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63192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63192A
CN113763192A CN202011404977.1A CN202011404977A CN113763192A CN 113763192 A CN113763192 A CN 113763192A CN 202011404977 A CN202011404977 A CN 202011404977A CN 113763192 A CN113763192 A CN 113763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ent data
user
processing
processor
sn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049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得地贤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filed Critical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763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63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6Message adaptation to terminal or network requirements
    • H04L51/063Content adaptation, e.g. replacement of unsuitable cont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3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unstructured textual data
    • G06F16/33Querying
    • G06F16/332Query formulation
    • G06F16/3329Natural language query formulation or dialogu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5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for image manipulation, e.g. dragging, rotation, expansion or change of colou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4-63325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服务器装置,该服务器装置将由任意的登记用户上传的图像信息和上传该图像信息的上传用户的识别信息对应着存储起来,按照来自上传用户或其他登记用户的请求,进行将该上传用户所上传的图像信息与任意的登记用户关联起来的标签附加处理,对作为标签附加处理的对象的图像信息与登记用户之间的关联进行管理。
在日本特开2015-164076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系统,该系统显示从各种资源取得的内容,执行在聊天群组或联络地址中共享内容的处理,并执行在外部的社交媒体共享该内容的处理。
但是,存在要将图像数据或文档数据等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将与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1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2方案,所述加工根据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被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3方案,所述处理器向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所述内容数据,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所述处理器根据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加工进行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4方案,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显示装置,所述处理器还使未被实施所述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5方案,所述处理器还使被实施了所述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6方案,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接收从发送方发送的内容数据,所述处理器使被实施了与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7方案,所述处理器还将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作为缩略图像而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所述处理器使所述缩略图像反映出所述加工,或者在所述缩略图像被指定并且所述内容数据被放大显示时使所述缩略图像反映出所述加工。
根据本发明的第8方案,所述加工根据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用来接收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被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9方案,所述加工根据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方用来发送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与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用来接收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被变更。
根据本发明的第10方案,所述应用软件是在社交网络服务中使用的应用软件,该社交网络服务用于在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交换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第11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如下进行动作: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本发明的第12方案,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所述处理如下进行动作:接收从发送方发送的内容数据,使显示装置显示被实施了与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第13方案,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效果)
根据所述第1、11、或13方案,能够将与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所述第2或3方案,能够将被实施了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的关系对应的加工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所述第4方案,能够在发送方确认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5方案,能够在发送方确认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6或12方案,能够显示被实施了与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加工的内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7方案,能够在显示缩略图像的阶段确认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或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
根据所述第8方案,能够将与在发送目的地使用的应用软件对应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所述第9方案,能够将被实施了与在发送方使用的应用软件和在发送目的地使用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加工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根据所述第10方案,能够将被实施了与在社交网络服务中使用的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框图。
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SNS服务器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终端装置的结构的框图。
图4是示出聊天群组管理表的图。
图5是示出用户属性管理表的图。
图6是示出属性关系管理表的图。
图7是示出加工内容管理表的图。
图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处理的图。
图9是示出用户A用的画面的图。
图10是示出用户B用的画面的图。
图11是示出用户D用的画面的图。
图12是示出用户B用的画面的图。
图13是示出用户B用的画面的图。
图14是示出用户A用的画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说明。图1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的一例。
作为一例,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包含SNS服务器10和1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信息处理系统包含终端装置12A、12B、12C、…、12Z。图1所示的终端装置的数量只不过是一例,在信息处理系统中只要包含1个或多个终端装置即可。下面,在不需要区分终端装置12A、12B、12C、…、12Z的情况下,将它们称为“终端装置12”。此外,信息处理系统也可以包含终端装置以外的装置(例如服务器等)。
SNS服务器10和终端装置12具有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的功能。该通信可以是利用缆线的有线通信,也可以是无线通信。即,各装置可以通过缆线而与其他装置等物理连接,彼此发送接收信息,也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彼此发送接收信息。作为无线通信,例如使用近距离无线通信、Wi-Fi(注册商标)等。也可以使用这些以外的标准的无线通信。近距离无线通信例如是Bluetooth(注册商标)、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er)、NFC等。各装置也可以经由LAN(Local Area Network)、互联网等通信路径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SNS服务器10和各终端装置12能够经由通信路径N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例如,通信路径N是互联网。
SNS服务器10是提供社交网络服务(以下称为“SNS”)的服务器。SNS是通过辅助或促进该SNS的参加者即发言者彼此的信息交换来辅助或促进发言者与其他发言者的联系的服务。还有如果没有来自现有发言者的邀请则不许可参加的SNS。作为SNS的一例,能够举出Facebook(注册商标)、LINE(注册商标)、Twitter(注册商标)、Instagram(注册商标)、LinkedIN(注册商标)、TikTok(注册商标)等。本实施方式的SNS可以具有公知的SNS所具有的功能,也可以提供由公知的SNS提供的服务。
SNS上交换的信息的一例是内容数据。内容数据例如是表示消息或建议等字符串的数据(例如文档数据)、图像数据(例如静态图像数据或动态图像数据)、声音数据或它们的组合等。在SNS上能够进行内容数据的发送、接收、编辑和删除等。
