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42131B -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42131B
CN113742131B CN202010476875.4A CN202010476875A CN113742131B CN 113742131 B CN113742131 B CN 113742131B CN 202010476875 A CN202010476875 A CN 202010476875A CN 113742131 B CN113742131 B CN 1137421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size
determining
cache space
meta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68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42131A (zh
Inventor
王诚
刘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M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MC IP Holding Co LLC filed Critical EMC IP Holding Co LLC
Priority to CN2020104768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42131B/zh
Priority to US16/915,440 priority patent/US11341055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7421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21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421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421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66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for peripheral storage systems, e.g. disk cache
    • G06F12/0871Allocation or management of cache spa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48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 G06F11/1453Management of the data involved in backup or backup restore using de-duplication of the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14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of the data by redundancy in operation
    • G06F11/1402Saving, restoring, recovering or retrying
    • G06F11/1446Point-in-time backing up or restoration of persistent data
    • G06F11/1458Management of the backup or restore proces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223User address space allocation, e.g. contiguous or non contiguous base addres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44Multiple simultaneous or quasi-simultaneous cache accessing
    • G06F12/0846Cache with multiple tag or data arrays being simultaneously accessi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2/00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ng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12/02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 G06F12/08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Relocation in hierarchically structured memory systems, e.g. virtual memory systems
    • G06F12/0802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 G06F12/0875Addressing of a memory level in which the access to the desired data or data block requires associative addressing means, e.g. caches with dedicated cache, e.g. instruction or stac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08Saving storage space on storage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Management of blocks
    • G06F3/0641De-duplication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06F3/0644Management of space entities, e.g. partitions, extents, po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55Vertical data movement, i.e. input-output transfer; data movement between one or more hosts and one or more storage devices
    • G06F3/0656Data buffering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16Performance impr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41Resource optimiz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10Providing a specific technical effect
    • G06F2212/1041Resource optimization
    • G06F2212/1044Space efficiency improv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31Providing disk cache in a specific location of a storage system
    • G06F2212/313In storage devi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46Caching storage objects of specific type in disk cache
    • G06F2212/466Metadata, control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50Control mechanisms for virtual memory, cache or TLB
    • G06F2212/502Control mechanisms for virtual memory, cache or TLB using adaptive polic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60Details of cache memory
    • G06F2212/601Reconfiguration of cache memo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12/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accessing, addressing or allocation within memory systems or architectures
    • G06F2212/60Details of cache memory
    • G06F2212/604Details relating to cache allo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现,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包括: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状态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基于状态,确定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将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由此,可以提高管理性能,并且降低存储成本。

