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9503A -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79503A CN113779503A CN202110958774.5A CN202110958774A CN113779503A CN 113779503 A CN113779503 A CN 113779503A CN 202110958774 A CN202110958774 A CN 202110958774A CN 113779503 A CN113779503 A CN 11377950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passenger compartment
- air conditioner
- zone
- ai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5
- 238000004378 air condition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3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8447 percep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860 compet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217 control strate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10000003127 knee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44 propag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4 evaluat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88 irregula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77 scor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316 zo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7/00—Digital computing or data processing equipment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functions
- G06F17/10—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 G06F17/18—Complex mathematical operations for evaluating statistical data, e.g. average values, frequency distributions, probability functions, regression analys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642—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ontrol members or indication devices for 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devices
- B60H1/0073—Control systems or circuits characterised by particular algorithms or computational models, e.g. fuzzy logic or dynamic model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Bioinformatics & Computational Biology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Algebra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属于汽车内部温度调节方法技术领域,包括: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本专利提供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基于人体对变化温度的感知对汽车乘员舱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评价,以每个温度分区在空调设定温度调整10分钟后的代表温度与调整前的代表温度的差值ΔT作为最终评价的计算基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属于汽车内部温度调节方法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乘员舱作为一个连通的空间,想要在不同的乘员位置有不同的温度,是靠汽车空调系统各个出风口配置、温度控制、风量控制以及控制策略实现的,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一旦空调系统停止工作,随着时间流逝,乘员舱内各个位置的温度必然趋于一致。正是由于乘员舱各个位置之间的连接与开放性,理想的温度分区很难实现。比如最简单的双温区控制,驾驶员与副驾驶位置都可以单独设定温度,当乘员舱内部温度平衡后,如果驾驶员提高了所处位置的温度,副驾驶位置的温度也将受到影响。那么,什么样的效果是所有乘员都满意或可接受的,如何评价,如何设定产品的开发目标,成为汽车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目前,对于汽车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的评价,主要有如下两种方法:
a)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调整各温区的设定温度,采用乘员的感觉评价,进行主观打分来评价。
b)通过测量乘员舱中各温区的温度,确认其是否与设定温度相符。
上述第一种方法,由于不同人员个体之间温度感知的差异性,得到的评分不够客观并且比较分散;第二种方法描述的比较笼统,是一个原则性的要求,不具备实操性。两种方法均不能有效指导汽车产品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的开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测量评价过程中实操性差和主观评价精准性差问题,提出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包括:
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每个评价等级均设置对应的评价指数。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以及ΔT<-1℃,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或ΔT=+1℃以及ΔT<-1.5℃或ΔT>+1.5℃,所述ΔT为各温区代表温度在调整前后的温度差值。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包括:
在不同测试工况下,对乘员舱空调每个温区进行分别进行评价,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优选的是,所述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优选的是,所述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包括: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确定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的分值是否满足标准阈值要求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