SNS服务器10提供1个或多个SNS。例如,在多个发言者利用相同的SNS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经由该相同的SNS对该多个发言者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交换(即信息的发送接收)进行控制。此外,在多个发言者分别利用不同的SNS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可以通过对不同的SNS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交换进行控制而对利用不同的SNS的多个发言者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交换进行控制。例如,在发言者A登记在SNS(1)中并利用SNS(1)、另一个发言者B登记在另一个SNS(2)中并利用SNS(2)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通过对SNS(1)与SNS(2)之间的内容数据的交换进行控制,而经由SNS(1)和SNS(2)对发言者A与发言者B的内容数据的交换进行控制。具体而言,在发言者A利用SNS(1)对发言者B提交内容数据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接收该提交的内容数据,并经由SNS(2)发送到发言者B。在发言者B的终端装置12中,在SNS(2)上显示该提交的内容数据。
SNS服务器10存储SNS中登记的会员即发言者的用户帐户信息并进行管理。用户帐户信息是用于登录SNS并利用SNS的信息,例如是包含SNS用ID和密码的信息。例如,通过向SNS服务器10发送用户帐户信息并登录SNS,具有该用户帐户信息的发言者(即被分配该用户帐户信息的发言者)被许可利用SNS。
SNS服务器10也可以存储表示发言者之间的关系的信息并进行管理。表示发言者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例如是表示SNS上的发言者之间的信赖度的信息、表示发言者之间的关系的种类(例如朋友等)的信息、表示这双方的信息等。
发言者可以是一个用户,也可以是多个用户所属的团体。在以下的说明中,作为一例,对在SNS上在多个用户之间交换内容数据的情况进行说明,但是,作为与其不同的一例,也可以在1个或多个用户与1个或多个团体之间交换内容数据,还可以在多个团体之间交换内容数据。
另外,团体例如是公司等企业单位、企业内的部门单位、部门内的群组单位、部门活动等小组单位、某些人的集合或其他人的集合等,其种类和人数没有限定。也可以在团体中定义层级。例如,可以分别定义上位团体、属于该上位团体的中位团体和属于该中位团体的下位团体。例如,棒球部和足球部分别是下位团体,该棒球部和足球部所属的运动部这样的团体相对于棒球部和足球部是上位团体。上位团体、中位团体和下位团体的定义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仅定义上位团体和下位团体的层级,也可以定义更细的层级。
终端装置12例如是个人计算机(以下称为“PC”)、平板PC、智能手机或移动电话等。终端装置12相当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用户在利用SNS时要利用终端装置12。例如,当利用终端装置12设定SNS用的用户帐户信息时,该用户帐户信息被输出到SNS服务器10,用户登录SNS。另外,终端装置12相当于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用户A、B、C、…、Z利用各自的终端装置12。作为一例,用户A利用终端装置12A,用户B利用终端装置12B,用户C利用终端装置12C。其他用户也同样。
用户A、B、C、…、Z各自的用户帐户信息存储在SNS服务器10中,由SNS服务器10管理。即,用户A、B、C、…、Z是SNS服务器10提供的SNS中所登记的、SNS的参加者。
例如,用户A能够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A而登录SNS并利用SNS。用户B、C、…、Z也同样。另外,也可以是多个用户通过操作一个终端装置12而登录SNS,通过操作这一个终端装置12而向SNS提交内容数据。
此外,聊天机器人等自动应答对象的用户帐户信息也可以由SNS服务器10管理,该自动应答对象是SNS的参加者。例如,自动应答对象构成为作为对用户的询问进行应答的应答助手发挥功能,接收SNS上的用户的发言的内容,对该发言的内容进行分析,生成针对该发言的内容的回答等,并在SNS上通知给用户。自动应答对象例如是通过执行程序而实现的。该程序例如存储在SNS服务器10、其他服务器、终端装置12中。自动应答对象也可以是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的自动应答AI。人工智能中使用的算法可以是任意的。这种自动应答对象也相当于发言者的一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SNS上形成聊天群组。聊天群组是在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多个发言者之间交换内容数据的群组。向聊天群组提交的内容数据被发送到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发言者。另外,SNS的参加者即发言者也可以属于多个聊天群组。向聊天群组提交的内容数据可以由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发言者进行编辑、删除等。也可以在聊天群组内设定特定的会议等任务,多个发言者可以参加该任务并交换内容数据。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该内容数据实施与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被发送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例如是SNS的用户(例如接收侧的用户)、SNS中使用的帐户(例如接收侧的帐户)或终端装置12(例如接收侧的终端装置12)等。此外,在对一个用户分配多个帐户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是各个帐户。
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可以根据该内容数据的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的关系进行变更。内容数据的发送方例如是SNS的用户(例如发送侧的用户)、SNS中使用的帐户(例如发送侧的帐户)或终端装置12(例如发送侧的终端装置12)等。此外,在对一个用户分配多个帐户的情况下,发送方是各个帐户。
例如,在对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例如一次性对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内容数据的情况下),可以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根据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的关系变更对该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
针对内容数据的加工可以由发送方(例如发送侧的终端装置12)实施,可以由发送目的地(例如接收侧的终端装置12)实施,可以由SNS服务器10实施,可以由SNS服务器10以外的服务器等装置实施,还可以由发送方、发送目的地、SNS服务器10和其他装置中的2个以上的组合来实施。即,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的装置和该装置的数量没有限定。当然,也可以由用户或管理者等来指定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的装置,利用该指定的装置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
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的概念的范畴例如包括改变内容数据的颜色(例如图像数据的颜色、文本数据的字符的颜色或背景的颜色等)、内容数据的剪裁(例如图像数据的剪裁)、变更图像数据中表示的物体(例如人物、动物或除此以外的物体)的形状、对内容数据施加装饰(例如对图像数据中表示的物体施加装饰、对文本数据的字符或背景施加装饰等)、改变文本数据的字符的字体、改变文本数据中表示的文本的表达方式(例如将文章改变成使用礼貌语或尊他语的表现)、改变文本的文体、以及对声音数据或音乐数据进行编辑(例如调制)等。当然,这些只不过是加工的一例,也可以对内容数据实施除此以外的加工。此外,也可以由发送方指定加工的内容,也可以由SNS服务器10等提出加工的具体内容。
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一例,经由SNS在多个用户之间交换内容数据,但是,也可以经由电子邮件或在线存储器等在多个用户之间交换内容数据。在经由SNS以外的方法(例如电子邮件或在线存储器等)在多个用户之间交换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也与利用SNS的情况同样,对该内容数据实施与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
下面,参照图2对SNS服务器10的硬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中示出SNS服务器10的硬件的结构的一例。
SNS服务器10例如包含通信装置14、UI16、存储器18和处理器20。
通信装置14是具有通信芯片或通信电路等的通信接口,具有向其他装置发送信息的功能和接收从其他装置发送来的信息的功能。通信装置14可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可以具有有线通信功能。通信装置14例如可以通过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以经由LAN或互联网等通信路径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UI16是用户接口,包含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器或EL显示器等。操作装置是键盘、输入键或操作面板等。UI16也可以是兼具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的触摸面板等UI。此外,麦克风可以包含在UI16中,发出声音的扬声器也可以包含在UI16中。另外,UI16也可以不设置在SNS服务器10中。
存储器18是构成存储各种信息的1个或多个存储区域的装置。存储器18例如是硬盘驱动器、各种存储器(例如RAM、DRAM、ROM等)、其他存储装置(例如光盘等)或它们的组合。1个或多个存储器18包含在SNS服务器10中。
在存储器18中存储有SNS中登记的发言者的用户帐户信息和其他信息(例如用于管理各种信息的管理信息等)等。例如,SNS中登记的用户的用户帐户信息、与团体有关的信息、用于管理聊天群组的聊天群组管理信息、用于管理用户的属性的用户属性管理信息、用于管理多个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的属性关系管理信息、用于管理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的内容的加工内容管理信息和表示发言者之间的关系的信息等存储在存储器18中。
聊天群组管理信息是用于按照每个聊天群组管理属于聊天群组的用户的信息,例如是按照每个聊天群组示出用于识别聊天群组的聊天群组识别信息与用于识别属于该聊天群组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之间的关联的信息。通过参照聊天群组管理信息,能够确定属于聊天群组的用户。聊天群组识别信息是表示聊天群组ID或聊天群组名等的信息。表示利用聊天群组进行的特定的会议等任务的任务ID或任务名等也可以是聊天群组识别信息的一例。用户识别信息是SNS用的用户帐户信息、是用于在SNS上识别用户的信息(例如用户ID、姓名、昵称或笔名等)等。
用户属性管理信息是用于按照每个用户管理用户的属性的信息。例如,用户属性管理信息是按照每个用户示出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与表示该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之间的关联的信息。用户的属性相当于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的一例。用户的属性例如是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国籍、家庭成员结构、交友关系、所属地、学历、工作履历、兴趣、帐户和帐户的种类等。也可以是它们中的1个或多个项目是用户的属性。此外,也可以是,用户利用的终端装置12、安装于该终端装置12的应用软件、用户在SNS上利用的应用软件、用户利用的SNS等是用户的属性。当然,这些只不过是用户的属性的一例,也可以定义其他属性作为用户的属性。
例如,在用户在SNS服务器10进行登记时,使用终端装置12等输入表示该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该输入的属性信息被发送到SNS服务器10,登记在用户属性管理信息中。此外,用户属性管理信息中所登记的各用户的属性信息也可以变更或删除。此外,可以将新的属性信息追加到用户属性管理信息中。可以由各用户或具有该权限的管理者等进行该变更、删除或追加等。
