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3821A -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3821A
CN113743821A CN202111082572.5A CN202111082572A CN113743821A CN 113743821 A CN113743821 A CN 113743821A CN 202111082572 A CN202111082572 A CN 202111082572A CN 113743821 A CN113743821 A CN 113743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ject
list
examination room
foreign language
examin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08257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荣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108257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38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743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38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3Resource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6Sequencing of tasks or wor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0Education
    • G06Q50/205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or guid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首先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可以看出,针对新高考改革选科模式通过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并进行汇总进行考场座位分配,相比于传统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考场分配,本方法提高了分配效率且降低了错误率。

Description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新高考教育制度的改革,考试实行3+1+2的新模式,即考试具体为语文,数学,外语,物理或历史,以及化学、地理、生物和政治中的两个科目,学生根据自己所选的科目参加考试。
由于每个学生选择的科目组合不同,在采用传统考场编排方法进行编排时,通常需要通过人工编排的方法根据所有学生的考试信息进行编排,显然采用人工编排的方法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采用人工编排的方法效率较低且容易出现错误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所述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
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所述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可选地,所述首选科目包括物理或历史中的任意一门学科;所述次选科目包括化学、地理、生物及政治中的任意两门学科;所述外语科目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的任意一门学科。
可选地,所述首选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1;所述次选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2;所述外语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3。
可选地,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包括:
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班级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或,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个人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或,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考场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可选地,在获取所有考生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考生选科,所述考生选科包括在首选科目项中选择首选科目;
在次选科目项中选择次选科目;
在外语科目项中选择外语科目。
可选地,当获取所有考生信息中每个考生信息具有相同的次选科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所有考生信息生成首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
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所述首选科目表和所述外语科目表分别进行考场安排,并根据得到的考场座位号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可选地,所述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均为excel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考场编排装置,该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生成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所述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
处理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所述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考场编排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所述的考场编排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首先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可以看出,针对新高考改革选科模式通过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并进行汇总进行考场座位分配,相比于传统采用人工的方式进行考场分配,本方法提高了分配效率且降低了错误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场编排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场编排装置的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便于对本实施例进行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考图1,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场编排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所有考生信息。
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在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前首先进行考生选科,考生选科包括在首选科目项中选择首选科目,在次选科目项中选择次选科目,在外语科目项中选择外语科目。根据广东省新高考选科制度,首选科目包括物理或历史,即考生需要在物理或历史中的任意选择一门学科,次选科目包括化学、地理、生物及政治,考生需要在化学、地理、生物及政治中选择任意两门学科,外语科目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的任意一门学科。
在获取到考生的选科信息后,结合考生自身的学籍信息可以得到考生信息。并根据excel模板要求,录入考生信息,模板要求信息为:考生的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外语。这些考生信息级长在日常工作中是必须掌握的信息,简单易操作。
步骤102,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
其中,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均为excel表。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用用当前时间建立文件夹名,方便记录和区分实施考场安排的时间。设计与用户的交互,输入每间考场人数。
导入模板数据,生成学科文件,按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次选科目(组合为化地、化生、化政、生地、生政、政地六选一)、外语(英语和日语)三大项进行数据提取生成分学科excel文件(生成名为物理、历史、化地、化生、化政、生地、生政、政地、日语、英语等excel文件),并在各分学科excel文件中进行同类选科内的随机排序,按用户的输入的考场最大人数进行考场和考场座位号的编排。