Description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涉及存储管理,具体涉及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用于提供数据保护的重复数据删除存储系统可以作为备份解决方案中的目标存储。当前,这样的存储系统可以被部署在云中或者本地(on-premise)虚拟化环境中,并且利用固态驱动器(Solid State Drive,SSD)作为缓存数据(例如,元数据和/或热数据)的缓存空间来提高性能。与传统的硬盘驱动器(Hard Disk Drive,HDD)相比,固态驱动器具有更高的性能,但导致更高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在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状态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基于状态,确定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将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和至少一个存储器。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该指令当由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设备执行动作,该动作包括: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状态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基于状态,确定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将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实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面所描述的方法的任意步骤。
提供发明内容部分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来介绍对概念的选择,它们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将被进一步描述。发明内容部分无意标识本公开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无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附图说明
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公开示例性实施例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
图1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能够在其中实现的存储管理环境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元数据的存储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执行针对元数据的存储管理之后的存储管理系统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热数据的存储管理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示出了传统存储管理与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存储管理的比较的示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7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在各个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本公开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如上所述,与硬盘驱动器相比,固态驱动器具有更高的性能,但导致更高的成本。如何高效利用固态驱动器是改进存储系统的关键。传统上,在云或本地虚拟化环境中部署存储系统之后,通常不会一次将存储系统的缓存空间设置为最大容量。缓存空间的大小取决于存储系统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备份数据的大小。实际上,缓存空间是随着备份数据的增加而逐渐分配,附加到存储系统,并且由文件系统管理以用于缓存诸如元数据和/或热数据的缓存数据的。这种方式符合即用即付的消费模型原则。
然而,在删除备份数据之后,其对应的缓存数据也将在文件系统中被标记或删除。经过几轮垃圾收集之后,缓存数据将碎片化并散布在缓存空间中。例如,在一个用户场景中,在初始阶段,用户的备份数据达到存储空间的100%容量,并且相应地为用户分配缓存空间的100%容量。随着时间推移,由于重复数据删除等原因用户的备份数据减少50%。然而,存储系统将继续使用100%的缓存空间,尽管50%的缓存空间不再用于存储缓存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资源浪费,并且使得用户不得不为未使用的50%的缓存空间支付额外费用。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改进方案。在该方案中,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状态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基于状态,确定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将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
以此方式,本方案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缓存空间的使用,而不会影响存储系统的性能。此外,本方案还可以提供更多的缓存空间以加速诸如元数据和热数据的缓存数据的访问。
在下文中,将结合图1-图7更详细地描述本方案的具体示例。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存储管理环境100的示例的示意图。存储管理环境100包括存储系统110、初始缓存空间120和存储空间140。存储系统110可以是用于提供数据保护的重复数据删除存储系统。存储系统110可以是虚拟设备的实例,也可以是物理设备。
存储系统110具有对应的初始缓存空间120和存储空间140。存储空间140可以用于存储备份数据。初始缓存空间120可以包括多个缓存盘,例如缓存盘130-1至130-4(在下文中,统称为“缓存盘130”)。缓存盘130可以以具有高访问速度的设备实现,例如固态驱动器等。备选地,缓存盘130可以以具有存储能力的任何设备实现,诸如任何磁性存储设备或光学存储设备。应理解,虽然图1中示出了4个缓存盘,但是缓存盘的数目不限于此,并且可以是更多或更少的任何适当数目。
缓存盘130可以用于存储缓存数据。例如,缓存数据可以是备份数据的元数据和/或备份数据中的热数据。元数据可以指示备份数据的属性,例如元数据可以指示用于访问备份数据的索引、备份数据的标识等。热数据可以是备份数据中被频繁访问的数据,或者最近访问的数据等。
随着时间推移,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可能变得不匹配。例如,在删除存储空间140中的备份数据之后,其对应的元数据也将在文件系统中被标记或删除。此外,原本的热数据也可能不再被频繁访问,从而也将从初始缓存空间120中删除。经过几轮垃圾收集之后,缓存数据将碎片化并散布在初始缓存空间120的缓存盘130中。如图1所示,在缓存盘130中,缓存数据并非是连续存储的,使得缓存数据与空闲空间交织。在这种情况下,缓存数据的大小可能远小于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
作为另一示例,随着备份数据的增大,其对应的元数据也增大,或者热数据也可以随备份数据增大。此外,更多的备份数据也可能由于被频繁访问而需要被提升到缓存空间中以变为热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可能不再满足缓存数据的存储需求。为此,存储系统110可以对初始缓存空间120进行管理,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使得缓存数据的大小与缓存空间的大小匹配。
以下将结合图2-图5对存储系统110进行的操作进行详细描述。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200的流程图。例如,方法200可以由如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110来执行。应当理解的是,方法200还可以包括未示出的附加步骤和/或可以省略所示出的步骤,本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为了便于理解,将参考图3-图5对方法200进行描述。
在210,存储系统110确定存储系统110的包括多个缓存盘130的初始缓存空间120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该状态可以指示缓存数据的大小与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不匹配。例如,针对元数据,该状态可以是元数据的大小。针对热数据,该状态可以是热数据的访问模式。例如,访问模式可以是热数据在一时间段上的访问频率。
在220,存储系统110基于状态,确定存储系统110的目标缓存空间。在某些实施例中,目标缓存空间可以小于初始缓存空间120。例如,可以保留初始缓存空间120中的多个缓存盘130中的一些缓存盘,从而形成目标缓存空间。备选地,目标缓存空间可以大于初始缓存空间120。例如,可以向初始缓存空间120添加新的缓存盘,以形成目标缓存空间。在230,存储系统110将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
以此方式,本方案可以一方面在不影响存储系统的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缓存空间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缓存空间以加速诸如元数据和热数据的缓存数据的访问。
由于缓存数据典型地分为元数据和热数据,在下文中,将参考图3-图4对元数据的存储管理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将参考图5对热数据的存储管理进行详细描述。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元数据的存储管理的方法300的流程图。在31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元数据的大小。在32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元数据的大小是否小于预定的阈值大小。例如,如果预先分配的用于存储元数据的缓存空间大小为5TB,随着备份数据增长,实际元数据从0逐渐增长到5TB的阈值大小(例如,80%),意味着缓存空间需要增大。相应地,如果预先分配的5TB缓存空间先前被占满,而备份数据不断减少,使得实际元数据减少到5TB的阈值大小(例如,60%),意味着缓存空间需要减小。应理解,虽然统称为阈值大小,但是针对缓存空间增大的阈值大小通常不同于针对缓存空间减小的阈值大小。
在某些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选择是否手动控制改变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如果元数据的大小超过阈值大小,即不论小于还是大于阈值大小,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针对初始缓存空间120的盘配置。盘配置可以指示是否由用户手动控制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的改变。
