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7807B -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7807B
CN113767807B CN202111158146.5A CN202111158146A CN113767807B CN 113767807 B CN113767807 B CN 113767807B CN 202111158146 A CN202111158146 A CN 202111158146A CN 113767807 B CN113767807 B CN 1137678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uits
fruit
phyllanthus emblica
cultivation
light shie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814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67807A (zh
Inventor
杨晏平
赵江萍
耿树香
蒋华
罗存贞
黄佳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Technology Extension Station Baoshan Forestry And Grassland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211115814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678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678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78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678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78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3/00Protecting plants
    • A01G13/02Protective coverings for plants; Coverings for the ground; Devices for laying-out or removing covering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12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using renewable energies, e.g. solar water pump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品种选择、植株选择、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适时采收一熟果、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适时采收二次果、三熟果养树生产等步骤。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余甘子二年二熟为二年三熟,2年生产周期内产量增加约1.4倍,因二次果3~5月上市,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增加约1.7倍,且具有操作简便、强迫休眠技术可靠、技术应用无害环保等特点,有效解决了3~5月无余甘子鲜果产品供给的难题,为余甘子鲜果周年供应开辟了全新的技术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为大戟科叶下珠属植物,其果名滇橄榄或余甘子果。余甘子果风味独特,刚食时酸涩,食后甘甜爽口,回甜生津。据报道,余甘子果含有12种维生素、16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有机酸、蛋白质、糖类等。其中,维生素C含量甚高,为470mg~680mg/100g,最高达1814mg/100g,平均含量是柑橘的100倍,苹果的160倍,猕猴桃的3~5倍,而且维生素C相当稳定。余甘子果具有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效,被广泛用于高血脂、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肥胖、癌症的防治,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力,从根本上提高人体脂类分解能力而平衡代谢,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
而目前的余甘子种植方法较为粗放,产量较低,鲜果集中上市期为9~12月,无法满足市场周年供给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一个上述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作为栽培品种;
S20植株选择:在所述栽培品种中,选择生长结果正常、盛果期的植株作为栽培植株;
S30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根据所述栽培品种的物候期记录,在栽培品种正常年份整形修剪日期前8~12天对所述栽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促使栽培植株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
S40适时采收一熟果:所述栽培植株的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收;
S50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一熟果实采收后,强迫栽培植株休眠、促使养分快速回流至树体,休眠期间及时整形修剪,加强抚育;
S60适时采收二次果:二次果成熟后,采收二次果;
S70三熟果养树生产:二次果采收后,加强抚育管理,在三熟果正常生产的条件下,促进恢复树势。
进一步地,还包括步骤:
S11,栽培地选择:选择海拔1200m以下、≥10℃年有效积温4500℃以上、年最低气温3℃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3℃以上、具灌溉条件的余甘子适宜栽培区的宜林地作栽培地。
适合的栽培地气候、灌溉条件,即可以实现落叶树种余甘子冬季不落叶,从而实现冬季生产二次果的栽培目的。
进一步地,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成熟期应早于9月上旬。
进一步地,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包括但不仅限于保山2号余甘子、保山3号余甘子、高黎贡山余甘子。
