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5875B -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5875B
CN113745875B CN202111151346.8A CN202111151346A CN113745875B CN 113745875 B CN113745875 B CN 113745875B CN 202111151346 A CN202111151346 A CN 202111151346A CN 113745875 B CN113745875 B CN 113745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wearable device
contact
shell
mag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5134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5875A (zh
Inventor
马昌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5134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5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5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58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33Bases, cases made for use in extreme conditions, e.g. high temperature, radiation, vibration, corrosive environment, pressur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 H02J7/0045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construction concerning the insertion or the connection of the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触头,其中:所述壳体包括活动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触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避让通道,且所述第一触头的至少部分可通过所述避让通道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封闭内腔,所述第一触头处于所述封闭内腔中。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化的不断进步,可穿戴设备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比如耳机、手表、眼镜等,这些可穿戴设备均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如今,随着可穿戴设备的不断更新,人们对可穿戴设备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可穿戴设备包括用于连接的触头,比如充电触头,均采用的是外露式的触头,这种外露式的触头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触头容易腐蚀和脏污,从而导致电连接的可靠性出现问题,同时外露式的触头与壳体的外观色差较大,也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解决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第一触头位于壳体之外,第一触头容易出现脏污、腐蚀等现象,进而造成第一触头在电接触时存在可靠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触头,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活动相连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触头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上;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避让通道,且所述第一触头的至少部分可通过所述避让通道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形成封闭内腔,所述第一触头处于所述封闭内腔中;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组件,包括充电设备和第一方面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充电设备包括第二触头;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头和所述第二触头电接触;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头与所述第二触头分离。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将壳体设置为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活动相连结构,且第一触头设置于第一壳体或第二壳体上,使得可穿戴设备在放置于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移动至第一相对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形成避让通道,进而使得第一触头的至少部分可通过避让通道伸出至壳体之外,从而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充电设备的电连接;可穿戴设备在远离充电设备的情况下,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以形成封闭内腔,使得第一触头处于封闭内腔中,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触头暴露在壳体之外而造成第一触头的脏污、腐蚀等问题,进而有效地避免了因第一触头的脏污、腐蚀而造成第一触头与充电设备电接触可靠性的问题,同时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形成封闭内腔结构也可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外观一致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在远离充电设备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局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第一壳体、111-第一连接部、111a-第一限位面、111b-第一衔接面、112-凸起部、
120-第二壳体、121-第二连接部、121a-第二限位面、121b-第二衔接面、122-安装柱、123-安装空间、
130-第一触头、
140-封闭内腔、
150-避让通道、
161-第一弹性件、162-滑块、162a-第一导向斜面、163-连接柱、163a-第二导向斜面、
170-柔性电路板、
200-充电设备、220-第二触头、230-电路主板、
310-第一磁体、320-第二磁体、330-第二弹性件、
410-第三磁体、420-第四磁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至图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可以是耳机,也可以是穿戴手表、手环、充电手写笔等装置。可穿戴设备包括壳体和第一触头130。
壳体包括活动相连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第一触头13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20上。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活动连接可以是转动连接,也可以是滑动连接。
第一触头130可以是用于可穿戴设备与充电设备200电接触的组件,也可是用于其它功能的组件。
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避让通道150,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
在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第一触头130处于封闭内腔140中。
具体的,充电设备200是可以为可穿戴设备进行充电的设备,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的避让通道150可以是通过手动驱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形成的,也可以是通过驱动件驱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形成的。同理,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时,也可以是手动驱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形成封闭内腔140,也可以是通过驱动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形成封闭内腔140。这里不限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避让通道150和封闭内腔140时的驱动方式。
避让通道150可以是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互远离形成,也可以是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转动,这里不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避让通道的运动形式做具体的限制。