本申请实施例仅根据实际需要在外语科目中选择了日语与英语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生成俄语、德语等其他语言的excel文件,关于其他语言的excel文件的处理方式与日语和英语的excel文件处理方式相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首选科目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其中,首选科目的科目排序为1;
次选科目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其中,次选科目的科目排序为2;
外语科目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其中,外语科目的科目排序为3。
步骤103,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其中,所述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首选科目表中的考生依次进行考场座位安排,得到首选科目座位,得到首选科目中某考生的考场号与考场座位号;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次选科目表进行考场依次进行考场座位安排,得到次选科目座位,得到次选科目中某考生的考场号与考场座位号;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外语科目表进行考场依次进行考场座位安排,得到考生外语科目的考场号与考场座位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相同考试时间的科目进行合并,生成“物历”(含物理和历史)、“次选科目”(含化地、化生、化政、生地、生政、政地)、“外语”(含英语和日语)三个新表,并在这三个表内按顺序分别对不同科目进行考场顺序安排。如“物历”先按物理excel文件的考生顺序排好物理科的考场号(从第一考场开始)和考场座位号(从1号开始),待考场座位号到用户输入的考场人数后,考场号增加1,考场座位号重新从1开始,如此循环,尾场人数小于用户输入考场人数的自成一个考场;再按照历史excel文件的考生顺序接着物理尾场号后继续往下排考场号和座位号(从1开始),做法和物理一样,不同科目的考生不混排。另外两个文件的操作与“物历”文件的操作相同。
生成“个人汇总”excel文件,把“物历”、“次选科目”、“外语”信息合并到“个人汇总”文件中的“按班个人汇总”(含顺序号、行政班、教学班、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科目排序项目)工作表中。
生成“公示个人汇总”工作表(含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三科考场号、三科座位号(语文和数学科与首选科目的考场号、座位号一致)、次选科目、次选科目考场号、次选科目座位号、外语、外语考场号、外语座位号项目),把“按班个人汇总”表信息横向写入“公示个人汇总”中,便于班级内公示考生考场安排。节省纸张,信息展示清晰明了,符合考生阅读习惯。
生成“考场数据汇总”工作表(含物历考场号、考试科目、对应考场人数;四选二科目考场号、考试科目、对应考场人数;外语考场号、考试科目、对应考场人数项目)。在各项目最下面,分别统计物理、历史、化地、化生、化政、生地、生政、政地、日语、英语的总人数,以及各时间段参加考试的总人数。此工作表方便用户了解各类考生人数情况和为考场布置、分卷提供数据。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考生未选科前,除外语外年级所有考生进行全部相同科目的测试(即当获取所有考生信息中每个考生信息具有相同的次选科目时),基于所有考生信息生成首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首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分别进行考场安排,并根据得到的考场座位号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具体地,此时只需要把excel模板中的首选科目项全部写成“物理”或“历史”,外语项目如实填写,运行程序后使用“个人汇总”excel文件中的“公示个人汇总”工作表三科考场号、三科座位号作为除外语科目外所有科目考试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外语科目则使用生成的外语考场号、外语座位号。
在本申请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考生选科后,进行合格性考试之前,对应不同选科考生,相同科目测试难度要求不同,比如某考生选择化地两科作为高考科目,考化学和地理两科测试难度要求较高,而只作为合格性考试科目生物和政治测试难度要求较低。此时需要根据考生参加各科目测试试题难度要求的不同,把相同科目不同层次分开编排(主要涉及物理、历史、生物、化学、政治、地理科目)。按excel模板要求填入信息,运行程序后使用“个人汇总”excel文件中的“公示个人汇总”工作表考场号和考场座位号安排高考科目的考场,当要进行合格性考试科目测试时也可以用这个考场号和考场座位号,还是让相同的考生到相同的考场和考场座位号(比如高考科目选择化地,其合格性考试科目就为生政,其他科目也类似)。
可以看出,本方法适应广东省新高考改革选科模式考场编排,能根据高中考生的不同阶段,对excel模板进行设计,满足不同阶段或要求的考场安排。欲保护考场编排设计的思维和做法。用本方法编排的考场,现在安排的是化地、化生、化政、生地、生政、政地合堂考的情形,比较节省测试的时间,高考科目两天可以完成,加上合格性考试安排,用两天半可完成。如果上级部门要求分开科目考化学、地理、生物、政治这四科,也可以用这个编排结果,凡是没轮到测试的科目,该考场的考生就自习,其他的就进行测试,不会冲突。
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考场编排装置200的框图。如图2所示,该装置200可以包括:获取模块201、生成模块202、处理模块203。
获取模块201,用于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生成模块202,用于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所述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
处理模块203,用于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关于考场编排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考场编排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考场编排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3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考场编排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考场编排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如图3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考场编排方法的步骤。
本实施例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上述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M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MchliM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考场编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所述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
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所述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选科目包括物理或历史中的任意一门学科;所述次选科目包括化学、地理、生物及政治中的任意两门学科;所述外语科目包括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中的任意一门学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选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1;所述次选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2;所述外语科目表中的科目排序为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包括:
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班级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或,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个人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或,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按考场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所有考生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考生选科,所述考生选科包括在首选科目项中选择首选科目;
在次选科目项中选择次选科目;
在外语科目项中选择外语科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获取所有考生信息中每个考生信息具有相同的次选科目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所有考生信息生成首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
