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5768A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765768A CN113765768A CN202010490827.0A CN202010490827A CN113765768A CN 113765768 A CN113765768 A CN 113765768A CN 202010490827 A CN202010490827 A CN 202010490827A CN 113765768 A CN113765768 A CN 1137657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ssage
- target message
- target
- receiving end
- response ti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abstract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2549 tra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801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33 accel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135 deep lear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902 propa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073 displacement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15 distribution fun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058 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02 quant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139 quant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27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52 transi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消息处理方法可以包括:获取目标消息;确定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根据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获取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若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从而可以对接收端已读目标消息的判断更加准确和高效。并且,可以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灵活,还可以更好的适应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实际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息交互中,如果消息发送者想要了解消息接收者是否对消息已读,会要求已读回执,现有的一般是消息接收者手动操作确认已读回执,这种方式效率比较低。针对这种效率比较低的方式,现有处理方式则选择当消息显示在接收者的终端屏幕上时,就触发已读回执,这种虽然效率高,但是对于接收者的已读判断不够准确。比如,消息被刷屏导致没有被接收者及时读取,但是由于该消息显示在接收者的终端屏幕上了,就会触发已读回执,使得消息发送者那里会显示消息已读,进而也会造成沟通双方的不同步以给沟通带来不便。另外,现有对已读响应时间的设置不够灵活、也不能有效的适应实际情况。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可以使得消息的处理更加准确高效且灵活。
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消息;
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装置,包括:
目标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消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显示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已读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消息处理设备,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
通过获取目标消息,选择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已读判断更加准确且高效。并且,根据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灵活和贴合实际;基于此,使得本申请的消息处理能够更好的适应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实际情况,且可以提高接收端的体验度,实现消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有效沟通。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包含在说明书中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与说明书一起示出了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并且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送端未接收到已读指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3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发送端接收到已读指示信息的示意图。
图4a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已读响应时间设置界面的示意图。
图4b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选择界面的示意图。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装置的框图。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消息处理装置1100的框图。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消息处理装置1200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
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另外,为了更好的说明本申请,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申请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申请的主旨。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是利用数字计算机或者数字计算机控制的机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感知环境、获取知识并使用知识获得最佳结果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人工智能软件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视觉技术、语音处理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以及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几大方向。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和进步,人工智能技术在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涉及人工智能的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具体通过如下实施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图1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系统的示意图。所述应用系统可以用于本申请的消息处理方法。如图1所示,该应用系统至少可以包括服务器01和终端02。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01可以包括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终端02可以包括智能手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音箱、数字助理、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reality,VR)设备、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类型的实体设备。实体设备,也可以包括运行于实体设备中的软体,例如应用程序等。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02上运行的操作系统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安卓系统、IOS系统、linux、windows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上述终端02以及服务器01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方式进行直接或间接地连接,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所述终端02可以作为接收端和发送端,用于提供面向用户的消息处理,以即时通讯的群聊场景为例,用户可以在终端02的群聊窗口中发送消息或接收消息。