属性关系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用户的属性与其他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下面,将用户的属性与其他用户的属性的关系称为“属性关系”。属性关系例如是家庭成员关系、交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工作关系等。当然,除此以外的关系也可以是属性关系。例如,通过使用终端装置12等,由用户输入表示该用户的属性与其他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该用户自己的属性关系)的信息,该输入的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被发送到SNS服务器10,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信息中。例如,在用户向SNS服务器10进行登记时、用户发送内容数据时、或除此以外的时刻输入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此外,表示属性关系管理信息中所登记的各用户的属性关系的信息也可以变更或删除。此外,也可以向属性关系管理信息追加表示新的属性关系的信息。可以通过各用户或具有该权限的管理者等进行该变更、删除或追加等。
加工内容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的内容的信息。例如,加工内容根据上述属性关系进行变更,加工内容管理信息是用于管理每个属性关系的加工内容的信息。例如,加工内容管理信息是按照每个属性关系示出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与表示加工内容的信息之间的关联的信息。每个属性关系的加工的内容可以预先规定,也可以通过具有权限的管理者等进行设定或变更等。
聊天群组管理信息、用户属性管理信息、属性关系管理信息和加工内容管理信息也可以存储在SNS服务器10以外的装置(例如各终端装置12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处理器20构成为对SNS服务器10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20可以使用通信装置14而与各装置进行通信,可以使UI16的显示装置显示信息,可以受理经由UI16输入的信息,可以使存储器18存储信息,可以从存储器18读出信息。处理器20也可以具有存储器。
此外,处理器20构成为提供SNS。例如,处理器20将向SNS提交的内容数据发送到该发送目的地。
处理器20构成为管理聊天群组。管理聊天群组是指形成聊天群组、解除聊天群组、使新的发言者加入聊天群组、将发言者从聊天群组中去除等。
例如,处理器20从SNS的参加者即发言者受理形成聊天群组这样的请求后,形成聊天群组。在不属于聊天群组的发言者想要加入该聊天群组的情况下,在得到了来自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其他发言者的批准的情况下,处理器20可以使不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发言者加入该聊天群组。此外,处理器20也可以根据来自属于聊天群组的发言者的去除请求,将该发言者从该聊天群组中去除。被去除的发言者无法利用该聊天群组交换内容数据。
此外,处理器20将用于识别聊天群组的聊天群组识别信息与用于识别属于该聊天群组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关联起来,使包含这些信息的聊天群组管理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8中。
此外,处理器20接收表示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将该属性信息登记在用户属性管理信息中。处理器20也可以接收用户属性管理信息中所登记的属性信息的变更或删除等指示而变更或删除属性信息。
此外,处理器20接收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将该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信息中。处理器20也可以接收属性关系管理信息中所登记的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的变更或删除等指示而变更或删除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
处理器20也可以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例如,处理器20可以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也可以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关系(例如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例如,处理器20在属性关系管理信息中确定发送方的用户的属性与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属性关系),在加工内容管理信息中确定与该确定的属性关系相关联的加工的内容,对内容数据实施该确定的加工。当然,也可以不由处理器20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而由SNS服务器10以外的装置进行该加工。
处理器20也可以将表示属于聊天群组的用户加入该聊天群组的时间(例如日期时间)的时间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器18中。通过参照该时间信息,能够确定用户加入聊天群组的时间。处理器20也可以将表示用户从聊天群组中被去除的时间的时间信息与用户识别信息关联起来存储在存储器18中。
例如,在属于聊天群组的用户A通过操作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而将内容数据提交到该聊天群组的情况下,被提交的内容数据从终端装置12A发送到SNS服务器10。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受理该被提交的内容数据,将该被提交的内容数据发送到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其他用户的终端装置12。例如,被提交的内容数据、用户A的用户识别信息、聊天群组识别信息从终端装置12A发送到SNS服务器10。处理器20确定在上述聊天群组管理信息中与该聊天群组识别信息相关联的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处理器20将由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发送到该确定的用户识别信息所示的其他用户的终端装置12。在各终端装置12中,显示由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在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提交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也进行同样的处理。
处理器20也可以构成为管理对SNS提交内容数据的历史。例如,SNS20可以按照每个用户管理用户向SNS提交的内容数据的历史,也可以按照每个聊天群组管理利用聊天群组交换的内容数据的历史。表示该历史的历史信息存储在存储器18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另外,用于实现自动应答对象的程序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8中,由处理器20执行该程序。由此,SNS的自动应答对象进行的提交由SNS服务器10实现。
下面,参照图3对终端装置12的硬件的结构进行说明。图3中示出终端装置12的硬件的结构的一例。
终端装置12例如包含通信装置22、UI24、存储器26和处理器28。
通信装置22是具有通信芯片或通信电路等的通信接口,具有向其他装置发送信息的功能和接收从其他装置发送的信息的功能。通信装置22可以具有无线通信功能,也可以具有有线通信功能。通信装置22例如可以利用近距离无线通信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也可以经由LAN或互联网等通信路径而与其他装置进行通信。
UI24是用户接口,包含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显示装置是液晶显示器或EL显示器等。操作装置是键盘、输入键或操作面板等。UI24也可以是兼具显示装置和操作装置的触摸面板等UI。此外,麦克风可以包含在UI24中,发出声音的扬声器也可以包含在UI24中。
存储器26是构成存储各种信息的1个或多个存储区域的装置。存储器26例如是硬盘驱动器、各种存储器(例如RAM、DRAM、ROM等)、其他存储装置(例如光盘等)或它们的组合。1个或多个存储器26包含在终端装置12中。
例如,在存储器26中存储有用于使用SNS服务器10所提供的SNS的SNS应用程序。通过利用处理器28执行SNS应用程序,能够通过终端装置12利用SNS。
此外,在存储器26中可以存储SNS用的用户帐户信息、表示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等。例如,在终端装置12A的存储器26中也可以存储用户A的用户帐户信息、表示用户A的属性的属性信息等。表示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6中。例如,表示属于与用户A相同的聊天群组的其他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6中。此外,表示用户A的属性与其他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属性关系)的信息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6中。表示属于与用户A相同的聊天群组的各用户之间的属性关系的信息也可以存储在存储器26中。此外,在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中也可以存储上述聊天群组管理信息、用户属性管理信息、属性关系管理信息或加工内容管理信息。
处理器28构成为对终端装置12的各部分的动作进行控制。例如,处理器28可以使用通信装置22而与各装置进行通信,可以使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信息,可以受理经由UI24输入的信息,可以使信息存储于存储器26,可以从存储器26读出信息。处理器28也可以具有存储器。
此外,处理器28构成为按照用户的指示来设定SNS用的用户帐户信息,使用该用户帐户信息登录SNS。在登录后,处理器28按照用户的指示将内容数据提交到SNS。在形成了聊天群组的情况下,处理器28也可以按照用户的指示将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
此外,处理器28构成为使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如下显示区域,该显示区域用于显示向SNS提交的内容数据。例如,在形成了聊天群组的情况下,该显示区域是用于共享在属于该聊天群组的多个用户之间进行的SNS上的会话的内容的显示区域。
此外,处理器28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这里的控制是指,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或指示SNS服务器10等其他装置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处理器28也可以对内容数据实施一部分加工,并指示SNS服务器10等其他装置执行其余的加工。
例如,内容数据的发送方即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可以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并将被实施了该加工的该内容数据提交到SNS。例如,发送方的处理器28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的用户,对作为发送对象的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的用户的属性和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发送方的处理器28通过参照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或其他装置中存储的属性关系信息或加工内容管理信息,确定与该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的内容,对内容数据实施该加工。也可以是发送方的处理器28自身不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而是将表示该加工的内容的信息发送到SNS服务器10,由SNS服务器10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还可以是,将表示该加工内容的信息经由SNS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由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
