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81761B -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81761B
CN113781761B CN202111124696.5A CN202111124696A CN113781761B CN 113781761 B CN113781761 B CN 113781761B CN 202111124696 A CN202111124696 A CN 202111124696A CN 113781761 B CN113781761 B CN 11378176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onation
wireless
wire clamp
circuit
repe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469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81761A (zh
Inventor
李萍丰
谢守冬
张金链
张兵兵
崔晓荣
刘翼
张岗涛
张锐
王伟东
徐子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ed River Maitreya Han Bao Bao Min Yu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ongda Blast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Red River Maitreya Han Bao Bao Min Yu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ongda Blast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ed River Maitreya Han Bao Bao Min Yu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Hongda Blasting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Red River Maitreya Han Bao Bao Min Yun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211112469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81761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817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17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8176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8176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7/00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 G08C17/02Arrangement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a wireless electrical link using a radio link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42AMMUNITION; BLASTING
    • F42CAMMUNITION FUZES; ARMING OR SAFETY MEANS THEREFOR
    • F42C19/00Details of fuzes
    • F42C19/08Primers; Detonators
    • F42C19/12Primers; Detonators electric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2201/00Transmission systems of control signals via wireless link
    • G08C2201/40Remote control systems using repeaters, converters, gateway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民爆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包括起爆发射器,还包括中继器、无线线夹和电子雷管,所述中继器,与所述起爆发射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所述无线线夹,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所述电子雷管,与所述无线线夹连接,并用于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生成的起爆信号后起爆。本发明克服了起爆发射器的目前与线夹连接时导致无法机械化自动装孔的问题,简化了起爆网络布线,提高电子雷管装孔效率,满足民爆的起爆需求,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爆破。

Description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民爆产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爆破技术的发展,无线爆破逐渐运用于民爆领域中,如申请号为CN201920837750.2的发明专利文件中,公开了一种现场装配无线模块的数码电子雷管、无线操作系统。所述现场装配无线模块的数码电子雷管,包括:数码电子雷管和无线模块;所述数码电子雷管,包括基础雷管、数码电子芯片外壳、点火药头、数码电子芯片、电子芯片PCBA、通讯公端子;所述无线模块,包括无线收发模块、设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一端的通讯天线、设于所述无线收发模块的另一端的通讯母端子;所述通讯公端子与所述通讯母端子现场插拔实现电连接。
虽然上述专利文件中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可以采用无线方式起爆,能够节约大量爆破作业中使用的通讯线材,降低了爆破成本,但是其存在一定的弊端,在该技术方案中,因采用的起爆发射器和无线信号收发装置的信号传输距离有限,在针对远距离的民爆中,容易产生信号传输不灵敏的问题,进而容易产生爆破失败的问题,影响爆破的正常进行。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针对距离较远的民爆中产生信号传输不灵敏进而影响爆破正常进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起爆系统,包括起爆发射器,还包括中继器、无线线夹和电子雷管,其中,
所述中继器,与所述起爆发射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线夹,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
所述电子雷管,与所述无线线夹连接,并用于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生成的起爆信号后起爆。
可选地,所述中继器包括中继主控电路和无线收发电路,所述无线收发电路与所述中继主控电路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
可选地,包括供电电路、线夹主控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升压电路、MBus 通信控制电路和MBus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线夹主控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均连接,并用于与所述无线收发电路通信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并用于将所述供电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升压至第二电压;
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均连接;
所述MBus驱动电路,与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均连接,所述MBus驱动电路还用于与电子雷管连接。
