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8572B -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8572B
CN113788572B CN202111023109.3A CN202111023109A CN113788572B CN 113788572 B CN113788572 B CN 113788572B CN 202111023109 A CN202111023109 A CN 202111023109A CN 113788572 B CN113788572 B CN 11378857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unit
water outlet
gate
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2310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8572A (zh
Inventor
吴志高
杜立刚
石亚军
饶世雄
何培弘
李尔
陈宝玉
高斌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Municipal Engineer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2310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7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85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85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85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001/007Processes including a sedimenta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3Downstream control, i.e. outlet monitoring, e.g. to check the treating agents, such as halogens or ozone, leaving the proce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02Odour removal or prevention of malodo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6Regeneration of sorbents, filt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属于城市排水领域。该系统中进水单元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提升单元中提升泵前池与进水单元连接,提升泵通过管路连接至提升泵出水池;提升泵出水池的出口端设置有低位出水堰和高位出水堰,并利用速闭切换闸进行切换;处理单元用于对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单元接入深层排水隧道;溢流提升单元中溢流管与出水单元通过第一溢流闸门连接,当下游发生事故时,利用溢流提升泵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流出水管排出。本发明能够在雨季等水流量较大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的出水量,避免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遭受水淹,并同时满足正常运行工况和各种事故工况。

Description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城市排水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其对于排水系统排水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地表浅层空间已经被各种生活设施和管线所占据。现有的浅层地下排水系统存在管线复杂、系统扩容困难、新建排水系统难度大等问题,并且地铁及地下综合体的开发也导致可利用的浅层地下空间十分有限。利用地下深层空间建设大型排水隧道来解决排水问题成为国外发达城市的选择,深层排水隧道可避免大量征地和拆迁,避免对城市核心区居民生活产生影响,并适当利用城市30m-60m的深层地下空间,已成为改善城市排水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深层排水隧道的埋深较大,若出现堵塞等事故后维修成本极高,并将严重影响其排水能力。因此,将雨污水通入深层排水隧道之前,应该对其进行预处理,减少进入深层排水隧道的沉积物,降低深层排水隧道淤积的风险。
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无法完全适应深层排水隧道的特定应用环境,存在污水流量变化大、深层隧道发生事故不易维修等问题,进而造成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极易发生水淹等事故,无法实现安全、连续运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污水预处理系统安全性差、易发生水淹事故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并且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提升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单元,同时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溢流提升单元,其中:
所述进水单元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以将污水引入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提升泵前池、提升泵、提升泵出水池和速闭切换闸,所述提升泵前池与所述进水单元连接,所述提升泵设置在所述提升泵前池的底部,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提升泵出水池,以将所述污水提升并送入所述提升泵出水池;所述提升泵出水池的出口端设置有低位出水堰和高位出水堰,并利用所述速闭切换闸进行切换;工作时,当所述提升泵前池的水位低于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利用所述低位出水堰进行出水;当所述提升泵前池的水位超过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利用所述高位出水堰进行出水;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所述出水单元,并通过所述出水单元接入所述深层排水隧道;
所述溢流提升单元包括溢流管、第一溢流闸门、溢流提升泵和溢流出水管,所述溢流管与所述出水单元通过第一溢流闸门连接,当下游发生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一溢流闸门,利用所述溢流提升泵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流出水管排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进水单元包括进水管涵、进水井、第二溢流阀门、溢流管和速闭闸门,其中所述进水管涵的一端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进水井连接,以将污水引入所述进水井;所述进水井的出口设置有速闭闸门,同时该进水井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溢流阀门与溢流管连接,用于在发生事故时关闭所述速闭闸门,并打开第二溢流阀门使污水从所述溢流管排出。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处理单元包括粗浮渣分离组件、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其中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单元和提升单元之间,用于去除粒径大于20mm的粗浮渣,避免其堵塞所述提升泵,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依次连接,设置在所述提升单元和出水单元之间,以去除所述污水中粒径为6mm~20mm的中浮渣、砂粒和粒径为3mm~6mm的细浮渣。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包括粗格栅以及设置在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工作时利用所述粗格栅去除污水中的粗浮渣,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闸门和第二闸门控制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包括中格栅、第一栅渣压滤机、第一格栅冲洗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渠道闸和第二渠道闸,所述中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中浮渣,并通过所述第一栅渣压滤机进行渣水分离;所述第一格栅冲洗结构用于冲洗附着在所述中格栅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渠道闸和第二渠道闸控制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砂粒去除组件包括曝气沉砂池、排砂螺杆、排砂泵、砂水分离器、撇渣器、鼓风机,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沉砂池前后的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其中,所述曝气沉砂池通过曝气作用将污水中的砂粒进行沉淀,并通过设置在砂槽中的排砂螺杆将砂粒推送至砂斗;所述排砂泵设置在曝气沉砂池的砂斗中,以将所述砂斗中的砂粒抽排至砂水分离器,从而对该砂粒进行砂水分离;所述撇渣器设置在曝气沉砂池浮渣区液面,以撇去液面的浮渣;所述鼓风机与所述曝气沉砂池连接,用于向其曝气;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三闸门和第四闸门控制所述砂粒去除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包括细格栅、第二栅渣压滤机、第二格栅冲洗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三渠道闸和第四渠道闸,所述细格栅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细浮渣,并通过所述第二栅渣压滤机进行渣水分离;所述第二格栅冲洗结构用于冲洗附着在所述细格栅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三渠道闸和第四渠道闸控制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计量单元,所述计量单元包括与出水单元依次连接的流量计和速闭阀门,工作时,所述流量计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出水单元的出水量,并在出水量超标时关闭所述速闭阀门。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除臭单元,所述除臭单元采用生物滤池除臭、化学洗涤除臭或离子除臭,用于对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除臭。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水质监测单元,所述水质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出水单元的前方,用于在线监测预处理后的污水水质。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考虑到现有的地下污水处理系统应用于深层排水隧道系统中极易发生水淹等事故,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淹没功能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中通过在提升泵前池设置低位出水堰和高位出水堰,根据水位的高低进行切换,能够在雨季等水流量较大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稳定的出水量,避免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遭受水淹,并保证提升泵位于高效区间运行;同时通过设置溢流提升单元,能够在深层排水隧道或下游排水设施发生事故时,仍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然后再抽排至排放水体或调蓄池,避免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遭受水淹并减少污水对环境的影响,从而同时满足深层排水隧道正常运行工况和各种事故工况,便于运维管理,并且各单元紧密连接,占地面积小,且大部分位于地下,地面空间可用于景观造景,具有环境友好、占地省、土地利用价值提升等特点;