终端02可以显示该群聊窗口中的消息,并且在群聊中存在指向自己的目标消息时,终端02还可以进行消息处理,以发送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其中,使用到的阅读速度识别模型可以是服务器01基于机器学习训练得到的并发送给终端02使用的。或者,终端02可以发送目标消息,在接收到已读指示信息时,可以将对应的目标消息标识为已读并显示。终端02提供面向用户的消息处理的方式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应用程序方式、网页方式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由服务器01执行消息处理方法,优选地,在服务器01中实现所述消息处理。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阅读速度识别模型的训练处理也可以在终端02中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优选的,在服务器01中实现该模型的训练处理,以便减轻终端的数据处理压力,改善面向用户的终端的设备性能。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服务器02为分布式系统时,该分布式系统可以为区块链系统,分布式系统为区块链系统时,可以由多个节点(接入网络中的任意形式的计算设备,如服务器、用户终端)形成,节点之间形成组成的点对点(P2P,Peer To Peer)网络,P2P协议是一个运行在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协议之上的应用层协议。在分布式系统中,任何机器如服务器、终端都可以加入而成为节点,节点包括硬件层、中间层、操作系统层和应用层。具体的,区块链系统中各节点的功能,涉及的功能可以包括:
1)路由,节点具有的基本功能,用于支持节点之间的通信。
节点除具有路由功能外,还可以具有以下功能:
2)应用,用于部署在区块链中,根据实际业务需求而实现特定业务,记录实现功能相关的数据形成记录数据,在记录数据中携带数字签名以表示任务数据的来源,将记录数据发送到区块链系统中的其他节点,供其他节点在验证记录数据来源以及完整性成功时,将记录数据添加到临时区块中。
具体地,图2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示出了一种可能的步骤顺序,实际上并不限定必须严格按照此顺序。有些步骤可以在互不依赖的情况下并行执行,例如下面的S107与其它步骤S103、S105可以并行执行。以下主要以群聊场景为例,对本申请的消息处理方法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包括:
S101,获取目标消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消息可以为指向至少一个接收端的消息。在单聊中,发送给接收端的消息都可以被认为是目标消息。在群聊中,例如,群聊中的@接收端的消息可以被认为是目标消息。以@接收端+消息的方式表示目标消息仅仅是示例,目标消息还可以使用其它方式表示,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可选地,如果群聊中的一个消息没有@接收端,可以默认该消息为指向所有接收端的目标消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群聊中的消息以获取群聊中的目标消息。比如在企业微信的群聊中,检测到@接收端A的消息,则可以确定该@接收端A的消息为目标消息。
S103,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是指能够描述目标消息本身特征和/或目标消息传输特征的信息。目标消息本身特征可以包括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目标消息的长度等;目标消息传输特征可以包括目标消息的接收端、目标消息的发送端等。在一个示例中,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中的至少一种:目标消息的接收端、目标消息的发送端、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目标消息的长度等。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可以用于区分目标消息的重要性或优先级。例如,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可以包括工作消息、通知消息、感兴趣消息、其它消息等。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由于目标消息具有指向性,可以将目标消息指向的所述至少一个接收端确定为目标消息的接收端。例如,目标消息为@接收端A的消息,该接收端A可以为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其中,可以用接收端的标识来表示该接收端。相应地,可以获取目标消息的源地址等来确定目标消息的发送端,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还可以确定目标消息的长度,例如,可以获取目标消息包括的字数,然后可以根据目标消息包括的字数,确定目标消息的长度,比如目标消息包括10个字,可以确定目标消息的长度为10。或者,可以预先设置字数范围与长度的映射关系,比如大于第一数字阈值为长、小于或等于第二数字阈值为短、大于第二数字阈值且小于或等于第一数字阈值为中。这样可以根据目标消息包括的字数所在的字数范围,确定目标消息的长度。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可以获取目标消息的关键词,根据关键词,确定匹配的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比如,获取目标消息的关键词包括通知、汇合时间等,可以确定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为通知消息;获取目标消息的关键词与预先设置的感兴趣关键词匹配时,可以确定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为感兴趣消息。本申请对关键词与内容类型的对应关系不作限定。可选地,该关键词与内容类型的对应关系可以是用户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统计得到的,本申请对此也不作限定。
S105,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在属性信息包括目标消息的接收端时,可以根据该接收端查找对应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可以将该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由于接收端对应的用户可以灵活设置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可以提高用户的已读响应体验度。
或者,在属性信息包括目标消息的长度时,可以根据目标消息的长度,匹配得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比如可以在消息长度与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对应关系中匹配得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可以将该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其中,消息长度与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对应关系中可以是消息长度越长,第二响应时间阈值越大,具体的对应关系可以预先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本申请对消息长度与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对应关系的具体形式不作限定。
可选地,在属性信息包括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长度时,还可以根据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该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例如,可以如上述方式,分别获取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二响应时间阈值,然后可以根据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二响应时间阈值,确定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比如,可以将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中较大的作为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这样可以使得已读响应时间足够长,保证已读回执的准确性。
本申请对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包括的内容不作限定。对于属性信息包括其他内容时,比如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消息的发送端、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可以获取发送端和/或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匹配的优先级,比如发送端为上级领导和/或内容类型为工作消息,此时优先级高;其他发送端和其他内容类型的优先级可以为低。这里优先级高对应的发送端和/或内容类型可以是接收端的用户设置的。然后可以将优先级匹配的响应时间确定为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S107,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其中,所述当前消息显示区域可以是指处于接收端所在终端的屏幕的最上层或处于激活状态,即处于接收端屏幕上的可见状态。所述显示时长可以是指目标消息持续显示在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时长,即目标消息处于屏幕上可见状态的持续时间。
在一个示例中,以在服务器中实现消息处理为例,该接收端可以在目标消息显示在接收端的屏幕上当前消息显示区域时,开始计时,获取计时结果,可以将计时结果同步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将该计时结果作为目标消息在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可选地,计时可以在目标消息处于不可见状态时中断。