可选地,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包括LDO稳压器和通信控制芯片,所述LDO 稳压器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 稳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连接后与所述MBus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十MOS管还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MBu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比较器、第六二极管、第九MOS管、第八MOS管、雷管正极连接端和雷管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均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 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九MOS 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均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还用于与电子雷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雷管负极连接端接地并用于与电子雷管的负极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起爆系统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无线起爆系统通过增设所述中继器,并使所述中继器与所述起爆发射器和所述无线线夹通信连接,进而使所述起爆发射器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后,能够通过所述中继器对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进行信号扩大并转发至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的所述无线线夹,进而使所述无线线夹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进而实现起爆,如此,通过所述中继器对起爆控制信号进行扩大,克服了因距离问题导致影响爆破正常进行的问题,满足民爆的起爆需求,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爆破。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爆破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无线起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
步骤S200:所述中继器接收所述起爆控制信号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控制信号至所述无线线夹;
步骤S300:所述无线线夹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以使所述电子雷管起爆。
可选地,在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1:各所述无线线夹分别与各所述电子雷管连接,并获取电子雷管的雷管信息,每个所述无线线夹均具有一个线夹ID,所述雷管信息与所述线夹 ID一一对应;
步骤S012:所述中继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的线夹ID,并形成无线线夹列表;
步骤S013: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获取雷管信息。
可选地,所述雷管信息包括雷管编号和延时列表;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10:所述中继器获取延时列表修改信息;
步骤S420: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延时列表修改信息对所述延时列表进行修改,并生成修改后延时列表。
可选地,所述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之前,还包括:
步骤S510:所述中继器通过蓝牙获取爆破授权文件;
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
可选地,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具体包括:
步骤S521: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和雷管信息进行组网检测;
步骤S522:当所述中继器组网检测成功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起爆方法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发明所述无限起爆方法通过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中继器接收所述起爆控制信号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控制信号至所述无线线夹,然后所述无线线夹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以使所述电子雷管起爆,进而实现克服了因距离问题导致影响爆破正常进行的问题,满足民爆的起爆需求,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爆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起爆系统的整体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中继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收发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线夹的整体电路结构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线夹主控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Bus通信控制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MBus驱动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爆破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前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生成修改后延时列表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起爆信号发送至电子雷管之前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将起爆信号发送至电子雷管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从机接口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无线起爆系统,包括起爆发射器410、中继器420、无线线夹430和电子雷管440。
其中,所述中继器420与所述起爆发射器410通信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线夹430与所述中继器420通信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中继器420 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
所述电子雷管440与所述无线线夹430连接,并用于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 430生成的起爆信号后起爆。
较之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无线起爆系统通过增设所述中继器420,并使所述中继器420与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和所述无线线夹430通信连接,进而使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后,能够通过所述中继器420对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进行信号扩大并转发至与所述中继器420 通信连接的所述无线线夹430,进而使所述无线线430夹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进而实现起爆,如此,通过所述中继器420对起爆控制信号进行扩大,克服了因距离问题导致影响爆破正常进行的问题,满足民爆的起爆需求,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爆破。
进一步地,通过所述起爆发射器410与所述无线线夹430的无线连接,使本发明克服了起爆发射器的母线与线夹连接时导致无法机械化自动装孔的问题,简化了起爆网络布线,提高电子雷管装孔效率。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中继器420包括中继主控电路220和无线收发电路240,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与所述中继主控电路 220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所述中继主控电路220包括中继主控芯片U8,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与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连接。具体地,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的型号优选为STM32F103VC/ET6。
