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9516A - 摄像光学镜头 - Google Patents

摄像光学镜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9516A
CN113759516A CN202111115798.0A CN202111115798A CN113759516A CN 113759516 A CN113759516 A CN 113759516A CN 202111115798 A CN202111115798 A CN 202111115798A CN 113759516 A CN113759516 A CN 1137595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imaging optical
optical lens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157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仕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AAC Opt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157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951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95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95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5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 G02B13/006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employing a special optical element having a beam-folding prism or mirro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30/00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integrated lens units and imaging uni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eing embedded in other devices, e.g. mobile phones or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公开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和焦距分别为TTL和f,第一、三及四透镜的焦距为f1、f3及f4,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8.00≤f;0.90≤f/TTL;0.45≤f1/f≤0.80;2.20≤f3/f4≤5.00;0.70≤d2/d4≤3.50。

Description

摄像光学镜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智能手机、数码相机等手提终端设备,以及监视器、PC镜头等摄像装置的摄像光学镜头。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各种智能设备的兴起,小型化摄像光学镜头的需求日渐提高,且由于感光器件的像素尺寸缩小,再加上现今电子产品以功能佳且轻薄便携的外型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像光学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为获得较佳的成像品质,多采用多片式透镜结构。并且,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用户多样化需求的增多,在感光器件的像素面积不断缩小,且系统对成像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五片式透镜结构逐渐出现在镜头设计当中。迫切需要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体积小且畸变小的长焦距摄像镜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8.00≤f;0.90≤f/TTL;0.45≤f1/f≤0.80;2.20≤f3/f4≤5.00;0.70≤d2/d4≤3.50。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2.50≤(R7+R8)/(R7-R8)≤12.00。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4.93≤(R1+R2)/(R1-R2)≤-0.32;0.04≤d1/TTL≤0.20。
优选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2.33≤f2/f≤-0.43;-2.26≤(R3+R4)/(R3-R4)≤0.84;0.03≤d3/TTL≤0.16。
优选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58≤f3/f≤7.53;-692.00≤(R5+R6)/(R5-R6)≤-5.12;0.01≤d5/TTL≤0.09。
优选地,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22≤f4/f≤1.51;0.01≤d7/TTL≤0.14。
优选地,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08≤f5/f≤-0.31;1.33≤(R9+R10)/(R9-R10)≤4.89;0.01≤d9/TTL≤0.05。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侧设有反射面,入射光线被所述反射面反射折转至所述第一透镜。
优选地,所述反射面由棱镜形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根据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7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8是图5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2是图9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图13是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轴向像差示意图;
图15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倍率色差示意图;
图16是图13所示摄像光学镜头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发明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发明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第一实施方式)
参考附图,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摄像光学镜头10。图1所示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该摄像光学镜头10共包含五个透镜。具体的,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由物侧至像侧依序为:光圈S1、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第五透镜L5和像面Si之间可设置有光学过滤片(filter)GF等光学元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远离第二透镜L2的一侧设有反射面RS,入射光线被反射面RS反射折转至第一透镜L1,形成潜望式光学系统。
在本实施方式中,反射面RS由棱镜形成。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反射面RS也可以由反射镜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为玻璃材质,第二透镜L2为塑料材质,第三透镜L3为塑料材质,第四透镜L4为塑料材质,第五透镜L5为塑料材质。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及第五透镜L5也可以是其他材质。
定义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且满足下列关系式8.00≤f。规定了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实现长焦距效果。优选地,10.83≤f。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定义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0.90≤f/TTL。规定了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和光学总长的比值,在同样光学总长的情况下,摄像光学镜头具有更长的焦距。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定义第一透镜L1的焦距为f1,满足下列关系式0.45≤f1/f≤0.80。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焦距f1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f的比值,在关系式范围内,可以有效地平衡摄像光学镜头10的场曲量,使中心视场的场曲偏移量小于0.02mm。
定义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2.20≤f3/f4≤5.00。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焦距f3与第四透镜L4的焦距f4的比值,通过焦距的合理分配,有利于修正摄像镜头的像散和畸变,使畸变|Distortion|≤2%,减少暗角产生的可能性。
定义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满足下列关系式:0.70≤d2/d4≤3.50。规定了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2与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d4的比值,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助于压缩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实现超薄化效果。
定义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7,以及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2.50≤(R7+R8)/(R7-R8)≤12.00,规定了第四透镜L4的形状,在关系式范围内,可以减小光线的偏折程度,有效校正色差以使色差|LC|≤1.2mm。
