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9602A -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9602A
CN113759602A CN202111046098.0A CN202111046098A CN113759602A CN 113759602 A CN113759602 A CN 113759602A CN 202111046098 A CN202111046098 A CN 202111046098A CN 113759602 A CN113759602 A CN 1137596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vertical wall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60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耀辉
刘磊
孙彦军
郜振纲
师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60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96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96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96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该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立壁、导光板、至少一个光源组件和与光源组件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立壁与背板具有夹角,立壁与背板的边缘连接;立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立壁;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投影位于背板的区域中央;每个光源组件和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依次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一立壁之间;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第一立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光源组件固定连接;光源组件远离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导光板的一侧接触或抵接。本申请实施例在背光模组内设置弹性导热部件固定光源组件,使光源组件与导光板之间始终处于紧密配合的状态,最大程度保证了光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显示装置的应用场景越来越广泛。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当显示装置水平放置或倒置使用时,现有的背光模组中的光源组件与导光板之间会存在间隔,无法时刻保持接触状态,造成导光板对光源组件的光的利用率降低,导致倒置使用的显示装置亮度不足。此外,显示装置在受到震动时,导光板与光源组件之间会互相冲击,造成光源组件表面磨损,减少了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方式的缺点,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显示装置倒置使用时亮度降低、震动时导光板与光源组件互相冲击影响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等技术问题。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板、立壁、导光板、至少一个光源组件和与光源组件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
立壁与背板具有夹角,立壁与背板的边缘连接;立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立壁;
导光板在背板上的投影位于背板的区域中央;
每个光源组件和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依次设置于导光板与第一立壁之间;
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第一立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光源组件固定连接;
光源组件远离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导光板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可选地,立壁还包括:与第一立壁相对设置的第二立壁;
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第二立壁与导光板远离第一立壁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下,第二立壁与导光板远离第一立壁的一侧具有间隔。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处于自然状态下,第二立壁与导光板远离第一立壁的一侧抵接。
可选地,光源组件为灯条;
灯条与导光板接触或抵接的面积,小于灯条与弹性导热部件连接的面积。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弹性形变的尺寸范围不小于导光板随温度变化的形变量。
可选地,至少一个第一立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壁;至少一个光源组件包括:两个光源组件;
导光板置于两个第一立壁之间;
导光板的两侧均与光源组件远离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包括:导热层和弹性层;
至少部分导热层位于光源组件与弹性层之间。
可选地,弹性层置于导热层内;
可选地,导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粘合层和基材;
可选地,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第一个方面提供的背光模组。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旋转装置和如前述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旋转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包括:
光源组件通过弹性导热部件与背光模组的第一立壁连接,在显示装置倒置时,在弹性导热部件的作用下,受到重力影响的背光模组内的导光板与光源组件能够同步位移,始终保持接触或抵接状态,提高了导光板对光源组件的光的利用率,增强了光源组件与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倒置状态下的亮度。
显示装置受到震动时,在弹性导热部件的作用下,光源组件会发生位移,导光板与光源组件同步往复移动,避免了导光板与光源组件之间的冲击,减少了光源组件表面因导光板冲击造成的磨损从而导致的画面显示不良的情况,增加了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导热部件处于自然状态下的背光模组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中的弹性导热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弹性导热部件中的导热层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