如果盘配置指示由用户手动控制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的改变,则存储系统110可以向用户发送请求消息,该消息指示需要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以及改变大小所需的预期持续时间。如果从用户接收到允许改变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指示,则存储系统110就可以确定目标缓存空间。相反,如果盘配置指示自动实现初始缓存空间120的大小的改变,则存储系统110可以直接自动确定目标缓存空间。
一方面,在元数据的大小小于阈值大小的情况下,在33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元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的大小。例如,由于与初始阶段相比,存储空间140中的一些备份数据被删除,因此其对应的元数据将不被保留。为此,可以确定元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的大小。
此外,在332,存储系统110还可以确定与部分元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布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可以指示部分元数据将被存储在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可以指示任何适当的存储方式。例如,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可以指示部分元数据将均衡地存储在目标缓存空间中。备选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还可以指示按照缓存盘的大小顺序地存储元数据,或者按照缓存盘的编号顺序地存储元数据。
由此,在334,存储系统110可以基于部分元数据的大小和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确定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目标缓存空间。例如,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多少缓存盘或哪些缓存盘可以足以以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指定的方式存储部分元数据。从而,在336,存储系统110可以以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将部分元数据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
此外,在某些实施例中,存储系统110还可以生成删除请求,以从文件系统中删除不被保留的缓存盘。进一步,存储系统110还可以将缓存盘与存储系统110分离,并且从云或者本地虚拟化环境中取消分配缓存盘,以节省存储资源。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执行针对元数据的存储管理之后的存储管理环境400的示例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存储系统110确定保留缓存盘130-1和130-2作为目标缓存空间420,并且将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存储到缓存盘130-1和130-2中。此外,原本处于初始缓存空间120中的缓存盘130-3和130-4从文件系统中被删除,与存储系统110分离,并且从云或者本地虚拟化环境中取消分配。
返回参考图3,另一方面,在元数据的大小大于阈值大小的情况下,在34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要增加的元数据的大小。例如,由于与初始阶段相比,存储空间140中增加了新的备份数据,因此其对应的元数据也相应地增加。此外,应理解,在文本中,要增加的元数据包括原始元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和新增加的元数据。
在342,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与要增加的元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布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二数据分布模式”)。类似于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指示要增加的元数据将被存储在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
在344,存储系统110可以基于要增加的元数据的大小和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例如,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要增加多少缓存盘可以足以以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指定的方式存储部分元数据,从而可以将所需的缓存盘添加到目标缓存空间中。在346,存储系统110可以以第二数据分布模式要增加的元数据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
上文针对元数据对存储管理进行了描述,在下文中将针对热数据对存储管理进行描述。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针对热数据的存储管理的方法500的流程图。
在51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针对热数据的访问模式。在52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访问模式是否指示热数据需要更新。例如,访问模式可以是热数据在一时间段上的访问频率。如果访问模式指示一些热数据最近的访问频率较低,在这种情况下,访问模式反映出热数据需要减少,因此不再需要大的缓存空间。而如果访问模式指示大量热数据最近的访问频率较高,在这种情况下,访问模式反映出热数据需要增加,因此需要更大的缓存空间。作为另一示例,除了访问模式之外,备份数据的大小也可以指示热数据是否需要更新。这是因为,在某些实施例中,热数据的大小可以取决于备份数据的大小。当备份数据的大小改变时,热数据的大小也将相应地改变,从而备份数据的大小也可以反映出热数据需要更新。
一方面,在访问模式指示要减少热数据的情况下,在53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热数据的要保留的部分热数据的大小。例如,要保留的部分热数据是在一时间段内访问频率大于预定的阈值频率的热数据。在532,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与部分热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布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类似于第一和第二数据分布模式,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指示部分热数据将被存储在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
在534,存储系统110可以基于部分热数据的大小和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确定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目标缓存空间。例如,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多少或哪些缓存盘可以足以以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指定的方式存储部分热数据的大小。在536,存储系统110可以以第三数据分布模式将部分热数据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
此外,类似于用于存储元数据的不被保留的缓存盘的处理,存储系统110还可以生成删除请求,以从文件系统中删除用于存储热数据的不被保留的缓存盘。进一步,存储系统110还可以将缓存盘与存储系统110分离,并且从云或者本地虚拟化环境中取消分配缓存盘,以节省存储资源。
另一方面,在访问模式指示要增加热数据的情况下,在540,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例如,由于与初始阶段相比,大量热数据最近的访问频率较高,因此暗示更多的备份数据需要从存储空间提升到缓存空间中作为热数据。此外,应理解,在文本中,要增加的热数据包括原始热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和新增加的热数据。
在542,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与要增加的热数据相关联的数据分布模式(在下文中,称为“第四数据分布模式”)。类似于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指示要增加的热数据将被存储在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
在544,存储系统110可以基于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和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目标缓存空间中。例如,存储系统110可以确定要增加多少缓存盘可以足以以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指定的方式存储部分热数据,从而可以将所需的缓存盘添加到目标缓存空间中。在546,存储系统110可以以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要增加的热数据存储到目标缓存空间中。
以此方式,本方案可以一方面在不影响存储系统的性能的情况下,减少不必要的缓存空间的使用。另一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的缓存空间以加速诸如元数据和热数据的缓存数据的访问。