可选地,在中断后,若检测到该目标消息所在的窗口再次处于可见状态,且该目标消息还处于该窗口中,可以从中断时刻接着计时,并可以将计时结果同步到服务器。比如接收端的用户正在阅读目标消息,突然有广告电话进入,此时虽然会有短暂的不可见状态,但是由于用户一般会直接挂断该电话,因此可以继续计时,这样可以更适应实际情况。或者,也可以重新计时,并将重新计时结果同步到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中断时间阈值和实际中断时长,确定是从中断时刻接着计时,还是重新计时。比如可以判断实际中断时长是否大于中断时间阈值,若是,则重新计时;若否,则从中断时刻接着计时。
S109,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根据获取到的显示时长,实时或周期性的判断该显示时长是否达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若显示时长达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确定目标消息被已读,并可以发送该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该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以使该发送端将相应的目标消息标识为已读并进行相应显示。已读的标识方式可以如图3b所示;发送端未接收到已读指示信息之前,可以如图3a所示。图3a和图3b只是示例,比如对于已读的标识方式可以是其它形式,可以包括结合用户兴趣、增强互动性等而设置的标识方式等,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其中,已读指示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消息的标识码、已读该目标消息的接收端的标识。若该目标消息指向至少两个接收端,该已读指示信息还可以包括已读接收端的数量。本申请对已读指示信息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发送端有效获知已读信息即可。
通过获取目标消息,选择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已读判断更加准确且高效。并且,根据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灵活和贴合实际;基于此,使得本申请的消息处理能够更好的适应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实际情况,且可以提高接收端的体验度,实现消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有效沟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终端(接收端和发送端)可以设置对应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例如,每个终端可以提供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设置界面(比如可以点击图4b的设定自己的消息响应时间,进入该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设置界面),由每个终端对应的用户设置第一响应时间阈值。每个终端可以将该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上报至服务器作为每个终端的设置信息,服务器可以保存每个终端与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对应关系。这样,每个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消息浏览习惯、阅读速度等,设置不同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实现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差异化设置,使得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设置更加灵活,用户体验度更好。并且,根据该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确定目标消息是否被已读,可以更符合每个用户的实际情况,从而可以提高已读确认的准确性。
可选地,每个用户还可以设置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比如,以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自动确定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如图4a所示,用户可以在已读响应时间设置界面选择已读响应时间功能,进入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选择界面,如图4b所示。在该确定方式选择界面可以选择确定方式。可选地,还可以将用户选择的确定方式发送至服务器作为终端的设置信息,使得服务器可以保存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方式。其中,图4a和图4b仅仅是示例,本说明书对此不作限定。
在上述基础上,可选地,可以获取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方式,然后可以根据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方式,对该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进行确定,即具体选择步骤S105中的哪种方式进行确定。作为一个示例,可以将以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方式以外的其它确定方式均作为自动确定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方式。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图5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其中,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如图5所示,上述步骤S105可以包括:
S501,获取所述接收端的设置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针对聊天或目标消息进行一些设置,如图4a和4b所示,从而形成设置信息,该设置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等。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根据接收端进行查找,获取接收端的设置信息。
S503,若所述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检测设置信息中是否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若包括,由于接收端的用户比较了解自身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并且为了提高用户体验度,可以直接将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S505,若所述设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在接收端没有设置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的情况下,即若设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可以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通过优先将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提高用户对消息已读响应的体验度。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基于在线阅读的大量数据,获取用于训练阅读速度识别模型的训练样本集。该训练样本集中可以包括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以及对应的阅读速度。其中,用户属性信息可以是指能够影响用户阅读速度的基本信息,比如用户的年龄、文化水平等。终端设备信息可以是指能够影响阅读操作的响应时间的信息,比如终端的机型、操作系统等,不同的机型或操作系统对阅读的翻页等操作的响应时间会不同,例如新版机型比老旧版机型对阅读操作的响应时间短。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用该训练样本集对预设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训练,直到输出的阅读速度与样本数据集中对应的阅读速度匹配,可以将当前的机器学习模型作为阅读速度识别模型。
图6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包括:
S601,获取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存储接收端和发送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这样可以通过查找数据库,获取接收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和接收端对应的终端设备信息。
S603,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输入阅读速度识别模型进行阅读速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
举例来说,若用户属性信息中的用户年龄越老,终端设备信息中的终端的机型越低端,得到的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越慢。该阅读速度可以是每秒阅读字数,也可以是每秒阅读字数的量化,比如阅读速度快、中、慢。本申请对具体的量化方式不作限定。
S605,根据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获取第三响应时间阈值。
在一个示例中,若阅读速度为每秒阅读的字数,目标消息的长度为字数,则可以将目标消息的长度与阅读速度做除法,得到接收端对应的第三响应时间阈值。