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设置为其他凹、凸分布情况。
定义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满足下列关系式:-4.93≤(R1+R2)/(R1-R2)≤-0.32,合理控制第一透镜L1的形状,使得第一透镜L1能够有效地校正系统球差。优选地,满足-3.08≤(R1+R2)/(R1-R2)≤-0.40。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定义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为d1,满足下列关系式:0.04≤d1/TTL≤0.20。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7≤d1/TTL≤0.16。
本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设置为其他凹、凸分布情况。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第二透镜L2的焦距为f2,满足下列关系式:-2.33≤f2/f≤-0.43,通过将第二透镜L2的负光焦度控制在合理范围,有利于矫正光学系统的像差。优选地,满足-1.46≤f2/f≤-0.53。
定义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满足下列关系式:-2.26≤(R3+R4)/(R3-R4)≤0.84,规定了第二透镜L2的形状,在关系式范围内时,随着摄像光学镜头向长焦距及超薄化发展,有利于补正轴上色像差问题。优选地,满足-1.41≤(R3+R4)/(R3-R4)≤0.67。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定义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为d3,满足下列关系式:0.03≤d3/TTL≤0.16,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5≤d3/TTL≤0.13。
本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正屈折力。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设置为其他凹、凸分布情况。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第三透镜L3的焦距为f3,满足下列关系式:0.58≤f3/f≤7.53,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摄像光学镜头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0.92≤f3/f≤6.02。
定义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满足下列关系式:-692.00≤(R5+R6)/(R5-R6)≤-5.12,规定了第三透镜L3的形状,有利于第三透镜L3成型,且在关系式规定范围内,可以缓和光线经过镜片的偏折程度,有效减小像差。优选地,满足-432.50≤(R5+R6)/(R5-R6)≤-6.40。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定义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为d5,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5/TTL≤0.09,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1≤d5/TTL≤0.07。
本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设置为其他凹、凸分布情况。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定义第四透镜L4的焦距为f4,满足下列关系式:0.22≤f4/f≤1.51,通过光焦度的合理分配,使得摄像光学镜头具有较佳的成像品质和较低的敏感性。优选地,满足0.36≤f4/f≤1.20。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定义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为d7,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7/TTL≤0.14,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2≤d7/TTL≤0.11。
本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在其他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也可设置为其他凹、凸分布情况。
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定义第五透镜L5的焦距为f5,满足下列关系式:-1.08≤f5/f≤-0.31,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焦距f5与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f的比值,在关系式范围内,可有效的使摄像光学镜头的光线角度平缓,降低公差敏感度。优选地,满足-0.68≤f5/f≤-0.39。
定义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且满足下列关系式:1.33≤(R9+R10)/(R9-R10)≤4.89,规定了第五透镜L5的形状,在关系式范围内时,随着摄像光学镜头向长焦距及超薄化的发展,有利于补正轴外画角的像差等问题。优选地,满足-2.13≤(R9+R10)/(R9-R10)≤3.92。
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定义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为d9,满足下列关系式:0.01≤d9/TTL≤0.05,在关系式范围内,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0.02≤d9/TTL≤0.04。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焦距为f,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为IH,且满足下列关系式:f/IH≥4.80。从而实现长焦距。
本实施方式中,摄像光学镜头10的像高为IH,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光学总长为TTL,且满足下列关系式:TTL/IH≤6.04,从而有利于实现超薄化。优选地,满足TTL/IH≤5.86。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光圈值FNO小于或等于2.60,从而实现大光圈,摄像光学镜头成像性能好。
摄像光学镜头10具有良好光学性能的同时,能够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根据该摄像光学镜头10的特性,该摄像光学镜头10尤其适用于由高像素用的CCD、CMOS等摄像元件构成的手机摄像镜头组件和WEB摄像镜头。
下面将用实例进行说明本发明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各实例中所记载的符号如下所示。焦距、轴上距离、中心曲率半径、轴上厚度、反曲点位置、驻点位置的单位为mm。
TTL:光学总长(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到像面Si的轴上距离),单位为mm;
光圈值FNO:是指摄像光学镜头的有效焦距和入瞳直径的比值。
优选的,所述透镜的物侧面和/或像侧面上还可以设置有反曲点和/或驻点,以满足高品质的成像需求,具体的可实施方案,参下所述。
表1、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的设计数据。
【表1】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01
其中,各符号的含义如下。
S1:光圈;
R: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半径;
R1: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3: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5: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7: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9: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1: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R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
d:透镜的轴上厚度、透镜之间的轴上距离;
d0:光圈S1到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第一透镜L1的轴上厚度;
d2: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到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3:第二透镜L2的轴上厚度;
d4: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5:第三透镜L3的轴上厚度;
d6: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7:第四透镜L4的轴上厚度;
d8: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9:第五透镜L5的轴上厚度;
d10: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到光学过滤片GF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
d11:光学过滤片GF的轴上厚度;
d12:光学过滤片GF的像侧面到像面Si的轴上距离;
nd:d线的折射率(d线为波长为550nm的绿光);
nd1:第一透镜L1的d线的折射率;
nd2:第二透镜L2的d线的折射率;
nd3:第三透镜L3的d线的折射率;
nd4:第四透镜L4的d线的折射率;
nd5:第五透镜L5的d线的折射率;
ndg:光学过滤片GF的d线的折射率;
vd:阿贝数;
v1:第一透镜L1的阿贝数;
v2:第二透镜L2的阿贝数;
v3:第三透镜L3的阿贝数;
v4:第四透镜L4的阿贝数;
v5:第五透镜L5的阿贝数;
vg:光学过滤片GF的阿贝数。
表2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2】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21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31