图6示出了传统存储管理与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存储管理的比较的示例600的示意图。柱状图610示出了:在初始阶段,用户的备份数据达到存储空间的100%容量,并且相应地为用户分配缓存空间的100%容量以用于存储诸如元数据和热数据的缓存数据。柱状图620示出了: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重复数据删除等原因用户的备份数据减少50%。然而,存储系统将继续使用100%的缓存空间,尽管50%的缓存空间不再用于存储缓存数据。在这种情况下,产生了资源浪费,并且使得用户不得不为未使用的50%的缓存空间支付额外费用。柱状图630示出了:在一段时间的使用之后,由于应用本方案的存储管理,存储系统将不再使用未使用的50%的缓存空间,从而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图7示出了可以用来实施本公开内容的实施例的示例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例如,如图1所示的存储系统110可以由设备700来实施。如图所示,设备7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710,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OM)720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或者从存储单元780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M)730中的计算机程序指令,来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在RAM 730中,还可存储设备700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710、ROM 720以及RAM730通过总线740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O)接口750也连接至总线740。
设备700中的多个部件连接至I/O接口750,包括:输入单元760,例如键盘、鼠标等;输出单元770,例如各种类型的显示器、扬声器等;存储单元780,例如磁盘、光盘等;以及通信单元790,例如网卡、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收发机等。通信单元790允许设备700通过诸如因特网的计算机网络和/或各种电信网络与其他设备交换信息/数据。
上文所描述的各个过程和处理,例如方法200、300和500,可由处理单元710执行。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方法200、300和500可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其被有形地包含于机器可读介质,例如存储单元780。在一些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的部分或者全部可以经由ROM 720和/或通信单元790而被载入和/或安装到设备700上。当计算机程序被加载到RAM730并由CPU 710执行时,可以执行上文描述的方法200、300和500的一个或多个动作。
本公开可以是方法、装置、系统和/或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载有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个方面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可以保持和存储由指令执行设备使用的指令的有形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光存储设备、电磁存储设备、半导体存储设备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便携式计算机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便携式压缩盘只读存储器(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记忆棒、软盘、机械编码设备、例如其上存储有指令的打孔卡或凹槽内凸起结构、以及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这里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不被解释为瞬时信号本身,诸如无线电波或者其他自由传播的电磁波、通过波导或其他传输媒介传播的电磁波(例如,通过光纤电缆的光脉冲)、或者通过电线传输的电信号。
这里所描述的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下载到各个计算/处理设备,或者通过网络、例如因特网、局域网、广域网和/或无线网下载到外部计算机或外部存储设备。网络可以包括铜传输电缆、光纤传输、无线传输、路由器、防火墙、交换机、网关计算机和/或边缘服务器。每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网络适配卡或者网络接口从网络接收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并转发该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以供存储在各个计算/处理设备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操作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是汇编指令、指令集架构(ISA)指令、机器指令、机器相关指令、微代码、固件指令、状态设置数据、或者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意组合编写的源代码或目标代码,所述编程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编程语言—诸如Java、Smalltalk、C++等,以及常规的过程式编程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编程语言。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计算机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机上部分在远程计算机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机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机的情形中,远程计算机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机,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机(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的状态信息来个性化定制电子电路,例如可编程逻辑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可编程逻辑阵列(PLA),该电子电路可以执行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从而实现本公开的各个方面。
这里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装置(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框图描述了本公开的各个方面。应当理解,流程图和/或框图的每个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框图中各方框的组合,都可以由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实现。
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可以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从而生产出一种机器,使得这些指令在通过计算机或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单元执行时,产生了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装置。也可以把这些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这些指令使得计算机、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和/或其他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从而,存储有指令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则包括一个制造品,其包括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的各个方面的指令。
也可以把计算机可读程序指令加载到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过程,从而使得在计算机、其它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或其它设备上执行的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框图中的一个或多个方框中规定的功能/动作。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指令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也要注意的是,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披露的各实施例。

Claims (17)

1.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元数据,所述元数据指示所述存储系统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备份数据的属性,并且确定所述状态包括确定所述元数据的大小;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小于阈值大小,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元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元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大于所述阈值大小,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和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大小超过所述阈值大小,则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盘配置,所述盘配置指示是否由用户手动控制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改变;
如果所述盘配置指示由所述用户手动控制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改变:
向所述用户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消息指示需要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以及改变所述大小所需的预期持续时间,以及