可选地,也可以预先设置阅读速度与阅读响应时间的对应关系。这样可以获取阅读速度对应的阅读响应时间,以及目标消息的长度对应的第二响应时间阈值;然后可以对阅读响应时间和第二响应时间阈值进行加权计算,得到接收端对应的第三响应时间阈值。其中,阅读响应时间和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分别对应的权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或者,也可以直接利用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对该第二响应时间阈值进行调整,比如,阅读速度快,可以将该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减去预设步长,得到第三响应时间阈值;阅读速度慢,可以将该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加上预设步长,得到第三响应时间阈值;阅读速度中,可以将该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第三响应时间阈值。其中,预设步长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限定,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607,将所述第三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通过阅读速度识别模型得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并根据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和目标消息的长度,从而确定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高效和准确。并且由于阅读速度识别模型是基于包括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的训练样本集训练学习得到的,可以基于更加全面的实际因素获取阅读速度,从而基于该阅读速度确定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更加准确和贴合实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通过采集的方式,获取大量的消息长度对应阅读时长的样本数据,其中,采集时可以覆盖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等。然后可以对该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得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其中,如果同一个消息长度对应至少两个阅读时长,可以将该至少两个阅读时长的均值作为该消息长度对应的阅读时长。
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可以表征消息长度与阅读时长的对应关系。例如,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可以是消息长度与阅读时长的曲线分布函数;或者,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可以是消息长度的不同范围与阅读时长的对应关系,比如以表格的形式实现的该对应关系。本申请对该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的形式不作限定。
图7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如图7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包括:
S701,获取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
S703,获取所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匹配的阅读时长作为第二响应时间阈值;
S705,将所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利用目标消息的长度在获取的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中匹配,将匹配得到的阅读时长作为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并可以将所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通过与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匹配得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由于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是统计得到的,可以使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准确和符合实际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也可以不对是否获取到第一响应时间阈值进行判断,可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三响应时间阈值,确定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比如,可以利用预设策略,根据获取到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三响应时间阈值,确定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该预设策略可以包括以下中的一种:以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以获取到的响应时间阈值中最大的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以获取到的响应时间阈值的均值为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这样得到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综合用户的喜好和实际情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之后,还可以包括:获取所述接收端的当前状态;若该当前状态满足预设状态,调整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调整后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其中,预设状态可以是指影响接收端的用户查看目标消息的状态,例如忙、游戏中、听音乐、看视频等。
也就是说,如果当前状态不影响接收端的用户查看目标消息,可以不对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进行调整。如果当前状态影响接收端的用户查看目标消息,比如在看视频,虽然此时群聊窗口可能也是显示在接收端的屏幕上的,即处于可见状态,但接收端的用户不会关注到群聊中的消息或者不愿暂停去查看消息,可以对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进行调整,比如可以在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基础上加上一个预设时间,使得已读响应时间延长,以更好的适应接收端的当前状态。该预设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图8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方法流程图。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如图8所示,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包括:
S801,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关联关系可以包括工作级别关系、朋友关系等。其中,工作级别关系可以包括上级关系、同级关系或下级关系;朋友关系可以包括重要朋友、关注的朋友、普通朋友等。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通过检测接收端的社交关系,获取接收端与发送端之间的关联关系。其中,所述社交关系可以是接收端设置的,也可以是服务器统计得到的,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S803,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优先级。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关联关系对应的优先级,比如,关联关系为上级关系或重要朋友,对应优先级高;关联关系为同级关系或关注的朋友,对应优先级中;关联关系为下级关系或普通朋友,对应优先级低。类似的,也可以预先设置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对应的优先级,比如工作消息和通知消息的优先级高、感兴趣的消息优先级中、其它消息优先级低。或者,可以预先设置关联关系和内容类型对应的优先级,本申请对具体对应关系不作限定,只要能够使得接收端重视的消息对应的优先级较高即可。
S805,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可以将优先级匹配的响应时间确定为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其中,优先级越高,匹配的响应时间越长。具体优先级与匹配的响应时间的对应关系,本申请不作限定。
通过接收端和发送端直接的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优先级,并根据该优先级,确定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使得对于接收端重要的消息(比如上级发送的消息、工作消息、重要朋友的消息等)具有较长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从而可以保证这些类型消息的已读确认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和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包括:
根据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或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初始响应时间阈值。该步骤可以利用步骤S501-S505实现,在此不再赘述。该初始响应时间阈值可以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第二响应时间阈值和第三响应时间阈值中的一个。