2.尤其是,本发明通过对处理单元的构成及结构进行优化,通过设置粗、中、细三道格栅,并且中、细格栅为垂直安装的孔板格栅,能够拦截粒径≥3mm的漂浮物、悬浮物等杂质,具有浮渣拦截率高、占地省的优点,通过设置砂粒去除单元,能够去除粒径≥0.2mm的无机砂粒等颗粒物,最大程度减少进入深层排水隧道的沉积物,降低了深层排水隧道淤积的风险,并且采用螺杆排砂曝气沉砂池,与常规桁车排砂曝气沉砂池相比,具有排砂效果好、池体易密封、土建结构简单等优点;
3.此外,本发明通过设置计量单元、除臭单元和水质监测单元,能够对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除臭,同时对预处理后的污水水质和出水量进行监测,从而在水质超标或者出水量超标时能够及时关闭阀门、泵等设施,避免下游排水设施遭受负荷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用来表示相同的元件或结构,其中:
1-进水管涵,2-速闭闸门,3-溢流管,4-第二溢流闸门,5-粗格栅,6-第一闸门,7-第二闸门,8-提升泵,9-低位出水堰,10-高位出水堰,11-速闭切换闸,12-中格栅,13-格栅冲洗结构,14-第一渠道闸,15-第二渠道闸,16-第一栅渣压滤机,17-曝气沉砂池,18-排砂螺杆,19-排砂泵,20-砂水分离器,21-撇渣器,22-鼓风机,23-第三闸门,24-第四闸门,25-细格栅,26-第三渠道闸,27-第四渠道闸,28-第二栅渣压滤机,29-出水堰,30-出水管,31-流量计,32-速闭阀门,33-溢流管,34-第一溢流闸门,35-溢流提升泵,36-溢流出水管,37-除臭单元,38-水质监测单元,39-提升泵前池,40-出水池,41-进水井,42-出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设置在地下并且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提升单元、处理单元、出水单元和计量单元,同时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溢流提升单元,其中:
进水单元为半地下式,其包括进水管涵1、进水井41、第二溢流阀门4、溢流管3和速闭闸门2,其中进水管涵1的一端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进水井41连接,以将污水引入进水井41,从而实现浅层排水系统和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的连接;进水井41的出口设置有速闭闸门2,同时该进水井41的上方通过第二溢流阀门4与溢流管3连接,用于在下游发生事故或来水量超标时关闭速闭闸门2,并打开第二溢流阀门4使污水从溢流管3排放至附近水体或调蓄池,管底标高需高于排放水体常水位或调蓄池设计水位;
提升单元至少两组,并且两组之间必须有孔洞相连,每组均包括提升泵前池39、提升泵8、提升泵出水池40和速闭切换闸11,提升泵前池39与进水井41连接,提升泵8设置在提升泵前池39的底部,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提升泵出水池40,以将污水提升并送入提升泵出水池40;提升泵出水池40的出口端设置有低位出水堰9和高位出水堰10,并利用速闭切换闸11进行切换,从而控制进入处理单元的水量;工作时,当提升泵前池39的水位低于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速闭切换闸11打开,利用低位出水堰9进行出水;当提升泵前池39的水位超过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速闭切换闸11闭门,利用高位出水堰10进行出水;
处理单元用于对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出水单元;
出水单元位于地下一层,其包括出水堰29、出水井42和出水管30,出水堰29位于地下负一层,用于控制预处理构筑物内部水位,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出水堰29流入出水井42,以控制地下式预处理系统中的水位,出水井42与出水管30连接,并通过出水管30接入深层排水隧道;
计量单元与出水管30连接,该计量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流量计31和速闭闸门32,工作时预处理后的污水经流量计31计量后排至深层排水隧道,该速闭阀门32为手电两用常开阀门,当深层排水隧道末端泵站发生故障或者出水量超标时,关闭速闭阀门32,防止水流倒灌;
溢流提升单元包括溢流管33、第一溢流闸门34、溢流提升泵35和溢流出水管36,溢流管33埋设在地下负二层地面以下并与出水单元通过第一溢流闸门34连接,利用溢流提升泵35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流出水管36排出;第一溢流闸门34为常关闸门,当下游发生事故时,打开第一溢流闸门34,利用溢流提升单元将预处理后的污水排至水体或调蓄池。
本发明提供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中各单元紧密连接,占地面积小且大部分位于地下,地面空间可用于景观造景,具有环境友好、占地省、土地利用价值提升等特点,并且能够同时满足深层排水隧道正常运行工况和各种事故工况下的正常运行,便于运维管理。该系统具有防淹没功能,当预处理设施发生事故、下游排水设施发生事故或雨季进水量超标时,能够避免地下式预处理系统被淹,并且仍可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后,再抽排至排放水体或调蓄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进一步,提升单元中,提升泵8根据流量、扬程需求,可选择潜水离心泵和轴流泵;低位出水堰9的堰顶高程为设计工况的计算标高,高位出水堰10的堰顶高程为溢流管3排放水体的最高控制水位标高,速闭切换闸11采用液压式速闭闸。
