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56431A -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56431A
CN113756431A CN202111166706.1A CN202111166706A CN113756431A CN 113756431 A CN113756431 A CN 113756431A CN 202111166706 A CN202111166706 A CN 202111166706A CN 113756431 A CN113756431 A CN 113756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oss beam
laminar flow
fixed seat
frame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70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伟
胡晓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16670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5643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56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56431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7751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211A1/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18Structures comprising elongated load-supporting parts, e.g. columns, girders, skeletons
    • E04B1/19Three-dimensional framework 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 E04B1/58Connections for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l of bar-shaped building eleme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3/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public or similar purposes; Institutions, e.g. infirmaries or prisons
    • E04H3/08Hospitals, infirmaries, or the like; Schools; Pris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Radiation-Therapy Devices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顶框底部的立柱,顶框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可折叠结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均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与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梁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横梁与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本发明占用空间小,方便移动和搭建,具备高便携性和机动性,能够满足各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间的切换,适应性更强。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层流病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持续发展,人们对于医疗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对于低免疫患者,为了预防感染常常需要用到层流病房,但现有的层流病房占用空间大,不方便移动和临时搭建,并且尺寸无法调整,进而无法满足各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间的切换,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使得占用空间小,方便移动和搭建,具备高便携性和机动性,能够满足各个不同的应用场景间的切换,适应性更强。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所述顶框底部的立柱;
所述顶框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
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为可折叠结构;
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均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杆、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和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折叠杆之间、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折叠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均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反向转动的棘轮棘爪机构。
可选地,所述转动副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连接杆、方向调整块和用于与所述棘轮卡接的棘爪;
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位于所述棘轮轮齿的正上方;
所述棘爪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滑道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方向调整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与所述棘爪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
所述方向调整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通过方向调整使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卡接或分离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可选地,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均包括固定型材和位于所述固定型材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
所述固定型材上开设有可收纳所述伸缩导向型材的第二滑道;
所述伸缩导向型材通过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固定型材滑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同步齿轮;
所述同步齿轮的两侧分别通过同步导向齿条与位于所述固定型材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固定连接;
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导向齿条传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用于起导向作用的滚轮组,所述伸缩导向型材通过所述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导向限位件,所述伸缩导向型材外侧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限位件形状相匹配的导向槽。
可选地,所述伸缩导向型材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金属间摩擦的塑料限位件。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五横梁;
所述第五横梁的结构与所述第三横梁的结构相同。
可选地,所述立柱为可升降立柱;
所述可升降立柱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滑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沿所述第三固定杆伸缩的驱动总成。