评价单元,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应用程序产品,当应用程序产品在终端在运行时,使得终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专利提供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基于人体对变化温度的感知对汽车乘员舱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评价,以每个温度分区在空调设定温度调整10分钟后(该间隔时间可有不同的选择)的代表温度与调整前的代表温度的差值ΔT作为最终评价的计算基础。为汽车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支撑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多温区功能的目标设定、性能开发、对标试验及优化评价,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空调的需求。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中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中第一温度区域的折线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中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中第二温度区域的折线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系统的结构示意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终端结构示意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系统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该方法由终端实现,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或者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至少包括CPU、语音采集系统等。
实施例一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终端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步骤102、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步骤103、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每个评价等级均设置对应的评价指数。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以及ΔT<-1℃,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或ΔT=+1℃以及ΔT<-1.5℃或ΔT>+1.5℃,所述ΔT为各温区代表温度在调整前后的温度差值。
优选的是,所述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包括:
在不同测试工况下,对乘员舱空调每个温区进行分别进行评价,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优选的是,所述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优选的是,所述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包括: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确定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的分值是否满足标准阈值要求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实施例二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用于终端中,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1、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每个评价等级均设置对应的评价指数,如表1所示。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分别对应设定温度调整的温度分区和设定温度未调整的温度分区。
其中,第一温度区域也就是设定温度调整的温度分区,在附图3所示,纵纵标为ΔT,横坐标为得分。ΔT为各温区代表温度在在空调设定温度调整10分钟后(该间隔时间可有不同的选择)的代表温度与调整前的代表温度的差值,例如在低温环境时,认为足部温度为代表温度;高温环境时,头部温度为代表温度;常温环境时,膝部温度或者头膝足平均温度为代表温度。当-0.5℃<ΔT<+0.5℃,认为没有发生显著的人体可感受到的温度变化,评价指数为0;当ΔT>+1℃,人体可明显感觉到温度的正向变化(与用户得期望相符),评价指数即1分;当ΔT<-1℃,人体可明显感觉到温度的反向变化,并产生抱怨,评价指数为-1分,当ΔT的数值范围未在上述范围内时,采用线性插值法确定上述评价指数。
第二温度区域也就是设定温度未调整的温度分区,在附图4所示,纵纵标为ΔT,横坐标为得分。当-0.5℃<ΔT<+0.5℃,认为没有发生显著的人体可感受到的温度变化,评价指数即1;当ΔT=-1℃或者ΔT=+1℃,人体可明显感觉到温度的变化,评价指数为0;当ΔT<-1.5℃或者ΔT>+1.5℃,人体可显著感觉到温度的变化,并产生抱怨,评价指数为-1,当ΔT的数值范围未在上述范围内时,采用线性插值法确定上述评价指数。
表1
步骤202、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针对每个测试工况,将所有温度分区评价指数进行代数求和,作为该工况下的得分Sij。也可以根据产品定义或开发目标,考虑不同温度分区的权重系数,进行加权求和。
在一个实施例中:
汽车乘员舱有A(驾驶员)、B(副驾驶)、C(后排位置)三个温区,可以单独设定空调温度,自动空调AUTO默认温度为25℃,如表2所示。
表2
上面针对三温区空调系统,共设计了9组测试工况。在9组工况中,A、B、C每个温度分区都调整了5次,每次调整量为3℃,且包含了两个温区同时调整时的同向和反向调整。
以表2中的工况号1举例说明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工况号1,仅有A温度分区进行了设定温度调整(25℃→22℃),B和C温度分区未进行设定温度调整,各温度分区调整前后的实际测试温度如下表3所示:
表3
各温度分区ΔT计算及计分方法如下表4所示:
表4
采用上述计算方式,9个测试工况的总温度分区得分Sij分别为2.8、2.6、2.4、2.0、2.4、1.7、2.5、2.2、1.9。
步骤203、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Sij进行累加求和得到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Sj,计算公式如下:
Sj=∑Sij (1)
步骤202实施例中9个测试工况的总温度分区得分Sij分别为2.8、2.6、2.4、2.0、2.4、1.7、2.5、2.2、1.9,则Sj=∑Sij=20.5。
步骤204、根据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确定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Sj进行累加求和确定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S,计算公式如下:
S=∑Sj (2)
在-20℃、0℃、20℃、40℃温度下进行试验评价,步骤203实施例中每个温度下的Sj分别为20.5、22.4、18.6、20.3,则S=∑Sj=81.8。
步骤205、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所述评价指标Sf计算公式如下:
Sf=100S/(n×i×j) (3)
其中,n:温度分区的数量;
i:测试工况的数量;
j:环境温度的数量;
在步骤204实施例中,S=81.8、n=3、i=9、j=4,则Sf=100S/(n×i×j)=75.7。当所述评价指标Sf≥60分时为可接受范围。
采用相同的环境温度和测试工况分别进行目标车与竞品车测试,当目标车的评价指标Sf>竞品车的评价指标Sf0时,为可接受范围。
本发明基于人体对变化温度的感知对汽车乘员舱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评价,以每个温度分区在空调设定温度调整10分钟后(该间隔时间可有不同的选择)的代表温度与调整前的代表温度的差值ΔT作为最终评价的计算基础。为汽车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支撑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多温区功能的目标设定、性能开发、对标试验及优化评价,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空调的需求。
实施例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系统,如图5所示,包括:
获取单元310,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计算单元320,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
评价单元330,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优选的是,所述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本发明基于人体对变化温度的感知对汽车乘员舱的空调系统性能进行评价,以每个温度分区在空调设定温度调整10分钟后(该间隔时间可有不同的选择)的代表温度与调整前的代表温度的差值ΔT作为最终评价的计算基础。为汽车空调系统多温区控制功能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客观评价方法,支撑汽车自动空调系统多温区功能的目标设定、性能开发、对标试验及优化评价,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对高品质、高性能的汽车空调的需求。
