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7954B -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7954B
CN113757954B CN202111042056.XA CN202111042056A CN113757954B CN 113757954 B CN113757954 B CN 113757954B CN 202111042056 A CN202111042056 A CN 202111042056A CN 113757954 B CN113757954 B CN 11375795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eset time
humidity
air conditioner
temperature
indoor environ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420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57954A (zh
Inventor
李雅婷
黄罡
张乃伟
赵江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ing Electric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Chongqing Haier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Air Conditioner Gen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0420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795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7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954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986 priority patent/WO2023035624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5795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795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61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using tim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20Humid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境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包括:S1:空调器换热时,判断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区间,若是,仅换热,若否则换热并调湿;S2:判断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区间,若是,送风不换热,若否则仅送风不换热并调湿;S3:判断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以及湿度是否处于适宜区间,若温度达到预设值且室内湿度处于适宜区间,仅换热然后执行S2,若室内温度达到预设值且室内湿度未处于适宜区间,换热并调湿然后执行S2;若室内温度未达到预设值且室内湿度处于适宜区间,仅送风不换热然后执行S3;若室内温度未达到预设值且室内湿度未处于适宜区间,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然后执行S3,使得空调器间断性地控制恒温恒湿。

Description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温湿度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空调器的不断更新换代,现在的空调器具备了很多新的控制模式,其中包括自动控制模式,但是现有的自动控制模式一般都只适用于小范围的自动调整或是单向的调整,对于一些需要快速调节的需求或者对于某些功能的双向调节需求还无法满足,如湿度调节,现有技术只能提供除湿功能,而对加湿需求在现有空调的自动控制模式下还不能达到用户预期效果,用户只能使用单独的加湿器加湿。并且在需要制冷或者制热的场景中,长期使用空调器制冷或者制热会导致房间内温度过低或者过高,同时会降低房间内的相对湿度,即,如果想要达到最佳的温湿度环境还是得需要人为去调节,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因此,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相应的空调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无法单独通过空调器实现恒温恒湿调节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包括:
S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的情形下,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12;
S11: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一预设时间;
S12: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二预设时间;
S2: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21,若否,则执行步骤S22;
S21: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三预设时间;
S22: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四预设时间;
S3: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以及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
S31: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五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2: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六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3: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七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S34: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八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可以判断室内的温度和湿度是否处于适宜的区间,进而运行相应的控温功能和控湿功能,继续判断室内的温度是否处于适宜温度区间,进而确认换热模式的启闭状态,同时判断室内的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进而确认空调器控湿的时长,通过上述的方法获取室内的环境温度和湿度并进行下一步判断,进而使得空调器运行不同的功能和时长,使得空调器能够自动并间断地控温和控湿,能够根据用户的温度和湿度需求确定调温和调湿运行方式,实现空调的调温和调湿运行方式随用户的湿度需求而调整,保证了环境的恒温恒湿,根据空调器运行状态中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能够使空调器的决策更加贴近于室内环境,同时也满足用户对环境温度和湿度的需求,使得室内环境体感更舒适,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步骤S1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具体包括:判断是否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如果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通过上述的控制方法,使得空调器可以通过人为的选择进入间断式自主控温模式,进而判断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进行后续的控湿,采用这种空调器运行模式的调节方式,通过在决策空调器运行状态的过程中,实时检测环境温度或环境湿度,并根据空调器运行状态中的当前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能够使空调器的决策更加贴近于室内环境,检测精准度高。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当空调器的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时,“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空调器制冷时,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大于或等于制冷模式中的第一温度阈值,才进行后续的制冷和调湿,这样能够控制空调器是否进行制冷和调湿以及制冷和调湿的时长,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避免室内温度过高或者浪费能耗。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温度阈值由用户输入设定,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自主控制想要达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能够根据当前的天气和季节自由地设置适宜的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后续空调器的恒温控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当空调器制热时,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小于或等于制热模式中的第二温度阈值,才进行后续的调温和调湿,这样能够控制空调器是否进行制热和调湿以及制热和调湿的时长,根据当前环境温度和环境湿度,对空调器的运行状态进行调整,避免室内温度过低或者浪费能耗。