可选地,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稳定重心机构;
所述稳定重心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柱下端的第一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二固定座沿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气弹簧;
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气弹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设置有第一移动轮;
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轮。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顶框底部的立柱,顶框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均为可折叠结构,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均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横梁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与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梁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横梁与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使用时,可通过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进行长度方向的折叠,通过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进行宽度方向的伸缩,实现了层流病房内部体积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空间需求,适应性更强,同时伸缩折叠易收纳,整体收纳后尺寸可进入所有规格电梯,更加便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完全展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完全展开时的俯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完全收纳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横梁的前视图;
图6为图5中I部分的细节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横梁的前视图;
图9为图8中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0为图8中B-B方向的截面图;
图11为图8中C-C方向的截面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立柱与稳定重心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I部分的截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
1-第一横梁,2-第二横梁,3-第三横梁,4-第四横梁,5-第五横梁,6-立柱,7-稳定重心机构,8-转动副,11-第一固定杆,12-第二固定杆,13-第一折叠杆,14-第二折叠杆,31-固定型材,32-伸缩导向型材,33-同步齿轮,34-同步导向齿条,35-滚轮组,36-导向限位件,37-塑料限位件,71-第一移动轮,72-第二移动轮,73-第一固定座,74-第二固定座,75-第一外罩,76-第二外罩,77-气弹簧,78-直线导轨,79-滑块,81-第一连接件,82-第二连接件,83-转轴,84-棘轮,85-棘爪,86-连接杆,87-方向调整块,821-卡槽,871-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的一个实施例,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3。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顶框底部的立柱6,顶框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均为可折叠结构,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均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横梁1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3与第二横梁2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梁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横梁4与第二横梁2的另一端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时,可通过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进行长度方向的折叠,通过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进行宽度方向的伸缩,实现了层流病房内部体积可调,能够满足不同空间需求,适应性更强,同时伸缩折叠易收纳,整体收纳后尺寸可进入所有规格电梯,更加便携。
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的实施例一,以下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的实施例二,具体请参阅图1至图13。
本实施例中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包括:顶框和设置在顶框底部的立柱6,顶框包括第一横梁1、第二横梁2、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均为可折叠结构,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均为可伸缩结构,第一横梁1的一端通过第三横梁3与第二横梁2的一端连接,第一横梁1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横梁4与第二横梁2的另一端连接。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杆11、第一折叠杆13、第二折叠杆14和第二固定杆12,第一固定杆11与第一折叠杆13之间、第一折叠杆13与第二折叠杆14之间以及第二折叠杆14与第二固定杆12之间均通过转动副8转动连接;转动副8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反向转动的棘轮棘爪机构,棘轮棘爪机构可提高展开和收纳时的便捷性,同时提高安全性。具体的,第一固定杆11的长度与第二固定杆12的长度相同,第一折叠杆13的长度与第二折叠杆14的长度相同,便于折叠,可以将框架的空间收纳至最小,折叠方向折叠后的尺寸完全满足运输存储的要求。
如图6所示,转动副8包括第一连接件81和第二连接件82,第一连接件81与第二连接件82通过转轴83转动连接,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84、连接杆86、方向调整块87和用于与棘轮84卡接的棘爪85,棘轮84固定在转轴83上,第二连接件82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第一滑道位于棘轮84轮齿的正上方;棘爪85位于第一滑道内,并与第一滑道活动连接;连接杆86的一端与方向调整块87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至第一滑道内,并与棘爪85固定连接;连接杆86上套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位于第一滑道内;方向调整块87靠近第二连接件82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通过方向调整使棘爪85与棘轮84卡接或分离的卡块871,第二连接件82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卡块871相配合的卡槽821。
需要说明的是:当柔性层流病房框架需要展开时,可通过方向调整块87调整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的6个棘爪85的方向,使棘爪85与棘轮84解除卡接状态,进而实现框架的展开,通过棘轮84和棘爪85的单向转动,可以保证框架在展开的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向外的运动方向,防止倾斜倒塌;同时框架在展开后,可再次调整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的6个棘爪85的方向,使棘爪85与棘轮84卡接固定,在棘轮84和棘爪85的作用下使转轴83不会逆转动,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同理,当柔性层流病房框架需要折叠收纳时,通过方向调整块87调整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上的6个棘爪85的方向,可以将框架折叠,棘轮84和棘爪85的单向转动,可以保证框架在折叠的过程中,只能有一个向内的运动方向,防止倾斜倒塌。