第一触头130至少部分伸出至壳体之外或第一触头130处于封闭内腔140中的状态切换可以是手动驱动实现,也可以是通过驱动件实现第一触头130在不同状态下的切换。这里不对第一触头130的驱动方式做具体的限制,在实际的生产中根据实际要求进行选择。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活动相连,第一触头13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20上。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避让通道150,且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在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第一触头130处于封闭内腔140中。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将壳体设置为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活动相连结构,且第一触头130设置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20上,使得可穿戴设备在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移动至第一相对位置,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形成避让通道150,进而使得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从而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充电设备200的电连接;可穿戴设备在远离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形成封闭内腔140,使得第一触头130处于封闭内腔140中,从而可以避免第一触头130暴露在壳体之外而造成第一触头130的脏污、腐蚀等问题,进而有效地避免了因第一触头130的脏污、腐蚀而造成第一触头130与充电设备200电接触可靠性的问题,同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结构也可提高可穿戴设备的外观一致性。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滑块162和连接柱163。滑块162活动地设于第一壳体110,滑块162可以通过弹性件与第一壳体110连接,滑块162也可以是套设在第一壳体110上的圆柱构件上,滑块162可沿圆柱构件滑动。滑块162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62a,滑块162可以与第一触头130连接。连接柱163可以设于第二壳体120,连接柱163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63a。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可以使第一导向斜面162a与第二导向斜面163a滑动配合,第一导向斜面162a与第二导向斜面163a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驱动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或缩回至壳体之内。
具体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相对运动,连接柱163可以与第二壳体120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斜面162a与第二导向斜面163a滑动配合,滑块162可以在第一导向斜面162a与第二导向斜面163a滑动配合作用下相对第一壳体110移动,从而使得滑块162带动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或缩回至壳体之内。
通过设置滑块162和连接柱163,滑块162上设置第一导向斜面162a,连接柱163上设置第二导向斜面163a,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移动的过程中,第一导向斜面162a和第二导向斜面163a的滑动配合驱动第一触头130至少部分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或缩回壳体之内,从而使得第一触头130不需要单独的动力源,只需要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运动就可以实现第一触头130的移动,从而使得可穿戴设备的整体构件较少,而且通过设置不同的第一导向斜面162a和第二导向斜面163a的角度,可以实现第一触头130在不同方向的运动,从而在设计时具有更多的选择性。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弹性件161。第一弹性件161连接于第一壳体110和滑块162之间。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滑块162可以带动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避让通道150伸出至壳体之外,滑块162移动可以使第一弹性件161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在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61可在恢复弹性形变的作用力下带动第一触头130缩回至封闭内腔140中。第一弹性件161可以是弹簧、弹性橡胶或其它具有弹性的弹性件。
通过设置第一弹性件161,使得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弹性件161发生弹性形变,从而可以储存恢复形变的弹力,在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触头130只需要在第一弹性件161的恢复形变的弹力下就可以缩回至封闭内腔140中,从而使得第一触头130可以自动缩回至封闭内腔140,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同时也能够提高第一触头130回缩的稳定性。
第一驱动机构的种类可以有多种,例如,第一驱动机构可以为液压伸缩件、气压伸缩件、直线电机、形状记忆合金件等,本申请不限制第一驱动机构的具体种类。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壳体110可以具有第一连接部111,第二壳体可以具有第二连接部121,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处活动连接,第一连接部可以具有第一限位面111a,第二连接部可以具有第二限位面121a。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一限位面111a与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限位面111a与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可形成封闭内腔140。
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处活动连接;第一连接部111的第一限位面111a通过与第二连接部121的第二限位面121a在相接触时,可以限制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位置,从而也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同时能够避免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之间的过度移动。
具体的,在第一限位面111a与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的状态下,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分离形成避让通道150;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可以在部分连接处不设置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在第一限位面111a与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的状态下,第一连接部111与第二连接部121不分离,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不设置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的地方形成避让通道150。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第一限位面111a与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可形成封闭内腔140。此种方式能够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的情况下,能够形成避让通道150,同时又不会相互脱离,确保构件处于装配状态。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第一连接部111可以为第一台阶面,第二连接部121可以为第二台阶面。第一台阶面可以包括两个第一限位面111a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一限位面111a之间的第一衔接面111b。第二台阶面可以包括两个第二限位面121a以及连接于两个第二限位面121a之间的第二衔接面121b。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两个第一限位面111a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在第一壳体110与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两个第一限位面111a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
通过第一连接部111设置为第一台阶面,第二连接部121设置为第二台阶面,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两个第一限位面111a分别与两个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位置通过限位接触而更精确,而且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的相互配合,也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运动更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衔接面111b与第二衔接面121b滑动配合。第一衔接面111b与第二衔接面121b滑动配合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运动具有导向作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只能在第一衔接面111b与第二衔接面121b滑动配合方向进行移动,而且第一连接部111和第二连接部121处于滑动连接,从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运动更稳定,移动的方向更精确。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二弹性件330,第二弹性件330连接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之间,第二弹性件330用于驱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具体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第二弹性件330可以处于弹性形变状态。在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二弹性件330可以在恢复弹性形变的弹力作用下驱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第二弹性件330可以是弹簧、弹性橡胶或其它具有弹性的弹性件。