1-背光模组;11-背板;12-立壁;13-导光板;14-光源组件;15-弹性导热部件;
121-第一立壁;122-第二立壁;
151-导热层;152-弹性层;
1511-石墨层;1512-粘合层;1513-基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和/或它们的组。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本申请的发明人进行研究发现,大多显示装置中导光板通过弹性硅胶固定在立壁围成的区域内,光源组件固定于立壁中的第一立壁上,显示装置倒置使用时,光源组件在第一立壁的固定位置不变,导光板受重力作用压缩弹性硅胶,导致导光板位置下移,因此,导光板与光源组件之间势必会存在间隔,降低了光源组件与导光板的光耦合效率,导致显示装置的亮度降低。并且,当显示装置震动时,由于光源组件在背板立壁上固定不动,导光板受到弹性硅胶的影响会产生往复运动,运动过程中冲击光源组件的表面,造成光源组件表面磨损,影响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
本申请提供的背光模组1、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请参考图1,背光模组1包括:背板11、立壁12、导光板13、至少一个光源组件14和与光源组件14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15;
立壁12与背板11具有夹角,立壁12与背板11的边缘连接;立壁12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立壁121。
导光板13在背板11上的投影位于背板11的区域中央。
每个光源组件14和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15依次设置于导光板13与第一立壁121之间。
弹性导热部件15的一侧与第一立壁121固定连接,另一侧与光源组件14固定连接。
光源组件14远离弹性导热部件15的一侧与导光板13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通过弹性导热部件15与背光模组1的第一立壁121连接,在显示装置倒置时,在弹性导热部件15的作用下,受到重力影响的背光模组1内的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能够同步位移,始终保持接触或抵接状态,提高了导光板13对光源组件14的光的利用率,增强了光源组件14与导光板13的光耦合效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倒置状态下的亮度。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受到震动时,在弹性导热部件15的作用下,光源组件14会发生位移,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同步往复移动,避免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的冲击,减少了光源组件14表面因导光板13冲击造成的磨损从而导致的画面显示不良的情况,增加了光源组件14的使用寿命。
可以理解的是,为使更精确地表现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在本申请中,将背板11和立壁12表述为两个并列的结构。在实际应用中,背板11和立壁1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结构,立壁12可以由背板11的边缘延伸得到,背板11与立壁12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
可选地,立壁12与背板11之间的夹角可以为锐角或钝角等角度,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可选地,立壁12与背板11垂直,立壁12的延伸方向为背板11靠近导光板13并垂直于背板11的方向,便于安装弹性导热部件15。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显示装置的正置情形,是指沿重力方向放置显示装置,本申请中所描述的显示装置的倒置情形,是指沿与重力方向相反的方向放置显示装置。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15与第一立壁121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粘接,成本低,操作简单,重量轻。
可选地,弹性导热部件15与光源组件14之间的固定连接方式为粘接,成本低,操作简单,重量轻,也不易损坏光源组件14。
可选地,可根据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的重量或膨胀系数等适应性制备具有不同弹性性能的弹性导热部件15。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立壁12还包括:与第一立壁121相对设置的第二立壁122。
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第二立壁122与导光板13远离第一立壁121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一压缩状态,此时,导光板13置于第二立壁122与光源组件14之间,导光板13的一侧与第二立壁122抵接,导光板13的另一侧与光源组件14抵接,保证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例如,当显示装置水平放置时,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由于弹性导热部件15提供的弹力,使得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单侧光源组件14的显示装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下,第二立壁122与导光板13远离第一立壁121的一侧具有间隔。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二压缩状态,此时,导光板13的一侧与第二立壁122之间具有间隔,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也能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保证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例如,当显示装置正向放置时,导光板13受重力影响,向下挤压光源组件14与弹性导热部件15,使得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压缩状态,同时保证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无间隔,两者处于紧密接触的状态。
可选地,第一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导热部件15的形变量小于第二压缩状态下的弹性导热部件15的形变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自然状态下,第二立壁122与导光板13远离第一立壁121的一侧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自然状态,光源组件14、导光板13与第二立壁122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保证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例如,当显示装置倒置时,导光板13受重力影响,向下挤压第二立壁122,因此,导光板13与第二立壁122抵接。且导光板13自身在重力作用下压缩,弹性导热部件15恢复形变,无拉伸或压缩的情形。
