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3677A -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3677A
CN113783677A CN202111070389.3A CN202111070389A CN113783677A CN 113783677 A CN113783677 A CN 113783677A CN 202111070389 A CN202111070389 A CN 202111070389A CN 113783677 A CN113783677 A CN 1137836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hannel
target
determining
candid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7038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3677B (zh
Inventor
仝磊
覃广志
罗玉义
刘洪钊
王兆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Zhuhai Lia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1107038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3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3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3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3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04L5/0082Timing of allocation at predetermined interv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本申请通过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以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从而提高数据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设备越来越普及,为了实现智能设备与服务器或者智能设备之间的通信,诞生了很多通信技术,例如Wi-Fi6(原称:802.11.ax)即第六代无线网络技术,Wi-Fi6是WiFi联盟创建于IEEE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
目前,基于wifi6进行的数据传输,在选择信道传输设备发送的数据时,一般根据信道中正在传输的数据量进行判断,直接选择数据量较少的信道传输设备发送的数据。
然而,利用上述方式传输数据时,不能判断信道中是否有同一个设备正在传输的数据,导致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可能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导致该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可能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导致该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包括:
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实体层标头;
在所述实体层标头中确定所述着色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在所述目标信道中利用空间重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排序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实体层标头;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实体层标头中确定所述着色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道中利用空间重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任一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申请通过,首先,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针对目标设备对应的每个信道,获取该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该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该目标设备;然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最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并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即,在确定目标信道的过程中,根据着色信息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为目标设备时,则排除该信道,从而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提高对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当然,实施本申请的任一产品或方法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由于目前,基于wifi6进行的数据传输,在选择信道传输设备发送的数据时,一般根据信道中正在传输的数据量进行判断,直接选择数据量较少的信道传输设备发送的数据。然而,利用这种方式传输数据时,不能判断信道中是否有同一个设备正在传输的数据,导致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可能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导致该设备发送的数据传输速率较慢。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具体步骤如下:
S101,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设备指智能设备,第一数据可以是智能设备在配网阶段与服务器的四次握手之间的信息交互数据;也可以是设备收到控制信息后返回的应答消息;还可以是设备因故障或其他条件导致设备自主上报的数据;多个信道用于传输包括目标设备在内的多个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该实施例中,目标设备每次发送第一数据时,为了确定传输第一数据的最优信道,需要先确定所有可以传输第一数据的信道。
S102,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数据为信道正在传输的数据,可以是一个设备发送的数据也可以是多个设备发送的数据。且,该实施例中,是基于WIFI6协议执行对数据的传输,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基于着色机制在数据结构的PHY(Physical Layer Device,实体层)标头和MAC层(Medium Access Control,数据链路层)进行着色标识(即着色信息),基于着色信息可以识别出信道中传输的第二数据是哪一个设备或哪几个设备发送的,进而判断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
S103,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S104,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S105,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目标设备时,确定该信道为候选信道,即,当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为目标设备时,表示该信道中正在传输目标设备之前发送的数据,也即,该信道正在被目标设备占用,因此排除该信道,然后,基于候选信道的着色信息在候选信道中确定目标信道,最后利用目标信道传输第一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针对目标设备对应的每个信道,获取该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该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该目标设备;然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最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并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即,在确定目标信道的过程中,根据着色信息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为目标设备时,则排除该信道,从而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提高对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确定多个所述信道均被所述目标设备占用时,按照预设间隔时间重新执行S102,直至确定出候选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多个信道均被目标设备占用,则等待预设间隔时间后,再对每个信道进行检测,直至确定出候选信道,从而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提高对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S102,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步骤二,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基于着色机制可以根据MAC地址(即物理地址)对不同的设备发送的数据进行不同的着色,例如在11信道传输A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数据着色成红色,传输B设备发送的数据,将数据着色成绿色。因此,可以通过着色信息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进一步地,通过比对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和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是否一致,确定二者是否为同一个设备,当第一物理地址和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说明二者不是同一个设备,即,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目标设备。通过本方案可以快速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目标设备,从而提高确定目标信道的速度,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S102,还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实体层标头;
步骤二,在所述实体层标头中确定所述着色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实体层标头即PHY(Physical Layer Device)标头,PHY标头中包括着色信息,因此可以在第二数据的PHY标头中确定着色信息。通过本方案,只需在数据的PHY标头中确定着色信息即可确定目标信道,从而提高确定目标信道的速度,进而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S1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S201,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S202,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S203,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着色复杂度可以根据着色的颜色种类的数量确定,颜色种类越多,则复杂度越高。由于同一个信道中,不同设备发送的数据着色的颜色不同,因此,候选信道中着色复杂度越高,表示该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越多。为了选出当前传输数据量较少的信道作为目标信道,将至少一个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然后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目标信道,即,目标信道为当前传输数量最少的信道。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然后,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从而确定出当前传输数量最少的信道为目标信道,因此,利用该目标信道传输数据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效率。
在本申请又一实施例中,所述S105,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目标信道中利用空间重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确定目标信道后,可以利用空间重用(SR)占用目标信道的一半带宽进行数据传输,利用这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不会受到同信道中其他数据的干扰,从而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针对目标设备对应的每个信道,获取该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该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该目标设备;然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最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并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即,在确定目标信道的过程中,根据着色信息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为目标设备时,则排除该信道,从而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提高对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如图3所示,该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301,用于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第二确定模块302,用于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第三确定模块303,用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第四确定模块304,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传输模块305,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排序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实体层标头;
