顶部还设置有用于弹性牵引所述气管(703)的气管管理机构(1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管理机构(11)包括第二固定架(1101)、导向杆(1102)、压缩弹簧(1103)、滑块(1104)、滑轮(1105)、气管固定架(1106),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502)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气缸(701)和所述负压发生器(70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1102),所述导向杆(1102)外侧设有所述压缩弹簧(1103)和所述滑块(1104),且所述滑块(1104)位于所述压缩弹簧(1103)顶部,两个所述滑块(1104)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1105),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靠近所述负压发生器(70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管固定架(1106),且所述气管固定架(1106)还与所述气管(70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管理机构(11)包括第二固定架(1101)、导向杆(1102)、滑块(1104)、滑轮(1105)、气管固定架(1106)、拉簧(111),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柱(502)顶部,且位于所述第二气缸(701)和所述负压发生器(704)之间,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两端均通过螺栓连接导向杆(1102),所述导向杆(1102)外侧滑动连接所述滑块(1104),所述滑块(1104)和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内侧顶部挂接有所述拉簧(111),两个所述滑块(1104)之间转动连接有所述滑轮(1105),所述第二固定架(1101)靠近所述负压发生器(704)的一侧通过螺栓连接所述气管固定架(1106),且所述气管固定架(1106)还与所述气管(703)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1105)周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横截面为半径与所述气管(703)半径相同的弧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料台(8)顶部开设有半径与所述储水腔(402)内径相同的圆形凹槽,该圆形凹槽上半部为锥形,下半部为柱形。
CN202110885714.5A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Active CN1137909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714.5A CN113790966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885714.5A CN113790966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0966A CN113790966A (zh) 2021-12-14
CN113790966B true CN113790966B (zh) 2023-06-16

Family

ID=79181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885714.5A Active CN113790966B (zh) 2021-08-03 2021-08-03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9096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8730A (zh) * 2016-03-11 2016-07-13 山东大学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6891872U (zh) * 2017-07-19 2018-01-16 山东科技大学 用于模拟煤矿底板隔水层裂隙演化的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98934B (zh) * 2016-09-14 2018-01-19 山东大学 一种裂隙岩体塌方掉块及裂隙突水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58730A (zh) * 2016-03-11 2016-07-13 山东大学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CN206891872U (zh) * 2017-07-19 2018-01-16 山东科技大学 用于模拟煤矿底板隔水层裂隙演化的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岩溶隧道承压隐伏溶洞突水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潘东东;李术才;许振浩;李利平;路为;林鹏;黄鑫;孙尚渠;高成路;;岩土工程学报(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90966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796068A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体污染的动态实时探测装置及方法
CN113029687A (zh) 一种用于地下水的定层取样装置
CN110987529A (zh) 一种河流污染情况检测底部淤泥自动取样装置及工作方法
CN113790966B (zh) 一种模拟隔水岩体突水破裂的试验装置
CN109681268B (zh) 一种用于模拟金属地下矿山采场充填过程的室内实验方法
CN116104454B (zh) 一种气举柱塞排水采气性能评价装置
CN112816252A (zh) 一种适用于狭窄区域的环境监测用水质采样器
CN219192623U (zh) 一种随动式条包液体灌装防滴漏机构
CN213180244U (zh) 一种超声波水表防水测试装置
CN209979316U (zh) 一种空气检测用气体取样装置
CN210051584U (zh) 一种低流量低扰动分层采样装置
CN115824910A (zh) 一种建筑防水检测装置
CN210444368U (zh) 一种水电站进水口门槽自动巡检装置
CN208009431U (zh) 一种采用消失破除法的桩头破除系统
CN112432103A (zh) 一种新型可喷水降霾的城市照明灯
CN208511747U (zh) 一种多功能深孔救援平台
CN208060503U (zh) 一种水利工程闸门区域水质水量检测设备
CN220188111U (zh) 一种水质采样器
CN213329081U (zh) 一种气动排水装置
CN220932704U (zh) 一种垂直管道内两相流动过程测量的试验系统
CN205002994U (zh) 免清罐气动型罐下采样器
CN211676036U (zh) 一种灭火器测压装置
CN213574055U (zh) 油井液压模块测试装置
CN108716295A (zh) 一种具有空气净化功能的视野开阔的智慧城市治安亭
CN220490496U (zh) 一种天然气产品储罐取样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