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71652B -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71652B
CN113771652B CN202111129646.6A CN202111129646A CN113771652B CN 113771652 B CN113771652 B CN 113771652B CN 202111129646 A CN202111129646 A CN 202111129646A CN 113771652 B CN113771652 B CN 1137716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rging
data
power supply
module
contro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2964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71652A (zh
Inventor
韦绍远
姜久春
弘利军
张峰
陈敏
吴智强
刘浩
姜研
高洋
叶智林
路哲藐
王路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Li'a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Li'a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Li'a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2964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716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716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716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6Connectors, e.g. plugs or sock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harging electric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62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in response to charging parameters, e.g. current, voltage or electrical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充电模块与电动汽车连接,用于将供电设备输入的充电电流输出至电动汽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与供电设备连接,第二通信接口与电动汽车连接,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充电数据,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两种类型的数据,并根据充电数据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使供电设备调节输入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通过控制模块实时获取电动汽车和供电设备的充电数据,从而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来实时调节供电设备的充电电流,以保证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往往是根据预设的充电模式来进行配置,并且在充电的过程中,仅仅由电动汽车记录下充电过程中的一些数据,电动汽车通过这些数据在充电进程中进行充电检测。
但是,当电动汽车对充电检测不够准确时,或者电动汽车的系统出现故障时,可能会导致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电流过大、充电时间过长等问题,这样会导致电动汽车的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引起电池着火、爆炸等事故。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包括:
充电模块,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设备输入的电流输出至所述电动汽车;
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两种类型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供电设备调节输入所述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当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
根据充电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得到充电数据;
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供电设备,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供电设备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一端和供电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电动汽车连接。该充电装置包括充电模块和控制模块,充电模块与电动汽车连接,用于将供电设备输入的充电电流输出至电动汽车;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第一通信接口与供电设备连接,第二通信接口与电动汽车连接,控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充电数据,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两种类型的数据,并根据充电数据控制指令,控制指令用于使供电设备调节输入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模块实时获取电动汽车和供电设备的充电数据,从而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来实时调节充电电流,以保证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反面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电动汽车成为大力发展的新能源交通工具。以目前的电力装载技术,电动汽车往往是搭载蓄电池来提供动力的,蓄电池电量过低就需要充电。
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电动汽车上装载有检测系统,该检测系统可以检测电池健康度以及检测充电过程。但是当电动汽车的检测系统失效,就不能实时地、准确地对电动汽车充电过程进行预警,当充电过程中出现异常时,可能会导致电池着火、甚至爆炸,严重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因此,需要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保证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以下将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充电装置20包括电源输入端和电源输出端,电源输入端和供电设备10连接,电源输出端和电动汽车30连接。当电动汽车30充电时,供电设备10输送的充电电流通过充电装置20,再传输到电动汽车30。
其中,充电装置20包括充电模块210、控制模块220及通信模块230。充电模块210主要用于和电动汽车30连接,充电模块210上设置有多个插头,例如充电模块210上有与电动汽车30连接的正极插头、负极插头、接地插头等。充电模块210用于将供电设备10输入的充电电流输出到电动汽车30。
控制模块220可以与电动汽车30建立通信连接,也可以和供电设备10建立通信连接。也就是说,控制模块220和供电设备10之间可以通信,控制模块220和电动汽车30之间可以通信。控制模块220可以获取供电设备10的第一数据,还可以获取电动汽车30的第二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是电动汽车30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数据,该充电数据可以包括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时长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控制模块220还可以与充电模块210连接,在充电模块210上设置有与电动汽车30连接的通信插头或通信引线,在充电模块210上设置有与供电设备10连接的通信插头或通信引线。控制模块220可以通过充电模块210连接供电设备10和电动汽车30,从而获取供电设备10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30的第二数据。
