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736500B -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736500B
CN113736500B CN202110912154.8A CN202110912154A CN113736500B CN 113736500 B CN113736500 B CN 113736500B CN 202110912154 A CN202110912154 A CN 202110912154A CN 113736500 B CN113736500 B CN 1137365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ke oven
coal
maximum
range
blen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91215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736500A (zh
Inventor
陈静春
游坚
陈意
蓝伟润
杨中贵
李文章
张俊
唐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Guangxi Liugang Huachuang Technology R&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Guangxi Liugang Huachuang Technology R&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Guangxi Liugang Huachuang Technology R&D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uzhou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912154.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7365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7365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65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7365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7365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B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OF CARBONACEOUS MATERIALS FOR PRODUCTION OF GAS, COKE, TAR, OR SIMILAR MATERIALS
    • C10B57/00Other carbonising or coking processes; Features of destructive distillation processes in general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oke Indus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所述配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测定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所述配合煤指标数据包括: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b,根据所述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奥亚膨胀度范围;判断预先设置的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是否符合所述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和奥亚膨胀度范围;若均符合范围,结束配煤,若不是均在范围内,重新设置7.5m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确保焦炉投产后的炉体安全,焦炭能顺利推出,并且得到满意的焦炭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炼焦配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背景技术
7.5米焦炉是一种全球范围内首次建设的新型焦炉。与国内特大型的7.63米、7.29米焦炉相比,炭化室高度和宽度均有所不同,炭化室有效高度较7.29米焦化高,但有效长度较7.29米短。则其加热高度的增加会对炭化室内焦饼成熟有显著影响。该型焦炉既是国内也是世界首创,国内外尚无7.5m焦炉的配煤开工方案相关研究。需要新的方法保障炉墙合理的膨胀,避免炉墙的损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存在以下问题:炉墙膨胀不合理,容易膨胀压力过大造成炉墙的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保障炉墙合理的膨胀,避免膨胀压力过大造成炉墙损坏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提出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所述配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所述配合煤指标数据包括: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b,最大收缩度X的单位为mm,最大流动度的单位是dd/min(即:每分钟刻度盘度,搅拌桨每转动360°为100刻度盘度),奥亚膨胀度b的单位是%;
根据所述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奥亚膨胀度范围;
判断预先设置的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是否符合所述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和奥亚膨胀度范围;
若均符合范围,结束配煤,若不是均在范围内,重新设置7.5m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
具体的,所述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为:X7.5=X6*(1+25%),其中X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7.5和X6的单位是mm。
具体的,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为:b7.5=b6*(1+25.33%),其中b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其中b6为6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b7.5和b6的单位是%。
具体的,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为: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其中lg最大流动度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其中lg最大流动度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
具体的,控制所述X7.5在35~45mm。
具体的,控制所述b7.5在12.5~45.1%。
具体的,控制最大流动度7.5在100~3900,单位为dd/min。(即:每分钟刻度盘度,搅拌桨每转动360°为100刻度盘度)。
具体的,控制lg最大流动度7.5在2.01~3.59。