如果从所述用户接收到允许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指示,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部分元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5.一种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访问频率超过阈值频率的热数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状态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热数据的访问模式,所述访问模式指示所述热数据是否需要更新;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减少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热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热数据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增加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部分热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元数据,所述元数据指示所述存储系统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备份数据的属性,并且
确定所述状态包括确定所述元数据的大小;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小于阈值大小,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元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元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大于所述阈值大小,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和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
如果所述元数据的大小超过所述阈值大小,则方法还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盘配置,所述盘配置指示是否由用户手动控制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改变;
如果所述盘配置指示由所述用户手动控制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改变:
向所述用户发送请求消息,所述消息指示需要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以及改变所述大小所需的预期持续时间,以及
如果从所述用户接收到允许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的指示,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部分元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2.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至少一个处理单元;
至少一个存储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被耦合到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并且存储用于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的指令,所述指令当由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得所述设备执行动作,所述动作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访问频率超过阈值频率的热数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状态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热数据的访问模式,所述访问模式指示所述热数据是否需要更新;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减少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热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热数据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增加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部分热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包括:
以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被有形地存储在非瞬态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并且包括机器可执行指令,所述机器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机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6.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元数据,所述元数据指示所述存储系统的存储空间中存储的备份数据的属性,并且确定所述状态包括确定所述元数据的大小;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当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小于阈值大小时,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元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元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一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大于所述阈值大小,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元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相关联的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元数据的所述大小和所述第二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17.一种其上存储有指令的非瞬态机器可读介质,所述指令当由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操作,所述操作包括:
确定存储系统的包括多个缓存盘的初始缓存空间中存储的缓存数据的状态,所述状态指示所述缓存数据的大小与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不匹配,其中所述缓存数据是访问频率超过阈值频率的热数据,并且其中确定所述状态包括:
确定针对所述热数据的访问模式,所述访问模式指示所述热数据是否需要更新;
基于所述状态,确定所述存储系统的目标缓存空间;以及
将所述缓存数据的至少一部分存储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以改变所述初始缓存空间的大小,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减少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所述热数据中的要保留的部分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部分热数据相关联的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部分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部分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三数据分布模式,确定所述多个缓存盘中的要保留的至少一个缓存盘作为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并且
其中如果所述访问模式指示要增加所述热数据,则确定所述目标缓存空间包括:
确定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
确定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相关联的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指示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将被存储在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的方式;以及
基于所述要增加的热数据的大小和所述第四数据分布模式,将至少一个附加缓存盘添加到所述目标缓存空间中。
CN202010476875.4A 2020-05-29 2020-05-2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Active CN1137421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875.4A CN113742131B (zh) 2020-05-29 2020-05-2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6/915,440 US11341055B2 (en) 2020-05-29 2020-06-29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torage manage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6875.4A CN113742131B (zh) 2020-05-29 2020-05-2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42131A CN113742131A (zh) 2021-12-03
CN113742131B true CN113742131B (zh) 2024-04-19

Family

ID=78706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6875.4A Active CN113742131B (zh) 2020-05-29 2020-05-29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341055B2 (zh)