作为另一例,也可以由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即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例如,发送目的地的处理器28对接收到的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的用户的属性和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发送目的地的处理器28通过参照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或其他装置中存储的属性关系信息或加工内容信息,确定与该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内容,对内容数据实施该加工。发送目的地的处理器28也可以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或SNS服务器10接收表示与该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内容的信息,对内容数据实施该接收到的信息所表示的加工。
当然,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也可以不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而是通过SNS服务器10或其他装置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
下面,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进行详细说明。
参照图4对聊天群组管理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图4中示出聊天群组管理信息的一例即聊天群组管理表的一例。聊天群组管理表的数据存储在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中。当然,聊天群组管理表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如图4所示,在聊天群组管理表中,按照每个聊天群组将用于识别聊天群组的信息即聊天群组ID和用于识别属于该聊天群组的用户的信息即用户ID关联起来。聊天群组ID是聊天群组识别信息的一例。用户ID是用户识别信息的一例。
1个或多个用户属于一个聊天群组。即,1个或多个用户属于相同的聊天群组。例如,用户A、B、C、D属于具有聊天群组ID“X”的聊天群组X。即,用户A、B、C、D参加了相同的聊天群组X。
参照图5对用户属性管理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图5中示出用户属性管理信息的一例即用户属性管理表的一例。用户属性管理表的数据存储在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中。当然,用户属性管理表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如图5所示,在用户属性管理表中,按照每个用户将用户ID和表示用户的属性的属性信息关联起来。例如,用户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国籍、家庭成员结构、交友关系、所属地、学历、工作履历、兴趣、帐户和帐户的种类、用户利用的终端装置12中安装的应用软件(例如在SNS中使用的应用软件等)和该终端装置12等作为用户的属性登记在用户属性管理表中。这些项目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登记其他项目作为用户的属性。在用户在SNS进行登记时或该登记后等,由该用户或管理者等输入这些项目,登记在用户属性管理表中。此外,用户属性管理表中登记的信息也可以由用户或管理者等进行变更或删除,也可以向用户属性管理表中追加信息。
参照图6对属性关系管理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图6中示出属性关系管理信息的一例即属性关系管理表的一例。属性关系管理表的数据存储在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中。当然,属性关系管理表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如图6所示,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按照每个用户将用户(这里,为了简便而称为“第1用户”)的用户ID、该用户以外的其他用户(这里,为了简便而称为“第2用户”)的用户ID、表示第1用户的属性与第2用户的属性的关系即属性关系的信息关联起来。属性关系例如是家庭成员关系、交友关系、上下级关系、工作关系等。这些项目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登记其他项目作为属性关系。在用户在SNS进行登记时或该登记后等,由该用户或管理者等输入这些项目而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此外,属性关系管理表中登记的信息也可以由用户或管理者等进行变更或删除,也可以向属性关系管理表中追加信息。
例如,表示第1用户即用户A的属性与第2用户即用户B的属性之间的关系即属性关系的信息与用户A的用户ID和用户B的用户ID关联起来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例如,在用户A是用户B的父亲的情况下,表示用户A是用户B的父亲、用户B是用户A的儿子的信息作为表示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的信息与用户A的用户ID和用户B的用户ID关联起来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作为另一例,在用户A和用户B是好友的情况下,表示用户A和用户B是好友的信息作为表示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的信息与用户A的用户ID和用户B的用户ID关联起来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
属性关系管理表中登记的信息也可以是表示属于相同的聊天群组的多个用户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例如,在用户A、B、C属于相同的聊天群组的情况下,表示用户A、B、C各自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的信息被登记在属性关系管理表中。
参照图7对加工内容管理信息进行详细说明。图7中示出加工内容管理信息的一例即加工内容管理表的一例。加工内容管理表的数据存储在SNS服务器10的存储器18中。当然,加工内容管理表的数据也可以存储在各终端装置12的存储器26或其他服务器等中。
如图7所示,在加工内容管理表中,按照每个属性关系将表示属性关系的信息和表示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的内容的信息关联起来。可以对属性关系关联一个加工,也可以关联多个加工。
例如,对属性关系“好友”关联了加工α。在内容数据的发送方的属性与该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符合属性关系“好友”的情况下,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
此外,对属性关系“特别好的朋友”关联加工α、β、γ。在内容数据的发送方的属性与该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之间的关系符合属性关系“特别好的朋友”的情况下,可以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β、γ的全部,也可以实施从加工α、β、γ中选择出的1个或多个加工。关于该选择,可以由发送方的用户、发送目的地的用户或管理者等进行选择。此外,也可以对内容数据分别实施各个加工α、β、γ,分别生成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和被实施了加工γ的内容数据。
图4~图7所示的各表只不过是一例,各表的数据构造也可以是图4~图7所示的数据构造以外的构造。此外,也可以对图4~图7所示的各表进行综合而作为1个或多个表对各信息进行管理。
参照图8说明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的一例。作为一例,设形成有聊天群组X,用户A、B、C、D属于该聊天群组X。此外,设用户A在聊天群组X提交了内容数据Z。即,设用户A将内容数据Z统一发送到用户B、C、D。用户A是发送方的用户,用户B、C、D是发送目的地的用户。
由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Z、用户A的用户ID、聊天群组X的聊天群组ID从终端装置12A被发送到SNS服务器10。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4所示的聊天群组管理表中确定与聊天群组X的聊天群组ID相关联的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即用户B、C、D)的用户ID。此外,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6所示的属性关系管理表中确定用户A与各个用户B、C、D之间的属性关系。此外,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7所示的加工内容管理表中确定用户A与各个用户B、C、D之间的属性关系所对应的加工内容。例如,在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是“好友”的情况下,加工内容是“加工α”。即,确定对向用户B发送的内容数据Z实施的加工是“加工α”。关于用户C、D也同样地确定与用户A之间的属性关系,并确定对内容数据Z实施的加工。
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对内容数据Z实施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所对应的加工。例如,处理器20对向用户B发送的内容数据Z实施加工α,对向用户C发送的内容数据Z不实施加工,对向用户D发送的内容数据Z实施加工β。然后,处理器20将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Z或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Z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终端装置12。这里,作为一例,处理器20将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Z发送到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将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Z发送到用户C的终端装置12C,将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Z发送到用户D的终端装置12D。在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终端装置12中显示内容数据。例如,在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Z,在用户C的终端装置12C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在用户D的终端装置12D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Z。另外,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用户C是通过人工智能(AI)实现的聊天机器人。这样,人以外的自动应答对象也可以作为用户参加聊天群组。聊天机器人等用户C也可以不利用终端装置12C,而是通过搭载于SNS服务器10或其他装置等来参加聊天群组X。
在上述例子中,利用SNS服务器10对内容数据Z实施了加工,但是,也可以利用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例如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或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例如用户B、C、D各自的终端装置12)对内容数据Z实施加工。
在利用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对内容数据Z实施加工的情况下,发送方的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可以通过参照图4所示的聊天群组管理表,确定属于聊天群组X的用户A以外的用户B、C、D,并通过参照图6所示的属性关系管理表,确定用户A与各个用户B、C、D之间的属性关系,通过参照图7所示的加工内容管理表,确定与该确定的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内容,对内容数据Z实施该确定的加工。另外,在各表的数据存储在终端装置12A中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参照该终端装置12A中存储的各表。作为另一例,在各表的数据存储在终端装置12A以外的其他装置(例如SNS服务器10等)中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参照该其他装置中存储的各表。