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温度阈值由用户输入设定,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用户可以自主控制想要达到的室内环境温度,能够根据当前的天气和季节自由地设置适宜的室内环境温度,进行后续空调器的恒温控制,进一步提升用户体验。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并且/或者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并且/或者所述第五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并且/或者所述第七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八预设时间,通过将每两个预设时间设置为相同,空调器能够在不同步骤中的不同情况下在相同预设的时间内运行,使得控制算法的设计更加简单。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三预设时间、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均相等;并且/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并且/或者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以及所述第八预设时间,通过将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设置为大于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能够使得空调器可以先进行较长时间的换热和调湿后进行后续持续性的较短时间的换热和调湿,使得空调器能够达到持续性恒温恒湿的同时节约能源,高效地利用空调器换热后的余温进行恒温恒湿的调节,对空调的运行时间进行控制,能够更好地适应室内环境变化,使得控制算法的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
在上述的控制方法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适宜湿度区间为30%RH-80%RH,通过这样的设置,使得空调器的调湿区间控制在人体适宜的湿度范围内,同时用户可以根据当前的天气和季节更加灵活地设置空调器的调湿区间,提高用户的体验指数。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该空调器具有上述控制方法的全部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例如,本发明的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壁挂式空调器、立柜式空调器或者新风空调器等。显然,这种空调器的具体类型的调整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基于背景技术中提到现有空调器无法单独通过空调器实现恒温恒湿调节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旨在单独通过空调器就能够实现温湿度的控制,并且保证环境的恒温恒湿,且湿度可以双向调节,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本发明的空调器主要包括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节流元件、四通阀、加湿元件和除湿元件,室内换热器、室外换热器、压缩机和节流元件共同构成闭环的冷媒循环系统,四通阀用于使空调器在制冷模式和制热模式之间切换。室内换热器位于室内机的壳体内,室外换热器位于室外机的壳体内,加湿元件和除湿元件设置在室内机的壳体上,或者设置在室内机的其他位置。在制冷模式下的冷媒流动方向与在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动方向相反,在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在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时,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节流元件可以采用电子膨胀阀、热力膨胀阀或毛细管等。在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时,室内换热器能够同时对室内进行制冷和除湿,在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时,室内换热器能够对室内进行制热,通过加湿元件能够对空气进行加湿,加湿元件的加湿方式可以为电极式,也可以为电热式,通过除湿元件能够对空气进行除湿。与现有技术不同,本发明的加湿元件和除湿元件属于空调器,由空调器的控制器进行控制。本发明的空调器单独再设置除湿元件的目的在于如果空调器制热,此时湿度过高的话只能通过除湿元件进行除湿,无法通过室内换热器进行除湿。控制器可以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为由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本发明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中的存储器包括但不限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串行存储器、并行存储器或寄存器,所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包括但不限于DSP,ARM处理器、MIPS处理器等。处理器可以调用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以执行本发明的控制方法。
下面参照图1至3对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的空调器执行制冷模式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图3是本发明的空调器执行制热模式一种实施例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的情形下,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12;
S11: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一预设时间;
S12: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二预设时间;
可选地,空调器的换热模式可以选择制冷模式或者制热模式,上述步骤中的适宜湿度区间可以根据当前季节和区域进行灵活地设置,设置标准可以为夏季适宜湿度区间或者冬季适宜湿度区间,当然,一些极端环境的地区可以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灵活设置。
可选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具体季节对适宜湿度区间进行灵活地设置,例如夏季的适宜湿度区间可以为30%RH-60%RH,冬季的适宜湿度区间可以为30%RH-80%RH,当然,上述的适宜湿度区间只是示例,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灵活地调整预设的适宜湿度区间。上述的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30分钟,也可以为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去调整具体时长。
可选地,该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在进行调温调湿之前,还包括:判断是否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如果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即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可以基于用户的选择来确定是否执行,即只有用户向空调器输入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空调器才会执行上述的步骤S1,以及后面的步骤,如果用户未向空调器输入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则空调器不执行间断式自主控温模式。用户输入指令的方式可以为遥控器输入或语音输入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空调器也可以自行判定是否执行间断式自主控温模式。
S2: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21,若否,则执行步骤S22;
S21: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三预设时间;
S22: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四预设时间;
可选地,上述的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15分钟和30分钟,也可以为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去调整具体时长。
S3: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以及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