在步骤S30中,利用余甘子整形修剪能够刺激其萌芽开花的树种特性,提前约10天开展整形修剪,促使其早开花、早结果和果实早成熟,为二次果生产提供一定的时间保证。
进一步地,步骤S50中,强迫所述栽培植株短暂休眠的技术措施为:果实采收结束后叶面喷雾尿素溶液1次;间隔5~7天后,叶片喷雾6~8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再间隔约7~8天叶片脱落后,整形修剪,以集中养分供给开花结果,提高雌花比例、坐果率及优质果率。
进一步地,所述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3~5%;优选地,质量浓度为3%。其中,尿素的有效氮N含量不低于46%。
进一步地,步骤S50中,加强抚育包括如下步骤:花期每间隔7天喷雾质量浓度0.3%~0.5%的磷酸二氢钾、硼肥和尿素混合液3次,采果后及时施肥和树盘覆盖保水。
进一步地,步骤S70中,通过加强土、肥、水、树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实现养树生产三熟果,促进树势恢复,为下一轮的“二年三熟交替生产二次果”筑牢树体基础。
进一步地,步骤S50中,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照射在余甘子上阳光强度,进而辅助控制植株休眠日照温度。
日照温度较低时,有助于余甘子快速进入休眠状态,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透光率,从而为余甘子营造适宜的休眠温度。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遮阴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滑板条;
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板沿设定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本体上;
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板沿所述设定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滑板条上;
所述滑板条沿所述设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调节第一遮光板与第二遮光板之间的重叠度。
即利用第二遮光板遮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遮光板之间的部分或全部间隙,通过同步移动滑板条,调节第二遮光板对第一遮光板间隙的遮盖程度,从而调节整个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
优选地,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完全相同,在第一遮光板和第二遮光板相互平行状态下,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遮光板的间距。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进而调节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间的间隙。
进一步地,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本体与所述滑板条之间,复位弹簧趋向于迫使滑板条移动、减小第二遮光板对第一遮光板间隙的遮盖程度。
优选地,在平行于第二遮光板的投影面上,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弹簧可迫使第二遮光板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间隙,其对遮盖程度降低为零。即,第二遮光板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之间的间隔。
进一步地,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第二电路与蓄电池连接;第一电路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置于所述复位弹簧尾端,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铁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经过电磁铁后产生磁力,铁块在磁力的吸附作用下压缩所述复位弹簧,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遮光板移动。
本装置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没有市电的野外推广,太阳能电池板作为电能来源,可维持所述辅助遮阴装置的自动运营,同时作为感光元件、感热元件和执行元件,自动调节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日光照射充足时,电流变大,产生的磁力自然增加,由此可自动调减透光率,而当阴天或晚上,电流减小,自动增加透光率。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品种选择、植株选择、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适时采收一熟果、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适时采收二次果、三熟果养树生产等步骤。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余甘子二年二熟为二年三熟,2年生产周期内产量增加约1.4倍,因二次果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增加约1.7倍。
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强迫休眠技术可靠、技术应用无害环保等特点,有效解决了3~5月无余甘子鲜果产品供给的难题,为余甘子鲜果周年供应开辟了全新的技术方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辅助遮阴装置的侧视图;
图2为发明实施例2中辅助遮阴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发明实施例3中辅助遮阴装置的工作原理图;
图4为实施例3中辅助遮阴装置的另一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实施例3中第一遮光板可转动设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作为栽培品种;
S20植株选择:在所述栽培品种中,选择生长结果正常、盛果期的植株作为栽培植株;