在利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对内容数据Z实施加工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的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接收内容数据Z、以及提交该内容数据Z的用户A的用户ID,通过参照图6所示的属性关系管理表确定用户A与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通过参照图7所示的加工内容管理表确定与该确定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α”,对内容数据Z实施该确定的加工α。然后,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使终端装置12B的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Z。关于用户C、D也同样。
如上所述,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并向发送目的地发送内容数据,在发送目的地显示被实施了该加工的内容数据。这样,在同一聊天群组X提交了同一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也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在发送目的地显示被实施了该加工的内容数据。即,在提交了相同的内容数据的情况下,也能够根据属性关系,显示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被实施了不同的加工的内容数据。另外,如上述向用户C发送的内容数据那样,根据与发送方的用户之间的关系,存在不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的情况。
下面,举出具体例对本实施方式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进行详细说明。
作为一例,设形成有聊天群组X,各用户登录SNS服务器10并参加了聊天群组X。
例如,在属于聊天群组X的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A而向SNS服务器10请求在SNS上形成聊天群组X时,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在SNS上形成用户A参加的聊天群组X。
此外,在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A而给出将用户B、C、D邀请到聊天群组X的指示时,表示该指示的信息从终端装置12A发送到SNS服务器10。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在接收到表示该指示的信息后,使用户B、C、D属于聊天群组X。表示向聊天群组X邀请的信息也可以发送到被邀请的用户B、C、D。该情况下,在收到邀请的用户接受参加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可以使接受参加的用户属于聊天群组X。
作为另一例,在用户B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B而向SNS服务器10请求参加聊天群组X时,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可以使用户B属于聊天群组X。关于用户C、D也同样。
在上述例子中,由用户A形成了聊天群组X,但是,也可以由其他用户形成聊天群组X。
此外,也可以是,在具有形成聊天群组的权限的用户向SNS服务器10请求形成聊天群组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形成该聊天群组。此外,也可以是,在具有将其他用户邀请到聊天群组的权限的用户向SNS服务器10请求将其他用户邀请到聊天群组的情况下,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使被邀请的用户属于该聊天群组。
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管理聊天群组X。具体而言,处理器20将聊天群组X的群组ID和属于聊天群组X的用户A、B、C、D各自的用户ID关联起来,将这些信息登记在聊天群组管理表(例如图4所示的聊天群组管理表)中。当然,处理器20也可以不使用这样的管理表去管理聊天群组X。此外,处理器20也可以将表示各用户加入聊天群组X的时间(例如日期时间)的日期时间信息登记在聊天群组管理表中。
图9中示出在参加聊天群组X的用户A、B、C、D之间交换内容数据时显示的画面的一例。图9所示的画面30A是用户A利用的终端装置12A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聊天用的画面。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使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画面30A。画面30A相当于显示区域的一例,该显示区域用于供该多个发言者共享在参加聊天群组X的多个发言者之间进行的会话的内容。在画面30A上显示属于聊天群组X的各用户提交的内容数据。这里,作为一例,聊天群组X中的会话是聊天形式的会话。具体而言,该会话的形式是参加聊天群组X的各用户彼此发送信息而进行会话的形式。
例如,在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A而指示启动SNS应用程序时,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使终端装置12A的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SNS用的画面(例如菜单画面等)。在用户A请求参加聊天群组X时,使终端装置12A的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图9所示的画面30A。
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上。例如,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上。此外,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经由SNS服务器10接收由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将接收到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上。例如,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按照该提交的日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将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上。当在画面30A上进行会话时,处理器28通过使画面30A滚动而将最新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上。
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用于识别参加聊天群组X的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显示在画面30A上。例如,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对某个用户提交的内容数据关联该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而显示在画面30A上。被关联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是表示用户的图像、用于识别用户的字符串(例如姓名、个人用户ID、笔名、昵称等)、或图像与字符串的组合等。
例如,在用户A利用的终端装置12A中显示的画面30A中,作为用户A的发言而提交的内容数据显示在右侧的区域。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例如用户B、C、D)提交的内容数据显示在左侧的区域。该显示形式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采用其他显示形式。例如,各用户提交的内容数据也可以上下分开进行显示,还可以显示在相同的区域中。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内容数据32、34显示在画面30A中。内容数据32是由用户B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由字符串构成的消息。内容数据34是由用户A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图像数据。
此外,表示用户B的图像36与用户B提交的内容数据32被关联起来显示在画面30A中,表示用户A的图像38与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34被关联起来显示在画面30A中。例如,在内容数据32的上方显示图像36,在内容数据34的上方显示图像38。该显示形式只不过是一例,也可以按照其他显示形式显示内容数据等。此外,也可以与表示用户的图像一起显示用户的ID或姓名等字符串、或代替表示用户的图像而显示用户的ID或姓名等字符串。
此外,在画面30A中显示输入栏40和发送按钮42。当在输入栏40中输入消息并按下发送按钮42时,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该消息作为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X。也可以将用于选择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等作为内容数据的按钮或栏显示在画面30A中,由此将选择出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等作为内容数据提交。
例如,在用户A在输入栏40中输入消息并按下发送按钮42时,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该消息作为用户A的发言即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X。该消息作为用户A的发言进行显示。
此外,可以是,用于使选择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等的选择画面显示的按钮显示在画面30A上,在用户A按下该按钮时,该选择画面显示在画面30A上。在该选择画面上由用户A选择要提交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在按下发送按钮42时,该选择出的图像数据或声音数据等作为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X。
对以上述方式提交的内容数据(例如图像数据、文本数据或声音数据等)实施与发送方的用户和发送目的地的用户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显示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中。
在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利用的终端装置12中也显示与画面30A相同的画面。
下面,有时将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聊天群组X用的画面30A称为“用户A用的画面30A”。其他终端装置12中显示的聊天群组X用的画面也同样。