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优先级,获取修正时间;其中,目标消息的优先级的确定可以利用上述步骤S801、S803确定。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优先级越高,对应的修正时间越长,这样可以保证优先级高的目标消息被确定为已读的准确性。这里优先级对应的修正时间可以与上述优先级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根据所述修正时间和所述初始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在一个示例中,可以将修正时间与初始响应时间阈值的和作为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可以将修正时间与初始响应时间阈值的加权和作为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通过修正时间和初始响应时间阈值确定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可以更加合理。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还可以对目标消息是否被已读的判断再加一个条件,使得已读判断更加准确。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参见图9,图9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在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时间阈值之后,发送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之前,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
S901,获取所述接收端的操作信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可以实时检测并记录接收端的操作信息,并且可以将接收端的操作信息同步到服务器,服务器可以保存接收端的操作信息。本申请对该操作信息不作限定。然后,在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时,可以从保存的接收端的操作信息中获取目标消息的接收端的操作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在接收端,可以在目标消息的预设区域弹出气泡,比如在目标消息的左侧区域弹出气泡,如果检测到接收端的用户点击该气泡,则检测到接收端的操作信息为: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
可选地,用户可以对是否需要自己手动确认已读回执进行设置,如果设置不需要,接收端接收到目标消息时,则不弹出气泡,不需要手动进行已读回执的确认操作;如果设置需要,接收端接收到目标消息时,才弹出气泡,此时才需要手动进行已读回执的确认操作。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获取接收端是否重新定位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时,可以利用获取的屏幕的滑动信息和/或重力感应器采集的信息,判断接收端是否重新定位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其中,重力感应器采集的信息可以包括翻转信息、位移信息等。
S903,若所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预设条件可以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接收端在消息输入框中进行输入操作、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所述接收端重新定位到所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所述接收端的鼠标轨迹或触摸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不受任何步骤限制,实时执行步骤S901,只要存在一次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可以进行记录,并可以停止S901,在此基础上,若显示时长也达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可以发送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即在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并且显示时长达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时,才发送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目标消息的发送端。而对于判断操作信息是否满足预设条件的时机和判断显示时长是否达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时机,本申请不作限定。
可选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一般表示目标消息被已读的概率较高,也可以直接在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发送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本说明书实施例中,若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所述接收端重新定位到所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或者所述接收端的鼠标轨迹或触摸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还可以包括:
发送消息输入框的显示指示信息至所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显示消息输入框。也就是说检测到了接收端对目标消息的操作,可以指示接收端将消息输入框拉上来,方便接收端对目标消息的回复。
图10示出根据本申请一实施例的消息处理装置的框图。如图10所示,所述装置可以包括:
目标消息获取模块101,用于目标消息;
第一确定模块103,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105,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显示时长获取模块107,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已读指示信息发送模块109,用于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通过获取目标消息,选择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可以实现对目标消息的已读判断更加准确且高效。并且,根据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使得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的确定更加灵活和贴合实际;基于此,使得本申请的消息处理能够更好的适应接收端和目标消息的实际情况,且可以提高接收端的体验度,实现消息发送端和接收端的有效沟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确定模块105可以包括:
第一响应时间阈值获取单元,用于若获取到所述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单元,用于若没有获取到所述接收端设置的第一响应时间阈值,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所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表征消息长度与阅读时长的对应关系;
第二响应时间阈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匹配的阅读时长作为第二响应时间阈值;
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确定单元可以包括:
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
阅读速度获取子单元,用于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输入阅读速度识别模型进行阅读速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
第三响应时间阈值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获取第三响应时间阈值;
将所述第三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已读指示信息发送模块109可以包括:
操作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的操作信息;
已读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若所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其中,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接收端在消息输入框中进行输入操作、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所述接收端重新定位到所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所述接收端的鼠标轨迹或触摸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消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预设条件为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所述接收端重新定位到所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或者所述接收端的鼠标轨迹或触摸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时,已读指示信息发送模块109还可以包括:
显示指示信息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消息输入框的显示指示信息至所述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显示消息输入框。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和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1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消息处理装置1100的框图。例如,装置1100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11,装置11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1102,存储器1104,电源组件1106,多媒体组件1108,音频组件11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1112,传感器组件1114,以及通信组件1116。
处理组件1102通常控制装置1100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11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11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11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1108和处理组件11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11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装置11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装置11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11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1106为装置10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11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装置11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在所述装置1100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11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装置1000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11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11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装置1100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1104或经由通信组件11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11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1112为处理组件11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11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装置11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检测到装置1100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装置1100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检测装置1100或装置1100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装置1100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装置1100方位或加速/减速和装置1100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11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11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1116被配置为便于装置1100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装置11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2G或3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11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11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装置11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104,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100的处理器11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图1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用于消息处理装置1200的框图。例如,装置1200可以被提供为一服务器。参照图12,装置1200包括处理组件1222,其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由存储器1232所代表的存储器资源,用于存储可由处理组件1222的执行的指令,例如应用程序。存储器1232中存储的应用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每一个对应于一组指令的模块。此外,处理组件1222被配置为执行指令,以执行上述方法。
装置1200还可以包括一个电源组件1226被配置为执行装置1200的电源管理,一个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1250被配置为将装置1200连接到网络,和一个输入输出(I/O)接口1258。装置1200可以操作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232的操作系统,例如Windows ServerTM,Mac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或类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1232,上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可由装置1200的处理组件1222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申请可以是系统、方法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使处理器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申请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申请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0)
1.一种消息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消息;
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设置信息;
若所述设置信息中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将所述第一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若所述设置信息中不包括第一响应时间阈值,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或者,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包括:
获取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所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表征消息长度与阅读时长的对应关系;
获取所述消息阅读时长分布信息中与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匹配的阅读时长作为第二响应时间阈值;
将所述第二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
将所述用户属性信息和终端设备信息输入阅读速度识别模型进行阅读速度识别处理,得到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
根据所述接收端对应的阅读速度和所述目标消息的长度,获取第三响应时间阈值;
将所述第三响应时间阈值作为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包括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和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之间的关联关系;
根据所述关联关系和/或所述目标消息的内容类型,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优先级;
根据所述优先级,确定所述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时间阈值之后,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接收端的操作信息;
若所述操作信息满足预设条件,则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预设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所述接收端在消息输入框中进行输入操作、所述接收端对所述目标消息的已读回执进行确认操作、所述接收端重新定位到所述目标消息并停留预设时长、所述接收端的鼠标轨迹或触摸轨迹经过所述目标消息。
8.一种消息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消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目标消息;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消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消息的接收端对应的目标响应时间阈值;