如图3所示,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包括无线收发芯片U7、第一天线连接接口J1、天线座连接接口J7和第一定位连接端口J6,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7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的第七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7 的第四引脚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的第七十八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接口J1用于连接一第一天线,所述天线座连接接口J7用于连接一第二天线,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端口J6与所述天线座连接接口J7连接。具体地,所述无线收发芯片U7的型号优选为HM-TRLR-S。所述第一天线连接接口J1连接第一天线后,将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处接收到的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天线发送至外部,即发送至电子雷管。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端口J6还与以GRRS模块连接,所述第二天线同样用于将定位信息发送出去,GRRS模块的定位信息经所述第一定位连接端口J6、所述天线座连接接口J7后经第二天线发送出去。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图8所示,所述包括供电电路110、线夹主控电路120、无线通信电路130、升压电路140、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和 MBus驱动电路160。
其中,所述线夹主控电路120与所述供电电路110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130与所述供电电路110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120均连接,并用于与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通信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140与所述供电电路110连接,并用于将所述供电电路110 输出的第一电压升压至第二电压;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120和所述升压电路140均连接;所述MBus驱动电路160与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120均连接,所述MBus驱动电路160还用于与电子雷管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为3.7V,所述第二电压为24V。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线夹主控电路120包括主控芯片U1,所述主控芯片U1与所述供电电路110、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 和所述MBus驱动电路160均连接。具体地,所述主控芯片U1的型号优选为 STC8H1K08-20PIN。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无线通信电路130包括无线通信芯片U4,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一引脚与所述供电电路110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九引脚连接,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第四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二十引脚连接。具体地,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的型号优选为HM-TRLR-S。其中,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用于与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通信连接。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包括LDO稳压器U20和通信控制芯片U19,所述LDO稳压器U20与所述升压电路 1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稳压器U20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第二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第三引脚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Q10连接后与所述MBus 驱动电路160连接,所述第十MOS管Q10还与所述升压电路140的输出端连接。具体地,所述LDO稳压器U20用于将所述升压电路140的输出端输出的第二电压转换为5V电压。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型号优选为FT60F12F-MRB。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MBus驱动电路160包括第一电阻R107、第二电阻R109、第一比较器U21-A、第六二极管D6、第九MOS管 Q9、第八MOS管Q8、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和雷管负极连接端MBUS-;所述第一电阻R107的一端与所述升压电路14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R109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07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109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的输出端与所述主控芯片U1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R107和所述第二电阻R109均连接,所述第九MOS管Q9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Q10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Q9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MOS 管Q8的栅极与所述通信控制芯片U19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管Q8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与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的漏极均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 还用于与电子雷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雷管负极连接端MBUS-接地并用于与电子雷管的负极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的型号优选为LM358。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升压电路140用于将供电电池提供的电压升压,本实施例中,所述供电电池提供3.7V电压,经所述升压电路140后输出一24V电压,该24V电压经一高压输出端MB_POWER输出。
通过设置所述升压电路140,一方面为了给电子雷管充电,达到高电压水平。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通信更加可靠,不受干扰。
进一步地,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150和MBus驱动电路160的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7-图8所示,电子雷管440常态下,即不发送信息时,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为高电平,所述高压输出端MB_POWER输出的电压经所述第一电阻 R107、所述第二电阻R109输出至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经所述第一比较器 U21-A的输出端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U1。