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三横梁3和第四横梁4均包括固定型材31和位于固定型材31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32,固定型材31上开设有可收纳伸缩导向型材32的第二滑道,伸缩导向型材32通过第二滑道与固定型材31滑动连接,即左右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32可以收缩导向至中间的固定型材31内部。
如图9所示,第二滑道的中间位置可以设置有同步齿轮33,同步齿轮33的两侧分别通过同步导向齿条34与位于固定型材31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32固定连接,同步齿轮33与同步导向齿条34传动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同步齿轮33和同步导向齿条34,使位于固定型材31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32同步运动,可以保证框架左右两侧的调节尺寸相同,使层流病房的气流在中间固定部分,进而提高洁净效果。
如图9所示,第二滑道内可以设置有用于起导向作用的滚轮组35,伸缩导向型材32通过滚轮组35与第二滑道滑动连接,具体的,滚轮组35可以设置在第二滑道的入口处;如图10所示,第二滑道内还可以设置有导向限位件36,伸缩导向型材32外侧对应开设有与导向限位件36形状相匹配的导向槽,通过设置导向限位件36和导向槽,可以保证框架伸缩时的平稳性,其中导向限位件36的材质可以为塑料,导向限位件36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导向槽的数量与导向限位件36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限位件36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导向限位件36上下对称设置。
如图11所示,伸缩导向型材32外侧可以设置有用于防止金属间摩擦的塑料限位件37。具体的,塑料限位件37位于伸缩导向型材32靠近固定型材3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塑料限位件37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塑料限位件37分别设置在伸缩导向型材32靠近固定型材31一端的四角处。
为了提高框架的牢固性和稳定性,在第一横梁1和第二横梁2之间可以设置有第五横梁5,其中第五横梁5的结构可以与第三横梁3的结构相同。具体的,第五横梁5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两个以上,使得框架整体结构更加稳定。
优选地,立柱6可以为可升降立柱6,可升降立柱6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第三固定杆内且与第三固定杆滑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用于驱动伸缩杆沿第三固定杆伸缩的驱动总成。具体的,驱动总成固定设置在第三固定杆上端,驱动总成驱动连接伸缩杆,驱动总成可以为电动推杆;伸缩杆可以为多段式结构,其段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设置,可以为两段、三段或其他数量,在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设置可升降立柱6,可以调节层流病房框架的整体高度,进一步满足不同空间的需求,同时,便于收纳及运输。
如图12和图13所示,立柱6底部可以设置有稳定重心机构7;稳定重心机构7包括固定在立柱6下端的第一固定座73和设置在第一固定座73一侧的第二固定座74;第二固定座74沿第一固定座73的长度方向与第一固定座73滑动连接;第一固定座73内设置有气弹簧77;第一固定座73通过气弹簧77与第二固定座74连接;第一固定座73底部设置有第一移动轮71;第二固定座74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轮72,通过设置第一移动轮71和第二移动轮72,移动更加方便,提高了层流病房的灵活性。具体的,第一移动轮71和第二移动轮72上均可以设置有用于锁定移动轮的轮锁装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气弹簧77的作用下,第二固定座74可以被最大化顶出,进而增加了第一移动轮71与第二移动轮72之间的距离,可以保证重心处于第一移动轮71和第二移动轮72的跨度之内,有效提高层流病房框架的稳定性,防止发生倾倒,同时,第二固定座74可通过滑动收纳至第一固定座73内,更加便于收纳。
可以理解的是,层流病房框架折叠收纳时,第二移动轮72处于完全伸开状态(第二固定座74滑出至最大距离),此时,第一移动轮71与第二移动轮72之间的距离到达最大值,可保证重心始终处在两轮之内,防止倾倒;层流病房框架展开使用时,第二移动轮72处于完全伸开状态,可以起到稳定病房晃动的作用。完全收纳和运输存储时,第二移动轮72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固定座74收缩至第一固定座73内),此时,第一移动轮71与第二移动轮72之间的距离到达最小值,有效减小设备尺寸空间。
具体的,第二固定座74靠近第一固定座73的一端嵌入于第一固定座73内,并与第一固定座73滑动连接,使得第二固定座74可以收纳于第一固定座73内,从而减小设备的尺寸。
第一固定座73的内顶面可以设有直线导轨78,第二固定座74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直线导轨78相配合的滑块79,第二固定座74通过滑块79与第一固定座73滑动连接,通过滑块79与直线导轨78的配合,在滑动的过程中可以进行导向限位,保证滑动的平稳性。
第一固定座73上套设有第一外罩75,第一外罩75与立柱6固定连接,第二固定座74上套设有第二外罩76,第二外罩76与第一外罩75滑动连接,且第一外罩75靠近第二外罩76的一端开设有用于收纳第二外罩76的开口。当第二固定座74朝向第一固定座73滑动时,第二外罩76可随第二固定座74从第一外罩75的开口处滑动至第一外罩75内,直至第二外罩76完全收纳于第一外罩75内,达到最小的收纳状态,便于折叠收纳。
优选地,第一移动轮71位于第一固定座73远离第二固定座74的一侧,第二移动轮72位于第二固定座74远离第一固定座73的一侧,通过增加第一移动轮71与第二移动轮72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了层流病房框架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框和设置在所述顶框底部的立柱;
所述顶框包括第一横梁、第二横梁、第三横梁和第四横梁;
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为可折叠结构;
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均为可伸缩结构;
所述第一横梁的一端通过所述第三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横梁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四横梁与所述第二横梁的另一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均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固定杆、第一折叠杆、第二折叠杆和第二固定杆;
所述第一固定杆与所述第一折叠杆之间、所述第一折叠杆与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折叠杆与所述第二固定杆之间均通过转动副转动连接;
所述转动副上设置有用于防止反向转动的棘轮棘爪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副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连接杆、方向调整块和用于与所述棘轮卡接的棘爪;
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转轴上;
所述第二连接件底部开设有第一滑道,所述第一滑道位于所述棘轮轮齿的正上方;
所述棘爪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与所述第一滑道活动连接;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方向调整块固定连接,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第一滑道内,并与所述棘爪固定连接;
所述连接杆上套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位于所述第一滑道内;