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对所述首选科目表和所述外语科目表分别进行考场安排,并根据得到的考场座位号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均为excel表。
8.一种考场编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有考生信息;其中,每个考生信息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次选科目和外语科目;
生成模块,用于通过预设的考场人数以及考生信息中的科目信息对所有考生进行分类,生成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所述首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首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次选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次选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所述外语科目表至少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外语科目、考场号、考场座位号以及科目排序;
处理模块,用于将生成的首选科目表、次选科目表和外语科目表进行表格汇总得到考场编排表,其中,所述考场编排表具体包括考生序号、准考证号、姓名、行政班、教学班、考场号、考场座位号、考试科目以及科目排序。
9.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考场编排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考场编排方法。
CN202111082572.5A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37438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572.5A CN113743821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082572.5A CN113743821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3821A true CN113743821A (zh) 2021-12-03

Family

ID=787391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082572.5A Pending CN113743821A (zh) 2021-09-15 2021-09-15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4382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988A (zh) * 2020-10-12 2021-01-05 江汉大学 一种多媒体教室排座的方法
CN114418800A (zh) * 2022-01-17 2022-04-29 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班牌给校外考生发送参考信息的方法
CN116542497A (zh) * 2023-07-06 2023-08-04 浙江海亮科技有限公司 考场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1988A (zh) * 2020-10-12 2021-01-05 江汉大学 一种多媒体教室排座的方法
CN114418800A (zh) * 2022-01-17 2022-04-29 禅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电子班牌给校外考生发送参考信息的方法
CN116542497A (zh) * 2023-07-06 2023-08-04 浙江海亮科技有限公司 考场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6542497B (zh) * 2023-07-06 2023-10-13 浙江海亮科技有限公司 考场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743821A (zh) 一种考场编排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Bernard et al. A meta-analysis of blended learning and technology use in higher education: From the general to the applied
Sheu et al. Testing the choice model of social cognitive career theory across Holland themes: A meta-analytic path analysis
Orfanou et al. Perceived usability evaluation of learning management systems: Empirical evaluation of the System Usability Scale
Hallinger et al. Assessing the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of secondary school principals in Thailand
Berestneva et al. Students’ competence assessment methods
Kadmon et al. Academic performance of students with the highest and mediocre school-leaving grades: does the aptitude test for medical studies (TMS) balance their prognoses?
Kabiri et al. Diagnosing competency mastery in science: An application of GDM to TIMSS 2011 data
Awofala et al. Nigerian Preservice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athematics Teachers’ Computer self-efficacy: An Exploration based on Gender, Age, and Discipline of Study
Nokelainen et al. Cross‐cultural predictors of mathematical talent and academic productivity
Guy et al. A look at the impact of raising standards in developmental mathematics
Boyer et al. Investigating the role of student motivation in computer science education through one-on-one tutoring
Henninger et al. Using the seven principles for good practice in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cultural diversity in a management course
Bratton The role of technology in introductory statistics classes
CN113744101A (zh) 新高考模式下考生志愿智能填报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Gómez et al. Random exams using Sweave
Van Valey The computer and doing Sociology: Tools for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Han From achievement to non-test outcomes in PISA: National trends in stem career expectations
Tiedeman Dispersion analysis and the search for educational goals in college: A study in duplicate.
Herold et al. Surveys and sampling
Hacatrjana et al. Longitudinal Data of High-School Students' Grade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Relation to Their Skills.
Floud et al. Social structure from the early census returns
Hammer et al. Evaluation of a diagnostic test for cognitive competences that are relevant for computer science: Detailed focus on methodical competences
Armbrust et al. Re: the Charité cesarean birth: a family-orientated approach of cesarean section
Ekmekci et al. How do Teachers’ Motivational Beliefs and Sense of Preparedness to Teach Mathematics Relate to their TPAC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