具体的,控制所述X7.5为40mm,控制所述b7.5为32.64%,控制最大流动度7.5为1383dd/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可保障炉墙合理的膨胀,又避免膨胀压力过大造成炉墙的损坏。通过控制配合煤指标中最大收缩度X值、最大流动度及奥亚膨胀度b值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焦炉投产后的炉体安全,焦炭能顺利推出,并且得到满意的焦炭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所述配合煤指标数据包括: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b,最大收缩度X的单位为mm,最大流动度的单位是dd/min(即每分钟刻度盘度,搅拌桨每转动360°为100刻度盘度),奥亚膨胀度b的单位是%;
测定近半年6米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b的波动范围。
其中,X值按GB/T 5447-2014《烟煤黏结指数测定方法》进行检测得到,最大流动度按GB/T 25213-2010《煤的塑性测定恒力矩吉氏塑性仪法》进行检测得到,b值按GB/T5450-2014《烟煤奥阿膨胀计试验》进行检测得到。
根据6米焦炉近半年结焦性良好,推焦电流稳定的配合煤质量数据进行统计X值的波动范围、最大流动度的范围及b值的波动范围,进行平均值计算,得到6米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的范围。
根据所述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奥亚膨胀度范围;
计算方法:
7.5m焦炉高度比6m焦炉高了(7.5-6)/6=25%,则7.5m焦炉配合煤X7.5=X6*(1+25%)。
7.5m焦炉宽度比6m焦炉宽了(564-450)/450=25.33%,则7.5m焦炉配合煤b7.5=b6*(1+25.33%)。
7.5m焦炉长度比6m焦炉长了(18880-15980)/15980=18.15%,则7.5m焦炉配合煤最大流动度对数为: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
判断预先设置的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是否符合所述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和奥亚膨胀度范围;
若均符合范围,结束配煤,若不是均在范围内,重新设置7.5m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对3个主要指标(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和奥亚膨胀度)进行分析评价来确定方案的合理性,可以更准确的判断方案的合理性。
所述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为:X7.5=X6*(1+25%),其中X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7.5和X6的单位是mm。
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为:b7.5=b6*(1+25.33%),其中b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其中b6为6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b7.5和b6的单位是%。
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为: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其中lg最大流动度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其中lg最大流动度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
控制所述X7.5在35~45mm;控制所述b7.5在12.5~45.1%。防止出现推焦难的现象,保护炉墙和砖体,使焦炭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控制最大流动度7.5在100~3900,单位为dd/min(即:每分钟刻度盘度,搅拌桨每转动360°为100刻度盘度)
控制lg最大流动度7.5在2.01~3.59。防止出现推焦难的现象,保护炉墙和砖体,使焦炭质量达到预期目标。
控制所述X7.5为40mm,控制所述b7.5为32.64%,控制最大流动度7.5为1383dd/min。设置此方案的指标均符合范围,确保焦炉投产后的炉体安全,焦炭能顺利推出,并且得到满意的焦炭质量。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可保障炉墙合理的膨胀,又避免膨胀压力过大造成炉墙的损坏。通过控制配合煤指标中最大收缩度X值、最大流动度及奥亚膨胀度b值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焦炉投产后的炉体安全,焦炭能顺利推出,并且得到满意的焦炭质量。
以下实施例仅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并不限制本发明的内容。
实施例:
(1)通过6米焦炉近半年结焦性良好,推焦电流稳定的配合煤质量数据进行统计,X值的波动范围在28~36mm之间,最大流动度的范围在50~1100dd/min之间,b值的波动范围在10~36%之间。
(2)7.5米焦炉配合煤的收缩度、膨胀度、最大流动度计算:
①7.5m焦炉配合煤的X值的下限值为:X7.5=X6*(1+25%)=28*(1+25%)=35mm;X值的上限值为:X7.5=X6*(1+25%)=36*(1+25%)=45mm。
②7.5m焦炉配合煤b值的下限值为:b7.5=b6*(1+25.33%)=10*(1+25.33%)=12.5%;b值的上限值为:b7.5=b6*(1+25.33%)=36*(1+25.33%)=45.1%。
③7.5m焦炉长度比6m焦炉长了(18880-15980)/15980=18.15%,则7.5m焦炉配合煤最大流动度下限: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lg50*(1+18.15%)=1.70*(1+18.15%)=2.01,计算最大流动度下限为102.01≈100dd/min;最大流动度上限: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lg1100*(1+18.15%)=3.04*(1+18.15%)=3.59,计算最大流动度上限为103.59≈3900dd/min。
(3)则7.5m焦炉配合煤指标中的X值宜控制在35~45mm以内,b值宜控制在12.5~45.1%以内,最大流动度宜控制在100~3900dd/min以内。
(4)对已设置完成的四个方案进行验证,如下表所示:
Figure BDA0003204175340000041
Figure BDA0003204175340000051
方案1、方案2、方案4均有一个指标不合格,方案3各项指标均合格,为正式投产的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可保障炉墙合理的膨胀,又避免膨胀压力过大造成炉墙的损坏。通过控制配合煤指标中最大收缩度X值、最大流动度及奥亚膨胀度b值在一定的范围内,确保焦炉投产后的炉体安全,焦炭能顺利推出,并且得到满意的焦炭质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的范围。为本发明的各组成部分在不冲突的条件下可以相互组合,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煤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测定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所述配合煤指标数据包括: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b,最大收缩度X的单位为mm,最大流动度的单位是每分钟刻度盘度dd/min,奥亚膨胀度b的单位是%;
根据所述6米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奥亚膨胀度范围;
判断预先设置的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最大流动度和奥亚膨胀度是否符合所述拟定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范围、最大流动度范围和奥亚膨胀度范围;
若均符合范围,结束配煤,若不是均在范围内,重新设置7.5m焦炉的配合煤指标数据;