图9所示的各内容数据经由SNS服务器10发送到属于聊天群组X的各用户的终端装置12。例如,在用户A通过操作终端装置12A而将图像数据即内容数据34提交到聊天群组X时,内容数据34、用户A的用户ID、聊天群组X的聊天群组ID从终端装置12A被发送到SNS服务器10。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4所示的聊天群组管理表中确定与聊天群组X的聊天群组ID相关联的用户A以外的其他用户B、C、D的用户ID。此外,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6所示的属性关系管理表中确定用户A与各个用户B、C、D之间的属性关系。此外,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例如在图7所示的加工内容管理表中确定用户A与各个用户B、C、D之间的属性关系所对应的加工内容。然后,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对向用户B发送的内容数据34实施加工α,对向用户C发送的内容数据34不实施加工,对向用户D发送的内容数据34实施加工β。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将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发送到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将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发送到用户C的终端装置12C,将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34发送到用户D的终端装置12D。在终端装置12B中显示的画面30B中,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作为用户A的发言显示。在终端装置12C中显示的画面30C中,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作为用户A的发言显示。在终端装置12D中显示的画面30D中,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34作为用户A的发言显示。另外,由处理器20执行的上述各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也可以由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或其他装置来执行。
在画面30A上从上到下根据内容数据被提交的日期时间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显示内容数据32、34。可以通过使画面30A滚动,显示在提交内容数据32的日期时间之前的日期时间提交的内容数据。
另外,表示提交内容数据的日期时间的信息也可以与该内容数据关联起来进行显示。例如,内容数据32在2020年4月20日10时30分被提交,表示该日期时间的字符串与内容数据32关联起来显示在画面30A中。例如,在内容数据32的显示位置的周围(例如内容数据32的下方)显示表示日期时间的字符串。其他内容数据也同样。此外,也可以将表示内容数据已经被其他用户阅读的情况的标记(例如“已经”标记)与该内容数据关联起来进行显示,也可以将阅读了内容数据的用户的数量与该内容数据关联起来进行显示。
另外,在发送了内容数据34的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中显示的画面30A中,显示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即,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以未实施加工的状态在画面30A中显示自己是发送方的内容数据34。
当然,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也可以将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34显示在画面30A上。例如,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可以将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和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34这双方与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一起显示在画面30A中、或者也可以代替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将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和被实施了加工β的内容数据34这双方显示在画面30A中。
例如,在用户A操作终端装置12A而指示显示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34的情况下,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可以将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34显示在画面30A中。
下面,参照图10和图11对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中显示的画面进行说明。图10中示出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画面。图11中示出用户D的终端装置12D的UI24的显示装置中显示的画面。
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接收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发送来的内容数据,使UI24的显示装置显示被实施了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的该内容数据。在利用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或SNS服务器10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接收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并进行显示。在利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的情况下,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接收被实施加工之前的内容数据,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并进行显示。
例如,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接收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A发送来的内容数据(被实施了加工α的内容数据或被实施加工α之前的内容数据)。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在接收到的内容数据已完成加工的情况下,显示接收到的已完成加工的内容数据,在接收到的内容数据未被加工的情况下,对接收到的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并进行显示。终端装置12C、12D中也同样。
如图10所示,在用户B用的画面30B中显示内容数据32、44。内容数据32是用户B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44是用户A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是被实施了与用户A和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α的内容数据。即,通过对由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34(参照图9)实施加工α,生成内容数据44,该内容数据44显示在用户B用的画面30B中。提交被实施加工α之前的内容数据34的用户A的图像38与被实施了加工α之后的内容数据44关联起来显示在画面30B中。如上所述,针对内容数据34的加工α可以由终端装置12A进行,可以由SNS服务器10进行,可以由终端装置12B进行,也可以由这些以外的装置进行。
内容数据44也可以是缩略图像(即被缩小的图像)。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也可以使加工α反映在该缩略图像中。图10所示的内容数据44是反映了加工α的缩略图像。例如,在用户B指定作为缩略图像的内容数据44并指示对图像进行放大时,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放大内容数据44并将其显示在画面30B中。
如图11所示,在用户D用的画面30D中显示内容数据32、46。内容数据32是用户B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内容数据46是用户A向聊天群组X提交的内容数据,是被实施了与用户A和用户D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β的内容数据。即,通过对由用户A提交的内容数据34(参照图9)实施加工β而生成内容数据46,该内容数据46显示在用户D用的画面30D中。提交了实施加工β之前的内容数据34的用户A的图像38与被实施了加工β之后的内容数据46关联起来显示在画面30D中。如上所述,针对内容数据34的加工β可以由终端装置12A进行,可以由SNS服务器10进行,可以由终端装置12D进行,也可以由这些以外的装置进行。
与针对用户B显示的内容数据44同样,内容数据46也可以是缩略图像。该情况下,终端装置12D的处理器28可以使加工β反映在该缩略图像中。图11所示的内容数据46是反映了加工β的缩略图像。例如,在用户D指定作为缩略图像的内容数据46并指示对图像进行放大时,终端装置12D的处理器28放大内容数据46并将其显示在画面30D中。
下面,参照图12和图13对内容数据的另一显示例进行说明。图12和图13中示出用户B用的画面30B。
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将被实施加工α之前的内容数据34作为缩略图像显示在画面30B中。即,未反映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作为缩略图像被显示。例如,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A接收未被实施加工α的内容数据34,在未实施加工α的状态下将内容数据34作为缩略图像显示在画面30B中。
在用户B指定作为缩略图像的内容数据34并指示对图像进行放大时,如图13所示,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对反映出加工α的内容数据44进行放大并将其显示在画面30B中。例如,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在受理了该放大的指示后,通过对接收到的内容数据34实施加工α生成内容数据44,将该内容数据44放大显示在画面30B中。作为另一例,终端装置12B的处理器28也可以从终端装置12A接收实施加工α之前的内容数据34和通过实施加工α而生成的内容数据44,在受理了该放大的指示后,放大内容数据44并将其显示在画面30B中。
另外,关于执行如图10和图11所示那样显示反映了加工的缩略图像的处理(下面为了简便而称为“处理1”)或如图12和图13所示那样显示未反映加工的缩略图像且在放大显示时显示反映出加工的内容数据的处理(下面为了简便而称为“处理2”)中的哪个处理,可以由发送目的地的用户设定,也可以由发送方的用户设定。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按照该设定执行处理1或处理2中的任意一方。
下面,参照图14对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中显示的画面的另一例进行说明。图14中示出用户A用的画面30A。在上述图9所示的例子中,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显示在发送方的画面30A中,但是,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未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和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显示在画面30A中。这里,作为一例,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将通过对内容数据34实施用户B用的加工α而生成的内容数据44和通过对内容数据34实施用户D用的加工β而生成的内容数据46显示在画面30A中。例如,内容数据44、46作为缩略图像而排列显示。通过将内容数据44、46显示在发送方的画面30A中,发送方的用户A能够确认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
此外,可以将表示发送目的地的用户的用户识别信息(例如用户ID或姓名等)与内容数据44、46关联起来进行显示。例如,使表示用户B的字符串在与内容数据44相关联的状态下显示在内容数据44的下方,使表示用户D的字符串在与内容数据46相关联的状态下显示在内容数据46的下方。
也可以是,在发送方的用户A指定内容数据44或内容数据46并给出放大的指示时,终端装置12A的处理器28放大被指定的内容数据并将其显示在画面30A中。
在图14所示的例子中,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34也显示在画面30A中,但是,内容数据34也可以不显示在画面30A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按照每个用户对内容数据实施了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但是,作为与其不同的一例,也可以按照SNS用的每个帐户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和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例如,在1人具有多个帐户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每个帐户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属性对应的加工。