通信模块230与控制模块220连接,通信模块230可以实现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例如,通信模块230可以包括有线通信端口,通过有线通信端口和互联网有线连接。通信模块230还可以包括无线通信单元,通过无线通信单元和互联网实现无线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电动汽车30的充电过程中,控制模块220获取到充电数据之后,可以利用通信模块230将充电数据发送到监控平台,比如云控制平台。监控平台可以对充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从而生成对应的反馈数据并向通信模块230发送。通信模块230接收监控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并将反馈数据传输到控制模块220,控制模块220就可以根据反馈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并将通信指令发送到供电设备10,供电设备1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之后,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控制模块220还可以将控制指令发送到电动汽车30,电动汽车30可以根据控制指令中断充电电流输送到电动汽车30的电池,或继续保持充电电流输送到电动汽车30的电池内。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模块220获取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即充电数据),可以是毫秒甚至微秒级别的,相当于实时获取电动汽车30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230实时向监控平台传输充电数据,并通过通信模块230实时获取反馈数据,从而快速的根据反馈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最终根据控制指令来实时的对电动汽车30的充电电流进行调节。从而保证电动汽车30在充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请参阅图2,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其中,充电装置20还包括电源模块240、提醒模块260、开关250。电源模块240可以和控制模块220连接,从而为控制模块220提供工作时的电能。电源模块240可以包括蓄电池,电源模块240还可以和供电设备10连接,供电设备10可以为电源模块240补充电能。
开关250的一端和控制模块220连接,开关250的另一端和电源模块240连接。当开关250连通时,电源模块240才能和控制模块220实现电连接并为控制模块220提供电能。当用户使用充电装置20为电动汽车30充电时,可以在连接供电设备10和电动汽车30之前,打开开关250,启动充电装置20的控制模块220。当用户不使用充电装置20时,控制模块220可以自动控制开关250断开,从而实现控制模块220的下电。
提醒模块260与控制模块220连接,在充电装置20为电动汽车30充电的过程中,提醒模块260可以接收控制模块220发出的提醒指令,并根据提醒指令生成对应的提醒信息。例如,提醒模块260包括充电电源指示灯,充电电源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装置的电源状态,比如充电电源指示灯亮表示连接上供电设备10,充电电源指示灯灭表示未连接上供电设备10。充电电源指示灯还可以用于显示电源模块240的剩余电量状态,比如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充足时充电电源指示灯显示为绿色,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一半时充电电源指示灯显示为黄色,电池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五分之一时充电电源指示灯显示为红色。
提醒模块260还包括工作状态指示灯,工作状态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装置20和供电设备10、充电装置20和电动汽车30之间的通信状态。例如,当通信状态正常时,工作状态指示灯处于常亮状态;当充电装置20向供电设备10或电动汽车30读写数据异常时,工作状态指示灯处于高频周期性闪亮状态;当通信状态异常时,工作状态指示灯处于低频周期性闪亮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提醒模块260发出不同的提醒信息,可以由控制模块220发出的提醒指令控制,具体的提醒方式也可以由控制模块220控制。提醒模块260还可以通过声音提醒、震动提醒、文字提醒等多种方式来发出提醒信息。
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第三结构示意图。
其中,控制模块220包括第一通信接口、第二通信接口、第三通信接口2230、第四通信接口2240、第五通信接口2250及启动电源接口2260。
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一通信接口和供电设备10连接,控制模块220可以通过第一通信接口获取供电设备10的第一数据,控制模块220还可以通第一通信接口向供电设备10发送控制指令,供电设备1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控制指令调节向电动汽车30输送的电流大小。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包括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和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和供电设备1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和供电设备1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当控制模块220需要实时获取第一数据时,由于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具备低延时、高带宽、高速率的特点,可以用于传输第一数据。其中,第一数据是供电设备10为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实时数据。对于一些数据量小的数据,可以由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来进行传输。
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二通信接口和电动汽车30连接,控制模块220可以通过第二通信接口获取电动汽车30的第二数据,控制模块220还可以通第二通信接口向电动汽车30发送控制指令,电动汽车30在接收到控制指令后,可以根据控制指令中断充电或者继续充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通信接口包括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和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和电动汽车3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和电动汽车3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当控制模块220需要实时获取第二数据时,由于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具备低延时、高带宽、高速率的特点,可以用于传输第二数据。其中,第二数据是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实时数据。对于一些数据量小的数据,可以由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来进行传输。