可选地,在显示装置从正置的状态翻转成倒置的状态的过程中,导光板13和光源组件14均受重力影响同步压缩弹性导热部件15,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保持同步位移,两者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保证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3,光源组件14为灯条。
灯条与导光板13接触或抵接的面积,小于灯条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的面积。
在本实施例中,灯条作为背光模组1的光源组件14,提供背光源。其中,灯条与导光板13接触的面积,小于灯条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的面积,有利于将灯条受到的来自导光板13的外力分散开来,使弹性导热部件15受到的力更加均匀,受力面积更大,使弹性导热部件15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可选地,光源组件14包括多个灯粒,灯粒位于光源组件14朝向导光板13的一侧,便于导光板13接收来自光源组件14的光。
可选地,光源组件14具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与导光板13接触,尺寸较小,第二部分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尺寸较大,第一部分突出于第二部分,灯粒位于第一部分。
可以理解的是,导光板13会随着温度的变化压缩或膨胀,为避免导光板13受热膨胀而损坏,目前的大部分显示装置会为导光板13预留一部分的膨胀空间,然而,这必将导致光源组件14与导光板13之间具有间隔,使得光源组件14与导光板13之间的光耦合效率降低,显示装置亮度不足。为此,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如下的实施方式:
弹性导热部件15弹性形变的尺寸范围不小于导光板13随温度变化的形变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弹性导热部件15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缩,在导光板13在温度的影响下膨胀以致尺寸变大时,可以为导光板13腾出一部分膨胀空间,使导光板13始终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可以理解的是,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第一压缩状态,由于弹性导热部件15还能够在外力作用下恢复自然状态或拉伸,在导光板13在温度的影响下尺寸压缩变小时,弹性导热部件15也能够填充因导光板13尺寸缩小而释放出的空间,使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保证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至少一个第一立壁12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立壁121;至少一个光源组件14包括:两个光源组件14。
导光板13置于两个第一立壁121之间。
导光板13的两侧均与光源组件14远离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15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的立壁12包括两个第一立壁121,每个第一立壁121均与弹性导热部件15固定连接,每个弹性导热部件15均固定连接有光源组件14,导光板13设于两个光源组件14之间,显示装置水平放置时,至少一个弹性导热部件15处于压缩状态,导光板13与导光板13两侧的光源组件14之间均处于接触或抵接状态,保证了导光板13与两个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当导光板13受热膨胀时,至少一个弹性导热部件15被压缩,为导光板13缓释出部分空间,尽可能地提升了显示装置的亮度,缓解了导光板13因受热膨胀导致背光模组1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的第一立壁121为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的立壁12,第二立壁122为不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且与导光板13远离第一立壁121的一侧接触的立壁12。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适用于双侧光源组件14的显示装置。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6,弹性导热部件15包括:导热层151和弹性层152。
至少部分导热层151位于光源组件14与弹性层15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导热部件15具有弹性,也能够传递光源组件14在发光的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部分导热层151位于光源组件14与弹性层152之间,导热层151能够传导来自光源组件14的热量,导热层151和弹性层152也能够吸收部分热量。
可选地,请参考图6,弹性层152置于导热层151内。导热层151包裹整个弹性层152,导热层151部分置于光源组件14与弹性层152之间,另一部分置于弹性组件与背板11立壁12之间,能够将背光模组1内部光源组件14产生的热量传导出,起到散热的效果。
可选地,在导热层151的外围设有双面胶。双面胶将光源组件14与导热层151粘接起来,也可以将导热层151与第一立壁121粘接起来。
可选地,请参考图7,导热层151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1511、粘合层1512和基材1513。
在本实施例中,石墨层1511主要由石墨制成,石墨层1511起导热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石墨层1511的导热率可达1600W/mk。石墨层1511通过粘合层1512与基材1513连接,复合成导热层151,其中,基材1513为整个导热层151提供一定的强度,避免导热层151在受到外力的过程中形变,改变原有的形态。
可选地,粘合层1512可以由粘合剂制成,例如热熔胶。
可选地,基材1513的材料可以是涤纶树脂,即PET基材1513(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经过验证,采用上述弹性导热部件15的显示装置,比常规显示装置而言,内部温度能够显著降低4摄氏度至5摄氏度,外部温度也能够显著降低4摄氏度至5摄氏度。
可选地,弹性层152的材料包括聚氨酯。
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层152可以是具有一定密度的PU泡棉(ployurethane),PU泡棉价格较低,具有弹性,且具有一定的耐热性,适合作为弹性层152的制备材料。
可选地,弹性层152中PU泡棉的密度可以为0.09kg/cm3至0.36kg/cm3,能够使弹性导热部件15的弹性形变范围满足导光板13随温度变化的形变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采用了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背光模组1,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系统,包括:旋转装置和如前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