如果列举具体例进行说明,例如设用户A具有帐户A1、A2。在用户A使用帐户A1登录SNS服务器10并将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X的情况下,对该内容数据实施跟帐户A1与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显示在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中。对于用户C、D也同样。此外,在用户A使用帐户A2登录SNS服务器10并将内容数据提交到聊天群组X的情况下,对该内容数据实施与帐户A2和用户B之间的属性关系对应的加工,显示在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中。
下面,对变形例进行说明。
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可以在该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根据用来接收该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进行变更。例如,在使用SNS发送接收内容数据的情况下,该应用软件是SNS用的应用软件。此外,在使用SNS以外的技术(例如电子邮件或在线存储器等)发送接收内容数据的情况下,该应用软件是SNS以外的技术中使用的应用软件(例如电子邮件或在线存储器用的软件等)。
例如,设在发送目的地的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中安装SNS用的应用软件B1,用户B使用该应用软件B1。此外,设在发送目的地的用户C的终端装置12C中安装SNS用的应用软件C1,用户C使用该应用软件C1。应用软件B1和应用软件C1是不同的应用软件,能够通过应用软件B1来利用的SNS(B1)和能够通过应用软件C1来利用的SNS(C1)是不同的SNS。
该情况下,在相同的内容数据Z被发送到终端装置12B、12C的情况下,针对用户B用和用户C用,对内容数据Z实施不同的加工,被实施了加工的内容数据Z分别显示在终端装置12B、12C中。例如,对内容数据Z实施与应用软件B1对应的加工,被实施了该加工的内容数据Z显示在终端装置12B中。同样,对内容数据Z实施与应用软件C1对应的加工,被实施了该加工的内容数据Z显示在终端装置12C中。例如,存在根据SNS用的应用软件的种类设定加工的限制等的情况,对内容数据Z实施与这种设定对应的加工。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与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可以由SNS服务器10进行,可以由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进行,可以由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进行,也可以由这些以外的其他装置进行。
例如,与各终端装置12中安装的应用软件有关的信息和表示与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的信息存储在SNS服务器10中,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可以通过参照这些信息,确定与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中利用的SNS用的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并对内容数据实施该加工。当然,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也可以参照与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中安装的应用软件有关的信息,对内容数据实施与该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作为另一例,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也可以接收未被实施加工的内容数据,对该内容数据实施与本装置中安装的SNS用的应用软件对应的加工。
作为又一例,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也可以根据在内容数据的发送方用来发送该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与在该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用来接收该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进行变更。
例如,设在发送方的用户A的终端装置12A中安装SNS用的应用软件A1,用户A使用该应用软件A1。此外,设在发送目的地的用户B的终端装置12B中安装SNS用的应用软件B1,用户B使用该应用软件B1。此外,设在发送目的地的用户C的终端装置12C中安装SNS用的应用软件C1,用户C使用该应用软件C1。这里,作为一例,设能够通过应用软件A1来利用SNS(A1),能够通过应用软件B1来利用SNS(B1),能够通过应用软件C1来利用SNS(C1)。另外,在发送方利用的SNS用的应用软件和在发送目的地利用的SNS用的应用软件可以是相同的软件,也可以是不同的软件。即,在发送方利用的SNS和在发送目的地利用的SNS可以是相同的SNS,也可以是不同的SNS。
该情况下,对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A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B的内容数据Z实施与发送方的应用软件(A1)和发送目的地的应用软件(B1)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加工(例如加工α),被实施了该加工α的内容数据Z显示在终端装置12B中。
同样,对从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A发送到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C的内容数据Z实施与发送方的应用软件(A1)和发送目的地的应用软件(C1)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加工(例如加工β),被实施了该加工β的内容数据Z显示在终端装置12C中。
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与发送方的应用软件和发送目的地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加工可以由SNS服务器10进行,可以由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进行,可以由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进行,也可以由这些以外的其他装置进行。
例如,与各终端装置12中安装的应用软件有关的信息和表示与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对应的加工的信息存储在SNS服务器10中,SNS服务器10的处理器20也可以通过参照这些信息,确定与在发送方的终端装置12中利用的应用软件和在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中利用的应用软件的关系对应的加工,对内容数据实施该加工。当然,发送方或发送目的地的终端装置12的处理器28也可以参照表示与该关系对应的加工的信息,对内容数据实施与发送方的应用软件和发送目的地的应用软件的关系对应的加工。
存在可执行的加工根据SNS用的应用软件的组合而变化的情况。例如,存在在SNS用的应用软件A1与SNS用的应用软件B1的组合中,能够对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但是无法对应用实施加工β的情况。即,在使用应用软件B1接收使用应用软件A1发送的内容数据的情况下,由于应用软件的标准或版本等的差异等,存在能够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但是无法实施加工β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对该内容数据实施加工α。对于应用软件A1与应用软件C1的组合也同样。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处理器是指广义的处理器,包含通用的处理器(例如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等)、专用的处理器(例如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Array、可编程逻辑器件等)。此外,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的处理器的动作不仅可以由1个处理器实现,也可以由存在于物理上分开的位置处的多个处理器协作来实现。此外,处理器的各动作的顺序不限于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记载的顺序,也可以适当变更。

Claims (13)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
所述处理器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加工根据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关系被变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向多个发送目的地发送所述内容数据,
所述处理器按照每个发送目的地,根据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的关系对所述加工进行变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具有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还使未被实施所述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使被实施了所述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6.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具有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接收从发送方发送的内容数据,
所述处理器使被实施了与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处理器还使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作为缩略图像而显示于所述显示装置,
所述处理器使所述缩略图像反映出所述加工,或者在所述缩略图像被指定而所述内容数据被放大显示时使所述缩略图像反映出所述加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加工根据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用来接收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被变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加工根据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方用来发送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与在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用来接收所述内容数据的应用软件之间的关系被变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应用软件是在社交网络服务中使用的应用软件,该社交网络服务用于在发送方与发送目的地之间交换信息。
11.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
在所述处理中,
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
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1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其存储有使计算机执行处理的程序,其中,
在所述处理中,
接收从发送方发送的内容数据,
使被实施了与接收到的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对应的加工的所述内容数据显示于显示装置。
13.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其中,
控制对内容数据实施的加工,该加工是与所述内容数据的发送目的地的属性对应的加工,