进一步,处理单元包括粗浮渣分离组件、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其中粗浮渣分离组件设置在进水单元和提升单元之间,用于去除污水中粒径大于20mm的浮渣,从而避免粗浮渣堵塞提升泵8,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依次连接,设置在提升单元和出水单元之间,以去除污水中的粒径为6mm~20mm的中浮渣、砂粒和粒径为3mm~6mm的细浮渣。
粗浮渣分离组件采用半地下式并且至少为两组,每组均包括倾斜安装的粗格栅5以及设置在粗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闸门6和第二闸门7,工作时利用栅条间隙20mm的粗格栅5去除污水中的粗浮渣和杂物,并且需配套栅渣输送机;同时通过第一闸门6和第二闸门7控制粗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中浮渣分离组件至少为两组,每组均包括垂直安装的中格栅12、第一栅渣压滤机16、第一格栅冲洗结构13,以及设置在中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渠道闸14和第二渠道闸15,中格栅12位于地下负一层,其孔径为6mm,并且需配套栅渣运输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中浮渣;第一栅渣压滤机16位于地下负二层,与中格栅12配套,用于压滤栅渣以进行渣水分离;第一格栅冲洗结构13位于地下负一层池面以下,用于冲洗附着在中格栅12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第一渠道闸14和第二渠道闸15控制中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砂粒去除组件包括曝气沉砂池17、排砂螺杆18、排砂泵19、砂水分离器20、撇渣器21、鼓风机22,以及设置在曝气沉砂池17前后的第三闸门23和第四闸门24,其中,曝气沉砂池17位于地下负一层,通过曝气作用将污水中的砂粒进行沉淀,并通过设置在砂槽中的排砂螺杆将砂粒推送至砂斗;排砂泵19设置在曝气沉砂池17的砂斗中,以将砂斗中的砂粒抽排至地下负二层地面的砂水分离器20,从而对该砂粒进行砂水分离;撇渣器21设置在曝气沉砂池17浮渣区液面,以撇去液面的浮渣;鼓风机22位于地下负二层地面,并且与曝气沉砂池17连接,用于向其曝气;第三闸门23和第四闸门24控制砂粒去除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细浮渣分离组件位于地下一层,其包括垂直安装的细格栅25、第二栅渣压滤机28、第二格栅冲洗结构,以及设置在细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三渠道闸26和第四渠道闸27,细格栅25位于地下负一层,其孔径为3mm并且需配套栅渣输送机,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细浮渣,并通过位于地下负二层地面的第二栅渣压滤机28进行渣水分离;第二格栅冲洗结构用于冲洗附着在细格栅25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第三渠道闸26和第四渠道闸27控制细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进一步,第一渠道闸14、第二渠道闸15、第三闸门23、第四闸门24、第三渠道闸26和第四渠道闸27为手电两用闸门。
本发明与常规处理工艺相比,采用强化预处理工艺,采用粗、中、细三道格栅,中、细格栅为垂直安装的孔板格栅,具有浮渣拦截率高、占地省的优点。并且砂粒去除组件采用螺杆排砂曝气沉砂池,与常规桁车排砂曝气沉砂池相比,具有排砂效果好、池体易密封、土建结构简单等优点。
进一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除臭单元37、水质监测单元38、电气自控单元、通风机防排烟单元、消防单元和照明单元,其中,除臭单元37位于地下负二层地面,其伸出地面的尾气排放部件结合地面建筑设置,优选采用生物滤池除臭、化学洗涤除臭或离子除臭,用于对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除臭。水质监测单元38设置在出水管30前方,用于在线监测预处理后的污水水质,结合阀门、泵等设施,可应对预处理后污水水质超标的情况,避免下游排水设施遭受负荷冲击。电气自控单元为一级用电负荷,采用双路电源供电,一用一备,每路电源均承担污水预处理系统100%的用电负荷,保证电源的可靠性。通风及防排烟单元采用机械通风结构,换气次数不小于5次小时。消防单元包含室内消火栓灭活组件、室外消火栓灭活组件、自动喷水灭活组件和建筑灭火器。照明单元包括光导照明组件和传统照明组件,其中地面设备吊装孔采用可拆卸的透明有机玻璃罩遮盖,可利用自然光进行照明,节省能耗。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包括沿水流方向依次连接的进水单元、提升单元、处理单元和出水单元,同时该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溢流提升单元,其中:
所述进水单元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以将污水引入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包括进水管涵(1)、进水井(41)、第二溢流阀门(4)、第二溢流管(3)和速闭闸门(2),其中所述进水管涵(1)的一端用于与浅层排水系统连接,其另一端与进水井(41)连接,以将污水引入所述进水井(41);所述进水井(41)的出口设置有速闭闸门(2),同时该进水井(41)的上方通过所述第二溢流阀门(4)与第二溢流管(3)连接,用于在发生事故时关闭所述速闭闸门(2),并打开第二溢流阀门(4)使污水从所述第二溢流管(3)排出;
所述提升单元包括提升泵前池(39)、提升泵(8)、提升泵出水池(40)和速闭切换闸(11),所述提升泵前池(39)与所述进水单元连接,所述提升泵(8)设置在所述提升泵前池(39)的底部,并通过管路连接至所述提升泵出水池(40),以将所述污水提升并送入所述提升泵出水池(40);所述提升泵出水池(40)的出口端设置有低位出水堰(9)和高位出水堰(10),并利用所述速闭切换闸(11)进行切换;工作时,当所述提升泵前池(39)的水位低于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利用所述低位出水堰(9)进行出水;当所述提升泵前池(39)的水位超过最高控制水位标高时,利用所述高位出水堰(10)进行出水,以避免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遭受水淹,所述低位出水堰(9)的堰顶高程为设计工况的计算标高,高位出水堰的堰顶高程为第二溢流管(3)排放水体的最高控制水位标高;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污水中的颗粒物进行过滤,并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送入所述出水单元,并通过所述出水单元接入所述深层排水隧道,该处理单元包括粗浮渣分离组件、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其中粗浮渣分离组件、中浮渣分离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采用垂直安装的孔板格栅,砂粒去除组件采用螺杆排砂曝气沉砂池;