显示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旋转装置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系统,采用了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其原理和技术效果请参阅前述各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装置可以旋转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旋转的过程中,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内的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始终保持紧密接触的状态,因此,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能够保持良好的光耦合效率,使得能够旋转的显示装置时刻保持足够的亮度,避免显示装置旋转时亮度发生改变导致的用户的体验感不佳的情况。
应用本申请实施例,至少能够实现如下有益效果:
1、光源组件14通过弹性导热部件15与背光模组1的第一立壁121连接,在显示装置倒置时,在弹性导热部件15的作用下,受到重力影响的背光模组1内的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能够同步位移,始终保持接触或抵接状态,提高了导光板13对光源组件14的光的利用率,增强了光源组件14与导光板13的光耦合效率,提高了显示装置在倒置状态下的亮度。
2、显示装置受到震动时,在弹性导热部件15的作用下,光源组件14会发生位移,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同步往复移动,避免了导光板13与光源组件14之间的冲击,减少了光源组件14表面因导光板13冲击造成的磨损从而导致的画面显示不良的情况,增加了光源组件14的使用寿命。
3、灯条作为背光模组1的光源组件14,提供背光源。其中,灯条与导光板13接触的面积,小于灯条与弹性导热部件15连接的面积,有利于将灯条受到的来自导光板13的外力分散开来,使弹性导热部件15受到的力更加均匀,受力面积更大,使弹性导热部件15更加可靠,使用寿命更长。
4、弹性导热部件15弹性形变的尺寸范围不小于导光板13随温度变化的形变量。由于弹性导热部件15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压缩,在导光板13在温度的影响下膨胀以致尺寸变大时,可以为导光板13腾出一部分膨胀空间,使导光板13始终保持可靠的工作状态。
5、导光板13与导光板13两侧的光源组件14之间均处于接触或抵接状态,保证了导光板13与两个光源组件14之间良好的光耦合效率。当导光板13受热膨胀时,至少一个弹性导热部件15被压缩,为导光板13缓释出部分空间,尽可能地提升了显示装置的亮度,缓解了导光板13因受热膨胀导致背光模组1无法正常工作的问题。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板、立壁、导光板、至少一个光源组件和与所述光源组件对应的弹性导热部件;
所述立壁与所述背板具有夹角,所述立壁与所述背板的边缘连接;所述立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立壁;
所述导光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投影位于所述背板的区域中央;
每个所述光源组件和对应的所述弹性导热部件依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一立壁之间;
所述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所述第一立壁固定连接,另一侧与所述光源组件固定连接;
所述光源组件远离所述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壁还包括:与所述第一立壁相对设置的第二立壁;
所述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一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二立壁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立壁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部件处于第二压缩状态下,所述第二立壁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立壁的一侧具有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部件处于自然状态下,所述第二立壁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一立壁的一侧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组件为灯条;
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接触或抵接的面积,小于所述灯条与所述弹性导热部件连接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部件弹性形变的尺寸范围不小于所述导光板随温度变化的形变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立壁包括: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一立壁;至少一个所述光源组件包括:两个所述光源组件;
所述导光板置于两个所述第一立壁之间;
所述导光板的两侧均与所述光源组件远离对应的所述弹性导热部件的一侧接触或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导热部件包括:导热层和弹性层;
至少部分所述导热层位于所述光源组件与所述弹性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弹性层置于所述导热层内;
所述导热层包括:层叠设置的石墨层、粘合层和基材;
所述弹性层的材料包括聚氨酯。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11.一种显示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装置和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
所述显示装置以可旋转的方式与所述旋转装置连接。
CN202111046098.0A 2021-09-07 2021-09-07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Pending CN1137596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6098.0A CN113759602A (zh) 2021-09-07 2021-09-07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6098.0A CN113759602A (zh) 2021-09-07 2021-09-07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9602A true CN113759602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3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6098.0A Pending CN113759602A (zh) 2021-09-07 2021-09-07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9602A (zh)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5399A (ja) * 2005-02-25 2006-09-07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94335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201803229U (zh) * 2010-07-21 2011-04-20 惠州Tcl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