在一些实时方式中,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可以是控制器局域网络通信接口(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其中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和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是CAN-H端口,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和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是CAN-L端口。第二通信接口可以和电动汽车30的电池管理系统(BMS,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连接,从而获取电池管理系统的第一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还可以是其他网络类型的接口,具体的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实时获取供电设备10为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第一数据,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实施获取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第二数据。控制模块220可以通过调用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主动调整对充电数据的读取频率,还可以通过调用第一通信接口,主动控制对供电设备10的数据写入频率。
其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为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控制模块220实时获取充电数据后,能够实时的对充电数据进行处理,从而实时检测电动汽车30充电过程中是否出现异常,从而保证电动汽车30充电时的安全性。
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三通信接口2230和供电设备10连接,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三通信接口2230获取充电装置20与供电设备10连接后的第一反馈信号。例如,在电动汽车30充电过程中,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一反馈信号确定充电模块210和供电设备10的连接状态,如果连接状态异常,则控制模块220会中断充电电流向电动汽车30输入。
控制模块220通过第四通信接口2240和电动汽车30连接,控制模块220通过第四通信接口2240获取充电装置20与电动汽车30连接后的第二反馈信号。例如,在电动汽车30充电过程中,如果预设时间段内控制模块220没有接收到电动汽车30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则控制模块220会中断充电电流向电动汽车30输入。
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五通信接口2250和存储设备连接,从而将获取的充电数据输送到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对充电数据进行保存。用户可以将存储设备保存的充电数据送到售后去检测,从而确定一段时间内电动汽车30的充电状况,售后可以根据充电状况对电动汽车30进行检修,从而保证电动汽车30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控制模块220通过启动电源接口2260和电源模块240连接,当开关250连通后,电源模块240的电源输出接口可以输出电流至启动电源接口2260,以提供控制模块220正常工作时的电能。
电源模块240还包括电源输入端口,电源输入端口和供电设备10连接,从而对电源模块240存储的电能进行补充。需要说明的是,电源模块240是和供电设备10的低电压、低电流的端口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控制模块220中还设置有对应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可以对获取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整合得到充电数据,然后对充电数据进行本地分析,从而得到分析结果,并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将控制指令发送到供电设备10,从而使供电设备10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例如,处理器可以调用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利用该神经网络模型对充电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分析结果,然后根据分析结果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处理器还可以将充电数据和控制模块220本地存储的参考充电数据进行对比,得到对比充电数据,然后确定对比充电数据对应的充电电流控制参数,再根据充电电流控制参数生成控制指令。
为了更加详细的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充电模块210上设置有多个连接件,充电模块210包括正反两面,图4所示的是充电模块210的正面,也就是插入电动汽车30的一面。
其中,充电模块210包括正极插头2152、负极插头2151、第二高位数据插头2121、第二低位数据插头2122、接地插头2170、辅助正极插头2162、辅助负极插头2161、第三数据插头2130、第四数据插头2140。
在正面的正极插头2152和负极插头2151以及接地插头2170可以与电动汽车30对应的插孔连接。
第二高位数据插头2121一端和电动汽车3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和控制模块220的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连接。从而实现第二高位数据端口2221和电动汽车3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
第二低位数据插头2122一端和电动汽车3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和控制模块220的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连接。从而实现第二低位数据端口2222和电动汽车3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
辅助正极插头2162的一端和辅助负极插头2161的一端分别与供电设备10上的辅助正极和辅助负极连接,辅助正极插头2162的另一端和辅助负极插头2161的另一端与电源模块240的电源输入端口连接。从而实现供电设备10向电源模块240提供电能。
第三数据插头2130的一端和第三通信接口2230连接,第三数据插头2130的另一端和供电设备10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模块220通过第三通信接口2230获取供电设备10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
第四数据插头2140的一端和第四通信接口2240连接,第四数据插头2140的另一端和电动汽车30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模块220通过第四通信接口2240获取电动汽车30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
请一并参阅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5所示的是充电模块210的反面,充电模块210还包括第一高位数据插头2111和第一低位数据插头2112。
第一高位数据插头2111一端和供电设备1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和控制模块220的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连接。从而实现第一高位数据端口2211和供电设备10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
第一低位数据插头2112一端和供电设备1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另一端和控制模块220的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连接。从而实现第一低位数据端口2212和供电设备10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充电装置20理解为和供电设备10是一直连接的,当电动汽车30需要充电时,将充电装置20插入电动汽车30的充电口,实现对电动汽车30的充电。