为方便起见,各个透镜面的非球面使用下述公式(1)中所示的非球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该公式(1)表示的非球面多项式形式。
z=(cr2)/{1+[1-(k+1)(c2r2)]1/2}+A4r4+A6r6+A8r8+A10r10+A12r12+A14r14+A16r16+A18r18+A20r20 (1)
其中,k是圆锥系数,A4、A6、A8、A10、A12、A14、A16、A18、A20是非球面系数,c是光学面中心处的曲率,r是非球面曲线上的点与光轴的垂直距离,z是非球面深度(非球面上距离光轴为r的点,与相切于非球面光轴上顶点的切面两者间的垂直距离)。
表3、表4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其中,P1R1、P1R2分别代表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2R1、P2R2分别代表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3R1、P3R2分别代表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4R1、P4R2分别代表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P5R1、P5R2分别代表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反曲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反曲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驻点位置”栏位对应数据为各透镜表面所设置的驻点到摄像光学镜头10光轴的垂直距离。
【表3】
反曲点个数 反曲点位置1 反曲点位置2 反曲点位置3
P1R1 0 / / /
P1R2 1 1.795 / /
P2R1 0 / / /
P2R2 1 1.495 / /
P3R1 3 1.385 2.045 2.285
P3R2 2 1.175 1.865 /
P4R1 1 1.205 / /
P4R2 1 1.175 / /
P5R1 1 0.635 / /
P5R2 1 0.725 / /
【表4】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P1R1 0 /
P1R2 1 2.465
P2R1 0 /
P2R2 1 2.385
P3R1 0 /
P3R2 0 /
P4R1 1 1.865
P4R2 1 1.885
P5R1 1 1.215
P5R2 1 1.825
图2、图3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4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第一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1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4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后出现的表17示出各实施例一、二、三及对比实施例中各种数值与关系式中已规定的参数所对应的值。
如表17所示,第一实施方式满足各关系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的入瞳直径ENPD为5.258mm,全视场像高IH为2.8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22.74°,所述摄像光学镜头10能够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二实施方式)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图5所示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
表5、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的设计数据。
【表5】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51
表6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6】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61
表7、表8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7】
反曲点个数 反曲点位置1 反曲点位置2 反曲点位置3
P1R1 1 2.495 / /
P1R2 1 1.975 / /
P2R1 2 0.885 1.175 /
P2R2 1 1.195 / /
P3R1 3 1.155 1.765 2.365
P3R2 2 1.085 1.665 /
P4R1 1 1.175 / /
P4R2 1 1.105 / /
P5R1 2 1.035 2.065 /
P5R2 1 1.135 / /
【表8】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P1R1 0 /
P1R2 1 2.525
P2R1 0 /
P2R2 1 2.105
P3R1 0 /
P3R2 0 /
P4R1 1 1.885
P4R2 1 1.895
P5R1 0 /
P5R2 0 /
图6、图7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8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第二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2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8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如表17所示,第二实施方式满足各关系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的入瞳直径ENPD为5.357mm,全视场像高IH为2.8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22.39°,所述摄像光学镜头20能够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图9所示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
表9、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的设计数据。
【表9】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81
表10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82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191
表11、表12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1】
反曲点个数 反曲点位置1 反曲点位置2
P1R1 0 / /
P1R2 2 2.795 3.025
P2R1 0 / /
P2R2 2 0.185 1.055
P3R1 1 1.335 /
P3R2 2 1.455 2.375
P4R1 1 1.535 /
P4R2 1 1.235 /
P5R1 2 0.505 2.115
P5R2 1 0.665 /
【表12】
驻点个数 驻点位置1 驻点位置2
P1R1 0 / /
P1R2 0 / /
P2R1 0 / /
P2R2 2 0.315 1.445
P3R1 0 / /
P3R2 0 / /
P4R1 1 2.475 /
P4R2 1 2.115 /
P5R1 1 0.995 /
P5R2 1 1.565 /
图10、图11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2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第三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2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以下表17按照上述关系式列出了本实施方式中对应各关系式的数值。显然,本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30满足上述的关系式。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的入瞳直径ENPD为6.430mm,全视场像高IH为2.8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18.38°,所述摄像光学镜头30能够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且具有优秀的光学特征。
(对比实施方式)
对比实施方式的符号含义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以下只列出不同点。
在对比实施方式中,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图13所示为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
表13、表14示出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的设计数据。
【表13】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201
表14示出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数据。
【表10】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202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211
表15、表16示出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中各透镜的反曲点以及驻点设计数据。
【表15】
反曲点个数 反曲点位置1 反曲点位置2
P1R1 0 / /
P1R2 2 0.345 1.615
P2R1 0 / /
P2R2 1 1.285 /
P3R1 0 / /
P3R2 2 1.045 1.515
P4R1 1 1.295 /
P4R2 1 1.455 /
P5R1 2 0.655 1.895
P5R2 2 0.705 1.975
【表16】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212
Figure BDA0003275220420000221
图14、图15分别示出了波长为656nm、587nm、546nm、486nm、及435nm的光经过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轴向像差以及倍率色差示意图。图16则示出了波长为546nm的光经过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后的场曲及畸变示意图。图16的场曲S是弧矢方向的场曲,T是子午方向的场曲。
以下表17按照上述关系式列出了对比实施方式中对应各关系式的数值。显然,对比实施方式的摄像光学镜头40不满足上述的关系式0.90≤f/TTL。