显示时长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目标消息在所述接收端当前消息显示区域的显示时长;
已读指示信息发送模块,用于若所述显示时长达到所述目标响应时间阈值,发送所述目标消息对应的已读指示信息至所述目标消息的发送端。
9.一种消息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10.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90827.0A CN113765768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490827.0A CN113765768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5768A true CN113765768A (zh) | 2021-12-07 |
CN113765768B CN113765768B (zh) | 2024-05-14 |
Family
ID=78782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490827.0A Active CN113765768B (zh) | 2020-06-02 | 2020-06-02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765768B (zh)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79019A1 (en) * | 2014-11-17 | 2016-05-26 | Thomson Licensing |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 review state to an electronic message |
CN106533897A (zh) * | 2015-09-15 | 2017-03-22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判断即时通讯消息已读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612226A (zh) * | 2015-10-22 | 2017-05-0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7547741A (zh) * | 2017-08-29 | 2018-01-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20180032222A1 (en) * | 2015-12-07 | 2018-02-01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US20180219817A1 (en) * | 2017-01-30 | 2018-08-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Personalized message priority classification |
CN108920235A (zh) * | 2018-06-27 | 2018-1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标记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29005A (zh) * | 2019-01-02 | 2019-05-0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351423A (zh) * | 2019-05-27 | 2019-10-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未读消息处理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2020
- 2020-06-02 CN CN202010490827.0A patent/CN1137657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6079019A1 (en) * | 2014-11-17 | 2016-05-26 | Thomson Licensing | Data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ssigning a review state to an electronic message |
CN106533897A (zh) * | 2015-09-15 | 2017-03-22 |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判断即时通讯消息已读的方法及装置 |
CN106612226A (zh) * | 2015-10-22 | 2017-05-03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即时通讯消息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20180032222A1 (en) * | 2015-12-07 | 2018-02-01 |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
US20180219817A1 (en) * | 2017-01-30 | 2018-08-02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Personalized message priority classification |
CN107547741A (zh) * | 2017-08-29 | 2018-01-05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8920235A (zh) * | 2018-06-27 | 2018-11-30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未读标记控制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09729005A (zh) * | 2019-01-02 | 2019-05-07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0351423A (zh) * | 2019-05-27 | 2019-10-18 |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未读消息处理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周军;罗庆;: "基于GSM模块的中英文短消息发送设计", 自动化应用, no. 12, 25 December 2015 (2015-12-25), pages 20 - 21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765768B (zh) | 2024-05-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7216827B2 (ja) | 情報推薦方法及び情報推薦装置、端末、サーバ並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 |
CN105426152B (zh) | 弹幕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 |
JP6228676B2 (ja) | 接続状態プロンプティ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 |
CN104615655B (zh) | 信息推荐方法和装置 | |
CN104572942A (zh) | 推送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 |
CN107463643B (zh) | 弹幕数据的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CN109521918B (zh) |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6254467A (zh) | 文件分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6960014B (zh) | 关联用户推荐方法及装置 | |
CN104899083A (zh) | 应用分享方法及装置 | |
CN107959757B (zh) | 用户信息处理方法、装置、app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 |
CN109302341B (zh) | 即时通信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KR102239616B1 (ko) | 메시지 통지 방법 및 단말기 | |
CN104050236B (zh) | 网站内容更新提示方法、服务器和客户端 | |
CN110636318A (zh) | 消息显示方法、装置、客户端设备、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
CN113190748B (zh) | 账户推荐方法、装置、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5721283B (zh) | 截屏消息的发送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03970831B (zh) | 推荐图标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928425A (zh) | 信息监控方法及装置 | |
CN104219360B (zh) | 信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7222576B (zh) | 相册同步方法及装置 | |
CN105095296B (zh) | 文件管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0913276B (zh) | 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服务器、终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0213062B (zh) | 处理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3765768B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