所述溢流提升单元包括第一溢流管(33)、第一溢流闸门(34)、溢流提升泵(35)和溢流出水管(36),所述第一溢流管(33)与所述出水单元通过第一溢流闸门(34)连接,当下游发生事故时,打开所述第一溢流闸门(34),利用所述溢流提升泵(35)将预处理后的污水通过溢流出水管(36)排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设置在所述进水单元和提升单元之间,用于去除粒径大于20mm的粗浮渣,避免其堵塞所述提升泵(8),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砂粒去除组件和细浮渣分离组件依次连接,设置在所述提升单元和出水单元之间,以去除所述污水中粒径为6mm~20mm的中浮渣、砂粒和粒径为3mm~6mm的细浮渣。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包括粗格栅(5)以及设置在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闸门(6)和第二闸门(7),工作时利用所述粗格栅(5)去除污水中的粗浮渣,同时通过所述第一闸门(6)和第二闸门(7)控制所述粗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包括中格栅(12)、第一栅渣压滤机(16)、第一格栅冲洗结构(13),以及设置在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一渠道闸(14)和第二渠道闸(15),所述中格栅(12)用于去除污水中的中浮渣,并通过所述第一栅渣压滤机(16)进行渣水分离;所述第一格栅冲洗结构(13)用于冲洗附着在所述中格栅(12)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一渠道闸(14)和第二渠道闸(15)控制所述中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砂粒去除组件包括曝气沉砂池(17)、排砂螺杆(18)、排砂泵(19)、砂水分离器(20)、撇渣器(21)、鼓风机(22),以及设置在所述曝气沉砂池(17)前后的第三闸门(23)和第四闸门(24),其中,所述曝气沉砂池(17)通过曝气作用将污水中的砂粒进行沉淀,并通过设置在砂槽中的排砂螺杆将砂粒推送至砂斗;所述排砂泵(19)设置在曝气沉砂池(17)的砂斗中,以将所述砂斗中的砂粒抽排至砂水分离器(20),从而对该砂粒进行砂水分离;所述撇渣器(21)设置在曝气沉砂池(17)浮渣区液面,以撇去液面的浮渣;所述鼓风机(22)与所述曝气沉砂池(17)连接,用于向其曝气;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三闸门(23)和第四闸门(24)控制所述砂粒去除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包括细格栅(25)、第二栅渣压滤机(28)、第二格栅冲洗结构,以及设置在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前后的第三渠道闸(26)和第四渠道闸(27),所述细格栅(25)用于去除污水中的细浮渣,并通过所述第二栅渣压滤机(28)进行渣水分离;所述第二格栅冲洗结构用于冲洗附着在所述细格栅(25)上的浮渣;工作时通过所述第三渠道闸(26)和第四渠道闸(27)控制所述细浮渣分离组件进行停水检修。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计量单元,所述计量单元包括与出水单元依次连接的流量计(31)和速闭阀门(32),工作时,所述流量计(31)用于实时监测所述出水单元的出水量,并在出水量超标时关闭所述速闭阀门(32)。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除臭单元(37),所述除臭单元(37)采用生物滤池除臭、化学洗涤除臭或离子除臭,用于对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进行除臭。
9.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还包括水质监测单元(38),所述水质监测单元(38)设置在所述出水单元的前方,用于在线监测预处理后的污水水质。
CN202111023109.3A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Active CN1137885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3109.3A CN113788572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23109.3A CN113788572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572A CN113788572A (zh) 2021-12-14
CN113788572B true CN113788572B (zh) 2023-11-24

Family

ID=78879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23109.3A Active CN113788572B (zh) 2021-09-01 2021-09-01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857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247140A (zh) * 2023-11-02 2023-12-19 中原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进水预警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259A (ja) * 2000-03-02 2001-09-04 Tenkou:Kk スカムスキマ−およびその越流量の制御方法