S31: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五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2: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六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3: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七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S34: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八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可选地,用户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具体季节对预设温度进行灵活地设置,例如夏季的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为23℃-28℃,冬季的预设温度区间可以为18℃-25℃,当然,上述的预设温度区间只是示例,在具体实施中,可以灵活地调整预设温度,具体的预设温度的取值不作限制,只要能满足人体的适宜温度即可。在本发明中,制冷模式中的预设温度用第一温度阈值表示,制热模式中的预设温度用第二温度阈值表示,第一温度阈值和第二温度阈值均可以由用户输入设定,输入方式可以为遥控器输入或语音输入等。
可选地,上述的第五预设时间、第六预设时间、第七预设时间以及第八预设时间可以为15分钟和30分钟,也可以为1小时,可以设置为相同时间,也可以设置为不同时间,用户可以根据不同情况去调整每个预设时间的具体时长。
下面根据空调器的换热模式的两种情况来对本发明的控制方法进行具体地描述。在当前室外温度较高时,例如夏季或者秋季等,空调器的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优选的预设的室内环境湿度区间可以为50%RH-60%RH,上述的预设湿度区间只是示例,具体实施中,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天气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空调器的制冷和调湿的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参照图2,优选地,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10:空调器在制冷模式下时,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50%RH-60%RH,若是,则执行步骤S111,若否,则执行步骤S112;
S111:空调器仅制冷1小时;
S112:空调器制冷并调湿1小时;
示例性地,在室内环境湿度高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时,空调器通过室内换热器对室内降温的同时,还能够对室内环境进行持续性地去除水蒸气,即除湿,此时可以不开启除湿元件,在室内环境湿度低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时,空调器通过启动加湿元件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在空调器制冷和调湿1小时后,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50%RH-60%RH,空调器的送风、制冷和调湿的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三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四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优选地,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120: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50%RH-60%RH,若是,则执行步骤S121,若否,则执行步骤S122;
S121:空调器仅送风不制冷30分钟;
S122:空调器送风不制冷并调湿30分钟;
示例性地,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23℃-28℃,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个人需求进行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温度阈值为26℃,当然,上述的第一温度阈值只是示例,一些极端环境的地区的室内第一温度阈值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夏季适宜温度为23℃-28℃,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一温度阈值设置为26℃,当空调器在1小时内制冷结束后,室内环境温度会开始回升,26℃距离人体在该季节下的适宜温度的上限28℃具有2℃的回温空间,即,使得后续的室内温度有2℃的缓冲温度来达到适宜温度最高值,使得空调器恒温恒湿的同时避免了空调器持续性控温控湿的能耗浪费,节约资源,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空调器的送风、制冷和调湿的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五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六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空调器的送风、制冷和调湿的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15分钟或者30分钟,如果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七预设时间设置成15分钟,第八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优选地,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130: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26℃以及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50%RH-60%RH;
S131: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26℃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50%RH-60%RH,空调器仅制冷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20;
S132: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或等于26℃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50%RH-60%RH,空调器制冷并调湿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20;
S133: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26℃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50%RH-60%RH,空调器仅送风不制冷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30;
S134: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26℃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50%RH-60%RH,空调器送风不制冷并调湿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温度阈值为26℃仅是一种具体的优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第一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24℃或者27℃等,同时,上述的制冷、送风和调湿的预设时间仅是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40分钟或者1小时等。以第一温度阈值是26℃为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为24℃且湿度未处于50%RH-60%RH内时,空调器送风不制冷并调湿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30,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为28℃且湿度未处于50%RH-60%RH内时,空调器制冷并调湿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120。
在当前室外温度较低时,例如冬季或者春季等,空调器的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优选的预设的室内环境湿度区间可以为40%RH-50%RH,上述的预设湿度区间只是示例,具体实施中,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根据不同天气和使用需求进行调整,空调器的制热和调湿的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一预设时间和第二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一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二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参照图2,优选地,该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10:空调器在制热模式下时,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40%RH-50%RH,若是,则执行步骤S211,若否,则执行步骤S212;
S211:空调器仅制热1小时;
S212:空调器制热并调湿1小时;
示例性地,在室内环境湿度高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时,空调器可以通过除湿元件对室内环境进行持续性地去除水蒸气,即除湿,在室内环境湿度低于预设的湿度区间时,空调器通过启动加湿元件对室内环境进行加湿。在空调器制热和调湿1小时后,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40%RH-50%RH,空调器的送风、制热和调湿的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三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四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优选地,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220: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40%RH-50%RH,若是,则执行步骤S221,若否,则执行步骤S222;