第五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实体层标头中确定所述着色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传输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信道中利用空间重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首先,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针对目标设备对应的每个信道,获取该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该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该目标设备;然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最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并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即,在确定目标信道的过程中,根据着色信息确定发送第二数据的设备为目标设备时,则排除该信道,从而避免同一个设备多次发送的数据都在同一个信道中排队等待传输,进而提高对目标设备发送的数据的传输效率。
基于相同的技术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如图4所示,包括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和通信总线114,其中,处理器111,通信接口112,存储器113通过通信总线11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113,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111,用于执行存储器113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上述电子设备提到的通信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该通信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通信接口用于上述电子设备与其他设备之间的通信。
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可选的,存储器还可以是至少一个位于远离前述处理器的存储装置。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数据传输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提供的又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数据传输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包括:
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包括:
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实体层标头;
在所述实体层标头中确定所述着色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包括:
在所述目标信道中利用空间重用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6.一种数据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目标设备发送第一数据时,确定所述目标设备对应的多个信道;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针对多个所述信道,获取所述信道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着色信息,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是否为所述目标设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在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时,确定所述信道为候选信道,得到至少一个候选信道;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在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中,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目标信道;
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目标信道传输所述第一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目标设备的第一物理地址,并基于所述着色信息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的第二物理地址;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物理地址与所述第二物理地址不一致时,则确定发送所述第二数据的设备不为所述目标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针对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基于所述候选信道对应的着色信息确定所述候选信道的着色复杂度,其中,所述着色复杂度与所述候选信道中正在传输的第二数据的数量相关;
排序单元,用于将至少一个所述候选信道按照着色复杂度由低到高进行排序;
第四确定单元,用于将排在首位的候选信道确定为所述目标信道。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总线,其中,处理器,通信接口,存储器通过通信总线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存储器,用于存放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上所存放的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内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步骤。
CN202111070389.3A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3783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389.3A CN11378367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70389.3A CN11378367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677A true CN113783677A (zh) 2021-12-10
CN113783677B CN113783677B (zh) 2022-09-16

Family

ID=788431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70389.3A Active CN113783677B (zh) 2021-09-13 2021-09-13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3677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18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同一信道的多设备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07105386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短距离通信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9451870A (zh) * 2018-05-18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57689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1124532A (zh) * 2019-11-29 2020-05-08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32453A (zh) * 2020-02-27 2020-07-17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通信信道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11580A (zh) * 2020-05-11 2020-09-25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182378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厦门美柚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WO2021031014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2867171A (zh) * 2021-03-17 2021-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43189A (zh) * 2013-06-09 2014-12-24 海尔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同一信道的多设备通信方法及其通信系统
CN107105386A (zh) * 2016-02-23 2017-08-2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短距离通信信道选择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WO2019157689A1 (zh) * 2018-02-14 2019-08-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上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451870A (zh) * 2018-05-18 2019-03-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1031014A1 (zh) * 2019-08-16 2021-02-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124532A (zh) * 2019-11-29 2020-05-08 北京浪潮数据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加载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432453A (zh) * 2020-02-27 2020-07-17 深圳市镭神智能系统有限公司 通信信道确定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711580A (zh) * 2020-05-11 2020-09-25 北京瀚诺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2182378A (zh) * 2020-09-28 2021-01-05 厦门美柚股份有限公司 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CN112867171A (zh) * 2021-03-17 2021-05-28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Wifi连接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3677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0341B (zh) 任务调度方法、装置、系统、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684099A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953774B (zh) 一种网络拓扑生成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7375209B2 (ja) マルチリンク通信方法、装置、およびシステム
US20210049042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reof
CN113542150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中心端网桥
CN110035128A (zh) 一种直播调度方法、装置、直播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783677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924128A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进程间通信的限制方法、存储介质
US2018017678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managing wireless access point
CN112954716A (zh) 网状网络的入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1315026B (zh) 信道的选择方法、装置、网关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170117326A (ko) 랜덤 액세스 메모리를 포함하는 하나 이상의 처리 유닛을 위한 직접 메모리 액세스 제어 장치
CN104349506A (zh) 关联管理方法、无线接入设备及系统
CN110554905A (zh) 一种容器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14783472A (zh) 一种基于存储设备的数据处理系统、方法及装置
CN113347046B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CN115189977A (zh) 一种基于axi协议的广播传输方法、系统及介质
CN111884932B (zh) 一种链路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28303B (zh) 一种智能设备的发现方法及装置
CN105072047B (zh) 一种报文传输及处理方法
CN113918504A (zh) 一种隔离组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10868759B (zh) 一种干扰协调方法及装置、基站
CN113098737B (zh) 用户节点准入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N111880742A (zh) 一种分布式存储卷创建方法、系统、设备及计算机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