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为:lg最大流动度7.5=lg最大流动度6*(1+18.15%),其中lg最大流动度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其中lg最大流动度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流动度的对数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为:X7.5=X6*(1+25%),其中X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6为6m焦炉配合煤的最大收缩度,X7.5和X6的单位是mm。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为:b7.5=b6*(1+25.33%),其中b7.5为7.5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其中b6为6m焦炉配合煤的奥亚膨胀度,b7.5 和b6的单位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X7.5在35~45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b7.5在12.5~45.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最大流动度7.5在100~3900dd/min,单位为每分钟刻度盘度dd/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lg最大流动度7.5在2.01~3.59。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其特征在于,控制所述X7.5为40mm,控制所述b7.5为32.64%,控制最大流动度7.5为1383dd/min。
CN202110912154.8A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Active CN1137365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2154.8A CN113736500B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912154.8A CN113736500B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6500A CN113736500A (zh) 2021-12-03
CN113736500B true CN113736500B (zh) 2022-04-22

Family

ID=787305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912154.8A Active CN113736500B (zh) 2021-08-10 2021-08-10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736500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5501A (en) * 1975-10-23 1978-08-08 Nippon Koka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lurgical coke
CN101624527A (zh) * 2009-08-04 2010-01-1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7.63米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CN201746509U (zh) * 2009-12-31 2011-02-16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铁箱捣固配煤炼焦试验装置
CN102827625A (zh) * 2012-08-31 2012-12-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高挥发分肥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
CN103196793A (zh) * 2013-04-15 2013-07-1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建立表征炼焦煤流变性能模型的方法
CN108249812A (zh) * 2018-03-14 2018-07-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陶粒的缓释型固体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105501A (en) * 1975-10-23 1978-08-08 Nippon Koka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for producing metallurgical coke
CN101624527A (zh) * 2009-08-04 2010-01-13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7.63米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CN201746509U (zh) * 2009-12-31 2011-02-16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 铁箱捣固配煤炼焦试验装置
CN102827625A (zh) * 2012-08-31 2012-12-19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高挥发分肥煤参与的炼焦配煤方法
CN103196793A (zh) * 2013-04-15 2013-07-10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建立表征炼焦煤流变性能模型的方法
CN108249812A (zh) * 2018-03-14 2018-07-06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基于陶粒的缓释型固体减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736500A (zh) 2021-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34900B (zh) 一种焦炭配煤比及其炼焦炭的方法
CN102621183B (zh) 一种焦炭成熟度的判断方法
CN108931549B (zh) 一种炼焦煤结焦性能检测方法
CN102816577A (zh) 一种适用于捣固炼焦的煤岩配煤方法
CN113736500B (zh) 一种7.5m焦炉开工配煤方法
CN105043925A (zh) 一种室内模拟集料残留含水率的试验方法
CN103468843A (zh) 用低品位高有害元素贫杂矿生产合格生铁的方法
CN110752042B (zh) 高炉炉缸状态确定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9439812B (zh) 测量高炉渣排放量及高炉渣消泡的方法
CN104484495A (zh) 焦炭粒度的预测方法
CN111241715B (zh) 不同煤比下高炉喷吹煤粉燃烧率试验参数的确定方法
CN109035059A (zh) 一种高炉工况下钢铁冶金产量测算方法
CN104865367A (zh) 一种干熄焦炭烧损率的实时测算方法
CN106190209B (zh) 一种预测配合煤冶炼焦炭中硫分的方法
CN108219893A (zh) 一种提高煤灰熔融温度的助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5778960B (zh) 一种不同水分入炉煤的收缩度的控制方法
CN116479195B (zh) 一种基于煤岩参数优化高炉喷吹煤配煤的方法
CN105842065A (zh) 冶金焦炭反应后强度的评价方法
CN104819912A (zh) 一种新型沥青发泡效果的评价方法
KR20110108968A (ko) 코크스의 냉간 강도 예측방법
CN106679602A (zh) 一种确定高炉铜冷却壁渣皮厚度变化的方法及装置
KR101100537B1 (ko) 코크스의 냉간 강도 예측방법
CN109811097A (zh) 一种高炉设计产能的预估方法
CN110358882B (zh) 高炉铁口角度获取方法和高炉铁口角度调节方法
KR101100589B1 (ko) 코크스의 고온 강도 예측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