所述方向调整块靠近所述第二连接件的一端设置有用于通过方向调整使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卡接或分离的卡块,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对应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横梁和所述第四横梁均包括固定型材和位于所述固定型材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
所述固定型材上开设有可收纳所述伸缩导向型材的第二滑道;
所述伸缩导向型材通过所述第二滑道与所述固定型材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同步齿轮;
所述同步齿轮的两侧分别通过同步导向齿条与位于所述固定型材两端的伸缩导向型材固定连接;
所述同步齿轮与所述同步导向齿条传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用于起导向作用的滚轮组,所述伸缩导向型材通过所述滚轮组与所述第二滑道滑动连接;
所述第二滑道内设置有导向限位件,所述伸缩导向型材外侧对应开设有与所述导向限位件形状相匹配的导向槽。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导向型材外侧设置有用于防止金属间摩擦的塑料限位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五横梁;
所述第五横梁的结构与所述第三横梁的结构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为可升降立柱;
所述可升降立柱包括第三固定杆、位于所述第三固定杆内且与所述第三固定杆滑动连接的伸缩杆以及用于驱动所述伸缩杆沿所述第三固定杆伸缩的驱动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层流病房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底部设置有稳定重心机构;
所述稳定重心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立柱下端的第一固定座和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一侧的第二固定座;
所述第二固定座沿所述第一固定座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固定座滑动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内设置有气弹簧;
所述第一固定座通过所述气弹簧与所述第二固定座连接;
所述第一固定座底部设置有第一移动轮;
所述第二固定座底部设置有第二移动轮。
CN202111166706.1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Withdrawn CN1137564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706.1A CN11375643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PCT/CN2022/117751 WO2023051211A1 (zh) 2021-09-30 2022-09-08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706.1A CN11375643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56431A true CN113756431A (zh) 2021-12-07

Family

ID=78798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706.1A Withdrawn CN113756431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56431A (zh)
WO (1) WO2023051211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73383A (zh) * 2022-04-01 2022-06-28 云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检查用多功能防护装置
WO2023051211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胡晓晴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30991B2 (ja) * 1993-08-31 1996-09-04 マキ工業株式会社 通路ユニット及び仮設通路
CN211447718U (zh) * 2019-12-13 2020-09-08 中国建筑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一种井道操作平台
CN111456018A (zh) * 2020-04-09 2020-07-28 潍坊科技学院 一种建筑设计基坑防护装置
CN215765559U (zh) * 2021-09-30 2022-02-08 胡晓晴 一种通风面积可调节的正压层流洁净罩
CN216075561U (zh) * 2021-09-30 2022-03-18 胡晓晴 一种稳定重心的层流病房框架
CN215765421U (zh) * 2021-09-30 2022-02-08 胡晓晴 一种带消毒功能的正压层流洁净罩
CN215899895U (zh) * 2021-09-30 2022-02-25 胡晓晴 一种快速调节尺寸的正压层流洁净罩
CN215909297U (zh) * 2021-09-30 2022-02-25 胡晓晴 一种正压层流洁净罩
CN113756431A (zh) * 2021-09-30 2021-12-07 胡晓晴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CN215689374U (zh) * 2021-09-30 2022-02-01 胡晓晴 一种可调节大小的洁净罩
CN215909316U (zh) * 2021-09-30 2022-02-25 胡晓晴 一种采用双层门帘的层流洁净罩
CN113775057A (zh) * 2021-09-30 2021-12-10 胡晓晴 一种可移动式正压层流洁净罩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51211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胡晓晴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CN114673383A (zh) * 2022-04-01 2022-06-28 云南中医药大学 一种新冠肺炎患者病情检查用多功能防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211A1 (zh) 2023-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56431A (zh) 一种柔性层流病房框架
US20220119029A1 (en) Multi child stroller
US9540028B2 (en) Infant stroller apparatus
US9561817B2 (en) Stroller with telescopic and locking members
US10280645B1 (en) Canopy frame with eave structure
US5544372A (en) Ball and socket joint, useful with collapsible playpens
EP0537433A1 (en) Expandable and compressible carrier
US9844278B2 (en) Joint mechanism and child high chair thereof
US9039032B2 (en) Foldable stroller
CN113775057A (zh) 一种可移动式正压层流洁净罩
CN112386045A (zh) 床架
EP1949821A1 (en) Collapsible bed structure and luggage incorporating same
CN110101188B (zh) 一种多功能行李箱
EP3315107A1 (en) Barrier for a bed
US8776411B2 (en) Ironing board comprising two legs arranged in an X-configuration
KR20230157932A (ko) 다리 절첩 메커니즘 및 유모차
CN216075561U (zh) 一种稳定重心的层流病房框架
CN215907008U (zh) 一种可移动式正压层流洁净罩
KR20140121999A (ko) 책상 겸용 월 베드
EP2431254A2 (en) Folding stroller frame
WO2013152432A1 (en) Expandable and collapsible tables and related methods
CN207697791U (zh) 儿童推车
CN219097792U (zh) 一种伸缩运输平台及对接装置
WO2020060408A1 (en) Child seat and device for transporting a child comprising the same
CN216256403U (zh) 高度可调的床护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