S221:空调器仅送风不制热30分钟;
S222:空调器送风不制热并调湿30分钟;
示例性地,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8℃-25℃,不同地区的用户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和个人需求进行设置,优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二温度阈值为20℃,当然,上述的第二温度阈值只是示例,一些极端环境的地区的室内第二温度阈值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灵活地调整。冬季适宜温度为18℃-25℃,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将第二温度阈值设置为20℃,当空调器在1小时内制热结束后,室内环境温度会开始下降,20℃距离人体在该季节下的适宜温度的下限18℃具有2℃的回温空间,即,使得后续的室内温度有2℃的缓冲温度来达到适宜温度最低值,使得空调器恒温恒湿的同时避免了空调器持续性控温控湿的能耗浪费,节约资源,提高用户的舒适度体验。
空调器的送风、制热和调湿的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30分钟或者1小时,如果第五预设时间和第六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五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第六预设时间设置成1小时,空调器的送风、制热和调湿的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可以为相同的,也可以为不同的,如果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相同,可以都设置为15分钟或者30分钟,如果第七预设时间和第八预设时间不相同,可以将第七预设时间设置成15分钟,第八预设时间设置成30分钟,用户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具体温度进行调整,优选地,继续执行以下步骤:
S230: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20℃以及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40%RH-50%RH;
S231: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0℃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40%RH-50%RH,空调器仅制热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20;
S232: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20℃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40%RH-50%RH,空调器制热并调湿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20;
S233: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20℃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40%RH-50%RH,空调器仅送风不制热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30;
S234: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20℃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40%RH-50%RH,空调器送风不制热并调湿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3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温度阈值为20℃仅是一种具体的优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第二温度阈值可以设置为19℃或者21℃等,同时,上述的制热、送风和调湿的预设时间仅是一种具体的设置方式,在实际应用中也可以对其作出调整,如预设时间可以设置为40分钟或者1小时等,以第二温度阈值是20℃为例,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为23℃且湿度未处于40%RH-50%RH内时,空调器送风不制热并调湿15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30,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为18℃且湿度未处于40%RH-50%RH内时,空调器制热并调湿30分钟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20。
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例中,通过在空调器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对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检测,进而运行控制方法中的不同步骤。具体为,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多个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温度值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多个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温度,温度传感器设置多个仅是一种较为优选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一个温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温度值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多个温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温度。
在上述两种优选实施例中空调器设置有多个湿度传感器,多个湿度传感器分别检测湿度值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计算多个湿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湿度,湿度传感器设置多个仅是一种较为优选的设置方式,也可以仅设置一个湿度传感器,一个湿度传感器检测多个湿度值并发送至控制器,控制器将多个湿度值的平均值作为当前湿度。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至此,己经结合附图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S1:在所述空调器处于换热模式的情形下,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11,若否,则执行步骤S12;
S11: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一预设时间;
S12: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二预设时间;
S2:继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若是,则执行步骤S21,若否,则执行步骤S22;
S21: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三预设时间;
S22: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四预设时间;
S3: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以及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
S31: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换热第五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2: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换热并调湿第六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2;
S33: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仅送风不换热第七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S34:若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未达到预设温度且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未处于适宜湿度区间,所述空调器送风不换热并调湿第八预设时间然后返回执行步骤S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具体包括:
判断是否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
如果获取到输入的间断式自主控温指令,才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湿度是否处于适宜湿度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式为制冷模式,“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由用户输入设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模式为制热模式,“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达到预设温度”的步骤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温度阈值由用户输入设定。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并且/或者