S30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根据所述栽培品种的物候期记录,在栽培品种正常年份整形修剪日期前8~12天对所述栽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促使栽培植株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
S40适时采收一熟果:所述栽培植株的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收;
S50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一熟果实采收后,强迫栽培植株休眠、促使养分快速回流至树体,休眠期间及时整形修剪,加强抚育;
S60适时采收二次果:二次果成熟后,采收二次果;
S70三熟果养树生产:二熟果采收后,加强抚育管理,在三熟果正常生产的条件下,促进恢复树势。以及,通过加强土、肥、水、树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实现养树生产三熟果,促进树势恢复,为下一轮的“二年三熟交替生产二次果”筑牢树体基础。
在栽培前,需要选择优质的栽培地:选择海拔1200m以下、≥10℃年有效积温4500℃以上、年最低气温3℃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3℃以上、具灌溉条件的余甘子适宜栽培区的宜林地作栽培地。
适合的栽培地气候、灌溉条件,即可以实现落叶树种余甘子冬季不落叶,从而实现冬季生产二次果的栽培目的。
其中,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成熟期早于9月上旬。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包括但不仅限于保山2号余甘子、保山3号余甘子、高黎贡山余甘子。
在步骤S30中,利用余甘子整形修剪能够刺激其萌芽开花的树种特性,提前约10天开展整形修剪,促使其早开花、早结果和果实早成熟,为二次果生产提供一定的时间保证。
进一步地,步骤S50中,强迫所述栽培植株短暂休眠的技术措施为:果实采收结束后叶面喷雾尿素溶液1次;间隔5-7天后,叶片喷雾6~8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再间隔约7-8天叶片脱落后,整形修剪,以集中养分供给开花结果,提高雌花比例、坐果率及优质果率。所述尿素(有效氮N含量46%)溶液的质量浓度优选为3%。加强抚育包括如下步骤:花期每间隔7天喷雾质量浓度0.3%~0.5%的磷酸二氢钾、硼肥和尿素混合液3次,采果后及时施肥和树盘覆盖保水。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栽培地选择、品种选择、植株选择、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适时采收一熟果、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适时采收二次果、三熟果养树生产等步骤。本发明方法能够有效实现余甘子二年二熟为二年三熟,2年生产周期内产量增加约1.4倍,因二次果市场价格较高、经济效益增加约1.7倍。
且本发明具有操作简便、强迫休眠技术可靠、技术应用无害环保等特点,有效解决了余甘子3~5月淡季无鲜果产品市场供给的难题,为余甘子鲜果周年供应开辟了全新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步骤S50中,可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照射在余甘子上阳光强度,进而辅助控制植株休眠日照温度。日照温度较低时,有助于余甘子快速进入休眠状态,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透光率,从而为余甘子营造适宜的休眠温度。
参照图1-2所示,所述辅助遮阴装置包括本体10、第一遮光板20、第二遮光板30和滑板条31;本体10为长条形固定架,利用地钉固定在地上。使用时,本体10设置在余甘子的迎光一侧。
本体10的底部设置有可伸缩支腿15,可根据余甘子高度调节遮光板的高度,从而可遮盖住余甘子的主要冠体部位。高度调节完毕,利用绳索16和地钉17等固定设备将本体10与地面固定,避免被大风刮倒。
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板20沿设定方向(即本体10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本体10上;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板30沿所述设定方向(同滑板条31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滑板条31上;所述滑板条31沿所述设定方向(即本体10的长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的滑槽11内,用于调节第一遮光板20与第二遮光板30之间的重叠度。
即利用第二遮光板30遮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遮光板20之间的部分或全部间隙,通过同步移动滑板条31,调节调节第二遮光板30对第一遮光板20间隙的遮盖程度,从而调节整个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
其中优选地,滑板条31底部设置有滑轮,从而减小摩擦阻力,便于移动调节。
优选地,第一遮光板20和第二遮光板30完全相同,在第一遮光板20和第二遮光板30相互平行状态下,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20的间距等于相邻两个第二遮光板30的间距。
更为优选地,参照图2所示,本实施例本体10的一端还包括复位弹簧12,所述复位弹簧12设置在本体10与所述滑板条31之间,复位弹簧12趋向于迫使滑板条31移动、减小第二遮光板30对第一遮光板20间隙的遮盖程度。本体10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螺栓13,调节螺栓13旋设在本体10上的螺纹孔内,顶部顶靠在滑板条31上,通过旋转调节螺栓13可迫使滑板条携带着全部第二遮光板30相对第一遮光板20移动,进而调节整个装置的透光率。
其中,在平行于第二遮光板30的投影面上,在无外力作用下,复位弹簧12可迫使第二遮光板30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20间隙,其对遮盖程度降低为零。即,第二遮光板30完全退出第一遮光板20之间的间隔。
本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推广应用,可根据需要调节透光率,从而为余甘子休眠创造适宜的低温环境。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辅助遮阴装置包括太阳能电池板41、控制器42和蓄电池43;太阳能电池板41通过第一电路46与所述控制器42连接,控制器42通过第二电路与蓄电池43连接;第一电路46上设置有电磁铁44;所述电磁铁44置于所述复位弹簧12尾端,复位弹簧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铁块45;太阳能电池板41产生的电流经过电磁铁44后产生磁力,铁块45在磁力的吸附作用下压缩所述复位弹簧12,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遮光板30移动。