CN (1) CN1137421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68599B2 (en) * 2021-07-13 2023-09-26 Saudi Arabian Oil Company Managing an enterprise data storage system
CN115334158A (zh) * 2022-07-29 2022-11-11 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管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8783B1 (en) * 2010-06-18 2014-07-22 Disney Enterprises, Inc. Dynamically tuning the size of a cache stored in a shared memory
CN105511802A (zh) * 2015-11-24 2016-04-20 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写缓存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磁盘缓存区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75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flashcache混合存储系统的缓存调度方法及系统
US9846655B1 (en) * 2014-12-23 2017-12-19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Managing processing tasks in storage systems
CN108415855A (zh) * 2018-03-06 2018-08-17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录影文件存储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40948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数据存储和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22243A (zh) * 2018-10-22 2019-03-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闪存储中元数据缓存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55639A (zh) * 2019-10-31 2020-04-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039837A1 (en) * 2013-03-06 2015-02-05 Condusiv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tiered caching and storage allocation
US9223713B2 (en) * 2013-05-30 2015-12-29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Allocation of cache to storage volumes
US9176887B2 (en) * 2014-01-05 2015-11-03 Quantum Corporation Compressed level two block buffer metadata cache
US10552338B2 (en) * 2017-02-21 2020-02-04 Arm Limited Technique for efficient utilisation of an address translation cache
US10635580B2 (en) * 2018-07-09 2020-04-28 Western Digital Technologies, Inc. Buffering storage device data in a host memory buffer
US11347551B2 (en) * 2019-08-13 2022-05-31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rticles of manufacture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memory allocation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88783B1 (en) * 2010-06-18 2014-07-22 Disney Enterprises, Inc. Dynamically tuning the size of a cache stored in a shared memory
US9846655B1 (en) * 2014-12-23 2017-12-19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Managing processing tasks in storage systems
CN105511802A (zh) * 2015-11-24 2016-04-20 北京达沃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写缓存的方法和装置以及磁盘缓存区的同步方法和装置
CN107305475A (zh) * 2016-04-22 2017-10-31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 一种flashcache混合存储系统的缓存调度方法及系统
CN108415855A (zh) * 2018-03-06 2018-08-17 珠海全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录影文件存储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240948A (zh) * 2018-08-21 2019-01-18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缓存数据存储和清理方法和装置
CN109522243A (zh) * 2018-10-22 2019-03-2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全闪存储中元数据缓存管理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0955639A (zh) * 2019-10-31 2020-04-03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41055B2 (en) 2022-05-24
US20210374048A1 (en) 2021-12-02
CN113742131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72690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sage based allocation block size tuning
CN107870728B (zh) 用于移动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0737399B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109915B (zh) 用于管理哈希表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69883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ata access
CN109213696B (zh) 用于缓存管理的方法和设备
CN110598138A (zh) 基于缓存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949605A (zh) 用于实现文件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366758B2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managing cache
US11593268B2 (en) Method,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cache
US20190324814A1 (en) Resource release method,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devic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CN111506604B (zh) 访问数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0765036B (zh) 在控制设备处管理元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13742131B (zh) 用于存储管理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586388B2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CN111124270A (zh) 缓存管理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122677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metadata migration
US11093389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storage system
CN112631504A (zh) 利用堆外内存实现本地缓存的方法和装置
US11520818B2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anaging metadata of storage object
CN110737397B (zh) 用于管理存储系统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051244A (zh) 数据访问方法和装置、数据获取方法和装置
CN110413215B (zh) 用于获取访问权限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3297003A (zh) 管理备份数据的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1857556B (zh) 管理存储对象的元数据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