通过设置第二弹性件330,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使得第二弹性件330可以储存弹力,进而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移动至第二相对位置是通过第二弹性件330的驱动力作用下实现的,这种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通过第二弹性件330自动恢复至第二相对位置的设计,更能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进一步地,第一壳体110可以设置有凸起部112,凸起部上可以设有通孔,第二壳体120可以设有安装柱122,安装柱122的第一端与第二壳体120连接,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或第二相对位置时,安装柱122的第二端始终穿过凸起部112的通孔,第二弹性件330可以是套设在安装柱122上,且第二弹性件330的两端分别抵接于凸起部112和安装柱122第一端所在的第二壳体120上。设置凸起部112和安装柱122,使得安装柱122可以穿设于凸起部112的通孔内,从而可以对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的相对移动具有导向的作用,同时也为第二弹性件330提供了安装的基础,使得第二弹性件330的弹性变形精度更高。
本文中,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330可以是弹簧、橡胶柱、金属弹片等,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第一弹性件161和第二弹性件330的具体种类。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柔性电路板170,第一触头130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170与可穿戴设备的电池或其它部件连接。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可穿戴设备组件,所公开的可穿戴设备组件包括充电设备200和上述实施例公开的可穿戴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充电设备200包括第二触头220。第二触头220可以是用于与第一触头130电接触的部件。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触头130和第二触头220电接触。在可穿戴设备远离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触头130与第二触头220分离。通过第一触头130和第二触头220的电接触,实现了可穿戴设备可在充电设备200上充电,而且通过第一触头130和第二触头220实现的电接触连接也更稳定。具体的,充电设备200可以是充电盒,充电盒可以具有容纳腔,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容纳腔内。当然,充电设备200也可以是充电座,没有容纳腔结构,这里不对充电设备200的具体结构进行限制。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可穿戴设备组件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第一磁体310设于充电设备200,第二磁体320设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磁体310与第二磁体320相互配合,以使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具体的,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电磁线圈。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可以是相互吸引,也可以是相互排斥,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在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的相互作用下可移动至第一相对位置。
由于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通过相互作用力就可以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移动至第一相对位置,不需要在使用结构复杂的驱动件,可以有效地降低成本,而且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相对于其它驱动力更稳定。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可以相互磁吸,在此种情况下,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不但能够使得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维持在第一相对位置,而且还能够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充电设备200之间的连接,使得可穿戴设备更稳定地置于充电设备200上进行充电。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设有封闭的安装空间123,安装空间123与封闭内腔140分隔开,第二磁体320设于安装空间123内。设置封闭的安装空间123可以使第二磁体320密封在安装空间123内,从而可以减少第二磁体320对可穿戴设备的电磁干扰,同时也使得第二磁体320的连接更稳固,也有利于保证可穿戴设备的外观性能。
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充电设备200还包括第三磁体410,可穿戴设备还可以包括第四磁体420,第四磁体420可以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连接。在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第三磁体410与第四磁体420相吸,以使可穿戴设备定位于充电设备200上。第三磁体410和第四磁体420可以是磁铁,也可以是电磁线圈,这里不做具体的限制。
通过设置第三磁体410和第四磁体420,使得可穿戴设备可以准确的定位于充电设备200上,从而可以使第一触头130和第二触头220在电接触时更准确,电接触也更稳定。同时,第三磁体410和第四磁体420通过相吸就可以实现可穿戴设备自动定位于充电设备200上,不再需要其它的定位装置或部件,从而可以提高用户的体验感。
充电设备200还可以包括电路主板230,第二触头220可以与电路主板230连接,从而实现可穿戴设备与充电设备200之间的信息交互。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第一触头(130),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活动相连的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20),所述第一触头(130)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110)或所述第二壳体(120)上;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形成避让通道(150),且所述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所述避让通道(150)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形成封闭内腔(140),所述第一触头(130)处于所述封闭内腔(140)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滑块(162)和连接柱(163),其中:
所述滑块(162)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且所述滑块(162)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62a),所述滑块(162)与所述第一触头(130)连接;
所述连接柱(163)设于所述第二壳体(120),所述连接柱(163)具有第二导向斜面(163a);
所述第一导向斜面(162a)与所述第二导向斜面(163a)之间的滑动配合,可驱动所述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通过所述避让通道(150)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或缩回所述壳体之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一弹性件(161),其中:
所述第一弹性件(161)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滑块(162)之间;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头(130)的至少部分可通过所述避让通道(150)伸出至所述壳体之外,所述第一弹性件(161)处于弹性形变状态;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弹性件(161)可带动所述第一触头(130)缩回至所述封闭内腔(140)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具有第一连接部(111),所述第二壳体具有第二连接部(121),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在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21)处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限位面(111a),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限位面(121a);
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