本申请结构简单,且便于在没有市电的野外推广,太阳能电池板41作为电能来源,可维持所述辅助遮阴装置的自动运营,同时作为感光元件、感热元件和执行元件,自动调节辅助遮阴装置的透光率。日光照射充足时,电流变大,产生的磁力自然增加,由此可自动调减透光率,而当阴天或晚上上,电流减小,自动增加透光率。
优选地,还包括所述第一电路46上设置有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电流经过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同向等比例放大后流经电磁铁44,增加磁力。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为现有技术,可直接市场购置,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第一电路46可以是主路电流,主路电流流经电磁铁44后经控制器42流入蓄电池43存储,或者,参照图4所示,第一电路46包括两个并联支路,第一支路46b直接依次与控制器42和蓄电池43连接,第二支路46a则与电磁铁44连接,用于控制电磁铁44的磁力大小。
以及,参照图3所示,蓄电池43作为电源可与控制器42和/或直流线性放大模块47连接。
参照图5所示,在上述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遮光板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10上,进而调节相邻两个第一遮光板20间的间隙。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步骤:
S10 品种选择,选择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作为栽培品种;
S20 植株选择,在所述栽培品种中,选择生长结果正常、盛果期的植株作为栽培植株;
S30一熟果早花早结生产,根据所述栽培品种的物候期记录,在栽培品种正常年份整形修剪日期前8~12天对所述栽培植株进行整形修剪,促使栽培植株早开花、早结果、早成熟;
S40适时采收一熟果:所述栽培植株的果实成熟后,适时采收;
S50 强迫树体休眠生产二次果:一熟果实采收后,强迫栽培植株休眠、促使养分快速回流至树体,休眠期间及时整形修剪,加强抚育;
S60 适时采收二次果:二次果成熟后,采收二次果;
S70 三熟果养树生产:二次果采收后,加强抚育管理,在三熟果正常生产条件下,促进恢复树势;
步骤S50中,利用辅助遮阴装置控制照射在余甘子上阳光强度,进而辅助控制植株休眠日照温度;
所述辅助遮阴装置包括本体、第一遮光板、第二遮光板和滑板条;多个所述第一遮光板沿设定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本体上;
多个所述第二遮光板沿所述设定方向均匀间隔地竖立在所述滑板条上;所述滑板条沿所述设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用于调节第一遮光板与第二遮光板之间的重叠度;
还包括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本体与所述滑板条之间,复位弹簧趋向于迫使滑板条移动、减小第二遮光板对第一遮光板间隙的遮盖程度;
还包括太阳能电池板、控制器和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通过第一电路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控制器通过第二电路与蓄电池连接;第一电路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置于所述复位弹簧尾端,复位弹簧的顶端固定设置有铁块;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电流经过电磁铁后产生磁力,铁块在磁力的吸附作用下压缩所述复位弹簧,进而带动所述第二遮光板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S11,栽培地选择:选择海拔1200m以下、≥10℃年有效积温4500℃以上、年最低气温3℃以上、最冷月平均气温13 ℃以上、具灌溉条件的余甘子适宜栽培区的宜林地作栽培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成熟期早于9月上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早熟或中熟品种的余甘子包括但不仅限于保山2号余甘子、保山3号余甘子、高黎贡山余甘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0中,利用余甘子整形修剪能够刺激其萌芽开花的树种特性,提前约10天开展整形修剪,促使其早开花、早结果和果实早成熟,为二次果生产提供一定的时间保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中,强迫所述栽培植株短暂休眠的技术措施为:果实采收结束后叶面喷雾尿素溶液1次;间隔5~7天后,叶片喷雾6~8波美度石硫合剂1次;再间隔约7~8天叶片脱落后,整形修剪,以集中养分供给开花结果,提高雌花比例、坐果率及优质果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尿素溶液的质量浓度3~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中,加强抚育包括如下步骤:花期每间隔7天喷雾质量浓度0.3%~0.5%的磷酸二氢钾、硼肥和尿素混合液3次,采果后及时施肥和树盘覆盖保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余甘子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70中,通过加强土、肥、水、树体管理及病虫害防治,实现养树生产三熟果,促进树势恢复,为下一轮的“二年三熟交替生产二次果”筑牢树体基础。
CN202111158146.5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Active CN1137678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8146.5A CN11376780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8146.5A CN11376780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7807A CN113767807A (zh) 2021-12-10
CN113767807B true CN113767807B (zh) 2023-08-04