实施例四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框图,该终端可以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该终端400可以是便携式移动终端,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终端400还可能被称为用户设备、便携式终端等其他名称。
通常,终端400包括有: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
处理器401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心,比如4核心处理器、8核心处理器等。处理器401可以采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数字信号处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编程逻辑阵列)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处理器和协处理器,主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唤醒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处理器,也称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协处理器是用于对在待机状态下的数据进行处理的低功耗处理器。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图像处理器),GPU用于负责显示屏所需要显示的内容的渲染和绘制。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处理器,该AI处理器用于处理有关机器学习的计算操作。
存储器4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有形的和非暂态的。存储器402还可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闪存存储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402中的非暂态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至少一个指令,该至少一个指令用于被处理器401所执行以实现本申请中提供的在视频中添加特效的方法。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400还可选包括有:外围设备接口403和至少一个外围设备。具体地,外围设备包括:射频电路404、触摸显示屏405、摄像头406、音频电路407、定位组件408和电源409中的至少一种。
外围设备接口403可被用于将I/O(Input/Output,输入/输出)相关的至少一个外围设备连接到处理器401和存储器402。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被集成在同一芯片或电路板上;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和外围设备接口403中的任意一个或两个可以在单独的芯片或电路板上实现,本实施例对此不加以限定。
射频电路404用于接收和发射RF(Radio Frequency,射频)信号,也称电磁信号。射频电路404通过电磁信号与通信网络以及其他通信设备进行通信。射频电路404将电信号转换为电磁信号进行发送,或者,将接收到的电磁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射频电路404包括:天线系统、RF收发器、一个或多个放大器、调谐器、振荡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编解码芯片组、用户身份模块卡等等。射频电路404可以通过至少一种无线通信协议来与其它终端进行通信。该无线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万维网、城域网、内联网、各代移动通信网络(2G、3G、4G及5G)、无线局域网和/或WiFi(Wireless Fidelity,无线保真)网络。在一些实施例中,射频电路404还可以包括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离无线通信)有关的电路,本申请对此不加以限定。
触摸显示屏405用于显示UI(User Interface,用户界面)。该UI可以包括图形、文本、图标、视频及其它们的任意组合。触摸显示屏405还具有采集在触摸显示屏405的表面或表面上方的触摸信号的能力。该触摸信号可以作为控制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触摸显示屏405用于提供虚拟按钮和/或虚拟键盘,也称软按钮和/或软键盘。在一些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405可以为一个,设置终端400的前面板;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405可以为至少两个,分别设置在终端400的不同表面或呈折叠设计;在再一些实施例中,触摸显示屏405可以是柔性显示屏,设置在终端400的弯曲表面上或折叠面上。甚至,触摸显示屏405还可以设置成非矩形的不规则图形,也即异形屏。触摸显示屏405可以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等材质制备。
摄像头组件406用于采集图像或视频。可选地,摄像头组件406包括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通常,前置摄像头用于实现视频通话或自拍,后置摄像头用于实现照片或视频的拍摄。在一些实施例中,后置摄像头为至少两个,分别为主摄像头、景深摄像头、广角摄像头中的任意一种,以实现主摄像头和景深摄像头融合实现背景虚化功能,主摄像头和广角摄像头融合实现全景拍摄以及VR(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拍摄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头组件406还可以包括闪光灯。闪光灯可以是单色温闪光灯,也可以是双色温闪光灯。双色温闪光灯是指暖光闪光灯和冷光闪光灯的组合,可以用于不同色温下的光线补偿。
音频电路407用于提供用户和终端4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407可以包括麦克风和扬声器。麦克风用于采集用户及环境的声波,并将声波转换为电信号输入至处理器401进行处理,或者输入至射频电路404以实现语音通信。出于立体声采集或降噪的目的,麦克风可以为多个,分别设置在终端400的不同部位。麦克风还可以是阵列麦克风或全向采集型麦克风。扬声器则用于将来自处理器401或射频电路404的电信号转换为声波。扬声器可以是传统的薄膜扬声器,也可以是压电陶瓷扬声器。当扬声器是压电陶瓷扬声器时,不仅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可听见的声波,也可以将电信号转换为人类听不见的声波以进行测距等用途。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电路407还可以包括耳机插孔。
定位组件408用于定位终端400的当前地理位置,以实现导航或LBS(Location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定位组件408可以是基于美国的GPS(Global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中国的北斗系统或俄罗斯的伽利略系统的定位组件。
电源409用于为终端400中的各个组件进行供电。电源409可以是交流电、直流电、一次性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当电源409包括可充电电池时,该可充电电池可以是有线充电电池或无线充电电池。有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有线线路充电的电池,无线充电电池是通过无线线圈充电的电池。该可充电电池还可以用于支持快充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400还包括有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该一个或多个传感器410包括但不限于:加速度传感器411、陀螺仪传感器412、压力传感器413、指纹传感器414、光学传感器415以及接近传感器416。
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检测以终端400建立的坐标系的三个坐标轴上的加速度大小。比如,加速度传感器411可以用于检测重力加速度在三个坐标轴上的分量。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加速度传感器411采集的重力加速度信号,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以横向视图或纵向视图进行用户界面的显示。加速度传感器411还可以用于游戏或者用户的运动数据的采集。