在对比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40的入瞳直径ENPD为4.767mm,全视场像高IH为2.800mm,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FOV为24.00°,所述摄像光学镜头40不满足大光圈、超薄、长焦距及修正畸变的设计要求。
【表17】
参数及关系式 实施例1 实施例2 实施例3 对比实施方式
f 13.67 13.93 16.72 12.39
f/TTL 1.00 1.00 1.02 0.89
f1/f 0.66 0.79 0.45 0.74
f3/f4 2.20 3.65 5.00 3.33
d2/d4 0.70 2.16 3.50 2.04
f1 9.007 11.072 7.524 9.138
f2 -8.715 -11.341 -19.485 -8.193
f3 15.765 22.859 83.931 18.096
f4 7.165 6.263 16.787 5.437
f5 -6.939 -6.451 -9.069 -6.603
FNO 2.60 2.60 2.60 2.60
TTL 13.670 13.929 16.418 13.992
IH 2.800 2.800 2.800 2.800
FOV 22.74° 22.39° 18.38° 24.00°
其中,FOV:是指摄像光学镜头的对角线方向的视场角。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光学镜头自物侧至像侧依序包含: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及第五透镜,所述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所述第三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四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所述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
其中,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为TTL,所述摄像光学镜头的焦距为f,所述第一透镜的焦距为f1,所述第三透镜的焦距为f3,所述第四透镜的焦距为f4,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2,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到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轴上距离为d4,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8.00≤f;
0.90≤f/TTL;
0.45≤f1/f≤0.80;
2.20≤f3/f4≤5.00;
0.70≤d2/d4≤3.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7,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8,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50≤(R7+R8)/(R7-R8)≤12.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2,所述第一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1,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4.93≤(R1+R2)/(R1-R2)≤-0.32;
0.04≤d1/TTL≤0.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二透镜的焦距为f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3,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4,所述第二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3,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2.33≤f2/f≤-0.43;
-2.26≤(R3+R4)/(R3-R4)≤0.84;
0.03≤d3/TTL≤0.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6,所述第三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5,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58≤f3/f≤7.53;
-692.00≤(R5+R6)/(R5-R6)≤-5.12;
0.01≤d5/TTL≤0.09。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
所述第四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7,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0.22≤f4/f≤1.51;
0.01≤d7/TTL≤0.1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其像侧面于近轴处为凹面;
所述第五透镜的焦距为f5,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9,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的中心曲率半径为R10,所述第五透镜的轴上厚度为d9,且满足下列关系式:
-1.08≤f5/f≤-0.31;
1.33≤(R9+R10)/(R9-R10)≤4.89;
0.01≤d9/TTL≤0.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远离所述第二透镜的一侧设有反射面,入射光线被所述反射面反射折转至所述第一透镜。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面由棱镜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为玻璃材质。
CN202111115798.0A 2021-09-23 2021-09-23 摄像光学镜头 Pending CN1137595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798.0A CN11375951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摄像光学镜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15798.0A CN11375951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摄像光学镜头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9516A true CN113759516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70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15798.0A Pending CN113759516A (zh) 2021-09-23 2021-09-23 摄像光学镜头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951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081A (zh) * 2022-10-14 2023-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76081A (zh) * 2022-10-14 2023-01-0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4078202A1 (zh) * 2022-10-14 2024-04-1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光学透镜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81282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53814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68458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55771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759514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830691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830690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759516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895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3040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666686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4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856732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759517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684578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684583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893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901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899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45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305720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1929844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2285894B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759515A (zh) 摄像光学镜头
CN113759513A (zh) 摄像光学镜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