Family

ID=788545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8146.5A Active CN113767807B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678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78704B (zh) * 2021-09-23 2023-03-28 云南省林业和草原科学院 一种魔芋种植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0632A (ja) * 1995-11-28 1997-06-10 Asmo Co Ltd 遮光装置
JP2013158270A (ja) * 2012-02-02 2013-08-19 Bao Metal Kk オリーブの栽培方法
CN105526725A (zh) * 2015-12-23 2016-04-27 张福隆 弧齿条定位的反射镜追日机构
CN207083662U (zh) * 2017-08-25 2018-03-13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遮阴棚
CN211353285U (zh) * 2019-10-30 2020-08-28 泰兴市旭日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大棚用太阳能蓄电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95485U (en) * 2006-03-08 2006-08-11 De-Sheng Li Roller blind device
CN102144518B (zh) * 2010-12-29 2013-04-10 广西大学 消除南方特早熟梨翻秋花的方法
AU2015333812B2 (en) * 2014-10-15 2019-03-07 S&W Ingenieria Agricola Y Propiedad Intelectual Spa Plant dormancy control system
CN106465669A (zh) * 2015-08-14 2017-03-01 桂林洁宇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使葡萄二次结果赶在笠年春节上市的栽培管理方法
CN106561394A (zh) * 2016-11-12 2017-04-19 洱源县印象林果庄园有限公司 一种在高原地区利用自然气候促使大樱桃提早成熟的栽培方法
CN107750806A (zh) * 2017-10-23 2018-03-06 黄秀英 一种葡萄双季结果的生产管理技术
CN111226679B (zh) * 2020-03-18 2022-09-16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 一种余甘子的反季节栽培方法
CN112042341A (zh) * 2020-09-21 2020-12-08 和县鑫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草莓种植遮阴移栽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50632A (ja) * 1995-11-28 1997-06-10 Asmo Co Ltd 遮光装置
JP2013158270A (ja) * 2012-02-02 2013-08-19 Bao Metal Kk オリーブの栽培方法
CN105526725A (zh) * 2015-12-23 2016-04-27 张福隆 弧齿条定位的反射镜追日机构
CN207083662U (zh) * 2017-08-25 2018-03-13 北京花乡花木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式遮阴棚
CN211353285U (zh) * 2019-10-30 2020-08-28 泰兴市旭日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大棚用太阳能蓄电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余甘子新品种――保山1号;杨晓霞;杨晏平;;中国果业信息(09);67-6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7807A (zh) 2021-12-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Pérez-Pérez et al. Influence of deficit irrigation in phase III of fruit growth on fruit quality in ‘lane late’sweet orange
CN106069484B (zh) 百香果栽培方法
CN106941898A (zh) 一种红心火龙果的种植方法
CN105309260A (zh) 一种绿色百香果栽培方法
CN107258390B (zh) 一种方便收放折叠的连动温室大棚及莲雾的优质稳产栽培方法
CN103766059A (zh) 苹果的施肥方法
CN107278792A (zh) 一种智能温室内红芭拉蒂葡萄一年两熟种植方法
CN113767807B (zh) 一种余甘子栽培方法
CN105284516A (zh) 有机柠檬的种植方法
CN107360934A (zh) 一种种植无花果果树的方法
CN111296264A (zh) 一种露地条件下无土栽培黑莓或蓝莓的方法
CN115316201A (zh) 一种草莓套种甜瓜h型整枝方法
CN201057738Y (zh) 栽培五味子的高效采光棚式立架
CN114557210A (zh) 促进缺光环境甜瓜生长的光调控方法
CN109197340A (zh) 一种大红柑的种植方法
CN105052708A (zh) 一种金线莲温室栽培方法
CN109892160B (zh) 一种越南百香果的引种栽培方法
CN104718914A (zh) 一种茄子增产整枝方法
CN113228992A (zh) 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的冷藏棚及促进草莓花芽分化的方法
CN110959476A (zh) 一种火龙果园间作茄子与无藤南瓜的方法
CN105393758A (zh) 一种利用光源来提高番茄产量及果实品质的方法
Ammerlaan et al. The starch content of tomato leaves grown under glass
AU2021102052A4 (en)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of peach with high ridge and wide furrow
CN110024615B (zh) 野外林地轮伐壮根及控制地表温湿度生产正红菇的方法
CN117837304B (zh) 一种烟草套种大豆的栽培装置及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