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检测终端400的机体方向及转动角度,陀螺仪传感器412可以与加速度传感器411协同采集用户对终端400的3D(3Dimensions,三维)动作。处理器401根据陀螺仪传感器412采集的数据,可以实现如下功能:动作感应(比如根据用户的倾斜操作来改变UI)、拍摄时的图像稳定、游戏控制以及惯性导航。
压力传感器413可以设置在终端400的侧边框和/或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终端400的侧边框时,可以检测用户对终端400的握持信号,根据该握持信号进行左右手识别或快捷操作。当压力传感器413设置在触摸显示屏405的下层时,可以根据用户对触摸显示屏405的压力操作,实现对UI界面上的可操作性控件进行控制。可操作性控件包括按钮控件、滚动条控件、图标控件、菜单控件中的至少一种。
指纹传感器414用于采集用户的指纹,以根据采集到的指纹识别用户的身份。在识别出用户的身份为可信身份时,由处理器401授权该用户执行相关的敏感操作,该敏感操作包括解锁屏幕、查看加密信息、下载软件、支付及更改设置等。指纹传感器414可以被设置终端400的正面、背面或侧面。当终端400上设置有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时,指纹传感器414可以与物理按键或厂商Logo集成在一起。
光学传感器415用于采集环境光强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控制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具体地,当环境光强度较高时,调高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当环境光强度较低时,调低触摸显示屏405的显示亮度。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401还可以根据光学传感器415采集的环境光强度,动态调整摄像头组件406的拍摄参数。
接近传感器416,也称距离传感器,通常设置在终端400的正面。接近传感器416用于采集用户与终端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在一个实施例中,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小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亮屏状态切换为息屏状态;当接近传感器416检测到用户与终端400的正面之间的距离逐渐变大时,由处理器401控制触摸显示屏405从息屏状态切换为亮屏状态。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400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组件,或者组合某些组件,或者采用不同的组件布置。
实施例五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本申请所有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
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介质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系统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文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系统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或其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计算机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实施例六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产品,包括一条或多条指令,该一条或多条指令可以由上述系统的处理器401执行,以完成上述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Claims (10)
1.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包括: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所述第一温度区域和第二温度区域对应不同的评价等级,每个评价等级均设置对应的评价指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以及ΔT<-1℃,所述第二温度区域的评价等级包括:-0.5℃<ΔT<+0.5℃、ΔT=-1℃或ΔT=+1℃以及ΔT<-1.5℃或ΔT>+1.5℃,所述ΔT为各温区代表温度在调整前后的温度差值。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包括:
在不同测试工况下,对乘员舱空调每个温区进行分别进行评价,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包括: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包括: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确定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
通过乘员舱空调多温区评价指标的分值是否满足标准阈值要求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7.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客观评价体系,获取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
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
评价单元,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综合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评价结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评价指数得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述每个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
通过所有测试工况下乘员舱空调多温区的得分得到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所有环境温度综合得分。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用于存储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被配置为:
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
10.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终端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终端能够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8774.5A CN113779503B (zh) | 2021-08-20 | 2021-08-20 |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958774.5A CN113779503B (zh) | 2021-08-20 | 2021-08-20 |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9503A true CN113779503A (zh) | 2021-12-10 |
CN113779503B CN113779503B (zh) | 2024-03-15 |
Family