所述第三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并且/或者
所述第五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并且/或者
所述第七预设时间等于所述第八预设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所述第四预设时间、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均相等;并且/或者
所述第一预设时间和所述第二预设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三预设时间以及所述第四预设时间;并且/或者
所述第五预设时间和所述第六预设时间均大于所述第七预设时间以及所述第八预设时间。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适宜湿度区间为30%RH-80%RH。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以实现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CN202111042056.XA 2021-09-07 2021-09-07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ctive CN11375795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2056.XA CN113757954B (zh) 2021-09-07 2021-09-07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CT/CN2022/088986 WO2023035624A1 (zh) 2021-09-07 2022-04-25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42056.XA CN113757954B (zh) 2021-09-07 2021-09-07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7954A CN113757954A (zh) 2021-12-07
CN113757954B true CN113757954B (zh) 2022-07-19

Family

ID=787933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42056.XA Active CN113757954B (zh) 2021-09-07 2021-09-07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7954B (zh)
WO (1) WO2023035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57954B (zh) * 2021-09-07 2022-07-19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9598A (ja) * 2004-07-12 2006-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9069539A1 (ja) * 2007-11-28 2009-06-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017515A (ja) * 2009-07-10 2011-01-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2589089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模式
CN107504632A (zh) * 2017-08-03 2017-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温湿双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37602A (zh) * 2018-09-14 2020-09-08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2006100U (zh) * 2020-04-17 2020-11-24 诺岱室内环境系统集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性室内空气环境调控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3600A (zh) * 2015-01-29 2015-05-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0285546B (zh) * 2019-07-12 2021-07-2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室内机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室内机
CN113757954B (zh) * 2021-09-07 2022-07-19 重庆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029598A (ja) * 2004-07-12 2006-02-02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空気調和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WO2009069539A1 (ja) * 2007-11-28 2009-06-04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11017515A (ja) * 2009-07-10 2011-01-27 Daikin Industries Ltd 空調システム
CN102589089A (zh) * 2012-02-29 2012-07-18 广东美的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模式
CN107504632A (zh) * 2017-08-03 2017-12-2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温湿双控的方法及装置
CN111637602A (zh) * 2018-09-14 2020-09-08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2006100U (zh) * 2020-04-17 2020-11-24 诺岱室内环境系统集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舒适性室内空气环境调控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7954A (zh) 2021-12-07
WO2023035624A1 (zh) 2023-03-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6434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09297157B (zh) 一种空调器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EP3165843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CN106871334B (zh) 基于模糊控制的空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EP3165845B1 (en) Ventilation device
CN102880208B (zh) 温湿度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557576B (zh) 一种空调湿度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
US20210222905A1 (en) Air-conditioning device, control device, air-conditioning method, and program
CN104110768A (zh) 空调器电子膨胀阀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CN202485149U (zh) 空调器系统及其控制装置
CN107084490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7421079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CN113513834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6196471B (zh) 空调器湿度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WO2019104790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7560049B (zh) 加湿空调及加湿空调的加湿盘水温控制方法
CN113669854B (zh) 空调除菌方法、空调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757954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JP6855152B1 (ja) 空気調和機及び管理装置
CN114963426A (zh)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1720962A (zh) 变频空调器的制冷除湿控制方法以及空调系统
WO2020035908A1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1854120A (zh) 制冷装置的控制方法及制冷装置
JP7191110B2 (ja) 空調装置、制御装置、空調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95374A1 (ja) 空気調和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