请参阅图6,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装置20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充电装置20还包括壳体70,充电模块210、控制模块220等模块都设置在壳体70内部。
在壳体70上设置有第五通信接口2250对应的插入口,存储设备可以通过插入口与第五通信接口2250连接,从而实现控制模块220向存储设备输入充电数据。
开关250部分裸露在壳体外部,用户可以手动按下开关250启动或关闭控制模块220。
提醒模块260部分裸露在壳体外部,从而实现对用户实现声音提醒、光提醒、震动提醒、文字提醒等提醒方式,从而使得用户关注电动汽车30的充电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如图7所示,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充电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充电控制方法能够控制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充电电流。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710、当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电动汽车需要充电时,用户会将充电装置与电动汽车连接,此时控制模块会启动工作。在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之前,控制模块会获取供电设备发送的第一反馈信号和电动汽车发送的第二反馈信号,当第一反馈信号和第二反馈信号都正常时,才控制供电设备输送的充电电流通过充电模块输送至电动汽车。
此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获取是实时获取的。
720、根据充电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得到充电数据。
电动汽车在充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充电时间确定出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比如,在T1时刻,第一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和第二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对应。T2时刻,第一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和第二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对应。从而确定出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来将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一一对应,从而得到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包括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充电时长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在一些是实施方式中,获取多个充电周期内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出多组数据。该多组数据就是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
例如,电动汽车在充电时,可以周期性的获取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充电数据。当电动汽车充入充电电流时,以充入充电电流的时间点为初始时间点,然后获取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比如充电周期为5分钟,在5分钟内,确定每一个时间点第一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以及第二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将该周期内每个时间点的第一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以及第二数据中的充电电流、充电电压一一对应,从而得到对该充电周期内的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进行整合,得到该充电周期内的充电数据。
以此类推,在电动汽车充电时,会有多个充电周期,当控制模块整合好上一个充电周期的充电数据之后,控制模块可以对上一个充电周期的充电数据进行处理,同时控制模块还可以继续获取下一个充电周期的充电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在电动汽车充电的过程中,将整个充电过程分为多个周期,有利于控制模块或者其他设备对充电数据的处理效率,能够更加快速的确定出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充电状况,从而达到实时确定汽车充电过程中电池的健康状况。充电周期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电池容量大小等多个因素来设置,比如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越大,获取充电数据的充电周期越小,电池容量越大,获取充电数据的充电周期越大。充电周期还可以由技术人员根据安全性要求来实际设置。
730、根据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可以将充电数据发送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会对充电数据进行实时分析,然后将反馈数据发送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接收监控平台根据充电数据返回的反馈数据,根据反馈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例如,当控制模块获取到上一个充电周期对应的充电数据之后,在获取下一个充电周期的充电数据的同时,可以将上一个充电周期的充电数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平台,监控平台根据该充电数据返回反馈数据,控制模块接收该反馈数据,并根据该反馈数据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比如,反馈数据中有建议充入电动汽车的电流值、充电功率等等,控制指令中可以加入对这些参数控制的代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还可以将充电数据和控制模块本地存储的参考充电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需要调节的充电控制参数,比如充电控制参数内有电流参数、电压参数等,再根据充电控制参数生成控制指令。
例如,在控制模块本地存储有电动汽车的参考充电数据,参考充电数据可以理解为是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完全正常的充电数据,控制模块可以将实时获取的充电数据和参考充电数据进行对比。比如,在每个充电周期内,确定充电数据中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并将输出电流和参考充电数据中对应充电周期的输出电流波动范围进行对比,判断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是否在输出电流波动范围内。