将所述内容数据发送到发送目的地。
CN202011404977.1A 2020-06-04 2020-12-04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Pending CN1137631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097869A JP2021190966A (ja) 2020-06-04 2020-06-04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0-097869 2020-06-0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63192A true CN113763192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861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04977.1A Pending CN113763192A (zh) 2020-06-04 2020-12-04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385177A1 (zh)
JP (1) JP2021190966A (zh)
CN (1) CN113763192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1190966A (ja) * 2020-06-04 2021-12-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1539648B2 (en) * 2020-07-27 2022-12-27 Bytedance Inc. Data model of a messaging service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6542A (ja) * 2009-03-25 2010-10-07 Brother Ind Ltd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30159878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ssage
US20140089429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Yahoo Japa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program
US20150026261A1 (en) * 2012-03-28 2015-01-22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60259526A1 (en) * 2015-03-03 2016-09-08 Kakao Corp. Display method of scenario emoticon using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and user device therefor
US20170046025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US20170075517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7102516A (ja) * 2015-11-30 2017-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通信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46779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eferences for messages to avoid confusion in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
US20180241705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Whatsapp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 ephemeral content message
US20210385177A1 (en) * 2020-06-04 2021-12-09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82852B1 (en) * 2016-12-11 2020-09-22 Snap Inc. Contextual action mechanisms in chat user interfaces
US11303600B1 (en) * 2020-05-07 2022-04-12 Meta Platforms, Inc. Displaying text conversations with contextual images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226542A (ja) * 2009-03-25 2010-10-07 Brother Ind Ltd 通信装置、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方法、通信制御プログラム
US20130159878A1 (en) * 2011-12-19 2013-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message
US20150026261A1 (en) * 2012-03-28 2015-01-22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program
US20140089429A1 (en) * 2012-09-24 2014-03-27 Yahoo Japan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device, message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message transmission program
US20160259526A1 (en) * 2015-03-03 2016-09-08 Kakao Corp. Display method of scenario emoticon using instant message service and user device therefor
US20170046025A1 (en) * 2015-08-10 2017-02-16 Apple Inc. Devices, Methods,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for Manipulating User Interface Objects with Visual and/or Haptic Feedback
US20170075517A1 (en) * 2015-09-14 2017-03-16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JP2017102516A (ja) * 2015-11-30 2017-06-08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通信システム、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170346779A1 (en) * 2016-05-26 2017-11-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references for messages to avoid confusion in social networking systems
US20180241705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Whatsapp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enerating an ephemeral content message
US20210385177A1 (en) * 2020-06-04 2021-12-09 Fujifilm Business Innovation Corp.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2021190966A (ja) * 2020-06-04 2021-12-13 富士フイルムビジネスイノベーション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190966A (ja) 2021-12-13
US20210385177A1 (en) 2021-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97263B2 (en) Collaborative, contextual enterprise networking systems and methods
JP4971210B2 (ja) サービス提供システム、サービス提供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240104504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work activity based on work object
US10122657B2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th in-context messaging
KR101948030B1 (ko) 사회적 네트워크 관리를 지원하는 서버 및 사용자 단말
JP2013517558A (ja) 関係性ベースの共有オンライン空間内参加者表現
CN112534837B (zh) 用于提供灵活且集成的通信、调度和商业平台的系统和方法
CN113763192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0528893B1 (en) Generating notifications based on formation of memberships
CN114138727A (zh) 在线会议记录共享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记录介质
US9313285B2 (en) Dynamic social networking content
US20240095459A1 (en) Topic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Virtual Space Machine Learning Models
US20200053037A1 (en) Message delivery system with sender-defined opening time
CN113553404A (zh)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KR102354741B1 (ko) 개인화 메시징 서비스 시스템 및 개인화 메시징 서비스 방법
US20190260705A1 (en) A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iscovering computerized connections between persons and generating computerized introductions
US20210065015A1 (en) Computerized platform for facilitating group based decision making
JP2020102265A (ja) サーバ、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1013600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US20240176630A1 (en) Machine learning for targeting help content
US20240177358A1 (en) Machine learning based on graphical element generator for communication platform
US11929966B2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and process for information processing
US11784955B1 (en) Virtual space server redundancy across geographic regions
US20240121124A1 (en) Scheduled synchronous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sessions
US11876771B2 (en) Mess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puter devic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