当电子雷管410发送信息时,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为低电平,此时,所述高压输出端MB_POWER输出的电压经所述第一电阻R107和所述第六二极管 D6输出,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的正极输入端为低电平,进而改变所述第一比较器U21-A输出至所述主控芯片U1的电平信号,因此,通过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的高低电平变化,实现电子雷管的信息输出。
当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接收到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的起爆信号后,由所述主控芯片U1发送信号至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所述无线通信芯片U4经其第五引脚和第六引脚发送电信号至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使所述第九MOS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导通,进而使电信号经所述第九MOS 管Q9和所述第八MOS管Q8至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MBUS+,以实现将电信号发送至电子雷管44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中继器还包括从机接口电路250。
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包括从机连接端口J14、整流桥BD2、第十九MOS管 Q19和从机控制芯片U6,所述从机连接端口J14用于与外部从机连接。所述整流桥BD2的输入端与所述从机连接口J4连接,所述整流桥BD2的第四引脚连接一第九十五电阻R95后与所述从机控制芯片U6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九MOS 管Q19与所述整流桥BD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九MOS管Q19的栅极还与所述从机控制芯片U6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从机控制芯片U6的第七引脚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的第六十引脚连接,所述所述从机控制芯片U6的第六引脚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的第五十九引脚连接。
进一步地,外部从机可以为电脑,当外部电路与所述从机连接端口J14连接时,需通过一专用转换器,该专用转换器由本领域技术人员自行设置并用于将电脑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可识别的电信号,也即,通过设置专用转换器和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实现能够通过电脑进行异地起爆。
进一步地,当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接收到从机发送的电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控制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向电子雷管发送信号,以控制电子雷管起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爆破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无线起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起爆控制信号;
步骤S200:所述中继器420接收所述起爆控制信号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控制信号至所述无线线夹430;
具体地,通过所述中继器420实现对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的信号的扩大及转发,提升信号传输范围。
步骤S300:所述无线线夹430接收所述中继器420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 440,以使所述电子雷管440起爆。
本发明所述无限起爆方法通过所述起爆发射器410发送起爆控制信号,并通过所述中继器420接收所述起爆控制信号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控制信号至所述无线线夹430,然后所述无线线夹430接收所述中继器420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以使所述电子雷管440起爆,进而实现克服了因距离问题导致影响爆破正常进行的问题,满足民爆的起爆需求,提升安全性能的同时,实现稳定可靠爆破。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 410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1:各所述无线线夹430分别与各所述电子雷管440连接,并获取电子雷管440的雷管信息,每个所述无线线夹430均具有一个线夹ID,所述雷管信息与所述线夹ID一一对应;
具体地,本步骤中,在进行爆破时,将所述无线线夹430与所述电子雷管 440连接,其中,一个无线线夹430连接一个雷管,每个无线线夹430均设置有独立的线夹ID,在无线线夹430出厂前测试并设置好,同时在无线线夹430的外壳及包装上注明线夹ID。
进一步地,连接所述电子雷管440和所述无线线夹430时,将所述电子雷管440的引脚线接入所述无线线夹430,所述无线线夹430上还设有指示灯,当连接成功后,指示灯发亮,以确认无线线夹430与电子雷管440连接成功。
进一步地,无线线夹430与电子雷管440连接成功后,所述无线线夹430 即可获取与其相连的电子雷管440的雷管信息,也即使所述线夹ID与所述雷管信息一一对应。
步骤S012:所述中继器420获取所述无线线夹430的线夹ID,并形成无线线夹430列表;
具体地,所述无线线夹430列表为中继器420将所有的无线线夹430的线夹ID汇总后进行排序的列表。
步骤S013:所述中继器420根据所述无线线夹430列表获取雷管信息。
进一步地,因所述线夹ID与所述雷管信息一一对应,故获取所述无线线夹 430列表后,即可获取对应的雷管信息。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雷管信息包括雷管编号和延时列表;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10:所述中继器420获取延时列表修改信息;
具体地,雷管编号用于标示电子雷管440身份,所述延时列表为电子雷管 440的起爆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中继器420上设有多个按键,通过按键来对延时列表进行修改,进而方便对各电子雷管440的起爆时间的控制。
步骤S420:所述中继器420根据所述延时列表修改信息对所述延时列表进行修改,并生成修改后延时列表。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所述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之前,还包括:
步骤S510:所述中继器420通过蓝牙获取爆破授权文件;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起爆的安全性,进而需要进行授权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为起爆控制者所使用的耳机,通过获取爆破授权文件,实现起爆前的确认,防止误触开关导致的误起爆。
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420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420 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具体包括:
步骤S521:当所述中继器420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根据所述无线线夹430列表和雷管信息进行组网检测;
具体地,组网检测为根据所述无线线夹430列表和雷管信息,也即根据所述线夹ID、所述雷管编号和所述延时列表进行网络组建,组网成功,则表示各无线线夹430与各电子雷管440连接正常,因此,也正常起爆。
步骤S522:当所述中继器420组网检测成功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440。
进一步地,当组网检测成功后,即可进行起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无线起爆系统还包括专用转换器(图为示)和电脑(图为示),其中,电脑作从机使用。所述专用转换器用于将电脑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可识别的电信号。
所述无线起爆方法还包括:
首先,将专用转换器与从机和所述中继器420的从机接口电路250连接,接着,通过电脑发送控制信号至专用转换器,专用转换器将电脑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可识别的电信号,当所述从机接口电路250接收到从机发送的电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所述中继主控芯片U8控制所述无线收发电路240向无线线夹430发送信号,以控制电子雷管440 起爆,进而实现异地起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无线起爆系统,包括起爆发射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继器、无线线夹和电子雷管,其中,
所述中继器,与所述起爆发射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线夹,与所述中继器通信连接,并用于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
所述电子雷管,与所述无线线夹连接,并用于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生成的起爆信号后起爆;
所述中继器包括中继主控电路和无线收发电路,所述无线收发电路与所述中继主控电路连接,并用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
所述无线线夹还包括供电电路、线夹主控电路、无线通信电路、升压电路、MBus通信控制电路和MBus驱动电路,其中,
所述线夹主控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
所述无线通信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均连接,并用于与所述无线收发电路通信连接;
所述升压电路,与所述供电电路连接,并用于将所述供电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压升压至第二电压;
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和所述升压电路均连接;
所述MBus驱动电路,与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和所述线夹主控电路均连接,所述MBus驱动电路还用于与电子雷管连接;
所述MBus通信控制电路包括LDO稳压器和通信控制芯片,所述LDO稳压器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一引脚与所述LDO稳压器的第二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二引脚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四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八引脚连接,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一第十MOS管连接后与所述MBus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十MOS管还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MBus驱动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比较器、第六二极管、第九MOS管、第八MOS管、雷管正极连接端和雷管负极连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升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二电阻连接,所述第一比较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线夹主控电路的第十七引脚连接,所述第六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均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栅极与所述第十MOS管的漏极连接,所述第九MOS管的漏极与所述第六二极管D6的负极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栅极与所述通信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还与所述第六二极管的负极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与所述第九MOS管和所述第八MOS管的漏极均连接,所述雷管正极连接端还用于与电子雷管的正极连接,所述雷管负极连接端接地并用于与电子雷管的负极连接;
所述中继器还包括从机接口电路;所述从机接口电路包括从机连接端口、整流桥、第十九MOS管和从机控制芯片,所述从机连接端口用于与外部从机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所述从机连接口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四引脚连接一第九十五电阻后与所述从机控制芯片的第五引脚连接,所述第十九MOS管与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十九MOS管的栅极还与所述从机控制芯片的第三引脚连接,所述从机控制芯片的第七引脚与中继主控芯片的第六十引脚连接,所述从机控制芯片的第六引脚与所述中继主控芯片的第五十九引脚连接;
外部从机为电脑,当外部电路与所述从机连接端口连接时,通过一专用转换器将电脑发送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所述从机接口电路识别的电信号;当所述从机接口电路接收到从机发送的电信号后,发送信号至所述中继主控芯片,所述中继主控芯片控制所述无线收发电路向电子雷管发送信号,以控制电子雷管起爆;
各所述无线线夹分别与各所述电子雷管连接,并获取电子雷管的雷管信息,每个所述无线线夹均具有一个线夹ID,所述雷管信息与所述线夹ID一一对应;
所述中继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的线夹ID,并形成无线线夹列表,所述无线线夹列表为中继器将所有的无线线夹的线夹ID汇总后进行排序的列表;
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获取雷管信息,所述雷管信息包括雷管编号和延时列表;
所述中继器还用于获取延时列表修改信息;所述中继器上设有多个按键,通过按键来对延时列表进行修改,进而方便对各电子雷管的起爆时间的控制;
所述中继器还用于通过蓝牙获取爆破授权文件,并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是否合格,所述爆破授权文件为起爆控制者所使用的文件,通过获取爆破授权文件,实现起爆前的确认,防止误触开关导致的误起爆;
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和雷管信息进行组网检测,所述组网检测为根据所述线夹ID、所述雷管编号和所述延时列表进行网络组建,组网成功,则表示各无线线夹与各电子雷管连接正常,因此正常起爆;当所述中继器组网检测成功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即可进行起爆。
2.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起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
步骤S200:所述中继器接收所述起爆控制信号后,扩大并转发所述起爆控制信号至所述无线线夹;
步骤S300:所述无线线夹接收所述中继器发送的起爆控制信号后,根据所述起爆控制信号生成起爆信号,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以使所述电子雷管起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00:所述起爆发射器发送起爆控制信号之前,还包括:
步骤S011:各所述无线线夹分别与各所述电子雷管连接,并获取电子雷管的雷管信息,每个所述无线线夹均具有一个线夹ID,所述雷管信息与所述线夹ID一一对应;
步骤S012:所述中继器获取所述无线线夹的线夹ID,并形成无线线夹列表;
步骤S013: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获取雷管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雷管信息包括雷管编号和延时列表;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410:所述中继器获取延时列表修改信息;
步骤S420:所述中继器根据所述延时列表修改信息对所述延时列表进行修改,并生成修改后延时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之前,还包括:
步骤S510:所述中继器通过蓝牙获取爆破授权文件;
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起爆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20: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具体包括:
步骤S521:当所述中继器验证所述爆破授权文件合格时,根据所述无线线夹列表和雷管信息进行组网检测;