如果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在输出电流波动范围内,则确定在这个充电周期内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是正常的。如果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不在输出电流波动范围内,则需要对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进行调整,可以根据该充电周期对应的输出电流波动范围来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需要说明的是,参考充电数据中还包含其他充电电压等其他参数。在同一个充电周期内,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充电数据在参考充电数据在该充电周期对应的数据波动范围内,则认为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充电数据是正常的,否则,则需要根据该充电周期对应的参考充电数据的数据波动范围来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控制模块中设置有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该神经网络模型可以在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中,将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充电数据输入至该神经网络模型中,该神经网络模型计算出对应的控制参数,该控制参数可以包括电流的控制参数、电流的控制参数,控制模块可以根据该控制参数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例如,当供电设备、充电装置、电动汽车连接时,控制模块可以根据电动汽车的额定充电电压、额定充电电流确定出对应的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由于电动汽车车型的不同,充电时对应的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也会有所不同。然后控制模块获取电动汽车的充电数据,将充电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该神经网络模型就可以根据充电数据计算出对应的控制参数,然后控制模块根据计算出的控制参数来生成对应的控制指令。
740、将控制指令发送给供电设备,控制指令用于使供电设备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在得到控制指令之后,控制模块将控制指令发送到供电设备,供电设备会根据控制指令调节充电电流,从而实现对电动汽车的充电电流进行控制。以保障电动汽车在充电时的安全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该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是实时获取的。再根据充电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对应关系得到充电数据,然后根据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最后将控制指令发送给供电设备,控制指令用于使供电设备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从而实现实时的对电动汽车的充电过程进行控制,以保证电动汽车充电时的安全性。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指令来完成,或通过指令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指令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并由处理器进行加载和执行。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多条指令,该指令能够被处理器进行加载,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例如,该指令可以执行如下步骤:
当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
根据充电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得到充电数据;
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供电设备,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供电设备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以上各个操作的具体实施可参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盘或光盘等。
由于该存储介质中所存储的指令,可以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充电控制方法中的步骤,因此,可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任一种充电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详见前面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3)

1.一种充电装置,所述充电装置一端和供电设备连接,另一端与电动汽车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
充电模块,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用于将所述供电设备输入的电流输出至所述电动汽车;
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通信接口和第二通信接口,所述第一通信接口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和所述第二通信接口获取充电数据,所述充电数据至少包括充电电压、充电电流两种类型的数据,并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供电设备调节输入所述充电模块的充电电流;
所述控制模块能够将所述充电数据和控制模块本地存储的参考充电数据进行对比,从而确定需要调节的充电控制参数,再根据充电控制参数生成控制指令;
所述参考充电数据包括输出电流波动范围,在每个充电周期内,所述控制模块确定充电数据中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并将输出电流和参考充电数据中对应充电周期的输出电流波动范围进行对比,判断供电设备的输出电流是否在输出电流波动范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包括:
第一高位数据端口,与所述供电设备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
第一低位数据端口,与所述供电设备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第一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供电设备之间获取第一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所述第一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接口包括:
第二高位数据端口,与所述电动汽车的高位数据端口连接;
第二低位数据端口,与所述电动汽车的低位数据端口连接,所述第二通信接口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电动汽车之间获取第二数据,所述充电数据包括所述第二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通信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充电数据传输至监控平台,并将所述监控平台返回的反馈数据传输至所述控制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用于:
控制所述通信模块将所述充电数据发送至所述监控平台;
接收所述监控平台根据所述充电数据返回的反馈数据;
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第一通信接口向所述供电设备发送所述控制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三通信接口,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充电模块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后的第一反馈信号;
第四通信接口,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充电装置与所述电动汽车连接后的第二反馈信号;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反馈信号和所述第二反馈信号确定是否输送所述充电电流至所述电动汽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包括:
第五通信接口,与存储设备连接,用于和所述存储设备传输所述充电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电源模块,所述电源模块包括电源输入接口和电源输出接口,所述电源输入接口与所述供电设备的辅助电源接口连接;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