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与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11)为第一台阶面,所述第二连接部(121)为第二台阶面;
所述第一台阶面包括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之间的第一衔接面(111b);
所述第二台阶面包括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以及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之间的第二衔接面(121b);
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一相对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分离;
在所述第一壳体(110)与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第二相对位置时,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面(111a)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限位面(121a)相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面(111b)与所述第二衔接面(121b)滑动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二弹性件(330),所述第二弹性件(330)连接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之间,所述第二弹性件(330)用于驱动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移动至所述第二相对位置。
8.一种可穿戴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设备(200)和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充电设备(200)包括第二触头(220);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头(130)和所述第二触头(220)电接触;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远离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触头(130)与所述第二触头(220)分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组件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磁体(310)和第二磁体(320),所述第一磁体(310)设于所述充电设备(200),所述第二磁体(320)设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所述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磁体(310)与所述第二磁体(320)相互配合,以使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处于所述第一相对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设有封闭的安装空间(123),所述安装空间(123)与所述封闭内腔(140)分隔开,所述第二磁体(320)设于所述安装空间(12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设备(200)包括第三磁体(410),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第四磁体(420),所述第四磁体(420)与所述第一壳体(110)和所述第二壳体(120)中的一者连接;
在所述可穿戴设备放置于充电设备(200)的情况下,所述第三磁体(410)与所述第四磁体(420)相吸,以使所述可穿戴设备定位于所述充电设备(200)上。
CN202111151346.8A 2021-09-29 2021-09-29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Active CN1137458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346.8A CN113745875B (zh) 2021-09-29 2021-09-29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51346.8A CN113745875B (zh) 2021-09-29 2021-09-29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875A CN113745875A (zh) 2021-12-03
CN113745875B true CN113745875B (zh) 2024-01-09

Family

ID=78741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51346.8A Active CN113745875B (zh) 2021-09-29 2021-09-29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5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24978B (zh) * 2022-04-21 2024-04-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穿戴设备与穿戴设备组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543A (zh) * 2015-03-23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充电系统
CN106549244A (zh) * 2016-07-14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插头和插座
CN10972862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及其充电装置
CN110475179A (zh) * 2019-09-20 2019-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
CN211655194U (zh) * 2020-04-14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口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21042604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
CN112928518A (zh) * 2021-02-03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59543A (zh) * 2015-03-23 2016-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充电系统
CN106549244A (zh) * 2016-07-14 2017-03-29 乐视控股(北京)有限公司 插头和插座
CN10972862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仁宝电脑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产品及其充电装置
WO2021042604A1 (zh) * 2019-09-06 2021-03-1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腕戴设备
CN110475179A (zh) * 2019-09-20 2019-11-19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tws耳机充电盒
CN211655194U (zh) * 2020-04-14 2020-10-0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接口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2928518A (zh) * 2021-02-03 2021-06-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充电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5875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5875B (zh) 可穿戴设备和可穿戴设备组件
CN1933253B (zh) 便携式电子产品用芯片卡固定装置
JP2809120B2 (ja) 電子機器の電池取付装置
EP2413340A1 (en) Switch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1432593B (zh) 电子设备
GB2233500A (en) Push button switch
CN112186838A (zh)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A2432444A1 (en) Low noise relay
CN110853983A (zh) 一种用于电力电子设备的磁保持继电器
CN113571929A (zh) 一种浮动式充电插座及充电连接器
CN109616817B (zh) 一种终端
EP3756484A1 (en) An electronic cigarette
CN210471217U (zh) 腕戴设备
US3449700A (en) Magnetically actuated snap-action switch
AU2008203826B2 (en) Expandable battery compartment
CN201066966Y (zh) 一种电子设备电池舱盖的锁扣机构
CN204131874U (zh) 卡合模块
CN216531548U (zh) 一种Sensor-Shift马达位移防抖结构
CN108321910B (zh) 一种防水电池与座充的连接结构
CN114845202A (zh) 耳机设备
US9853469B2 (en) Charging system
CN211557345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2585902U (zh) 电连接器模组
US4426559A (en) Push button switch having two resilient contacts operated at different times
CN111050520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