CN102734713A (zh) * 2012-07-13 2012-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
CN102777812A (zh) * 2011-05-11 2012-11-14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878480A (zh) * 2012-08-22 2013-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03090275A (zh) * 2013-01-28 2013-05-0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弹性调节装置的led背光模组
CN104416969A (zh) * 2013-08-27 2015-03-18 金虹姬 复合石墨散热片
CN206710998U (zh) * 2014-07-03 2017-12-05 苹果公司 计算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电子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7065281U (zh) * 2017-07-21 2018-03-0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387910U (zh) * 2019-01-14 2019-09-13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工作温度的显示器背光装置
CN209433158U (zh) * 2019-01-11 2019-09-2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212322549U (zh) * 2020-06-18 2021-01-08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235399A (ja) * 2005-02-25 2006-09-07 Kyocera Corp 液晶表示装置
CN101943350A (zh) * 2009-07-03 2011-01-12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201803229U (zh) * 2010-07-21 2011-04-20 惠州Tcl璨宇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led背光模组
CN102777812A (zh) * 2011-05-11 2012-11-14 隆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734713A (zh) * 2012-07-13 2012-10-1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Led背光模组
CN102878480A (zh) * 2012-08-22 2013-01-1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侧光式背光模块
CN103090275A (zh) * 2013-01-28 2013-05-08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弹性调节装置的led背光模组
CN104416969A (zh) * 2013-08-27 2015-03-18 金虹姬 复合石墨散热片
CN206710998U (zh) * 2014-07-03 2017-12-05 苹果公司 计算设备、便携式计算设备、电子设备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CN207065281U (zh) * 2017-07-21 2018-03-02 合肥惠科金扬科技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09433158U (zh) * 2019-01-11 2019-09-24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CN209387910U (zh) * 2019-01-14 2019-09-13 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超宽工作温度的显示器背光装置
CN212322549U (zh) * 2020-06-18 2021-01-08 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和具有该背光模组的显示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95398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aing the same
US7287879B2 (en) Thermal module and backlight system using the same
JP3185491U (ja) ハンドヘルド装置
CN200993712Y (zh) 背光模组
CN106461993A (zh) 光源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CN112887547A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模组
KR10066941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759602A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和显示系统
US20070127198A1 (en) Plasma display module
CN111295077A (zh) 一种外插模组用散热装置
CN101489370B (zh) 用于电子模块的热辐射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15494591B (zh) 一种可插拔光模块的复合散热系统及光通信设备
CN117098376A (zh) 一种液冷散热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983489B (zh) 一种高反射效果的反射膜背光模组
CN114827423A (zh) 摄像头马达和电子设备
CN111712104A (zh) 散热背夹及电子设备组件
CN206892542U (zh) 散热结构及投影设备
CN205282577U (zh) 锂电池热压装配机构
CN203133429U (zh) 液晶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CN219266748U (zh) 一种提高散热性能的背光模组
CN114647136B (zh) 一种摄像机
CN218213939U (zh) 一种用于触摸一体机的面框结构
CN217544092U (zh) 一种显示单元及led显示屏
CN106403025B (zh) 摄像头盒及空调室内机
CN218735140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路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