启动电源接口,所述启动电源接口和所述电源模块的电源输出接口连接,所述控制模块通过所述启动电源接口获取所述电源模块提供的电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开关,所述开关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情况,以对所述控制模块上电或下电。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装置还包括:
提醒模块,所述提醒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提醒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控制模块发出的提醒指令生成对应的提醒信息。
11.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装置,所述充电控制方法包括:
当供电设备向电动汽车输送充电电流时,获取供电设备的第一数据和电动汽车的第二数据;
根据充电时间确定第一数据和第二数据的对应关系,并根据所述对应关系得到充电数据;
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
将所述控制指令发送给所述供电设备,所述控制指令用于使所述供电设备调节输送的充电电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将所述充电数据发送至监控平台,并接收监控平台根据所述充电数据返回的反馈数据;
根据所述反馈数据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充电数据生成控制指令,包括:
将所述充电数据和本地存储的参考充电数据进行对比,以得到对比充电数据;
获取所述对比充电数据对应的充电电流控制参数;
根据所述充电电流控制参数生成所述控制指令。
CN202111129646.6A 2021-09-26 2021-09-26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Active CN1137716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646.6A CN113771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29646.6A CN113771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1652A CN113771652A (zh) 2021-12-10
CN113771652B true CN113771652B (zh) 2023-08-29

Family

ID=78853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29646.6A Active CN113771652B (zh) 2021-09-26 2021-09-26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71652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250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CN204597134U (zh) * 2015-03-31 2015-08-26 谢子聪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装置
CN105291875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CN205160153U (zh) * 2015-12-01 2016-04-13 湖北智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CN107979159A (zh) * 2017-12-08 2018-05-01 刘清睿 一种新能源充电服务装置
EP3798045A1 (de) * 2019-09-26 2021-03-31 EnBW Energie Baden-Württemberg AG Anpassen einer ladeleistu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18250A (zh) * 2013-09-27 2015-04-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无线充电方法和装置
CN204597134U (zh) * 2015-03-31 2015-08-26 谢子聪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连接装置
CN105291875A (zh) * 2015-11-24 2016-02-03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方法
CN205160153U (zh) * 2015-12-01 2016-04-13 湖北智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控制系统
CN107979159A (zh) * 2017-12-08 2018-05-01 刘清睿 一种新能源充电服务装置
EP3798045A1 (de) * 2019-09-26 2021-03-31 EnBW Energie Baden-Württemberg AG Anpassen einer ladeleis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71652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67186B (zh) 电动汽车以及电动汽车之间充电的方法
US10081261B2 (en) High-voltage battery off-board chargers
JP6486558B2 (ja)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の充電制御装置及び方法
CN104967200A (zh) 一种快速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376974B2 (en) Monitoring system and power supply control method
US20220250498A1 (en) Charge-discharge apparatus, charge-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KR20170020536A (ko) 급속 충전 방법, 전력원 어댑터 및 이동 단말기
KR20200010053A (ko) 전기적 제어 시스템 및 통신 고장을 판정하기 위한 방법
KR20180104537A (ko) 전기 차량 충전 시스템 및 전기 차량 충전 방법
CN112026684A (zh) 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13771652B (zh) 充电装置及充电控制方法
CN109177800A (zh)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智能互联方法及系统
CN209148854U (zh) 确定车辆低压电气系统故障的装置、电气系统和控制模块
CN109148986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装置
CN116252665A (zh) 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适配装置
CN115158223B (zh) 一种车辆控制器的防拆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219175A1 (zh) 电池电路、电池装置、电子烟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09474043A (zh) 一种充电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05974443B (zh) Gps终端的安装测试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10518671B (zh) 充电器及其放电方法
US11094967B2 (en) Integr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sulfating and commun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a battery
CN108685175B (zh) 雾化电路、雾化装置及雾化电路控制方法
CN107284285A (zh) 具有互联通信的电动车电控系统及其充放电控制方法
JP2020036491A (ja) 電源装置
CN219999059U (zh) 电池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