CN101195499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方法及结构
CN103172205A (zh) * 2013-04-16 2013-06-26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
CN104743668A (zh) * 2015-03-19 2015-07-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及滤池系统
CN104929684A (zh) * 2015-06-18 2015-09-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地下式雨污水预处理站
CN205776512U (zh) * 2016-07-03 2016-12-07 青岛静水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
CN108996740A (zh) * 2018-07-13 2018-12-14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初雨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17496A (zh) * 2020-04-15 2020-08-11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混排及调蓄的雨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75119U (zh) * 2020-05-07 2021-01-19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多功能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39259A (ja) * 2000-03-02 2001-09-04 Tenkou:Kk スカムスキマ−およびその越流量の制御方法
CN101195499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深圳市清泉水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向流滤池水量负荷自动均衡方法及结构
CN103172205A (zh) * 2013-04-16 2013-06-26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 地下式一体化污水预处理反应池
CN104743668A (zh) * 2015-03-19 2015-07-0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一种针对地表水的横流式生物滤池及滤池系统
CN104929684A (zh) * 2015-06-18 2015-09-23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接入深层隧道排水系统的地下式雨污水预处理站
CN205776512U (zh) * 2016-07-03 2016-12-07 青岛静水机电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无负压静音管中泵节能供水设备
CN108996740A (zh) * 2018-07-13 2018-12-14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初雨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11517496A (zh) * 2020-04-15 2020-08-11 武汉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基于多点混排及调蓄的雨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75119U (zh) * 2020-05-07 2021-01-19 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 多功能区的污水处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8572A (zh) 2021-12-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4722A1 (zh) 一种控制雨污合流溢流污染的调蓄净化系统及方法
CN206438585U (zh) 一种建筑工地废水循环利用系统
CN205444311U (zh) 一种门闸结合的城市河道泵站
CN113788572B (zh) 一种接入深层排水隧道的地下式污水预处理系统
CN107587595A (zh) 一种包含调蓄池和在线处理池的系统
CN105625555A (zh) 一种合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0086451U (zh) 一种多效倍增调蓄池
CN114045915A (zh) 一种对管网中雨污水沉积物具有冲洗功能的截流系统
CN111535416B (zh) 基于延时调节技术的海绵城市雨水源头控制的系统和工艺
CN206396871U (zh) 一种初期雨水弃流雨水口
CN205636892U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03821566U (zh) 电动分流制管网截流井
CN205637027U (zh) 基于合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10857472U (zh) 一种地埋式分散调蓄池系统
CN207582617U (zh) 一种带有初雨调蓄池和在线处理调蓄池的排水系统
CN112031121A (zh) 防洪深层隧道及排洪方法
CN216007231U (zh) 一种防止地下式污水厂站被水淹的地下提升泵系统
CN105649142A (zh) 基于混流制管网的区域分片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110725394A (zh) 利于延长水泵使用寿命的全自动排水系统和排水方法
CN206000018U (zh) 一种截流井
CN105714912A (zh) 一种分流制的雨水分流、调蓄及处理系统
CN221052809U (zh) 一种用于雨水收集调蓄的消能沉淀池
CN214155739U (zh) 一种雨水净化灌溉系统的控制装置
CN217297497U (zh) 一种组合式预处理系统
CN220080255U (zh) 一种雨水泵站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