ID=7883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958774.5A Active CN113779503B (zh) | 2021-08-20 | 2021-08-20 |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79503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0327A (zh) * | 2022-08-19 | 2022-11-11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716596D0 (en) * | 1996-08-07 | 1997-10-08 | Daimler Benz Ag | Vehicle passenger-compartment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US20020125334A1 (en) * | 2000-03-07 | 2002-09-12 | Bernard Remond | Reg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the spe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ir blown into a motor-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US20110071722A1 (en) * | 2008-06-11 | 2011-03-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management |
WO2013073372A1 (ja) * | 2011-11-15 | 2013-05-23 | ステラグリーン株式会社 | 快適性分布評価方法、快適性分布評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CN109635230A (zh) * | 2018-12-07 | 2019-04-16 | 武汉海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通道多分区变风量空调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
WO2019235109A1 (ja) * | 2018-06-06 | 2019-12-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
CN110910017A (zh) * | 2019-11-22 | 2020-03-24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建筑供冷/热状况评价方法及装置 |
-
2021
- 2021-08-20 CN CN202110958774.5A patent/CN11377950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9716596D0 (en) * | 1996-08-07 | 1997-10-08 | Daimler Benz Ag | Vehicle passenger-compartment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
US20020125334A1 (en) * | 2000-03-07 | 2002-09-12 | Bernard Remond | Reg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the speed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ir blown into a motor-vehicle passenger compartment |
US20110071722A1 (en) * | 2008-06-11 | 2011-03-24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Air conditioner for vehicle, and system and method of vehicle air-conditioning management |
WO2013073372A1 (ja) * | 2011-11-15 | 2013-05-23 | ステラグリーン株式会社 | 快適性分布評価方法、快適性分布評価システム、空調制御システム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WO2019235109A1 (ja) * | 2018-06-06 | 2019-12-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空調制御装置、空調制御方法、及び空調制御システム |
CN109635230A (zh) * | 2018-12-07 | 2019-04-16 | 武汉海翼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单通道多分区变风量空调新风量的计算方法 |
CN110910017A (zh) * | 2019-11-22 | 2020-03-24 | 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一种建筑供冷/热状况评价方法及装置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20327A (zh) * | 2022-08-19 | 2022-11-11 |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车辆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车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79503B (zh) | 2024-03-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795236B (zh) | 调整服务器容量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
CN113212257B (zh) | 一种基于车联网的驾驶员座椅位置自动调整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1873811B (zh) | 控制车辆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8909717B (zh) | 电动汽车的轻量化水平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1447562B (zh) | 车辆行程轨迹分析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9977570B (zh) | 车身噪声确定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13779503B (zh) | 一种汽车乘员舱空调多温区控制性能的评价方法、系统、终端和存储介质 | |
CN111179628B (zh) | 自动驾驶车辆的定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4879045A (zh) | 一种验证充电剩余时间测试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365088B (zh) | 行程关键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372395A (zh) | 一种运动副的cae自动化建模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801889A (zh) | 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4720932A (zh) | 一种电池管理系统信号采样精度测试方法、装置、上位机及存储介质 | |
CN114241055A (zh) | 一种改进型鱼眼镜头内参标定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2560903A (zh) | 图像美学信息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8468594A (zh) | 一种空调出风口操作声的评价及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0766129A (zh) | 一种神经网络训练系统及显示数据的方法 | |
CN114822470A (zh) | 一种基于车载全息降噪空调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8447877A (zh) | 一种汽车换挡系统声音的评价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
CN114061533B (zh) | 一种车门预变形量的三坐标测量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179815A (zh) | 一种动力电池温度控制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859614A (zh) | 一种peps系统建模及仿真计算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7213809A (zh) | 一种多轴载荷谱等效块谱等效方法、装置、终端及介质 | |
CN118839616A (zh) |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风噪声预测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7030224A (zh) | 一种载荷谱等效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