步骤S522:当所述中继器组网检测成功时,将所述起爆信号发送至所述电子雷管。
CN202111124696.5A 2021-09-25 2021-09-25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Active CN11378176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4696.5A CN113781761B (zh) 2021-09-25 2021-09-25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4696.5A CN113781761B (zh) 2021-09-25 2021-09-25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1761A CN113781761A (zh) 2021-12-10
CN113781761B true CN113781761B (zh) 2023-06-06

Family

ID=788533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4696.5A Active CN113781761B (zh) 2021-09-25 2021-09-25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8176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67395A (zh) * 2022-01-10 2022-05-31 宏大爆破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无线起爆系统的地形测试方法
CN117589019B (zh) * 2024-01-19 2024-03-19 抚顺隆烨化工有限公司 电子起爆器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062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电子雷管的起爆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37863A (zh) * 2016-06-07 2016-09-14 深圳炎泰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的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82275B2 (en) * 2008-04-28 2013-11-12 Beijing Ebtech Technology Co., Ltd. Electronic detonator control chip
CN101995196B (zh) * 2009-08-20 2013-08-14 北京维深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爆破系统及其通信方法
CN105698617B (zh) * 2016-01-25 2017-05-2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通过起爆控制器控制的电子雷管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10253B (zh) * 2016-12-08 2017-12-22 娄文忠 一种通过中继器通信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43358B (zh) * 2016-12-13 2017-12-22 娄文忠 一种基于近场通信的电子雷管起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855090U (zh) * 2019-12-05 2020-11-03 杭州晋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组网电子雷管起爆器
KR102444099B1 (ko) * 2019-12-10 2022-09-15 주식회사 한화 이중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발파 시스템용 전자식 뇌관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발파 시스템
US11385037B2 (en) * 2019-12-10 2022-07-12 Hanwha Corporation Electronic detonation device with dual antenna for blasting system and blasting system using same
CN110986710A (zh) * 2019-12-24 2020-04-10 西安迈瑞智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选发开关及起爆系统
CN214173139U (zh) * 2020-07-29 2021-09-10 杭州晋旗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起爆通讯电路
CN212778915U (zh) * 2020-08-18 2021-03-23 张锐 一种脚线端装配无线模块的数码电子雷管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47062A (zh) * 2015-12-09 2016-05-0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电子雷管的起爆控制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5937863A (zh) * 2016-06-07 2016-09-14 深圳炎泰丰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雷管的通讯电路及通讯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RS-485电子雷管起爆网络和通讯协议的设计及实现;王党利;郭宝亿;宁生科;;陕西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第01期);第20-23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81761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81761B (zh) 一种无线起爆方法及系统
CN201764910U (zh) 一种无线雷管组件及爆破装置
AU2009202248B2 (en) Charging system and vehicle and charge controller for the charging system
EP1644693B1 (en) Firing-readiness diagnostics of a pyrotechnic device such as an electronic detonator
EP1644692B1 (en) Method of identifying an unknown or unmarked slave device such as in an electronic blasting system
EP1692822B1 (en) Dynamic baselining in current modulation-based communication
CN212778915U (zh) 一种脚线端装配无线模块的数码电子雷管
CN101813443A (zh) 一种无线雷管组件、爆破装置及其引爆的方法
CN110500924B (zh) 一种无外露电接触的安全磁电雷管及起爆方法
EP1644688A1 (en) Detonator utilizing selection of logger mode or blaster mode based on sensed voltages
CN108316896B (zh) 基于电缆编码的分级射孔监控仪电路及控制方法
EP1644687B1 (en) Constant-current, rail-voltage regulated charging electronic detonator
CN101813442A (zh) 一种无线雷管、爆破装置及爆破方法
ES2298780T3 (es) Carga escalonada de dispositivos esclavos como los de un sistema electronico de detonacion.
CA3183188A1 (en) Improved communications in electronic detonators
CN201666766U (zh) 一种无线雷管组件及爆破装置
JP5515061B2 (ja) ロケット用火工品の無線点火装置と方法
CN115183641B (zh) 数码电子雷管无线起爆控制器实现组网起爆的系统及方法
CN201926384U (zh) 数字式警戒联锁发爆器
KR102590228B1 (ko) 비전기뇌관용 발파기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폭 시스템
CN219714179U (zh) 无线爆破雷管系统
CN220507862U (zh) 一种三线本质安全的无线数码电子雷管
CN107816916B (zh) 一种电雷管安全保险装置
CN116858045A (zh) 无线爆破雷管系统及起爆方法
CN220380402U (zh) 一种大带载量的一体式中继驱动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